2023 年 4 月 27 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舉行第 960 場記者會,宣布 5 月 1 日起防疫降階,COVID-19 由第五類法定傳染病改為第四類,疫情指揮中心功成身退,曾經每天午後 2 點向民眾報告防疫進度的記者會也告一段落。前指揮官陳時中來到這場最終的記者會,與王必勝、周志浩、莊人祥、張上淳、羅一鈞等防疫團隊,一起向所有第一線防疫人員表達感謝。這場長達三年多的防疫挑戰總算正式告一段落,記者會氣氛溫馨、感恩,也讓所有人百感交集。
7000張圖表手板助全民防疫
從 2020 年 1 月 22 日,指揮中心邀集記者召開第一場防疫記者會開始,三年多來,疫情記者會對臺灣對抗疫情起到資訊即時的公開透明、普及公共衛生知識的重要作用。指揮中心發布數據,三年多來共召開 159 場專家決策會議、發布 960 場記者會、發出 2199 篇新聞稿、製作近 7000 張圖表手板、累計超過兩萬人次的記者參與。
回顧疫情,臺灣是全世界最早知道要對疫情有所警覺的國家。當全世界都還在指望世衛揭露疫情資訊時,臺灣人透過疫情記者會,已經知道要把口罩戴起來,已經知道要勤洗手、要買酒精消毒。臺灣人從疫情記者會去關注、學到諸多關於公共衛生的知識,諸如飛沫傳染、密切接觸者、潛伏期、疫調追蹤、負壓隔離病房、別讓醫護過勞、醫療量能有極限等,這些知識透過直播記者會與社群網路普及到辦公室、家庭、學校、每個人。
透過一場又一場的記者會,專家的解說、記者的提問、公共的討論,臺灣人比其他國家的國民更知道要如何應對疫情。要普篩嗎?疫調有做確實嗎?簡訊實聯對隱私權有保護嗎?要囤積衛生紙泡麵嗎?洗手要幾秒?有症狀怎麼辦?確診了怎麼辦?疫苗有效嗎?身為臺灣公民,疫情記者會讓我們知道,我們不是獨自面對這個未知病毒的各種可能與挑戰。
儘管被拒於世衛之外 臺灣有朋友
國際媒體讚譽臺灣是民主國家對抗疫情的典範,很重要的理由之一,就包括每日揭露、公開接受記者提問的疫情中心記者會。這是極權體制國家絕對不會做,也是全世界絕無僅有的公開透明,而這就是我們生活其中、參與其中的民主臺灣。
2003 年,中國掩蓋 SARS 在廣東的疫情導致 SARS 擴散到鄰國包括臺灣,為了接收最新防疫報告與防疫建議,臺灣決定申請加入 WHO,時任中國外交官的沙祖康面對記者提問,怒嗆:「早就給拒絕了!沒聽到大會做的決定嗎!誰理你們!」這次臺灣與全球一起面對更凶險的 COVID-19,即使獲得多國聲援,仍無法參與世衛大會、加入世衛組織。
而即便臺灣因為中國對世衛的政治影響力,被拒於全球公共衛生體系之外;即便臺灣被中國無理壟斷德國 BNT 疫苗「大中華地區」銷售權力,甚至企圖矮化中華民國國格;即便中國在疫情開始之後,即派遣共機挑釁臺海中線,稱臺灣「以疫謀獨」,並且到如今仍屢次派遣共機繞臺。
臺灣人仍然發揮溫暖與韌性,不願獨善其身,捐贈口罩與呼吸器給需要的國際盟友,而這些盟友,也在臺灣需要的時候,捐贈疫苗給臺灣,他們是美國、日本、立陶宛、斯洛伐克、波蘭,這些對臺灣雪中送炭的國家,臺灣人不會忘記。
集思廣益、貢獻方法、保護自己、也盡公民的一份力,透過記者會揭露資訊、媒體監督、國會監督、人民意見的參與,臺灣人在這場影響全球的疫情當中,與指揮中心一起,不斷調整、保有能量、韌性地渡過這場蔓延全球的世紀疫情。
直到今天,疫情仍未完全消失,但隨著病毒多次演化,以及疫苗、藥物準備充分的情況下,對臺灣的傷害與影響已降到最低。
根據 Worldometer 資料庫統計,截至 2023 年 4 月 27 日,這場源自中國武漢的肺炎,造成全球確診超過 6 億 8 千 萬例,累計死亡超過 686 萬例。臺灣累計確診超過 1 千萬例,累計死亡 1 萬 9005 例。
陳時中:努力避免傷亡 仍有很多遺憾
陳時中在這場最終記者會致詞表示,這一場防疫之戰打了很多很多的仗,也跟大家站在一起,渡過很多艱辛的時候。記者會開起來好像很輕鬆,其實背後包含很多決策,參考專家的意見、行政團隊的意見,共同做出這些決定,一步一步往前走。
陳時中說,「這些決策有痛苦、有辛苦、也有辛酸,但都代表我們對人民的負責。」雖然很努力避免傷亡,仍不免有很多的遺憾。對於未來,陳時中說疫情只會更多,不會更少,希望大家還是要有這樣的心理準備。
未來除了大家要思考,如何在行政上做得更完整,在疾病的防治方面,環境仍是最重要的因素,如果我們不對環境保護更加努力,病毒、疫情就會越來越多。期許大家一起為環境保護來努力,減少病毒危害人類的機會。
蔡英文:言語沒辦法表達我的感謝
蔡英文總統也來到這場記者會,她說,「終於,我們一起努力,走過了一波又一波的疫情挑戰。今天是我第 10 次來到指揮中心,每一次來了解大家的因應作為、來謝謝大家的辛苦,都覺得言語沒有辦法表達我心中的感謝。」
回顧防疫過程,充滿了挑戰,也充滿溫馨的故事。謝謝從中央到地方,從政府到民間,所有投入防疫的夥伴。大家相互扶持,凝聚了最大的防疫力量。也要感謝全體國人,配合政府政策,團結防疫,讓臺灣在疫情中,持續穩健發展。
指揮中心解編後,我們會由衛福部成立跨單位防治聯繫會報,持續進行防疫的整備應變工作,守護國人的健康。
我們也會繼續推動疫後經濟復甦,還有許多工作等著我們來完成。我要再次感謝所有夥伴的付出,謝謝大家。媒體朋友也辛苦了,謝謝。
資料來源:
▍總統府—指揮中心即將解編 總統感謝所有投入防疫的夥伴及全體國人相互扶持 凝聚最大防疫力量
紀路編輯 / 王子嘉
❤️💛💚 贊助紀路臺灣
最新收錄
- 英國前首相特拉斯訪問臺灣:你們的未來就是我們的未來
- 餐飲業1至4月營業額3368億元創歷史同期新高
- 羅嘉翎2023世界跆拳道錦標賽奪銀 平生涯最佳
- Nvidia市值登全球第6 臺裔創辦人黃仁勳勉勵2023年畢業生
- 亞洲盃女子棒球賽 臺灣預賽全勝晉級取得世界盃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