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 4 月 11 日,金管會證期局發布上市及上櫃公司 2022 年累計營收統計,上市公司累計營收新臺幣 39 兆 2,285 億元,創歷年新高,較前一年增加 1 兆 8,853 億元,年增 5.05%,累計稅前淨利 4 兆 6,230 億元,僅次於 2021 年;上櫃公司 2022 年度累計營收 2 兆 6,675 億元創歷年新高,年增 3.10%,稅前淨利累計 3,333 億元,創歷年最高,年增 6.76%;2022 年整體上市櫃(不含第一上市櫃)營收合計 41 兆 8,960 億元創歷年新高,稅前淨利 4 兆 9,563 億元,僅次於 2021 年。
營業收入41.89兆創歷史新高 稅前淨利4.95兆歷史次高
金管會證期局副局長高晶萍指出,觀察 2022 年度上市公司獲利成長顯著的產業,包括半導體業、航運業及電子零組件業。半導體業主要受惠 5G 應用、高效能運算及車用電子等穩健需求而推升獲利;航運業因持續調節運能及匯兌利益挹注,帶動獲利攀升;電子零組件業則因 5G、AI 及車用電子等終端需求支撐,帶動獲利成長。
針對上市公司 2022 年度營收創歷史新高,稅前淨利反而呈現下滑,高晶萍說明,主要是金融保險業及光電業 2022 年度稅前淨利衰退較劇烈,分別年減 42.89% 及 94.15% 所致。
上櫃公司 2022 年度獲利成長,主要包括光電業受惠市場需求增加及毛利提升,挹注獲利表現;其他業因疫情帶動需求、承作大型標案、處分不動產利益等帶動獲利成長;半導體業因產業市場回溫及毛利提升,獲利隨之增加。
若加計第一上市櫃在內,整體上市櫃公司 2022 年度累計營收達 42 兆 9,429 億元,年增 2 兆 481 億元或 5.01%,累計稅前淨利達 5 兆 921 億元,年減 2,609 億元或 4.87%。
截至 3 月 31 日止,共計 1788 家上市櫃公司應申報 2022 年財報,除了隆銘、如興、駿熠電、昇華等 4 家未如期出具 2022 年度財報外,其餘公司均已完成公告申報。
台積電營業利益破兆 固定資產投資8976億元
2023 年 5 月 5 日,經濟部發布統計,2022 年臺灣上市櫃公司營收、獲利、研發及投資皆創近 5 年新高:2022 年上市櫃公司個體營收淨額 25 兆 2,392 億元,年增 5.0%,營業利益 2 兆 6,414 億元,年增 4.6%,營業利益率 10.5%,連 2 年逾 10%;研發費用及固定資產分別為 6,969 億元、1 兆 6,949 億元,成長幅度均逾 1 成。
- 2022 年製造業營收淨額前 3 大公司依序為:鴻海 3 兆 8,037 億元、台積電 2 兆 2,523 億元及和碩 1 兆 2,324 億元。
- 2022 年製造業營業利益前 3 大公司依序為:台積電 1 兆 907 億元、聯電 827 億元及聯發科 542 億元。
- 2022 年製造業固定資產投資前 3 大公司依序為:台積電 8,976 億元,占整體上市櫃公司固定資產投資 5 成 3,年增 13.1%,其次為聯電 723 億元及華邦電 408 億元。
- 2022 年製造業研發費用前 3 大公司依序為:台積電投入 1,608 億元居首,占整體上市櫃公司研發費用 23.1%,年增 30.3%;聯發科投入 824 億元居次,年增 30.1%;瑞昱投入 247 億元居第三。
- 2022 年非製造業營收淨額前 3 大公司依序為:文曄 4,195 億元、陽明 2,610 億元及統一超 1,829 億元。
- 2022 年非製造業營業利益前 3 大公司依序為:陽明 1,660 億元、日月光投控622億元及長榮558億元。
- 2022 年非製造業固定資產投資前 3 大公司依序為:中華電 296 億元、華航 266 億元及萬海 247 億元。
【紀路】2021年台灣上市櫃公司營業利益2兆4586億元 固定資產投資年增45.6%
資料來源:
▍金管會證期局—111年度上市(櫃)公司財務報告公告申報情形
▍經濟部統計處—111年上市櫃公司營收、獲利、研發及投資穩健成長
紀路編輯 / 王子嘉
❤️💛 贊助紀路臺灣
最新收錄
- 2025 歐洲女子數學奧林匹亞競賽 臺灣隊拿下 1 金 2 銀 1 銅
- 【時間軸】2025 年 4 月臺灣與國際重要新聞摘要(下)
- 2025 射擊世界盃阿根廷站 楊昆弼 / 劉宛渝不定向飛靶混雙奪冠
- 2025 第一季臺灣出口 1295.8 億美元年增 17.5%
- 【時間軸】2025 年 4 月臺灣與國際重要新聞摘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