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室:四億年前,恐龍與蕨類森林稱霸地球,恐龍滅絕了但蕨類植物並沒有,一路不開花不結果、憑孢子生長繁衍至今,如今地球上的蕨類與石松類植物共有39科,台灣就生長有其中的38科、787種石松類與蕨類,其中還有74種台灣特有種,多嗎?非常多!找遍全歐洲也只發現100多種蕨類,很多在國外只能從地底化石去發現的蕨類,在台灣仍代代繁衍生氣蓬勃。
雙扇蕨、鹿角蕨、觀音座蓮、筆筒樹、鳥巢蕨、書帶蕨、長葉腎蕨、廣葉鋸齒雙蓋蕨、台灣金狗毛蕨……走在台灣的山林步道,就可以看到各有特色的蕨類,蕨類植物不開花,但僅憑葉子就夠迷人,更不用說還可以吃,例如又叫做山蘇的鳥巢蕨,就是全世界最早被阿美族發現可以吃的蕨類之一,還有被大家叫做「過貓」的過溝菜蕨,也是常被採摘食用的野菜。
台灣地處熱帶與亞熱帶,氣候溫熱又潮濕,非常適合蕨類植物生長,加上高山聳立的地形,使得氣候的垂直分布包含了低海拔到高海拔,所以不只是蕨類數量多,種類也多,從熱帶到寒帶的蕨類都有,僅只三萬六千平方公里的土地,就有蕨類植物35科、739種,石松類植物3科、48種,合計38科、787種,不論從演化歧異度或是種類豐富度評估,台灣都稱得上是蕨類愛好者觀賞蕨類的天堂。(編註:從前石松類植物被包含在蕨類,現代系統學已經將石松類從蕨類分出,建立了單獨的石松門。)
參考資料:
▍《Shopping Design》雜誌—專訪台灣蕨類教父郭城孟:閱讀土地的韻律、年輕的地殼、古老的靈魂
(編輯:王子嘉)
相關延伸:
【紀路】承蒙大片森林庇蔭,台灣森林覆蓋國土超過60%,森林覆蓋率排名世界第33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