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 4 月 14 日,環保署發布空氣品質監測,來自中國的沙塵暴及空氣污染物順著臺灣海峽西北風移入,臺灣西半部空品監測站,北部亮起橘燈,中南部亮起對所有族群不健康的紅燈警示。東亞國家日本、韓國近日同樣遭受中國沙塵暴侵襲。
13 日,中國東南浙江、福建今天懸浮微粒(PM10)濃度約在 250 至 400 微克/立方公尺、細懸浮微粒(PM2.5)則是 60 至 80 微克/立方公尺,境外污染已影響馬祖空氣品質,澎湖在下午 2 點 PM10 濃度最高達 210 微克/立方公尺、彰化大城下午 3 點 PM10 達 240 微克/立方公尺,臺灣海峽的境外污染物混合本地污染物後,使得臺灣西部彰化、雲林等中部縣市空氣品質持續惡化。
14 日,環境風場為偏東風至東南風,西半部位於背風側,水平風速偏弱,混合層偏低垂直擴散條件差,污染物易累積。依 10 時監測結果,花東空品區為「良好」等級;宜蘭空品區及澎湖為「普通」等級;北部、竹苗空品區及馬祖、金門為「橘色提醒」等級;中部、雲嘉南、高屏空品區為「紅色警示」等級。
其中,臺中因為東風型態卻背風,所以主要受海陸風影響,來自中國的沙塵暴及空氣污染物,加上本地排放的污染物持續累積,空品低落的時間將持續較長。
環保署空氣品質監測網針對東風型空污解釋,春秋之際,大陸冷高壓活躍於中、高緯度地區,臺灣附近風向主要為東風。但由於中部空品區位於背風側,主要受海陸風影響,污染物主要來自本土排放,白天吹向內陸,晚上吹向沿海一帶,污染物持續累積,影響時間較長。
氣象達人彭啟明在 Facebook 發文提醒:「這幾天真的要很注意環境的變化,這是東亞第八波的沙塵暴持續影響,過去幾天在內蒙及蒙古都持續發生。有關注到這現象嗎?空品很糟糕。當然本地的大氣穩定及部分局部及境外污染持續累積所造成。」
環保署表示,已協調臺電及民營燃煤電廠減少燃煤發電,臺中、麥寮、興達及協和等電廠 12 日到 13 日下午已降載電量達 1.6 億度,換算硫氧化物減量 70.5 公噸,氮氧化物減量 57.8 公噸,懸浮微粒減量 1.7 公噸,約等於以燃煤機組提供新北市(160 萬戶)9 天所需電量造成的排放量。將與各地方政府協調進行燃煤電廠降載減排等應變,也呼籲民眾外出時做好自我防護。
環保署預報,除了 15 日白天預計有鋒面通過,中部以北降雨機率大可望讓空氣品質好一點之外,這波境外污染預計將持續到 18 日,待 19 日起南風增強擴散條件好轉,空氣品質才有望逐漸改善。
受中國沙塵暴影響,4 月 12 日南韓 PM10 濃度創今年新高,當地時間下午 1 點全國 PM10 平均濃度超過 277 微克/立方公尺,為標準值的 2.5 倍以上,其中濟州島有測站平均濃度達 828 微克/立方公尺。日本氣象廳 4 月 12 日發布在福岡市、廣島市等地觀測到的沙塵天氣,預計北日本到西日本大範圍地區將遭遇沙塵天氣,能見度或不足 10 公里。
資料來源:
▍自由時報—中國沙塵暴擴散!南韓PM10濃度飆今年新高、日本出現沙塵天氣
編輯 / 王子嘉
新收錄—
- 左萱《芭蕉的芽》獲第 18 屆日本國際漫畫獎「優秀賞」
- 【時間軸】2025 年 1 月臺灣與國際重要新聞摘要(下)
- 臺灣 2024 年稅收 3.73 兆刷新歷史紀錄
- 2025 GFP 全球軍力排行榜 臺灣排名第 22
- 2025 鳳凰杯國際軟式飛鏢錦標賽 臺灣選手抱回 2 座亞軍、2 座季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