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室:打開Google地圖,會發現台灣東部斷層海洋壯闊又深邃,然而地圖看不見的是,身為東亞島弧一員的台灣,東部海域有一條全球第二大的洋流「黑潮」由南向北經過,影響之一就是鯨豚種類十分豐富。地球現存鯨豚約90種,台灣周圍海域發現的鯨豚就多達32種,佔全球種類的三分之一以上。根據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統計,近五年他們在花蓮海域所累積的三千多筆野外鯨豚目擊紀錄,平均趟次發現率高達93.6%,出海十趟就有九趟可以發現鯨豚的蹤影!花蓮港以飛旋海豚最常見,其次為花紋海豚,但要看到瀕危等級「易危」的抹香鯨則需要一點運氣,近5年目擊率只有2.3%。
台灣是全球觀賞鯨豚的熱點之一,為大家整理11個鯨豚小知識:
1.鯨魚和海豚的分別其實只在體型,通常小於3-4.5公尺的稱為海豚,超過這個基準的叫做鯨魚。
2.雖然和魚一樣都生活在海裡,但鯨魚和海豚都不是魚,鯨和豚同為「鯨下目Cetacea 」(舊稱鯨目),統稱鯨類或鯨豚類,與人類一樣都是恆溫哺乳動物,並且以子宮孕育後代。
3.賞鯨時遠遠看到左右擺尾的可能是鯊魚,上下擺尾的才是海豚或鯨魚。鯨豚不像魚類是左右擺動前進,而是上下擺動尾鰭驅動身體破水前進。
1.鯨魚和海豚的分別其實只在體型,通常小於3-4.5公尺的稱為海豚,超過這個基準的叫做鯨魚。
2.雖然和魚一樣都生活在海裡,但鯨魚和海豚都不是魚,鯨和豚同為「鯨下目Cetacea 」(舊稱鯨目),統稱鯨類或鯨豚類,與人類一樣都是恆溫哺乳動物,並且以子宮孕育後代。
3.賞鯨時遠遠看到左右擺尾的可能是鯊魚,上下擺尾的才是海豚或鯨魚。鯨豚不像魚類是左右擺動前進,而是上下擺動尾鰭驅動身體破水前進。
4.鯨豚跟人類一樣用肺呼吸,所以每隔一段時間需要將鼻孔露出水面置換氧氣。其中抹香鯨可以潛水超過1小時、深度達1000公尺。而儘管牠們在海面上活動的時間不多,但很特別的是牠們只有左側鼻孔是暢通的可以呼吸,右側鼻孔則天生阻塞,這讓牠們在浮出水面呼吸時,噴氣柱會很獨特的以45°角向左前方噴出,賞鯨愛好者得以遠遠地就以這特徵辨別出抹香鯨。
5.鯨豚類有兩大支系:鬚鯨和齒鯨,簡單說就是有沒有牙齒的分別。鬚鯨亞目現存約15種,牠們沒有牙齒但是有鯨鬚,是使用鯨鬚攝食的濾食性鯨魚,普遍體型巨大,上頜長有簾幕般的角質鯨鬚,用以濾食磷蝦、小魚、頭足類和貝類。
6.有些鬚鯨能把下巴鬆脫,好讓嘴巴再張更大,喉腹部特有的「喉腹摺」也能讓喉部更擴張,以吞下更多海水、過濾進食更多食物。
7.鬚鯨當中的藍鯨是目前地球上最大的動物,可達33公尺長、近200噸重。鬚鯨當中最小的小露脊鯨也超過5公尺,都是陸地無法得見的尺度。
6.有些鬚鯨能把下巴鬆脫,好讓嘴巴再張更大,喉腹部特有的「喉腹摺」也能讓喉部更擴張,以吞下更多海水、過濾進食更多食物。
7.鬚鯨當中的藍鯨是目前地球上最大的動物,可達33公尺長、近200噸重。鬚鯨當中最小的小露脊鯨也超過5公尺,都是陸地無法得見的尺度。
8.齒鯨現存約75種,牠們有牙齒可以咬、可以固定獵物,但一般亦不用來咀嚼食物。不同的齒鯨有不同形狀的牙齒,如海豚科及抹香鯨的圓錐形牙齒、鼠海豚科的鏟形牙齒、白鯨的釘形牙齒、或是獨角鯨特有的長矛形牙齒等。
9.有六種海豚因爲外型不像海豚而被稱為「黑鯨類」,分別是瓜頭鯨、虎鯨、小虎鯨、偽虎鯨、長肢領航鯨、短肢領航鯨。儘管真的長得不像海豚,但分類上牠們仍是海豚。
10.虎鯨又稱殺人鯨、逆戟鯨,英語俗稱 Killer Whale,是齒鯨小目海豚科裡體型最大,並且高踞海洋食物鏈最頂端,也是所有鯨豚物種當中,攝取食物最多樣、菜單最長的,獵食的對象包括大白鯊、鯨鯊、藍鯨、抹香鯨、海豚、海豹、海獅、海狗、海象、企鵝等。
11.所有的鬚鯨和人類一樣,都有盲腸。
9.有六種海豚因爲外型不像海豚而被稱為「黑鯨類」,分別是瓜頭鯨、虎鯨、小虎鯨、偽虎鯨、長肢領航鯨、短肢領航鯨。儘管真的長得不像海豚,但分類上牠們仍是海豚。
10.虎鯨又稱殺人鯨、逆戟鯨,英語俗稱 Killer Whale,是齒鯨小目海豚科裡體型最大,並且高踞海洋食物鏈最頂端,也是所有鯨豚物種當中,攝取食物最多樣、菜單最長的,獵食的對象包括大白鯊、鯨鯊、藍鯨、抹香鯨、海豚、海豹、海獅、海狗、海象、企鵝等。
11.所有的鬚鯨和人類一樣,都有盲腸。
參考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