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O Taiwan | 紀路臺灣
Taiwan in the World
  • 首頁
  • 世界排名
  • 國際榮譽
  • 經濟民生
  • 民主與人權
  • 生態與環保
  • 時間軸
  • 贊助
時間軸

【時間軸】2025 年 6 月臺灣與國際重要新聞摘要(上)

by
timeline international and taiwan news June 2025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紀路臺灣】這條時間軸重點摘要 2025 年 6 月國際新聞及臺灣民主、國防、主權相關新聞。

1日 2日 3日 4日 5日 6日 7日 8日 9日 10日 11日 12日 13日 14日 15日

2025 年 6 月 1 日

▍國防部上午公布過去 24 小時偵獲中共派出共機 5 架次,其中 4 架次逾越海峽中線進入我北部、西南空域,及共艦 7 艘、公務船 1 艘持續在臺海周邊活動,國軍運用任務機、艦及岸置飛彈系統嚴密監控與應處 🔗

▍旺旺集團總經理蔡旺庭日前在「海峽兩岸中華文化峰會」上將臺灣稱為「中國臺灣」並稱中國為「祖國」「旺旺起源於中國臺灣!發展於祖國大陸!我們永遠不能忘記自己的根!永遠不能忘記自己的歷史、文化、血脈和使命!我們就是中國人!我們感恩祖國給予的各項支持!感謝祖國的市場發展紅利!更銘記作為中華兒女,在文化傳承中的責任與使命!」陸委會對此表示,中共長期利用兩岸交流場合包裝對臺統戰宣意圖,陸委會過去已提醒「海峽兩岸中華文化峰會」等以媒體與文化交流為名,把臺灣媒體人、文化人叫到北京訓話、指導作為,已非單純文教交流性質,非政府樂見;旺中集團代表在「海峽兩岸中華文化峰會」發表附和中共對臺統戰宣傳作為、傷害國家主權言論,危害國家利益,政府將檢視該行為是否涉及和中共黨政軍合作而有違反兩岸條例第 33 條之 1 的情況,依法處理;中國時報回應稱「根據憲法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臺灣、大陸同屬一個中國,臺灣人就是中國人,本是中華兒女,這是我們一貫立場,呼籲大家遵憲、護憲,一起為兩岸和平及臺灣未來打拚」🔗

▍罷免中國國民黨籍南投立委馬文君二階連署書遭南投縣選舉委員會大批剔除,為補足連署書,罷免團體和其他來自各地的罷團合作,利用端午連假擺攤衝刺連署書;馬文君昨天在臉書發文痛批,稱這些罷團讓她想到「福壽螺入侵、外來物種入侵引發浩劫」引發譁然;罷團譴責馬文君的言論踐踏民主制度尊嚴,呼籲馬文君撤回不當發言,向志工與支持民主價值的公民道歉 🔗

▍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斯昨天在新加坡出席亞洲安全會議「香格里拉對話」發表演說表示,亞洲是美國列為優先要務的區域,中國構成的威脅真實存在,且可能迫在眉睫,假如中國真的尋求征服臺灣,將有毀滅性後果,「我們的目標就是要避免戰爭,讓代價過高、讓和平變成唯一的選項。我們將和各位,美國卓越的盟友及國防夥伴共同打造堅實的嚇阻之盾,我們會攜手展現何謂『以實力帶來和平』,無論是透過檯面上、檯面下,公開或秘密的方式。然而,如果嚇阻失敗,而我的總司令一聲令下,我們已準備好執行國防部最擅長的任務,作戰並取得決定性勝利」;華府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印太計畫主任葛來儀表示「赫格塞斯針對中國施壓臺灣及南海聲索國的言論,是歷任美國防長在香格里拉對話發表過最為強硬的一場演說」「最主要的訊息就是,川普希望透過實力達成和平,且美國認為升高這個地區的行動,可以確保川普任內不會發生中國動用武力的情形」🔗

▍中國國防部長缺席今年的香格里拉對話論壇,代表中國出席的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代表團團長胡鋼鋒表示「不接受對中方的無端指責!有關內容無中生有!煽動對抗!企圖搞亂亞太!不得人心!也不可能得逞!」「當前亞太地區海上安全面臨嚴峻挑戰!個別國家肆意推動構築排他性、對抗性的小圈子!大幅增加軍事存在!頻繁以所謂航行自由名義侵犯他國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個別國家蓄意支持臺獨分裂勢力!嚴重破壞臺海和平穩定!亞太海上安全合作正面臨不進則退的嚴峻挑戰!」「堅持由直接當事國透過友好協商!和平解決領土和海洋權益爭議!堅持平等交流!以及堅持安危與共、求同存異、對話協商的亞洲安全模式!」🔗

▍中國外交部稱已就赫格塞斯的發言向美方提出嚴正交涉!尤其對赫格塞斯關於臺灣的言論表達不滿!中國國防部痛批「有關言論有著霸權邏輯與冷戰思維!中國強烈不滿、堅決反對!」「臺灣問題純屬中國內政!中國人民解放軍將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堅決粉碎一切臺獨分裂圖謀和任何外部勢力干涉!」「美方所作所為全世界都看得清清楚楚!美方為一己私利,發動關稅戰、貿易戰!拉小圈子、搞陣營對抗引發各國擔憂!強化亞太軍力部署!干涉他國內政!製造緊張局勢!」「中國軍隊將與地區國家一起!共同反對霸權主義損害亞太、反對把地緣衝突引入亞太、反對任何國家任何勢力在這裡生戰生亂!」🔗

▍菲律賓國防部長鐵歐多洛在新加坡舉行的亞洲安全論壇「香格里拉對話」發表專題演說,抨擊中國違背「永不稱霸」及「和平崛起」的承諾,提出毫無國際法依據的九段線、十段線、或十一段線,在南海擴張、霸凌周邊較小鄰國 🔗

▍在演說後問答時間,有兩名身穿中國人民解放軍軍裝的人士接連指名鐵歐多洛提問,「美國正對本區域出售更多武器,且在菲律賓設置更多軍事基地,是否擔心美國在亞洲掀起代理人戰爭?」「越南與馬來西亞都與中國存有歧見,但這兩國能與中國有效處理歧見,馬來西亞首相安華也建議菲律賓與中國開啟對話,菲律賓是否可能聽取建議,改變對南海爭端的現行作法,或是要繼續擔任域外強權的代理人?」鐵歐多洛回應時感謝這兩位與會者「以提問的形式進行宣傳」,臺下為此響起一陣掌聲,鐵歐多洛說,菲律賓、馬來西亞和越南都是主權獨立的國家,有自己的對外政策,但相信如果中國把對菲律賓的所作所為施加在馬來西亞、越南身上,他們對中國的反應會與今天不同;中國近年來派出海警船遠赴南海驅逐菲律賓漁民、剝奪漁民生計,並對菲國公務船衝撞、噴射水柱、甚至對菲律賓公務飛機投擲燃燒彈,作為反制,菲律賓向國際社會公開中方霸凌行為,以及擴大與理念相近國家之間的安全與軍事合作等策略,對抗中國在南海的擴張;就是否與中國開啟對話?鐵歐多洛表示,對話必須建立在信任之上,中國還有很多「信任建設工作」要做,他個人目前無法信任一個以高壓方式統治自己百姓的國家;中國言行不一,1995 年中國宣稱在美濟礁興建的竹屋僅作為漁民避風港,但如今已把美濟礁修建為高度軍事化的人造島,中方稱意在和平,卻持續阻撓菲律賓在南海依國際法行使合法權益,「世界上沒有國家支持中國的九段線主張,且有 50 多個國家與菲律賓共同譴責中國在南海的行為,卻沒有任何國家譴責菲律賓在領土和主權遭受威脅時挺身對抗中國」🔗

▍Squad 美國、澳洲、日本、菲律賓 4 國國防首長在新加坡舉行會議並發布聯合聲明,4 國在夥伴關係上取得重要發展,包括透過同步優先國防投資、支持菲律賓提升空域及海上感知能力、加強情報分享、在南海和印太區域構建共同作戰圖像 ;對於中國在東海與南海破壞穩定的行動,以及企圖透過武力及恫嚇單方面改變現狀表示嚴重關切,強調維護國際法、航行和飛越自由的重要性,呼籲和平解決爭端 🔗

▍華爾街日報以「哈佛訓練了大量中共黨官,被稱為中共海外黨校」為題報導,指出長期以來,美國各大學,尤其是哈佛大學,一直是中國培養未來官員的重要場所,中國不斷派遣數千名中高階官員到美國接受主管級培訓和攻讀研究所課程,一些中國官員甚至稱哈佛為境外最頂級的「黨校」,但現在,川普政府指責該校跟中國共產黨密切合作,正考慮採取新的政策,阻止跟中國共產黨有密切關係的學生進入美國校園,希望能就此終結這個傳統的培訓管道 🔗

▍中國駭客組織 APT31 發動網路攻擊捷克外交部,捷克政界、歐盟、北約、美國駐布拉格大使館分別譴責中國行徑;捷克科研創新部長傑尼雪克(Marek Ženíšek)進一步表示「中國再次證明,它將我們視為敵對國,情況一直如此,即使在齊曼任內也是如此,他在外交政策過於天真且被誤導」「我們真正的盟友是民主的臺灣,而不是我們必須防範的北京威權政權」🔗

▍俄羅斯外交部副部長在北京舉行的第 10 屆「俄羅斯與中國:新時代的合作」國際會議期間表示,俄羅斯總統普丁計畫 9 月初訪問中國!🔗

▍中國國防部官網將苗華從中共中央軍委委員和中國中央軍委委員名單中除名;苗華原任中共中央軍委委員兼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主任,去年底被宣布涉嫌嚴重違紀遭停職檢查,近日被以「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為由罷免全國人大代表職務 🔗

▍中國修訂新「監察法」今天起實施,對於被調查人員的監察調查措施,新法在留置之外增加強制到案、責令候查、管護等 3 項措施,將留置的法定最長時限從過去的 6 個月延長為 14 個月,監察範圍全面涵蓋所有中國公職人員 🔗

▍中國宣布對巴西、阿根廷、智利、秘魯、烏拉圭試行「單方免簽」政策;此為中國免簽政策首次擴及拉美和加勒比地區,累計單方面免簽國數量達 43 個 🔗

▍中國商務部發布,今年以來「消費品以舊換新」方案發出 1.75 億份補貼、帶動銷售額達 1.1 兆人民幣(4.57 兆台幣)「有力帶動消費持續回升向好!」🔗

▍星島網引述網易公眾號「城市財經」報導,中國各城市爭相興建地鐵被指為投資浪費,即便有中央補助,全國至少仍有 26 個城市的地鐵陷入虧損,其中廣州、佛山地鐵以關冷氣、關燈、減班因應,導致站內悶熱又陰暗,引發民眾抨擊;2024 年中國地鐵運量創 322.4 億人次歷史新高,但地鐵造價高昂,許多城市地鐵仍無法靠票價收入獲利,需要中央政府補貼,2024 年北京地鐵獲得中央政府補助 248 億人民幣(1032 億台幣);曾經是中國最賺錢的深圳地鐵,在中央政府補貼 70 億後仍有 334 億人民幣的巨額虧損 🔗

▍路透社報導,哈瑪斯正面回應川普中東特使魏科夫的提案,表示願意釋放 10 名活著的人質並交還 18 名死者遺體,交換超過 1200 名巴勒斯坦囚犯與被拘留者,允許援助物資進入加薩,但重申希望終結戰爭、以國自加薩撤軍,「這次的回應目的是實現永久停火、自加薩走廊完全撤軍,並確保加薩走廊的人民可以取得人道援助物資」;以國總理尼坦雅胡說,儘管他的政府已同意魏科夫的提案,哈瑪斯仍繼續拒絕接受,「以色列將繼續採取行動,以換回我們的人質並擊敗哈瑪斯」;哈瑪斯高階官員否認該組織拒絕接受魏科夫的提案,但稱以方回應與先前同意的內容不一致,並指控美國特使完全偏袒以色列;魏科夫說無法接受哈瑪斯的回應 🔗

▍沙烏地阿拉伯、埃及、約旦、巴林的外交部長原定週末組團訪問約旦河西岸、拜會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主席阿巴斯,以色列表示不予配合「阿巴斯有意與阿拉伯多國外交部長舉行有挑釁意味的會議,討論推動巴勒斯坦建國事宜」「這樣一個國家無疑會在以色列國土核心成為一個恐怖國家,以色列將不會配合這類意在傷害以色列、危害以色列安全的舉動」,由於以色列控制約旦河西岸的邊界和空域,此舉等同出手擋下代表團的出訪行程,引發各國外交部譴責 🔗

▍白宮發言人李威特表示「特使魏科夫已交給伊朗政權一份詳細且可令人接受的提案,接受該提案符合伊朗的最佳利益」;紐約時報引述知情官員的說法報導,美方提案要求伊朗停止所有鈾濃縮活動,並提議成立一個生產核能的區域組織,成員將包含伊朗、沙烏地阿拉伯、其他阿拉伯國家及美國;法新社報導,伊朗外交部長阿拉奇表示,阿曼外長今天訪問伊朗首都德黑蘭期間,交給他美國提案的部分內容 🔗

▍聯合國核監督機構國際原子能總署的報告顯示,伊朗大幅增加濃度最高 60% 濃縮鈾的庫存至 9247公斤,已超過 2015 年幾個世界強權達成的伊朗核協議所授權限額的 45 倍;德黑蘭當局今天警告,如果歐洲國家利用這份報告做出任何制裁等不當行動,伊朗將報復 🔗

▍加薩走廊公衛當局稱,以色列今天對美國民間團體加薩人道主義基金會在當地支持的援助物資分發站附近發動襲擊,導致至少 31 人身亡;一名醫護人員表示「有許多罹難者及傷者,很多人受傷,這裡的情況很悲慘,我建議大家不要去援助物資分發站,夠了」;以色列軍方發布聲明,正在調查巴勒斯坦人在援助物資分發站遭槍擊的報導,但以軍未獲悉有軍隊開火導致傷亡;加薩人道主義基金會否認有人在拉法的援助物資分發站附近遇害或受傷,「所有物資分發工作都順利進行」🔗

▍以色列軍方今天表示,哈瑪斯領導人穆罕默德辛瓦(Mohammad Sinwar)已於 5 月 13 日以軍空襲加薩南部一所醫院目標時斃命;哈瑪斯仍未證實或否認穆罕默德辛瓦的死訊 🔗

▍俄羅斯西部與烏克蘭接壤的布揚斯克州,發生公路橋梁坍塌導致下方火車脫軌的事件,造成至少 7 人死亡、69人受傷;莫斯科鐵路公司最初在 Telegram 表示,這起事件是因「非法干擾」交通運輸活動所致,但相關貼文已被刪除;接著庫斯克州也發生橋梁坍塌事件,造成一列火車出軌,初步資訊顯示這座跨橋是被炸毀 🔗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宣布,俄羅斯提議明天在土耳其伊斯坦堡舉行會談,烏克蘭將派代表團出席與會,由國防部長烏梅洛夫率領參與會談 🔗

▍烏克蘭安全局發布消息,烏軍利用俄羅斯貨車載運大量烏克蘭無人機,在俄羅斯 4 座軍用機場附近以遠端遙控打開貨艙,讓大量無人機出動攻擊,總共造成 40 多架俄軍戰機和轟炸機受損,「70 億美元,這是今天被擊中的敵人戰略飛機估計的成本,是烏克蘭安全局特別行動的成果」;俄羅斯社群媒體上的影片和照片顯示,西伯利亞伊爾庫次克州貝拉雅空軍基地內的俄羅斯戰略轟炸機起火燃燒,當地距烏克蘭邊界超過 4000 公里;美聯社報導,烏克蘭官員指出,這次攻擊行動代號是「蜘蛛網」,執行費時超過一年半,由總統澤倫斯基親自督導; 這次的「木馬屠城」行動被認為是烏克蘭深度攻擊計畫的重大勝利 🔗

▍印尼西爪哇省一處採石場 5 月 30 日發生崩塌事故,罹難人數增至 18 人,仍有 7 人失蹤 🔗

2025 年 6 月 2 日

▍國防部上午公布過去 24 小時偵獲中共派出共機 6 架次、共艦 6 艘、公務船 2 艘持續在臺海周邊活動,國軍運用任務機、艦及岸置飛彈系統嚴密監控與應處 🔗

▍日本統合幕僚監部發布,一架疑似中國無人機自東海飛向與那國島和臺灣之間的空域,並在臺灣以東的太平洋上空來回繞飛,日本航空自衛隊緊急派出戰鬥機監控應對;此外,中國航空母艦遼寧艦編隊 5 月 25 日被日本防衛廳掌握,27 日進入臺灣東部外海、日本宮古島以南約 340 公里,航向路徑持續往南,28 日進入菲律賓東北部外海,29 日仍在附近出沒,30 日在太平洋海域向南航行;25 日到 29 日期間,遼寧號艦載機起降 260 次 🔗

▍中共機艦近期頻繁現身黃海、東海、臺海、南海,國安人士向中央社表示,中國每天在「四海連動」進行各種襲擾等灰色地帶舉措,企圖展現對第一島鏈四海連動的「全域控制」能力,同時也是強化「法律戰」效果,希望透過包括軍事行動在內的各式灰色地帶襲擾的「常態化」,逐步打破既有國際規則,中韓間的黃海、中菲間的南海島礁等爭端,均是「內海化」的政策作為;共軍的第一島鏈全域極限式施壓,已經遠超過其自身國防部署需要,在看待共軍侵擾臺海周邊海空域時,應從全島鏈「四海」格局來理解,而中國不論要從巴士海峽、或宮古海峽出西太平洋,臺灣都是非常重要的節點,倘若讓中國突破印太防線拿下西太平洋,將造成全球動盪與不可想像的後果 🔗

▍烏克蘭發動「蜘蛛網」行動,成功對俄羅斯境內的軍機場發動「木馬屠城」;國防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長蘇紫雲受訪表示,烏克蘭此次行動給予臺灣反制戰略突襲的參考,臺灣周邊海域 24 海里處經常有中國的公務船、軍艦、影子艦隊、權宜輪靠近臺灣,近期更公開最大載重達 6 噸的「九天無人機」可搭載上百架小型無人機,需防範中方以無人機對臺突襲;學者林穎佑受訪強調,必須將無人機的偵搜跟打擊融入到防空作戰系統,且反制計畫的保密過程一定要完整完備,在情報跟反情報等作為需多加注意,防範中共對機場、港口、關鍵基礎設施的各式可能滲透 🔗

▍網傳一段空拍影片,顯示臺灣向美國軍購的第二批 M1A2T 戰車已在美國碼頭等待裝載上船;臺灣向美國購買 108 輛,第一批 38 輛已於去年底抵臺,如加上這批,臺灣月底前將擁有 80 輛 M1A2T 戰車,最後一批 28 輛戰車預計在明年 3 月前運交抵臺 🔗

▍南投縣選委會遭質疑違法剔除罷免中國國民黨立委的連署書,經中選會調查後,發現被剔除的罷免立委馬文君連署書有 199 份符合規定,罷免游顥的有 508 份連署書符合規定,其中名間鄉長陳翰立的連署書也被改列合格;此外,南投縣選委會宣稱的「簽名與戶政系統登錄差異太大」,南投戶政與內政部說明,戶政系統沒有建置民眾簽名式樣資料庫供查對筆跡,南投縣選委會專職人員也沒有使用戶政資訊系統權限,因司法機關刻正偵辦中,因此這兩件罷免案將依司法偵辦結果配合後續處理 🔗

▍監察院秘書長李俊俋涉公務車私用、載自家寵物做美容,請辭獲准,李俊俋:「近日因對公務車使用一時思慮不周,便宜行事,未能達到職務所應具備高度廉潔標準,今天階段性任務已告一段落,已向監察院副院長李鴻鈞請辭獲准,即日生效」;本身因為炒股、假離婚坐過牢的更生人、中國國民黨現任立法院黨團總召傅崐萁對此痛批「李俊俋證明監察院不知民間疾苦!沒有存在的價值與必要!」🔗

▍師從莊智淵的 17 歲桌球女將葉伊恬原本受邀參加 WTT 美國大滿貫賽,卻因與亞洲青少年桌球錦標賽檔期連太緊,被中華民國桌球協會擅自代選手回絕參賽大滿貫,認為「黃金計畫」要求領補助的選手需代表國家參加賽事,「兩項賽事撞期,以國家榮譽優先考量,取消選手參加大滿貫是不得已之決定」,被網友罵爆;教育部體育署要求桌協秘書處向選手道歉,否則將暫停所有補助款,不排除依法撤免秘書長;體育署長鄭世忠說,桌協的問題在於不願意跟選手溝通、不願意傾聽選手聲音,拒絕「以選手為核心」的思維做決策,這也是為何過去這一、二年來,部分協會出現犧牲選手權益的案例出現,「協會因選手而存在」,為選手服務、成為選手後盾才是這些協會組織存在的理由 🔗

▍法國總統馬克宏日前在香格里拉對話演說中說「如果我們認為可以允許俄羅斯奪取烏克蘭部分領土,不受任何限制、任何約束或任何全球秩序的反對,臺灣會發生什麼事?」認為美國與印太國家應該支持烏克蘭,否則中國會有樣學樣,對亞洲構成風險;中國駐新加坡大使館對此痛批「臺灣問題為中國內政!將臺灣問題與烏克蘭問題相提並論是不可接受的!」法國外交部回覆中央社提問,表示總統馬克宏在論壇中重申法國在此議題上不變的立場:「我們反對任何單方面改變臺海現狀的行為,特別是以武力或脅迫手段,維護和平與穩定對全球安全與繁榮至關重要」🔗

▍路透社報導,香港特首李家超被記者問到港民能否參加悼念六四活動,他說「害國安行為是嚴重罪行」;臺灣已成為華語世界中唯一一塊可以公開紀念六四的地方,儘管美國、英國、澳洲及其它西方國家的華人社群也會紀念六四(Taiwan is the only part of the Chinese-speaking world where June 4 can be remembered openly, though Chinese communit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Britain, Australia and other Western countries will also mark it.),流亡臺灣、仍致力倡導香港議題和自由價值的香港人湯偉雄接受路透社專訪表示「當香港無法再舉辦六四燭光晚會,甚至連提也不能提,臺灣的存在變得非常重要」「這是亞洲為數不多,人們可以公開紀念及討論六四事件的地方之一,甚至可以譴責中國共產黨。有這樣一個地方存在,已經意義重大」(編按:臺灣不只是一個「地方」,臺灣也是一個國家)🔗

▍美國軍聞網站 The War Zone 報導,親俄 Telegram 頻道近日發布影片,指俄羅斯正在使用一款中國製的新型雷射系統,用以擊落烏克蘭無人機,並稱這套雷射系統已在游牧特種部隊中服役,性能大幅優於先前的反無人機雷射設計 🔗

▍中共新華網報導,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 6 月 1 日國際兒童節祝賀全國小朋友兒童節快樂,並告訴孩子們「要時刻準備著,未來接班」「期許他們能好好長大」,報導稱「少年兒童的幸福成長,是大朋友習近平心中最溫柔的牽掛!」🔗

▍對於美國總統川普指控中國違反雙方達成的初步貿易協議,中國商務部今天宣稱「中方嚴格落實日內瓦經貿會談共識!反觀美方在日內瓦經貿會談後,陸續新增多項對中歧視性限制措施!包括發布 AI 晶片出口管制指南!停止對中的電子設計自動化軟體銷售!宣布撤銷中國留學生簽證!這些做法嚴重違背兩國元首今年 1 月 17 日通話的共識!嚴重破壞日內瓦經貿會談既有共識!嚴重損害中方正當權益!美單方面不斷挑起新經貿摩擦!加劇雙邊經貿關係的不確定性不穩定性!無端指責中方違反共識是嚴重背離事實!中方堅決拒絕無理指責!」「如美方一意孤行繼續損害中方利益!中方將繼續堅決採取有力措施!維護自身正當權益!」🔗

▍在美國國務院宣布將加強審查並積極撤銷中國學生簽證,包括「那些與中共有關聯或就讀於關鍵學科的人」之際,中國籍學生蔣雨融在美國哈佛大學畢業典禮發表致詞,除了演技令人不忍卒睹之外,內容還呼應中共總書記習近平「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大外宣主張,稱「我們如果還相信共同的未來就不要忘記,那些被我們貼上敵人標籤的人他們也是人,看到他們的人性我們也找到自己的人性」「如果世界上有一個女性負擔不起衛生巾,那就是我也更貧窮了一分;如果一個女孩因為害怕騷擾而不敢上學,那我的尊嚴也受到了威脅;如果一個小男孩在一場他既未開始、也不曾理解的戰爭中死去,那麼我也有一部分隨之死去了」「人類興衰與共,但如今我們開始認為想法不同、投票意向不同、或信仰不同的人,無論他們遠在天邊還是近在咫尺,不只是錯了,我們甚至錯誤地認為他們邪惡,但事情不必如此」;這場堪稱災難的演說並被中國網民扒出她是中共權貴後代,父親是中共資助的環保組織高管,網民質疑她靠父親的關係走後門進哈佛,跟貧窮沒半毛錢關係,畢業後回中國只會變成更有錢有勢的權貴,不像中國一般人永遠翻不了身;蔣雨融發文澄清說自己從小跟著母親顛沛流離,從未靠很少見面的父親關係進哈佛,她父親任職的中國綠發會確實為她開具了一封推薦信,但最後沒有用上,「我蔣雨融一生坦坦蕩蕩,雖千萬人吾往矣,受得起多少讚美,就經得起多少詆毀」🔗

▍中共新華社報導,前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許其亮在北京「因病逝世」享年 75 歲;港媒引述消息人士稱,許其亮是晨跑時心肌梗塞突然發作,經送醫搶救不治 🔗

▍中國六四天安門事件 36 週年將至,中國各地異議、維權人士、人權律師一如往年受到「行動限制」,自 5 月底起,大批維權異議人士陸續被警方約談,並被告知將就地監控、軟禁在家一週、或帶往外地「旅遊」,網路上相關言論也持續戒嚴 🔗

▍中國人臉辨識氾濫,造成侵犯隱私的疑慮,中國 1 日施行「人臉識別技術應用安全管理辦法」,規定個人可在自願、明確情況下接受企業的「人臉辨識」,但不得將人臉辨識作為唯一驗證方式;但國家對應用人臉辨識技術驗證個人身分另有規定 🔗

▍關注國際人權問題的首爾「翠雀花國際影展」5 月 30 日至 6 月 3 日在首爾舉行,儘管中國人權紀錄片「國有器官」順利作為開幕片放映,但協辦的電影院之後即無預警取消放映「國有器官」「時代革命」「長春事件」「沉默呼聲」等中國人權相關影片,部分廠商也取消贊助,疑有中國在背後施壓;紀錄片「國有器官」主要描述中華人民共和國器官移植事件,拍攝期間長達七年,拍攝的難度在於受害者全遭殺害,犯罪地在中國、現場又被徹底清理,以致查證困難,幸有少數參與者願意挺身指證,初期被強迫器官移植的受害者幾乎都是遭拘禁的中國法輪功信徒 🔗

▍英國航空母艦打擊群目前正穿越紅海,預計數週內進入印太水域;英國國防參謀長拉達金上將(Tony Radakin)在香格里拉對話一場專題座談上表示,對英國而言,在印太區域維護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及其揭示的自由航行原則十分重要,一如在英吉利海峽,「這也是為什麼英國海軍在印太區域行使自由航行權,包括在臺灣海峽和南海」;中共自習近平上臺以來,即在南海大肆造島、宣稱主權,並透過軍事演習和海警的灰色地帶活動,企圖將臺灣海峽「內海化」🔗

▍英國國防部表示,作為澳英美三方安全夥伴關係 AUKUS 潛艦計畫的一部分,英國將建造 12 艘配備常規武器的核動力攻擊型潛艦,另將投入 150 億英鎊打造核彈頭,用於攜載核武器的核動力潛艦;英國國防部日前已宣布,將投入 15 億英鎊,打造至少 6 座可全天候運作的工廠,生產軍備彈藥及推進劑、炸藥等爆破材料,以及投入 10 億英鎊打造新的「目標鎖定數位系統」,運用人工智慧和先進軟體,提升海、陸、空及太空作戰領域武器系統的相互連結和整合度、提高戰場決策和執行速度 🔗

▍美國國防部發布,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斯與澳洲防長理馬勒斯,在香格里拉對話場邊會面討論安全議題,包括促進美國在澳洲防禦力、推動國防工業基礎合作、增強供應鏈韌性,以及「在國防支出方面,部長赫格塞斯傳達說,澳洲應盡快將國防預算提高至 GDP 的 3.5%」;澳洲總理艾班尼斯表示,在宣布國防支出之前,政府得先確定澳洲的國防需求、能力,強調政府已設定目標,要在 2033 年將國防預算提高到 GDP 的 2.3% 🔗

▍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卡拉斯訪問菲律賓,與菲律賓達成協議,將就安全和防務展開對話;菲律賓外交部長馬納羅在會後在聯合記者會上表示「我們希望透過安全與防務對話,保持積極主動和團結一致,以共同應對網路攻擊、外來干預和資訊操控等新興跨境安全威脅」;卡拉斯說,新的對話機制將成為一個專屬平臺,以讓歐盟和菲律賓深化防務合作、分享安全領域專業知識,並探索聯合倡議;卡拉斯強調,歐盟將繼續致力維護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促進和平,並應對在南海問題和俄烏戰爭上的共同關切,被問及針對中國在臺灣和南海等區域的種種行為,歐盟的紅線為何?卡拉斯說「我們反對任何單方面改變現狀的行為,包括使用脅迫手段」🔗

▍菲律賓外長馬納羅接受日經亞洲訪問表示「我們並未挑釁中國,儘管他們這樣說。我希望中國採取較不具挑釁性的行動,並在維護南海自由開放方面展開更多合作」「我們無意在軍事上或透過任何方式挑戰中國。事實上,我們一直表明願意進行對話」「若要達成這樣的協議,必須符合我們的立場,也就是不得影響我們的主權權利與主權」「如果有這個可能,我的意思是,我不想關上這扇門,但這並不表示我們會一直朝著這個方向前進」,儘管菲律賓希望透過協商解決爭端,但仍保留對中國再採取法律行動的選項,「這始終存在可能性,不能排除」,但菲律賓目前並未積極準備採取這項策略;海牙常設仲裁法院已在 2016 年裁決,中國藉由妨礙菲律賓捕魚和石油開採、建設人工島嶼,以及未阻止中國漁民在該區域捕魚活動,侵害菲律賓在其專屬經濟區享有的主權權利,中國在南海的主權伸張沒有法律依據;中國持續不理會仲裁法院的裁定,聲稱因為中國沒有參與提出證據,所以裁定不算數 🔗

▍印度總理莫迪今天出席在新德里舉行的國際航空運輸協會年會並發表演說,強調印度如今已成為全球第三大國內民航市場、前景看好,是外資投資首選「今天的印度更加自信,我們不僅是全球航空生態系統中的龐大市場,也是政策領導力和包容性發展的典範」「印度擁有龐大且充滿活力的消費市場、以人工智慧和綠色能源為核心的年輕人才庫、以及支持創新的政府政策,此外,印度機場數量已從 2014 年的 74 座增至目前超過 150 座,並計畫未來 5 年內再建設 50 座機場」🔗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發文「烏克蘭國家安全局長 Vasyl Maliuk 今天跟我報告一項行動成果,這次的無人機襲擊任務非常成功,而且完全是由烏克蘭獨立完成。我們從最初規劃到真正執行,總共花了一年六個月又九天的時間,這是我們目前進行距離最遠的一次軍事行動。所有參與這次無人機襲擊行動的成員都已經及時從俄羅斯境內安全撤離。我要向 Vasyl Maliuk 將軍表達感謝,這是烏克蘭重大的勝利。我也已經指示烏克蘭國家安全局向民眾公開一些可以透露的行動細節和成果。當然,不是所有事情都能公開說出來,但這次的行動一定會被寫入史冊。烏克蘭正在堅定的自我防衛,我們會繼續努力,直到俄羅斯認知到必須趕快結束這場戰爭為止。因為這場戰爭是由俄羅斯挑起,也應該由俄羅斯來結束」「這次行動共出動 117 架無人機,並有同等數量的無人機操作員參與」「俄軍基地內 34% 的戰略巡弋飛彈載具遭到襲擊」🔗

▍烏克蘭安全局消息人士表示,這場協同攻擊行動命中俄軍 41 架用於轟炸烏克蘭城市的飛機,包括 Tu-95、Tu-22 戰略轟炸機、A-50 預警機;情報單位先將小型 4 軸無人機運入俄國,並將用來藏匿無人機的木製容器也運進當地,發起行動時,這些容器被放上卡車並以遠端方式開啟箱蓋,讓無人機飛往攻擊目標;34% 載有巡弋飛彈的俄羅斯戰略轟炸機被毀,造成損失達 70 億美元;俄羅斯國防部證實,包含西伯利亞與遠東在內的 5 個州裡多座軍用機場遭基輔策畫的無人機協同攻擊,這些無人機並非從烏克蘭境內起飛,而是自緊鄰空軍基地的地區起飛;俄軍基地一座距離烏克蘭 1900 公里,另一座距離烏俄邊境 4300 公里;俄羅斯部落客賴巴(Rybar)在社群平臺上表示,這是一次非常沉重的打擊!俄羅斯情報部門犯下嚴重錯誤!🔗

▍俄國國防部將烏克蘭的行動定義為「恐怖攻擊」,在無人機襲擊前,俄國西部與烏克蘭相鄰的庫斯克、布揚斯克兩州,各有一座橋梁爆炸崩塌,一列貨運與一列客運火車出軌導致 7 死、76 人受傷;此前俄烏雙方代表預訂 6 月 2 日在伊斯坦堡談判;俄國損失數十架對俄國核武部隊、和侵烏至關重要的長程軍機,根據烏克蘭情報官員,受損飛機中的 Tu-95M 或 Tu-22M3 轟炸機俄國已停產;在俄國頗具影響力的軍事社群 Z community 將此事形容為「木馬屠城」「俄國版珍珠港事變」🔗

▍華郵專欄作家 Max Boot 指出,這場行動揭櫫一個讓世界上每位將軍都夜不能寐的難題-若烏克蘭人能將無人機悄悄部署到距離俄國主要空軍基地如此之近,那要如何預防中國人對美國空軍基地、北韓人對南韓空軍基地比照辦理?如今各國軍隊必須考慮廉價、無處不在的無人機所帶來的空中威脅,這類無人機可以輕鬆改裝用於軍事用途,對反無人機系統進行大量投資勢在必行 🔗

▍俄羅斯與烏克蘭今天將在土耳其展開第 2 輪直接談判,兩國相互指責對方昨夜發動大規模無人機攻擊;烏克蘭表示俄羅斯昨夜出動 80 架無人機及 4 枚飛彈攻擊烏克蘭擊中 12 處,哈爾科夫有數棟住宅大樓受損;俄羅斯國防部說,在與烏克蘭接壤的州攔截摧毀了 162 架烏克蘭無人機 🔗

▍烏克蘭與俄羅斯代表今天在土耳其伊斯坦堡舉行新一輪會談,雙方未能達成停火協議,但同意就交換戰俘及遺體事宜展開進一步合作;烏克蘭國防部長兼首席談判代表烏梅洛夫表示,俄方在會中出示一份先前延宕多時的「和平與停火備忘錄」,但烏方尚需時間研議,暫無法立即回應;烏梅洛夫表示,雖未取得實質突破,但雙方持續溝通至關重要;他也說唯有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與俄羅斯總統普丁親自會晤,才能為目前僵局帶來真正進展;烏克蘭媒體引述一名談判官員說法,俄方備忘錄內容依舊立場強硬,要求烏軍撤出盧甘斯克、頓內茨克、扎波羅熱、赫松等 4 州,此外,俄方首席談判代表梅丁思基否認俄方強行在前線擄走烏克蘭兒童,聲稱是在拯救他們;法新社報導,梅丁思基建議,雙方可於部分前線地區實施 2 至 3 天的短暫停火,以利收回戰場陣亡士兵遺體 🔗

▍根據烏克蘭媒體,烏方提出的草案主張實現海陸空全面停火,以換取所有戰俘及遭擄兒童獲釋,並允諾在條件獲得滿足後,逐步撤銷對俄制裁,但保留恢復制裁的權利;烏方同時要求停火至少持續 30 天,並由美國與第三方國家監督;有關烏克蘭的國防與領土立場,報導指出,烏方堅持不成為中立國,未來加入北約一事將由北約成員國集體決定,並拒絕任何限制其軍隊規模、部署或外國駐軍的提案;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出席在立陶宛舉行的維爾紐斯峰會,表示若伊斯坦堡會談未有具體成果,國際社會應對俄羅斯施加更嚴厲制裁,特別針對其能源、金融與銀行體系,並強調制裁必須嚴格限制貿易,否則普丁只會繼續耍花招;澤倫斯基強調,俄羅斯不應干預北約事務,歐洲不應在安全議題上妥協,普丁已選擇對抗歐洲,未來的決策中不應有他的位置 🔗

▍波蘭總統決選結果出爐,民族主義歷史學者納夫羅茨基(Karol Nawrocki)以 50.89% 得票率,擊敗執政中間派「公民聯盟」佐薩斯科斯基(Rafal Trzaskowski)的 49.11%,這場選舉被視為親歐洲路線和美國總統川普式民族主義風格之爭,媒體指這個差距不大的選舉結果凸顯波蘭政治兩極分化;納夫羅茨基曾擔任格但斯克二戰博物館館長,並領導專門調查納粹和共產時期罪行的國家紀念研究所,俄羅斯去年以涉嫌拆除波蘭境內的蘇聯時期紀念碑為由,將納夫羅茨基列入通緝名單;納夫羅茨基獲得右翼法律正義黨支持,也獲得即將卸任的總統杜達公開支持,競選口號是「波蘭第一、波蘭人優先」,他曾承諾繼續支持烏克蘭對抗俄羅斯,但認為烏克蘭沒有為波蘭人的付出表達感激,並反對烏克蘭加入北約組織,指責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傲慢無禮,譴責政府給予烏克蘭難民的福利,主張社會福利應優先提供給波蘭人「在求醫看診的隊伍中,波蘭公民必須優先」;納夫羅茨基仰慕美國總統川普,曾說波蘭應專注於塑造和主導歐洲與川普的關係,並於 5 月赴白宮會晤川普,說川普告訴他「你會贏」;他呼籲管制與德國的邊界,防堵移民入境,要求德國支付戰時賠款 🔗

▍美國總統川普發文「如果法院真的判決我們的關稅措施違法(這種情況應該不會發生),其他國家就能利用對美國不利的關稅來要脅我們,這將導致美國經濟崩潰!」🔗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接受 CBS FACE THE NATION 訪問時說,我們在疫情期間見到了中國是不可信任的夥伴,美國現在做的是「去風險」,不是脫鉤,疫情期間,無論是半導體、藥品與其他產品都受中國影響,美國正在去風險的過程,美國不只要在依賴中國上去風險,也要由依賴全世界去風險,中國扣住供應鏈的必要項目,也影響印度與歐洲,這不是可信賴夥伴的行徑;「我有信心,當川普總統和習主席通話時,這件事會得到解決」「他們暫時扣住了一些我們協議中同意要釋放的產品——也許是中國系統的問題,也許是故意的,我們會在總統與習主席通話後看到結果」,主持人問時扣住的是關鍵礦產稀土嗎?貝森特說是 🔗

▍彭博社報導,中國美國商會會長哈特(Michael Hart)說沒有看到北京阻止稀土出口「我們確實看到一些(稀土)出口批准正在通過,雖然速度肯定不如業界希望的那麼快」「部分延遲與中國正在執行其新的出口審批系統有關,而不是因為他們不允許出口」;中國證券時報則是報導,中國多地已加強管控,嚴防戰略礦產非法外流 🔗

▍加薩衛生部指控以色列軍隊向前來「加薩人道基金會」領取物資的民眾開火,造成至少 31 人死亡、近 170 人受傷,多人頭部或胸部中彈;以軍表示,初步調查顯示,他們的士兵並未在發放現場或附近向平民開火;哈瑪斯媒體辦公室控訴以色列「將援助當成武器」,意圖引誘飢餓的平民聚集到由以軍掌控監控的「殺戮區」;聯合國近東巴勒斯坦難民救濟工作署署長 Philippe Lazzarini 發文譴責「援助發放已變成死亡陷阱!」🔗

▍法國總統馬克宏推動承認巴勒斯坦的「兩國方案」,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反對,馬克宏仍執意將在本月與沙烏地阿拉伯在聯合國共同主持旨在重新提倡兩國方案構想的國際會議;美國駐以色列大使 Mike Huckabee 接受專訪表示「以色列仍在戰爭狀態下,時機極其不恰當」「10 月 7 日改變許多事情。如果法國真的如此堅決地要將巴勒斯坦視為一個國家,我給他們的建議就是,在蔚藍海岸劃出一塊地,建立巴勒斯坦國,歡迎他們這麼做,但不歡迎他們對一個主權國家施加這種壓力」🔗

▍美國科羅拉多州發生「暴力反猶攻擊」事件,一名男子手持土製火焰噴射器,對猶太社群集會聲援以色列人質的群眾丟擲汽油彈,並大喊「消滅猶太復國主義者」「他們是殺人犯」「解放巴勒斯坦」,造成至少 8 人受傷;美國聯邦調查局局長 Kash Patel 指這是有針對性的恐怖攻擊,科羅拉多州檢察長 Phil Weiser 稱這起攻擊為仇恨犯罪;白宮副幕僚長 Stephen Miller 在社群媒體發文指這名嫌犯是簽證逾期、非法停留的外國人士 🔗

▍馬斯克辭去美國政府效率部 DOGE 職務後,接受專訪表示,他認同川普政府的許多做法,但雙方也有一些意見分歧,有些事情他並不完全認同;他認為 DOGE 變成所有問題的「代罪羔羊」,只要有任何裁減,無論是否屬實,每個人都會怪罪 DOGE,而這有點不公平,「很難在專訪中提出這些事情,因為這會引發爭議」「我有點進退兩難,我不想公開批評政府,但我也不想為這個政府所做的一切事情承擔責任」🔗

▍越南新生兒性別比例失衡問題日益嚴重,自然狀態下,新生兒男女比約 106:100,但 2024 年越南全國的平均比例達到 111.4:100,北寧省與永福省甚至達到 118.5:100;越南衛生部提議,將加重對胎兒性別篩檢的行政處罰程度,從原本的 3000 萬越南盾罰鍰提高至 1 億(11.5 萬台幣),以防止男嬰出生比例高於女嬰的人為干預 🔗

▍全球最大的工會組織「國際工會聯盟」發布年度權利指數報告,指世界各地工人的權利正有如自由落體般惡化,報告評估 151 國發現,有 87% 的國家侵犯罷工權,80% 的國家侵犯集體談判權,尤其歐洲、美洲的勞權下滑尤為嚴重!是自 2014 年發布指數以來最糟!各國對勞工權利的尊重程度只有德國、瑞典、挪威等 7 個國家獲得滿分 🔗

2025 年 6 月 3 日

▍國防部上午公布過去 24 小時偵獲中共派出共機 3 架次,其中 1 架次逾越海峽中線進入我北部及東部空域,及共艦 10 艘、公務船 1 艘持續在臺海周邊活動,國軍運用任務機、艦及岸置飛彈系統嚴密監控與應處 🔗

▍賴清德總統今天以軍禮歡迎馬紹爾群島共和國總統海妮,表示臺灣與馬紹爾群島不僅共享南島文化傳統,也是志同道合的好朋友,未來臺灣將持續在各領域與馬紹爾群島共和國深化合作,共創繁榮發展,並頒贈「采玉大勳章」給海妮總統,感謝她致力深化兩國邦誼,在國際場域為臺灣發聲;海妮總統表示,這是她第七度來臺訪問,超過四分之一世紀以來,臺灣一直都是馬紹爾群島堅定的盟友與朋友,感謝臺灣多年來的支持,馬紹爾群島相當珍惜與臺灣的夥伴關係,重申馬國政府將持續支持臺灣有意義地參與聯合國體系,臺灣一貫堅守民主、人權及法治的原則,在當前國際局勢的挑戰下,國際社會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正視 2300 萬臺灣人民的基本權利 🔗

▍副總統蕭美琴應美國智庫「特別競爭研究計畫」(SCSP)邀請以視訊方式參與「2025年國家特別競爭力 AI+ 科技博覽會」(2025 AI+Expo)爐邊對談,指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挑釁行為日益頻繁,臺灣必須更努力強化自身防衛力量,以嚇阻潛在衝突;副總統說「韌性」是臺灣的關鍵詞,而「臺灣」是世界的關鍵角色,期盼未來臺灣能夠以更具韌性的民主價值,維護區域和平穩定,並透過我們在 AI、半導體等產業的領先地位,持續推動全球創新發展,為世界繁榮付出貢獻 🔗

▍台積電今天召開股東常會,董事長暨總裁魏哲家表示,美國關稅政策確實存在不確定性和風險等潛在影響,但截至目前並未看到客戶的行為有任何轉變,因此維持全年營收展望,第 2 季營收介於 284 億至 292 億美元,毛利率介於 57% 至 59%,預計今年美元營收將成長 24% 至 26%;目前關稅是由進口商負擔,而台積電為出口商,且目前 AI 需求有目共睹,只需要擔心後續當關稅影響到物價轉嫁給消費者後,需求是否會減緩,經濟是否會受到影響,才會影響到台積電的業務;儘管關稅是政府跟政府之間,台積電仍與美國商務部溝通,表達關稅會造成成本增加,對大家都不好,美國商務部回覆說這不是他們想要的,會納入考量;魏哲家說,台積電不怕關稅,只要求公平,因為公平,台積電就可以繼續世界第一;原先預計人型機器人晶片所貢獻的營收於 2026 才會有成效,但是現在已經開始反映在財報上了,不需要等到 2026;台積電主要貿易貨幣為美元,所以臺幣升值確實會影響到毛利率,臺幣每升值 1%,毛利率會下降 0.4%;台積電 2025 Q1 現金股利 5 元,較上一季再多 0.5 元,魏哲家表示,台積電每年會有 7 成現金流發放股利,且季季高、年年高;台積電技術是由上萬名工程師及生產線人員,從設計到量產,共同努力得的結果,台積電有信心在全世界設廠,就有信心技術不會外流;台積電全力支持再生能源和綠電,成本會因此高一點不過沒有關係,台積電對環保議題絕對關心,能夠買的綠電一定買,不只給台積電,也給供應商使用 🔗

▍英國國防部發布「戰略防衛檢討」報告,指出印太地區對英國具有戰略重要性,而中國日益升高的獨斷行徑已導致區域及全球不穩定,尤其是中國在臺灣周圍的軍事演習升高臺海緊張情勢,相關侵擾作為也使南海情勢更加緊張,報告強調,英國將持續透過與印太區域夥伴深化合作及維護自由航行權,捍衛及形塑國際規則 🔗

▍民進黨發言人吳崢、韓瑩召開記者會,指出中共灰色地帶侵擾頻傳,海巡急需充足預算完善熱顯像儀、水空偵蒐無人載具等更先進裝備以捍衛海疆,行政院已提出 1500 億元強化國土安全韌性預算,呼籲藍白莫擋特別預算,讓海巡有新式裝備守護海疆 🔗

▍政論節目主持人謝震武揭露,罷免民進黨立委吳思瑤團體「地動刪瑤」領銜人張克晉接受檢方約談時,調查官拿出 2 張「地動刪瑤」提出的第一階段提議書,竟然是張克晉已過世一段時間的母親的名字,還分別是不同筆跡,讓張覺得心寒,因此決定離開罷團;「地動刪瑤」召集人賴苡任今天受訪證實確有此事,並指一階提議書是靠「北市黨部造冊」「連署第一階段那時候還沒有罷瑤總部,罷團做所有事都只能依附在臺北市黨部,包含連署造冊」,但又強調「當時到底發生任何情形目前已不可考」,他從未責怪張克晉要退出罷團,更不會抱怨中國國民黨臺北市黨部未出面扛責任 🔗

▍立法院會今天在中國國民黨、民眾黨聯手下,表決通過「改善空氣品質,守護國人健康,臺中發電廠應逐年提出並落實減煤計畫,並在 2028 年完成無煤中火的國家減碳目標」決議;問題是無煤化的國家目標是 2034 年;台電表示,無煤供電是台電目標,但時程需綜合考量穩定供電;臺中電廠持續減煤減排,去年用煤量創歷史新低及空污減排 8 年近 8 成是最佳實證;但自 2019 年起,臺中電廠發電量已無法滿足臺中市用電,數十億度電仰賴外縣市電廠,缺口持續擴大,現正推動臺中電廠新燃氣機組,新 1 號機預計年底前上線,明年拆除 2 部燃煤機組,目標在 2034 年達成無煤化 🔗

▍鏡週刊報導,檢調偵辦民進黨多名黨工、助理涉入共諜案,查出前民進黨資深黨工黃取榮,10 多年前赴中國廣州暨南大學求學時便遭鎖定,後來被吸收淪為共諜,近年來透過民進黨民主學院前副主任邱世元,滲透總統府前諮議吳尚雨、及吳釗燮前祕書何仁傑,涉嫌使用中國特製的間諜 APP 將機密資料、行程等訊息傳至中國,包括總統賴清德在副總統任內出訪巴拉圭時下榻飯店及行程、副總統蕭美琴手機號碼及相關通訊錄等個資;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表示,任何人無論黨派背景,只要涉犯背棄國家,配合境外敵對勢力,做出傷害全民的罪行,都應受到國家最嚴厲制裁,這是總統府不變的立場;中國對我國滲透、統戰威脅日益嚴重,各項國安法制與國家韌性強化刻不容緩,期待不分朝野黨派全力支持,共同因應來自威權的威脅 🔗

▍Youtube 頻道「好機車」發布影片,指出在哈佛大學畢業典禮發表偽善致詞的中國學生蔣雨融,就是去年中國駐美大使謝鋒在哈佛演講時協助「中國學生學者聯合會」盯場的工作人員,當時「中國學生學者聯合會」聯席主席鄒宏基,在臺灣學生吳亭樺起身向謝鋒抗議時,將吳亭樺暴力架出場外,影片顯示,在另一位西藏學生接力抗議時,蔣雨融趕忙要鄒宏基上前阻止,但這次鄒宏基被現場的保全及時擋下;「好機車」指蔣雨融滿口謊言,宣稱「如果一個女生逃學是因為害怕被騷擾,那也威脅到了我的尊嚴」,但她親眼看到一個女孩被一個男人拖走,卻只是站在那裡什麼都不做,看到另一個女孩站出來抗議,妳選擇叫人把她拖走,「敵人也是人跑去哪了?命運共同體在哪裡?」🔗

▍美國政府有意大舉撤消中國留學生的簽證,紐時專欄作家袁莉發表文章,認為這種狹隘政策只會讓「美國再次變小!」袁莉稱 1978 年中共建政後第一批中國學生赴美,開啟了從根本上改變中國和世界的新篇章!美國獲得了巨大的市場和人才庫!中國找到了經濟轉型的模式和合作夥伴!美國如今應善加利用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執政下的歷史性人才流失!不該對渴望在重視自由和人類尊嚴的社會中得到良好教育和未來的中國年輕人關上大門!美國總統川普正朝著與中國脫鉤的方向邁出決定性的一步,將中國學生和科技專業人士一概視為潛在的安全風險而非貢獻者,反映美國的外交政策更多地受到不安全感和退縮的驅動、而非全球領導者的自信!(編按:中國以法律明文規定所有中國人都有義務協助做情報工作,來自《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情報法》第七條:任何中國組織和公民都應當依法支持、協助、配合國家情報工作)🔗

▍教宗良十四世為遭共產迫害殉道的樞機霍蘇(Iuliu Hossu)舉行紀念儀式,讚揚霍蘇是「希望的先知」,感念霍蘇在共產壓迫下堅定信仰,在坐牢期間始終忠於羅馬教會;霍蘇是羅馬尼亞主教,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曾拯救數千名猶太人,1969 年遭共產政權囚禁獄中,獲當時教宗保祿六世冊封為樞機,霍蘇最後在共產主義迫害下殉道,2019 年獲列天主教「真福品」,位階僅次聖人;媒體指出,這讓人聯想到中國天主教會目前的處境,中共持續壓迫、摧毀忠於羅馬普世教會的中國「地下教會」,並成立由中共官派的「愛國教會」,香港榮休樞機主教陳日君曾多次為中國地下教會遭迫害的處境向教廷請命,並批評時任教宗方濟各與中國達成秘密的「梵中主教任命協議」,陳日君被香港當局指控違反國安法「勾結外國勢力罪」逮捕,後來獲得保釋 🔗

▍中國六四天安門事件 36 週年前夕,陸委會呼籲北京應落實保障基本人權,推動民主改革「還政於民」,並還給受難者及家屬公道,若中共無法正視六四真相,將永難擺脫歷史污名;中共持續對內強化一黨專政的高壓統治,打壓多元、異議聲音,同時也不斷將黨國體制延伸至境外,擴大長臂管轄、跨境鎮壓強度,已經危害到全體人類社會共同追求的民主與人權價值;和平是唯一選項,繁榮是長治久安的目標,北京當局應在對等、尊嚴原則下,尊重臺灣人民對民主自由生活方式的堅持,務實處理政治分歧,兩岸才能一起追求和平共榮 🔗

▍中媒財新網公布,5 月財新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降至 48.3,是 2024 年 10 月以來首次跌至景氣榮枯線以下,較 4 月一口氣下降 2.1 個百分點;報導指,中美關稅戰影響仍在延續,導致 5 月製造業供給和需求下降;中國國家統計局日前公布的 5 月製造業 PMI 則是回升 0.5 個百分點至 49.5 🔗

▍路透社報導,美國政府 5 月 2 日終止從中國和香港訂購價值 800 美元以下包裹輸入美國享免關稅政策,並對這類包裹加徵 120% 關稅,儘管後來降至 54%,中國拼多多旗下電商平臺 Temu 在美國的每日用戶數量仍暴跌 58%;多年來,Temu 和中國快時尚巨頭 Shein 一直利用該政策將商品從中國供應商直接以低價運送到美國消費者手中;Temu、Shein 正在號召商家由全託管模式轉向半託管模式,鼓勵他們在海外建立倉庫,利用美國境內庫存規避部分關稅 🔗

▍因應美國貿易戰,中國外交部宣布對東協 10 國及東帝汶的商務人員及其配偶子女,推出 5 年多次、最長停留 180 天的「東協簽證」🔗

▍報復北京限制歐洲醫療器材進口產品,歐盟各國今天投票決定,將中國企業排除在歐盟醫療器材銷售市場之外 🔗

▍中共官媒央視報導「在當前複雜的全球貿易形勢下,中國造船產業依舊表現出強勁的市場韌性與競爭力!」今年 1 到 4 月中國造船完工量、新接訂單量、手持訂單量分別達到 1532 萬載重噸、3069 萬載重噸、22978 萬載重噸,全球市占率分別為 49.9%、67.6%、64.3%,各種主要造船指標全球第一!有些公司的訂單已經排到了 2029 年!🔗

▍BBC 報導,英國男子 John Miller 涉嫌與中國男子崔光海合作,企圖將敏感的美國軍事技術走私到中國遭美國 FBI 通緝,項目包括飛彈、防空雷達、無人機,兩人在塞爾維亞被逮捕,可能被引渡到美國受審,米勒與崔光海也被控試圖騷擾一名反中國政府的抗議人士,包括在對方車輛安裝追蹤器 🔗

▍金融時報報導,澳洲戰略政策研究所調查指出,英國利物浦大學與中國西安交通大學共同成立的「西交利物浦大學」,與歐美制裁的諸多機構關係密切,暴露了一系列有問題的英、中、俄關係,多項計劃涉及國防、關鍵技術、科技轉移、商業化和工業等領域 🔗

▍香港警方國安處宣布逮捕 5 人,指控他們聲稱會引爆藏在北京中央駐港機構的炸彈,並宣揚港獨和臺獨 🔗

▍韓國今天舉行總統大選,投票率 79.4% 創 1997 年以來新高,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李在明以 49.42% 得票率當選總統,但未如預期獲得絕對多數,執政黨國民力量金文洙獲得 41.15% 選票,兩人僅相差 8.27 個百分點,較媒體預期小得多,改革新黨李俊錫則獲 8.34% 選票;這次大選是共同民主黨主導彈劾前總統尹錫悅下臺後所進行的選舉,李在明明天將立刻就職,任期同樣是 5 年 🔗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在「美國與印度戰略夥伴關係論壇」上表示,「大家可以期待美國與印度在不遠的未來將簽下協議」,他本人對此非常樂觀,「將關稅降至合理且適當的水準,我們才能成為彼此的良好貿易夥伴」「印度政府的某些做法總是惹惱美國,例如,他們經常從俄羅斯購買軍事裝備」,川普總統認為應提出關切,「印度政府正具體且直接地解決這個問題」🔗

▍緬甸軍政府宣布,將臨時停火期限延長至 6 月 30 日,以支持 3 月底強震後的重建與救災工作;這場地震造成至少 3700 人喪命,緬甸部分地區受到重創;儘管軍政府宣稱停火,對反軍政府武裝團體的空襲和砲擊仍未見停歇 🔗

▍蒙古首都烏蘭巴托連續多天有抗議活動,指控官員貪腐,要求總理下臺;蒙古國會宣布「總理奧雲額爾登(Luvsannamsrain Oyun-Erdene)在國會信任投票中未能贏得足夠支持,已辭職下臺」;奧雲額爾登發表辭職談話「能夠在疫情、戰爭和關稅等艱困時期,為我的國家和人民服務,我深感榮幸」🔗

▍白宮發言人李威特表示,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本週稍晚可能進行電話會談;對於土耳其總統艾爾段提議,俄羅斯、烏克蘭、美國領導人在土國舉行和平會談,「總統表示,如果真要這麼做,他願意接受,但他希望雙方領導人能一起坐下來談」;澤倫斯基願意參加,強調關鍵問題只能在領袖層級解決,普丁迄今為止拒絕俄烏美三方會談 🔗

▍在土耳其外交部長費丹調解下,俄烏昨天針對和平解決方案交換意見,但仍未達成停火協議;俄羅斯獅子大開口提出其所謂「和平備忘錄」,要求保留在烏克蘭南部和東部占領的領土,還要烏克蘭割讓更多土地,要求烏克蘭軍隊撤出在這些州仍握有控制權的地區,「所有俄國在烏克蘭占領的領土都必須獲得承認」,才能談後續和平解決方案;俄羅斯要求烏克蘭不得加入北約組織,禁止烏克蘭境內部署外國軍隊或軍事設施,要求澤倫斯基下臺,要求烏克蘭在停火協議實施後解除軍事動員,並訂定總統大選的日期,要求俄語擁有官方地位,禁止烏克蘭出現「納粹宣傳」;俄羅斯也企圖限制烏軍規模,想讓烏克蘭宣告中立,確定其不持有核武的地位,還要西方國家停止供應武器和情資給烏克蘭;要求互相拒絕戰爭損害索賠,以及取消俄國東正教會在烏克蘭活動的限制 🔗

▍澤倫斯基昨天在社群媒體概述烏克蘭在談判的優先要求「首先,徹底且無條件停火。第 2,釋放囚犯。第 3,歸還被綁架的孩子們」,希望立即無條件停火暫停戰鬥,才能有意義地討論長期和平協議;澤倫斯基一直以來要求讓烏克蘭加入北約,或把烏克蘭納入北約第 5 條共同防禦條款,但美國總統川普否決烏克蘭加入北約的可能性,烏克蘭於是轉而推動其他形式的西方軍事承諾以嚇阻俄羅斯,呼籲歐美為烏克蘭提供「安全保障」,以防俄羅斯再次入侵,英國和法國正主導有關歐洲軍隊部署在烏克蘭以確保停火協議的討論,烏克蘭持續呼籲「安全保障」也需要美國的支持 🔗

▍繼木馬屠城之後,烏克蘭再發布戰果,對遭俄羅斯併吞的克里米亞大橋引爆一枚炸彈,烏克蘭安全局表示「又進行了一場無與倫比的特別行動,第 3 次打擊克里米亞大橋,這次是從水下進行」;俄羅斯媒體報導,19 公里長的克里米亞大橋僅暫時關閉 4 小時,之後運作如常 🔗

▍北約秘書長呂特在維爾紐斯峰會(Vilnius Summit)表示「在華盛頓峰會上,北約 32 個盟國都明確承諾,烏克蘭加入北約是不可逆的道路。這不是設定一個完成日期,也不是要把它當成和平協議的一部分來處理,而是 32 個盟國對烏克蘭作出的長期承諾,而我們正在著手建構通往這目標的橋梁」;布加勒斯特 9 國與北歐 5 國領袖在維爾紐斯峰會重申對烏克蘭的堅定支持,一致譴責俄羅斯對烏克蘭的侵略行動,呼籲各國加大國防投入,以應對持續惡化的區域安全局勢 🔗

▍立陶宛總統瑙塞達、波蘭總統杜達、羅馬尼亞總統達恩發布聯合聲明,指俄羅斯仍是對歐洲-大西洋地區構成最重大的威脅,北約須為各種安全情勢做好準備,呼籲全體盟國迅速提高國防支出,目標為將至少 5% 的 GDP 投入國防與相關投資,並加強跨大西洋防務工業合作;將舉行的北約峰會將採取進一步行動,以鞏固東翼防禦態勢、增強軍事機動性與基礎設施建設,確保北約能防衛每一寸盟國領土;重申對烏克蘭主權與領土完整的支持,強調烏克蘭有權選擇自身安全安排與未來方向,支持烏克蘭加入北約;國際社會應對俄羅斯的侵略罪行追究責任,並持續凍結其海外資產,直到俄方停止戰爭並對烏克蘭賠償;批評白俄羅斯、北韓、伊朗、中國對俄羅斯戰爭行動的間接或直接支持,譴責俄羅斯近期針對歐洲的混合戰手段,包括網路攻擊、假訊息、干涉選舉與影子艦隊等;3 國將持續與歐盟、印太、全球南方夥伴加強合作,建立更具戰略性、協調性及更有效的夥伴關係 🔗

▍法新社報導,綠色和平組織運動人士今天從一座巴黎蠟像館偷走法國總統馬克宏的蠟像,放到俄羅斯大使館前,抗議法國與俄羅斯在天然氣、化學肥料、核產業持續維持經濟關係、及未更積極採取氣候行動「在我們看來,法國在玩兩面手法,馬克宏體現了這種兩面論述,他支持烏克蘭,卻鼓勵法國企業繼續與俄羅斯做生意」🔗

▍德國前外交部長貝爾伯克(Annalena Baerbock)今天在紐約獲選為聯合國大會第 80 屆主席,儘管遭俄羅斯反對,仍以 167 票高票當選,將於 9 月展開為期一年任期;貝爾伯克任德國外交部長任內對俄採取強硬立場,多次譴責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並主張對俄實施制裁,是莫斯科長期鎖定批評的對象;對中國強調人權重要性,多次批評中國人權紀錄,任內推動德國首部「中國戰略」明確定義中國既是合作夥伴、也是制度性競爭對手,倡導歐洲減少對中依賴,去風險化但不脫鉤;她於 2023 年訪問中國時直言,若臺海爆發衝突將對全球造成災難性後果,強調和平解決爭端,引發北京不滿 🔗

▍總部設於巴黎的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今天下修今、明兩年的全球經濟成長預估,在去年全球經濟迎來 3.3% 成長率之後,預估 2025 年、2026 年將溫和成長 2.9%;OECD 首席經濟學家警告: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政策將扼殺全球經濟,對美國本身的衝擊尤其嚴重,經濟成長放緩和貿易下降將影響收入,並導致就業成長減緩,「對所有國家而言,最佳選項就是坐下來達成協議,包括美國在內」🔗

▍荷蘭極右派領袖懷爾德斯(Geert Wilders)因為他的執政聯盟夥伴不願接受他終止移民庇護的主張,宣布他所屬的自由黨退出執政聯盟;荷蘭總理史庫夫(Dick Schoof)宣布請辭,聯合政府將轉為看守政府;自去年 7 月組閣完成以來,執政聯盟一直難以達成任何共識,聯合政府垮臺後將提前舉行大選 🔗

▍波蘭總統大選,由疑歐的右翼民族主義者納夫羅茨基勝出,立場親歐的總理圖斯克今天宣布,國會下週將對政府進行信任投票,希望展示他所領導的政府持續獲得支持;圖斯克的政治盟友、自由派的華沙市長佐薩斯科斯基,在總統大選以 49.11% 得票輸給保守派「波蘭第一、波蘭人優先」納夫羅茨基的 50.89% 🔗

▍美國科羅拉多州檢察官指出,向支持以色列集會投擲汽油彈、造成 10 多人受傷的嫌犯為埃及籍男子索里曼(Mohamed Sabry Soliman),他花費一年時間策劃這起攻擊,因爲沒有美國公民身分無法購買槍械,所以選擇用汽油彈,目標是「殺死所有猶太復國主義者」,他 3 年從科威特搬到美國與妻子和 5 個孩子同住,旅遊簽證已經逾期,工作許可也已過期 🔗

▍多明尼加共和國今天表示,在突襲公立醫院的行動中逮捕了 2000 多名海地人,包括有1 86 名孕婦、559 名近期分娩的婦女、648 名兒童;多明尼加共和國 4 月起對公共衛生機構發動一連串突襲,要求病患出示身分證明、工作證明、居住證明,聯合國抨擊「這種打擊行動違反國際標準」;海地是美洲最貧窮國家,飽受幫派暴力所苦,海地幫派控制首都太子港約 85% 的地區,過去一年暴力衝突愈演愈烈,有超過 100 萬人流離失所;多明尼加許多民眾指責非法越境的海地人搶走了他們的工作機會與資源 🔗

▍瑞士 SRF 報導,以技職教育為傳統的瑞士社會,近年面臨招不到學徒的困境,年輕人對於手工技術類的興趣缺缺;瑞士技職系統類別多元,有 245 個職業別,2025 年共開出 5 萬 9774 個學徒職缺;最不受年輕人青睞的職業別前 5 名依序是服務業、電工、餐飲業、家事服務業、建築業,許多公司面臨應徵者太少的問題;報導指出,目前瑞士大約有 3 萬名未成年、也無家人在身邊的年輕難民,正接受瑞士政府庇護或正在申請庇護資格,他們在接受瑞士的義務教育及職業訓練後,有機會成為瑞士勞動力的一部分 🔗

2025 年 6 月 4 日

▍國防部上午公布過去 24 小時偵獲中共派出共機 2 架次逾越海峽中線進入我北部及東部空域,及共艦 12 艘持續在臺海周邊活動,國軍運用任務機、艦及岸置飛彈系統嚴密監控與應處 🔗

▍中共武力鎮壓中國民主運動「六四」天安門大屠殺滿 36 週年,總統賴清德今天透過臉書發文表示「36 年前的 6 月 4 日,中國發生舉世注目的天安門事件。在全球民主浪潮下,無數青年學子走上街頭;他們的勇氣與責任感,為人類追求理想的行動,留下深刻的見證。對於人權理念的堅持,是台灣與全球民主社會共享的價值,跨越了不同世代、國族與疆界;每年的六四,台灣社會都基於普世價值,點亮紀念的燭光。紀念六四天安門事件,不只為了悼念歷史,更是為了延續這段記憶。威權政府,往往對歷史選擇噤聲與遺忘;民主社會,則是選擇保存真相,拒絕遺忘那些為人權理念付出的人—以及他們所懷抱的夢想。台灣經歷白色恐怖,至今持續努力落實轉型正義;台灣更經歷民主化洗禮,在歷史的分水嶺上,從威權走向民主。我們感念前輩的犧牲奉獻,深知自由的可貴,更不能漠視威權主義擴張對全球民主與法治的侵害。時隔 36 年,威權主義造成的威脅,仍是國際社會須共同因應的挑戰;不論是對民主國家的軍事恫嚇、灰色地帶侵擾,或是對自由社會進行滲透監控,以長臂管轄、跨境壓迫等手段侵犯人權,在在危及我們珍惜的生活方式。台灣站在全球民主防線的最前線,會持續與所有理念相近的夥伴肩並肩合作,堅定維護現狀、守護民主自由。我們不僅拒絕遺忘歷史,更要在每一天落實核心價值,抱持著自信與韌性,確保世世代代在自由的土地上成長茁壯」🔗

▍中共武力鎮壓中國民主運動「六四」天安門大屠殺滿 36 週年,多個公民團體在臺北自由廣場舉行紀念晚會,有大屠殺目擊者陳述自身經歷,及公民團體代表短講,主辦單位表示有 3000 人參與;在臺港人在臺北二二八和平公園舉辦燭光晚會,前香港荃灣區議員賴文輝表示,香港現在已經無法舉行六四紀念活動,這是港人首次在臺舉辦六四晚會,是以香港維園晚會為藍本,現場播放六四紀念歌曲「自由花」並大合唱 🔗

▍臺中地檢署表示,檢方偵辦罷免民進黨立委蔡其昌、何欣純罷免提案涉幽靈連署案,5 月 26 日起接連多天發動第二波行動,帶回中國國民黨 25 名黨工偵辦,複訊後認定皆涉嫌協助抄錄黨員名冊、並製成罷免連署書,涉偽造文書罪嫌重大,但無羈押必要;全案已累計 2 人收押、31 人交保,正持續擴大偵辦釐清 🔗

▍南投縣第 2 選區中國國民黨立委游顥罷免案,歷經南投縣選舉委員會不當剔除連署書風波,經中央選舉委員會調查,刪除人數由 4020 人修正為 3512 人,二階連署書仍不足 185 人的部分,罷免團體今天一口氣補件 2642 份、跨過法定門檻,罷團表示,補件只是一小步,更重要的是喚起全民重視,讓不適任立委下臺;游顥辦公室稱「民進黨將政黨黑手伸入惡意罷免連署!是踐踏民主制度!因為賴清德、柯建銘無法接受不合自己黨意的聲音就要發起惡意大罷免!若賴政府無法接受人民監督!我們就必須全面迎戰對抗龐大國家機器!請南投鄉親團結堅守民主精神再次站出來!用不同意罷免票告訴民進黨我們的力量不弱!」🔗

▍因應今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遭中國國民黨、民眾黨聯手大幅刪減,且被要求自行刪減 636 億預算,行政院統刪對地方的一般性補助款約 25%,為此,臺北市長蔣萬安、南投縣長許淑華、雲林縣長張麗善、臺東縣長饒慶鈴、彰化縣長王惠美、連江縣長王忠銘、臺中市副市長鄭照新、花蓮縣副縣長顏新章、新竹縣副縣長陳見賢、嘉義市主計處長阮鼎元等 10 個縣市首長或官員今天到行政院遞交訴願書,象徵聯合提訴願;蔣萬安說,刪減一般性補助款是對基礎民生的傷害!對法律制度的踐踏!他們拒絕任中央宰割!🔗

▍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表示,原本中央今年編列給地方的一般性補助款達 2501 億元史上新高,但今年總預算遭在野黨大幅刪砍,中央政府被刪除 1439 億元、還要再自行刪除 636 億元,造成行政院窒礙難行;總統賴清德為此召集五院院長會商,立法院長韓國瑜也曾召集朝野協商,行政院也提出覆議案,但仍被否決,中央已沒有餘裕再執行立法院要求的自刪 636 億元,因此不得不調整一般性補助款;中央經費多,就可以多給地方補助,中央經費少,也只能夠少給地方一點補助,中央衡酌財力補助地方,刪減一般性補助款沒有違反相關法規 🔗

▍媒體報導,臺灣桌球好手林昀儒近期赴中國備戰中國桌球超級聯賽,被球團安排披上象徵「中國少年先鋒隊」的紅領巾與學童互動,並合唱統戰歌曲;陸委會表示,兩岸單純專業交流不應涉入統戰或政治安排,政府支持兩岸對等尊嚴,健康有序交流,兩岸交流應去政治化、去統戰化、去風險化,但中共常藉各種交流場合操作統戰宣傳,使單純交流活動變質,無助兩岸互動,提醒民眾赴中交流應避免掉入統戰陷阱,對於統戰、政治性活動安排要提高警覺,避免參加 🔗

▍美國執法單位 5 月 30 日突襲洛杉磯地下夜店,當時宣布逮捕 36 名非法居留的中國人和臺灣人,經調查後發現 36 人都是中國籍,沒有臺灣籍,可能有中國籍嫌犯在第一時間謊稱自己來自臺灣 🔗

▍美國國務卿盧比歐發佈聲明「1989 年春天,數萬名學生聚集在北京天安門廣場,悼念一位剛過世的中共高層領導人,這位領導人生前試圖推動中國走向更開放民主的道路。學生們的悼念行動逐漸發展成大規模的民主運動,迅速從北京擴散到中國各地,吸引數十萬民眾陸續上街並持續好幾週。他們用和平的方式表達自己的訴求,呼籲政府落實民主改革、保障人權,也要求當局嚴肅處理當時嚴重的官員貪污腐敗問題。然而,中共對此發動殘酷的鎮壓,派出解放軍持槍掃射民眾,在北京街頭與天安門廣場上用真槍實彈攻擊毫無武裝的平民百姓,試圖強行撲滅這股民主浪潮並造成大量死傷。這場事件後來被稱作六四天安門事件。中共多年來一直企圖掩蓋這段歷史真相,但全世界都不會遺忘這起事件。今天,我們向那些為了爭取基本自由而犧牲生命的中國人民致上最崇高的敬意,也聲援那些為了追究 1989 年六四天安門事件責任並追求正義,而至今仍持續遭受打壓和迫害的人們。他們面對危險時所展現出的勇氣,值得讓我們牢記。自由、民主和自決的價值,不僅是美國所信守的原則,更是全人類共同珍惜、中共永遠無法消滅的普世價值」🔗

▍中國外交部舉行記者會,法新社記者提問「美國國務卿盧比歐發表聲明紀念六四事件 36 週年,並批評中方相關做法,中方有何回應?」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表示「美方有關錯誤言論惡意歪曲歷史事實!蓄意攻擊中國的政治制度和發展道路!嚴重干涉中國內政!中方對此強烈不滿堅決反對!已向美方提出嚴正交涉!」「對於上世紀 80 年代末發生的那場政治風波!中國政府早有明確結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得到全體中國人民的衷心擁護和國際社會充分廣泛認同!中國將堅定不移沿著這條道路走下去!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任何國家、任何勢力都無法阻擋中國人民前進的步伐!」🔗

▍中共六四天安門大屠殺 36 週年,六四罹難者家屬組成的「天安門母親」成員,在北京當局的監控下前往北京海淀區萬安公墓祭奠罹難親人,由北京警方安排專車護送、並禁止攜帶手機相機;自由亞洲電台報導,萬安公墓大門口和周邊都有便衣人員巡邏,路邊禁止停車,記者多次撥打「天安門母親」發言人尤維潔、成員張先玲等人的電話,不是無人接聽就是得到「號碼不存在」的通知;北京街頭盤查變多,維安較平常日更為嚴謹,天安門廣場需提前一天預約才能進入,市區並再現兩人一組的「看橋員」守備天橋,以免再出現「四通橋橫幅事件」;中國微信、騰訊用戶今天被禁止更換頭像,宣稱是「高考期間淨化網絡環境!」中國 AI 機器人 DeepSeek 被單純問今天是幾月幾號?只回應「這個問題我暫時無法回答,讓我們換個話題再聊聊吧」🔗

▍六四天安門事件 36 週年,國際駭客組織「匿名」成員 Anonymous64 對中國多個黨政軍網站進行攻擊,植入揭露六四真相的文章、與當年解放軍派出坦克車鎮壓中國民眾的照片,並提出結束中國一黨專政、推行民主選舉、恢復言論自由、保障新聞自由等訴求,多個網站因此關閉 🔗

▍澳洲廣播公司根據數百頁機密文件,揭露中共聲名狼藉的「審查制度」從過去使用人工審查,到現在 AI 讓即時審查圖像和象徵性暗示變得可行「他們使用電腦視覺、自然語言處理和即時過濾技術,這並沒有改變審查的本質,但讓它變得更為強大」,包括將 1989 年天安門大屠殺的資料從網路上抹除,「朝向演算法過濾的轉變已然加劇『歷史失憶症』風險」「如果審查持續存在,且愈來愈依賴 AI,未來世代可能根本無法知道真相,他們看到的資料早已被過濾和美化,這會製造出一個虛假的世界、一個虛假的歷史」🔗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今天在中南海會見白俄羅斯總統魯卡申科(Alexander Lukashenko),結束長達兩週的未公開露面,習近平說中白兩國是真朋友、好夥伴!兩國傳統友誼歷久彌堅!政治互信牢不可破!各領域合作全面推進!雙方將進一步加強在聯合國、上海合作組織等多邊機制下的協調與配合!共同反對霸權霸凌!捍衛國際公平正義!🔗

▍美國司法部發布,兩名中國科學家涉嫌串謀、走私貨物入境、虛假陳述、簽證欺詐,企圖將一種有毒真菌「禾穀鐮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走私到美國,聲稱將作為研究之用;這種真菌被歸類為「潛在的農業恐怖主義武器」會造成小麥、大麥、玉米、稻米得「赤黴病」,每年在全球導致農業生產損失高達數十億美元,並導致人畜嘔吐、肝損傷、生殖缺陷;中國科學家劉尊勇將它包在一團紙巾裡,去年 7 月經 B2 旅遊簽證入境美國,打算交給他在密歇根大學做博士後研究的女友簡雲清,他一開始跟邊檢撒謊,說不知道這是什麼,還說是特工故意放入他的背包,後來在 FBI 盤問後才承認因為知道這些材料進口有限制,所以把樣本藏在背包,但宣稱只是想來和女友一起工作,FBI 之後在簡雲清的手機發現她是中國共產黨員的證據,以及她在中國研究這種病原體獲得中國政府資助,計劃利用密歇根大學的實驗室來推進計劃,並曾經將生物樣本偷運到美國;美國聯邦檢察官 Jerome F. Gorgon 表示「這些中國公民的行動已經構成非常嚴重的國家安全風險,尤其當中還包括一名忠誠於中國共產黨的黨員。他們被控將一種被科學界視為可能用於農業恐怖主義攻擊的危險真菌偷運至美國境內,甚至企圖利用密西根大學的實驗室來進一步推動他們的研究計畫」🔗 (編按:中共在面對川普貿易戰 1.0 時,以放出武漢肺炎到全球造成大流行作為應對,在川普連任失敗後,中國向美國承諾的貿易條件因此不了了之)

▍美國聯邦調查局局長 Kash Patel 表示「這起案件發人深省,提醒我們,中國共產黨正日以繼夜地派遣特工和研究人員滲透美國機構,並以我們的糧食供應為目標,這將帶來嚴重後果,對美國人的生命安全及經濟構成重大威脅。聯邦調查局將繼續不懈努力,防範此類威脅。我們的底特律 FBI 團隊在本案中與美國海關及邊境保護局合作,做得非常出色」;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回應媒體詢問時表示「我不了解相關情況!中國政府一貫要求在海外的中國公民嚴格遵守當地的法律!也會依法保障中國公民在海外的合法權益!」🔗

▍美國政府為了防堵中國發展先進半導體,繼限制高階晶片出口到中國後,上週又要求企業停止把電子設計自動化軟體(EDA)提供給中國;金融時報報導,自行設計高階晶片並在臺灣製造的中國科技公司成為這道新禁令的重災戶,但也有產業觀察人士認為,這些限制可能已經來得太晚,因為中國 EDA 廠商已經開發出一套競爭性的軟體生態系,且有越來越多中國晶片製造商開始使用,這些軟體雖然不如美國 EDA 大廠新思科技或益華的產品成熟,但對於 7 奈米以上製程的晶片生產來說,已經可用了;此外,中國的新創公司也一直在使用破解版的美國 EDA 軟體,消息人士說「入侵系統非常簡單,這樣就能獲得所需的技術支援,以及利用底層演算法來進行創新」🔗

▍中國商務部部長王文濤赴巴黎出席世貿組織小型部長會議期間,與世界貿易組織秘書長伊衛拉(Ngozi Okonjo-Iweala)會面,王文濤說「面對個別成員任意加徵關稅,世貿組織應加強對單邊關稅的監督!並提出客觀中立的政策建議!督促有關成員的雙邊貿易安排符合世貿組織規則!避免損害其他成員利益!中方堅定維護多邊貿易體制!支持世貿組織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發揮更重要作用!」王文濤並與伊衛拉簽署新一期「中國項目」諒解備忘錄,幫助開發中成員、特別是最不開發的國家更好融入多邊貿易體制;儘管中國在國際上經常表現得像一個發達國家,對拉丁美洲、非洲、中亞的發展中國家提供貸款和基礎設施融資,但中國在世貿組織中堅持持續以「發展中國家」自居,以持續獲得優惠關稅待遇,讓出口在國際市場上更具競爭力,並以發展中國家的地位來合理化對國內行業進行補貼,取得在國際貿易的不公平優勢 🔗

▍中國媒體報導,中國今年 1 至 5 月住宅用地成交件數驟減 28.5%、總面積年減 8.1%,但累計成交總價反倒上升 12.1%,分析稱儘管房地產市場面臨寒風,房企對一線、二線核心城市的優質地段仍有較高購地熱度 🔗

▍韓國選出親中總統,白宮一名官員回覆路透社時特別點名中國「美韓同盟依然堅固。儘管南韓舉辦了一場自由公正的選舉,美國仍擔心並反對中國對世界各地民主國家的干預與影響」美國國務卿盧比歐發表聲明祝賀李在明當選,強調美韓同盟堅若磐石,未提中國,「美國和韓國對以共同防禦條約、共同價值觀和深厚經濟往來為基礎的同盟關係有著堅定承諾。我們也正讓同盟現代化,以滿足當今戰略環境需求,面對新的經濟挑戰」「美國將繼續深化與韓國及日本的三方合作,加強區域安全,增強經濟韌性,捍衛我們共同的民主原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祝賀李在明當選「中方願與韓方一道堅守建交初心!堅定睦鄰友好方向!堅持互利共贏目標!共同推動中韓戰略合作夥伴關係不斷向前發展!更好造福兩國人民!」李在明在競選期間曾被問及,如果中國侵略臺灣,韓國要不要伸出幫忙臺灣的援手?他說「等外星人入侵地球他再來考慮這個問題」,此前他在相關議題稱「韓國何必去管中國跟臺灣的『國內』問題?兩邊都說謝謝不就好了!」🔗

▍韓國新任總統李在明今天與合同參謀本部議長金明秀通話,肯定軍方在去年前總統尹錫悅戒嚴期間「出於對人民及國家的忠誠,消極應對不公正的命令,避免大混亂」,要求合同參謀本部以韓美聯合防禦為基礎,持續掌握北韓動向,維持固若金湯的防禦狀態!🔗

▍韓國總統李在明今天就任發表演說稱「首要任務是果斷平息叛亂!確保不會再有槍口與刀劍轉而對付人民的軍事政變!」「將重建因政治紛爭而分裂的國家!並徹底找出真相、追究責任!避免內亂狀態再次出現!」「將成為終結分裂政治的總統!以統合國民為動力來克服當前危機!恢復因內亂而崩潰的民生、經濟、安保、和平與民主!」「將全球經濟及安全局勢轉變所帶來的危機化為轉機!追求韓國國家利益最大化!」「共同民主黨政府將是正義、統合的政府!也是靈活、秉持實用原則的政府!」「將透過國防及韓美同盟做好應對北韓挑釁的準備!同時開闢與北韓溝通的管道!透過對話與合作建構朝鮮半島和平!」🔗

▍韓國新任總統李在明上任,日本首相石破茂祝賀他當選與就任,並表示雙方「儘量愈快舉行領袖會談愈好」「今年適逢日韓邦交正常化 60 週年,希望進一步活絡日韓交流」;中央社報導,日本政府內部人士對此抱持審慎、樂觀交織的複雜態度;李在明雖然在這次選戰中提出「實用外交」,強調日美韓合作、與韓日關係的重要性,但他過去一直嚴厲批判前總統尹錫悅的親日態度,曾以「敵對國家」稱呼日本,抨擊尹錫悅推動改善日韓關係是「對日屈辱外交」,並在反對東京電力福島第一核電廠處理水排海時用「絕食」的方式吸引輿論支持;前總統尹錫悅在執政期間推動日美韓三方的合作框架,並設立「日美韓調整事務局」,加強安全領域合作,著眼於中國,強調臺海和平是印太安全與繁榮不可或缺的要素,首次制定了韓國的「印太戰略」;李在明則主張要與中國建立穩定關係,恢復被北韓斷絕的聯絡管道,被認為極度親中,競選宣傳車並使用中文向中國歸化韓國籍選民拉票;李在明上任後,與日本同樣面對川普政府的高額對等關稅、汽車關稅、鋼鋁關稅 🔗

▍南韓防衛事業廳與航空宇宙產業公司公布,菲律賓國防部於馬尼拉和韓方簽訂了 12 架南韓 FA-50PH 戰鬥機的採購合約,金額約 7 億美元 🔗

▍白宮證實,美國貿易代表署致函提醒各個貿易夥伴,在 6 月 4 日前針對貿易談判提出最佳方案,美國總統川普希望能與各國達成「量身訂制」的協議,「這只是友善提醒期限快到了」;川普的「對等關稅」寬限期截止日為 7 月 8 日 🔗

▍美國總統川普今天正式簽署文件,將 3 月 12 日起實施的鋼鋁關稅從 25% 增至 50%,美東時間 6 月 4 日凌晨起生效「我判斷有必要提高先前實施的鋼鋁關稅,以調整鋼鋁產品及其下游產品的進口,好讓這些產品的進口不會對國家安全構成威脅」「提高關稅將能更有效反制外國持續向美國市場銷售低價及過剩的鋼鋁產品」;白宮表示,鋼鐵、鋁產品的關稅僅適用進口商品中的鋼鐵和鋁成分,進口商品中不屬鋼鐵或鋁的成分,將適用其他相關關稅;英國則獲得豁免,美國落實與英國的關稅協議,英國輸美鋼鋁產品關稅暫時維持在 25% 🔗

▍路透社報導,歐洲汽車供應商協會表示,由於中國實施出口限制導致稀土短缺,多家歐洲汽車供應商工廠和生產線已經關閉,並警告未來可能出現更多停產;德國汽車業警告,中國管制稀土出口,德國汽車生產作業面臨停工威脅,「如果事態不儘快改變,就無法再排除出現生產延誤甚至停擺的可能性」恐拖垮地方經濟;印度電動車製造商上週也提出類似投訴;中國 4 月宣布對 7 類稀土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影響包括全球汽車業、航太製造業、半導體企業、軍事供應鏈;中媒新浪財經報導,中國持續加強稀土出口管制,同時啟動稀土出口許可證制度,實施「一批一證」 制度,要求每批次稀土出口均需單獨的許可證,且出口商必須填報最終使用者訊息,這一政策不僅旨在堵塞監管漏洞,更成為中國在中美戰略博弈中掌握主動權的「關鍵武器」🔗

▍CNN 報導,每年有數以千萬計美國民眾使用阿莫西林(amoxicillin)治療肺炎、胃潰瘍、鏈球菌性咽喉炎等細菌感染,是美國最常見處方抗生素,但阿莫西林在美國只有一家藥廠生產,而且 8 成生產原料掌控在中國手中,這家美國藥廠的執行長說「隨著貿易敵對與日俱增或衝突更曠日持久,如果北京將其供應鏈主導地位武器化,可能破壞我們取得阿莫西林的管道或生產所需材料」;CNN 根據貿易數據計算,去年美國進口的藥品中,有 96% 的氫化可的松、90% 的布洛芬、73% 的乙醯胺酚依賴從中國進口 🔗

▍美國總統川普發文「我喜歡中國的習主席,我一直都喜歡他,未來也會如此。但他非常強硬,要和他達成協議極其困難!(I like President XI of China, always have, and always will, but he is VERY TOUGH, AND EXTREMELY HARD TO MAKE A DEAL WITH!!!)」華府上週指控中國未履行批准稀土出口許可的承諾,財政部長貝森特說必須要美中領導人對話才能解決分歧,北京尚未表示同意,並指控美國嚴重違反在瑞士達成的貿易休戰協議 🔗

▍美國最新「小非農」ADP 就業報告出爐,5 月民間新增就業人數 3 萬 7000 人,低於 4 月的 6 萬人,私人企業聘僱速度為 2023 年初以來的最低點,5 月的薪資成長幾乎沒有變化;美國總統川普發文「ADP 數據出爐了!慢半拍鮑爾必須立刻降息!他太誇張了!歐洲已經降息 9 次了!」🔗

▍美國聯邦參議院軍事委員會今天公布「One Big Beautiful Bill Act」的國防預算條文,由參、眾兩院的軍委會、白宮及國防部緊密合作起草,聚焦現代化美國軍隊、強化邊境安全及提升國家安全等,從造艦與海事工業基礎,到美國總統川普力推的「金穹」飛彈防禦計畫在內,將在未來十年內增加 1560 多億美元的國防支出;條文包括要求撥款 120 億美元用於「太平洋嚇阻計畫」,內含擴大軍事演習、提升印太部隊戰備實力、強化臺灣防衛能力 🔗

▍馬斯克(Elon Musk)發文痛批美國總統川普提出的 One Big Beautiful Bill Act 支出法案「將使本就龐大的預算赤字大幅增加到 2.5 兆美元,並使美國公民背負難以承受的債務負擔,國會正在讓美國破產」「我很抱歉,但我再也無法忍受了。這項龐大、離譜、充滿利益輸送的國會支出法案,是個令人作嘔的可憎之物」「投下贊成票的人,真該感到丟臉:你們心知肚明,自己做了錯事」;白宮發言人李威特回答記者提問表示「總統早就知道馬斯克對這項法案的立場,這並不會改變總統的看法,這是大而美的法案,他將會堅持到底」;One Big Beautiful Bill Act 已在眾議院通過,目前正在參議院審議;馬斯克念茲在茲削減政府赤字,在領導政府效率部期間曾承諾削減 2 兆美元的開支,在他離開前完成了削減 1600 億美元 🔗

▍媒體報導,巴勒斯坦人在加薩援助中心附近被以色列軍方開槍造成 31 人死亡,白宮新聞秘書李威特回應提問表示「美國政府知悉那些報導內容,我們目前正在調查其真實性,因為,令人遺憾地,不像一些媒體,我們不相信哈瑪斯的說法全部為真」;以色列軍方否認以軍在這個中心和周圍地區對平民開火,以方和加薩援助中心管理人都指控哈瑪斯散布不實謠言 🔗

▍美國駐土耳其大使巴瑞克(Thomas Barrack)受總統命兼任敘利亞問題特使,他在接受土耳其電視臺訪問時被問及川普政府將如何改變對敘利亞政策,以及美國是否考慮自敘利亞撤軍?巴瑞克說「我可以確定的是,我們目前的敘利亞政策會與過去百年來的敘利亞政策截然不同,因為那些政策均未奏效」,美國將把部署在敘利亞的軍事基地由 8 個縮減至 1 個,就是政策轉變的重要一環;美國目前在敘利亞駐軍約 2000 人,多數集中在東北部,他們與當地部隊合作,防止伊斯蘭國(IS)再起 🔗

▍伊朗最高領袖哈米尼發表公開談話,表示表示德黑蘭當局不會放棄進行鈾濃縮作業!「鈾濃縮是我國核計畫的關鍵!但始終被敵人聚焦針對!」「美國提案與我國自主的信念!以及我們做得到的原則相悖!」「魯莽且自大的美國領導人再三要求伊朗放棄核計畫!但誰說你們對此握有決定權的!」🔗

▍波蘭媒體報導,波蘭政府已實施更嚴格的移民規則,加強審查外國學生、經濟型移民,並賦予地方政府阻止部分職業移民申請工作許可的權力,提高外籍學生的語言與學歷門檻以遏止移民濫用,強化國家安全;波蘭總理圖斯克強調,此舉是重新獲得對移民控制並提升波蘭人安全的一步;波蘭是移民湧入最多的歐盟國家之一,主要移民來自烏克蘭人(67.3%)、白俄羅斯人(11.5%)、喬治亞人(2.3%)🔗

▍臉書母公司 Meta 與美國星座能源公司達成一項確保獲取核電的 20 年協議,以滿足人工智慧相關用電需求和其他運算所需電力;Meta 加入注資,能讓星座能源公司旗下伊利諾州的柯林頓清潔能源中心核電廠發電量提高 30 千瓩、為當地保留 1100 個工作機會、並帶來 1350 萬美元的年度稅收;Meta 全球能源負責人說「必須獲取乾淨且可靠的能源,以持續推動我們的 AI 雄心」🔗

▍辛巴威野生動物管理局今天表示,首波將撲殺 50 隻大象分發象肉給民眾,以緩解大象數量激增的問題;管理局表示,去年 Save Valley Conservancy 的大象達 2550 隻,但保護區的承載量只有 800 隻,過去 5 年已轉移至少 200 隻大象至其他園區,「這次管理行動所得象肉將分發當地社區,象牙將歸國家所有」;辛巴威去年面臨前所未有的乾旱,導致人類糧食短缺,曾因此撲殺 200 隻大象 🔗

▍日本 2024 年總和生育率 1.15 創新低,新生兒 68 萬 6061 人,自 1899 年開始統計以來首度跌破 70 萬,較前一年減少 4 萬 1227 人;越南養育孩子的成本越來越高,生育率去年跌到 1.91%、連 3 年創新低,越共官媒報導,共產政府已取消長久以來的「二孩政策」,現在生多生少由夫妻決定 🔗

▍加拿大野火仍持續延燒,已迫使 2 萬 6000 人撤離家園,超過 200 萬公頃土地被燒毀,濃煙影響加拿大、美國,甚至遠飄歐洲;根據加拿大跨單位森林消防中心統計,全國各地共有 208 起燃燒中的野火,其中半數被列為失控 🔗

2025 年 6 月 5 日

▍國防部上午公布過去 24 小時偵獲中共派出共機 24 架次,其中 18 架次逾越海峽中線進入我北部、西南空域,及共艦 8 艘持續在臺海周邊活動,國軍運用任務機、艦及岸置飛彈系統嚴密監控與應處 🔗

▍統賴清德今天以軍禮歡迎瓜地馬拉共和國總統阿雷瓦洛(Bernardo Arévalo)伉儷率領內閣成員首次訪問臺灣,並共同簽署「半導體合作意向書」及見證兩國簽署合作文件;總統說,這幾年臺瓜雙邊合作更加密切多元,未來將會在互惠互助的基礎上持續推動符合國際趨勢的計畫,促進兩國繁榮發展;阿雷瓦洛總統致詞表示,他很榮幸代表瓜地馬拉政府及人民來到中華民國臺灣這個美麗的國家,此次國是訪問正值歡慶兩國建立正式外交關係 90 週年之際,不僅重申兩國良好的雙邊關係,更希望勾勒未來雙邊合作的新走向,朝擴大經濟合作、建立經貿聯盟、及促進投資等嘉惠兩國人民的臺瓜關係發展 🔗

▍總統府、行政院、陸委會、數發部、警政署等 8 個機關昨天起陸續收到網路恐嚇信,內容威脅若舉辦六四事件紀念活動,要引爆炸彈及槍殺參加者,警方初步分析寄件 IP 在美國,懷疑是網路跳板,將持續追查 🔗

▍中共官媒新華社報導,中國廣東省廣州市公安局天河區分局今天發布通告,通緝 20 名臺灣「資通電軍」成員,「臺灣國防部資通電軍指揮部,負責統籌軍方、政府、與民間網路技術力量,專門負責對大陸和港澳地區開展網絡攻擊滲透!大肆竊取敏感數據和重要情報信息!配合美反華勢力對我開展輿論戰和認知戰!秘密策動顏色革命!」提供有效線索及配合警方的有功人員,將按每名犯嫌給予 1 萬人民幣獎勵!「這是公安機關首次通過執法行動對臺獨分裂勢力亮劍!」🔗

▍資通電軍表示,資通電軍核心任務是維護國防資訊、確保網路安全,中共以部分國軍人員個資,抹黑資通電軍執行「企業網攻」絕非事實,中共廣州市公安局 5 月 20 及 27 日接連 2 次釋出企業遭網攻訊息,續由官媒大肆宣傳,再由國臺辦發言人指控,到今天發布懸賞通緝,明顯屬脈絡性操作,凸顯以恫嚇威逼,壓迫臺灣民眾的蠻橫心態;無論臺灣或近來國際社會提出的報告,都凸顯中共才是駭侵各國、造成資安風險的犯罪嫌疑人,日前歐盟、美國、捷克政府才發表聲明譴責中共駭客組織的網攻行為,顯示中共不僅是區域麻煩製造者,更是全球網路世界的共同威脅;資通電軍將繼續戮力捍衛數位疆土,在第一線應對敵人網路攻擊與威脅,持續堅實資安防護、提升國軍數位韌性,以發揮國防資電優勢,確保國家安全 🔗

▍中共國臺辦今天宣稱「經查臺獨頑固分子沈伯洋之父沈土城,在臺灣所經營公司與大陸某些企業存在貿易往來與業務合作!從中謀取經濟利益!決定對該公司實施懲戒!禁止其與大陸組織、企業、個人進行任何交易合作!並將對其採取其他必要措施!」此前港媒大公報、文匯報 3 日都以全版報導,稱沈伯洋的父親沈土城在中國經商大賺人民幣上億元!為中共國臺辦今日的制裁做鋪墊 🔗

▍沈伯洋回應表示,他很榮幸在短短一年被中共國臺辦制裁第 3 次「只因為我在臺灣推廣民防,因為我在推國安法案,我在推立委赴中管理和報備、推外患罪修正、推改港澳條例、推應和中國的統戰必須處罰,推反滲透法的修正」「只要是為了抵抗中國的侵略,就會被制裁。為了守護臺灣的民主,就會被制裁,真的是呼吸就被說臺獨」「我說過我們家是中南美貿易商,協助中南美洲從各國進貨。今天中國禁止中國出口,那就是在懲罰他們自己人民」「中國為了侵略臺灣,結果懲罰自己的人民,沒有看過那麼愚蠢的政府。不愧是中國」🔗

▍加拿大安大略省牛津郡省議員何德孟(Ernie Hardeman),今天在安省議會大會發表聲明,紀念加拿大首位赴臺灣傳教士馬偕,並肯定臺加雙邊友好關係,獲全場議員熱烈鼓掌歡迎;何德孟指出,馬偕於 1872年抵達淡水後,其貢獻及影響直至今日,為臺加雙邊真摯情誼奠下深厚基礎;如今的臺灣具有舉世聞名的健保制度,科技與經濟亦高度發展,臺灣將是安省及加拿大推動經貿合作交流的最好夥伴 🔗

▍中共血腥鎮壓六四天安門 36 週年,多名美國聯邦眾議員今天舉行記者會緬懷當年的犧牲者,向持續在中國及全球爭取自由的鬥士致敬,指出中共壓迫民眾的工具雖改變但目標未變,許多人仍生活在恐懼之中,將持續揭露中共暴行,並呼籲華府特區市長終止與北京市的姐妹市關係 🔗

▍加拿大溫哥華一年一度的六四燭光晚會於市中心林思齊公園舉行,約千人手持蠟燭和標語悼念北京天安門事件的死難者,並為受牢獄之災的香港民主人士發聲,晚會主辦方溫哥華支援民主運動聯合會主席 Edmond Leung 表示「以前香港維園曾經燃起數萬支蠟燭悼六四,都沒有造成國家安全問題,今年有人僅是在維園安靜地坐著捧蠟燭、有人手持白花站立街頭,就因此被警方逮捕,是什麼樣的政府這麼懼怕手無寸鐵的人民?」天安門、和香港民主抗爭運動的血淚史永遠不會被忘記 🔗

▍中國國家副主席韓正今天在北京會見中美高級別二軌對話美方代表團,稱當前中美關係處於關鍵歷史節點!希望中美高級別二軌對話能不斷匯聚兩國有識之士的真知灼見!增進美國各界對中國的了解和理解!共同推動中美關係穩定、健康、可持續發展!中美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不僅有利於兩國!也有利於世界和平與發展!🔗

▍彭博報導,中歐峰會將於 7 月舉行,歐洲領導人預料會到訪中國,中國已考慮購買數百架法德為主要股東的空中巴士飛機,藉此向美國總統川普在貿易問題上發出訊號 🔗

▍路透社報導,中國上週引入稀土磁鐵追蹤系統,生產商需提供交易量及客戶名稱等額外資料;分析人士指進一步的審查意味著中國可能長期限制稀土出口,因為這是中國手中的一張王牌;中國商務部今天表示,稀土等相關物項具有明顯的軍民兩用屬性!對其實施出口管制是國際通行做法!中國政府依法依規對兩用物項相關出口許可申請進行審查!對符合規定的申請,中方將予以批准!促進便利合規貿易!🔗

▍NHK 報導,鈴木汽車因零件短缺,主力小型車「Swift」暫停生產,預計本月 16 日以後才能恢復正常生產;知情人士表示,這是受到中國管制稀土出口的影響,使用稀土的零件要進口到日本的手續繁瑣耗時,導致零件調度停滯;中國的稀土產量在全球占 7 成,加強管制稀土出口導致美國、歐洲等地的汽車生產陸續出現停產的情形,全球供應鏈受的影響擴大 🔗

▍華爾街日報以「中國被指信譽赤字,先同意再說策略後患漸顯」為題發表文章,指中國政府處事不注重履行承諾、先同意再說,成為中國與貿易夥伴之間常見的摩擦點;美中 5 月達成日內瓦協議後,中國僅將稀土出口限制放寬了幾天,然後審批流程就馬上放慢到幾乎停滯,這很快就招來川普政府的非關稅性報復;中方認為有權重新實施稀土管制,但在美國看來,承諾就是承諾,不應該違背,雙方於是就「誰違反了協議」相互指責,不信任感日益加深,恐將使任何持久的貿易協議更難達成;在川普第一個任期內爆發的美中貿易戰期間,中國也曾在一項初步協議中反悔,讓美國記憶猶新,直到雙方 2020 年簽署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中國承諾大幅增加對美國商品和服務的採購,但據專業機構估計,中國最終只購買了承諾採購的 58%,甚至達不到貿易戰前的額度,也就是說,中國根本沒有履行協議中承諾加購的美國商品;多年來,中國政府的行事方式一直是「先達成協議,然後再考慮後續執行」,時任中國國務院總理朱鎔基就曾在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前與美國談判時向媒體稱「先同意再說」,但當時的世界對中國是寬容的,也有耐心等待中國找到執行承諾的方法,但如今「中國政府信任和信譽赤字」的根本問題已難以忽視 🔗

▍中共新華社搶先報導,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今晚「應約」與美國總統川普通電話,但未報導任何內容;這是兩人自今年 1 月中旬以來首度通話,也是川普 1 月 20 日回任美國總統以來兩人首度通話 🔗

▍彭博社引述知情人士報導,中國正加大對公民的境外收入徵稅力度,包括投資回報、股息、員工股票期權等,投資收益最高可被徵收 20% 的稅率,這在去年主要只針對資產在 1000 萬美元以上的富豪人群徵稅,近幾個月,稅務服務提供商已收到大量針對資產不足 100 萬美元的客戶查詢 🔗

▍中媒財新網 4 日報導,北京第三中級人民法院一名執行助理法官白彬,在中國五一假期前攜家人帶著數億人民幣的法院執行款潛逃到日本,並早已擁有希臘國籍,報導在當日就被下架,仍在網上引發熱議 🔗

▍彭博社報導,中國龍頭車企比亞迪不顧成本降價、零公里中古車等作為引發其他車企不滿,中國有關部門已在北京召集比亞迪在內的 10 幾家車企高層開會,要求自我監管,不得以低於成本的價格賣車或進行不合理降價;中國商務部今天表示,針對當前汽車行業存在的「內捲式」競爭現象,將積極配合相關部門,加強綜合整治與合規引導,維護公平競爭市場秩序,促進行業健康發展 🔗

▍在中國電動車因為國內價格競爭激烈,急欲開拓國際市場之際,一艘載運 3000 輛中國汽車的貨輪 5 月底從中國煙台出發前往墨西哥,在航經阿拉斯加州阿留申群島附近時發生火災,由於火勢難以撲滅,船上 22 名船員已棄船逃生並獲救,海運公司發表聲明指出,最先發現放置電動車的甲板冒出大量濃煙,後來一發不可收拾 🔗

▍路透社報導,菲律賓和美國軍方第 7 度在南海進行聯合巡航,包括近岸聯合行動和火力支援,菲律賓軍方表示「這次海事合作活動符合國際法,展現了兩國深化合作、提升協同作戰能力的決心」🔗

▍日本經濟新聞報導,日本經濟再生擔當大臣赤澤亮正今天啟程前往美國進行關稅談判,日方負責交涉的主管透露「上次磋商時大致上掌握到美方的要求」,這次主要的磋商內容是確保產業活動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資,將提出共同對應中國的方案,日本首相石破茂與美國總統川普 5 月舉行電話會談時,川普已直接要求日方合作 🔗

▍北韓官媒報導,領導人金正恩昨天會見俄羅斯國安會秘書長蕭伊古,討論強化兩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矢言無條件支持俄國對烏克蘭發動的「特別軍事行動」,北韓將負責任地遵守北韓與俄羅斯條約中的各項條款!他預期莫斯科終將勝利!🔗

▍北韓官方媒體在南韓大選期間保持克制、沉默,今天首度報導南韓大選結果,說南韓共同民主黨候選人李在明當選,成為南韓第 21 任總統,但未進一步置評 🔗

▍南韓朝鮮日報報導,針對美國政治圈近期流傳的駐韓美軍縮減至兩萬以下,華府智庫 CSIS 南韓事務主任車維德(Victor Cha)2 日表示,目前 4500 名兵力、每 9 個月輪調一次部署於南韓的史崔克(Stryker)戰鬥旅,極有可能永久撤出朝鮮半島,主要是美方在印太地區重新部署兵力的戰略考量,特別是為了在臺灣和第一島鏈(沖繩-臺灣-菲律賓)、與中國可能爆發的衝突中取得軍事優勢;此舉體現了川普政府一貫的立場,即美國盟邦應承擔更多自身防衛責任,顯示華府認為南韓具備足夠的自衛能力;雖然撤軍的具體速度將取決於軍事層面的考量,但美國總統川普曾公開表態,希望撤出駐韓地面部隊,如今南韓迎來政黨輪替,可能加快這項進程;南韓若拒絕配合駐韓美軍可用於其他地區緊急狀況的「戰略靈活性」政策,會讓川普認為南韓在安全上「搭便車」,從而引發報復性行為,如全面撤軍;而同一時間,南韓新政府還面臨來自川普政府的關稅壓力,包括對等關稅、汽車、鋼鐵關稅 🔗

▍韓國新任總統李在明提名金民錫擔任國務總理,金民錫今天向媒體抱怨「現在的狀況其實比亞洲金融危機時更困難!」指 28 年前亞洲金融風暴發生時,整體經濟趨勢其實是上行,但現在世界經濟走向卻是下行沉滯!民生比當時艱困得多!「更重要的是,美國、日本、中國、俄羅斯、北韓等國際環境複雜度增加了好幾倍!」並說李在明昨天說「總統辦公室就像一片荒地!我連一隻可以用的筆都找不到!」稱韓國國務百廢待興!「未來施政重點第 1 是民生!第 2 是民生!第 3 也是民生!」李在明昨天批評總統辦公室「這裡像墳墓一樣!什麼都沒有!連提供文具的職員都沒有!電腦、印表機都沒有!實在荒唐!」🔗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在記者會上朗讀俄羅斯提供的「和平備忘錄」,認為這些條件相當於要烏克蘭直接投降,「這根本不能稱為備忘錄,這是俄羅斯試圖強迫我們接受的最後通牒」「我們已經準備進行戰俘交換,但在伊斯坦堡繼續這種毫無實質意義的外交談判,我認為根本是在浪費時間」,澤倫斯基強調,這份文件明顯只是俄羅斯低階官員所草擬,呼籲美國在俄羅斯拒絕烏克蘭提出的高層談判和停火建議後,應該要馬上對俄羅斯祭出新的制裁;目前為止,除了同意交換戰俘與遺骸之外,雙方沒有任何共識,且自從 5 月首次舉行和平談判之後,戰事反而越來越激烈 🔗

▍俄羅斯總統普丁在今天透過電視轉播的內閣會議中,沒有提到烏方「蜘蛛網行動」嚴重打擊俄軍戰略轟炸機造成的損失,但指控烏克蘭對俄國境內的鐵路發動一連串炸彈襲擊,造成至少 7 名乘客死亡、73 人受傷,稱這些行為根本是恐怖攻擊!因此他斷然拒絕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所提出的和平談判!「在目前這種情況下我們還能怎麼談判?有什麼好談的?誰會去跟恐怖份子談判!」「我們憑什麼要鼓勵烏克蘭給他們在戰場上喘息的機會?然後讓他們用西方國家的武器重新鞏固政權!對我們策劃更多的恐怖攻擊行動!」🔗

▍美國總統川普發文「我剛剛跟俄羅斯總統普丁通電話,我們大約談了 1 小時 15 分鐘。我們討論烏克蘭對俄羅斯停放的軍機所發動的攻擊,以及最近雙方持續互相進行的各種襲擊行動。這次的談話氣氛良好,但並不會馬上帶來和平。普丁總統態度非常強硬的表示,他必須對機場遭受的襲擊做出回應。我們也談到伊朗問題,並提到伊朗在核武決策上已經沒剩多少時間,必須盡快做出決定。我向普丁總統明確表示,伊朗絕對不能擁有核武,而我相信在這點上我們是有共識。普丁總統則提議將參與跟伊朗的談判,並表示他或許可以幫助加速達成協議。我認為,伊朗在這個非常重要的議題上一再拖延,但我們需要在非常短的時間內得到一個明確的答案!」🔗

▍教宗良十四世今天與俄羅斯總統普丁首度通話,主要討論俄烏戰爭議題,梵蒂岡表示,教宗和普丁討論了人道主義情勢,正進行的換囚作業,及如何向有需求者提供必要援助「教宗呼籲俄羅斯採取有利於和平的姿態,強調對話的重要性,有助為雙邊建立正面聯繫,尋求解決衝突的方案」;克里姆林宮發言人表示,普丁在通話中感謝教宗願為解決衝突作出貢獻,表達願透過外交管道尋求解決方案,但普丁也指責烏克蘭加劇衝突!基輔政權正試圖升級衝突!並且正在破壞俄羅斯領土的民用基礎設施!🔗

▍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發布報告,俄羅斯士兵的死亡人數達 25 萬、加上受傷人數就達 95 萬人,今年夏天可能達到 100 萬「這令人震驚的死傷人數顯示出普丁公然漠視他的士兵」🔗

▍俄羅斯無人機夜襲烏克蘭北部切爾尼戈夫州,導致至少 5 人喪命,包含一名 1 歲孩童;俄羅斯並對烏克蘭東北城市哈爾科夫發動無人機攻擊,7 座公寓大樓受損,其中兩座被直接擊中,導致 18 人受傷、包含 4 名孩童 🔗

▍俄羅斯克里姆林宮今天表示,俄國總統普丁準備協助解決伊朗與美國在德黑蘭核計畫問題上的僵局「我們與德黑蘭享有密切的夥伴關係,普丁總統說,他願意利用這層關係來協助解決伊朗核問題」🔗

▍美軍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凱恩(Dan Caine)在華府舉行的 2025 AI+Expo 發表專題演說,表示全球風險正急劇攀升,包括來自中共的軍事擴張、中東局勢、俄烏戰爭、北韓核武威脅等,美國的對手正以前所未見的程度共享科技與情報,減少部署新技術所需的時間;美軍必須擁有正確且足夠的戰鬥能力,並確保美軍聯合作戰部隊在全球範圍內整合,與政府各機構夥伴建立連結,以實現「靠實力確保和平」(peace through strength)的目標 🔗

▍華爾街日報報導,五角大廈上周通知國會,烏克蘭用來擊落俄羅斯無人機的「火箭專用引信」現在將改分配給部署在中東的美國空軍部隊,美軍對這些引信的需求「是國防部長確認的緊急事項」,報導指這凸顯了五角大廈對烏克蘭防務承諾的減弱,同時,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斯 4 日缺席了北約的軍援會議,這次會議主要討論對烏克蘭軍援的協調事宜;赫格塞斯此前已強調歐洲應負起本土的援助責任,美國將把重心轉向亞太 🔗

▍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斯在布魯塞爾與北約各國防長開會時表示「我們齊聚這裡,是為了延續川普總統的倡議,讓整個聯盟承諾將國防支出提高到占 GDP 的 5%。我們相信這將會實現,且必須在 6 月 24 日海牙北約峰會登場前達成共識」「在這個充滿威脅的世界裡,我們不能、也不會再只是依賴美國。身為一個聯盟,不能只是懸掛國旗,你必須要有編制,不能只有開會,你必須具備並保持戰備能力」;各國對於達成新目標的時程仍存在分歧,西班牙是最明確表達反對立場的北約成員國,西班牙預估要到今年底才能達成國防支出占 GDP 的 2%;北約秘書長呂特提出一項折衷方案,主張在 2032 年前,將 GDP 的 3.5% 用於核心軍事支出,另外 1.5% 用於更廣義的安全相關領域,例如基礎建設,他昨天表示「我完全、絕對有信心,在北約 32 個成員國出席的峰會中,我們將針對大幅增加國防支出達成共識。我們必須做得更多,也必須加快腳步」🔗

▍德國國防部長佩斯托瑞斯表示,根據北約新目標,德國將需在現役部隊額外增加 5 到 6 萬名軍人,使總數達到 25 萬至 26 萬人,「德國作為歐洲最大經濟體,我們正進一步承擔應有的責任」;但根據德國國防部統計,聯邦國防軍目前尚未達到 2018 年設定的 20 萬 3000 人目標,還缺少約 2 萬名常備軍人 🔗

▍美國總統川普今天宣布提名美國空軍中將格林克維奇(Alexus Grynkewich)出任美軍歐洲司令部司令,同時表示美軍歐洲司令部司令將延續傳統,負責統一指揮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

▍聯合國安全理事會 15 個成員國今天表決由阿爾及利亞提出的加薩停火決議,要求加薩立即無條件、永久停火,要求被哈瑪斯和其他團體扣押的人質應立即、有尊嚴、無條件獲釋,要求解除人道援助進入加薩的所有限制;美國動用否決權阻擋,最後以 14 票贊成、1 票否決,未能通過此案;巴勒斯坦駐聯合國大使曼蘇爾(Riyad Mansour)表示「人們原本希望這些基於人道、合法性和道德的最低要求,能夠獲得一致支持,但不幸的是它遭到否決」;美國駐聯合國代理大使多謝伊(Dorothy Shea)表示「聯合國至今仍未將哈瑪斯列為恐怖組織並予以制裁,真的不可接受,這項決議將破壞達成停火協議的外交努力,這將反映當地的現實情況並助長哈瑪斯氣焰」;美國國務卿盧比歐發布聲明「安理會今天這項有關加薩的決議,是針對以色列而來,因其效果將適得其反,美國否決此案,藉此發出強烈訊號:在聯合國,美國將繼續與以色列站在一起」;中國駐聯合國大使傅聰稱「今天的投票結果再次暴露!安理會未能平息加薩衝突其根本原因就是美國一再阻撓!」美國去年 11 月也在安全理事會阻擋要求停火的決議 🔗

▍美國總統川普發文「我剛剛跟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進行一次非常愉快的電話會談,討論我們最近達成貿易協議中的一些細節。這次通話大約持續一個半小時,雙方都取得非常正面的共識,尤其在稀土產品的複雜議題上,已經不再有任何爭議。接下來,雙方的團隊將在近期會面,目前正在安排地點。我方的代表將包括財政部長貝森特、商務部長 Howard Lutnick 以及美國貿易代表 Jamieson Greer。在通話期間,習主席非常熱情邀請我跟第一夫人訪問中國,我也同樣邀請他回訪。身為兩個偉大國家的領導人,我們都很期待這樣的互訪。這次通話幾乎全部聚焦在貿易議題上,並沒有討論到俄烏情勢或伊朗問題。至於雙方團隊會議的時間和地點,之後會通知媒體,感謝大家的關注!」🔗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今天在參議院撥款委員會被問及中國先進晶片的產能,盧特尼克說中國目前不具備大規模生產尖端半導體的能力,顯示美國的出口管制正在限制中國的技術進步,「他們說他們在生產,但實際上並沒有」,可能可生產近 20 萬片可用於訓練人工智慧服務或運行智慧型手機的晶片,但這與中國的需求相比微不足道 🔗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在參議院撥款委員會說,拜登時代基於《晶片法案》的一些撥款似乎過於慷慨,他們正在持續重新談判,台積電就是重新談判的成功案例,承諾斥資 650 億美元投資美國製造業後又加碼投資了 1000 億美元,「所有協議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而唯一無法完成的協議,就是那些本來就不應該簽訂的協議」🔗

▍美國商務部公布 4 月貿易逆差 616 億美元,比 3 月大幅縮減 55.5%;美國 3 月貿易逆差擴大至 1383 億美元創新高,主因企業趕在川普關稅生效前搶先進口;美國 4 月對幾乎所有貿易夥伴課徵 10% 關稅,進口額減少 16.3% 來到 3510 億美元,出口額則增加 3% 來到 2894 億美元 🔗

▍美國聯準會(Fed)今天發布最新全國經濟概況報告,指美國經濟活動減緩,關稅調升使成本和物價面臨上漲壓力「整體而言,展望仍略顯悲觀、且充滿不確定性,與上次報告相比沒什麼變化」「各地普遍回報稱,預期未來成本和物價上漲速度將加快」;美國聯準會自 2024 年 12 月以來將政策利率維持在 4.25% 至 4.50% 區間,美國總統川普數次呼籲聯準會降息,美國聯準會仍不為所動 🔗

▍歐洲中央銀行今天宣布再度降息 0.25 個百分點,基準存款利率將落在 2%;此為歐洲央行連續第 7 次決定降息,期望在全球貿易緊張局勢日益升溫下,為走疲的歐元區經濟提供更多支持 🔗

▍因應科羅拉多州發生猶太團體遇襲事件,美國總統川普今天簽署新的旅行禁令,禁止來自阿富汗、緬甸、查德、剛果共和國、赤道幾內亞、厄利垂亞、海地、伊朗、利比亞、索馬利亞、蘇丹、葉門等 12 個國家的民眾入境,並對蒲隆地、古巴、寮國、獅子山、多哥、土庫曼、委內瑞拉等 7 國實施部分旅行禁令;川普發布影片表示「科羅拉多州波爾德巿近期的恐怖攻擊事件,凸顯出未經妥善審查的外國人入境對我國構成極大危險。我們不歡迎他們」,川普並將此次新措施比作他第一個任期內對多個穆斯林占多數的國家實施的禁令,「我們不會讓歐洲發生的事情在美國上演,我們不能對任何無法安全可靠地審查與篩選的國家開放移民,這就是為什麼今天我簽署一項新的行政命令」🔗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禁止即將就讀哈佛大學的外國學生申請簽證「哈佛的行為讓哈佛成了不適合外籍學生與研究人員前來的目的地」「我已決定,有必要限制以在哈佛大學修讀課程或參加交流訪問計畫為唯一或主要目的,而尋求進入美國的外國人」「哈佛光是從中國就獲得了超過 1.5 億美元的資助,作為交換,哈佛接待了中共準軍事成員,並與中國背景的人士合作,進行可能促進中國軍事現代化的研究」「依我看來,若我國一所學術機構在被要求時,拒絕提供有關其外籍學生涉及不當行為與犯罪行為的充分資訊,那對我國安全構成了不可接受的風險」,並指責「哈佛與哈佛校方的附屬組織,持續剝奪勤奮的美國人擁有的平等機會」「透過招收過多外籍生進一步縮減美國學生的機會,以進一步加劇哈佛歧視非偏好種族、國籍、共同血統或宗教信仰,不符合美國的利益」,哈佛的在校外籍生也將面臨審查,決策即刻生效;哈佛大學發言人表示「這是政府再度採取的非法報復性行為!侵犯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賦予哈佛的權利!哈佛將持續保護校方的國際學生!」🔗

▍西班牙海關查獲 20 年來最大規模的毒品走私案,重達 1200 公斤的可卡因被藏在來自瓜地馬拉的 14 個貨櫃;這是一個月來第二起瓜地馬拉貨櫃運毒被外國查獲,多明尼加 5 月初也在一個瓜地馬拉貨櫃中查獲 3000 包大麻;Diario de Centro America 報導,瓜地馬拉雖然不是毒品生產國,但因為其地理位置,販毒集團經常利用瓜國,作為從南美洲向美國轉運毒品的橋梁,現在更被查出利用航運走私毒品到歐洲國家;根據官方統計,瓜地馬拉軍警 2024 年總共緝獲超過 18 噸的可卡因毒品 🔗

▍印度板球超級聯賽,班加羅爾板球隊在決賽擊敗旁遮普國王隊奪冠,大批球迷歡慶地主隊勝利,僅能容納 3 萬 5000 人的體育館湧來 20 多萬民眾發生踩踏事件,造成 11 人不幸死亡、47 人受傷 🔗

2025 年 6 月 6 日

▍國防部上午公布過去 24 小時偵獲中共派出共機 38 架次,其中 35 架次逾越海峽中線進入我北部、西南、東部空域,及共艦 7 艘、公務船 1 艘持續在臺海周邊活動,國軍運用任務機、艦及岸置飛彈系統嚴密監控與應處 🔗

▍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應美國能源部長萊特(Chris Wright)邀請,赴美出席「阿拉斯加永續能源會議」並發表演說,潘孟安強調,穩健的臺美關係、和平穩定的臺海,是印太區域乃至全球和平、穩定、繁榮的基石;臺灣願意成為未來 AI 時代科技發展的支點,與美國共同鞏固在高科技及 AI 領域之領先地位;阿拉斯加州得天獨厚的天然資源,在強化印太地區能源韌性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也符合我國的能源安全的布局,臺灣政府已經準備好持續加強對美合作關係;面對極權主義擴張、氣候變遷、疫情等各種挑戰,期待臺灣和美國繼續加強合作,發揮彼此的優勢,共同打造「非紅供應鏈」,強化雙方的經濟韌性,並且帶動全球科技的進步發展;潘孟安此次訪問並應邀與美國能源部長萊特、內政部長柏根 Doug Burgum、環保署長澤爾丁(Lee Zeldin)、阿拉斯加州州長鄧利維(Mike Dunleavy)、聯邦參議員蘇利文 Dan Sullivan 及其他夥伴國官員一同參訪美國阿拉斯加北坡(North Slope)地區,實地考察當地極地能源基礎建設 🔗

▍美國聯邦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今天通過對抗北京海外軍事擴張、強化臺灣全球金融角色的法案,後續將交付參議院全院進一步審議;「2025 年反制法案」(Counter Act of 2025)要求美國政府研擬策略應對中國建立海外軍事基地的行徑;「2025 年不歧視臺灣法案」(Taiwan Non-Discrimination Act of 2025)指示財政部長以國際貨幣基金美國理事身分力挺臺灣加入 IMF,眾議員金映玉今年稍早也已在聯邦眾議院提出類似法案 🔗

▍國安會秘書長吳釗燮 4 日在柏林「臺灣三邊論壇」發表演說,指出中國透過軍演、網攻、法律戰、假訊息等灰色地帶與混合戰手段持續升高對臺威脅,目標是不發一槍地吞併臺灣,「中國正試圖讓臺灣人相信,自我防衛毫無意義,購買武器是挑釁,與民主夥伴的合作將招致戰爭,唯有中立或靠攏中國才能保平安」,呼籲歐洲持續聲援臺海和平,並警惕中國以「一中原則」包裝對臺侵略的正當性;「臺灣三邊論壇 Taiwan Trilateral Forum」由美國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與駐美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於 2018 年共同設立,目的在強化美國、歐洲、臺灣三方對話,討論亞太安全、與臺灣在國際體系中的角色;吳釗燮此行也與德國國會友臺小組主席威爾許(Klaus-Peter Willsch)及多位友臺議員會面,威爾許發文表示,臺灣象徵法治、自決與堅韌,國際夥伴關係對區域和平穩定至關重要,面對中國持續威脅與併吞意圖,德國應堅定與臺灣站在一起,因為真正的友誼建立在共享價值之上 🔗

▍臺灣公民張立齊因申領持有中國定居證,成為陸委會發布最新令釋後,撤銷臺灣身分首例;中國的「定居證」與一般臺灣人去中國工作必須取得的「居住證」大不同,根據中國「台湾居民定居证签发服务指南」,被批準「定居」的臺灣居民應在「批准定居通知書」有效期内持「臺灣居民定居證」到定居地户口登記機關辦理常住戶口登記手續、並申領居民「身份證」;根據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臺灣地區人民不得在大陸地區設有戶籍或領用大陸地區護照」,陸委會在今年 4 月 16 日發布解釋令,若臺灣民眾持用中共定居證依規定將取消臺灣身分;中國東南衛視節目「海峽新幹線」播出張立齊的回應影片「定居證觸法要除籍這件事是兩岸條例中沒有明確規定事項!民進黨卻為一己之私!企圖破壞兩岸關係!割裂兩岸人民!不顧在大陸臺胞發展權利!奉勸臺灣的行政部門要遵紀守法!不要為虎作倀!欺凌臺灣善良老百姓!」「兩岸統一是歷史大勢!兩岸融合發展是時代的趨勢!鼓勵臺灣青年跳脫束縛!跳脫民進黨的打壓及綁架!」張立齊出生於臺中,遠東科技大學學士、金門大學碩士、北京大學博士,2024 年取得中國核發的「臺灣居民定居證」成為中國福建「融合示範區」政策下首位定居的中國的臺灣人,並因此得以任教於中國福建華僑大學,中國並據此進行統戰宣傳;陸委會表示,一般民眾若申領持用中國居住證、同城通、臺胞證,由於非屬在中國設有戶籍的情形,並不會影響臺灣人民身分 🔗

▍「中華鯤鵬會」長期配合中國對臺統戰,牽線大學生赴中國參與具政治意圖的交流營隊,並持續借用國立大學場地進行招生說明,形同在臺灣高等教育機構內推動中共統戰認同工程,且未依法令規定召開理、監事會及會員大會,內政部要求限期改善,期限今天截止,內政部晚間發布,中華鯤鵬會迄今均未報送會務改善文件,依據人民團體法第 58 條規定,核予該會解散處分 🔗

▍中共新華社報導,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總統川普通電話,習近平說中美日內瓦會談已經邁出了通過對話協商解決經貿問題的重要一步,強調中方有誠意也有原則,美方應撤銷對中國實施的消極舉措,雙方應增強各領域交流;報導並稱「習近平強調,美國應當慎重處理臺灣問題!避免極少數臺獨分裂分子把中美兩國拖入衝突對抗的危險境地!」「川普表示美方將繼續奉行一個中國政策!」但根據美國總統川普在通話後的發文,雙方通話完全未提到臺灣,而是聚焦在中美貿易協議與稀土問題「關於稀土產品的複雜性不應再有任何疑問」,雙方後續將很快進行高層會面,推進相關工作 🔗

▍對於中共片面宣稱美國「奉行一中政策」,外交部表示,中方新聞稿刻意片面扭曲臺灣主權地位,此為中方近期與各國互動時重覆使用的伎倆;臺灣一貫致力於與夥伴國家共創區域繁榮、維持臺海和平現狀,並將秉此立場持續深化臺美雙邊在安全與經貿等領域的緊密夥伴關係;亦將持續關注區域情勢,維護臺灣利益 🔗

▍中共新華社報導,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今天應約與加拿大總理卡尼通電話,「中加關係曾經長期走在中國與西方國家關係的前列!但前幾年雙邊關係受到不必要的干擾!遭遇嚴重困難!中方願與加方本著向前看的態度!推動兩國關係持續改善!步入健康穩定發展軌道!更好實現合作共贏!」雙方同意建立常態化溝通管道,共同應對芬太尼危機;加拿大總理辦公室發布聲明,卡尼與李強針對雙邊關係交換意見,同意建立常態化溝通管道,雙方同意盡早召開聯合經濟貿易委員會以解決懸而未決的貿易問題,卡尼向李強提出了影響農業和農產品的貿易摩擦以及其他問題,兩國政府承諾將共同努力應對芬太尼危機;中國、加拿大、墨西哥都因為芬太尼問題遭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懲罰 🔗

▍上海美國商會今天舉行成立 110 週年慶典,美國駐上海總領事 Scott Walker 表示美中經濟關係處在失衡、非互惠狀態已太長太長時間「我們希望美國公司在中國受到的差別待遇和報復能夠停止」;上海市官員陳靖則反駁 Scott Walker「我認為總領事的看法帶有偏見!沒有事實根據!且與我們兩國元首昨晚通話的說法不符!」上海美國商會會長鄭藝說許多公司都已經因為不確定因素而暫緩決策「我們對於兩國政府的首要要求,就是給我們一些確定性,好讓我們可以據此進行規劃」🔗

▍中國電商平臺大力促銷 618 消費節之際,多地促進手機、家電等消費品以舊換新的「國補」近日相繼喊停,主因政府補貼資金用完了;中國為刺激低迷內需消費,去年 9 月推出家電以舊換新補貼,今年並利用「超長期特別國債」投放 3000 億人民幣,補貼範圍擴及至手機、平板、智慧手表等電子產品,根據中國商務部,截至 5 月 31 日,2025 年消費品以舊換新 5 大品類合計帶動銷售額 1.1 兆元,發放直達消費者的補貼約 1.75 億份 🔗

▍華爾街日報根據消息人士說法報導,伊朗透過香港貿易公司向中國訂購數千噸原料,足可新造 800 枚彈道飛彈,可望在未來數個月內運抵,部分原料似乎會轉運至伊朗所支持的葉門叛軍青年運動、等中東地區的武裝組織手上;伊朗當局近期並向伊拉克境內的什葉派民兵組織撥交一批彈道飛彈,該類武器能夠針對以色列境內目標,以及美國在中東區域據點進行打擊;今年稍早,外界也曾發現兩艘伊朗貨輪,自中國裝載了超過 1000 公噸的原料回伊朗,足可製造約 260 枚短程彈道飛彈 🔗

▍香港明報報導,正因「初選案」服刑的前香港眾志秘書長、民主倡議家黃之鋒,再被香港當局指控犯下「串謀勾結外國或者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罪」,今天在獄中「被逮捕」,被押解至西九龍裁判法院提堂;黃之鋒被控於 2020 年在香港與羅冠聰等人一同串謀請求外國對香港特別行政區、中華人民共和國進行制裁等敵對行動!及對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或者中央人民政府所制定和執行法律政策進行嚴重阻撓!並可能造成嚴重後果!違反港區國安法!黃之鋒因「初選案」和 2020 年六四「未經批准集結案」此前已合共被判囚四年八個月 🔗

▍美國運輸司令部司令、空軍上將利德(Randall Reed)本周出訪印太盟邦,表示擴大與盟邦之間的合作與協調能力,是維持印太地區美軍戰力韌性的關鍵,即將在夏季展開的「機動衛士」(Mobility Guardian 2025)演訓,就是運輸司令部驗證相關能力,並且進一步強化與盟邦之間合作默契的重要機會之一,將使美軍與盟友之間的關係更加緊密,從而提升區域安全;美軍將透過一系列演訓,對現有的後勤架構與基礎建設進行檢視,並藉由將美軍單位由本土部署至印太區域各地,展現出快速動員的能力;利德此行先後訪問日本、菲律賓,也將前往南韓,與盟邦官員針對區域安全局勢,以及各方合作發展進行交流;路透社報導,美國運輸司令部負責協調全球武器與裝備的陸海空前置部署,也負責在發生衝突時提供補給,在中國侵臺威脅升高的局勢之下,角色更形吃重 🔗

▍日本東京太空探索公司 ispace 發布,剛發射的無人登月器可能在著陸月球表面時墜毀;這是該公司繼兩年前首次嘗試登月失敗後,第二次嘗試仍以失敗告終;媒體報導,ispace 希望加入美國航太企業 Intuitive Machines 及 Firefly Aerospace 的行列,完成商業性登陸月球計畫,目前中國及印度都是由政府出資支持月球登陸計畫,如果 ispace 成功,將會成為第一家登陸月球的非美國企業 🔗

▍日本自衛隊與菲律賓軍隊的「相互准入協定」在日本國會獲得多數贊成票通過,正式獲得承認 🔗

▍經濟學人報導,位於亞洲心臟地帶的緬甸正迅速陷入無政府狀態,退化成一個充滿暴力的社會,毒品交易、大型詐騙中心、人口販運橫行,超過 200 萬人面臨飢荒邊緣;緬甸軍方自 1962 年政變後統治緬甸 49 年,在 2011 年到 2021 年間,軍方曾部分放權,讓西方視為自由象徵的翁山蘇姬得以出任政府領導人,但這段期間緬甸仍發生嚴重的人權侵害,包括針對羅興亞少數民族的種族清洗,2021 年,軍方再度發動政變全面奪回政權,自此之後,軍政府與數十支武裝抵抗組織、自由戰士和劫匪展開內戰,西方漸漸變得不再這麼關注緬甸,同時,中國在緬甸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比起堅守普世價值等意識形態,中國更講求「務實」,過去中國曾與翁山蘇姬合作,在軍事政變後,中國不僅和軍政府合作,同時也和武裝抵抗組織及民兵團體往來,如今中國已成為緬甸的外部主導勢力,透過提供武器等手段操控戰局,維護自身利益,其核心目的在保護一條長達 2500 公里、從印度洋延伸到中國境內的能源管線,該管線讓中國得以不必依賴傳統的海上航道,也就是麻六甲海峽來進口石油或天然氣,一旦臺海爆發戰爭,這條穿越緬甸的管線將成為中國的關鍵備援管道,成為戰時的替代能源路線 🔗

▍泰國與柬埔寨長期存在邊界爭端,雙方上週再爆發致命衝突,泰國軍方表示「儘管外交努力仍在進行中,情資顯示,柬埔寨已在邊界加強軍事準備,這一動向令人擔憂」「泰國軍方已準備好在必要時發動高層級軍事行動以進行反擊」;泰國與柬埔寨邊界部隊 5 月 28 日在一處尚未劃定邊界的地區爆發短暫衝突,導致 1 名柬國士兵陣亡,柬埔寨有意透過國際法院(ICJ)處理邊界爭議,泰國則希望透過現有雙邊機制協商解決爭端,雙方同意將於 14 日舉行聯合邊界委員會會議 🔗

▍越南媒體報導,為平衡越南對美國的大量貿易順差,越南農業與環境部代表團近日赴美,已簽署 14 億美元的農產品採購合作備忘錄,預計還將簽署更多美國農產品進口協議;越南面臨 46% 的對等關稅,目前暫停 90 天 🔗

▍印度央行宣布將回購利率調降到 5.5%,是今年第 3 次降息;央行行長 Sanjay Malhotra 表示,通膨的情況已明顯有回穩,全球景氣仍不容樂觀,但即便有這樣外在環境的不確定性,印度的經濟仍然在往好的方向發展,經濟短、中期的前景都讓人充滿信心「我們已經在快速成長,且渴望能有更快速的增長」「這給國內外投資者很好的機會」🔗

▍德國新任總理梅爾茨就任後首度訪美,與美國總統川普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接受記者提問,梅爾茨表示「德國永遠不會忘記在歷史上欠美國很多」,他說 6 月 6 日為諾曼第登陸、美國在歐洲終結戰爭的紀念日,也象徵德國從納粹政權中被解放,如今另一場戰爭是否能結束也掌握在川普手中;梅爾茨說,擁有德國血統的川普為德美關係打下良好合作基礎,並致贈一份裝裱在金色相框中的川普祖父 Friedrich Trump 德國出生證明複本,作為訪問白宮的禮物;川普致詞歡迎梅爾茨,說兩人都漂亮的贏得選舉,擁有民意授權,他領導的美國政府喜歡修補並把事情整理得井井有條「就像德國人一樣」;對於昨天與俄羅斯總統普丁通話,川普說「有時你會在公園中看到兩個小孩瘋狂打架,他們互相憎恨,就算你試圖把他們拉開他們也不想,所以有時你最好讓他們再打一會兒再說」;梅爾茨說,這是一場已持續 3 年半的可怕悲劇,戰爭造成無數兒童被綁架至俄羅斯,歐美都有採取行動終結戰火的責任;梅爾茨強調,川普是真正能結束俄烏戰爭的關鍵人物,建議他可以透過向俄羅斯施壓來實現此目標,德方將進一步與美方討論歐美如何合作,尋找具體解方;川普再度說美國對烏克蘭的援助遠高於歐洲,但根據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統計,截至 2025 年 2 月底,美國對烏援助約 1150 億歐元(3 兆 9450 億台幣),歐洲則已提供 1380 億歐元、另承諾追加 970 億歐元,且德國與波蘭單就難民安置支出就達 660 億歐元;梅爾茨會後接受德媒採訪表示,他也與川普就關稅議題與貿易合作進行討論,但未進一步透露細節 🔗

▍對於媒體問及川習通話,川普說「我們有非常好的談話,已經處理了所有複雜問題」主要是稀土、磁鐵相關」,財政部長貝森特、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貿易代表葛里爾很快會與中方高層會面,持續推進相關工作「進展非常順利」「先前降低的關稅依然有效」;川普並說習近平邀請他訪問中國,他也邀請對方來美國訪問,他和第一夫人梅蘭妮亞會在某個時間點前往中國訪問,而習近平也會到美國訪問,希望是和中國的第一夫人一起 🔗

▍SpaceX、Tesla 執行長伊隆馬斯克反對美國總統川普的「大而美法案 One Big Beautiful Bill Act」,發起「終結這項法案(KILL the BILL)」的遊說活動,川普今天在白宮與德國總理梅爾茨會面接受媒體提問時說「我以前和伊隆很好,不知道以後還會不會那麼好了,我很驚訝,我非常失望,因為伊隆比在座任何人都了解這項法案的內部運作,他當時沒有意見」「他突然就有了意見,而且他是在發現我們必須刪掉電動車強制令的時候才有意見,因為那價值數十億又數十億美元」,川普說他能理解馬斯克為何對一些措施不滿,包括馬斯克支持的人選艾薩克曼(Jared Isaacman)被撤銷 NASA 署長提名 🔗

▍馬斯克發文說「沒有我,川普會輸掉大選,民主黨會控制眾議院,共和黨在參議院也只會是 51 比 49 席」;並否認川普說「伊隆比任何人都更了解這項法案內部運作」的說法,「錯了,這法案一次都沒給我看過,而且是在深夜這麼快速地通過,國會幾乎沒人看過!」🔗

▍美國總統川普發文「我不介意馬斯克反對我,但他早幾個月前就該這麼做了。這是史上提交給國會最棒的法案之一,它能創紀錄削減 1.6 兆美元的開銷,並且是史上最大幅度的減稅。如果這個法案沒通過,稅率會暴增 68%,還會有更嚴重的後果。我不是造成這個爛攤子的人,我只是來解決問題的人,這個法案會讓我們國家重返偉大的道路上,讓美國再次偉大!」🔗

▍美國總統川普發文「馬斯克已經讓我忍無可忍了,所以我叫他走人。我撤銷他強迫大家購買電動車的規定,因為根本沒有人想買那些車。他幾個月前就知道我會這麼做,結果他現在卻發瘋了!」「最簡單的從預算中省下幾十億美元的方法,就是取消政府給馬斯克的補貼和合約,我一直很驚訝拜登竟然沒這麼做!」🔗

▍馬斯克說有鑒於川普要取消政府給他的承包合約,SpaceX 將立即停止使用飛龍號太空船;在網友說「這種來回爭執真是丟人,你們兩個都應該比這更有格局,冷靜、各退幾步個幾天」之後,馬斯克又很快回說「好建議。好的,我們不會退役 Dragon 太空船」🔗

▍馬斯克發文「該丟出真正的重磅炸彈了,川普的名字出現在艾普斯坦(Jeffrey Epstein)的檔案中,這才是那些檔案不公開的真正原因」「記住這則貼文,真相終將大白」;美國富豪艾普斯坦被控販運未成年人賣淫和共謀犯罪,卻在監所內自殺或被自殺,成為陰謀論極受歡迎的素材,被連結的政治人物包括現任總統川普、美國前總統柯林頓、英國約克公爵、安德魯王子等,川普、柯林頓都表示已多年未與艾普斯坦聯絡、否認他們對艾普斯坦所涉案情知情 🔗

▍美國勞工部公布 5 月非農就業新增 13 萬 9000 人優於媒體預期,但低於 4 月的 14 萬 7000 人,失業率維持在 4.2% 不變,時薪月增幅 0.4% 優於媒體預期;法新社報導,整體數據顯示,儘管川普今年來頒布一系列關稅措施,對金融市場、供應鏈與消費者信心造成打擊,美國就業市場仍相對健康;美國聯準會日前公布的「褐皮書」調查則指川普關稅造成許多企業暫停投資、和招募新員工 🔗

▍美國總統川普發文「美國現在超級旺!半年前還冷冷清清的!現在邊境管得很嚴,物價變便宜,薪水也變高了!」「物價下降了,收入增加了,我們的邊境管的很嚴,汽油也變便宜了,通貨膨脹已經消失了,我們的國家正在蓬勃發展!各國企業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湧入美國!」🔗

▍美國總統川普發文「聯準會那個慢半拍先生真是個災難!歐洲都降息十次了,我們卻一次都沒有。不過就算有他在,美國還是會發展得很不錯,如果直接降息一個百分點,這會讓經濟直衝天際!如果聯準會那個慢半拍先生肯降息,我們馬上就能大幅降低即將到期的短期跟長期債利息,拜登主要借的是短期債。現在根本沒什麼通膨了,但如果通膨真的回來,再調高利率去對付就好啦,這麼簡單的事情!他害美國白白浪費超多錢,借錢的成本本來應該低很多!」🔗

▍馬斯克翻臉川普,特斯拉股價收盤重挫 14%,市值蒸發 1500 億美元(4.5 兆台幣),SpaceX 則沒有發行股票上市;Politico 報導稱白宮幕僚已安排川普與馬斯克稍晚通話,特斯拉股價盤前因此上揚 6.4%;不過一名白宮高級官員向 CNBC 表示川普沒有興趣同馬斯克通話 🔗

▍美國總統川普晨間受訪表示「完全沒有想起跟馬斯克有關的事情」,並稱馬斯克為「可憐的傢伙、似乎有些問題」,記者問及是否曾和馬斯克通話?川普說「我猜短期內可能不會和他說話,但還是希望他一切都好」🔗

▍俄羅斯夜間再對烏克蘭各地發動無人機和彈道飛彈攻擊,造成基輔至少 4 人喪生、20 人受傷,多區發生數起火災 🔗

▍維護國家安全與中立地位,瑞士國會通過新任國防部長費斯特(Martin Pfister)提出的 17 億瑞士法郎(619.5 億台幣)軍購追加案,加上去年通過的 298 億瑞郎,2025 年瑞士軍備預算總額達 315 億瑞郎(1 兆 1619 億台幣);追加案包括偵查型無人機、火炮系統、坦克與戰車改裝升級、軍事設施、軍用醫療中心、可拆卸、可異地重組的軍用宿舍等;反對黨認為瑞士與鄰國保持友好關係,最嚴重的國安問題是網絡攻擊、自然災害、假資訊、恐怖主義等,抨擊費斯特升級地面作戰部隊不切實際!🔗

▍美國國務卿盧比歐發布聲明,美國政府制裁 4 位國際刑事法院(ICC)法官「身為 ICC 法官,這 4 人積極參與 ICC 針對美國及我們親密盟邦以色列的非法且毫無根據的行動。ICC被 政治化,並不實地宣稱擁有不受約束的自由裁量權,可以調查、指控及起訴美國和我們盟邦的國民」,4 位法官分別為烏干達籍的 Solomy Balungi Bossa、秘魯籍的 Luz del Carmen Ibanez Carranza、貝南籍的 Reine Adelaide Sophie Alapini-Gansou、斯洛維尼亞籍的 Beti Hohler;ICC 表示強烈譴責美國政府這項舉措「這是企圖破壞一個國際司法機構的獨立性」「ICC 為數以百萬計承受難以想像暴行的受害者帶來希望與正義」🔗

▍巴拿馬教師不滿政府通過可能導致退休金縮水的改革法案,超過 1 萬 5000 名教師罷工抗議迄今已 44 天,要求政府撤回法案,建築工人、香蕉種植工人、醫療人員、學生、原住民團體也紛紛加入罷工與抗議,可能擴大為全國性的無限期罷工,巴拿馬總統穆里諾則強硬表示絕對不會撤回;根據巴拿馬永續發展基金會,自 2020 年以來包括 COVID-19 疫情、薪資爭議、社會紛爭,巴拿馬公立學校的學生已超過 550 天沒辦法正常上課,超過 80 萬年輕人直接受到教育中斷的衝擊 🔗

2025 年 6 月 7 日

▍國防部上午公布過去 24 小時偵獲中共派出共機 34 架次,其中 25 架次逾越海峽中線進入我北部、中部、西南空域,及共艦 8 艘、公務船 1 艘持續在臺海周邊活動,國軍運用任務機、艦及岸置飛彈系統嚴密監控與應處 🔗

▍罷免民進黨籍立委吳思瑤、吳沛憶二階連署送件今天截止,連署數未達法定門檻;吳沛憶罷免案領銜人李孝亮帶著國民黨青年軍召開記者會,宣稱收到了 1 萬 9831 份二階連署「只差三千多份就成功了!」但推車上展示的裝連署書紙箱顯然離 1 萬份非常遙遠,最上層的紙箱還輕到可能沒裝任何東西,李孝亮宣稱雖然這次沒辦法達標,但已反映中正、萬華對執政黨的憤怒與不滿!相信未來在反罷免路上會更加順利!🔗

▍美國聯邦眾議院美中戰略競爭特別委員會,民主黨首席議員克利什納穆希率領跨黨派眾議員致函聯邦參議院領袖,呼籲速審美臺避免雙重課稅法案,強調這是強化美臺經濟關係,以及在面臨中共威脅下,加強供應鏈韌性的關鍵一步;「美臺快速雙重稅收減免法案」今年 1 月在眾議院以 423 票同意、1 票反對通過後已送交參議院 🔗

▍美國檢察官起訴 2 名中國留學生、中國共產黨員涉嫌將「潛在農業恐怖主義武器」禾穀鐮刀菌走私到美國,中國駐芝加哥總領事館發言人今天回應稱「堅決反對美方以意識形態和泛化國家安全為藉口對有關案件搞政治操弄!」「就美方執法部門未能履行中美領事條約規定的相關義務向美方提出嚴正交涉!」🔗

▍中國商務部發布,中歐經貿高層官員 3 日在巴黎會談,商務部長王文濤向歐盟主管貿易事務執行委員塞夫柯維奇(Maros Sefcovic)澄清了中國出口管制政策,強調對稀土等物項實施出口管制是國際通行做法!中方高度重視歐方關切!願對符合條件的申請建立綠色通道!加快審批!並指示工作層就此保持及時溝通!另外,就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徵收反補貼稅、以及中國對歐盟白蘭地酒反傾銷調查與反制措施等,雙方都取得新的進展 🔗

▍中國外交部發布,外交部長王毅應約與法國外交部長巴霍(Jean-Noel Barrot)通話,王毅強調「中法具有獨立自主傳統!應增強戰略互信!尊重彼此核心利益!臺灣問題是中國內政!事關中國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同烏克蘭問題存在本質區別!中國重視法國奉行一個中國政策的承諾!相信會將這一承諾落到實處!希望法方堅持正確立場!反對北約插手亞太事務!」「中法應共同堅持多邊主義!維護自由貿易!反對單邊霸凌行徑!」中國外交部稱,巴霍說「法方視中國為朋友夥伴!堅定奉行一個中國政策!期待與中國保持高層交往!密切戰略溝通!」🔗

▍中媒第一財經報導,一架波音 737MAX 飛機今天從美國西雅圖起飛,目前已落地夏威夷,之後將再繼續飛往中國,這架飛機是原本波音在浙江舟山工廠等待交付的新飛機,4 月曾受中美關稅戰影響被退回美國,是波音 4 月以來首次恢復向中國交付飛機 🔗

▍中共央視報導,東南亞最大經濟體印尼正就採購中國殲 10 戰鬥機進行可行性評估;中國專家稱中國殲 10 戰鬥機性價比高!加上中國與印尼印防務關係深化!是印尼政府評估採購的主要原因!中國網民則對男足以 0:1 輸給印尼吞下 68 年來的對戰首敗,提前確定無緣 2026 年世界盃痛批國足沒救!本屆世足賽首度擴編到 48 隊,中國男足已連續 6 屆、24 年無法闖進會內賽,中國央視沒有對這場對印尼的重要比賽進行轉播 🔗

▍韓國總統辦公室凌晨發布,李在明當選後首次與美國總統川普通電話「兩國總統同意儘快針對關稅磋商達成一項兩國都滿意的協議」「雙方將為此鼓勵工作層級的談判取得實際成果」🔗

▍日美在華府進行第 5 輪關稅談判,日本經濟再生擔當大臣赤澤亮正表示「協商有進一步進展,但尚未找到共識」「正在努力協調以實現有益於日美雙方的協議」🔗

▍路透社引述 4 名熟悉內情的消息人士說法報導,美國商務部日前已暫停核設備供應商向中國出口產品的銷售許可,目前還不清楚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通話是否會影響這些暫停措施 🔗

▍被記者問及習近平是否賣稀土礦物給美國,美國總統川普說「對,他同意」;川普發文表示,美中新一輪貿易談判 9 日將在倫敦舉行,美方代表包括財長貝森特、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貿易代表葛里爾 🔗

▍路透社根據 2 名不願具名的消息人士說法報導,包括通用汽車(GM)、福特汽車(Ford)、斯特蘭蒂斯(Stellantis)等 3 大美國以及美歐合資車廠的供應商,已於 2 日獲得北京當局對部分稀土的臨時出口許可,有效期最多 6 個月,此資訊未獲官方認證 🔗

▍紐約時報報導,美國位於印第安那州的稀土磁鐵工廠,20 多年前,在汽車、半導體、戰鬥機與機械人等製造業需要大量磁鐵之前,就陸續遷廠至中國,中國環保成本較低,官方提供無限制預算給國企興建精煉製造廠房,擁有龐大競爭優勢,美國現在被中國政府「卡脖子」,才知道失去供應鏈其中一環需付出代價 🔗

▍俄羅斯首席談判代表梅丁思基今天指責烏克蘭無限期延後大規模交換戰俘與士兵遺體「烏克蘭方面無預警將接收遺體和交換戰俘的行動雙雙無限期延後」,他說俄羅斯已將 1212 具烏克蘭士兵遺體送到交換區,這是俄方同意交還 6000 具遺體中的首批,莫斯科也已提供基輔一份第一階段換俘將交換的 640 位戰俘名單;莫斯科和基輔的談判代表團 2 日同意,兩國交換所有傷兵及 25 歲以下戰俘,此為那場會談唯一的具體成果 🔗

▍俄軍對烏克蘭第二大城哈爾科夫進行開戰以來規模最大的空襲行動,在 215 枚飛彈與無人機徹夜攻擊下,多處住宅區、學校建築、基礎建設受損,造成至少 3 人喪命、22 人受傷,包括出生才 1 個半月的嬰兒;烏克蘭軍方發布消息,在俄羅斯庫斯克州方向擊落一架俄軍蘇愷-35 戰機 🔗

▍以色列昨天在發出撤離警告後空襲黎巴嫩首都貝魯特南郊,目標是真主黨的地下無人機工廠,黎巴嫩領導層指控此舉嚴重違反去年 11 月的停火協議;這是以色列在停火協議後第 4 度對當地人口稠密地區發動空襲,也是最猛烈的轟炸;以色列國防部長卡茲發布聲明,要求黎巴嫩武裝組織真主黨必須繳械,「以色列若不安全,貝魯特將不會安寧,黎巴嫩也將無秩序與穩定」「協議必須兌現,若你們不照要求做,我們將持續以強大武力行動」;法國譴責以色列的空襲行動,敦促各方尊重停火協議 🔗

▍CNN 報導,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政敵、前防長李柏曼(Avigdor Lieberman)揭露,為剷除哈瑪斯,以色列向加薩的極端組織提供槍枝「向加薩犯罪家族提供軍火!」「沒有人能夠保證這些武器不會被用來對付以色列!」尼坦雅胡發表談話表示,以色列持續暗中向加薩地區反對哈瑪斯的幫派勢力提供援助,該策略是在安全部門的建議下執行 🔗

▍以色列國防部長卡茲發布聲明,以色列軍隊在拉法地區的一次特別行動中,帶回一名在哈瑪斯 2023 年突襲中遭劫持為人質的泰國人納塔彭(Natthapong Pinta)遺體,「納塔彭 2023 年 10 月 7 日在尼爾奧茲集體農場遭恐怖分子劫持,並在被囚期間遇害」,納塔彭的家人和泰國官員已接到通知,以色列已採取行動帶回納塔彭的遺體 🔗

▍伊朗譴責美國對伊朗及其他 11 個大多數為中東或非洲國家的公民實施旅行禁令,「這項決定表明美國決策者對伊朗人和穆斯林人民的深切敵意!」「是美國政策制定者中的至上主義、和種族主義心態主導的明顯跡象!」🔗

▍馬斯克與美國總統川普因「大而美法案(One Big Beautiful Bill Act)」翻臉,發起網上投票提議成立新政黨,他說「人民發聲了,美國需要一個新政黨來代表 80% 的中間派!正好也有 80% 的人同意,這就是命運」,並說新政黨可以叫做「美國黨」(The America Party)🔗

▍美國移民暨海關執法局(ICE)在加州洛杉磯逮捕有犯罪紀錄的非法移民,引發群眾抗議;洛杉磯市長巴斯(Karen Bass)發布聲明稱「聯邦幹員的這些手段在我們的社區散播恐懼,並破壞我們城市的基本安全原則」「這座城市以移民為榮,我身為市長對於發生的事深感憤怒,移民在如此多方面對我們的城市做出貢獻」;白宮副幕僚長米勒(Stephen Miller)發文表示,巴斯在這件事上毫無決定權「聯邦法律權力最大,且將受到執行」🔗

▍美國政府打擊無證移民,美國國會上個月並提出法案擬對非法移民從美國匯出的家庭匯款課徵 3.5% 稅金;瓜地馬拉中央銀行發布,今年 5 月收到海外家庭匯款金額達 22.8 億美元(680 億台幣),創有史以來單月匯款最高紀錄;媒體指此凸顯海外家庭匯款繼續扮演瓜國經濟重要支柱的角色 🔗

▍DIALOGO AMERICAS 調查報導,中國目前是秘魯礦業最大的外資來源,去年中國國企在秘魯 7 個主要礦業項目中投資達 110 億美元,加大投資開採銅、鐵、及其他金屬礦產,卻漠視環境保護,造成各地嚴重污染,對當地生態體系帶來衝擊危機,引發秘魯民眾不滿抗議 🔗

2025 年 6 月 8 日

▍國防部上午公布過去 24 小時偵獲中共派出共機 11 架次,其中 6 架次進入我西南空域,及共艦 7 艘持續在臺海周邊活動,國軍運用任務機、艦及岸置飛彈系統嚴密監控與應處 🔗

▍賴清德總統今前往高雄視導「海安 12 號」演習,表示面臨來自中國持續不斷的灰色侵擾,感謝海巡人員始終站在第一線堅定執法,打擊犯罪、查緝走私、救生救難,致力守護民眾生命財產安全,並表示,行政院已運用歲計賸餘編列特別預算,希望海巡有更先進的裝備與科技守護每一寸國土,也期盼朝野不分黨派一起當海巡同仁的後盾,共同捍衛國家安全、守護臺灣的民主自由 🔗

▍總統府發佈,副總統蕭美琴昨出席「台灣人公共事務會(FAPA)」青年培訓營晚宴,強調臺灣當前面對許多嶄新甚至更加艱鉅的挑戰,期盼與新世代臺美人領袖攜手,持續為建設民主、強化共同利益而努力 🔗

▍加拿大媒體 The Bureau 根據近日獲得的一份政府文件報導,溫哥華市政府去年邀請各國領事參與一場官辦商務簡報會議,說明房屋政策和公共安全,隔天,中國駐溫哥華總領事楊舒致信給溫哥華市長沈觀健(Ken Sim),表達對臺灣代表出席的不滿「我發現駐溫哥華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也受邀出席!這很不合適!」「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溫哥華總領事館是中國駐溫哥華唯一領事機構!一個中國原則是國際社會的共識!也是加拿大聯邦政府和各市政府的承諾!」要求溫哥華市府嚴肅處理此事件!但溫哥華市長沈觀健沒有屈服,他回信表示「溫哥華自 2007 年以來一直邀請駐溫哥華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參加此年度商務會議,除卑詩省外國領事團成員受邀外,也會邀請其他國際合作夥伴,以促進包容與合作」;加拿大和中國在 1970 年正式建交,但加拿大從來沒有承認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加中建交公報中對臺灣問題的描述是「中國政府重申臺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加拿大政府有注意到(takes note)中國政府的這一立場」;2023 年加拿大眾議院加中關係特別委員會發布臺灣報告書,主張臺灣的未來只能由臺灣人民決定,也強調加拿大的「一中政策」並未對臺灣地位做出評斷 🔗

▍對於用稀土出口卡全球造車業,中國商務部宣稱「中國作為負責任的大國!充分考慮各國在民用領域的合理需求與關切!依法依規對稀土相關物項出口許可申請進行審查!已依法批准一定數量的合規申請!並將持續加強合規申請的審批工作!」🔗

▍中國媒體報導,中國外送平臺 4 月開啟補貼戰,美團外賣宣布未來 3 年將向餐飲行業投入 1000 億人民幣,京都也宣布上線百億補貼,計畫一年內投入超過百億元,在這場補貼戰下,許多品牌透過低價策略提升銷量,現煮咖啡市場也迎來新一輪的價格戰,目前在平臺上可以 2.68 人民幣的低價買到現煮咖啡;這不是中國咖啡界首次掀起價格戰,2023 年以庫迪咖啡、瑞幸咖啡掀起了一波 9.9 元的低價咖啡戰,自去年以來,咖啡界的價格戰逐漸降溫,直到此次平臺補貼又讓低價咖啡冒出頭;中國產能過剩,多個產業以價格戰惡性競爭造成「內卷」,目前最被示警的是電動車市場 🔗

▍中國電動車龍頭比亞迪日前發起割喉價格戰受批評;中國吉利汽車董事長李書福在「2025 中國汽車重慶論壇」上表示,當前世界汽車工業存在嚴重產能過剩,吉利決定不再新建或擴大汽車生產工廠產能,並批評中國國內車市「有些企業的競爭方式令人難以啟齒」;對於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暗指比亞迪只顧抬高股價、債務超高、嚴重威脅中國汽車產業、是「汽車業的恆大」,比亞迪公關處總經理李雲飛發文痛批「河北某車企持續煽動輿論並推波助瀾」「針對惡意舉報、拉幫結派、詆毀抹黑等行為,比亞迪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紐約時報報導,儘管中俄領導人宣稱兩國夥伴關係無上限,但根據紐時獲得的一份 2023 年末、2024 年初俄羅斯聯邦安全局內部文件,將中國情報機構稱為「敵人」,並提到中國嘗試招募俄羅斯間諜,以獲取敏感的軍事技術,並監視俄羅斯在烏克蘭的軍事行動,以了解西方的武器和作戰方式;隨著俄烏戰爭削弱了俄羅斯的實力,及俄羅斯受到西方國家的經濟制裁,聯邦安全局的文件指出,對於一些中國學者推動對俄羅斯的領土主張感到擔憂,中國一些民族主義者認為,俄羅斯應該歸還中國失去的領土,包括俄羅斯遠東地區最大城市海參崴;紐時報導表示,美國希望拉攏俄羅斯,避免中俄兩個核武大國連成一線,俄羅斯聯邦安全局的文件確實顯示中俄之間存在不信任,但有專家表示,普丁知道靠攏中國不是沒有風險,但是是值得的,美國要拉攏俄羅斯的機會非常小 🔗

▍香港特首李家超接受南華早報專訪,表示即使中美地緣政治緊張局勢進一步加劇,香港也不會對美國實施報復性關稅,香港的成功因素在於開放、零關稅、發展為貿易樞紐,才創造了如此規模的貿易量,不能破壞自身的成功基因,並危及自由港地位;香港政府已制定應對最壞情況的應急計畫,但未透露具體內容,因為不希望民眾感到驚慌;對於香港國安法實施後各界批評香港自治和自由受到侵蝕,李家超以「河流匯入大海」的比喻加以反駁,稱兩者交匯的鹹水區將形成新的生態系統,很可能培育味道更加鮮美的新魚類品種,在交匯處建造圍牆並非好事,因為大家都是同一家庭!大海會照顧好河流!🔗

▍日本陸上自衛隊今天在靜岡縣的東富士演習場舉行境內規模最大的實彈演習「富士綜合火力演習」,鑑於中國近年擴大海洋行動,本屆演習想定防衛離島,約 2000 人參與,出動了戰車、裝甲車等約 50 輛,各種火砲 60 門、飛機 20 架、使用彈藥量達 76 噸 🔗

▍日經中文網報導,日中兩國 5 月底就中國恢復進口日本水產的必要條件達成共識,只要完成登記手續後,中方將恢復進口日本水產;但相對於日本水產業界對此的積極評價,日本漁民的反應較冷淡,因為日本水產已幾乎都找到其他國家出口,不再依賴中國市場 🔗

▍日本北海道電視台報導,疑似有中國業主在羊蹄山山腳下的俱知安町巽地區違法建造別墅,實際施工地點與事先申請不一致,被縣府下令暫停施工,但已有超過 1 公頃森林遭砍伐;當地居民憂心,羊蹄山是水源地,森林有防止土石災害的作用,希望能好好守護 🔗

▍一名中國籍觀光客 6 日在京都市遭男子持刀刺傷,行凶男子仍在逃,日本警方朝殺人未遂案方向偵辦;中國駐日使館表示已向日本警方表達關切,要求日方盡快抓捕嫌犯,嚴懲兇手,並提醒在日本的中國公民、特別是訪日遊客加強安全防範 🔗

▍泰國媒體報導,中國企業透過盤據緬甸撣邦的佤邦武裝力量允許,在其控制區內大舉開採稀土等礦藏,導致流入泰國北部的湄公河等河川重金屬及砷濃度超標,引起泰國官方注意及民眾抗議;中國駐泰國大使館對此宣稱,中方高度關注泰國境內湄公河支流重金屬汙染事件!中方支持泰緬兩國展開負責任的調查!透過友好協商解決問題!媒體指出,緬甸礦產資源豐富,但本國開採技術落後,導致採礦產業多半落入中國企業手中,境內的中資礦場眾多,也使中國成為緬甸礦產輸出的最大主顧之一,這些礦產包括玉石、稀土、銅、錫、鉛、鋅等 🔗

▍對於俄羅斯首席談判代表梅丁思基指控烏克蘭拖延交換戰俘與士兵遺體,烏克蘭官員表示「俄方今天的聲明不符事實,也不符先前達成的交換戰俘或返還遺體協議」,指出兩國確實達成返還遺體協議,但並未設下日期,且俄方採取了未經和談擬定的單方面行動,敦促莫斯科當局停止耍花招,回歸建設性作為 🔗

▍俄羅斯發布,烏克蘭針對莫斯科發動無人機攻勢,迫使首都的 2 座主要機場暫時關閉,並導致杜拉地區的阿佐特(Azot)化工廠發生短暫火災,造成 2 人受傷 🔗

▍加薩走廊醫療人員表示,加薩各地今天有 55 人在以色列空襲下身亡,境內各醫院的燃料僅夠再維持 3 天,且以色列拒絕放行國際救援機構進入醫院進行補給;加薩民防機構稱,有 6 名巴勒斯坦人在由美國支持的援助發放中心附近遭槍擊身亡 🔗

▍美國和以色列支持的人道援助組織「加薩人道主義基金會」指責哈瑪斯威脅讓他們無法在加薩走廊展開援助行動,今天並未分發任何糧食,哈瑪斯媒體辦公室則痛批「加薩人道主義基金會的行動在各個層面都徹底失敗!」「哈瑪斯已準備好協助確保另一個長期由聯合國主導的人道行動順利運送援助物資!」一名哈瑪斯消息人士稱,哈瑪斯的武裝支派將從明天開始,在聯合國主導的援助行動路線附近部署一些狙擊手,以防止武裝團體搶劫糧食車;以色列認為,過去由聯合國近東巴勒斯坦難民救濟和工程處(UNRWA)將救援物資交給哈瑪斯發放的做法,只是讓哈瑪斯得以在加薩繼續掌權、控制人民,因此繞過聯合國組織,改與美國支持的「加薩人道主義基金會」合作發放救援物資,這讓 UNRWA 大感不滿,從一開始指責「這是浪費」,到後來指控這迫使飢民步行數十公里領物資形同「死亡陷阱」;「加薩人道主義基金會」果然從發放物資第一天起就不順利,並傳出以色列軍隊對飢民鳴槍、開槍事件,當地衛生部門指控造成數十名巴勒斯坦人死亡,痛批以國新措施形同「大規模死亡陷阱」,以色列軍方則表示正在進行調查;哈瑪斯則否認搶劫物資;以色列去年指控 UNRWA 有 19 名僱員參與哈瑪斯 2023 年 10 月 7 日對以色列的跨境恐攻、綁架,聯合國內部監督辦公室調查後發現有足夠證據證明其中 9 名僱員可能參與恐攻 🔗

▍曾以猙獰面孔喊出「How dare you」聞名於世的瑞典環保少女童貝里(Greta Thunberg),搭乘自由船隊聯盟(Freedom Flotilla Coalition)的人道物資救援船從義大利出發要到加薩對巴勒斯坦人進行物資救援;以色列國防部長卡茲表示,以色列對加薩實施海上封鎖目的是為避免哈瑪斯取得武器,以軍不會允許任何人突破封鎖,已下令軍方阻止這艘船抵達加薩,「致抱持反猶太思想的童貝里及她的夥伴們、哈瑪斯的宣傳工具:我明確地告訴你們,回頭吧,因為你們不可能到得了加薩」🔗

▍蓋達組織(Al-Queda)葉門分支「阿拉伯半島蓋達組織」(AQAP)首腦奧拉基(Saad bin Atef al-Awlaki)發布他接管 AQAP 後首次視訊演說,抗議以色列在加薩走廊的戰爭,呼籲孤狼武裝分子暗殺埃及、約旦、波斯灣阿拉伯國家領導人「鑒於加薩人民已經歷和仍在經歷的狀況,不需要遵守任何紅線!以牙還牙是合理的!」影片還出現川普、馬斯克、范斯、盧比歐、赫格塞斯的畫面及 Tesla 的商標;蓋達組織首任領袖賓拉登於 2011 年遭美國海軍海豹部隊擊斃,近年又爆發內鬨且多名領袖疑似遭美國無人機暗殺,AQAP 仍被認為是蓋達組織現存最危險分支 🔗

▍美國總統川普接受 NBC 電話專訪被問及和馬斯克的決裂,他說他沒有打算和馬斯克和好,被問到他是否認為與馬斯克的關係已畫下句點?川普說「我想是這樣沒錯」「我在選舉上贏得壓倒性勝利。早在這件事發生之前,我就給了他很多機會,我在我第一個任期就給他機會,還救了他一命,我沒有打算和他說話」;對於外界臆測馬斯克可能在明年期中選舉支持民主黨籍議員,川普說如果真的如此馬斯克將面臨後果 🔗

▍馬斯克將他昨天發出的一則貼文刪除,該貼文指「該丟出真正的重磅炸彈了,川普的名字出現在艾普斯坦(Jeffrey Epstein)的檔案中,這才是那些檔案不公開的真正原因」🔗

▍美國移民暨海關執法局(ICE)昨天在加州洛杉磯發動搜查、逮捕有犯罪紀錄的非法移民,引發群眾抗議「釋放他們!讓他們留下來!」美國邊境巡邏隊動用催淚瓦斯、閃光彈並逮捕 1 名工會領袖;移民當局今天繼續在當地擴大相關執法行動,白宮副幕僚長米勒(Stephen Miller)譴責抗議行動「這是一場針對美國法律和主權的叛亂」🔗

▍美國洛杉磯抗議群眾與聯邦執法人員因抓捕有犯罪紀錄的無證移民爆發衝突進入第 2 天,白宮發言人表示「川普總統已簽署備忘錄部署 2000 名國民兵,以處理被縱容至今的違法亂象」;美國總統川普發文「如果加州州長『Newscum 紐渣』(Gavin Newscum)和洛杉磯市長巴斯(Karen Bass)不能履行職責,眾所皆知他們做不到,那麼聯邦政府將會介入,用該用的方式解決暴動與搶劫問題!!!」「在經歷了兩天的暴力、衝突和騷亂之後,國民警衛隊在洛杉磯的表現非常出色。我們的州長 Newscum 和市長 Bass 都無能,他們一如既往地無力應對(看看他們是如何應對火災的,現在又是如何應對他們極其緩慢的審批災難的。聯邦審批已經完成了!)這些由煽動者和收錢的鬧事者發起的激進左翼抗議活動將不會被容忍,此外,從現在開始,抗議活動中將不允許佩戴口罩,這些人到底在隱瞞什麼?再次感謝國民警衛隊出色的工作!」🔗

▍美國總統川普 4 日發布命令禁止有意赴哈佛就學的國際學生入境美國,美國法院 5 日下達暫時禁制令擋下禁令,美國國務院昨晚通知恢復處理相關簽證申請「領事部門必須恢復處理哈佛大學學生及交換訪客簽證」,但表示凡申請簽證前往哈佛的任何人,大使館與領事館應繼續完成對他們的額外審查,包括檢查他們的社群媒體帳號;專家表示,即使官方取消禁令,國務院對簽證核發仍擁有裁量權,領事官員可基於任何理由拒發簽證且不必解釋原因 🔗

▍哥倫比亞右翼反對派參議員、明年總統大選候選人烏力貝(Miguel Uribe)今天在首都波哥大舉行競選活動時遭武裝分子從背後開槍,頭部中 2 槍、膝蓋 1 槍、情況危急;哥倫比亞總統府發布聲明,政府堅決且強力譴責這起暴力攻擊,「這起暴力事件不僅是對他個人的攻擊,也是對民主、思想自由,以及哥倫比亞正當政治活動的攻擊」,呼籲展開徹底調查;媒體報導犯嫌是一名青少年,目前已被逮捕 🔗

▍世界驕傲節遊行在華府登場,歡慶「同志驕傲月」,並抗議川普削弱 LGBTQ 權利,包括宣布聯邦政府只承認男性與女性兩種性別、禁止跨性別人士服役、並終結 DEI 政策 🔗

2025 年 6 月 9 日

▍國防部上午公布過去 24 小時偵獲中共派出共機 7 架次,其中 5 架次逾越海峽中線進入我西南、東部空域,及共艦 8 艘持續在臺海周邊活動,國軍運用任務機、艦及岸置飛彈系統嚴密監控與應處 🔗

▍財政部公布 5 月出口 517.4 億美元、創歷年單月新高、首破 500 億大關、年成長 38.6%、連續 19 個月正成長;臺灣 5 月對美國出口 155.2 億美元、年增 72.3 億美元、年增幅度 87.4%,雙創歷年單月最高紀錄,占總出口比重 30%,再次超車中國與香港,成為臺灣第一大外銷市場;財政部統計處長蔡美娜表示,5 月對美國出口大幅增加,主因人工智慧商機延續、全球供應鏈重組、美國加速製造業回流及在地化發展、廠商為因應美國對等關稅而提前拉貨,資通與視聽產品出口年增 1.5 倍;前 5 月對美外銷占總出口 26.8%、創近 32 年同期新高,對中國與香港出口占總出口 28.1%、寫近 24 年同期新低,兩者差距只有 1.3 個百分點,是近 25 年來同期最小差距;前 5 月對東協出口占總出口比重 20.3%,也寫歷年同期新高 🔗

▍中國國民黨今天召開記者會,質疑立委沈伯洋父親的貿易公司在中國海關總署官方網站中登記在案,是要進入中國市場大賺人民幣、大賺紅錢「中共會不會透過他的父親滲透民進黨立院黨團!甚至滲透立法院國防及外交委員會!若民進黨持續讓這麼高風險的人續任!臺灣恐將遭木馬屠城!」沈伯洋表示,他日前才示警中國對他進行系統性攻擊、其中不乏在地協力者,結果中國國民黨就跳出來開一場抹黑他的記者會,提醒民眾注意,中國這種鋪天蓋地的系統性攻擊手法只會越來越多 🔗

▍臺灣萬海航運營運的 WAN HAI 503 旺春輪今天在印度西部外海發生火警、火勢難以控制,船上 22 名船員中有 6 人是臺灣人,其中 18 人在獲救後由印度海軍船艦後送,印度海岸警衛隊仍在搜救 4 位失聯船員,其中 2 名是臺灣人 🔗

▍前臺灣公民張立齊因為領有中國定居證,臺灣身份被註銷,他透過中國環球時報專訪辯稱,兩岸條例在廢除臺灣身分條件中不包含擁有中國大陸定居證!且自己的定居證已失效快一年了!同時因為他目前還沒有中國身分證,所以無法以中國人的身分申請回臺灣!他要對臺灣當局打行政訴訟!陸委會今天表示,國人申領持用中國大陸護照、身分證、定居證等證件、或在中國大陸設籍,均構成違反兩岸條例單一身分規定,依法必須註銷臺灣人民身分;中國製發的證件經政府查獲時是否逾期,不影響當事人行為已違反法律的事實 🔗

▍資安媒體 Cybernews 調查發現,中國發生可能是史上規模最大的個資外洩事件,逾 40 億筆個資、總計 631 GB 的資料庫遭洩露,包括 8 億個微信用戶資料、7.8 億個住宅地址資料、6.3 億個帶有姓名生日電話的支付卡號、6.1 億個有姓名電話的身分證號碼;Cybernews 研究團隊無法判定外洩資料屬於任何可識別的組織,該資料庫在被發現後不久就遭關閉;團隊研判,該資料庫集經過精心收集和維護,旨在建立近乎全面性的中國公民行為、經濟和社會檔案,可能用於監控、分析或收集資料等目的 🔗

▍中共管制稀土出口,卡住全球電動車製造商脖子;中共官媒新華社發表評論文章稱「中國規範稀土出口合理合法!」各國與其陷入脫鉤斷鏈的焦慮、或戰略武器的迷思,不如將更多精力投入到理解和適應中國的新規治理上「中國作為全球關鍵礦產重要供應國!確實履行國際防擴散義務!是以非歧視性原則堅持維護世界和平與地區穩定的負責任之舉!是履行大國責任的必然一步!絕非針對特定國家的壁壘!」🔗

▍中國海關總署公布,5 月中國出口金額以美元計年增 4.8%,增幅較 4 月回落 3.3 個百分點;進口年減 3.4%,降幅較上月擴大 3.2 個百分點,貿易順差 1032 億美元;1 至 5 月,中國前 3 大出口市場分別是東南亞國家協會、歐盟、美國,其中對東協出口年增率大幅增長 12.2%,對歐盟出口年增 6.4%,對美國出口年減 9.7% 🔗

▍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發布的統計數據,中國 5 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成長率年減 0.1%,連續 4 個月負成長,持續通縮陰影;5 月生產者物價指數(PPI)成長率年減 3.3%,較 4 月擴大 0.6 個百分點,創 22 個月以來最大減幅,中國 PPI 成長率自 2022 年 10 月以來即呈現負成長態勢;路透社解讀,中國工廠活動降溫顯示,美國關稅措施對於中國製造業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也抑制服務業的成長;5 月 CPI 成長率年減 0.1%,顯示出儘管中國政府拋出一系列消費支持措施,仍受就業不穩定、新房價格停滯等影響,導致家庭在收入壓力下,對於消費支出抱持趨於謹慎態度 🔗

▍中國經濟疲弱,不少民眾生計出現困難,中共官方今天印發「關於進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著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意見」,表示將充分運用大數據比對與實地摸排相結合等方式,加強動態監測預警,將符合條件的群眾納入社會救助範圍,加強低收入群體兜底幫扶,對符合條件的大專畢業生、就業困難者給予社會保險補貼 🔗

▍中共航母「山東號」與「遼寧號」同時現蹤日本專屬經濟海域內,日本神盾艦密切監控;日本防衛省發布,中共航母「山東號」及一艘導彈驅逐艦、一艘巡防艦在沖之鳥島外海的太平洋海域航行,一度進入日本的專屬經濟海域內,並觀測到有艦載戰鬥機及直升機起降,未有危險行動;「山東號」7 日時被觀測到在沖繩宮古島東南方約 550 公里的海域上航行,「遼寧號」在南鳥島西南方約 300 公里日本專屬經濟海域上航行;這是首度有 2 艘中國航母同時在日本周邊行動,並進入日本專屬經濟區海域;遼寧號曾於 5 月 25 日在釣魚台以北約 200 公里處的東海首度進行艦載機起降作業,5 月 27 日,遼寧號經由沖繩本島與宮古島之間進入太平洋,並在宮古島以南、菲律賓以東海域多次起降艦載機;南鳥島是位於東京都小笠原群島中的一座島,距離日本本州約 1800 公里,是日本國土最東之地,中國將小笠原群島至關島的區域劃定為第 2 島鏈,並將其視為臺海戰爭時的關鍵防線 🔗

▍對於中共航空母艦遼寧艦 7 至 8 日在日本南鳥島近海航行,中國外交部宣稱「中國軍艦在有關海域活動,完全符合國際法和國際慣例!中方一貫奉行防禦性國防政策!希望日方客觀理性看待!」🔗

▍日本沖繩美軍嘉手納基地內,一處由日本陸上自衛隊管理的未爆彈保管庫今天上午發生爆炸,初步獲報有 4 人受傷,無生命危險 🔗

▍韓國新任總統李在明今天與日本首相石破茂通話,韓國總統辦公室發言人表示,李在明在通話中強調,在現今的戰略環境下,韓日關係的重要性提升,兩國應基於彼此的國家利益,建立足以共同應對未來挑戰的共生關係,雙方也同意以相互尊重、信賴、負責的態度,發展更穩固且成熟的韓日關係,以及同意在美日韓合作框架下,共同努力應對各種區域危機 🔗

▍南韓親中、親北韓總統李在明上任,南韓統一部今天對被北韓綁架者家屬團體向北韓散布傳單表示遺憾!「強烈要求停止這類可能造成朝鮮半島局勢緊張、威脅邊境地區民眾生命安全的行為!」韓聯社報導,由於南韓憲法法院判決「向北韓散布傳單為言論自由」,尹錫悅政府在憲法法院判決出爐後便沒有特別阻止脫北者團體在兩韓邊境散布傳單、也沒有要求自制,李在明上臺後即改變政府立場,可能是為了緩解兩韓關係向北韓釋出善意 🔗

▍韓國首爾法院今天表示,有關總統李在明涉嫌違反公職選舉法一案,相關審理程序將無限期延後;李在明被控在 2021 年參加總統選舉期間,對大壯洞、柏峴洞開發計畫貪污案作出不實、誤導選民的言論,違反公職選舉法;韓國憲法第 84 條規定,總統任內不受刑事起訴,但犯下內亂或外患罪則不在此限,但這條規定是否適用於總統當選前就已在審理中的案件,法律專家持不同意見 🔗

▍菲律賓總統府反組織犯罪委員會官員表示,拘留所目前已關押超過 640 名外籍離岸博弈產業員工、人滿為患,許多人因為沒有護照而無法遣送;目前大約仍有 9000 名外籍離岸博弈產業員工非法滯留在菲律賓,但由於拘留所爆滿,執法單位已暫停搜捕行動;菲律賓離岸博弈產業於 2016 年興起,工作人員大多來自中國、馬來西亞、印尼、緬甸、臺灣,主要服務對象是中國客戶,並被發現暗中從事電信詐騙、洗錢、人口走私 🔗

▍一名柬埔寨士兵 5 月 28 日在柬埔寨、泰國、寮國的交界處發生的衝突中喪命;泰國總理貝東塔表示,她已與柬埔寨政府會談達成正面結論「雙方同意在衝突地點共同調整軍事力量,以緩和對抗氣氛」,進一步的會談預定在 6 月 14 日舉行;柬埔寨國防部說,兩國軍隊舉行會談「決定調整雙方部隊,使其返回到適當位置,以減少對抗」;泰國和柬埔寨長期以來一直因長達 800 多公里的邊界而存在爭議,這條邊界大部分是在法國占領中南半島時期劃定;根據泰國皇家陸軍聲明,5 月 28 日是柬埔寨士兵在泰國東部烏汶省附近率先開火,泰國士兵對柬埔寨邊界部隊開火予以還擊,雙方交火約 10 分鐘後,柬方要求停火 🔗

▍澳洲戰略政策研究所資深分析師戴維斯(Malcolm Davis)受訪表示,有鑑於印太地區的不穩定局勢,特別是中國可能入侵臺灣的極其明顯威脅、可能在未來 10 年內入侵臺灣,澳洲急需大幅增加澳洲國防軍預算,「現實情況是,澳洲北部所有關鍵基礎設施,或是皇家澳洲空軍丁達爾基地、港口、以及其他石油和能源設施皆毫無防禦」🔗

▍印度 2025 年 GDP 預估達 4.187 兆美元,將超越日本的 4.186 兆美元,成為排在美國、中國、德國之後的世界第 4 大經濟體;但有專家點出印度人均 GDP 僅 2878 美元是印度必須面對的一大挑戰,日本的人均 GDP 則是 33955 美元 🔗

▍根據俄羅斯國防部消息,俄軍已推進至烏克蘭中部的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地區邊緣「一支戰車部隊已抵達頓內茨克人民共和國(Donetsk People’s Republic)西境,並在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Dnipropetrovsk)地區持續發動攻勢」;莫斯科公開宣稱烏克蘭的頓內茨克(Donetsk)、赫松(Kherson)、盧甘斯克(Lugansk)、札波羅熱(Zaporizhzhia)和克里米亞(Crimea)等 5 個地區為其領土,而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並非其中之一;俄羅斯聯邦安全會議副主席麥維德夫(Dmitry Medvedev)宣稱,俄軍在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地區的攻勢表明,烏克蘭如果不願在和談中接受俄方攫獲領土的現實,那麼俄軍將進一步推進!🔗

▍波蘭武裝部隊作戰司令部表示,俄羅斯鎖定烏克蘭西部發動飛彈和無人機空襲之後,由於鄰近烏克蘭與波蘭國界,華沙當局和盟友飛機今天一早升空,確保波蘭空域的安全,烏國全境均處於空襲警報狀態 🔗

▍烏克蘭空軍表示,俄羅斯在一夜之間對烏克蘭 10 處地點發動了創紀錄的 479 架無人機、及 20 枚飛彈空襲,烏軍擊落或攔截其中 460 架無人機、打下或阻攔 19 枚飛彈,目前沒有人員喪命或大規模傷亡通報;烏克蘭對俄羅斯一座生產無人機零件的電子工廠發動夜襲,當地官員表示工廠被迫暫時停產 🔗

▍烏克蘭與俄羅斯交換戰俘,基輔當局與莫斯科均證實相關程序,但並未公布具體人數;此為雙方本月 2 日在土耳其會談達成的共識,雙方將針對重傷、健康狀況不佳、及 18 至 25 歲的年輕戰俘進行交換,並同意各自移交 6000 具遺體 🔗

▍北約秘書長呂特表示,為對俄羅斯維持可靠的嚇阻和防禦力,北約有必要將空中與飛彈防禦能力提高 400% 🔗

▍以色列軍在加薩南部醫院的地下坑道,發現哈瑪斯領導人穆罕默德辛瓦遺體所在並確認身分「這是哈瑪斯肆意利用平民的又一例證,他們利用民間基礎設施和醫院,一次又一次地將平民當作人肉盾牌」「我們在醫院的急診室正下方發現了一個由數個房間組成的設施,在其中一個房間裡,我們發現並擊斃了辛瓦」,另一名哈瑪斯高級領導人拉法旅指揮官沙巴納(Mohammad Shabana)與其他幾名身份待確認的武裝份子亦被發現於現場身亡;穆罕默德辛瓦是前哈瑪斯領導人亞雅辛瓦的弟弟,亞雅辛瓦也在加薩戰爭中被以色列部隊擊斃 🔗

▍以色列發布,以色列軍隊已控制一艘試圖突破加薩走廊海上封鎖的援助船,這艘船上載有包括瑞典「環保少女」童貝里在內的 12 人,以色列外交部說「這艘名人們的自拍遊艇正安全駛往以色列岸邊,船上乘客預計將返回各自國家」「他們獲得了三明治和飲水,這場表演結束了」;聯合國巴勒斯坦領土人權狀況特別報告員艾班尼斯(Francesca Albanese)敦促其他船隻挑戰以色列對加薩的封鎖「瑪德林號的旅程或許已經結束,但使命尚未完成!每個地中海港口都應派遣船隻援助並聲援加薩!」🔗

▍美國移民暨海關執法局(ICE)在加州洛杉磯大規模掃蕩有犯罪紀錄的無證移民,引發加州民眾示威抗議並演變成暴力衝突,有數千名抗議者癱瘓高速公路,以及召來無人駕駛計程車予以砸毀、縱火,現場釋放大量有毒氣體,部分抗議群眾朝警方丟擲水泥塊,洛城警察向民眾發射橡膠彈、催淚瓦斯;對於美國總統川普下令 2000 名國民兵進駐洛杉磯抗暴,加州州長紐松痛批川普出動國民兵之舉為蓄意煽動,多位民主黨州長發布聯合聲明「總統川普部署加州國民兵這一步,是令人震驚的濫權行為!」「州長是各州國民兵的總司令,聯邦政府在未與州首長協商或合作的情況下,即在其邊境啟動國民兵是無效且危險的!」「我們與紐松州長站在一起,他已明確表示暴力行為是無法接受的!且地方當局應當在沒有聯邦干預與威嚇造成的混亂之下履行職責!」國民兵是美國唯一一個既可由州長、也可由總統調動的軍事單位,但幾乎都是由州長調動,根據白宮發布的備忘錄,總統川普下令軍隊暫時保護 ICE 和政府人員以及聯邦財產;國防部長赫格塞斯發文表示,南加州的陸戰隊處於「高度戒備」狀態,如果暴力事件持續,將派赴支援國民兵;加州州長紐松痛批,揚言在美國國土派陸戰隊鎮暴是瘋狂行為!赫格塞斯說,允許攻擊執法任務才是瘋狂行為「國民兵、陸戰隊在有必要時都會與 ICE 站在一起」🔗

▍美國第 2 大城洛杉磯連續第 3 天動盪,抗議人士不滿聯邦移民官員逮捕數十名非法移民和幫派分子,在洛杉磯警方宣布洛杉磯市中心為非法集會區域後,抗議行動已分散至市中心各個地區,員警正在多個不同地點驅離群眾,洛杉磯警方警告居民、商家和觀光客提防並通報任何犯罪活動;法新社報導,有抗議民眾認為美國總統川普是刻意部署加州國民兵來升高緊張局勢「我認為這是恐嚇戰術,抗議活動很和平,現在沒有人試圖做出任何破壞行為,然而,卻有國民兵荷槍實彈站在周圍,試著嚇阻美國民眾從事憲法第一修正案賦予的權利」「我們痛恨他們對無證工人的所作所為,但這已經來到全新等級,剝奪抗議與和平集會的權利」🔗

2025 年 6 月 10 日

▍國防部上午公布過去 24 小時偵獲中共派出共機 14 架次逾越海峽中線進入我西南、東部空域,及共艦 6 艘、公務船 1 艘持續在臺海周邊活動,國軍運用任務機、艦及岸置飛彈系統嚴密監控與應處 🔗

▍中國國民黨臺北市議員王欣儀的助理林岳龍,遭檢調查出涉入共諜案,在過去擔任立委助理期間利用職務便利取得機密公文,將資訊提供給中國,違反《國家安全法》,檢調今搜索其住所及議會辦公室,並將其帶回偵訊;林岳龍曾擔任王鴻薇、林倩綺、許宇甄等國民黨立委的助理,並曾以新黨籍參選臺北市議員落選,後轉往王欣儀議員服務,並是現任中國國民黨臺北市黨部發言人 🔗

▍中國國民黨立院黨團提案,稱上校軍官通常在 40 至 55 歲間退休,正值子女上高中或大學經濟壓力較大!政府自 2017 年起排除上校以上階級軍人子女教育補助,改為僅發給中校以下退伍軍人,導致上校退伍軍人感受到權益的剝奪!今天在藍白聯手下,三讀修正通過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條例,恢復退役上校階以上子女教育補助費 🔗

▍立法院會今天三讀修正通過中國國民黨立院黨團所提軍人待遇條例部分條文,志願投入軍旅者每月發給志願加給 3 萬元,較現行志願役加給 1 萬 3000 元至 1 萬 5000 元,增加 1 萬餘元,另針對臺海局勢緊張,新增戰鬥部隊加給 🔗

▍民進黨表示,總統賴清德上任後要求研議軍人待遇的調整,政府已有具體措施,將國軍薪資調整編列在年度預算內,包括基層國軍加薪最多 1 萬 2000 元,4 月已正式生效;國民黨、民眾黨立委提出要加碼,卻沒有說明財政來源為何,而且藍白說要讓官兵所處環境獲得改善與升級,那為何要擋國土安全韌性的相關預算?要讓官兵維持後勤能量,為何要刪除國防預算 84 億元?要從法制面著手防止滲透,為何一再阻擋國安法案?待遇調整不應該通盤式的喊價,不僅沒有解決問題,反而會製造更多爭議,也變成政治議題 🔗

▍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表示,賴總統、卓榮泰與國防部對於國軍的待遇及福利一向不遺餘力,即使立法院大幅刪減中央政府總預算,行政院仍然持續在衡量國家財政負擔下逐步提升國軍的福利;依據今天立院三讀修正通過的軍人待遇條文,未來每年中央政府總預算都可能大幅增加至少 290 億元;依照憲法第 70 條的精神、預算法第 91 條以及財政紀律法第 5 條規定,立院在通過大幅增加政府歲出預算的法案前,應該先徵詢行政院意見並協調可行性財源,立院卻未如此;且先前刪除國防部 84 億元預算、凍結 899 億元預算超過 5 個月,延遲武器裝備及縮減了國軍戰備工程量能,包括訓練場整建、海軍軍港擴建等規劃,不論是人員訓練及武器接裝工作都無法依規劃期程進行;國軍既有各項加給,都是考量國家整體財政裕度後審慎編列,立法院在野黨團再次違反去年與行政院達成的共識,也再度違反預算法以及財政紀律法,政院在收到條文後將審慎研議合法合憲的救濟方式 🔗

▍網紅「館長」陳之漢在抱怨健身房、電商都虧錢後,今搭機前往中國做直播,宣稱「過去很仇視中國,從未想過這輩子會去中國,但近年網路看到的與過去聽到的不同,決定自己花錢到中國,帶真相給大家看!」「民進黨多年來的選舉策略就是操作對中國的恐懼,建構中國很可怕、很退步的印象,所以我來的主要目的就是戳破他們的謊言!」,還說他會透過 YouTube 直播、不可能被封鎖「中國根本不禁止翻牆!長期以來臺灣都在說他們禁止翻牆,但其實他們只是要多付一個叫做 VPN 的費用!」「你說中國人、大陸人看不清這個世界?沒有、沒有、沒有!他們接收資訊是很廣泛的!」(編按:中國建有全球最大的「網路長城」讓中國人無法自由連上國外大部分的網站,且在中國使用 VPN 翻牆是違法行為,中國明文規定「進行國際聯網時,必須使用郵電部國家公用電信網提供的國際出入口信道,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自行建立或使用其他管道進行國際聯網」)🔗

▍陳之漢抵達上海後直播過程多次中斷,但在中國導遊的引導下,仍努力強調中國的廁所有門很漂亮!稱讚上海建築物很美!交通很好!民眾都很守秩序!連裝飲料的袋子都好美!並跟中國導遊介紹說在臺灣一杯奶茶可以賣到 800 台幣、200 人民幣 🔗

▍中國兩艘航空母艦山東艦、遼寧艦近日首次在太平洋同時活動,中國外交部回應稱「中國軍艦在有關海域的活動完全符合國際法和國際慣例!中國一貫奉行防禦性的國防政策!希望日方客觀理性看待!」🔗

▍美國聯邦調查局局長 Kash Patel 發文「美國聯邦調查局底特律分局逮捕第二名中國籍嫌疑人,並指控她走私生物材料進入美國,還向聯邦調查員撒謊。這名嫌疑人名叫韓呈萱,她目前正在中國武漢華中科技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攻讀博士學位,韓呈萱是最近第三位被指控類似罪行且跟中國有關的人。韓呈萱被控從中國寄送四個包裹到美國,包裹內含跟線蟲有關的生物材料,收件人是跟密西根大學一個實驗室有關的人。在 6 月 8 日抵達底特律大都會機場時,韓呈萱據稱對聯邦官員提供虛假陳述,否認自己寄送過這些包裹,韓呈萱的電子設備中的資料在她抵達美國前三天就已經被刪除。在隨後跟聯邦調查局和移民及海關執法局、國土安全調查署幹員的面談中,韓成軒承認寄送這些包裹並撒謊的事實。這個案件是美國聯邦調查局及其他聯邦合作夥伴加強打擊這類病原走私行為的成果,因為中國共產黨正持續試圖破壞美國的研究機構」🔗

▍中共新華社報導,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今天與韓國新任總統李在明通話,習近平說中韓應推動戰略合作夥伴關係邁向更高水平!加強各層級各領域交流!李在明說高度重視韓中關係!願推動深入發展!李在明被認為立場親中,上任後已分別於 6 日和 9 日與美國總統川普和日本首相石破茂通話 🔗

▍中國商務部公布「鑒於本案情況複雜」對自歐盟進口的豬肉及豬副產品的反傾銷調查期限延長至 12 月 16 日;這件反傾銷調查被認為是歐盟向中國電動車加稅的反制措施之一;中國商務部才剛表示,中歐經貿高層官員 3 日在巴黎會談,包括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徵收反補貼稅以及中國對歐盟白蘭地酒反傾銷調查與反制措施等都取得新的進展,中方並承諾加快審批稀土出口 🔗

▍美中在倫敦舉行貿易談判之際,中共黨媒人民日報在頭版刊登華為創辦人任正非的專訪「國家越開放,會促使我們更加進步——對話任正非」,被問及遭美國封鎖打壓心裡怎麼想?任正非說「沒有想過,想也沒有用。不去想困難,幹就完了,一步一步往前走」;對於美國商務部警告「使用中國先進電腦晶片,包括特定華為昇騰晶片的風險」,任正非說「中國做芯片的公司很多,許多都做得不錯,華為是其中一家,美國是誇大了華為的成績,華為還沒有這麼厲害」「我們單芯片還是落後美國一代,我們用數學補物理、非摩爾補摩爾,用群計算補單芯片,在結果上也能達到實用狀況」,他認為中國在中低端晶片上是可以有機會的,中國數十、上百家晶片公司都很努力,特別是化合物半導體機會更大「軟件是卡不住脖子的,那是數學的圖形符號、代碼,一些尖端的算子、算法壘起來的,沒有阻攔索」「芯片問題其實沒必要擔心」「用疊加和集群等方法,計算結果上與最先進水平是相當的。軟件方面,將來是千百種開源軟件滿足整個社會需要」「困難在我們的教育培養、人才梯隊的建設。中國將來會有數百、數千種操作系統,支持中國工業、農業、醫療等的進步」,他並強調基礎理論研究的重要性,表示當中國擁有一定經濟實力的時候,要重視理論特別是基礎理論的研究,基礎研究一般要 10 年、20 年或更長的時間,如果不搞基礎研究,就沒根,即使葉茂,欣欣向榮,風一吹就會倒 🔗

▍中國為擴大內需、提振消費需求,中國國務院發布文件表示將「合理提高最低工資標準」;中國媒體報導,今年上半年中國已有多省陸續上調最低工資標準,廣州市調高至每月 2500 人民幣(1 萬 400 台幣),深圳市最低時薪調高為 23.7 人民幣(99 台幣),福建上調 4 個檔次的每月最低工資標分別為 2265、2195、2045、1895 人民幣,上海維持各省最高的 2690 人民幣(1 萬 1190 台幣)🔗

▍中國福建、四川舉行焚書活動,銷毀上萬件違禁圖書、非法報刊、盜版光碟;港媒報導,現場包括一批透過寄遞管道的臺灣出版物 🔗

▍香港警察國安處宣布禁止下載臺灣 ESC 團隊開發的手機遊戲「逆統戰:烽火」,理由是這款遊戲宣揚臺獨、港獨、鼓吹武裝革命推翻中國,下載或資助該 App 的市民將觸犯國安法!「逆統戰:烽火」回應「謝丞相賜箭」🔗

▍正在獄中服刑的前香港眾志秘書長黃之鋒 6 日再被香港當局拘捕、被控以國安罪名,可能面臨終身監禁;美國國務院對此強烈譴責,表示黃之鋒之前僅因為參與了和平的政治活動,就被依模糊的國家安全指控而遭不公正判決,根據北京在「中英聯合聲明」中做出的國際承諾,這種活動本應得到尊重,如此對香港未來的悲劇性攻擊,證明北京從未打算履行維護香港高度自治的承諾,呼籲北京和香港官員停止使用虛假的國家安全法來針對香港人,釋放所有政治犯,並撤銷對黃之鋒的這些令人憤慨的指控 🔗

▍香港特首李家超表示,已將「國家安全條款」加入經營餐廳的法律條文,今後餐廳經營者若有違反國安行為,將被取消經營牌照 🔗

▍中國駐菲律賓大使館日前發布聲明,要菲律賓政府勿把「域外勢力」拉進中菲之間的南海爭議!菲律賓海軍發言人今天在例行記者會回應媒體提問表示,中國正是在西菲律賓海進行干涉的域外勢力,中國對菲律賓海軍、海岸防衛隊、漁業局船隻的恫嚇及侵犯行為全世界有目共睹,此類行為在文明世界不該發生,中方的非法存在、恫嚇、侵犯以及欺騙性訊息就是在西菲律賓海造成動蕩的主因,菲律賓武裝部隊將在理念相近國家的支持下繼續履行職責 🔗

▍瓜地馬拉總統阿雷瓦洛洛(Bernardo Arévalo)結束在臺灣的訪問後,前往日本與日本首相石破茂舉行會談,雙方同意將雙邊關係升格為戰略夥伴;石破茂在聯合記者會表示「國際社會正面臨歷史的轉換期,與瓜地馬拉這樣的志同道合的國家合作,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還重要,希望與瓜地馬拉在國際社會能密切合作」🔗

▍俄羅斯國鐵今天表示已與北韓火車部門達成協議,將恢復兩國首都之間每月兩次的直達旅客列車;這條路線距離超過 1 萬公里,是全球旅程最長的直達列車,需 8 天才能抵達,自 2020 年 COVID-19 疫情後中斷 🔗

▍美中兩國在倫敦進行貿易談判,金融時報報導,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哈塞特(Kevin Hassett)表示「我預期這將是一場簡短、伴隨有力握手的會面,我們的期望是,雙方一握完手,美國的出口管制就會立即鬆綁,稀土也將大量釋出」,但強調美國限制輝達 H20 晶片向中國出售的管制措施將不會取消,「我說的是對其他晶片的潛在出口管制,那些對他們也非常重要」;白宮一名高層官員則透露,如果中國願意加速稀土的出口,川普將考慮放寬對中國晶片出口的限制 🔗

▍美中兩國結束首日在倫敦的貿易談判,明天將繼續;美國由財政部長貝森特、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貿易代表葛里爾代表談判,中國由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商務部長王文濤、國際貿易談判代表李成鋼擔綱進行磋商;貝森特會後形容這是良好會談,盧特尼克說首日會談富有成果 🔗

▍美國總統川普發文「加州州長紐森和洛杉磯市長巴斯應該要為他們的糟糕表現向洛杉磯市民道歉,包括現在發生的暴動。參與暴動的人根本就不是抗議人士,而是來製造麻煩、煽動叛亂的人。請大家記住,不准戴面罩!」🔗

▍美國移民及海關局(ICE)在加州洛杉磯大規模掃蕩有犯罪紀錄的無證移民,引發群眾抗議和警民衝突,示威群眾占據洛杉磯市中心街道,焚燒車輛並洗劫商店,警方動用催淚瓦斯和橡膠子彈因應;美國總統川普表示「製造問題的人是職業煽動者和叛亂分子」「他們是壞人,應該被關進監獄」;加州州長紐森痛批川普瘋狂、獨裁,放話「有種來逮捕我」,聯邦政府邊境沙皇霍曼(Thomas Homan)回應表示,目前還沒有逮捕紐森的打算,因為紐森的行為尚未越界;加州政府發布聲明,紐松和加州檢察長對川普政府提起訴訟,要求終止對加州國民兵「非法」且不必要的接管行動,並說川普政府此舉不必要地加劇洛杉磯地區的混亂和暴力衝突;舊金山群眾加入聲援洛杉磯,要求「廢除美國移民暨海關執法局」「滾出舊金山」,已有逾 150 人遭逮捕,2 名舊金山員警受傷;美國北方司令部宣布,已動員約 700 名陸戰隊員協助保護加州洛杉磯地區的聯邦人員和財產 🔗

▍許多抗議掃蕩無證移民的民眾戴口罩、高舉墨西哥國旗、焚燒美國國旗,引發支持與反對兩派激烈爭論;墨西哥總統薛恩鮑姆表示,墨西哥政府不支持任何形式的暴力抗議行為,燒毀警車不是正常抗議而是挑釁行為,呼籲在美國的墨西哥人以和平方式表達訴求;薛恩鮑姆呼籲美國當局,對於所有移民程序應該依法辦理,並在尊重尊嚴與法治的框架下進行,並感謝洛杉磯這座城市多年來寬容地接納成千上萬的墨西哥人,他們對美國與墨西哥的經濟有著重要貢獻,而且美國經濟也需要墨西哥移民 🔗

▍洛杉磯示威行動第 4 天,川普政府在動員 2000 名國民兵投入支援後,再動員 700 名陸戰隊員及額外的 2000 名國民兵;加州州長紐松痛批「美國陸戰隊在多場戰爭中英勇服役,捍衛民主,他們不應部署在美國國土上面對自己的同胞,只為滿足一位獨裁總統的瘋狂幻想!這是違背美國價值觀的行為!」美國總統川普發文「如果我這 3 個晚上沒有派軍隊進入洛杉磯,這個曾經美麗又偉大的城市現在恐怕已經燒成灰燼了。之前就因為無能的州長和市長,洛杉磯已經有兩萬五千棟房屋被燒毀。順帶一提,聯邦政府的許可程序比地方政府還更複雜、更嚴格又更耗時,但我們的程序幾乎已經完成了。相對簡單的州和市政府許可程序卻亂成一團,嚴重已經落後進度,而且很長時間內都不會改善。民眾只想趕快重建家園,趕快去催促你們那些無能的州長和市長吧,聯邦政府的許可早就已經辦好了!」🔗

▍加拿大總理卡尼在多倫多大學發表演說,表示面對來自中國、俄羅斯、網路攻擊、氣候變遷等漸增的威脅,加拿大的準備不夠「我們過於依賴美國」「長期以來認為加拿大的地理位置能夠保護我們,這樣的觀點如今越來越過時」「加拿大必須重振軍隊,保衛我們每一吋主權領土」,並宣佈加拿大今年將達到北約組織 2% 的國防開支目標;「現在美國開始將其霸權貨幣化:收取市場進入費用,並減少對我們集體安全的貢獻」,他說加拿大將與志同道合的夥伴建立新的安全關係,並將特別關注歐洲,「我們正積極尋求加強跨大西洋的安全」「本月舉行的加拿大-歐盟峰會將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重要」;美國呼籲北約成員國在未來 10 年將國防支出達到 GDP 的 5% 🔗

▍烏克蘭發布,首都基輔與港城敖德薩,凌晨遭俄羅斯大規模無人機攻擊,造成婦產科醫院、急診病房、住宅建物受損,民用基礎設施遭到破壞、發生火災,救援人員正在現場搜救,要求民眾待在避難所,攻擊仍在持續 🔗

▍剛當選波蘭準總統的納夫羅茨基(Karol Nawrocki)接受匈牙利媒體專訪,明確表態反對烏克蘭加入歐盟,但強調必須支援烏克蘭對抗俄羅斯「波蘭必須從戰略和地緣政治角度支援烏克蘭,因為俄羅斯是我們的主要威脅」「俄羅斯是由戰犯普丁領導的後帝國主義新共產主義國家」,但同時表示「烏克蘭必須理解,包括波蘭與匈牙利在內的其他歐洲國家,也有自身的利益」,其中包括追究烏克蘭民族主義者在戰時屠殺波蘭人的責任,以及應對烏克蘭在農業與物流業的不公平競爭,呼籲雙方需在這些問題上達成妥協與共識;納夫羅茨基曾在競選時說「在波蘭的重要文明問題獲得解決前,我無法想像烏克蘭加入歐盟或北約」,他指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沃里尼亞大屠殺(Volhynia Massacre),當時約 10 萬波蘭平民被烏克蘭民族主義者殺害,波蘭視此為種族滅絕,烏方則否認此描述,並視部分涉案人物為民族英雄 🔗

▍以色列前總理歐麥特(Ehud Olmert)在巴黎受訪表示,現任總理尼坦雅胡未能阻止哈瑪斯 2023 年 10 月 7 日對以色列發動突襲,是作為領導人徹底的失敗!儘管國際社會認為,以色列在遇襲之後擁有自我防衛的權利,但尼坦雅胡今年 3 月拒絕結束戰爭的機會,反而加強軍事行動後,國際社會的觀點已有所改變「如果戰爭無法拯救人質,也無法比之前更有效地剷除哈瑪斯,反而導致將士陣亡、人質遇害,以及無辜的巴勒斯坦人喪命,在我看來,這就是一項罪行!這樣的行為應當受到譴責!而非被接受」,歐麥特說,美國總統川普應該把尼坦雅胡召進白宮橢圓形辦公室,當著鏡頭對他說「夠了」「我不知道這是否真的能發生,但我們必須抱著希望並鼓勵他」🔗

▍路透社報導,聯合國秘書長副發言人表示,聯合國已透過克瑞沙洛過境關卡運送 4600 噸麵粉進入加薩走廊,加薩援助團體估計,需要 8000 到 1 萬噸麵粉才能讓當地的每個家庭都分配到 1 袋,「如此才能緩解巿場壓力,減少鋌而走險之舉」,但又說「多數物資運抵目的地之前,就被絕望而飢餓的民眾搶走,有時候武裝幫派也會搶奪物資」🔗

▍以色列今天針對葉門叛軍「青年運動」在紅海荷台達港的目標發動空襲,以色列防長卡茲表示「我們警告恐怖組織青年運動,如果他們繼續對以色列發動攻擊,他們將面臨強烈回擊,並將遭海空封鎖」🔗

▍加薩衛生當局宣稱,美國支持的人道團體「加薩人道主義基金會」今天在加薩中部發放援助物資,當數以千計流離失所民眾靠近物資發放地點時,以軍朝民眾開火,至少造成 17 名巴勒斯坦人死亡、數十人受傷;加薩衛生當局自以哈戰爭以來,將無論是搶匪、哈瑪斯武裝士兵的死傷,都一律稱作是巴勒斯坦人、民眾死傷、不加以分類,以色列則認為他們很多是偽裝成民眾的恐怖份子,並藏身於民宅、醫院、學校等民間設施 🔗

▍以色列外交部宣布已將瑞典環保少女童貝里驅逐出境,將從以色列搭機前往法國接著再遣返回瑞典;童貝里在戴高樂機場指控「以色列在國際水域綁架我們,並且違背我們的意願將我們帶到以色列」🔗

▍義大利鬆綁移民條件的公投結果出爐,公投投票率僅 30%,未達 50% 的法定門檻,非歐盟人士取得義大利公民身分的所需居住年限維持在 10 年,未如左派期望的縮短為 5 年;義大利總理梅洛尼領導的右派政府歡慶重大勝利,左派反對黨則痛批梅洛尼前往投票站但未領選票,是政府帶頭抵制民主活動 🔗

▍奧地利一所學校發生槍擊事件造成 10 人喪生,死者包括數名學生及該名疑似槍手;根據未證實消息,嫌犯今 年22 歲,曾是該校學生,他攜帶手槍與霰彈槍前往母校作案 🔗

2025 年 6 月 11 日

▍國防部上午公布過去 24 小時偵獲中共派出共機 43 架次,其中 25 架次逾越海峽中線進入我北部、中部、西南空域,及共艦 6 艘持續在臺海周邊活動,國軍運用任務機、艦及岸置飛彈系統嚴密監控與應處 🔗

▍國防部長顧立雄今天在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答詢表示,國防部遭凍結預算高達 899 億多元,他已為預算解凍 3 度來立法院外委會、仍未完全解凍,另 113 年度預算仍有 6 案未解凍,且國外旅費不得流用,對臺灣與友盟國家間的軍事交流造成相當大的影響;對於立法院昨天三讀修正通過軍人待遇條例部分條文,顧立雄說,國防預算分為人員維持、作業維持、與軍事投資三大項目,若加薪支出大幅增加,勢必會擠壓後兩者,而作業維持費若被排擠,將嚴重影響部隊戰力,是對自我防衛決心的錯誤訊號 🔗

▍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斯、美軍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凱恩(Dan Caine)出席美國聯邦眾議院撥款委員會國防小組聽證會,凱恩在書面聲明指出,中國人民解放軍持續透過多面向的施壓行動展現其不斷擴張的能力,這些軍事活動在針對臺灣的範圍、規模、複雜性及頻率上都日益增長,「這些挑釁動作並非例行演習,是為武統而進行的演練」;赫格塞斯在書面聲明中指出,中國正在進行軍事擴張,並積極演練入侵臺灣,「我們步步進逼的威脅是共產中國」,北京正為印太地區的戰爭做準備,這是其更廣泛戰略的一部分,為了主導印太地區,進而稱霸全球,一旦成功,北京就能企圖破壞美國再工業化,甚至扼殺美國經濟,「這種情況不能發生,我的部門不會讓它發生」,川普政府的政策是「以實力確保和平」,這將需要重振美國目前停滯的國防工業基礎,唯有擁有全球最強大且最具殺傷力的軍隊,將其聚焦在最需保護且促進美國利益之處「我們才能嚇阻敵手,且在必要時,於任何潛在衝突中勝出」;面對中國的軍事擴張,赫格塞斯表示,美國除了本土防衛,也將嚇阻中國作為印太地區的首要任務,這包括聚焦美軍現代化,發展能在第一島鏈阻止中國侵略的能力,加強美軍在西太平洋的前沿部署,與美國盟友及夥伴密切合作,強化集體嚇阻或有效因應侵略的能力 🔗

▍台北政經學院基金會、和平與安全中心(CPAS)、中華戰略暨兵棋研究協會共同主辦「臺海防衛兵推」,以 2030 年中國對臺動武為想定時間點進行推演,邀請美國前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穆倫上將(Michael Mullen)、前太平洋總司令布萊爾上將(Dennis Blair)、前日本自衛隊統合幕僚長岩崎茂上將、前海上自衛隊幕僚長武居智久上將等 4 位美日退役將領來臺參與;布萊爾在國際記者會上表示,美國總統和美國國會在臺灣面臨中國侵略時是否軍事介入,取決於兩個因素,第一個因素是衝突將如何爆發,美國不支持臺灣對中國採取挑釁行動,歷任美國總統都明確表示不支持臺灣獨立,因此上述的情況發生引發臺海衝突,將導致美國軍事介入的可能性降低;第二個因素,取決於臺灣是否有能力、意願為自己而戰,臺灣政府是否有意願派遣臺灣的青年男女為保衛自己國家而戰,這將會影響美國是否軍事介入;這 20 年來,他見證了臺灣在自我防衛、抵禦中國的能力與意願不斷增強且非常積極,這意味著美國在當前的情況下,更有可能對臺灣提供軍事援助 🔗

▍前美國陸軍部長沃梅斯(Christine Wormuth)今天在美台商業協會舉行的臺美國防產業合作論壇指出,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斯指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曾指示解放軍要在 2027 年做好攻臺準備,她認為雖然中共領導階層是否會在 2027 年採取行動仍有待觀察,但可以肯定的是解放軍會竭盡全力準備,因此臺灣和美國政府都應該做好準備,應對可能發生的突發事件,最重要的任務就是竭盡所能地加強嚇阻(deterrent)態勢,讓習近平每天早上起床時,都認為今天不是武力攻臺的好時機;臺美可以透過合作促進國防產業發展,軍隊也能從產業界找到作戰問題的解答;美台商業協會會長韓儒伯致詞表示,美國雖然對臺灣仍處在「戰略模糊」的政策,但前美國總統拜登任內 4 次提到若中國犯臺會出兵保衛臺灣,期盼美國未來能朝向更明確的方向,強化對臺防衛承諾 🔗

▍法國科技盛會 VivaTech 將開幕,法國論壇報(La Tribune)專訪外交部政務次長吳志中,分析臺灣產業面對中國的威脅,指出臺灣正大幅減少對中投資,從 2014 年有 84% 的對外投資流向中國,到 2024 年已降至 7%,轉向日本、美國、歐洲、南亞地區進行投資,臺灣企業也不再於中國設新廠,目前在中國的臺廠主要以成熟技術為主,同時雙方在某些領域仍須保持經濟與文化交流,因為徹底分裂可能引發戰爭,此外,臺灣也從中國進口初級產品及原料例如稀土;與中國不同,臺灣處於全球半導體產業從設計到封裝的生態系統之中,長期與歐洲保持相當緊密的聯繫,包括荷蘭設備商 ASML、法國 Air Liquide、德國 BASF 等;相反地,中國則獨自孤立,由於美國限制,中國被迫在國內建構半導體產業從頭到尾的整個產業鏈,而這需要時間,距離趕上臺灣的水準還很遠;2024 年臺灣在高階晶片製造領域的主導地位進一步增強,臺製高端晶片產量占全球的比重從 93% 上升至 95%,晶片巨頭台積電是臺灣的王牌,臺灣半導體產業絕對是中共覬覦的對象;中國圖謀臺灣的工業實力,與過去納粹德國為擴充軍備覬覦捷克斯洛伐克製戰車的情況類似,最終德國透過 1938 年慕尼黑協定,染指捷克斯洛伐克領土「若中國對臺灣產業採取相同行動,所造成的經濟後果將極為嚴重,不僅對臺灣,對整個世界也是,臺灣不應獨自面對中國威脅」🔗

▍中共國臺辦今天表示,海峽論壇大會將於 15 日在福建廈門舉行,臺灣有關政黨代表及工會、青年、婦女、民間信俗、農漁水利、文化旅遊、衛生健康、工商金融等各界人士超過 7000 人受邀參加海峽論壇大會,中國國民黨前主席馬英九也將參加海峽論壇,並赴甘肅參訪「大陸歡迎馬英九先生率團來訪,將做好相關活動安排,並提供必要便利」🔗

▍陸委會發布新聞稿指出,「海峽論壇」是中共對臺統戰平臺,早在前總統馬英九執政時期,為防範統戰滲透,已律定禁止中央機關人員參加,亦不得配合在臺舉辦分支與延伸性活動,及赴陸須遵守兩岸條例相關規定等,並延續至今,馬英九如今竟配合中共政治操作,規劃率團赴陸參加海峽論壇,實屬不當且有失立場「政府對此深感遺憾與不可思議,也認為不會獲得多數國人認同」;當前中共加大對臺複合性施壓侵擾,及持續向區域擴張威脅,北京當局更長期利用海峽論壇對我進行「促融、促統」與滲透、分化,陸委會已事先發布政策立場,提醒各界瞭解中共對臺政治意圖;陸委會呼籲,馬英九身為前任國家元首,動見觀瞻,實應體察臺灣主流民意,做出符合國家整體利益的判斷;倘若仍執意出席該論壇,提醒務必秉持對等、尊嚴原則,遵守兩岸條例相關規範,並注意社會觀感,切勿配合中共政治操作,淪為對臺統戰樣板;前總統馬英九應與全體臺灣人民站在一起,共同維護國家主權、尊嚴及核心利益 🔗

▍中共國臺辦今天再度痛批「臺獨頑固分子沈伯洋之父擔任負責人的公司,與大陸某些企業存在貿易往來與業務合作!從中謀取經濟利益!大陸決不允許有人一邊在大陸賺錢!一邊支持臺獨分裂活動!」「沈伯洋之流煽動反中、鼓吹臺獨謀取個人私利!是為追逐個人利益不惜損害廣大臺灣民眾的利益福祉!」🔗

▍中共國臺辦宣稱要將臺灣「資通電軍」20 名成員「列入重點監控對象、並進行三項依法懲戒!」「這是公安機關通過執法行動的實力亮劍!對臺灣資通電軍有組織網路違法犯罪進行集中打擊!」「兩岸同屬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凡危害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者都難逃國家法律的制裁!」🔗

▍中共國臺辦特別安排記者問及直播網紅「館長」陳之漢,中共國臺辦說「有看到陳先生昨天已到達上海,預祝他此行順利、順心!」「這是他與他的團隊自己到上海旅遊!所開展的活動是遵照中國的法律!在遵法守紀的情況下進行!」「任何能夠增進兩岸民眾交流了解的事,相信兩岸民眾都會支持和歡迎!反之,蓄意干擾阻礙兩岸民眾交流了解、挑撥相互關系、破壞彼此互信的行為!只會遭到兩岸民眾的反對和譴責!」🔗

▍直播網紅「館長」陳之漢赴中國上海直播,他在外灘說「哇這些建築雖然這麼久了但還是很猛!你們這邊一定沒有地震!」導遊說上海比較沒在地震帶上,陳之漢馬上說「地震真的講到就感覺很差!我在我們臺灣 921 搬過屍體!那死整片真的很慘!難怪這邊建築這麼漂亮!真好!」陳之漢訪問上海人,對方稱中國有 9 個政黨絕非一黨專政!陳之漢馬上附和說「所以你們的民主等於是多黨!」受訪者又說中國有言論自由,例如讚美孫中山的歌曲不會被官方禁唱!陳之漢又再附和說也是有一定程度的自由!「大陸哪裡不民主?哪裡不自由?跟臺灣到底差在哪裡!」但當他在路上被當地人問「陳先生你好,請問你是哪國人?」時卻不敢回答,一旁的保安並馬上將問話的民眾支開,陳之漢抱怨「所以說不只臺灣!在我們大陸也是有這種!要逼你表態的!」陳之漢遊上海的心得還包括:網路沒有封鎖、資訊多元、廁所有門、高鐵座位有靠背、上海環境優美好多樹好文藝、連公安局都漂漂亮亮、地鐵安檢有效率很安全、攝影機做得很好很多、建設偉大、建築很猛、送餐機器人好先進、無人機全世界最強、政治多黨民主、兩岸一家親、物價低廉、「買電器居然有補貼還能舊換新!這很神奇ㄟ!」而臺灣則是搭地鐵有無差別殺人不安全、充滿政治意識型態、喜歡鬥爭、對於中國無知、見識淺薄、物價昂貴難以生活;網友翻出陳之漢 2022 年 6 月 12 日的發文,他當時說「許多台灣出生的人想要賺人民幣 就要先臭自己的國家給中國人看 台灣的美好並不是有多大多先進的城市 是在於台灣人擁有的自由民主」🔗

▍前中國國民黨立委鄭麗文宣布組織「黨外在野大聯盟」,發起人包括「館長」陳之漢、區桂芝、郭正亮、蕭旭岑、孫立群、葉匡時、陳保基、王惠珀、陳培哲、馮建三、廖元豪、施正鋒、包正豪、何思慎、傅大為、林子文、鄭村棋等,今天的成立大會獲趙少康、陳玉珍、游顥、鄭正鈐、林德福、牛煦庭、賴士葆、馬文君、高金素梅、張啓楷、麥玉珍等人到場支持;鄭麗文說「黨外在野大聯盟」不是為了反對大罷免成立的,而是執政黨逐漸走向「法西斯化、沙文主義化」令大家憂心不已!希望能在未來關鍵的 3 到 5 年團結捍衛臺灣民主!前中廣董事長趙少康說反制大罷免可以成為「黨外在野大聯盟」第一場戰役!反制大罷免的目的也是希望能建立制衡監督的制度!蕭旭岑表示,雖然鄭麗文說不是為了大罷免,但大罷免非常重要,因為如果讓大罷免得逞,台灣就會陷入仇恨政治;蕭旭岑說大罷免本來是民進黨發動的政黨攻防!但現在變成侵害臺灣利益的政治惡鬥!所以大家一定要站出來反對大罷免!🔗

▍美國和中國談判代表團今天在倫敦表示,經過兩天的會談雙方已就「貿易架構」達成共識;中國商務部副部長李成鋼表示「雙方原則上已達成架構,將落實兩國元首在 6 月 5 日通話時達成的共識,以及在日內瓦會議達成的一致意見」,雙方將各自回報兩國領導人;這項架構仍須經過美中領導人批准,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對稀土問題將獲得解決表示樂觀「我們將盡快採取行動。我們對與中方接觸抱持正面態度」🔗

▍美中在倫敦舉行經貿會談後,中國稀土廠商金力永磁今天表示,已陸續獲得國家主管部門頒發的出口許可證,出口區域包括美國、歐洲、東南亞等,不涉及軍工業務 🔗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今天表示,中國願透過商簽共同發展經濟夥伴關係協定落實對 53 個非洲建交國實施 100% 稅目產品「零關稅!」「並為非洲最不發達國家對中出口提供更多便利!」根據中國海關統計,今年前 5 個月對非洲出口 5995 億人民幣、年增 20%,自非洲進口 3636 億人民幣、年增 1.6% 🔗

▍媒體報導,羅馬天主教新任教宗良十四世,6 月 5 日根據梵蒂岡與北京在 2018 年簽訂的協議,首度任命一位中國主教林運團為福州的輔理主教,今天獲得中國當局承認,梵蒂岡發布聲明「這是聖座與中國當局之間對話的又一成果!也是教區共融中的重要一步!」顯示良十四世正延續已故教宗方濟各最具爭議的外交政策決定之一:方濟各 2018 年批准與中國關於主教任命的秘密協議,引發保守派強烈反對,他們認為這項協議屈從於北京的要求,並出賣了中國地下教會的信徒,他們在數十年的被迫害中依然忠於羅馬,中國官方控制的「愛國教會」則未承認教宗權威,一切聽命於中共;梵蒂岡當時表示這是它能達成的最好協議,方濟各說協議主要精神是中國政府承認教宗對中國主教有「最後任命權」,而中國原本堅持要有主教任命的「專屬權」的 🔗

▍中國出產的玩偶 Labubu 在全球掀起搶購熱潮,一尊薄荷色 Labubu 雕像今天在北京拍賣會上以 108 萬人民幣賣出;媒體說這證明了中國的軟實力日益增長!生產 Labubu 的泡泡瑪特是一家中國的潮玩公司,創辦人王寧以其創新理念和市場洞察力,已將泡泡瑪特打造成潮流文化的風向標!美國歌手蕾哈娜、英國歌手杜娃黎波等名人都曾被目擊擁有 Labubu 玩偶,Labubu 粉絲甚至願意漏夜排隊以買到 Labubu 🔗

▍香港食物環境衛生署近日在新簽發或續期的牌照加入國安條款,包括餐廳、泳池、娛樂場所等,持牌人或關連人士不得做出或牽涉「危害國安罪行」或不利於國安或香港公眾利益的「冒犯行為」,否則可被取消牌照;香港國安法自 2020 年 6 月實施以來,以國安為名從各方面緊縮香港人的自由與權利,包括陸續在不同領域都加入國安條款:遊行申請、社工註冊、電影審查等 🔗

▍法國參議院今天投票一致通過「反快時尚」法案,劍指中國快時尚跨境電商 SHEIN 以及該平臺從中國進口的廉價勞動力服裝;議員批評 SHEIN 衣服製作過程造成許多污染,且工作條件極差;根據法案,SHEIN 等電商恐面臨污染罰款、生態稅、禁止廣告、懲處網紅業配等一系列措施;SHEIN 法國發言人批評「這是一項反 SHEIN、反 SHEIN 客戶的法案!」法律若通過,「將直接損害消費者的錢包!大幅降低其購買力!」法國時尚與成衣主要協會則投書媒體,表示很高興參議員沒有屈服於 SHEIN 企圖破壞法案的邪惡遊說;參議院今天並劍指另一家中國電商 Temu,通過對非歐盟公司寄送的小額包裹徵收 2 至 4 歐元的稅,只是這項措施可能在之後的兩院辯論中被取消,由歐盟統一處理 🔗

▍南韓軍方今天宣布,根據上級指示,暫停用擴音器對北韓喊話;媒體報導,南韓合同參謀本部日前才表示是否這麼做取決於平壤的態度,但僅隔兩天便轉變立場,原因是這是新任總統李在明競選時的政見,他認為這可以緩和與北韓的緊張局勢,北韓才不會繼續空飄垃圾氣球來南韓;南韓統一部則是在李在明上任後,即要求被北韓綁架者家屬團體,停止向北韓散布反北韓傳單 🔗

▍韓國空軍表示,韓軍參加美國主辦多國軍演「紅旗阿拉斯加」(Red Flag Alaska)的一架 KF-16 戰鬥噴射機發生事故,彈射逃生的 2 名飛行員平安;美國 U.S. 354th Fighter Wing 聲明指出,事故地點位在艾爾森空軍基地內,緊急救援人員正在現場因應;紅旗阿拉斯加軍演旨在模擬的戰鬥環境中提供逼真的訓練,韓國今年出動 11 架飛機包含 KF-16 戰機與 KC-330 運輸機,及約 100 名空軍參與 🔗

▍法新社報導,中國合資企業計劃在緬甸撣邦開採鉛礦,引發當地原住民不滿,抗議那裡的巨型磨礦機已準備好研磨他們祖先家園的岩石以獲取鉛礦;由於全球能源轉型需要電池,預計對鉛這種重金屬的需求將會增加,但是開採鉛礦可能會汙染環境;緬甸自 2021 年政變以來飽受內戰蹂躪,分裂成一塊塊治理鬆散的地區,這些區域很容易被不受監管的採礦業者所利用,鄰近的中國則渴望獲取緬甸能提供的礦產和金屬;經濟學人日前報導,中國已成為緬甸的外部主導勢力,中國在緬甸的利益包括保護一條長達 2500 公里、從印度洋延伸到中國境內的能源管線,讓中國得以不必依賴傳統的海上航道,一旦臺海爆發戰爭,這條穿越緬甸的管線將成為中國的關鍵備援管道,成為戰時的替代能源路線 🔗

▍美國移民暨海關執法局(ICE)在加州洛杉磯大規模掃蕩有犯罪紀錄的無證移民,引發群眾抗議和警民衝突,民眾焚燒美國國旗、車輛、砸毀警車、並趁機打劫商店,包括蘋果、愛迪達、珠寶店、大麻店都遭洗劫,洛杉磯市長巴斯(Karen Bass)宣布開始實施特定區域宵禁「藉此阻止破壞行為、停止搶劫情事」;巴斯日前將矛頭指向美國總統川普和 ICE,說如果 ICE 不執法,就沒有後面這些示威與衝突發生!「在 ICE 上周開始突襲行動之前,洛杉磯一直十分平靜!」「這場混亂是從華府開始的!根本沒有任何正當理由進行突襲!什麼事也沒發生!」洛杉磯是美國多個通過「庇護城市」條例的城市之一,禁止警察或社會服務機構等市府相關部門使用市府資源配合聯邦執法部門驅逐非法移民、禁止市政府與聯邦移民局直接或間接共享移民數據;通過「庇護城市」條例的城市多擁有大量的非法移民,這些非法移民及其子女不僅補足了勞動力的需求,也成為政客潛在的票源;美國總統川普則認為,這些在母國就有犯罪紀錄的外國犯罪份子、幫派逃到美國定居,也帶來犯罪與毒品問題,也是這次 ICE 大規模掃蕩有犯罪紀錄的無證移民的主要理由 🔗

▍加州州長紐松將矛頭指向美國總統川普,向法院申請禁制令,要求阻止美軍部隊部署到洛杉磯「將受過軍事訓練的戰鬥人員部署到街頭,不僅前所未見!還威脅到我們民主的核心!川普的行徑猶如暴君!而不是總統!我們請求法院立即阻止這些違法行動!」🔗

▍美國總統川普回應媒體詢問表示,加州州長紐松無能,而他只想拯救洛杉磯,「如果有和平,我們就撤出,如果連一絲和平的希望都沒有,我們會留下,直到出現和平為止」,川普說「那些暴徒最好知道,有很多人正被逮捕,他們將會坐牢很久」「如果示威者具有危險性,丟磚塊、揍人或朝警察、軍人吐口水,我會說,這就是所謂的交戰行為」「你敢吐口水,我們就揍扁你」🔗

▍美國總統川普今天在北卡羅來納州布拉格堡發表演說向軍人致敬「一代又一代的陸軍英雄在遙遠的國外揮灑熱血,但未眼睜睜看著我們國家被入侵、和第三世界式的不法行為摧毀」「在加州,你們目睹了一場對和平、公共秩序和國家主權的全面攻擊,這是由揮舞外國國旗的暴徒所為」「這些軍人不僅是在保護洛杉磯市民,也在保衛國家,他們是英雄」🔗

▍美媒 Politico 引述匿名消息報導稱,美國移民暨海關執法局近期擴大逮捕行動,來自白宮副幕僚長米勒(Stephen Miller),他要求每天須逮捕 3000 人,川普政府並計畫自本週開始遣送數千名非法移民至關達那摩灣的美軍基地暫時安置,之後再送返母國,至少 9000 人正納入審查 🔗

▍加州州長紐松痛批美國總統川普及 ICE「不加區別地針對辛勤工作的移民家庭!不論他們的背景和風險!洛杉磯民眾因此走上街頭行使憲法賦予的言論自由和集會權!」「隨後出現了催淚瓦斯、鎮暴手榴彈、橡膠子彈!聯邦執法人員拘留人民並侵犯他們的正當權利!」「川普在未徵詢加州的情況下!擅自徵用我們州的 2000 名國民兵!非法並且毫無理由地部署在我們的街道上!」「川普激化原本就緊張的局勢、致使衝突升級!」呼籲民眾不要屈服!但如果要行使憲法第一修正案的權利,務必和平進行,並附帶指出有數十名違法者採取暴力及破壞行為「他們破壞財物,試圖攻擊警察,這類犯罪行為絕不會被容忍,將被追究責任」,但始作俑者仍然是川普!「威權政權總是先從那些最無法自保的人下手!但他們不會止步於此!一位不願受任何法律或憲法約束的總統!正持續對美國傳統發動全面攻擊!」「加州可能是第一個!其他州會是下一個!民主本身就是下個目標!」「加州會持續奮戰!會為所有人民而戰!包含在法庭上的抗爭!」洛杉磯部分地區已因為民眾的破壞行為、搶劫商家而實施宵禁,警方表示,9 日徹夜之間有 23 個商家被搶,近幾天有 500 多人被捕 🔗

▍紐約市今天有千名民眾舉行和平示威遊行,聲援、抗議 ICE 逮捕無證移民,抗議民眾說「沒有仇恨,沒有恐懼,這裡歡迎移民!」「說實話,如果沒有移民,這個國家就不會是現在這個樣子,所以我來這裡是為了他們」「我來這裡是為了捍衛我的家人,我現在很擔心他們,我不想生活在一個讓我擔心家人安全的社會」;紐約也是移民眾多的「庇護城市」,但紐約市長亞當斯(Eric Adams)今天說「像洛杉磯那樣的抗議活動令人無法接受,如果在我們城市發生,我們絕不容忍」「紐約警察局已準備好處理任何可能出現的狀況,尤其是當我們面臨社會嚴重分裂的時候」🔗

▍儘管媒體與聯準會都不斷恐嚇通膨,但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公布最新數據,5 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月增 0.1%,低於媒體預期的 0.3%,年增率 2.4% 略高於 4 月的 2.3%,但低於媒體預期的 2.5%;剔除食品與能源價格後的核心 CPI 在 5 月成長 0.1%,低於媒體預期的 0.3%,年增率維持在 2.8%,創自 2021 年 3 月以來最低水準,低於市場預期的 2.9% 🔗

▍馬斯克(Elon Musk)發文「我對自己上週所發布關於川普總統的部分貼文感到後悔,它們太超過了」;馬斯克已刪除部分批評川普的社群貼文,包括聲稱川普與艾普斯坦有關的指控,和表態支持彈劾川普的貼文 🔗

▍美國總統川普發文「我們和中國已經達成協議,只等習主席和我做最後確認。中國將提前供應我們所有需要的磁鐵和稀土。同樣的,我們也會向中國提供約定好的內容,包括允許中國學生來我們的學院和大學就讀(我一直都很歡迎!)我們將獲得總計 55% 的關稅收入,中國則獲得 10%,我們雙方關係非常好!感謝大家關注這件事!」🔗

▍白宮 AI 沙皇塞克斯(David Sacks)今天淡化美國 AI 晶片可能被走私到中國的風險「當我們談論這些晶片時,似乎認為它們可以藏在公事包裡走私,但事實上不是那樣,那些可是 8 英尺高、兩噸重的伺服器機櫃,無法輕易帶出門,該在哪兒就在哪兒,基本上很容易確認」「中國在 AI 領域並未落後我們很多年,他們可能只落後我們 3 到 6 個月,這是一場非常激烈的競爭」,塞克斯說,隨著中國在 AI 模型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移除美國 AI 創新障礙的必要性更加迫切,「我確實擔心,我們正處於這種軌道上:恐懼凌駕於機會之上,最終反而在某種程度上損害我們所見的美好進展」🔗

▍全球人工智慧晶片龍頭輝達執行長黃仁勳,今天在法國巴黎 VivaTech 宣布「我們會在短短兩年內,將歐洲的 AI 計算能力提升 10 倍」,輝達將在歐洲廣為推動基礎設施,包括提供晶片給各國發展的資料中心,及幫助打造歐洲自身 AI 生態系統 🔗

▍法新社報導,一架俄羅斯軍機昨天疑似侵犯芬蘭外海領空,芬蘭今天召見俄羅斯代辦;芬蘭國防部長哈卡寧表示「已立即對這起疑似領空遭到侵犯事件展開調查」,調查工作將由海岸防衛隊負責;芬蘭與俄羅斯的邊界長達 1340 公里,芬蘭在莫斯科全面入侵烏克蘭後,已於 2023 年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

▍英國、挪威、加拿大、澳洲、紐西蘭今天以「煽動極端暴力,嚴重侵害巴勒斯坦人的人權」為由,制裁 2 名以色列強硬派部長;以色列財政部長史莫特里奇(Bezalel Smotrich)、國家安全部長班吉維爾(Itamar Ben Gvir)被禁止入境英國,他們在英國的所有資產將被凍結;以色列外交部長薩爾表示,這些制裁令人憤慨;美國國務院發言人表示,這些制裁極無助益;一名不願具名的英國官員透露,加拿大、澳洲也已祭出制裁,挪威與紐西蘭則只實施旅行禁令 🔗

▍以色列財政部長史莫特里奇(Bezalel Smotrich)今天宣布取消允許以色列銀行與巴勒斯坦銀行合作的豁免,「鑑於巴勒斯坦自治政府在國際上對以色列國進行剝奪合法性的運動,財政部長已指示總會計師,取消對與在巴勒斯坦自治政府領土內營運銀行有業務往來的代理銀行提供的賠償」;巴勒斯坦的金融和銀行體系依賴以色列定期更新豁免,這讓以色列銀行免於因與巴勒斯坦銀行交易而可能遭受的法律訴訟,例如與恐怖主義融資相關的訴訟;史莫特里奇的措施可能讓巴勒斯坦金融機構陷入癱瘓 🔗

▍美國駐以色列大使赫克比(Mike Huckabee)接受彭博訪問,被問及巴勒斯坦建國是否仍是美國政策目標時,赫克比說「我不這麼認為」,他說「一定要在朱迪亞-撒馬利亞區嗎?」以色列慣以這個聖經用語稱呼約旦河西岸,目前約有 300 萬巴勒斯坦人生活在以色列占領區內,赫克比說可以從某個穆斯林國家劃出一塊土地,而不是要求以色列讓出空間;美國國務院發言人隨後駁斥赫克比的說法,強調前述言論僅能代表其個人立場,美國中東政策由總統決定 🔗

▍加薩民防機構指控,以色列部隊今天對等待進入一個美國支持的糧食發放中心的數以千計民眾開火,造成 31 人喪生、200 人受傷;加薩醫院的醫務官員表示,以軍對加薩南部汗尤尼斯展開襲擊,造成 10 人死亡;加薩衛生當局、民防機構自以哈戰爭以來,將無論是搶匪、哈瑪斯武裝士兵的死傷,都一律稱作是巴勒斯坦人、民眾死傷、不加以分類,以色列則認為他們很多是偽裝成民眾的恐怖份子,並藏身於民宅、醫院、學校等民間設施 🔗

▍哥倫比亞今天發生 24 起連環炸彈爆炸和槍擊事件,造成至少 7 人死亡、其中有兩名警察、28 人受傷;攻擊者疑似是當地游擊隊,使用汽車炸彈、摩托車炸彈、步槍和疑似無人機,襲擊哥倫比亞第 3 大城卡利及其周邊幾個城鎮,目標包括警察哨站、市政建築和平民目標;幾天前,右翼總統候選人烏力貝(Miguel Uribe)在競選活動中遭明目張膽的槍擊,攻擊者是一名 15 歲的未成年人 🔗

▍奧地利一所中學昨天發生槍擊案,槍手造成 10 人死亡、12 人重傷後在校內洗手間自戕;這名 21 歲的犯嫌曾在這所中學就讀,但未完成學業,警方在他家裡搜出 1 枚自製管狀炸彈,他犯案用的兩把槍則都是合法持有 🔗

▍中美洲 360 報導,巴拿馬政府對國家社保基金進行改革,引發全國教師、香蕉業、建築業勞工大罷工抗議進入第 50 天,造成教育、建築和農業為之癱瘓,並因為生產停擺、交通封鎖導致許多地區糧食、藥品、瓦斯短缺,商家倒閉,民眾生活受到嚴重衝擊;迄今巴拿馬政府態度依然強硬,與罷工團體對話近乎中斷;巴拿馬商會警告,國家正面臨經濟崩潰,罷工抗議每天造成的損失約 6000 萬至 9000 萬美元 🔗

▍世界氣候歸因組織(World Weather Attribution)發布報告,格陵蘭冰蓋在 5 月熱浪期間加速消融,速度是過去平均的 17 倍「代表格陵蘭冰蓋導致海平面上升的程度,比沒有這波熱浪時來得高」「沒有氣候變遷,這種情況根本不可能發生」;這波熱浪也侵襲冰島,5 月 15 日氣溫超過攝氏 26 度「今年 5 月在冰島觀測到的氣溫創下紀錄,比 1991 年到 2020 年的平均 5 月每日最高氣溫高出攝氏 13 度」;歐洲聯盟氣候監測機構表示,2025 年 5 月創全球有紀錄以來第 2 熱的 5 月,僅次於去年,「北大西洋東北部大片海域發生海洋熱浪,海水表面溫度創下歷史新高。地中海地區大部分海域也遠高於平均水準」🔗

▍日本遊戲公司任天堂宣布,5 日推出的新一代遊戲主機 Switch 2 上市 4 天全球累計銷售量突破 350 萬臺,創任天堂遊戲主機銷售最快紀錄;任天堂已在全球銷售超過 8.6 億臺主機、59 億套遊戲 🔗

2025 年 6 月 12 日

▍國防部上午公布過去 24 小時偵獲中共派出共機 10 架次,其中 8 架次逾越海峽中線進入我北部、西南空域,及共艦 7 艘持續在臺海周邊活動,國軍運用任務機、艦及岸置飛彈系統嚴密監控與應處 🔗

▍賴清德總統今天接見法國國民議會友臺小組主席帕媞斯黛(Marie-Noëlle Battistel)一行,感謝法國國會長期支持臺灣的國際參與、捍衛臺海安全,讓法國成為全球首個以立法捍衛臺海自由航行權的主要國家;臺法之間的交流合作越來越密切,期待藉由友臺小組來訪,為臺法關係注入新動能,在經貿、能源及數位安全等領域打造更緊密夥伴關係;帕媞斯黛主席表示,此次來訪讓他們有機會加強臺法在經濟、文化、人文及外交等各領域關係,也見證到臺法在能源、半導體、青年及文化等方面交流合作的重要性,及共同關注 的AI、假訊息等重要議題,對許多國家的安全造成影響;臺法之間的合作夥伴關係越來越密切,期盼持續加強兩國的交流合作,支持臺灣的和平就是支持世界的和平 🔗

▍法國參議院友臺小組副主席喬瑟芙(Else Joseph)在政府時事總質詢時表示,儘管經歷年多次嘗試,臺灣至今仍無法參與世界衛生大會、國際民航組織、國際刑警組織等國際場域,「如此令人費解且毫無根據的狀況,純粹是因為特定國家恃其弱肉強食法則一手造成」「尤其令人費解的是,臺灣是可靠且極具潛力的夥伴,在政治上落實民主,在經濟上發展尖端科技滿足全球半導體需求,在公衛上也透過馳名的專業成功應對疫情,可惜上述成就仍不足以讓臺灣在國際關係被承認為正常夥伴」,她強力要求政府拒絕這些無法為法國外交與國家主權帶來光彩的脅迫與繁文縟節,「臺灣不應該遭國際組織以莫名理由排除。臺灣面對的問題不僅涉及單一國家或區域,更與法國、海洋航行自由及各國勢力平衡息息相關。在臺灣參與國際組織成為全球安全議題之際,法國政府為何仍如此遲疑不決?」法國外長巴霍回應表示,法國支持臺灣參與國際組織工作,只要尊重法國「一中政策」,且這些國際組織規章允許,並符合國際社會整體利益;法國政府不斷呼籲支持臺灣以世衛觀察員身份重新參與世衛工作,法國衛生部長在 5 月 WHA 會期即公開發言,支持臺灣以觀察員身份出席 WHA,且法國歷年皆與其他國家以聯名致函 WHO 秘書長的方式提出正式要求,同時參與挺臺的國家越來越多,從 2020 年起的 14 國連署,成長至 2024 年的 27 國 🔗

▍日本首相石破茂與芬蘭總統史塔布昨天在東京會晤並發布聯合聲明,表示兩國強烈反對任何企圖在東海及南海以武力或脅迫方式片面改變現狀的舉措,強調維護臺海和平穩定對國際社會的安全與繁榮不可或缺,敦促兩岸問題和平解決;外交部表示,這是日芬兩國首度以聯合聲明表達對臺海和平的高度關切,外交部長林佳龍歡迎日芬雙方以具體行動支持臺海的和平穩定,並感謝日本及理念相近國家持續在各種國際場合呼籲國際社會關注臺海情勢,包括今年 2 月美日峰會、4 月石破茂與北約秘書長呂特舉行雙邊會談、5 月日本拉脫維亞峰會、及日本瓜地馬拉峰會等,凸顯維護臺海的和平穩定已是國際社會高度共識與共同利益;期盼全球民主國家持續採取防範及反制措施,防止威權主義擴張對區域和平穩定造成威脅,並挑戰以規則為基礎的全球民主秩序;臺灣將秉持總合外交的理念繼續與友盟深化合作,共同促進印太區域及全球的和平穩定與繁榮 🔗

▍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斯在聯邦眾議院撥款委員會國防小組聽證會上被問及,中國是否打算在它認為必要時以武力奪臺?赫格塞斯說,不認為北京已做出決定;美軍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凱恩則說「如果他們能以自己的方式達成目的,答案肯定是的」,是否會動用軍事力量?「也許會,也許不會」,美國需要為此做好準備;聯邦參議員葛蘭姆(Lindsey Graham)強調「中國是一個擴張主義國家,如果我們無法嚇阻他們,他們就會奪取臺灣」;眾院撥款委員會國防小組通過 2026 財政年度國防撥款法案總額 8315 億美元,其中包括 5 億美元將用於臺灣安全合作倡議(Taiwan Security Cooperation Initiative),供美國國防部長在國務卿同意下,向臺灣提供援助,包括新採購防禦物資及服務,以及軍事教育與訓練 🔗

▍福斯新聞(Fox News)報導,臺灣駐美代表俞大㵢與美國聯邦眾議院議員進行閉門午餐會議,俞大㵢表示「我們感謝美國將臺灣問題列為優先事項,並協助我們強化防衛能力。我們樂見美方做出更多軍事承諾,也支持雙方共同努力,加快速度交付我們所購買的產品」「我們感到擔憂,中國人民解放軍和海軍正加強在臺灣周邊的活動,騷擾我們的領海和領空,這些挑釁行動持續不斷」;俞大㵢並呼籲參院推動已在眾院獲得批准、但目前陷入僵局的「美臺快速雙重稅收減免法案」「這對鼓勵臺灣企業赴美投資非常重要,也同樣鼓勵美國企業來臺投資,我們是美國主要貿易夥伴中,唯一沒有享受這類待遇的國家,這讓整個國家感到擔憂」;共和黨眾議員弗魯格(August Pfluger)向福斯新聞表示,這場會議展現出對臺灣民主政府的支持,也是對中國威權政策的譴責「中國對臺灣構成生存威脅,中國與臺灣的差異在於他們對人命的態度,臺灣重視開放,中國壓制言論自由、迫害維吾爾穆斯林等群體,這令人非常擔憂」「臺灣增加自身國防支出,以及美國重整海軍、空軍及太空部隊,都至關重要」「我們與他們站在一起,作為盟友、作為貿易夥伴、作為面對鄰國專制政權的民主國家」🔗

▍對於立法院會三讀修正通過軍人待遇條例部分條文,通過中國國民黨團所提志願役每月加給 3 萬元等,行政院長卓榮泰在行政院會表示,感謝立院跟政府同一立場,認清中國不斷侵擾威脅、造成國防重大威脅的事實,必須全面提升國防自主安全、完善國軍合理待遇與福利;但政府今年 4 月已經給予國軍全面、均衡加薪,並核定在案;這次立院通過的國軍加薪案,違背憲法第 70 條精神、預算法第 91 條、財政紀律法第 5 條,也就是審查法律案涉及歲出大幅支出時,沒有徵詢行政院意見,這類事件一而再、再而三發生,除了違憲、違法,也違反政府財政結構與財政能力,行政院將採取適當行政救濟 🔗

▍經濟民主連合今天舉行記者會,指出中國國民黨立委陳永康去年提出「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 29 條修正草案」及「國家安全戰略法」立法草案,宣稱「兩岸之間尚未在法理上終結 1949 年以來的內戰狀態,對於金、馬諸島水域執行法律秩序的設計,在攸關主權的事務上宜予以淡化!」企圖把臺海關係定位為「國共內戰的國內關係」,讓國際友盟在中共武力犯臺時無法援助臺灣,並架空總統的國安職權;經民連智庫召集人賴中強指出,其中參與法案連署的中國國民黨立委,又與去年曾與黨團總召傅崐萁出訪中國、見「統戰頭子」中國政協主席王滬寧的名單高度重疊,憂心若大罷免沒有成功,這兩個法案將會如同國民黨去年碾壓通過各種毀憲亂政的法案一樣,給臺灣帶來非常大的傷害 🔗

▍中國央行、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聯合印發「關於金融支援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若干措施」對福建臺商拋出多項金融、外匯方便措施 🔗

▍對於中美經貿磋商達成初步協議,中國外交部說「中方一向言必行!行必果!既然達成了共識!雙方都應遵守!希望美方同中方一道落實兩國元首通話達成的重要共識!發揮中美經貿磋商機制作用!通過溝通對話增進共識!減少誤解加強合作!」並證實已批准一定數量的稀土相關物項出口「持續加強合規申請的審批工作!」🔗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今天在北京會見來訪的歐洲央行總裁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拉加德說在當前充滿不確定性的國際形勢下,歐中保持高層交往和對話合作十分重要,歐洲央行致力於與中方金融機構加強溝通,拓展合作,共同應對挑戰;李強表示,在當前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的大背景下,中歐應密切多邊協調、促進開放合作,為推動世界經濟復甦、完善全球治理作出更大貢獻,中方願與歐洲央行在國際貨幣體系改革等方面加強合作 🔗

▍中央社綜合中國媒體報導,中國房地產市場在 2021 年爆雷崩盤後,中國汽車業去年以 10.65 兆人民幣營收規模正式超越房地產,成為中國經濟第一支柱,2023 年並已超越日本躍為第一大汽車出口國,今年前 4 個月,中國汽車產銷量首次雙雙突破 1000 萬輛,比去年同期增長逾 10%;但中國汽車業產能過剩、陷入嚴重內捲,2024 年獲利僅 4623 億人民幣、利潤率降至 4.3%,今年第一季利潤率持續下滑剩 3.9%,產能利用率下滑至 64.9%,而根據吉利汽車董事長李書福指出,中國車市 2024 年總銷量 3143 萬輛當中,約 2000 萬輛產能處於閒置狀態,實際產能利用率僅為 50% 左右 🔗

▍香港國安法實施近 5 年,香港保安局長鄧炳強今天表示,警務處國安處熱線共接獲逾 92 萬條舉報訊息!累計 326 人涉及涉嫌從事危害國家安全的案件被捕!其中 165 人已被定罪!「必須要謹記之前亂象是香港歷史上永遠抹不去的傷疤!敵對勢力仍然死心不息!不斷尋找機會危害國家和香港的安全!要時刻警惕相關風險!」🔗

▍北京中央駐港國安公署首次與香港國安處在香港「聯合執法」調查一起涉及「勾結外國或者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罪的案件;根據香港國安法,如案件涉及外國或境外勢力介入的複雜情況,香港管轄有困難,又或者國安面臨重大現實威脅情況等,經港府或國安公署提出並報北京中央批准,公署可對香港國安法規定的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案件行使管轄權;這是國安公署首次介入調查在香港發生的國安案件 🔗

▍日本防衛省發布,日本海上自衛隊的巡邏機本月 7 日、8 日在太平洋公海上空警戒監視中國航空母艦山東艦時,遭 2 架掛彈的中國殲 15 戰鬥機尾隨,且在沒有高度差的情況下接近到 45 公尺,蓄意升高碰撞風險,日本政府已透過外交與防衛管道,向中方表示嚴重關切,要求防止類似事件再度發生;這是自 2014 年以來,再度發生中國軍機異常接近自衛隊飛機的事件;中國外交部對此宣稱,是日本艦機對中國軍事活動抵近偵察!造成海空安全風險的根源!敦促日方停止此類危險行為!🔗

▍日媒產經新聞報導,隨著中國航空母艦首次越過第二島鏈,日本計畫強化警戒與監視態勢;為防範外國軍機侵犯或接近日本領空,日本防衛省正在研究於南鳥島部署移動式警戒管制雷達系統,並計劃在南鳥島上建設陸上自衛隊的 12 式陸基反艦飛彈射擊場,用於從陸地上瞄準敵方軍艦 🔗

▍日本面臨米荒、米價飆漲,駐日代表處在社群平臺 X 分享臺灣米「緣路」外銷日本「幾乎與日本米同樣美味,希望能與日本的大家結緣,請多指教」,貼文一出獲日本網友熱烈回應「好想吃吃看臺灣的米!哪裡可以買到?」「每當日本遇到重大事件時,臺灣總是迅速提供協助,真的非常感謝!」目前已有超過 1.6 萬次轉發、2300 多則留言;農業部長陳駿季日前表示,今年 1 至 5 月臺灣米外銷日本達 7759 公噸,為去年同期的 6 倍以上,預計今年全年外銷日本數量可望突破 1 萬公噸 🔗

▍印度航空一架原訂飛往倫敦的波音 787-8「夢幻客機」今天在印度西部城市阿默達巴德機場起飛後墜毀,撞進附近一處醫生宿舍,機上共有 242 人,救難人員正全力搜救,「由於這架飛機墜毀在住宅區,當地還有辦公室,也會造成一些當地人喪生,目前正在確認確切死亡人數」;警方晚間表示已尋獲 204 具遺體;據波音公司資料,這是波音 787 型客機自 2011 年投入服役以來,涉及這款「夢幻客機」的首宗重大事故 🔗

▍印度失事的波音 787-8 客機出現一位生還者,英國籍 Vishwash Kumar Ramesh,他坐在 11A 座位,他向媒體表示「班機起飛後 30 秒就傳出一聲巨響,然後飛機墜毀,一切發生得太快了」,他目前已被送到醫院接受治療 🔗

▍美中結束在倫敦的貿易談判,美國總統川普說已與中國達成協議,中國將解除稀土礦物的出口限制,對中關稅將是 55%;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接受 CNBC 訪問時被問到,有關美國對中國實施的晶片出口管制,美方的底線為何?他說「我們很顯然正與中國在人工智慧領域競爭,所以我們不會就這樣把我們最好的晶片給他們」「中國當然想要這些晶片,他們問了 20 次、30 次」,美方總是說不,他說美國還有太多東西可以制衡中國,例如飛機零件、生產塑膠所需的乙醇「他們的乙醇 98% 由我們供應,沒有乙醇就沒有塑膠,想想看如何嘗試讓缺少塑膠的經濟體運作?」;美國對中國課徵的關稅水準是否將維持不變?他說「絕對是如此」;盧特尼克並表示美國與其他國家的貿易協議可預期下週開始陸續談成 🔗

▍白宮發言人李威特回應記者,說美國總統川普正和他的貿易團隊討論、檢視美中協議的具體細節,「根據總統聽到的內容,他感到滿意」「我們將回到在日內瓦達成有關中國向美國釋出部分關鍵礦產和磁鐵的條款,我們也已同意完全遵行日內瓦協議」,李威特並表示中國已同意在協議之外向美國開放市場 🔗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今天表示,美方對一些國家暫緩加徵關稅的期限有可能延長「這將交由川普總統來做決定,但我相信若各國正秉持善意進行談判,延長將是可能的」🔗

▍美國總統川普表示「我們與中國達成一項很棒的協議,我們非常滿意。我們萬事俱備,接下來一定會有非常好的表現,希望他們也一樣」;他說美國與大約 15 個國家的貿易談判仍在持續中,包括南韓、日本、歐盟;美國將在一到兩週內向其他數十個國家發函,概述貿易協議條款,各國可以接受或拒絕;他會願意在對等關稅措施生效前,將與各國完成貿易談判的 7 月 8 日期限延長,但也可能沒必要;根據白宮官員,對中國徵收的 55% 關稅包括 10% 的對等關稅、20% 的芬太尼懲罰性關稅、以及川普首次執政時期所實施對中國輸美商品既有的 25% 關稅 🔗

▍華爾街日報報導,北京同意恢復稀土出口許可,是中美雙方在倫敦進行最新一輪密集貿易談判的關鍵突破之一,但知情人士透露,中國將對美國汽車製造商和製造業者的稀土出口許可期限設為 6 個月,若貿易局勢再升溫,此舉能使北京當局握有籌碼;為換取中方鬆綁稀土出口的限制,美國談判人員同意放寬近期銷售部分產品給中國的若干限制,例如噴射機發動機和相關零件,以及開採天然氣與石油的副產品乙烷 🔗

▍金融時報報導,中國商務部在重要礦物和磁鐵出口審查批准過程中,要求企業必須提交生產細節、用途細節、客戶名單等機密資料,引發商業機密外洩、侵犯智慧財產權的疑慮;一家義大利廠商表示「他們要求提供很多東西」,公司已提交生產線的照片、影片、市場資訊、客戶名單、及模糊處理的部分客戶訂單資料「我們必須這樣做,否則他們就把所有文件擱置,直到收到所需的東西」;一家德國製造商表示,中國當局要求企業提供產品與業務相關機密資訊,以換取出口許可「這是中國以官方手段獲取資訊的方式、而非試圖竊取」🔗

▍美國商務部宣布,美國半導體製造公司美光科技,擬在現有投資基礎上追加 2000 億美元(5 兆 8900 億台幣),新建先進晶圓廠,「這項投資案將記憶體晶片製程的完整供應鏈帶回美國,確保美國在關鍵產業領域領先」;美國商務部指出,美光科技是唯一一家總部設於美國的先進記憶體晶片製造商,其 DRAM 技術支援從人工智慧、高效能運算,到車用電子與次世代無線裝置等各類應用,目前全球先進 DRAM 晶片的產能 100% 位於海外,主要集中在東亞;美光將在現有的愛達荷州與紐約州投資基礎上,於愛達荷州波伊西市新建第 2 座先進晶圓廠,同時將在維吉尼亞州擴建並現代化其現有晶圓廠,以將關鍵技術從臺灣遷回美國本土 🔗

▍多位消息人士向 CBS 透露,美國官員獲知,以色列目前已完全準備好對伊朗發動軍事行動;路透社報導,鑒於安全風險升高,美國正準備撤出部分駐伊拉克使館人員,並將允許軍眷自中東多個地點離境,至於是哪些安全風險引發這項決策,消息人士未說明;美國總統川普被問及此事表示,他建議美國人離開中東地區「因為那裡可能很危險,後續發展有待觀察」「我們已發出撤離通知」,並再次強調美國不會允許伊朗發展核武器「他們不可以有核子武器,非常簡單,他們不可以有核武」「美國不會讓這種情況發生」;此值美國與伊朗的核談判陷入僵局,他在今天稍早公布的專訪中表示,他愈來愈不認為伊朗會同意停止鈾濃縮活動,而這是他無法接受的;對於美方揚言若談判失敗將發動軍事行動,伊朗國防部長納西爾扎德回應說「所有美軍基地都在我們觸手可及的範圍之內!我們有的是管道!而我們將毫不猶豫地鎖定所有駐地國的美軍基地!」🔗

▍聯合國核監督機構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理事會今天以 19 票通過一項譴責伊朗不遵守應盡義務的動議,以在將本案送交聯合國之前再度對德黑蘭提出警告;中國、俄羅斯、布吉納法索在表決中投下反對票,另有 11 國棄權;伊朗強勢回應表示,將打造一座新的濃縮鈾設施 🔗

▍義大利今天派遣 3 架軍機,到加薩載運急需治療的 17 名巴勒斯坦兒童及其 53 名家人到義大利,包括日前因以色列空襲造成 9 名手足喪生的小亞當和他媽媽那賈爾;義大利外交部長塔加尼在米蘭機場親自迎接,並呼籲推動接收加薩傷患的醫療行動;義大利是西方各國中,第一個有計畫轉運加薩走廊傷患到專門醫院治療的國家;義大利國防部長克羅塞托聲明表示「一個國家真正的實力,取決於保護最弱勢群體的能力,面對加薩地區兒童無辜遭受的苦難,一切差異都消失了,一切邊界都失去了意義;這不僅是人道主義干預,也是一種責任」;義大利外交部表示,迄今已有 133 名加薩兒童透過醫療後送到義大利治療,此次行動受到歐盟與世界衛生組織支持 🔗

▍加薩人道主義基金會發布「一輛搭載 20 多名加薩人道主義基金會團隊人員的巴士遭到哈瑪斯殘酷攻擊」「我們仍在蒐集相關資訊,但目前所知的情況令人震驚:至少 5 人死亡,多人受傷,並且擔憂我們一些團隊成員可能被當作人質」,巴士上所有乘客均是巴勒斯坦人、全部都是援助工作人員,他們當時正前往基金會位於汗尤尼斯西邊地區的分發中心;加薩人道主義基金會獲美國與以色列支持,因為繞過聯合國及既有的援助組織,而飽受聯合國與媒體批評,包括指控「以色列士兵在難民來加薩人道主義基金會的分發中心領補給時,趁機對難民開槍,簡直就是死亡陷阱!」🔗

▍烏克蘭和俄羅斯交換新一批戰俘,包括年輕人及傷患;這是俄烏雙方在伊斯坦堡舉行第 2 輪和談之後的唯一具體成果、本週的第 3 次換俘行動 🔗

▍英國脫離歐盟 5 年後,雙方今天就直布羅陀地位問題達成「歷史性」協議,將簡化直布羅陀與西班牙邊境的人員和貨物流通,倫敦、馬德里、布魯塞爾、直布羅陀四方在聲明中表示,這項協議將在直布羅陀和西班牙之間建立流動邊界,直布羅陀與邊境城鎮 La Linea 之間不會設置任何實體障礙或哨站;這是英國備受矚目「重設與歐盟關係」計畫的一部分,直布羅陀地處地中海海口,歷史上一直是英國重要的軍事基地 🔗

▍華府智庫「皮尤研究中心」公布一份調查顯示,自美國總統川普重返白宮以來,美國的形象明顯惡化,而且外國民眾對他個人和政策的評價都不甚理想,在接受調查的 24 個國家中,有 15 國對美國好感度下降;墨西哥對川普的評價最低,高達 91% 的墨西哥人不相信川普能在全球事務上做出正確決策;79% 的瑞典人對美國抱持負面看法;平均而言,24 個受訪國家的多數民眾都不認同川普處理烏克蘭、加薩走廊、移民、氣候變遷等主要全球事務的方法 🔗

▍美國總統川普發文「我們偉大的農民及酒店和休閒產業的人們一直在表示,極其激進的移民政策正在奪走他們那些非常優秀、長期工作的工人,而這些工作幾乎是無法被取代的。在很多情況下,正是那些被極其愚蠢的拜登開放邊境政策允許進入我國的罪犯正在申請這些工作,這可不是什麼好事。我們必須保護我們的農民,也要把罪犯趕出美國,改變即將到來!」「拜登讓 2100 萬未經審查的非法移民從地球上一些最危險、最混亂的國家湧入美國——其中許多人是強姦犯、殺人犯和恐怖分子。這場非法移民海嘯摧毀了美國的公立學校、醫院、公園、社區資源和生活條件。他們偷走了美國人的就業機會,消耗了數十億美元的免費福利,並將俄亥俄州斯普林菲爾德等曾經田園詩般的社區變成了第三世界的噩夢。我曾參與競選,並獲得了歷史性的授權,實施了美國史上最大規模的驅逐出境計畫。民調顯示,公眾壓倒性地支持驅逐非法移民,而這正是我們將要做的。身為總司令,我將永遠保護和捍衛 ICE 和邊境巡邏隊的英雄們,他們的工作已經讓美國邊境變得安全。任何攻擊 ICE 或邊境特工的人都將被判入獄。那些非法入境者應該使用美國海關及邊境保護局(CBP)的 Home App 自行驅逐出境,否則 ICE 會找到你並把你驅逐出境。拯救美國,不容妥協!」🔗

▍法國一所學校發生一名 14 歲的中學生持刀刺死一名 31 歲助教的事件;法國總統馬克宏認為,社群媒體是年輕人出現暴力行為的原因之一,他將推動歐盟立法禁止 15 歲以下兒童及青少年使用社群媒體!「如果這個方法行不通,我們將率先在法國實施這項規定!我們無法等待下去!」🔗

▍聯合國難民署表示,截至 4 月底,全球各地被迫流離失所者人數達到 1.221 億人、高到令人難以承受;蘇丹是被迫流離失所者最多的國家,其難民和境內流離失所者高達 1430 萬人,敘利亞 1350 萬人、阿富汗 1030 萬人、烏克蘭 880 萬人;「我們正處於國際關係極度動盪的時代,現代戰爭引發脆弱而悲慘的情況,人類正遭受巨大苦難。我們必須加倍努力尋求和平,並為難民和其他被迫逃離家園的人們找到長期解決方案」🔗

▍南非東開普省遭暴雨引發的洪災侵襲及嚴寒低溫,造成 49 人不幸罹難,多人下落不明,救難隊仍持續進行搜救,各界擔憂死亡人數可能進一步攀升 🔗

2025 年 6 月 13 日

▍國防部上午公布過去 24 小時偵獲中共派出共機 15 架次,其中 9 架次逾越海峽中線進入我北部、西南空域,及共艦 7 艘持續在臺海周邊活動,國軍運用任務機、艦及岸置飛彈系統嚴密監控與應處 🔗

▍總統賴清德今天視導「內政部警政署反恐訓練中心」,視導戰傷救護、輪式裝甲車攻堅演練、高風險搜索逮捕、及管狀空間反劫持演習,並聽取特勤武器裝備介紹;總統感謝警察同仁積極投入各項反恐演習的精進訓練,讓國人感受到安全,也讓臺灣越有能力因應各項挑戰 🔗

▍美國海軍代理作戰部長基爾比(James Kilby)在美國聯邦眾議院軍事委員會,回應嚇阻中國攻打臺灣的做法表示,美國海軍內部已研究這個議題很長一段時間,且於海軍戰爭學院定期舉行一系列全球兵棋推演,美國海軍目前聚焦 5 項重點領域,包括遠程打擊火力、反制中共的指管、通信、電腦、網路、情報、監視、偵察與定位能力、美方艦艇的末端防禦,以及非傳統海上拒止,也就是印太司令帕帕羅擔任太平洋艦隊司令時期提出的研究成果,認為「我們必須讓臺灣成為非常難以攻取的目標」🔗

▍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斯今天再出席美國聯邦眾議院軍委會聽證會,共和黨眾議員貝肯(Don Bacon)同意中國是「步步進逼的威脅」,並再次表達臺灣需要軍備的急迫性,「我們欠臺灣數十億美元的武器,臺灣需要魚叉飛彈、空對空飛彈、及飛彈防禦系統等」「現在就需要水雷」,要求赫格塞斯整體檢視,找出讓武器更快速送達臺灣的方式,以加強嚇阻力量,赫格塞斯說「這不是我們僅僅在檢視的事,而是我們正在即時執行的行動。我認為過去幾屆政府雖然都有許多轉向印太區域的討論,但國防部並未落實」🔗

▍美國非政府組織國際選舉制度基金會(IFES)今天在華府正式成立「人工智慧選舉諮詢小組」(AI AGE),臺灣數位發展部首任部長唐鳳是工作小組成員,臺灣的中選會是創始成員之一,也是東亞唯一代表;國際選舉制度基金會全球數位民主顧問波賈利(Lisa Poggiali)接受中央社訪問表示,臺灣在許多數位民主倡議方面一直居於要位,唐鳳是 AI AGE 成員之一「我們非常自豪有她的加入」,並指出唐鳳先前擔任臺灣數發部部長時,推動許多創新構想,思考如何從公共利益角度運用科技、如何建立政府和公民之間的信任,以及如何提升公民在治理過程中的參與,而這些都是目前全球許多地方正在因應的問題;波賈利認為,「臺灣模式」很重要,原因在於從一開始就思考道德、人權及安全相關的議題,並融入教育體系之中,「我們討論的是社會技術問題」,不單是技術層面的挑戰,也是社會層面的挑戰 🔗

▍外交部長林佳龍今天出席菲律賓國慶酒會,表示菲律賓是臺灣的重要鄰國,同在印太第一島鏈,不僅共享自由民主的核心價值,也在面對極權主義擴張的挑戰時相互扶持、並肩前行,盼臺菲友誼長存,攜手為印太地區帶來更多和平與繁榮;為持續深化臺菲雙邊關係,臺灣將延長對菲律賓國籍人士的免簽入境計畫一年 🔗

▍前總統蔡英文發文「《看不見的國家》今天在台灣上映,我誠摯邀請大家走進電影院,一起觀看這部極具意義的紀錄片。這不是一部關於我的紀錄片,而是一部關於台灣的紀錄片。它描繪了我們如何從一個曾經被忽視、被打壓的「看不見的國家」,一步一步走向世界的舞台。我們靠著對民主價值的堅持、對自由多元社會的珍惜,以及在科技與經濟實力上的努力與突破,讓世界終於開始看見台灣。我要感謝導演葛靜文(Vanessa Hope)與她的團隊,拍出這樣一部動人的作品。她們讓台灣的故事,不再只是被遺忘的一角,而是被真實地記錄下來,傳遞出去,擺脫被忽略與掩蓋的宿命。這部片也讓更多人認識台灣,一個小小多山卻美麗而強韌的國家。曾經在世界上「看不見的國家」,反而讓我們看見自己,看見台灣人民的勇氣,更看見民主台灣的堅韌。謝謝台灣人民過去八年跟我一起努力,也希望在當前變化萬千的國際局勢中,朝野能團結一致,人民能展現韌性,繼續跟政府一起穩健前進。」🔗

▍對於中國國民黨立委陳永康等人提案修法,將金馬海域等禁限制水域權責,由國防部改為海洋委員會,國防部今天表態反對,指出限制水域改由海委會公告,藉此「淡化主權」,將引發國際社會誤認臺灣「退讓主權」的疑慮;國防部說明,中共長期曲解聯合國大會第 2758 號決議,主張「一中原則」、打壓臺灣國際地位,宣稱對中華民國臺灣擁有主權;另不當擴張其海警法及海上交通安全法的管轄範圍,片面宣稱「廈金海域不存在禁止、限制水域」,強行登檢臺灣觀光船,均違反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的規定;國防部依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 29 條,公告臺灣地區的「禁止、限制水域」,維持臺海和平穩定現狀;部分立委提議將禁、限制水域改由海委會公告,藉此「淡化主權」,將引發國際社會誤認台灣「退讓主權」的疑慮 🔗

▍提案、連署淡化主權的 18 名中華民國立法委員為:陳永康、陳玉珍、羅廷瑋、林德福、廖先翔、黃建賓、盧縣一、林思銘、游顥、王鴻薇、翁曉玲、李彥秀、黃健豪、廖偉翔、吳春城(已辭職)、洪孟楷、鄭天財、鄭正鈐 🔗

▍民眾黨立院黨團黃國昌提案廢除監察院,他說提案已跨過連署門檻,20 日將正式提案成立修憲委員會;這群連署廢除監察院的立委包括民眾黨黃國昌、張啓楷、麥玉珍、黃珊珊、陳昭姿、林國成、劉書彬、林憶君、中國國民黨羅智強、黃仁、盧縣一、徐欣瑩、陳玉珍、牛煦庭、林思銘、林沛祥、林倩綺、黃建賓、徐巧芯、鄭正鈐、王育敏、廖偉翔、黃建豪、羅廷瑋、吳宗憲、柯志恩、邱鎮軍、馬文君、鄭天財、無黨籍高金素梅、陳超明 🔗

▍中資背景權宜輪多哥籍「宏泰 58」貨船 2 月下旬拖斷台澎第 3 海纜,臺南地院昨宣判,中國籍王姓船長因違反「電信管理法」毀壞海纜纜線處以 3 年徒刑;中共國臺辦今天宣稱「海纜損壞是常見的海上事故!民進黨當局刻意對此進行炒作!早有政治圖謀!目的是攻擊抹黑大陸!煽動兩岸對立對抗!陸方對民進黨當局操弄司法打壓大陸籍船長表示堅決反對!要求保障當事人各項合法權益!」🔗

▍以色列今對伊朗展開「崛起之獅」軍事行動,中國外交部表示「中方高度關注以色列襲擊伊朗!對有關行動可能帶來的嚴重後果深感擔憂!中方反對侵犯伊朗主權安全和領土完整!反對激化矛盾、擴大衝突!地區局勢再度驟然升溫!不符合任何一方利益!呼籲有關各方多做有利於促進地區和平穩定的事!避免緊張事態進一步升級!中方願為推動局勢緩和發揮建設性作用!」🔗

▍中國電動車龍頭比亞迪頻繁帶頭打價格戰,遭多家車企痛批,北京當局出面干預,要求電動車製造商不得以低於成本的價格銷售汽車,或提供不合理的降價;比亞迪執行副總裁李柯接受彭博專訪表示,比亞迪計劃繼續在海外積極投資,尤其是歐洲,公司預計未來幾年在歐洲投資高達 200 億美元,預計隨著更多消費者熟悉該公司的技術與服務體系,比亞迪在歐洲的市占率將進一步攀升;比亞迪目前在德國、英國、意大利等歐洲國家的銷量快速增長,今年 4 月比亞迪在歐洲銷售 7231 輛純電動車,超過特斯拉銷售的 7165 輛 🔗

▍中國造車產能過剩,車企嚴重內捲,曾是「造車新勢力」的電動車品牌「哪吒汽車」將於 16 日前正式進入破產重整程序;中國媒體報導,哪咤汽車近年出現資金斷鏈問題,2021 年至 2023 年分別虧損 48.4 億、66.66 億、68.67 億人民幣,今年 4 月哪咤汽車拖欠員工近 4 億人民幣、涉及 3000 多人,董事長方運舟被員工圍堵討薪,被人員護送才能離開;哪吒汽車 2022 年時曾以 15.2 萬輛銷量登上造車新勢力榜首,但 2023 年起交車情況急轉直下,今年 1 月國內銷量僅 110 輛 🔗

▍星島日報報導,中國當局嚴打官場「吃喝歪風」令官場風聲鶴唳「官不聊生」,安徽兩名銀行經理近日在麵館吃了客戶買單的麵,一碗約人民幣 10 元,卻被各罰了 3000 人民幣,引發網民關注 🔗

▍中國幼兒園數量連 3 年減少:2022 年減少 5600 多所、2023 年減少 1.4 萬所、2024 年減少 2 萬多所,就讀人數比上一年減少約 500 多萬人 🔗

▍印度航空波音 787 夢幻客機昨天發生墜機事故,機上 242 人僅有 1 名印度裔的英國籍男子倖存;印度警方表示,包含機上罹難者與飛機撞擊醫學院宿舍所造成的死傷,目前遇難人數已達 265 人;美國總統川普表示,他已向印度表達美國願意盡力協助「印度是強大的國家,相信他們會好好處理」「但我讓他們知道,有任何我們可以做的,我們會立刻去做」🔗

▍美國總統川普今天表示,以色列對伊朗的軍事行動「很有可能發生」,他已批准美國駐中東地區的軍人眷屬撤離,因為當地的情勢確實有發生大規模衝突的可能「這個區域有很多美國人,我已經告訴相關單位必須盡快撤離,因為那邊很快就會出事,我不希望自己成為那個沒有及時警告,導致飛彈打進美國人居住宿舍的總統」;川普呼籲以色列不要襲擊伊朗「核設施」,並表示「我希望跟伊朗達成協議,我們目前已經非常接近達成協議,而且這會是一個相當不錯的協議,但我期望達成的協議必須比『不錯』還要更好一些,只要我覺得協議還有希望,我就不希望以色列在這個階段採取軍事行動,因為那樣很可能會毀掉我們即將完成的協議」;伊朗已強硬拒絕美國要求其停止鈾濃縮,強調這是他們不可能退讓的底線;有些外交人士認為,美國讓軍眷撤離的舉動,更有可能是一種在談判前向伊朗施壓並爭取談判籌碼的策略,而不是即將發動攻擊的信號 🔗

▍華爾街日報引述美國與以色列官員的話報導,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 9 日在與美國總統川普的通話中,提出攻擊伊朗的可能性,如果伊朗拒絕美國所提限縮核計畫的提議,以色列準備在未來幾天攻擊伊朗,最快可能在 15 日 🔗

▍伊朗國營電視臺報導,德黑蘭凌晨多處傳出爆炸聲,目前不清楚原因;以色列國防部長卡茲發布聲明,以色列已對伊朗發動攻擊,預期伊朗將反擊,宣布以色列進入緊急狀態「在以色列對伊朗發動先發制人的攻擊後,預計以色列及平民很快會受到伊朗的飛彈和無人機攻擊」;兩名美國官員證實,以色列已開始攻擊伊朗,但美國並未協助或涉入這次行動 🔗

▍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發布影片,表示以色列已對伊朗展開「崛起之獅」(Rising Lion)軍事行動,「這是一項針對性的軍事行動,目的是削弱伊朗對以色列生存的威脅。這次行動將持續進行,直到威脅被完全解除」,表示如果不阻止伊朗,他們將有能力製造核武器,這對以色列的生存構成明確且迫切的威脅,同時當以色列保衛自己時,也是在保衛他人、保護其他阿拉伯鄰國,他們同樣深受伊朗混亂的屠殺行動之害,「將近一個世紀前,面對納粹,當時的一代領袖未能及時行動,對納粹獨裁者希特勒的姑息政策,導致了 600 萬猶太人喪命,那是我民族的三分之一」「那場戰爭之後,猶太人民與猶太國家立誓絕不再讓悲劇重演。如今,這個絕不再發生的時刻已經來臨,以色列已經證明,我們從歷史中汲取了教訓」;「我們已經精準攻擊伊朗核計畫中最重要的設施,我們攻擊伊朗核武器研發計畫的重要地點,包括位於 Natanz 的主要濃縮鈾設施,我們也鎖定並攻擊伊朗負責研發核武的頂尖科學家。另外,我們還攻擊伊朗發展彈道飛彈的重要設施」;一位以色列軍方官員表示,這次攻擊的主要目標包括伊朗的核設施、重要軍事基地、以及伊朗的高階軍事指揮官,以色列動用數十架 F-35 戰機,在今天凌晨之前完成第一輪大規模空襲行動 🔗

▍美國國務卿盧比歐發布聲明「今晚,以色列對伊朗採取了單方面行動。我們沒有參與對伊朗的打擊,我們的首要任務是保護我們地區的美軍。以色列告知我們,他們認為這次行動對於自衛是必要的。川普總統和本屆政府已採取所有必要步驟來保護我們的部隊,並與我們的區域夥伴保持密切聯繫。我要明確表示:伊朗不應以美國的利益或人員為目標」;美國總統川普罕見保持沈默,白宮表示,總統將在 14 日上午 11 點召開國家安全會議,白宮將在獲得更多資訊後進一步說明 🔗

▍以色列「崛起之獅」行動聚焦 3 大攻擊目標:伊朗核設施、軍事資產、伊朗軍方關鍵人物;伊朗官媒報導,伊朗革命衛隊(IRGC)總司令沙拉米(Hossein Salami)在以色列的的首波襲擊中被擊斃;伊朗中部納坦茲(Natanz)市的核設施遭到飛彈擊中;以色列時報報導,以色列國防官員透露,伊朗武裝部隊參謀總長巴蓋里(Mohammad Bagheri)、其他軍方高層以及高級核科學家,在以軍對伊朗的首次打擊中被擊斃,包括前伊朗原子能組織主席 Fereydoon Abbasi、德黑蘭伊斯蘭自由大學校長 Mohammad Mehdi Tehranchi 🔗

▍以色列首波攻擊鎖定核設施及軍事目標,至少空襲 6 處軍事基地,德黑蘭多處建築爆炸起火,部分住宅大樓倒塌,伊朗國營電視臺播出多棟建築冒出濃煙與火光的畫面;1 名匿名伊朗高階官員透露,伊朗戰機已起飛,試圖攔截以色列戰機 🔗

▍伊朗最高領袖哈米尼痛批「這次襲擊揭露了以色列的卑鄙本性!」警告以色列已為自己鋪下「無可避免的苦澀命運!」伊朗武裝部隊發言人表示,以色列將為其空襲行動付出沉重代價;伊朗總統裴澤斯基安表示「面對此一罪行,伊朗人民與官員不會保持沉默!伊朗伊斯蘭共和國的合法與強力回應!將使敵人後悔其愚蠢行為!」伊朗官方通訊社駁斥有關伊朗武裝部隊總參謀長巴蓋里(Mohammad Bagheri)遭以色列擊斃的傳聞,但已有多家媒體已證實,巴蓋里已在以軍空襲中身亡;伊朗多家官媒報導,伊斯蘭革命衛隊(IRGC)總司令沙拉米(Hossein Salami)已在以色列空襲中身亡;以色列媒體報導,伊朗聖城旅(Quds Force)指揮官卡尼(Esmail Qaani)也被暗殺身亡 🔗

▍以色列時報報導,以色列「崛起之獅」行動已實施 5 波攻勢,以色列國防軍高層官員透露,該國軍事情報局曾在去年截獲重要情資,為此次大規模同步協調攻勢奠定重要基礎;CNN 報導,一名以色列高階官員透露,除了空襲之外,以色列情報機構摩薩德也在伊朗進行破壞任務;伊朗等於是在面臨大規模空襲之際,還要面對內部滲透 🔗

▍CNN 根據以色列安全官員的消息報導,以國情報機構摩薩德早已偷運武器和無人機進入伊朗,從境內瞄準其防禦系統,裡應外合發動攻擊;摩薩德在伊朗境內建立一座基地,用以發射攜帶爆裂物的無人機,搭配今天的空襲,對伊朗首都德黑蘭附近一座基地的飛彈發射器發動攻擊;以色列還將精準導引武器偷運到伊朗中部,安置在地對空飛彈系統附近,也在車輛上部署打擊系統,這兩種系統都在空襲開始時啟動,以鎖定伊朗防禦系統發動攻擊;摩薩德曾透過滲透供應鏈,在黎巴嫩真主黨成員的呼叫器中植入爆裂物,使他們的呼叫器在去年 9 月同時爆炸,導致 42 人死亡、3500 人受傷 🔗

▍以色列軍方表示「崛起之獅」行動派出 200 架戰機對伊朗 100 多個地點投下 330 多枚彈藥「這次空襲是一場精確且協調一致的作戰計畫之一」;伊朗已向以色列發射超過 100 架無人機,以色列國防軍已在伊拉克上空發現幾架無人機,這類無人機通常從伊朗飛抵以色列需要 7 小時;若以軍沒有提前擊落它們,預計將在數小時後抵達以色列 🔗

▍沙烏地阿拉伯外交部發布聲明,對以色列動用軍事力量攻擊伊朗核設施及高階將領的行為,表達強烈譴責與訓斥的立場,強調「以色列的公然侵略行為,已破壞伊朗的主權與安全,並且明顯違反了國際法與相關規範」,呼籲國際社會與聯合國安理會負起制止此類侵略行為的責任;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透過發言人發表聲明「針對中東地區任何軍事衝突升溫的行為表達譴責,並要求各方克制」;以色列外交部發布聲明「以色列駐全球各地的使館將暫時關閉,領事服務將暫停提供」,並建議所有身在海外的以色列人填寫一份調查表,通報他們目前的所在地與狀況 🔗

▍紐約時報報導,以色列空襲伊朗引爆市場震盪,布蘭特原油一度飆漲近 9% 逼近每桶 78 美元;投資人擔憂中東衝突升級,恐重創全球能源供應,若戰火波及荷莫茲海峽(Strait of Hormuz),勢將衝擊沙烏地等中東產油國出口;伊朗位處於波斯灣出口,荷莫茲海峽北側,如果伊朗封鎖這條水道作為報復手段,可能會切斷伊拉克、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卡達、巴林等國的大量石油及天然氣出口,德黑蘭多年來多次暗示,若遭攻擊,不排除封鎖這條戰略航道;專家警告,如果美軍為了確保紅海航道暢通,而介入以伊衝突,恐讓美國深陷衝突;伊朗也是主要產油國之一,但受到國際制裁,近年出口量幾乎全數銷往中國,伊朗國營石油公司對中國的銷售占伊朗整體經濟約 6%,相當於政府支出的一半 🔗

▍美國總統川普對「崛起之獅」行動沈默許久之後終於發文「我一再給伊朗機會,勸他們趕快達成協議。我用了最強烈的語氣告訴他們『快去做吧!』但無論他們怎麼努力,無論他們離協議多麼接近,他們始終無法完成。我已經警告過他們,如果不達成協議,後果將比他們所知道或聽說的還要更慘烈。美國擁有全世界最強大最致命的軍事裝備,而且遠遠超過其他國家。以色列也擁有大量這些裝備,未來還會得到更多,而且他們很清楚如何使用這些武器。一些伊朗的強硬派人士曾經肆無忌憚的發言,但他們根本不知道將會發生什麼事。現在他們已經全部死去,情況只會更惡化!戰爭已經造成巨大的死亡和破壞,但還是有機會阻止這場殺戮。下一波攻擊以色列已經計劃好,而且將會更殘忍、更殘酷。伊朗必須立刻達成協議,否則將一無所有。趁著現在還有機會,趕快挽救曾經輝煌的波斯帝國吧!不要再有死亡,不要再有破壞,趕緊行動吧,否則一切就太遲了,願上帝保佑你們所有人!」「兩個月前,我給了伊朗 60 天的最後期限,要他們達成協議,他們本來應該要好好把握機會!今天已經是第 61 天了。我當時告訴過他們該怎麼做,但他們就是做不到。現在,也許他們還有第二次機會!」🔗

▍綜合媒體報導,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多次在公開場合警告伊朗核計畫,並一再威脅會以某種形式摧毀它,並因此與美國前總統歐巴馬、拜登意見不合;歐巴馬在 2015 年批准與伊朗達成協議,放寬對伊朗制裁,換取伊朗限制發展核計畫,德黑蘭當局得以「有限度使用核原料與核技術,國際觀察員將監查該計畫」,尼坦雅胡則認為解除制裁等於是讓德黑蘭走向擁有核武的開端,這些原料與技術讓伊朗可以秘密製造核彈,對以色列的國家存在構成威脅;美國在川普首任期上任後於 2018 年宣布退出協議、並恢復制裁伊朗,伊朗並自此開始明目張膽地一步步違反協議,包括提煉高純度的濃縮鈾,宣稱如果美國取消制裁,可以很快再度遵守協議;美國總統拜登上任後,則宣布「有條件恢復與伊朗的核協議」,並撤回川普對伊朗的部分制裁,但伊朗仍繼續提高濃縮鈾純度,要求美國解除全部制裁、無條件重返核協議,並進一步中止履行「不擴散核武器條約」附加議定書,拜登政府欲與伊朗再行談判,追加續約條款、納入阿拉伯國家為新成員等新條件,至拜登卸任,雙方仍難有共識;尼坦雅胡原本希望川普今年重返白宮後,能繼續對伊朗採取強硬立場,但當他在今年 4 月赴美國與川普會晤時,川普突然宣布美國與伊朗將展開核談判;美國與伊朗今年 4月 12 日進行首輪談判,白宮設定伊朗要在 2 個月內簽署協議,雖然 6 月 15 日美伊要再舉行第 6 輪談判,且川普也要尼坦雅胡別現在對伊朗動手,以免干擾美伊核談判,但當白宮的 2 個月期限於 6 月 12 日到期,以色列立刻於 6 月 13 日凌晨對伊朗發動空襲,尼坦雅胡說「我原把攻擊實施日期定為 2025 年 4 月底」「但由於各種原因,此一計畫未能實施」🔗

▍法國、德國、義大利、波蘭、西班牙、英國代表、及歐盟外交事務高級代表今天在羅馬舉行 Weimar Plus 會議,並發表聯合聲明,與會各國同意建立一個更強大自主的歐洲,為此將加強集體安全與國防,以增加歐洲對北約組織的貢獻;大西洋聯盟仍是歐洲集體防衛基石,將舉行的北約峰會必須做出進一步強化聯盟的決定,以隨時準備保衛每一寸盟國領土;為讓歐洲在北約承擔更多責任,歐洲防禦能力必須大力強化,亦即彈性持續增加國防支出,在歐洲-大西洋區域執行有效威嚇與防禦;包括採取合作計畫、聯合採購、互通資訊,及提升國防技術與工業基礎壯大歐洲聯合防禦能力;與會國堅定不移支持烏克蘭,及其人民、民主、安全、主權、獨立、領土完整,「一個強大、獨立且民主的烏克蘭對歐洲-大西洋地區穩定安全至關重要」「我們譴責俄羅斯近期針對烏克蘭城市與平民的大規模攻擊,這些攻擊明顯違反國際法」;鑑於俄羅斯拒絕做出嚴肅可靠承諾,與會國準備加強對俄羅斯施壓,包括透過進一步制裁和打擊規避制裁行為「我們也準備迅速採取新措施(特別在能源與銀行領域),以削弱俄羅斯繼續侵略的能力,確保烏克蘭處於實現公正持久和平的最佳位置」「我們決心凍結在管轄範圍內的俄羅斯主權資產,直到俄羅斯停止侵略,並為所造成的損害付出代價」🔗

▍美國洛杉磯暴動,被發現疑似由富豪辛格姆(Neville Roy Singham)資助的激進馬克思主義團體參與或主導;共和黨眾議員 Anna Paulina Luna 已公開要求辛格姆出席國會委員會作證,調查他與中國共產黨的關係;辛格姆目前住在上海,他曾擔任華為的戰略技術顧問 🔗

▍美國華府 14 日將舉辦閱兵儀式慶祝陸軍建軍 250 週年、剛好也是川普生日,當天全美預計將有逾千場反川普的「無王」(No Kings)活動,「無王」主辦單位說「我們將讓全美其他各地的行動成為當天美國故事的寫照!」「民眾齊聚全國各個社區,拒絕強人政治及腐敗!」美國總統川普今天被媒體問及「無王」時說「我不像國王,我必須經歷許多麻煩才能讓事情獲得批准」「國王根本不需要理會加州的那些命令,不需要打電話給麥克強生、圖恩說『兄弟們,你們得搞定這事』」「我們不是國王,我們完全不是國王」;川普所指的是他稍早簽署的一項國會決議,正式撤銷加州原訂於 2035 年之前逐步淘汰新售燃油車的規定,加州已表示將為此對川普政府提起訴訟 🔗

▍加州針對美國總統川普向洛杉磯派遣國民兵提告法院,並申請禁制令,美國聯邦地區法院法官布雷爾(Charles Breyer)晚間做出裁決,批准加州的禁制令申請,美國總統必須立即將國民兵指揮權歸還加州州長 🔗

▍美國總統川普打擊非法入境、逾期居留的外國人,尤其是有犯罪背景者,這些人被美國左派媒體稱為「無證移民」;中央社訪問南加大社會學者巴耶荷(Jody Agius Vallejo),強調「無證移民」即使沒有「合法身分」但並不構成「犯罪行為」,而 ICE 突襲行動侵犯「人們的基本權利!造成社會人心惶惶!」「無論是有證或無證,我們的老師、律師、醫生、勞工很多都是移民!」🔗

▍儘管左派媒體認為「非法入境者、逾期居留者、來自外國的幫派份子」不構成「犯罪行為」並企圖與「合法移民」混為一談,但反對者認為世上沒有所謂「非法移民」「無證移民」「移民只有合法的,因為移民就是效忠新的國家,取得他的公民身份,同時付出公民的義務,如納稅與兵役,並得到公民的權利,例如投票與受到制度保障與從事公職的資格,這必須是建立在雙方的同意下:即國家與個人的同意下,國家不能迫人移民過來,個人也不能迫國家接受自己當公民,因此這件事必然是合法的」「公民身份是政府授與的,你沒有辦法非法的獲得一個政府不授與的公民身份」「非法入境打黑工,就是勞動力的走私行為。你可以說走私與打黑工都是合乎道德的,這可以爭議,但是政府打擊走私與黑工,這至少是政府對合法者的責任與義務」「非法移民就是該國家沒有接受該人,大多數情況下就是認為那人無法負上對國家的義務,固也無權分享其他公民因付出義務而建立的權利。否則如果人人都只享用權利,只有少數人能負上義務,國家就會崩潰」🔗

▍美國總統川普表示,他可能在不久的將來再調升進口汽車關稅「關稅越高,他們就越有可能在美國建廠」;他上任以來已對進口汽車實施 25% 關稅 🔗

▍法國總統馬克宏在巴黎科技盛會 VivaTech 與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法國新創公司 Mistral AI 執行長同臺座談;馬克宏在 VivaTech 提出,法國應具備 2 奈米至 10 奈米半導體生產能力的雄心壯志「如果我們想要鞏固我們的產業,我們現在就必須以適當的規模生產愈來愈多的晶片」,力拚讓法國成為歐洲科技產業樞紐,並讚揚鴻海科技集團與法國公司在半導體領域的合作案 🔗

▍巴拿馬將移除全國 13 座由中國華為所設置的電信塔,改採使用美國技術的電信設施,美國駐巴拿馬大使館表示,此舉主要強化國家安全、並降低中國在拉丁美洲的科技影響力、和對抗中國的「惡意影響」;這是巴拿馬政府在退出中國「一帶一路」合作之後,降低中國影響力的最新舉措;但巴拿馬總統穆里諾對於美國大使館搶先巴拿馬政府一天,就宣布此消息公開表達不滿,要求美國駐巴拿馬大使館避免對屬於巴拿馬政府管轄的決策,發表公開聲明,還要美國「在華盛頓或北京解決自己的問題!不要把戰場搬到巴拿馬的後院!」🔗

▍尼加拉瓜今天宣布退出聯合國難民署「我們在此宣布我們的主權決定,立即退出聯合國難民署」;聯合國難民署上個月呼籲國際社會,加強援助數以千計逃離貧困與壓迫抵達哥斯大黎加的尼加拉瓜人,尼加拉瓜則指控難民署對尼加拉瓜人在其他國家尋求庇護一事發表帶有偏見的言論;由於人權紀錄受到批評,尼加拉瓜也退出了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國際移民組織、國際勞工組織 🔗

2025 年 6 月 14 日

▍國防部上午公布過去 24 小時偵獲中共派出共艦 8 艘持續在臺海周邊活動,國軍運用任務機、艦及岸置飛彈系統嚴密監控與應處 🔗

▍國造潛艦原型艦「海鯤艦」今天在高雄港內進行浮航;中央社報導,軍事學者蘇紫雲表示,海鯤艦今天進行全系統調校測試,主機、輪機與舵機都進行運作測試,代表接近海測階段,未來應能依照規劃完成海測 🔗

▍外交部政務次長陳明祺應中東歐知名智庫「全球安全論壇」(GLOBSEC)邀請,出席布拉格論壇年會,並在「臺灣:全球穩定的關鍵課題(Taiwan: The Global Imperative for Stability)」場次擔任與談人,陳明祺指出,烏克蘭的經驗證明,沒有實質防衛能力的外交承諾無法阻止侵略行為,臺灣必須持續強化自我防衛、深化國際合作,以達成有效嚇阻;面對日益升高的中國威脅,維持臺海和平穩定不僅是臺灣的責任,更是全球民主國家的共同要務,呼籲各國共同採取行動加以預防,而不是在危機爆發後才做出反應;同時,臺灣也是國際上負責任的行為者,疫情期間以「Taiwan can help」精神積極提供各國協助,臺灣不該被排除在國際組織外;與談人包括捷克參議院外交、國防與安全事務委員會主席費雪(Pavel Fischer)、烏克蘭國會國家安全、國防與情報委員會副主席 Yehor Cherniev、愛沙尼亞國會國防委員會成員卡尤萊德(Raimond Kaljulaid)、烏克蘭前國防部長列茲尼科夫(Oleksii Reznikov),都對臺灣表達支持,並強調民主國家團結一致、共同對抗威權主義擴張重要性 🔗

▍臺灣駐教廷大使館發文分享,一對臺灣天主教新婚夫婦日前到梵蒂岡,接受教宗良十四世親自祝福,教宗聽見夫婦來自臺灣,讚許臺灣主教團與臺灣教會在福傳工作上的努力,並允諾為臺灣特別祈禱「不要戰爭」🔗

▍中國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今天出席「反惡罷、戰獨裁」桃園市觀音場政策說明會,宣稱中國國民黨做的每件事都是福國利民為臺灣好!民主進步黨要罷免所有桃園選出的中國國民黨籍立委,這就是惡罷惡搞!完全沒道理!「如果罷免通過,涂權吉幫桃園爭取的新版財政收支劃分法、一年多放 5 天假都會沒有!大家一定要站出來投票、支持涂權吉!」🔗

▍主張臺灣與中國「統一」的前總統馬英九,今天率大九學堂學員訪問中國,將出席中國在廈門舉行的統戰活動「第 17 屆海峽論壇」、以及赴中國甘肅參加「兩岸共同弘揚中華文化活動」,馬英九說這是他第 4 次訪問中國,宣稱要加深對福建當地歷史與產業發展的了解!促進兩岸民間更密切交流!相信對兩岸和平發展有非常好的幫助!🔗

▍網紅「館長」陳之漢從反共變成舔共,赴上海直播對中國各種的誇、對臺灣各種的貶,民進黨前議員王浩宇發文表示「館長之前罵中國、那個習近平夫人的影片,我全部都買了 YouTube 廣告,播放給跳牆的中國人看,自掏腰包喔!」陳之漢過去曾在直播時公開宣稱「我們臺灣人今天是不幹習近平的老婆!要嘛馬上就可以幹了!我們都知道他老婆是在幹嘛嘛他媽的!老子要去拍她的屁股就拍她的屁股!」陳之漢今天在上海遭一名中國男子拿出五星旗嗆聲指控陳之漢「臺獨」,該名男子隨即被旁人壓倒在地,館長在上車後尷尬表示「大場面、大場面,難得的大場面,蠻有趣的」但一句粗口都不敢說;目前陳之漢已經停止直播,網傳是被中共當局禁止 🔗

▍中共新華社報導,中國外長王毅與伊朗外長阿拉奇(Abbas Araghchi)通電話,中方明確譴責以色列侵犯伊朗主權、安全、領土完整!堅決反對針對伊朗官員!並造成平民傷亡的粗暴攻擊!以色列的行為嚴重違反聯合國憲章宗旨原則及國際關係基本準則!特別是攻擊伊朗核設施開創危險先例!有可能造成災難性後果!王毅並與以色列外長薩爾(Gideon Saar)通電話,王毅說,中方一貫主張任何國際爭端都應通過對話協商解決!反對使用武力和制裁手段!中方明確反對以色列違反國際法以武力襲擊伊朗!尤其是在國際社會仍在尋求政治解決伊朗核問題的情況下!這一行徑更是不可接受的!強調當務之急是立即採取措施避免衝突升級!回歸外交手段解決問題!這也是國際社會的普遍共識!🔗

▍金融時報報導,中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已延遲批准模擬軟體供應商安矽思(Ansys)與美國半導體設計軟體巨頭新思科技(Synopsys)之間的擬議交易,這項交易已獲得美國和歐洲的批准,目前正處於中國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的最後審查階段,這次延期發生於美國政府上月底決定禁止包括新思科技在內的美企向中國出售某些晶片設計軟體之後 🔗

▍中媒第一財經報導,美國波音公司今天向中國吉祥航空交付一架全新 787-9 飛機;此前為報復美國關稅,中國航空公司曾受命暫停接收已下訂的波音飛機 🔗

▍中國今年第 2 季以來房地產市場又出現惡化情況,中國國務院常務會議昨天提出要求,要進一步優化現有政策!更大力度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要扎實有力推進「好房子」建設!🔗

▍中國去年發生湖南實習醫生羅帥宇墜樓身亡事件,家屬在羅帥宇電腦裡發現有證據顯示醫院腐敗違法的檢舉資料,包括切除患者的正常腸管、偽造絕症病例、故意把結石塞進病人體內、還存在洗錢活動等,引發中國網民憤怒、懷疑羅帥宇是因此「被自殺」;湖南省衛健委、中南大學、長沙市公安局組成的聯合調查組昨晚發出通報,維持羅帥宇自殺的認定,否認家屬反映的醫院買賣器官、死者因檢舉而遭迫害等問題,所有器官捐獻都未發現違法違規行為!央視新聞官方微博昨晚發出這份 4500 字的調查通報,網民 12 小時留言已超過 10 萬則,大部分對官方通報無法信服 🔗

▍法新社報導,印度警方消息人士表示,印度航空空難地點已尋獲 279 具遺體,機上 242 名乘客僅 1 人生還,並造成地面至少 38 人死亡;機上乘客包括 169 名印度人、53 名英國人、7 名葡萄牙人、1 名加拿大人、及 12 位機組人員;這是本世紀傷亡最嚴重的空難之一 🔗

▍印度、中國加勒萬河谷流血衝突將滿 5 週年,印度外交秘書唐勇勝與來訪的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孫衛東會面,雙方同意加快恢復兩國之間自 2020 年就中斷的直航航班,媒體指這顯示雙邊關係進一步改善;印度與中國在加勒萬河谷的衝突,造成至少 20 名印度士兵、4 名中國士兵陣亡,加上 COVID-19 疫情,印中直航自 2020 年暫停至今,此前印中之間每月約有 500 架次直飛航班;今年 1 月印度外交部宣布印中已針對恢復直航服務原則達成協議,同時兩國正在努力恢復經貿互信,但印度和巴基斯坦上月爆發衝突,巴國聲稱以中國製造的戰機擊落 3 架印度戰機,中國網紅並上傳相關短片引發印度抗議,兩國緊張關係一度升溫 🔗

▍伊朗媒體報導,以色列攻擊伊朗已造成 78 人死亡、329 人受傷;路透社報導,兩位消息人士表示,在以色列今天稍早對伊朗境內多個地區發動的攻擊中,至少有 20 名伊朗高階軍事指揮官遭擊斃,其中包括武裝部隊參謀總長巴格瑞(Mohammad Bagheri),以及 9 位高級核子科學家喪命;以軍表示已襲擊伊朗各地逾 200 個目標,以軍發言人表示「我現在能夠證實,我方對伊斯法罕核設施發動攻擊,行動仍正在進行」🔗

▍伊朗朝以色列發射的 100 架無人機,其中許多在抵達以色列之前就被攔截;伊朗革命衛隊接著表示,發射數十枚飛彈攻擊以國數十個目標;以色列軍方證實飛彈來襲,下令民眾前往避難所避難;伊朗向以色列發射的飛彈,大部分被以色列嚴密的防空系統成功攔截,但仍有一些突破防禦網,包括擊中住宅區導致兩人喪生,多間房屋嚴重損毀,以及在特拉維夫造成 1 人死亡、34 人受傷;以色列國防部長表示「伊朗向以色列平民區域發射飛彈逾越紅線,我們將繼續保衛以色列公民,並確保伊朗最高領袖哈米尼政權為其令人髮指的行徑付出慘重代價」;兩名美國官員說,美國軍方協助以色列擊落飛往以色列的伊朗飛彈;東歐媒體 Visegrad24 發布照片,顯示以色列「箭-3」防空飛彈在距離地球約 100 公里的高度摧毀一枚伊朗發射的彈道飛彈 🔗

▍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向伊朗人民喊話「今晚,我想對你們,尊敬的伊朗人民,說幾句話。我們正處在歷史上最大規模的軍事行動之一當中『雄獅崛起』。那個在過去近 50 年壓迫你們的伊斯蘭政權,如今正在威脅要摧毀我們的國家——以色列。以色列的這次行動,目的是消除伊斯蘭政權的核威脅和彈道導彈能力。在我們實現這一目標的同時,也在為你們爭取自由的道路掃清障礙。過去 24 小時,我們摧毀了伊斯蘭政權的高級軍事指揮官、頂尖核科學家、最關鍵的濃縮設施,以及大部分彈道導彈庫。下一輪打擊已經在路上。這個政權根本不知道是什麼力量打擊了它,更不知道接下來還會發生什麼,它從未像現在這樣虛弱。這是你們站出來、發出自己聲音的機會,『女性、生命、自由!』正如我昨天,以及無數次之前說過的,以色列的鬥爭並不是針對伊朗人民。我們的目標是那個殘暴的伊斯蘭政權,它壓迫你們、讓你們貧困潦倒。自居魯士大帝時代起,伊朗人民和以色列人民就是朋友。現在,是時候團結在你們自己的旗幟和歷史傳承下,為從這個黑暗、壓迫的政權中獲得自由而奮鬥了。勇敢的伊朗人民,光明終將戰勝黑暗。我與你們同在。以色列人民也與你們同在」;以色列軍方和空軍高層表示,在以色列戰機多次襲擊並削弱伊朗的防空系統後,以軍已完全取得德黑蘭上空的制空權,如果伊朗繼續朝著以色列市區發射飛彈,以軍將讓德黑蘭徹底陷入火海 🔗

▍川普接受路透社電話訪問表示,他早就知道會有攻擊,但相信仍有空間談成協議,「我們什麼都知道,我試過拯救伊朗免於羞辱和死亡,我極力嘗試拯救他們,因為我很希望達成協議,他們還是可以達成協議,還不算晚」;川普在一連串媒體訪問中稱讚以色列這波攻擊出色且非常成功,被問到美國是否支持以色列抵禦伊朗反擊時,川普表明支持以色列,並表示他不擔心以色列的攻擊會引發區域戰爭;川普此前曾數度敦促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不要攻擊伊朗核設施,他正透過外交解決問題,但也曾揚言,若核議題談判失敗,將轟炸伊朗;以色列將攻擊歸咎於伊朗在 60 天協商大限後仍拒絕達成協議,反川媒體則將以色列的攻擊視為是尼坦雅胡與川普不合、不甩川普 🔗

▍伊朗駐聯合國大使伊拉瓦尼指責以色列「扼殺外交、破壞談判、將這個區域拖入規模更大的衝突!」並指控華府毫無疑問有同謀關係!「那些支持這個政權的國家,主要是美國!必須了解他們有同謀關係!」「藉由協助與允許這些罪行發生!他們對後果負有完全責任!」美國總統川普稍早發文表示,他已給德黑蘭 60 天的最後通牒,讓他們就不斷升級的鈾濃縮計畫達成協議,而最後通牒已在昨天到期;以色列駐聯合國大使達諾說,情報已經證實,伊朗可在數天內生產足以製造多枚炸彈的可裂變材料,強調以色列發動攻擊是國家自保的行為,而此前以色列一直保持耐心「我們等待外交發揮作用,我們看著談判拖延,而伊朗不是假意讓步,就是拒絕接受最基本的條件」;美國高階官員皮特說,雖然華府事先獲知以色列將發動初步攻擊,但未在軍事上參與攻擊伊朗,美國將繼續尋求外交解決方案,確保伊朗永遠無法取得核子武器,或對中東穩定構成威脅,「伊朗的領導層峰在這時候進行談判才是明智之舉」🔗

▍伊朗媒體引述伊朗軍方高層官員報導,「這場衝突不會止步於昨晚的有限行動,伊朗的打擊行動將會持續,這項行動將使侵略者非常痛苦及深感後悔」「於未來幾天擴及這個政權占領的所有地區,以及區域內的美軍基地!」伊朗並聲稱與美國就核計畫進行對話已毫無意義,但也表示尚未決定是否出席預定明天舉行的伊美核談判 🔗

▍伊朗媒體報導,以色列今天再度發動空襲,攻擊伊朗西部和西北部的城市,這些城市有重要的防禦設施與軍事基地;以色列與伊朗已連續兩天交火 🔗

▍羅馬天主教教宗良十四世表示他正密切關注事態發展「伊朗與以色列的情勢已嚴重惡化,在此脆弱的時刻,我想再次強烈呼籲要有責任感和理性」「要建立一個不受核威脅的更安全世界,這個承諾須透過互相尊重的會晤和真誠的對話才能實現,以建立以公義、博愛及共善為基礎的長久和平」「任何人都不應該威脅到他人生存。所有國家都有責任支持和平理念、開啟和解之路,以及推動能保障所有人安全與尊嚴的解決方案」🔗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今天表示,在烏克蘭東北部蘇米州抵擋俄軍攻勢的烏克蘭部隊,已成功阻止俄軍前進,如今雙方沿著國界交戰,「敵人已被阻擋在那裡,最深入境內的戰鬥地點距離國界僅 7 公里」;澤倫斯基表示,在烏俄間長 1000 多公里的戰爭前線上,烏軍守住了防線,並駁斥俄方說法,莫斯科先前聲稱已有俄軍越過烏克蘭中部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州的行政邊界進入該州;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州與遭到俄羅斯局部占領的頓內茨克州、赫松州、札波羅熱州 3 州相鄰,俄國如今控制約 1/5 的烏克蘭領土 🔗

▍俄羅斯國防部表示,俄國與烏克蘭今天再度交換戰俘,並稱莫斯科昨天已將 1200 名陣亡的烏克蘭士兵遺體移交給基輔,但今天仍未收到烏方移交陣亡俄軍遺體 🔗

▍美國舊金山上訴法院裁定,川普政府可暫時保留對洛杉磯國民警衛隊的指揮權,並定於 17 日 舉行聽證會決定後續行動,此舉暫緩下級法院先前要求停止部署的命令;美國總統川普發文「上訴法院昨晚裁定,我可以使用國民警衛隊來保衛我們的城市,也就是洛杉磯的安全。如果我不派軍隊進駐洛杉磯,這座城市現在肯定已經被燒成灰燼。我們拯救了洛杉磯!感謝你們的裁決!」🔗

▍美國明尼蘇達州眾議會議員霍特曼(Melissa Hortman)和丈夫今晨遭一名冒充警察的槍手槍擊身亡,明尼蘇達州參議會議員霍夫曼(John Hoffman)與妻子也遭同一名嫌犯的攻擊,已接受手術並接受治療;嫌犯目前在逃,警方在嫌犯車內發現一份列有其他議員和官員名單的「宣言」,已進行大規模搜捕行動;美國明尼蘇達州州長華茲表示,這起事件顯然是出自政治動機的暗殺;CNN 報導,兩位州議員皆隸屬於明尼蘇達民主-農民-勞工黨(Minnesota Democratic–Farmer–Labor Party)🔗

▍美國總統川普發文「我已聽取了有關明尼蘇達州發生的可怕槍擊案的匯報,這起事件似乎是對州議員的針對性攻擊。我們的司法部長邦迪和聯邦調查局正在調查此事,並將依法對所有涉案人員進行全面起訴,這種可怕的暴力行為在美國是絕對不能容忍的。願上帝保佑偉大的明尼蘇達州與人民!」🔗

▍美國德州受暴雨襲擊引發洪災,造成至少 10 人不幸罹難、數人失蹤,救難人員已執行超過 70 次水上救援 🔗

▍南非東開普省部分區域近日遭暴雨引發的洪災侵襲,救難人員今天又尋獲更多罹難者,使這場洪患造成的死亡總數增加到至少 86 人 🔗

2025 年 6 月 15 日

▍國防部上午公布過去 24 小時偵獲中共派出共艦 6 艘持續在臺海周邊活動,國軍運用任務機、艦及岸置飛彈系統嚴密監控與應處 🔗

▍DSET 與政治大學供應鏈韌性研究中心在臺北舉辦「供應鏈韌性戰略國際高峰會」,華府智庫 The Jamestown Foundation 主席孟沛德表示,中國解放軍從俄烏戰爭學到的教訓,就是認知到「持久戰」的勝負關鍵取決於哪一方能維持生產力,若還在探討軍隊要購買幾百、幾千架無人機,宛若九牛一毛,應該要設想幾十萬架以上的無人機規模,除了軍方提出採購案,也應扶持民主國家的廠商成長,避免依賴中國無人機品牌;美國無人機製造商 Skydio 國安戰略全球總監 Mark Valentine 表示,依照 Skydio 過去 2 年提供給烏克蘭無人機的經驗,盟國在支援烏克蘭時所能學到的快速創新,以及發展出應對電子戰的技術至關重要,臺灣應更聚焦在無人機應用,而民主國家若要達到嚇阻中國,數千架無人機是不夠的,需要更龐大規模的無人機機隊 🔗

▍彭博報導,臺灣經濟部國際貿易署網站 14 日公布的「戰略性高科技貨品出口實體管理名單」更新版,已將中國研發尖端人工智慧晶片技術的華為、中芯國際及其多家海外子公司列入出口管制黑名單,廠商對這些公司發送任何貨品都必須獲得臺灣政府批准;彭博 2023 年時就曾披露,一些臺灣公司幫助華為在中國華南的晶片秘密生產網絡打造基礎設施,去年並傳出華為迂迴採購台積電晶片,引起各方關注,臺灣經濟部是否會將華為等中企納入實體清單,藉此同步連動國際制裁 🔗

▍舔共網紅「館長」陳之漢今結束 6 天訪中行程返臺,在抵達桃園機場後一反他在中國的孬樣,恢復兇狠表情宣布他接下來的「重要任務就是要阻止這麼愚蠢的大罷免!」「我們不要戰爭!臺灣人要學聰明!不要讓媒體帶著看風向!」「臺灣是臺灣人的!不是民進黨的!」並宣稱「被民進黨或青鳥攻擊」是他的榮耀「他媽等你啦青鳥!」還說「我沒有貶低臺灣!他們斷章取義!我沒有說臺灣不好!身為臺灣人怎麼會去貶低臺灣?」「他們一定要說我有拿錢!問題是我就沒有!」「大家一定要多交流!多接觸、多了解!仇恨就會降低!因為仇恨大多來自於不了解!兩岸講一樣語言、過一樣節日、吃一樣料理!卻要拿刀互砍!這是很奇怪的事情!」🔗

▍前總統馬英九今天在中國廈門與中國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會晤,王滬寧說「馬英九先生素有民族情懷!認同兩岸都是中國人!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是島內愛國統一人士!持續為實現國家統一民族復興努力!」「在當前複雜嚴峻的形勢下!馬英九先生又同各位臺灣同胞出席海峽論壇!充分反映馬英九先生和廣大臺灣同胞希望密切兩岸交流合作!共謀中華民族復興的意願和擔當!」馬英九先生則宣稱「衷心期盼兩岸在九二共識、反對臺獨基礎上進一步深化合作!用交流取代對抗!」陸委會表示,馬英九身為卸任國家元首,呼應中共「一中原則」的「九二共識」政治主張及統戰操作,深感遺憾,這完全與臺灣人民對兩岸關係認知、維持現狀的立場大相逕庭,自失立場;對於中共當局一再對臺複合性施壓、統戰滲透、及不願正視中華民國存在事實的作為,前總統馬英九都未表達嚴正立場,儘管他應維護國家主權尊嚴及臺灣民眾利益 🔗

▍歐盟與中國在布魯塞爾舉行第 40 輪歐中人權對話,歐盟對中國基本自由持續惡化的現象表達嚴重關切,指責中國在言論自由、宗教或信仰自由、和平集會自由、平等與反歧視權利等方面存在持續限制,具體包括西藏精神領袖達賴喇嘛的繼任問題不應存在政府干預、對香港的持續打壓、以及維吾爾族和藏族維權人士遭監禁等,並呼籲北京釋放繫獄中的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前香港支聯會副主席鄒幸;中國則在會上對歐盟針對司法程序、勞工權利、民族宗教等方面提出的指責予以駁斥!中國指責歐盟國家存在的民主自由倒退、輕視經濟社會文化權利、侵犯難民移民權利、種族歧視、宗教仇恨、社會分化、司法不公、警察暴力等嚴重人權問題!要求歐方採取措施予以解決!🔗

▍中共新華社報導,中共中央政法委書記陳文清到青海視察,並出席「涉藏反分維穩」工作座談會,指青海是穩疆、固藏的戰略要地!要時刻繃緊反恐怖鬥爭這根弦!堅決打贏涉藏反分裂鬥爭!依法懲治宗教極端主義!強化重點地區、重點部位防範!🔗

▍中共近日發動一波軍事大外宣,聲稱殲-20 戰鬥機能在無需跑道的情況下、像美軍 F-35B 一樣做出垂直起降,且多位中國共產黨官員、包括中國外交官,在同一時間分享了同一則吹捧殲-20 的影音畫面;法國電視一台(TF1)查核指出,所有跡象都表明這是一段經過篡改的影片、人工智慧生成的動畫;報導指出,假新聞已成中國戰機宣傳戰場的一部分,透過詆毀或吹捧,展現自身軍備能力優於對手,即使透過虛假資訊也在所不惜,中國共產黨員近幾個月來並詆毀法國的飆風戰機,以宣傳中國在國防工業方面贏了法國 🔗

▍路透社根據消息人士報導,美中在倫敦新達成的貿易休戰協議,未處理攸關國安的「軍用稀土」,北京尚未承諾批准部分特殊稀土磁鐵的出口許可,美軍供應商需要這些原料打造戰機和飛彈系統;同時美國也維持對中國採購先進人工智慧晶片的限制,因擔憂這些晶片會用於軍事用途;此問題懸而未決,恐使更為全面協議難以敲定 🔗

▍華爾街日報報導,中國有 AI 公司為規避美國晶片管制,讓工程師將數據存在硬碟並飛至可獲取輝達晶片的馬來西亞一家數據中心,在該地訓練完 AI 模型後再把資料帶回中國,以避開監管審查;此類數據中心正在東南亞迅速湧現,為西方和中國客戶提供服務;根據臺灣國際貿易署數據顯示,馬來西亞光是今年 3 月、4 月就從臺灣進口價值 34 億美元的 AI 晶片和其他處理器,已超過 2024 年的進口總額 🔗

▍日本與菲律賓軍方 14 日在菲律賓呂宋島外海的南海舉行聯合演習「海上合作行動」,特別安排部分媒體記者登上菲律賓最新型飛彈巡防艦,觀察到有 2 艘中國軍艦在監視這場演習 🔗

▍印度再發生空難,一架直升機墜毀,機上飛行員與 6 名朝聖者喪生,這是印度近兩個月來第 5 起直升機相關事故;印度航空波音 787-8 客機 12 日空難合計機上及地面共有 270 人不幸罹難,機上僅 1 人生還 🔗

▍以色列與伊朗深夜展開新一輪互轟,以軍深入伊朗首都德黑蘭空襲油庫與國防部等多個目標,以軍戰機在伊朗首都上空盤旋超過兩小時執行打擊任務;伊朗以飛彈反擊以色列,以色列全國各地響起警報,儘管防空系統攔截大部分飛彈,仍有多棟建築物遭擊中;尼坦雅胡辦公室 14 日統計,以色列至少已有 3 人死亡,174 人受傷 🔗

▍伊朗媒體報導,以色列今天攻擊伊朗南帕爾斯(South Pars)天然氣田,導致這個全球最大天然氣田發生火災,部分生產被迫暫停,這個天然氣田占伊朗天然氣產量的大部分,伊朗是全球第 3 大天然氣生產國,僅次於美國、俄羅斯;這是以色列首次對伊朗油氣產業發動攻擊 🔗

▍伊朗總統裴澤斯基安譴責美國虛偽,一方面支持以色列,一方面又與伊朗進行核談判;扮演調停者的阿曼表示,原訂 15 日舉行的美國與伊朗第 6 輪核談判取消 🔗

▍美國總統川普發文「普丁總統今天早上打電話來,很客氣地祝我生日快樂,不過他更重要的目的是要跟我談伊朗問題,他非常熟悉這個國家,我們深入討論一陣子,至於俄羅斯跟烏克蘭的話題講得比較少,下週再繼續討論,他目前正在按照計畫進行大規模的戰俘交換,雙方的俘虜馬上就會被釋放。這通電話持續大約一個小時,他和我都認為以色列和伊朗之間的戰爭應該要結束,我也告訴他,他發動的戰爭也應該要結束了」🔗

▍美國總統川普發文「美國與伊朗今晚被襲擊毫無關係。如果我們被伊朗以任何方式、形式或樣式的攻擊,美軍部隊將以前所未有的程度全力反擊。然而,我們可以很輕易地促成伊朗和以色列取得協議,結束這場血腥衝突!」🔗

▍伊朗媒體報導,伊朗凌晨向以色列發射新一波飛彈,這是代號「實踐承諾行動 3」(Operation Honest Promise 3)的一部分,也是兩國第 3 天交火;法新社報導,以色列耶路撒冷與特拉維夫響起空襲警報與爆炸聲,全國數十個城市與社區響起警報 🔗

▍以色列已摧毀伊朗至少 40 套防空系統,擊斃約 30 名革命衛隊空軍指揮官,一名官員表示,即便是伊朗最高領袖哈米尼也不排除成為打擊目標;以色列同時也對葉門青年運動發動空襲,疑似鎖定其軍事首腦加馬里,企圖斬首式打擊其與伊朗之間的連結;福斯新聞報導,一名以色列高階情報官員透露,以色列情報部門預測,如果不加以阻止,伊朗在未來兩年內將擁有多達 8000 枚彈道飛彈,這次行動就是為了徹底破壞伊朗的核子及飛彈能力,目前以色列研判伊朗約有 2000 枚飛彈,「我們不能結束這場行動,因為知道兩年後我們還是會面臨一樣的處境。一切都在按計畫進行,甚至比計畫還要順利」「我們還有很多驚喜,不只是已經做過的那些,我們還有更多接下來要做的」🔗

▍葉門叛軍「青年運動」發言人發表電視談話,稱青年運動於過去 24 小時內對以色列中部城市雅法發射數枚彈道飛彈「受壓迫的巴勒斯坦人、與伊朗人民取得了勝利!這項行動是跟伊朗軍隊對抗以色列這個罪惡敵人的行動協調合作!」🔗

▍美國 Axios 新聞網引述兩位以色列官員的說法,過去 48 小時以國要求美國加入打擊伊朗的核子及軍事設施,協助他們摧毀以軍無法一己之力解決的地下鈾濃縮廠;報導指出,一名美國官員證實以色列正式請求美方參與攻擊,但川普政府目前不考慮加入這場衝突;白宮之前鄭重否認川普考慮讓美軍打擊伊朗,稱當前不是該發動攻擊的時機 🔗

▍伊朗外交部長阿拉奇今天宣稱,德黑蘭有證據顯示,美國部隊為以色列激烈轟炸伊朗提供支持,但如果以色列停止針對伊朗的軍事行動,德黑蘭當局也會結束對以國的襲擊,「我們是在保護自己,我們的防禦措施完全正當。防禦手段是我們對侵略的回應,如果侵略行為停止,我們的回應自然也會停下」,並指以色列對伊朗核設施展開空襲已跨越「新紅線」,且以色列襲擊伊朗在波斯灣的南帕爾斯天然氣田及設施,是意圖把戰爭擴大至伊朗以外地區;阿拉奇今天宣稱德黑蘭願意考慮一項確保伊朗無法獲得核武的核協議,但不會同意放棄伊朗的權利,而以色列襲擊伊朗顯然是為了阻撓伊朗和美國的核談判 🔗

▍以色列第二大城特拉維夫附近濱海城市貝特雁一處住宅大樓稍早被飛彈擊中,總理尼坦雅胡到現場視察時說「伊朗將為謀殺平民和婦孺付出非常沉重的代價」;伊朗媒體報導,以色列 13 日、14 日對伊朗的襲擊行動至少造成 128 人喪命,其中包括婦女與孩童,還有數百人受傷,伊朗當局已宣布清真寺、地鐵站、學校從今晚起充當為避難所 🔗

▍法新社報導,根據以色列當局,伊朗先前於夜間對以國發射飛彈,至少造成 10 人喪命,使伊朗自 13 日展開報復性打擊以來的以國死亡人數增至 13 人;以色列軍今天對住在伊朗首都德黑蘭武器生產設施附近的當地民眾,以阿拉伯語、波斯語發布撤離警告「以軍將空襲這些地點,打擊目標是核能力與武器系統」「為了你的安全,我們請你立即撤離這些地區,在另行通知前不要返回當地,靠近這些設施會使你有生命危險」🔗

▍德國外交部長瓦德福表示,德國、法國、英國已準備好跟伊朗就其核子計畫立即進行談判,以緩和中東緊張局勢;英國首相施凱爾表示,英國正增派戰機等軍事資產到中東地區「我們正調動包括軍機在內的資產到該地區,這是為了向當地提供緊急支援」;英國財政大臣李維茲表示「我們派出軍事資產既是為了保護我們自身,也可能是為了支援我們的盟友(以色列)」🔗

▍美國總統川普接受 ABC News 電訪表示,美國可能介入以色列與伊朗的衝突,但重申美國目前尚未介入,並表示俄羅斯總統普丁已表達要擔任調解者「他已經準備好了,他致電給我談論此事,我們就此進行長談」🔗

▍美國總統川普發文「伊朗和以色列應該達成協議,而且將會達成協議,就像我讓印度和巴基斯坦達成協議一樣,在當中我是透過他們與美國進行貿易,將理性、凝聚力和理智帶入與兩位傑出領導人的談判中,他們能夠迅速做出決定並停止衝突!還有,在我第一任期內,塞爾維亞和科索沃曾經戰火連天,就像他們數十年來那樣,而這場長期衝突已瀕臨爆發成為戰爭,結果我阻止了它(拜登因為一些非常愚蠢的決定而損害了長期前景,但我會再次解決它!)另一件是埃及和衣索比亞為了一座大型水壩而戰,因為這座水壩會對宏偉的尼羅河產生影響。後來我出手協調才有了和平,至少目前是這樣,而且將會保持下去!同樣地,很快我們就會在以伊之間取得和平!現在許多通話和會議都正在進行中,在這當中我做了很多,從未因此得到任何功勞稱讚,但沒關係,人民會理解的。讓中東再次偉大!」🔗

▍加薩走廊醫療機構發布,以色列今天對當地的炮擊和空襲造成至少 12 名巴勒斯坦人死亡,昨天也有至少 45 人喪命,其中許多人死於加薩人道主義基金會的援助物資發放地點附近 🔗

▍美國華府今天舉辦閱兵儀式,盛大慶祝美國陸軍建軍 250 週年,約有 150 輛戰車及軍用車輛、6600 名士兵、數十架軍機在閱兵儀式登場,呈現美國陸軍發展史上的各個重要時期;這是美國自 1991 年以來首度舉行閱兵,美國總統川普致詞表示「對於每一代穿上軍裝的戰士們,我們的心靈充滿感激之情」「其他國家都慶祝自己的勝利,美國也該慶祝了,這就是我們今晚所做的」,川普感謝陸軍為國家服務,說地球上也沒有軍隊比他們更強大、更勇敢,只要職責召喚,他們就會無畏艱難地衝入戰場「美國的敵人過去一次又一次地明白,如果你威脅美國人民,我們的士兵就會來找你,你的失敗將無可避免,你的毀滅將無法挽回,你將徹底垮臺,因為我們的士兵從不放棄、絕不投降」🔗

▍美國洛杉磯的示威活動進入第 9 天,全美各地今天舉行近 2000 場「不要國王日」(No Kings Day)示威、諷刺美國總統川普想當國王;洛杉磯市中心及洛杉磯郡 10 多個城市有上萬人上街,群眾高喊「不要國王」「不要 ICE、這裡歡迎移民」「反對 ICE 突襲執法」;洛杉磯市警局長麥唐納呼籲參與者「如果你是和平抗議,行使公民權利,我們會保護你;如果你是來破壞財物、傷害他人,我們會逮捕你」;紐約今天也有 20 多處「不要國王日」示威活動,民眾高喊「反對濫捕移民」「川普濫權」等口號 🔗

▍法新社報導,去年上訴法院維持對法國前總統沙柯吉(Nicolas Sarkozy)貪汙和濫權的有罪判決,要配戴電子腳鐐一年,不需入獄服刑,今遭撤回法國最高榮譽「法國榮譽軍團勳章」🔗

▍日本京都府推估,去年京都府觀光客為 8425 萬人次、年增 12%,觀光消費額 2 兆 581 億日圓(約 4300 億台幣)年增 24%,雙創新高;其中造訪京都市的觀光客推估有 5606 萬人,外國客 1088 萬人創新高、年增 53.5% 🔗

▍歐盟執委會公布一份核能投資需求分析草案,歐盟去年的電力有 24% 是來自核能發電,歐盟各國已擬定計畫,將核能裝置容量從目前的 98 GW 提升至 2050 年的 109 GW,這些計畫總計將需投入 2410 億歐元(8.2 兆台幣)資金,包括 2050 億歐元用於新建核電廠、360 億歐元用於延長現有核反應爐使用壽命;歐盟各國長期以來對是否推廣核電來達成減碳目標存在分歧,法國將核能視為主要電力來源,德國在總理梅爾茨今年上任前,過去幾屆內閣一直反對核能 🔗


紀路臺灣【時間軸】單元摘要自新聞媒體、社群網站、相關官網、維基百科等公開資料,所附來源連結可見更多資料,但不僅限於該連結,以關鍵字查詢 Google 可以了解更多。

延伸紀路—

【時間軸】2025 年 6 月臺灣與國際重要新聞摘要(下)

【時間軸】2025 年 5 月臺灣與國際重要新聞摘要(下)

【時間軸】2025 年 5 月臺灣與國際重要新聞摘要(上)

【時間軸】2025 年 4 月臺灣與國際重要新聞摘要(下)

【時間軸】2025 年 4 月臺灣與國際重要新聞摘要(上)

【時間軸】2025 年 3 月臺灣與國際重要新聞摘要(下)

【時間軸】2025 年 3 月臺灣與國際重要新聞摘要(上)

【時間軸】2025 年 2 月臺灣與國際重要新聞摘要(下)

【時間軸】2025 年 2 月臺灣與國際重要新聞摘要(上)

【時間軸】2025 年 1 月臺灣與國際重要新聞摘要(下)

【時間軸】2025 年 1 月臺灣與國際重要新聞摘要(上)

→更多時間軸紀路

→更多紀路臺灣

20252025年6月國際新聞台灣主權國防國際政治時間軸國際新聞摘要民主紀路台灣紀路臺灣

更多紀路臺灣

2024 全球機場營運排名 桃園機場國際客運量全球第...

2025 全球自由報告 臺灣 94 分名列自由國家

2024 巴黎帕拉林匹克運動會 臺灣代表隊抱回 3 ...

賴清德入選時代雜誌2024全球百大最具影響力人物

2024 年臺灣人均 GDP 3 萬 3983 美元...

2024 世界滑輪溜冰錦標賽 滑輪王子陳毅帆摘直排花...

EVO Japan 2025 林家弘《KOF XV》...

2025 世界幸福報告:臺灣幸福指數全球第 27、進...

2024 亞洲青年電競錦標賽 陳又綱 Ugang 快...

  • 2025 年 10 月
  • 2025 年 9 月
  • 2025 年 8 月
  • 2025 年 7 月
  • 2025 年 6 月
  • 2025 年 5 月
  • 2025 年 4 月
  • 2025 年 3 月
  • 2025 年 2 月
  • 2025 年 1 月
  • 2024 年 12 月
  • 2024 年 11 月
  • 2024 年 10 月
  • 2024 年 9 月
  • 2024 年 8 月
  • 2024 年 7 月
  • 2024 年 6 月
  • 2024 年 5 月
  • 2024 年 4 月
  • 2024 年 3 月
  • 2024 年 2 月
  • 2024 年 1 月
  • 2023 年 12 月
  • 2023 年 11 月
  • 2023 年 10 月
  • 2023 年 9 月
  • 2023 年 8 月
  • 2023 年 7 月
  • 2023 年 6 月
  • 2023 年 5 月
  • 2023 年 4 月
  • 2023 年 3 月
  • 2023 年 2 月
  • 2023 年 1 月
  • 2022 年 12 月
  • 2022 年 11 月
  • 2022 年 10 月
  • 2022 年 9 月
  • 2022 年 8 月
  • 2022 年 7 月
  • 2022 年 6 月
  • 2022 年 5 月
  • 2022 年 4 月
  • 2022 年 3 月
  • 2022 年 2 月
  • 2022 年 1 月
  • 2021 年 12 月
  • 2021 年 11 月
  • 2021 年 10 月
  • 2021 年 9 月
  • 2021 年 8 月
  • 2021 年 7 月
  • 2021 年 6 月
  • 2021 年 5 月
  • 2021 年 4 月
  • 2021 年 3 月
  • 2021 年 2 月
  • 2021 年 1 月
  • 2020 年 12 月

Keep in touch

Facebook Email

Copyright © 2020-2025 TBOTAIWAN.COM

TBO Taiwan | 紀路臺灣
  • 首頁
  • 世界排名
  • 國際榮譽
  • 經濟民生
  • 民主與人權
  • 生態與環保
  • 時間軸
  • 贊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