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5日,經濟部舉辦「R&D 100 Awards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獲獎記者會,台灣今年共收獲12座獎項,包括工研院3項獲獎、金屬中心3項、資策會2項、紡織所2項等,總獲獎數亞洲第一、全球第二僅次於美國。
素有科技界奧斯卡獎之稱的百大科技研發獎(R&D 100 Awards),每年皆從全球知名產學研單位中,尋找能改變世界與造福未來的創新技術。經濟部次長林全能表示,技術處科技專案已連續15年獲獎,共獲75個全球百大科技研發榮耀,已逾9成技轉廠商,更孵育出多家新創公司。
林全能指出,今年競逐此獎的的全球知名機構包括麻省理工學院、陶氏化學等,代表台灣科技研發能量與國際一流機構並駕齊驅,更呼應2022年IMD世界競爭力報告中,台灣多項研發相關評比皆名列全球前3名,印證台灣優異的創新實力。
技術處說明,今年科技專案成果的獲獎技術有10項,包含工研院「高精密陣列之微型Micro LED全彩顯示模組」、「眼底病變AI輔助診斷與偵測技術」,以及與杜邦微電路及元件材料(MCM)公司合作的「9KC GreenTape™ LTCC於5G毫米波通訊技術」。
資策會獲獎技術為「乳攝品質AI輔助評量系統」、「勒索軟體智能獵捕平台」;金屬中心則包括「智慧骨科手術輔助系統-即時動態追跡手術輔助系統」、「不銹鋼耐蝕暨表面硬化系統設備」、「4D(3D+異質)固相式積層製造」;紡織所獲獎技術有「Digital M®變形功能樹脂」、「SILVTEA 導電銀墨水」。
技術處介紹,在通訊面,「9KC GreenTape™ LTCC於5G毫米波通訊技術」將耐高溫、低損耗的低溫共燒陶瓷(LTCC),成功打造成可用於5G毫米波的通訊元件,能幫台廠擴大開放式無線通訊研發領域。
在顯示技術面,工研院的超廣色域「高精密陣列之微型Micro LED全彩顯示模組」,擁有高解析、高亮度、高整合、低功耗等特點,更以聯盟形式帶動台灣Micro LED產業。
工研院院長劉文雄表示,獲獎不是只把獎項供在牆上,而是將技術能量進入市場,未來會持續推動與產業合作。
照片與新聞來源
▍中央社—台灣獲12項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 奪獎數亞洲第1世界第2
▍R&D 100 Winners for 2022 are announced
相關:
【紀錄】熊怡、洪明奇、陳建仁獲Research.com最佳科學家殊榮
【紀錄】翁啟惠博士獲頒Tetrahedron Prize 台灣第一人
【紀錄】台灣第一人!翁啟惠博士獲頒2021年Welch威爾許化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