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18日,世界聆聽日,宜蘭太平山翠峰湖環山步道獲國際非營利組織「國際寧靜公園」(Quiet Parks International, QPI)授證成為全球第一條寧靜步道,授證儀式在南澳鄉泰雅族人的祝禱以及各國代表的見證下,由林務局局長林華慶代表接下證書。
林務局羅東林管處自2014年6月起,與台灣著名野地錄音師范欽慧合作,展開太平山國家森林遊樂區聲景現場調查與錄製,為期一年多的時間錄製了太平山各步道獨特的聲景,其中翠峰湖環山步道內的「奧陶紀苔原區」在精密儀器測量下僅有25分貝;2018年,台灣成立第一條國家級「寂靜山徑」(Quiet Trail)。
林務局指出,太平山曾是台灣三大林場之一,翠峰湖環山步道即是循昔日運材軌道路線整建而成,因為東北季風帶來的豐沛雨量,讓這裡的森林被厚重的苔蘚包覆,成了絕佳的吸音棉。今日獲得授證的這條國家級「寂靜山徑」便座落於步道的2.2K至3.7K之間,到訪翠峰湖的遊客雖然很多,但多數遊客僅在走完300公尺木棧道、得以欣賞過翠峰湖的湖光水色之後便離去,因此也保留了這段步道的寂靜。
催生出台灣第一條寧靜步道的范欽慧,除了是野地錄音師,還是《自然筆記》廣播節目主持人、紀錄片編導、自然作家,同時也是台灣聲景協會的創辦人。她回應中央社的採訪表示,世界上有很多「寂靜山徑」的潛力點,然而不是有自然、寧靜條件就足夠,而是要有人願意進行捍衛、承擔責任,且這責任不光是社會大眾願意出來行動,例如台灣聲景協會有一群人願意為這件事情努力,更重要的也包括(國土的)管理者也願意去共同付出、承擔責任。台灣是最快凝結這樣的力量的,而所謂的最快也花了10年的時間。
國際寧靜公園(Quiet Parks International,簡稱QPI)是國際上關心寧靜的重要組織,由世界知名的野地錄音師暨聲學生態學者戈登漢普頓(Gordon Hempton)於2019年發起,其目標是為所有生命的利益保護寧靜,也因為保存了寧靜,保存了原屬於這片土地的自然聲景,而保育全體生命。
QPI 將世界寧靜分為:都會寧靜公園、荒野寧靜公園、寧靜步道、寧靜旅館、寧靜住宅與社區等五大類,希望人們透過傾聽(Listen)、學習(Learn)、愛(Love)三大核心理念,去保護這片大地。QPI寧靜步道執行長 Nicholas McMahah 指出:「太平山寂靜步道的成立,是人類對生態意識覺醒的里程碑。」因為當我們的「心」改變了,「生態」才會改變。
QPI 表示,美國內布拉斯加州的「尼奧布拉河荒野區」以及夏威夷茂宜島上的「哈萊阿卡拉國家公園」也將接棒成立寧靜步道,未來會有更多條「寂靜山徑 Quiet Trail」在台灣及全世界串聯,讓大家可以從寂靜中聽見,修補自然並與土地連結,也重新與自己連結。
台灣聲景協會也在7月17日「台灣聆聽日」上線「台灣自然聲音地圖」網站,希望透過台灣50個地點的田野錄音內容,帶著大家聆聽台灣這片土地的聲音、讓全世界都可以聽見台灣這片土地的聲音。
新聞來源與參考資料:
▍中央社—太平山翠峰湖環山步道低於25分貝 獲授證全球首條寧靜步道[影]
▍Quiet Parks—World’s First Quiet Trail
(編輯:王子嘉)
延伸:
【紀錄】Expat Insider 2022全球宜居國家台灣排名第3
【知識】承蒙大片森林庇蔭,台灣森林覆蓋國土超過60%,森林覆蓋率排名世界第33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