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19日,美國國務院發佈《2022年人口販運問題報告》,檢視全球188個國家與地區對抗人口販運所做的努力,台灣連續第13年獲評為最高的「第一級」國家,與美國、英國、法國、加拿大、立陶宛、加拿大等30國並列為最高等級。
美國國務院最新發佈的《2022年人口販運問題報告》指出,全球人口販運的受害者有近2500萬人,今年的報告記述了俄羅斯總統普丁2月擴大入侵烏克蘭,使烏克蘭的人口販運威脅升高,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指出:「我們對於因戰爭而在國內流離失所和逃離烏克蘭的人,其中據估計有90%為婦女和兒童,所遭遇的人口販運風險深感擔憂。」
台灣的部分,報告指出,台灣在疫情大流行期間仍持續打擊人口販運,因此再度被列入評比最高的第一級,但報告也關切台灣的遠洋漁船與家庭看護受強迫勞動的狀況。報告指出,「台灣漁業的強迫勞動仍非常嚴重,漁工是人口販運受害者,在漁船上長期工作且受到孤立,很難脫離被剝削的處境」。報告也具體提出台灣需要改善的問題:
關於人口販運受害者的鑑定程序與方法需要改進,台灣目前的鑑定程序成效不彰,使得人口販運受害者在訴訟和保護方面難以獲得保障。
對於遠洋漁業強迫勞動的狀況,應加強檢查與起訴強迫勞動的台資、我國船旗漁船、台資外籍漁船。
應擴大漁業署駐外國港口人員的職權與培訓,並將檢查員(及檢查所需的口譯服務)的覆蓋範圍擴及到海外港口。
應擴大人口販運調查,對象應包括招收外籍學生之「大學」、逃離惡劣工作環境但失去合法簽證身分之「外籍勞工」,並應給予保護。
應修法消除仲介對工人收的招聘費、服務費、押金。
台灣政府在做仲介評鑑時,應納入民間團體之意見。
仍缺乏保護外籍看護免於強迫勞動剝削的具體勞動法規。
應增加警察、檢察官、法官在人口販運防制上的培訓資源。
內政部表示,獲評為第一級國家,是對我國公私協力的肯定,但是不代表沒有人口販運問題,而是政府與民間都體認到人口販運侵害人權的嚴重性,攜手合作解決問題,並展現防制成效。
內政部指出,行政院5月頒布實施「漁業與人權行動計畫」,結合各部會、產業界及民間力量,協力推動強化仲介管理及提升監測管理機制量能等,修正「境外僱用非我國籍船員許可及管理辦法」,規定薪資應全額直接給付船員,不得透過國外仲介代轉付,以有效避免外籍遠洋漁工遭受強迫勞動,落實外籍漁工權益保障。
亞洲其他國家部分,連續20年維持第一級的南韓首度被調降為第二級,理由是人口販運相關起訴案件正在減少,且政府未針對外籍人口販運建立長遠對策。
中國則持續被列為評比最差的第三級,與北韓、俄羅斯、伊朗、古巴、敘利亞、阿富汗、越南、柬埔寨、澳門等齊名。報告特別指出中國徐州「鐵鏈女」事件凸顯了中國在婦女與兒童販賣上的惡劣狀況,以及中國倡議的一帶一路存在剝削工人的情況包括扣薪、強制加班、沒收身份證明文件等,部分人更受恐嚇及暴力威脅。香港則連續第三年被列入第二級的監察名單。
新聞來源與參考資料:
▍2022 Trafficking in Persons Report
▍中央社—台列美人口販運防制評比第一級 遠洋漁船強迫勞動現況受關注
(編輯:王子嘉)
相關紀路:
【紀路】2022自由之家全球自由度報告台灣全球第17、亞洲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