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9日,在中國放棄動態清零,如火如荼大復工之際,根據我國行政院環保署空氣品質監測網,截至上午10點,全國共17測站空氣品質達紅色警示等級。中央氣象局局長鄭明典1月8日發文提醒國人:「這是一次明確、顯著的中國空氣汙染影響,以我們自己的標準,影響程度約是在橙色提醒範圍,敏感族群要注意!」
中國工廠從大逃亡到大復工
1月8日剛好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在持續三年的武漢肺炎封鎖政策之後,全面解封的第一天,中共在這一天開放中國公民出國旅遊。
稍早之前,2022年12月7日,中共無預警放棄動態清零,不再要求中國人民進入公共場所需出示核酸檢測陰性證明,這是自2022年10月底,中國各地工廠員工因為疫情而出現「大逃亡」之後,所進行的經濟復甦大復工。
2023年1月3日,中共央媒新華社發文表示,「北京等城市復工復產步伐加快,消費活力湧現」,並稱放開封控後中國經濟將出現強勁復甦。
中國空污隨冷氣團南下影響臺灣
2023年1月5日,我國環保署就觀測到中國北京到上海地區嚴重的空氣污染,PM2.5每小時濃度已達300微克/立方公尺,並且將隨冷氣團南下影響臺灣。依據空氣品質預報顯示,主要影響時間落在1月7至9日3天,包含空氣品質一向很好的宜蘭在內等北部地區,全國各縣市都有機會受到影響。
2023年1月9日,環保署發出提醒,全國共17測站空氣品質達紅色警示等級。雲嘉南地區、竹山地區的所有族群,都應減少在戶外活動(紅色警示),北部、中部、高屏地區、竹東地區的敏感族群應減少在戶外劇烈活動(橘色提醒)。
氣象達人彭啟明1月8日也在臉書提醒出門上班的民眾,來自境外移入的空氣污染物仍未散去,他並且分享衛星雲圖畫面,顯示有黃褐色污染物籠罩整個東亞,也波及臺灣。彭啟明提醒高敏感族群外出務必要做好保護措施。
根據空氣品質監測資料,1月9日截至上午10時,PM2.5濃度以嘉義市73微克/立方公尺最高,其次為臺南市68微克/立方公尺、雲林縣66微克/立方公尺。
彭啟明:整個東亞都被黃褐一片盤據
彭啟明表示,前天隨著乾冷空氣南下的境外污染,加上這兩天海峽風速減弱、有背風渦漩影響,雖然每年都有幾波較強的境外空氣污染物影響臺灣,但是這兩天的確是較大的一波影響,並貼出一段衛星雲圖動態表示:「有看到整個東亞都被黃褐一片盤據嗎」。
彭啟明指出,受到境外污染物移入影響,中南部大氣穩定會累積,空氣品質顯著轉差,不少縣市都到達所有族群不健康等級,西半部空氣品質都不太好,尤其是中南部更是達到紅害等級,建議民眾盡量減少外出,以免受到影響。
彭啟明提醒,海峽的風速未來幾天都是弱風的環境,除本地污染物容易累積,也有一些中國沿岸的污染物會被背風渦漩帶進西半部,空氣品質普遍不佳,等到污染物濃度較高的區域隨著南風的分量增加往西北部移動,南部將逐漸好轉,但北部就需要留意了。
過去五年臺灣空氣污染呈下降趨勢
根據環保署2022年12月27日公布的全年空氣品質監測結果,2022年臺灣空氣品質改善情況為歷年最佳。環保署指出,2022年一方面因為降雨日數增多洗除髒空氣,二方面,受疫情影響,來自境外的污染也下降,加上政府針對燃煤鍋爐改為燃氣、淘汰老舊烏賊車等措施,各空氣污染物濃度都呈現下降趨勢。
環保署監資處長謝炳輝表示,我國PM10、PM2.5、臭氧等各污染物濃度近5年均呈現下降趨勢,空氣品質指標(AQI)良好等級與普通等級合計占比,今年達到93.9% 為歷年最佳;而空品亮橘燈、AQI 超過100以上的測站,發生日數也持續下降,這都顯示今年整體的空氣品質狀況理想。
環保署空保處長蔡孟裕表示,2022年PM2.5改善情形為歷年最佳,1月至11月平均濃度為12.5 μg/m3,預估PM2.5年平均將首次低於13 μg/m3。
新聞與資料來源:
▍NOWnews 今日新聞—空污現形太嚇人!整坨黃褐籠罩台灣
▍自由時報—「人的努力加上老天幫忙」 環保署:空氣品質歷年最佳
▍自由時報—中市灰濛濛空品「亮橘燈」 敏感族群外出記得戴口罩
(編輯:王子嘉)
延伸紀路:
【紀路】冬至白晝最短之日 太陽光電加風電仍達全國總發電量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