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路臺灣】2025 年 2 月 9 日,第 77 屆美國導演工會獎舉行頒獎典禮,臺灣導演李安獲得最高榮譽「終身成就獎」,李安致詞表示「我生涯得過許多獎項,這座獎最特別,因為它來自於我所熱愛的同業」「我在臺灣出生長大,能夠站在這個舞臺上,就像實現了美國夢」「在某種程度上,人的夢想是相互連結、相互影響的,電影創作也是如此,它是眾人努力的結晶,來自不同人的生命經驗,由無數藝術家用心、用靈魂共同成長、累積的成果。最終,每一部電影都是我們所有人一起努力的印記」。
第 77 屆美國導演工會獎(DGA Awards)在洛杉磯比佛利山莊希爾頓酒店舉行頒獎典禮,由《臥虎藏龍》女主角楊紫瓊頒發「終身成就獎」(Lifetime Achievement Award)給導演李安,楊紫瓊讚譽:「李安導演以其獨特的視角,讓世界看見了東方之美,也改變了國際電影的格局」。DGA 終身成就獎頒發給在劇情片導演領域取得卓越成就的導演,是美國導演工會(Directors Guild of America)的最高榮譽,由現任及歷任工會主席共同選出。
李安致詞全文
這是我第一次得戴老花眼鏡才能來參加典禮,就知道是時候領終身成就獎了。
我生涯得過許多獎項,這座獎最特別,因為它來自於我所熱愛的同業。能夠在這麼困難的時刻相聚、共同慶祝,是很令人感動的。
我第一次出現在這個活動上,是因為當時的美國導演工會的主席打電話通知我,提到我因為拍了《理性與感性》(1995)獲得提名,我感到很驚訝,問主席:「大家都知道我不是 DGA 的會員啊」,她沉默了許久,然後說:「我們不在乎!」她接著問我為什麼不加入,我說:「因為你們規定,廚師的第二道菜不能是中式料理。」她則回應我:「這正是你必須加入的原因,這樣你才能改變規則。」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見證了許多改變,也從中受益匪淺。在《臥虎藏龍》上映的那年,我們在導演工會的劇院放映了這部電影,並宣布將成立亞洲導演的分部。我熱愛我的同行,也為能成為這個行業的一份子而感到自豪。
在我的職業生涯中,我經歷了許多,從低成本、簡陋的技術,到高預算、高科技的大片,從國內到國外,從不同語言到不同類型的影片。
我曾登上年度十大佳片榜單,也曾有一次進入年度十大最差影片榜單。我曾經獲得導演工會獎,卻未能拿到奧斯卡,也曾拿到奧斯卡,卻未獲導演工會獎。
無論如何,我始終樂在其中。
因為這讓我明白,無論起伏如何,追逐夢想的旅程都是值得的。
對我來說,這意味著要不斷學習如何拍電影。我大部分學習的方式就是親身實踐,我希望我的整個職業生涯,都能是一所永無止境的電影學院。
我在臺灣出生長大,能夠站在這個舞臺上,就像實現了美國夢。(Born and Raised in Taiwan, it feels like a realization of the American dream to be here on stage.)
我本質上是個夢想家,而夢想不僅僅是個人體驗,更連結集體意識以及潛意識,連結我們的內在世界與外在宇宙。我喜歡思考,無論是最宏偉的理念,還是最細微的內心感受,都是相互關聯、互動的。在某種程度上,人的夢想是相互連結、相互影響的,電影創作也是如此,它是眾人努力的結晶,來自不同人的生命經驗,由無數藝術家用心、用靈魂共同成長、累積的成果。
最終,每一部電影都是我們所有人一起努力的印記。
來自臺灣屏東 在全球發光
美國導演工會主席蕾絲莉林卡葛萊特(Lesli Linka Glatter)表示,「李安是貨真價實的大師級導演。在過去三十多年裡,他執導的作品豐富多樣,大膽地跨越片種類型的藩籬——從時代劇到喜劇,從冒險片到西部片,從超級英雄電影到武俠作品——他從不劃地自限而落入窠臼,總是無畏無懼地迎向全新挑戰,而且始終維持卓越的電影水準。李安導演透過他的電影邀請觀眾深入認識劇中複雜的角色,在螢幕暗去後依然餘韻繞樑,讓人流連心底,難以忘懷。」
「從早期的《囍宴》到《斷背山》、《少年 Pi 的奇幻漂流》和《臥虎藏龍》這些在藝術造詣和商業表現都登峰造極的巨作,李安導演的作品總能憑藉卓越的敘事能力與技術創新而廣受盛讚,贏得影評、影展和觀眾的認可。李安對電影獨到的理解與鮮明的風格,在影史留下了匠心獨運的一筆,無人能夠磨滅,代代都要為後世所記念。有幸將這座終身成就獎頒發給李安導演,是我們 DGA 莫大的榮幸。」
李安是臺灣屏東縣潮州鎮人,於 1996 年加入美國導演工會,並憑《臥虎藏龍》、《斷背山》兩度獲得美國導演工會最佳劇情片獎,並於 2018 年頒發 DGA 榮譽獎肯定;李安的《斷背山》、《理性與感性》、《少年 Pi 的奇幻漂流》並贏得奧斯卡金像獎;李安的作品還包括《飲食男女》(1994)、《冰風暴》(1997 年)、《浩克》(2003 年)、《色戒》(2007 年)以及最近的《雙子殺手》(2019 年)。
在美國導演工會 88 年的歷史中,只有 36 位導演獲得終身成就獎殊榮,包括 Frank Capra(1959 年)、希區考克(1968年)、Orson Welles(1984 年)、Billy Wilder(1985 年)、史蒂芬史匹柏(2000 年)、馬丁史柯西斯(2003 年)、Miloš Forman(2013)、雷利史考特(2017) 以及最近的 Spike Lee(2022)。
資料來源:
▍Directors Guild of America—77th Annual DGA Awards Winners
▍中央社—李安獲頒導演工會終身成就獎 喊「我生長在台灣」贏熱烈掌聲
紀路編輯 / 王子嘉
延伸紀路—
【紀路】李安導演獲第35屆高松宮殿下紀念世界文化獎 臺灣第一人
【紀路】國片《春行》獲西班牙聖賽巴斯提安影展「最佳導演銀貝殼獎」
【紀路】邱復生獲義大利烏汀內遠東國際影展「金桑樹終身成就獎」
【紀路】舒淇獲選為第80屆威尼斯影展競賽單元評審 臺灣第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