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路臺灣】2024 年 10 月 1 日,臺灣中研院院士、中科院飛彈火箭研究所顧問蘇玉本博士,獲美國國家工程學院(NAE)選為國際院士,表彰他在航空太空推進、動力及系統工程領域的傑出表現。美國國家工程學院院士為工程領域中最高榮譽之一,表彰在工程學之研究、實作與教育上有卓越貢獻者,蘇玉本博士成為臺灣歷來第 4 位美國國家工程學院國際院士,並在華府的頒贈儀式上與輝達臺裔創辦人黃仁勳相見歡,黃仁勳執行長今年也因帶領輝達研製高效能繪圖處理器(GPU),點燃人工智慧革命,獲選為美國院士。
我國第 33 屆中研院院士、中山科學研究院飛彈火箭研究所顧問蘇玉本,今年 2 月獲美國國家工程學院(The Nation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選為國際院士,表彰他在航空太空推進、動力及系統工程領域的傑出表現。美國國家工程學院成立於 1964 年,2024 年共選出 114 名院士及 21 名國際院士,蘇玉本博士成為臺灣歷來第 4 位美國國家工程學院國際院士。
美國國家工程學院近日舉行院士頒贈儀式,蘇玉本親赴華府參與,中華民國國旗與美國、英國、瑞士、瑞典、南韓等國家的國旗並列於儀式現場,蘇玉本並在儀式會場與輝達臺裔創辦人黃仁勳相見合影,黃仁勳今年也因帶領輝達研製高效能繪圖處理器(GPU),點燃人工智慧革命,獲選為美國國家工程學院院士。
蘇玉本為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機械航空工程系博士,1974 年進入中科院服務,歷任中科院「飛彈火箭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所長,曾主持天星、天擎等計畫,在固體火箭發動機、液體衝壓引擎、液體火箭發動機、渦輪扇噴射引擎研發及相關機電開發、系統整合等扮演關鍵角色,為天弓一型、雄二、雄三、雄二 E 等飛彈系統奠定成功研發基礎,也進行極音速巡航飛行載具的研發,提升臺灣國防實力,2022 年獲選為第 33 屆中央研究院院士,2023 年獲成功大學名譽工學博士。
蘇玉本說,此次榮獲美國國家工程技術學院國際院士,應歸功於中科院全體科研人員,更是對中科院戮力國防自主研發成果的高度肯定。為讓世界看見中科院的尖端科技實力與優秀人才,他勉勵後進者,應在既有科研基礎上持續精進不懈,未來也將發揮影響力,積極提名同仁參選中研院院士及美國國家工程技術學院國際院士,盼使「中科院」的招牌及名聲,享譽國內外。
自由時報報導,中科院於 1990 年代起研製「雄風三型」超音速反艦飛彈,2014 年進入完全戰備階段,這款射程超過 150 公里的攻船利器,被外界喻為「航艦殺手」。不過,超音速反艦飛彈的研製門檻甚高,加上我國的國境處境特殊,要獲得他國技術與關鍵原物料奧援,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
在我國受限國際局勢,無法籌獲研製飛彈所需技術與材料時,蘇玉本帶領團隊突破重圍,幾乎「無中生有」地打造「雄風三型」超音速巡弋飛彈,使我國名列全球第三個擁有衝壓引擎反艦飛彈之國,還有技術曾獨步全球,為我國當今「國防自主」政策奠定良好基礎。
資料來源: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Dr. Yu-Pen Su
▍自由時報—無奧援就自己來! 蘇玉本:我雄三飛彈「無中生有」躍居全球第三
▍自由時報—奠定雄三、雄二E飛彈研發基礎 中科院蘇玉本獲美NAE國際院士殊榮
▍自由時報—國旗飄揚華府! 飛彈推手蘇玉本獲NAE國際院士 還與輝達黃仁勳同框
紀路編輯 / 王子嘉
延伸紀路—
【紀路】翁啟惠博士獲頒Tetrahedron Prize 台灣第一人
【紀路】台灣第一人!翁啟惠博士獲頒2021年Welch威爾許化學獎
【紀路】熊怡、洪明奇、陳建仁獲Research.com最佳科學家殊榮
❤️ 贊助紀路臺灣
💛 每月贊助紀路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