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 2 月 2 日,曾 2 度訪臺的捷克布拉格市長賀瑞普(Zdeněk Hřib)在社群網站發佈喜訊,來自臺北市立動物園,借殖給布拉格動物園的穿山甲「潤喉糖」,已順利產下一隻小穿山甲寶寶,這是在歐洲誕生的第一隻穿山甲,也寫下臺北市立動物園借殖海外穿山甲首例繁殖成功紀錄。賀瑞普表示很高興外交上的成功為布拉格帶來如此可愛的果實。
臺北、布拉格結為友好城市 共同保育瀕危動物
借殖穿山甲的動機來自全球穿山甲面臨生存威脅。穿山甲原生分布在南亞和中非,但遭到大量獵殺,已超越犀牛、大象,成為全球非法交易最多的哺乳類動物,面臨絕種威脅。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將世界僅存的 8 種穿山甲都列入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保護級別「極度瀕危」。
2019 年 3 月,賀瑞普首次以布拉格市長身分訪問臺灣,期間就與臺北市協商借殖穿山甲,2020 年 1 月,布拉格與臺北市締結為姊妹市,簽署動物園保育合作備忘錄。臺北市立動物園發言人曹先紹向中央社表示,臺北市立動物園的長遠目標,是在歐洲的動物園逐步建立穿山甲的繁殖族群。
根據臺北市立動物園在 2021 年 9 月所發佈,悼念園內高齡 23 歲又 9 個月的穿山甲「穿胖」離世的新聞稿指出,臺北市立動物園是全世界唯一有世代延續繁殖穿山甲的動物園,穿山甲的復育成果已然成為臺灣的驕傲,但復育的腳步仍遠比不上野外族群滅絕的速度。
臺灣穿山甲潤喉糖、果寶移民捷克
2022 年 4 月,臺北市立動物園的雌性穿山甲「潤喉糖」、與雄性穿山甲「果寶」正式搬家到捷克布拉格動物園,5 月中開始在動物園的印尼叢林區亮相,布拉格市長賀瑞普在園方舉辦的盛大歡迎會上,向市民宣布兩隻穿山甲捷克文暱稱的民眾票選結果,雌性是 Fazolka,雄性是 Hugo。布拉格是繼德國萊比錫(Leipzig)之後,第 2 家擁有臺灣穿山甲的歐洲動物園。
賀瑞普並且在臉書和推特表示,「毫無疑問:不要熊貓,要穿山甲!」他表示臺捷合作促成這樁美事,正象徵布拉格邁向的價值,並展現市民希望自己所處的是一個什麼樣社會。「向中國等獨裁國家低頭的時代已經結束,此刻正是挺直腰桿的時候。」賀銳普表示,應與能夠平等對待夥伴、彼此帶來啟發的對象合作,而臺灣作為民主國家和科技強國無疑是正確的選擇。
賀瑞普:臺灣不屬於中國領土
賀瑞普會這麼說其來有自,布拉格曾於 2016 年與中國北京市簽署「友好城市」(姊妹市)協定,但協定裡包含有政治性的「一個中國政策」和「臺灣屬中國領土」的第 3 條條款。賀瑞普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表示,這讓布拉格難以接受,因為布拉格期待的是非政治性的夥伴關係,如果與北京交涉拿掉「臺灣屬中國領土」條款失敗,他寧願廢除與北京的姐妹市協定。
而布拉格在與北京交涉的過程中,不僅布拉格樂團在中國的演出被取消,寫信過去也不回,「這不是夥伴之間應有的對待方式」,身為布拉格市長,賀瑞普選擇中斷與北京的姊妹市關係,並在布拉格市議會 39 票贊成、0 票反對、2 票棄權的壓倒性多數贊成之下,與臺北市締結為姊妹市。
賀瑞普接受德國「週日世界報」(Welt am Sonntag)訪問表示,他並未提倡與中國斷交或切斷與中國的經濟關係,但他呼籲歐洲民主國家該認真思考,是否應與這樣一個危險且不可靠的夥伴建立密切關係。「我呼籲你們(歐洲民主國家),面臨恐嚇與脅迫時,不要放棄你們的價值與正直。」
2022 年 10 月,布拉格動物園發布消息表示,確認潤喉糖(Fazolka)在果寶(Hugo)的幫忙下順利懷孕,布拉格動物園園長波貝克(Miroslav Bobek)表示,來自臺灣的穿山甲能夠懷孕對園方來說是一大鼓舞,繁殖穿山甲相當困難,全歐洲,目前僅德國萊比錫、和捷克布拉格動物園擁有穿山甲,如果 Fazolka 順利生產,將會是第一隻在歐洲出生的穿山甲寶寶。
說好的油飯呢?歐洲第一隻臺灣穿山甲誕生
2023 年 2 月 2 日,布拉格市長賀瑞普在社群網站貼出穿山甲寶寶的照片,表示這是難能可貴的一刻,因為這是第一隻在歐洲誕生的穿山甲,「很高興外交上的成功為布拉格帶來如此可愛的果實。由於與臺北市的密切合作,布拉格才能擁有如此稀珍的穿山甲」。他也指出,小穿山甲剛出生後這段時間相當艱辛,「希望大家為牠祈禱,平安長大」。
臺北市立動物園發言人曹先紹向中央社表示,非常開心穿山甲寶寶的誕生,臺北市動物園與布拉格一直保持密切聯絡,已經把人工照養的相關經驗傳授給布拉格,包含餵奶方式、適合作為餵食器具的材料及尺寸等,一步步沙盤推演。目前除了布拉格動物園以外,德國的萊比錫(Leipzig)及日本上野動物園均有照養來自臺北市的穿山甲,僅布拉格有成功繁殖的紀錄。
穿山甲小百科 全球非法交易最多的哺乳類動物
穿山甲是全世界唯一一種全身全身布滿鱗甲的哺乳類動物,分佈在亞洲和非洲的熱帶與亞熱帶地區,現存 3 屬 8 種。臺灣穿山甲(學名:Manis pentadactyla pentadactyla)又稱臺灣鯪鯉、悶仔、土龜,屬中華穿山甲的一個亞種,也是臺灣的一個特有亞種,主要棲息在海拔 1000 公尺以下的淺山地區,鄰近人類鄉鎮與農耕環境。成體從頭到軀幹長約 50 公分,尾長約 35 公分,夜行、穴居,會用前爪挖開蟻巢,再用長舌頭舔食,遇到危險時,會縮成球狀,讓掠食者沒辦法下手。
悲傷的是,縮成球狀也無法抵禦「人類」這個最頂端的掠食者。2014 年 7 月,倫敦動物學會主持的「IUCN 紅色名錄物種存續委員會」穿山甲專門小組指出,穿山甲已超越犀牛、大象,成為全球非法交易最多的哺乳類動物。
2019 年,全球環境報導聯盟(The Global EnvironmentalReporting Collective)彙集全球 14 家媒體、30 多名記者聯手展開深入調查,提出《穿山甲報告:走私至滅絕》(Trafficked to Extinction)報告,向全球公布穿山甲岌岌可危的生存現況。
根據國際環保組織環境調查署(EIA)統計,2019 年全球穿山甲走私沒收量約 11 萬 182 隻,較 2018 年增加 54.5%。而全球環境報導聯盟的聯合報告顯示,絕大多數的走私活動仍未被查獲。國際刑警組織估計,只有 1/10 的野生動物走私被截獲。
國際野生物貿易調查委員會(TRAFFIC)的專家表示,野生生物販運者每年創造 27 條新的走私路線,因為市場需求仍不斷在增加,特別是中國。尼泊爾人、孟加拉人、中國人一起合謀從非洲走私穿山甲到中國上海。香港也成了走私中轉站。越南既有走私路線依舊發達。這些大量的走私最後匯集到中國,在奈及利亞以每公斤 5 美元收購的穿山甲鱗片,可以在中國賣到 1000 美元。
中國允許製藥公司繼續生產含有穿山甲鱗片成分的的藥物,據一些中醫師宣稱,穿山甲鱗片可以治癒許多疾病,包括產婦的炎症和泌乳不良,甚至是陽痿和癌症。
臺灣曾每年出口 6 萬張穿山甲皮
臺灣的獨立非營利媒體《報導者》也參與這項調查報導行動,根據《報導者》記者林慧貞《從年出口 6 萬張穿山甲皮,到保育模範生──台灣穿山甲保育之路》的專題報導,在臺灣如今成為國際組織讚譽有佳的「穿山甲保育」模範生之前,臺灣曾走過一段大量獵殺穿山甲、出口穿山甲皮的出口貿易之路。
臺灣在 1950 年代曾大量獵捕穿山甲,穿山甲布滿鱗甲的皮,在剝掉鱗片之後,在當時被視為紋理優美、皮質堅韌。報導指出,在當時的年代,捕獵、加工、外銷穿山甲都屬合法,浸過藥水脫落的鱗片賣到中藥行,生肉賣去山產店,粗加工的皮革外銷美國、日本,再製成皮包、皮帶、皮夾賣到全世界。
據前農委會林業試驗所副所長趙榮台估計,臺灣最盛時期每年出口 6 萬張穿山甲皮。
皮革業、山產店、與中藥行交織的出口內銷產業鏈
報導指出,到了 1970 年代,臺灣被大量獵捕的穿山甲已經越來越稀有,墊高了捕獵成本,加上 1972 年內政部宣布全面禁獵野生動物,嚴禁出口、獵捕及製作標本。故事結束了嗎?沒有。臺灣皮革業者轉而從泰國、印尼、馬來西亞等國家進口穿山甲,製成皮革再出口,等於也為東南亞國家的穿山甲帶來浩劫。
1975 年,《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Convention on International Trade in Endangered Species of Wild Fauna and Flora, CITES)要求會員國管制野生動物進出口,美國、日本、泰國相繼加入,臺灣的穿山甲出口和來源雖然因此受到限制,但山產店、中藥行仍持續販售穿山甲肉、鱗片。
1989 年,臺灣實施《野生動物保育法》明令禁止捕獵、販賣保育類動物,穿山甲成為第一波被納入的保育類動物,但查緝警力不足,獵捕保育類動物包括穿山甲的依舊猖獗。是的,故事還沒結束。
來自英美的壓力幫了臺灣野生動物一把
報導指出,直到 1992 年,長期關注臺灣犀牛角與虎骨買賣的英國環境調查協會(Environmental Investigation Agency, EIA)與美國環保團體經長期蒐證,揭露臺灣仍有店家販售犀牛角。兩年後美國據此引用《培利修正案》對臺灣進行貿易制裁,禁止臺灣漁業和野生動物產品出口到美國。
在攸關臺灣出口貿易的《培利修正案》執行後,臺灣才開始認真查緝、遏止盜獵,政府雷厲風行的查緝,加上民眾的保育意識萌芽,讓臺灣擺脫野生動物走私天堂的臭名,美國在 1995 年始解除對臺灣的貿易制裁。
臺灣的穿山甲保育經驗成為全球希望
在經過半個世紀後的現在,綜觀《穿山甲報告:走私至滅絕》(Trafficked to Extinction)的各國報告,會發現臺灣已是全球穿山甲保育的模範。林慧貞《從年出口 6 萬張穿山甲皮,到保育模範生──台灣穿山甲保育之路》的專題報導在 2019 年出刊,屏科大保育類野生動物收容中心主任裴家騏教授向《報導者》表示,臺灣海岸山脈南端的鸞山,平均每 100 公頃有 12.8 隻穿山甲,可能是全球野外記錄到最高的族群密度。
裴家騏也在「屏科大保育類野生動物收容中心」的 Facebook 寫道,「我們何其有幸,當全世界所有穿山甲的分布國傳來的都是壞消息的時候,臺灣的穿山甲族群正在逆勢成長中。」
臺灣野生穿山甲仍面臨遊蕩犬隻的攻擊與陷阱等威脅,人工培育穿山甲則是非常的不容易,布拉格市長特別關心剛出生的小穿山甲是有道理的。根據維基百科的臺灣穿山甲條目,「穿山甲是難以適應人類圈養環境的動物,包括吃的食物如果太細緻,會出現消化潰瘍出血症狀。」到現在為止,這隻穿山甲寶寶還沒被取名字、也還沒出來見客亮相,衷心希望在歐洲出生的第一隻「臺裔」穿山甲能平安健康長大。油飯,還是我們人類來吃就好。
第一隻在歐洲出生的穿山甲「小松果」正努力長大
2023 年 2 月 24 日,臺北市動物園發佈新聞稿表示,「潤喉糖」在布拉格動物園生下的穿山甲寶寶即將滿月,雖然還未正式取名,但布拉格動物園照養團隊,已開始用「小松果」、「小可愛」、「小豬」、「小勇士」等親暱稱呼。
「小松果」在出生後的頭幾天,體重不增反減,好在搭配人工哺育餵食之後,體重呈現上升趨勢。最新消息是「小松果」的活力與健康狀況良好,體重增長也慢慢跟上腳步,媽媽的泌乳量也在增加,照養團隊決定暫停人工餵食,會再密切觀察寶寶的喝奶狀況。
北市動物園說,藉由跨機構合作的穿山甲寶寶人工哺育經驗,相信對建立歐洲穿山甲域外族群,是極為重要的基礎,感謝布拉格動物園投入大量的時間與人力,讓這隻來自臺灣的穿山甲後代,能夠健康平安地成長。
新聞與資料來源:
▍中央社—台灣穿山甲布拉格動物園首度亮相 市長賀瑞普:不要貓熊
▍賀瑞普Facebook—Zdeněk Hřib – primátor Prahy
▍臺北市立動物園—穿山甲「穿胖」締造傳奇一生 見證臺灣穿山甲保育歷程
▍The Pangolin Reports—Trafficked to Extinction《穿山甲報告:走私至滅絕》
▍報導者—從年出口6萬張穿山甲皮,到保育模範生──台灣穿山甲保育之路
(編輯:王子嘉)
最新收錄:
- 2024 亞太聽障運動會 臺灣抱回 3 金、7 銀、10 銅佳績
- 李安獲美國導演工會最高榮譽「終身成就獎」
- QS 2025 世界大學永續發展排名 臺灣 40 所大學上榜
- 時代雜誌評選 2024 年度全球最佳 CEO—蘇姿丰
- 葛藍喬安娜締造 ITF 女單 5 連冠紀錄!臺灣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