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條時間軸整理紀錄 2024 年 2 月臺灣國防及國際政治的重要新聞摘要。
2024 年 2 月 01 日
▍國防部偵獲中國人民解放軍派出共機 33 架次、共艦 6 艘次在臺海周邊活動,其中逾越中線飛入臺灣西南空域 14 架次 🔗
▍美國與日本在菲律賓海舉行演習,日媒報導美軍為嚇阻中國與北韓,目前有 3 艘航空母艦包括卡爾文森號、羅斯福號、雷根號布署在西太平洋海域,為兩年來頭一次同時有 3 艘美國航母布署在第一島鏈附近 🔗
▍美國聯邦參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主席卡定(Ben Cardin)發佈聲明:「中華人民共和國調整臺灣海峽具爭議飛行路線的片面決定,既危險又挑釁,這是北京持續力圖脅迫臺北的又一個讓人不安的實例。此舉只會升高安全風險、破壞航空安全、威脅兩岸穩定。在此敦促北京立即改變這項決定,並與臺北進行談話」「臺灣數週前才剛舉行自由公正的選舉,中方此時行動並非巧合,北京已充分表明選舉結果與他們的期待有所出入。美國堅守與臺灣人民同在的承諾,並支持他們決定自己未來的權利」🔗
▍美國聯邦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主席麥考爾(Michael McCaul)表示,「軍機擾臺、民航機也直逼海峽中線,中共持續威脅臺灣並片面改變臺海現狀。我們必須與臺灣站在一起反對這種侵略」🔗
▍美國對沖基金 Citadel 創辦人、億萬富豪格里芬(Ken Griffin)向 CNBC 表示「如果臺灣周邊出現關係破裂,會是中國和美國經濟的災難,我認為這災難會是大蕭條時期那種等級」,「若美國失去臺灣半導體的供應,特斯拉還能再造車幾週?通用汽車呢?福特呢?波音呢?這些晶片用於我們經濟的各個環節」,「對於國家經濟安全真正重要的是,能夠維護那個地區的和平」🔗
▍路透社報導,鑑於中國侵略臺灣等威脅,美國已在澳洲部署軍事後勤中心,美國太平洋陸軍司令佛林(Charles Flynn)表示:「我們期望這種安排越來越多」「我們已跟區域內一些其他國家達成協議進行類似行動」🔗
▍副總統賴清德接見非洲友邦史瓦帝尼王國外交部長戴柏莉(Pholile Shakantu)一行,賴清德感謝史瓦帝尼王國在國際場域積極支持臺灣;戴柏莉與外交部長吳釗燮簽署聯合聲明,強調邦誼穩固,戴柏莉表示,史瓦帝尼和臺灣的邦誼不容侵犯,期待兩國在成功基礎上進一步鞏固及深化友誼 🔗
▍第 11 屆立委今報到並舉行立法院長選舉,第一輪投票無人過半,第二輪投票在民眾黨 8 位立委刻意缺席下進行,中國國民黨推出的正副院長候選人韓國瑜、江啟臣分別以 54 票當選立法院正副院長 🔗
▍游錫堃尋求連任以 51 票落敗,宣布辭任立委,「任務結束,謝謝大家」;民主進步黨不分區立委遺缺將由癌症希望基金會、基隆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王正旭遞補 🔗
▍歐洲議會兩大黨團歐洲人民(EPP)、復興歐洲(Renew Europe)與我駐歐盟代表處共同舉辦研討會,多位與會者強調臺灣對歐洲經濟、安全、價值的重要性,認為歐盟對臺海和平可以做更多。駐歐盟代表李淳在會上表示,臺灣理解並尊重歐盟國家採取「一個中國政策」,但他想請歐盟認真思考,對實行一中政策是否太過「自我審查」,因為已有其他國家對一中政策採取彈性作法,深化與臺交往,臺歐仍有許多事務能在不踩一中政策紅線之下進行 🔗
▍4 名中國人涉嫌利用中國和香港的空殼公司將可能用於製造無人機、彈道飛彈系統等軍品的電子零件輸往伊朗,違反美國出口管制項目遭美國司法單位起訴,官員表示「這種非法取得美國技術的做法直接威脅到我們國家安全,我們將運用掌握的一切工具來切斷助長伊朗政權惡意活動的非法供應鏈」🔗
▍對於美國國防部將多家中國企業包括中國記憶體廠長江存儲、人工智慧公司曠視科技、雷達製造商禾賽科技及科技公司東方網力等列入「中國軍事企業」(Chinese military companies)名單更新,中國外交部表達「堅決反對美方泛化國家安全概念,敦促美方糾正歧視性作法」🔗
▍國際人權組織「人權觀察」發布報告,指特斯拉、通用、福斯、豐田、比亞迪等汽車大廠並未採取行動,以降低其中國供應鏈涉及新疆維吾爾族「強迫勞動」產品的風險 🔗
▍紐約時報中文網報導,中國最高情報機構國家安全部將「惡意唱衰經濟」的中國人民當作新的國家安全威脅 🔗
▍中國新任國防部長董軍與俄羅斯國防部長蕭伊古舉行視訊通話,這是董軍被任命後首次公開官方活動 🔗
▍聯合國最高法院駁回烏克蘭關於俄羅斯資助烏東恐怖主義的大部分指控,國際法院表示,只有「現金轉移」才能被視為對涉嫌恐怖組織的支持,「不包括實施恐怖主義行為的手段,包括武器或訓練營」🔗
▍亞美尼亞正式加入國際刑事法院(ICC),俄羅斯外交部抨擊「這是亞美尼亞不友善的一步」。總部位於海牙的國際刑事法院去年 3 月基於莫斯科對烏克蘭開戰,及涉嫌將烏克蘭兒童驅趕到俄羅斯,而對普丁發出逮捕令,如今若普丁踏上亞美尼亞領土,亞美尼亞便有義務將之逮捕 🔗
▍匈牙利總理態度軟化,歐洲聯盟宣布全體成員國達成協議,向烏克蘭提供 500 億歐元財政援助(約新臺幣 1 兆 6900 億元);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表示:「這項決策是所有 27 位歐盟領袖共同做出的,這再度證明歐盟強大的團結,這一點相當重要」🔗
▍美軍表示驅逐艦卡尼號(USS Carney)擊落 3 架伊朗無人機,美軍並摧毀了伊朗支持的葉門反叛組織「青年運動」(Houthi, 胡塞)的 10 架無人機和無人機地面控制站 🔗
▍針對美駐約旦基地遇襲造成 3 名美國軍人喪生,白宮表示兇手為伊拉克民兵集團「伊拉克伊斯蘭反抗運動」(Islamic Resistance in Iraq),背後有伊朗撐腰,「我們將會以我們選定的方式及時間做出因應」🔗
▍哈瑪斯治下的加薩走廊衛生部表示,戰爭已造成至少 2 萬 7019 人死亡、6 萬 6139 人受傷;哈瑪斯消息人士向媒體表示,哈瑪斯正就與以色列停火 6 週的提議進行研究 🔗
▍臉書母公司 Meta 執行長祖克柏(Mark Zuckerberg)在美國聯邦參議院司法委員會舉行的聽證會上向「兒童性剝削」受害者家屬道歉,聯邦參議員葛蘭姆(Lindsey Graham)在會中表示:「祖克柏先生,你和這些公司在我們面前,我知道你並非故意,但你的手上沾滿鮮血。你的產品正在殺人」,Meta 宣稱有 4 萬名員工在維護平臺網路安全,TikTok 稱將投資 20 億美元在打造信任與安全上 🔗
▍華爾街日報報導,儘管 TikTok 聲稱已隔離美國用戶數據,但 TikTok 員工透露 TikTok 仍會與中國母公司「字節跳動」共享數據 🔗
▍日本石川縣強震屆滿一個月,共有 240 人罹難、1179 人受到輕重傷,有 1 萬 4431 人持續在縣內 552 處避難所過著避難生活 🔗
▍環球音樂集團與短影音平臺 TikTok 就創作人分潤等議題談判破裂,環球音樂可能將旗下包括泰勒絲(Taylor Swift)、威肯(The Weeknd)等藝人的歌曲從 TikTok 下架 🔗
2024 年 2 月 02 日
▍國防部偵獲中國人民解放軍派出共機 8 架次、共艦 5 艘次在臺海周邊活動,其中逾越中線飛入臺灣西南空域 3 架次 🔗
▍對於中國片面取消 M503 航線自北向南飛行偏置,美國國務院表達關切,重申反對任何一方片面改變現狀,敦促北京停止對臺軍事、外交與經濟施壓 🔗
▍總統蔡英文接見史瓦帝尼王國外交暨國際合作部長戴柏莉(Pholile Shakantu),感謝史瓦帝尼長期支持臺灣的國際參與,期待雙邊未來能在各領域持續深化夥伴關係。戴柏莉肯定並恭喜臺灣完成大選,重申史瓦帝尼會持續堅定支持臺灣 🔗
▍紐西蘭及澳洲舉行外長與防長聯席會議,重申臺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及反對片面改變現狀 🔗
▍華盛頓郵報報導,臺灣工具機在出口管制下仍流向俄羅斯國防工業 🔗
▍疾管署以臺灣 COVID-19 疫情期間的資料分析疫苗保護力,打 3 劑國產高端疫苗預防中重症保護力達 9 成以上,研究結果獲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期刊「新興傳染病」(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排定於三月刊登 🔗
▍朝鮮今天再朝西部海域發射多枚巡弋飛彈,這是朝鮮繼 1 月 24、28、30 日後再次發射飛彈,官媒聲稱是為檢驗軍隊的「快速反擊態勢」並提升「戰略打擊能力」🔗
▍國際貨幣基金(IMF)預測,隨著中國在生產力下降和人口急劇老化的困境中掙扎,這個亞洲大國的經濟在未來幾年可能會持續放緩,到 2028 年將進一步下降至 3.5%,前景的不確定性很高 🔗
▍美國「國會及行政部門中國問題委員會」提名香港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中國知名維權人士許志永與丁家喜、維吾爾學者伊力哈木土赫提角逐 2024 年諾貝爾和平獎,他們分別被中國以不同罪名羅織入獄 🔗
▍中共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通報,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前董事長王宜林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中石油是世界第 5 大企業,在中國中央企業營收僅次於國家電網公司,前副總經理徐文榮上月已因涉貪被逮捕 🔗
▍中國 A 股今天開盤再走跌,上海證券綜合指數一度跌破 2700 點關卡,再創波段新低,中共黨媒人民日報報導「整個國家都洋溢著樂觀向上的氛圍」的專訪文,躍為微博熱搜話題 🔗
▍中國央行對 6 家評等機構包括標普開罰人民幣共 3446 萬元,理由為「未依程序進行評等」🔗
▍中國香港足球總會稱,因為在卡達舉行的電競版足球亞洲盃的遊戲螢幕顯示「香港」而非「中國香港」,因此退出亞洲盃 🔗
▍美國政府批准向印度出售價值 40 億美元的最先進無人機,「擬議的出售案使印度能夠在作戰海道上進行無人監視和偵察巡邏,將提高其因應當前和未來威脅的能力」🔗
▍美國總統拜登發出行政命令表示:「約旦河西岸局勢已達到令人無法忍受的程度,對和平、安全與穩定構成嚴重威脅,尤其是極端屯墾者暴力攻擊嚴重,民眾被迫流離失所,村莊以及資產遭到破壞」,美國國務院宣布對 4 名以色列屯墾者祭出制裁,國務卿布林肯表示:「以色列必須進一步行動制止針對約旦河西岸平民的暴力行為,並追究肇事者的責任」🔗
▍美國軍方表示在葉門外海擊落一架無人機,並摧毀一艘由葉門叛軍「青年運動」(Huthi, 胡塞)操縱載有炸藥的無人船 🔗
▍烏克蘭將全球 48 家企業列為「國際戰爭資助者」,指它們間接協助或推動俄羅斯侵略,其中 14 家來自中國,包括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等,中國對此要求烏克蘭將中國企業除名,以消除兩國關係的「負面影響」🔗
▍挪威國會議員奧克魯斯特(Asmund Aukrust)提名「聯合國近東巴勒斯坦難民救濟工作署」(UNRWA)角逐今年諾貝爾和平獎。UNRWA 最近傳出有職員參與去年 10 月 7 日哈瑪斯突襲以色列事件,已有十幾個主要資助國家因此暫停提供資金 🔗
▍前蘇聯國家亞美尼亞總理帕辛揚(Nikol Pashinyan)表示,亞美尼亞必須考慮和美國、法國建立更密切關係,亞美尼亞不能再繼續依賴俄國,把它當作主要的國防和軍事夥伴,「過去,我們的國防關係有 95% 到 97% 都是與俄羅斯聯邦建立。出於客觀與主觀因素,現在這已經不可行」🔗
2024 年 2 月 03 日
▍國防部偵獲中國人民解放軍派出共機 10 架次、共艦 5 艘次在臺海周邊活動 🔗
▍對於臺灣精密工具機透過第三國流入俄羅斯軍工業,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表示,對於高轉運風險國家將要求業者切結,必須申報最終使用人,若違法罰款至少 100 萬 🔗
▍在選舉期間痛批 108 課綱「去中國化、無恥」的北一女教師區桂芝接受中共官媒新華社專訪,稱臺灣教育環境讓孩子越來越受到「所謂民主、自由、人權」等西方觀念影響,卻讓「傳統教育」不斷弱化,她說要「聯結更多人來救教育、救孩子」🔗
▍中國海警發布消息,指 2 日菲律賓 1 艘小型民船對仁愛暗沙坐灘軍艦運送生活物資,中國海警全程跟監 🔗
▍中國解放軍 9 名高級將領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被罷免中國全國人大代表,包括前空軍司令員丁來杭,兩任火箭軍司令員李玉超及周亞寧等 3 上將 🔗
▍中國各地相繼爆發機關財政窘迫積欠員工薪資,山東省陽谷縣魯西南醫院已 8 個月未發薪水給員工,院長以「絕食」向員工致歉,有員工透露自出現欠薪後醫院就沒有再收治過病人,「藥房的儲備品項也不全,更別說動手術所需的耗材,根本沒有」🔗
▍中國 2023 年金飾消費達人民幣 2820 億元創新高,居全球第一 🔗
▍歐盟 27 國外交代表與東南亞國協(ASEAN)在布魯塞爾舉行第 24 屆部長級會議,會後聯合聲明以 5 段著墨南海議題,援引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強調基於法治的國際秩序等安全問題 🔗
▍美軍在伊拉克和敘利亞發動空襲,回應民兵集團近日攻擊美國駐約旦基地,包括出動從美國起飛的遠程轟炸機,襲擊 7 個地點的 85 個目標 🔗
▍美國總統拜登發布聲明:「我們今天展開因應行動,會在我們選擇的時間、地點持續下去。」「美國在中東或世界上任何其他地方都不尋求衝突。但所有那些想傷害我們的人要知道這一點:傷害美國人,我們就會回應」🔗
▍伊拉克表示,美國在伊拉克西部針對親伊朗武裝組織的攻擊造成至少 16 人死亡;敘利亞人權組織指美國空襲敘利亞東部造成 23 名親伊朗士兵死亡 🔗
▍伊朗德黑蘭當局譴責美國空襲伊拉克和敘利亞違反國際法、違反聯合國憲章,「美軍攻擊伊拉克、敘利亞和葉門只是為了達成猶太復國主義政權的目標」🔗
▍美國財政部發佈消息,對 4 家總部設於伊朗與香港的公司實施制裁,這些公司涉嫌向伊朗彈道飛彈與無人機計畫提供材料與技術;對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網路電子司令部(IRGC-CEC)的 6 名官員實施制裁,原因是他們對美國與其他地方的關鍵基礎設施進行惡意網路活動 🔗
2024 年 2 月 04 日
▍國防部偵獲中國人民解放軍派出共機 7 架次、共艦 4 艘次在臺海周邊活動,其中 1 架次逾越中線延伸線進入臺灣西南空域 🔗
▍美國國防部公告,雷神飛彈系統公司已簽署價值約 6842 萬美元合約,將生產並交付 50 枚 AGM-154 Block III C 聯合距外武器空對地飛彈給臺灣政府,預計 2028 年 3 月完成 🔗
▍日媒報導,日本自衛隊與美國軍方 2 月 1 日展開的聯合指揮所電腦模擬演習,首度將中國列為假想敵 🔗
▍日本共同社報導,中國海警船從今年 1 月起,已開始針對在釣魚臺列嶼周邊飛行的自衛隊航機,以無線電警告「已侵犯中國領空」之理由要求離開,日本政府對此雖然透過外交管道表達「絕對無法接受」,但暫未對外公開 🔗
▍美國聯邦眾議院今天公布一項 176 億美元(約新臺幣 5525 億元)法案,擬對以色列打擊哈瑪斯提供新的軍事援助,但法案不含軍援烏克蘭,民主黨控制的參議院不滿這項條文,預計推出綜合法案,既援助以色列,又對烏克蘭提供新的軍援,參議院也希望法案包括對臺灣的援助 🔗
▍彭博報導,美國駐中國大使館的微博帳號留言區成為中國網友抒發對股市不滿、又不會被刪除的管道,中國網民藉最新一篇有關長頸鹿保護的貼文抒發對中國股市跌跌不休的怨氣,留言已超過 14 萬條 🔗
▍德國之聲(DW)中文網刊登華裔學者張俊華文章「中歐一場貿易戰幾乎難以迴避」,指當前美國對中國幾乎關上大門,歐洲是中國的唯一救命稻草,正面臨來自中國產品的大傾銷,包括中國鋰電池、電動車和太陽能產品對歐出口額都創下歷史新高,這種情況是歐洲的資本主義歷史上從未遭遇過的,一場貿易戰幾乎難以迴避,可預見雙方摩擦和商業衝突將在今年加劇 🔗
▍中國證監會今天由黨委書記、主席易會滿主持召開黨委會議,宣示要「穩預期、穩信心」「堅決防範市場異常波動,嚴厲打擊惡意做空等重大違法行為」🔗
▍日經亞洲報導,中國房地產業銷售疲軟導致市場房屋庫存大增,市場要加以消化可能需要 5 年的時間;美國財經電視頻道 CNBC 引述經濟學家分析,這個消化期可能會超過 10 年 🔗
▍美軍和英軍再度聯手對「青年運動」在葉門的數十個目標進行打擊,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d Austin)表示,這次攻擊「目的是要進一步擾亂和削弱有伊朗撐腰的青年運動民兵所發動、莽撞且破壞穩定的襲擊能力」🔗
▍哈瑪斯譴責美國和英國對葉門發動空襲,「公然侵犯阿拉伯姊妹國家的主權」,警告這些攻擊將為中東帶來進一步動盪 🔗
▍以色列軍方罕見發佈打擊敘利亞的相關戰果,發言人哈加里少將(Daniel Hagari)指出自以哈戰爭爆發至今,以色列已攻擊敘利亞境內 50 餘個由伊朗撐腰的黎巴嫩真主黨相關目標:「真主黨在哪裡,我們就在哪裡。我們將在任何有需要的中東地區採取行動」🔗
▍路透社報導,朝鮮生產的假睫毛在中國進行加工和包裝以「中國製造」名義進入世界各地美容店,規避國際制裁,成為朝鮮重要的外匯來源 🔗
2024 年 2 月 05 日
▍國防部偵獲中國人民解放軍派出共機 2 架次、共艦 5 艘次在臺海周邊活動 🔗
▍國防部今天表示,下午 1 時 50 分起,陸續偵獲 17 架次共機出海活動,其中 9 架次逾越海峽中線,進入臺灣中、北部空域,國軍運用聯合情監偵手段嚴密警戒 🔗
▍繼前總統馬英九之後,立法院新任副院長江啟臣也在臉書發文表示,「現在南海情勢緊張,各國不只美、中,還有菲律賓、馬來西亞、越南與印尼等國,在此不斷權力競逐」「期待蔡總統登上太平島,用行動捍衛國土主權」🔗
▍自由時報報導,境外網站「BreachForums」近期有不明人士在兜售臺灣政府文件,疑似為國防部軍事情報局內部公文、通訊紀錄以及對共軍的網路情蒐,其中包含軍情局透過開設 Podcast 節目,邀訪在臺中國人發掘具備接觸情報管道對象推展情戰工作。軍情局對此表示「已就販售內容檢視是否涉及本局公務,並依規定辦理」、「本局肩負對敵從事各項情報任務,將持續強化資通安全暨蒐研紀律,維護國家安全,籲請國人支持」🔗
▍美國聯邦眾議員盧卡斯(Frank Lucas)在華府智庫「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舉行的對談,舉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為例表示,美國試圖透過國際組織以及各種方式制裁俄羅斯,但許多人意識到為時已晚。對於中國持續威脅臺灣,美國應採取更積極主動的行動,發出明確的訊號,表明對民主、對市場經濟與實體的入侵不會被容忍 🔗
▍英國鋼琴家卡瓦納(Brendan Kavanagh)在臉書「Dr K Boogie Woogie」粉專張貼手持中華民國國旗照片獲網友激讚,不到一天已有 12 萬讚、9000 多則留言、近萬次分享。卡瓦納日前在倫敦火車站公共鋼琴直播演奏時,被數名中國人騷擾並意圖誣指他種族歧視、性騷擾,還好這一切都被直播記錄下來 🔗
▍美國航空母艦卡爾文森號打擊群、羅斯福號打擊群、日本驅逐艦「伊勢號」1 月 31 日在菲律賓海展開聯合演訓,卡爾文森號指揮官薩迪耶洛(Carlos Sardiello)向媒體表示,「即使面臨中國飛彈威脅,航艦打擊群依然能有效、安全地執行任務,對此我有絕對信心」🔗
▍日媒報導,美國政府在 2020 年夏天曾通知日方,日本外務省傳送含外交機密的公務電報系統遭中國網攻,導致大規模資訊外洩 🔗
▍菲律賓資通訊科技部表示,IP 位址在中國的駭客試圖入侵總統小馬可仕及政府機關的網站與電郵系統,以及一個海洋安全促進機構網站,但並未得逞「我們正請求中國政府協防進一步的攻擊」🔗
▍澳洲籍華裔作家楊恆均在中國被判處死刑,緩期執行 2 年,中方指控他從事間諜活動,但細節外界至今一無所知。澳洲外交部長黃英賢(Penny Wong)在記者會上表示,「這個結果讓澳洲政府備感震驚,我們將以最強烈的措辭傳達我方回應」,中國外交部則聲稱,「法院嚴格依法審理案件,充分保障的楊恆均各項訴訟權利」🔗
▍新加坡政府將首度執行「防止外來干預法令」,將歸化為新加坡公民的港商陳文平列為「具政治影響力者」,指陳文平表現出推進外國利益的意願,並嘗試影響新加坡政治,「考量公共利益,有必要對他採取防止外來干預法令相關措施」。陳文平去年 3 月應邀以海外代表身分出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他說將組織一個聯盟,凝心盡力為講好中國故事貢獻力量 🔗
▍曾為中共香港地下黨黨員、旅居加拿大的自由作家梁慕嫻出版新書「覺醒的道路:前中共香港地下黨員梁慕嫻回憶錄」,今年已 85 歲的梁慕嫻說,這本書揭露中共地下黨的面貌,希望警惕臺灣,中共地下軍處處都在,千萬不要大意 🔗
▍立場親中的馬爾地夫新任總統穆伊祖(Mohamed Muizzu)在下令印度駐軍撤離後,今矢言強化國家軍隊,以捍衛廣大的海上領土。馬爾地夫位居重要戰略位置,也有關鍵國際航運路線穿越,過往印度認為馬爾地夫處於其影響力範圍內,並在當地駐有軍隊,穆伊祖上任後馬爾地夫被認為轉為落入其最大外債債權國中國的勢力範圍 🔗
▍美國副國務卿韋瑪(Richard Verma)向巴布亞紐幾內亞示警,指北京的任何安全保證都會帶來後果和代價,呼籲巴國拒絕中國提出的安全協議 🔗
▍中國人民銀行今起調降存款準備金率 0.5 個百分點,釋放長期資金約 1 兆人民幣,機構一片看好提振市場情緒,但中國 3 大股市不領情,開盤後下挫 🔗
▍中國股市跌跌不休,今天滬深兩市一度逾 1000 檔個股跌停,滬指盤中創下 2635 點大波段歷史新低,網民連日來湧入美國駐中國大使館微博留言要求美國「救救中國股市」,在留言破 14 萬則後被微博刪文,網民轉往印度駐中國大使館微博留言「救救中國股市」,印度指數過去一年大好,已直逼 7 萬 2000 點 🔗
▍中國證監會稱「近期股市持續波動,有不法分子非法牟利!」將對惡意做空行徑重拳打擊,讓膽敢違法操縱、惡意做空者「傾家蕩產、牢底坐穿!」🔗
▍中國媒體第一財經報導,中國住建部日前釋出首批房地產專案「融資白名單」,估計數千個房產建案將根據中國政府新的融資計畫獲得貸款,但相關人士指出,金融機構才是最後撥款的決策單位,銀行如擔心開發商還不出款或倒閉,將可能不願貸款,房企能獲得的利多效果有待觀察 🔗
▍旅美中國政治學者鄧聿文以「繁花落幕,榮景不再,中國人的希望隨著新時代而去」為題發表文章指出,連續劇「繁花」引起許多人的共鳴,是因為謳歌了那個「只要敢想敢幹敢闖,就能有所成就的改革年代」,但這種時代和改革在可預見的未來不會再有,人們對明天不抱希望,社會的不滿和不平必然流行 🔗
▍路透社報導,儘管中國科技大廠華為近來重返中國智慧手機銷量冠軍,但美國限制 AI 處理晶片銷往中國,讓華為傾全力生產 AI 晶片,高階手機排序降到第 2 🔗
▍中國官媒報導,中國招商銀行前行長、招商銀行黨委書記田惠宇因受賄 2.1 億人民幣,今天被判處死刑,緩期 2 年執行,沒收全部財產 🔗
▍正在爭取共和黨提名角逐下屆總統的美國前總統川普接受媒體訪問表示,他若當選將再次對中國徵收至少 60% 的關稅,他並把他在各州初選獲勝與中國股市崩盤做連結,「你看,我在愛荷華州初選大獲全勝的消息一出,中國股市差點崩盤。然後我贏得新罕布什爾州初選時,中國股市又狂跌」🔗
▍美國聯準會(Fed)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在訪談中表示,「從長遠來看,美國聯邦政府正走在無法支撐的財政道路上,債務膨脹速度快於經濟成長速度」,根據美國財政部數據,美國國債已超過 34 兆美元,鮑爾說:「差不多是時候,或者說早就過了時候,民選官員應該重新認真討論,如何讓聯邦政府重回可持續的財政道路」🔗
▍繼葡萄牙日前宣布額外援助聯合國巴勒斯坦難民救濟機構(UNRWA)100萬歐元,西班牙也宣布額外資助 UNRWA 350 萬歐元。UNRWA 被指控有職員參與哈瑪斯跨境突襲以色列的行動,導致主要援助的國家紛紛停止資助 🔗
▍歐盟對外事務最高負責人波瑞爾(Josep Borrell)表示,減少對 UNRWA 的資助「既不符合比例又危險」,強調加薩 110 萬人民正遭受災難性的饑餓及疾病,而 UNRWA 在提供關鍵援助給加薩的行動中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 🔗
▍野火席捲智利中部造成至少 99 人喪生、數百人失蹤、超過 1000 棟住宅受損,智利總統波里奇(Gabriel Boric)宣布全國哀悼兩天,並說:「全國上下都在受苦,也在為死者哀悼。我們正面臨一場極其嚴重的悲劇」🔗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 (OECD)預估今年阿根廷通貨膨脹率將飆升至 250.6%,經濟萎縮程度也將大於先前預測 🔗
2024 年 2 月 06 日
▍國防部偵獲中國人民解放軍派出共機 25 架次、共艦 6 艘次在臺海周邊活動,其中 13 架次逾越中線延伸線進入臺灣西南、北部空域,1 枚空飄氣球出現在基隆西方 94 浬往東北飄移 🔗
▍首梯 1 年期義務役上月入伍,蔡英文總統前往新竹勗勉「陸軍第 206 旅步四營」、「北部地區防空部隊」、「陸軍第 542 旅聯兵一營」,蔡總統表示,守護國家安全,需要每一個人的力量,國防部要落實各項訓練,滾動檢討,確保品質及成效 🔗
▍海軍陸戰隊新訓中心遺失手槍,營長、連長以仿真模型槍偽充真槍,監察院通過彈劾指揮官及所屬營長,移送懲戒法院審理 🔗
▍駐澳洲代表徐佑典接受澳媒專訪表示,有大量證據顯示,中國為破壞臺灣與吐瓦魯邦誼,試圖收買吐瓦魯的媒體散播錯假訊息 🔗
▍日本海上保安廳指中國海警船再度進入尖閣諸島海域,海保廳多次敦促 4 艘中國海警船「離開我們的領海」,中國海警局稱在釣魚島「領海」進行維權巡航 🔗
▍中國媒體報導,今年中國春運遭遇 15 年來最強的雨雪冰凍惡劣天候,上百輛列車因此誤點甚至停駛,武漢和廣州等多個車站滯留大批返鄉難的旅客 🔗
▍中國生產者物價指數(PPI)自 2022 年 10 月由正轉負以來,截至 2023 年 12 月連續 15 個月呈負成長;出口導向工廠面臨削價或裁員壓力 🔗
▍美國與中國的財政官員在北京舉行經濟會談,針對中國的補貼問題,以及電動汽車、稅收、財政和貨幣政策與全球經濟風險等經濟議題進行「坦誠對話」🔗
▍金融時報報導,儘管美國全力圍堵中國半導體國家隊,中芯國際仍成功利用手上的美國與荷蘭製造設備開出一條生產 5 奈米晶片的生產線,將供應華為高階手機與 AI 晶片 🔗
▍4 名被香港警方懸賞通緝的香港民主派人士,在美國與美國國務院主管東亞事務的亞太助卿康達(Daniel Kritenbrink)會面,提出調查「跨境鎮壓」及制裁推動香港基本法23條下新國安罪行立法的官員。中國外交部對此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
▍香港警方再放消息「確認」通緝前香港眾志成員周庭,說除非回港自首,否則將終生通緝 🔗
▍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應俄羅斯要求召開緊急會議,討論美國近日在伊拉克和敘利亞對獲伊朗支持的團體發動空襲,俄羅斯代表指控「很明顯,美國的空襲是蓄意挑起衝突」,中國駐聯合國大使張軍說:「美國的行動必將加劇中東地區針鋒相對的暴力循環!」伊朗駐聯合國大使伊拉瓦尼(Amir Saeid Iravani)告訴安理會:「任何將這些行為歸咎於伊朗、或其武裝部隊的企圖,都是誤導、毫無根據且令人無法接受」🔗
▍美國駐聯合國副大使伍德(Robert Wood)表示,「美國積極努力遏制及緩和加薩以巴衝突,同時不希望發生更多區域衝突」「我方不尋求與伊朗直接衝突,但會持續保護我方人員,以免遭遇令人無法接受的攻擊事件」🔗
▍一艘英國公司擁有的貨輪在紅海航行時遭一架無人機攻擊,未通報有人員受傷,船隻採取規避操作繼續原定航程 🔗
2024 年 2 月 07 日
▍國防部偵獲中國人民解放軍派出共機 9 架次、共艦 5 艘次在臺海周邊活動,其中 13 架次逾越中線延伸線進入臺灣西南、北部空域,1 枚空飄氣球出現在基隆西方 83 浬往東北飄移 🔗
▍總統蔡英文接見日本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訪團,總統表示臺灣與日本共同經歷過許多挑戰,一直是相互扶持的夥伴,小池知事是我們在日本的好朋友,期盼臺日未來能有更多交流合作機會、關係越來越好 🔗
▍中國日前片面宣布改變 M503 等航路運行方式,衝擊臺灣飛航安全,交通部觀光署宣布即起停止招攬赴中國旅遊團,交通部長王國材指出,經跨部會討論結果認為中國太惡意,臺灣釋出善意都沒有回應,後續看中國是否有善意,再決定要不要開放 🔗
▍中國於 2019 年 7 月 31 日以「鑒於當前兩岸關係」為由,暫停國民赴臺灣自由行,後因疫情,也停止團體來臺旅遊,至今仍未開放。陸委會表示,自去年 8 月以來,一再呼籲「大陸」盡早回應提議,開放兩岸人民組團進行雙向觀光交流,「大陸」不僅毫無正面回應,還在兩岸刻意製造事端、惡化兩岸交流氛圍,導致原有良善提議無法推動,令人高度遺憾 🔗
▍對於臺灣宣布停止招攬前往中國旅行團,中國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批評臺灣「出爾反爾,以旅遊進行政治操弄、阻礙兩岸同胞交流、損害兩岸同胞福祉」,對於陸委會指中國未正面回應開放雙向觀光,朱鳳蓮沒有回應 🔗
▍陸委會今天發出提醒,建議民眾前往或過境香港、澳門之前,可先在陸委會官網開設的「國人赴港澳動態登錄系統」完成登錄,強化人身安全保障,倘若在港澳遇到急難事件,可撥打陸委會分別設於香港、澳門辦事處 24 小時緊急聯絡電話尋求協助 🔗
▍彭博報導,菲律賓計劃加強菲國最北端、最靠近臺灣的省分的軍事部署和基礎建設,以因應與中國在南海的緊張局勢,包括在距離臺灣僅 200 公里巴丹群島正在興建海軍基地 🔗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要求全國工商聯要「引導民營經濟人士堅定發展信心,共同唱響中國經濟光明論」,同時要「堅定制度自信、堅持中國新型政黨制度」🔗
▍中國股市疲軟民眾無處宣洩,中國證監會主席易會滿被免職。鳳凰財經指出,由於中美貿易戰,上證綜指在 2019 年 5 月跌破 3000 點大關,在易會滿任內,A 股共有 20 次收盤跌破 3000 點,2024 年 1 月以來,上證綜指屢次失守 2900 點甚至 2800 點。接任的吳清因強硬監管作風曾有「券商屠夫」之稱 🔗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在布魯塞爾總部舉行 31 個盟國的國家安全顧問會議,並邀請尚待正式入盟的瑞典參加,會後秘書長史托騰伯格與美國國安顧問蘇利文舉行記者會,兩人均提及中、俄、伊朗和朝鮮互相連結帶來的安全挑戰,北約祕書長史托騰伯格(Jens Stoltenberg)強調,北約支持烏克蘭不是慈善,而是攸關本身安全利益,因為「俄羅斯的勝利將會弱化我們,並使莫斯科、中國、伊朗和北韓更大膽」🔗
▍中國大使館 1 月底暫停對立陶宛公民核發簽證,立陶宛外長藍斯柏吉斯(Gabrielius Landsbergis)表示,他已向中國外長詢問簽證核發事宜,但沒有得到回應,包括這項決定是否與立陶宛國會代表團近期訪問臺灣有關。藍斯柏吉斯指出,立陶宛外交部兩年前對公民前往中國的旅遊警示依然有效,「我們無法確保立陶宛公民在中國的安全」🔗
▍荷蘭首度公開,中國國家支持的網路間諜去年駭入荷蘭軍事網路,為中國對荷蘭及荷蘭盟國進行政治間諜活動的一部分。荷蘭國防部長歐龍仁(Kajsa Ollongren)表示:「重要的是,確保讓中國從事這類間諜活動為公眾所知,有助提升國際對這類網路刺探活動的韌性」🔗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下令,從烏克蘭武裝部隊另外成立一個專門負責無人機的分支,他和軍方官員表示,這種武器對於對抗俄羅斯的戰爭至關重要 🔗
▍路透社報導,哈瑪斯提出停火計畫,分 3 階段每階段持續 45 天,哈瑪斯將釋放剩下的人質,交換以色列釋放巴勒斯坦囚犯,要求以色列軍隊完全撤出,加薩開始重建工作,並交換死者遺體 🔗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今天會晤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力促以色列與哈瑪斯停火 🔗
▍對於哈瑪斯提出的停火計畫,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斷然拒絕,他說,接受哈瑪斯對於停火的奇怪要求,不會讓人質返回,「這只會引發另一場屠殺」。他下令以軍準備朝加薩南部城市拉法進軍,並表示以色列距離對哈瑪斯的「全面勝利」只剩數月之遙 🔗
▍美軍表示,葉門叛軍「青年運動」(Houthi, 胡塞)今天向南紅海和亞丁灣的兩艘商船發射 6 枚反艦彈道飛彈,導致其中一艘輕微損壞 🔗
▍美國聯邦眾議院投票否決單獨援助以色列 176 億美元的法案,民主黨抨擊共和黨提出這項法案「別有居心」,目的顯然是要破壞更大規模的 1180 億美元包裹法案,包裹法案不僅列入援助以色列經費,還包括援助烏克蘭 600 億美元經費,以及用於邊境安全的 200 億美元等資金,但此案目前在國會陷入僵局 🔗
▍歐洲環境與能源智庫 Ember 報告,歐洲的化石燃料發電量在 2023 年下降 19%,減幅創歷史新高,其中燃氣發電量下降 15%,燃煤發電量下降 26%,歐洲的風力發電首次超越燃氣發電量,目前風力發電占歐洲整體發電結構的 18% 🔗
2024 年 2 月 08 日
▍國防部偵獲中國人民解放軍派出共艦 4 艘次在臺海周邊活動 🔗
▍小年夜,蔡英文總統任內最後一次發表農曆新年談話:只要我們繼續相互扶持,就能克服困難;只要我們繼續團結一心,就能守護國家;新的一年,臺灣將穩健向前行,持續走向世界 🔗
▍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前往五指山國軍示範公墓弔唁前總統李登輝,小池百合子在李登輝墓前拭淚表示:「雖然父親(指李登輝)最喜歡的千風之歌裡面有說道,不要哭泣,因為他已化為千風,但想念他的時候還是會止不住眼淚」李安妮表示,李登輝經常提到「在日本的女兒」小池百合子,感謝她遠道而來,祝福她在政壇上一切順利 🔗
▍副總統賴清德前往海巡署艦隊分署、第二海巡隊、淡水第二漁港安檢所,慰勉海巡執勤人員堅守崗位的辛勞與付出 🔗
▍美國眾議院老虎小組向眾院外委會遞交一份報告指出,美國軍售交付延遲情況嚴重,僅對臺灣就有 19 項未完成的武器採購,總額達 220 億美元,部分可能延到最早 2027 年交付,部分甚至沒有交貨日期 🔗
▍對於交通部停止招攬前往中國旅行團,新北市長侯友宜說,觀光產業這幾年非常難過,此時又宣布不能組團到中國,是雪上加霜,如果不改善,臺灣觀光產業只會越來越慘,政府有責任拿出魄力面對、解決兩岸問題 🔗
▍朝鮮官媒報導,朝鮮最高人民會議表決通過,撤銷所有與韓國就促進經濟合作的協議 🔗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今天在春節團拜會發表講話,他說「面對異常複雜的國際環境和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我們戰勝多重困難挑戰,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邁出堅實步伐」、「放眼全球仍然是風景這邊獨好」,對於臺灣他僅重申「堅決反對臺獨分裂行徑和外部勢力干涉」🔗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俄羅斯總統普丁通電話,普丁說「反對任何在臺灣議題上挑釁中國的危險行為」,習近平說「中俄一起經受了諸多風浪考驗,雙方要密切戰略協作,攜手譜寫中俄關係新篇章」🔗
▍克里姆林宮表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俄羅斯總統普丁通話時指控美國「干涉」兩國內部事務,「兩位領導人理解到,美國實際上正在實施雙重圍堵(dual containment)政策,對俄羅斯和中國」「俄羅斯總統再次確認他對臺灣問題的原則性立場,也就是支持一個中國政策」🔗
▍中國公佈 1 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減 0.8%,降幅比上月擴大 0.5 個百分點,高於市場預期,連續第 4 個月處於通縮區間 🔗
▍對於阿根廷球王梅西在香港因傷未上場,去到日本卻上場 30 分鐘,中共官媒環球時報社評稱「不排除事件有政治動機」「有外部勢力故意要藉此讓香港難堪」🔗
▍加拿大資安研究機構「公民實驗室」(Citizen Lab)公布研究報告指出,在歐洲、亞洲和拉丁美洲共有 100 多個偽裝成在地新聞媒體的網站推廣親中內容、擴大中國影響力,其背後都可連結到中國的公關公司 🔗
▍國際貨幣基金(IMF)警告,馬爾地夫正面臨陷入「債務困境」的高度風險。法新社報導,親中的馬爾地夫新任總統穆伊祖(Mohamed Muizzu)於去年 11 月上任以來,北京已承諾向該國提供更多資金,穆伊祖上月親自訪問北京,並感謝中國為馬國發展資金提供「無私援助」🔗
▍越南農產品高度依賴中國市場,越南總理范明正要求各部會與中國方面合作討論,設法提高鐵路運輸量能,以及興蓋專用道路以便增加運輸農產品至中國 🔗
▍巴布亞紐幾內亞(Papua New Guinea)總理馬拉普在澳洲國會發表演說,在中國拉攏巴國動作頻頻之際,馬拉普說仍將與澳洲維持緊密關係 🔗
▍美國司法部表示,逮補一名在中國出生的美國研究人員 Chenguang Gong,涉嫌竊取包括用於偵測核彈發射技術的商業機密🔗
▍美國和盟國情報機構今天在聯合聲明中表示,一個針對美國關鍵基礎設施的中國駭客組織已活躍長達 5 年,侵入包括航空、鐵路、大眾運輸、公路、海事、管線、水利和下水道機構等網絡 🔗
▍美國國會授權成立的機構「美中經濟暨安全檢討委員會」(U.S.-China Economic and Security Review Commission)公布半年報告,指中國積極搶占國際組織重要領導權,以擴大影響力並排除臺灣參與國際組織 🔗
▍法國參議院友臺小組副主席德維莎(Brigitte Devésa)針對中國變更 M503 航路向外交部長塞儒內(Stephane Sejourne)提出口頭質詢,譴責北京行徑,並要求法國有所反應,塞儒內重申反對北京片面改變現狀,並挺臺參與國際,成為首位對此發聲的歐洲外長 🔗
▍獲伊朗撐腰的伊拉克武裝團體「真主黨旅」(Kataib Hezbollah)的一名指揮官在美軍的空襲行動中身亡,美軍中央司令部表示,美軍鎖定這名指揮官攻擊,因為他負責計劃和參與攻擊中東地區美軍,「美國將持續採取必要措施來保護我們的人民。對於那些威脅我軍安全的人,我們會毫不遲疑地究責」🔗
▍烏克蘭東部城市阿夫迪夫卡(Avdiivka)市長巴拉巴希表示,大批俄羅斯軍隊正從各個方向進攻阿夫迪夫卡,讓保衛這個城市的烏克蘭部隊處境越來越艱難 🔗
▍印度儲備銀行(RBI,中央銀行)表示印度 2023-24 財政年度 GDP 成長預估達 7.3%,已連續 3 年超過 7%,預估 2024-25 財政年度也可達到 7% 🔗
▍巴西今年初以來已通報 36 萬例登革熱,為去年同期的 4 倍,里約熱內盧和首都巴西利亞已進入緊急狀態。專家稱聖嬰現象導致巴西和全球登革熱病例增加 🔗
2024 年 2 月 09 日
▍國防部偵獲中國人民解放軍派出共機 7 架次、共艦 5 艘次在臺海周邊活動,其中 3 架次逾越中線延伸線進入臺灣西南空域,2 枚空飄氣球出現在屏東西北 78 浬、臺中西北 44 浬 🔗
▍美國參議院以 67 票對 32 票通過程序動議以推進一項金額達 953.4 億美元的法案,這項安全援助法案包括 610 億美元援烏抗俄資金,140 億美元提供以色列對抗哈瑪斯的戰爭,以及 48.3 億美元將用於支援臺灣等印太地區夥伴及嚇阻中國侵略 🔗
▍參議院多數黨領袖舒默(Chuck Schumer)表決後說,這是好的第一步,法案對國家安全、對在烏克蘭、以色列的朋友、對加薩無辜民眾、對臺灣都至關重要。他承諾會持續推動,直到這項法案完成 🔗
▍部署於日本橫濱港美軍設施「橫濱北碼頭」的美國陸軍小型登陸艇部隊「第 5 運輸中隊」正式成軍。日美兩國表示,考慮臺灣等地發生突發事態,將有需要向西南群島迅速運輸部隊和物資 🔗
▍朝鮮官媒報導,領導人金正恩表示「和平並非由乞求和協商交換而來」,若朝鮮遭到攻擊,平壤將毫不猶豫「終結」韓國 🔗
▍中國央視除夕春晚節目首次出現中共解放軍裝甲部隊官兵持槍上場演出高唱軍歌 🔗
▍中國新任證監會主席吳清 7 日上任,今天證監會就連續發出通報,對有公司申請 IPO 過程的「詐欺行為」及多名證券從業人員買賣股票等違法行為開罰,釋出強監管訊號 🔗
▍美國商務部公布數據,2023 年美國自墨西哥進口額較前一年成長近 5%,達到 4750 多億美元,自中國進口額則銳減 20%,降至 4270 億美元,墨西哥正式超越中國,成為美國進口貨品的最大來源國,為 21 年來首見 🔗
▍美國聯邦眾議院「美中戰略競爭特別委員會」(Select Committee on Strategic Competition Between the U.S. and China)公布報告,指紅杉資本中國基金、高通創投、紀源資本、金沙江創投和華登國際等 5 家創投公司,至少挹注 30 億美元投資支持中國軍方及鎮壓新疆少數民族的中國科技企業,委員會呼籲拜登政府,限制美國投資與中國軍方或壓迫少數民族有關連、遭美國政府制裁的中國企業 🔗
▍彭博報導,拜登政府正考慮限制中國可收集大量數據的「智能車」與相關零件進口,包括電動車及其他類型的連網和自駕車輛 🔗
▍華爾街日報報導,人工智慧(AI)新創公司 OpenAI 執行長阿特曼(Sam Altman)正在籌募至少 7 兆美元重塑全球半導體產業,並已與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當局等潛在投資者進行會談,阿特曼提出在未來幾年內利用中東資金打造數十座晶片製造廠的想法,並由台積電建造並營運這些工廠 🔗
▍瑞典媒體報導,瑞典哥特堡市議會議員提案希望與臺灣的城市締結為姊妹市,遭中國駐瑞典大使館抗議,警告哥特堡市議會遵守「一中政策」,「正確」處理臺灣議題 🔗
▍俄羅斯總統普丁接受前福斯新聞(Fox News)主播卡爾森(Tucker Carlson)採訪,他說俄羅斯「將為其利益奮戰到底」,並稱除非波蘭攻擊俄羅斯,否則他對侵略波蘭、拉脫維亞或其他地方沒有興趣 🔗
▍對於以色列持續軍事攻擊加薩走廊造成人道危機,美國總統拜登向記者表示:「正如大家所知,我認為以色列在加薩走廊的因應做法已經太過頭」🔗
▍美軍對葉門反叛組織「青年運動」(Houthi, 胡塞)準備用來攻擊紅海船隻的 4 艘無人艦艇和 7 枚機動反艦巡弋飛彈發動自衛預防性打擊 🔗
▍日經亞洲報導,今年春節假期中國赴日本遊客只有疫情前的一半,臺灣與韓國旅客則激增 🔗
2024 年 2 月 10 日
▍國防部偵獲中國人民解放軍派出共機 5 架次、共艦 4 艘次在臺海周邊活動,其中 2 架次逾越中線延伸線進入臺灣西南空域及北部空域,8 枚空飄氣球出現在基隆西北 92 浬、89 浬、77 浬、68 浬、71 浬、臺中西北 65 浬、55 浬、屏東西北 87 浬,數量創單日新高,其中 1 枚在臺灣上空消失,1 枚穿越臺灣北部 🔗
▍大年初一,蔡英文總統先後到臺北覺修宮、新北竹林山觀音寺、桃園仁海宮展開新春參拜,蔡總統致新春賀詞時表示,過去幾年臺灣面臨很多挑戰,但臺灣人團結一致、理性冷靜面對,因此關關難過關關過,她要謝謝過去幾年全體國人的一同努力,也要謝謝神明對臺灣的庇佑,希望新的一年大家都能精神滿滿、幸福愉快,一切平安健康 🔗
▍加拿大國會眾議員史葛洛(Judy Sgro)協同 22 位眾議員連署致函國際民航組織(ICAO)理事會主席,要求 ICAO 正視中國片面擅改 M503 等航路,破壞臺海現狀,造成臺海飛安威脅 🔗
▍國防部發言人孫立方少將入選「美國國防資訊學校」(DINFOS)名人堂 🔗
▍菲律賓與美國進行第 3 次菲美海上合作行動(Maritime Cooperative Activity),重申兩國致力維護區域安全穩定。這是菲律賓和美國不到 3 個月期間在南海進行的第 3 次聯合巡邏和海上合作行動 🔗
▍因應朝鮮威脅升級,韓國總統尹錫悅至前線視察陸戰隊時表示:「如果敵軍挑釁我們,應該服膺『先行動、後稟報』原則,毫不猶豫展開果斷而強烈的回應,以完全粉碎敵方意志」🔗
▍繼中共總書記習近平 8 日在春節團拜會上聲稱「放眼全球,仍然是風景這邊獨好」之後,中國媒體紛紛以社論響應「儘管全球經濟依然低迷,但中國獨好」🔗
▍美國智庫「美國優先政策研究所」(America First Policy Institute,AFPI)推動各州立法,禁止農地落入中國手中 🔗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祕書長史托騰柏格(Jens Stoltenberg)接受德國媒體訪問表示,如果普丁在烏克蘭獲勝,就不能保證俄羅斯的侵略不會進一步蔓延,「因此現在支持烏克蘭並投資北約自身能力是我們最好的防禦」,他呼籲歐洲加快武器生產以支持烏克蘭,並預防與俄羅斯「可能持續數十年的對抗」🔗
▍德國總理蕭茲訪問美國敦促美國國會快速通過對烏克蘭拖延的援助方案。蕭茲在與美國總統拜登會晤時表示,除了歐盟通過的預算涵蓋了烏克蘭所需的財政支持,德國也準備透過交付武器增加支持烏克蘭;拜登表示「如果美國國會不能通過相關法案,無法援助烏克蘭,將猶如犯下過失犯罪,這令人無法忍受」🔗
▍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下令軍隊,準備自加薩的拉法(Rafah)疏散數十萬巴勒斯坦人,並摧毀藏身於拉法的哈瑪斯武裝分子,巴勒斯坦總統阿巴斯(Mahmud Abbas)對此表示譴責,說此舉「公然觸犯所有紅線」。拉法市是以色列軍尚未進入加薩走廊的最後一個主要人口集中地,同時也是救援物資主要入境點,媒體估計目前約有 130 萬平民在拉法避難 🔗
▍以色列首度遭穆迪調降主權信評,由 A1 降至 A2 並將前景改為負面,穆迪表示以色列與哈瑪斯持續軍事衝突升高以色列的政治風險,在可預見的未來也會削弱以色列行政、立法與財政力量。另外標準普爾全球評級(S&P Global Ratings)也對以色列的信用展望從「穩定」下降至「負面」,惠譽(Fitch)也將以色列排入負面觀察 🔗
▍歐盟重要智庫歐洲政策中心(European Policy Centre)發表報告,指俄羅斯雖是當前籠罩歐洲的地緣政治風暴,但中國才是歐洲必須準備因應及調適的地緣政治氣候變遷長期局勢。報告直言,歐洲過去依靠「經濟互相依賴」和「多邊主義」的成功模式都正在倒退,美國認清數十年來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在中國身上行不通,因此打算像中國那樣在國際經濟法典之外行事,然而歐盟卻缺乏如美國和中國得以成為超級強權(superpower)的軍力及預算。智庫主張「經濟安全」必須置於 2025-2029 年歐盟施政新屆期的戰略議程核心,否則當前的弱點會大幅暴露,將對歐洲帶來可見後果 🔗
2024 年 2 月 11 日
▍國防部偵獲中國人民解放軍派出共機 6 架次、共艦 4 艘次在臺海周邊活動,其中 1 架次逾越中線延伸線進入臺灣西南空域,8 枚空飄氣球出現在臺中西南 115 浬、108 浬、91 浬、102 浬、91 浬、基隆西北 46 浬、76 浬、基隆西方 82 浬,其中 6 枚穿越臺灣上空,2 枚消失在臺灣本島上空 🔗
▍年初二,蔡英文總統視導「海巡署北部分署深澳安檢所」、「陸軍關指部聯兵一營」慰勉春節期間執勤的海巡及國軍弟兄姊妹,感謝他們為國家安全的努力與付出 🔗
▍立法院發布消息,第 10 屆立法院 4 年期間有來自超過 80 個國家、3500 位以上外賓參訪立法院展現對臺灣的支持,包括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裴洛西到訪立法院並發表談話,捷克參議院議長維特齊、捷克眾議院議長艾達莫娃、立陶宛國會議長希米利特在立法院發表演講等,國會外交表現亮眼對臺灣意義重大 🔗
▍菲律賓海岸防衛隊表示菲國巡邏艦在黃岩島海域巡邏期間,遭中國海警船 4 次危險阻擋,甚至兩度從船頭強行橫穿;中國海警局則指控菲律賓海警船「多次非法侵闖中國黃岩島鄰近海域」「依法對菲國船隻採取航路管制、外逼驅離」🔗
▍中國前駐美國大使崔天凱在一場研討會談及臺灣,他說中國希望以最符合中國利益的方式來實現統一,當然不想看到中國人自相殘殺,他稱那不是中國人的做事方式,「我們不會掉入有些人給我們設下的陷阱,他們提供軍援,為代理人戰爭提供武器,想讓中國人殺中國人,我們不會掉進那種陷阱」🔗
▍對於中國官方發佈 2023 年經濟成長率為 5.2%,史丹佛大學中國經濟與制度中心教授許成鋼表示這個數據不可靠,因為包括高失業率、房地產行業下降、整體對外貿易下降,其中房地產行業上下游產值大約占中國國內生產毛額的三分之一,5% 的成長難以令人置信,他預估只有百分之零點幾 🔗
▍英國軍情單位關注「東風-27」可能造成的安全威脅,認為必要時,英國需要有對外國軍事基地實施源頭打擊的能力,以提高英國本土防衛存活率。英國軍事情報官員指出,考量中國的規模和科技能力,若中東地區和烏克蘭的局勢可分別以風暴和颶風形容,那麼中國就是「氣候變遷」,意味中國構成的威脅將更長遠 🔗
▍金融時報報導,正在爭取共和黨提名的前美國總統川普在南卡羅來納州競選集會上發表講話,他說他警告過所有北約成員國,如果他們沒辦法達成國防預算的支出目標,一旦俄羅斯侵略北約成員,美國不會保護他們,「事實上,我會鼓勵俄羅斯做任何他們想要做的事情,你必須付錢,你必須支付你的帳單」🔗
▍路透社報導,烏克蘭軍方指俄羅斯部隊正於占領區使用馬斯克的衛星網路服務「星鏈」終端裝置,並公布監聽到的兩名俄國軍人通訊音檔作為俄軍系統性使用星鏈的證據 🔗
▍以色列軍方表示在聯合國近東巴勒斯坦難民救濟工作署(UNRWA)的加薩市總部下方,發現一條哈瑪斯的地道,「順著這個豎井可抵達一個恐怖地道,一個哈瑪斯軍事情報重要資產,且通過一棟作為 UNRWA 加薩走廊主要總部大樓的下方」UNRWA 回應表示,他們自哈瑪斯突襲以色列南部過後 5 天,就沒有在這個地點作業過,也不清楚那個地點的任何活動 🔗
▍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表示,「我們將消滅剩下的哈瑪斯恐怖分子軍營,而拉法正是他們最後一座堡壘」,他說在以軍進攻加薩南部城市拉法之前,將提供安全通道讓平民撤離。法新社報導,超過 100 萬的巴勒斯坦人已經塞爆拉法,國際社會擔心以軍進攻將帶來大災難 🔗
▍緬甸軍方自 2021 年透過政變奪權至今,反對派的民主示威演變成與軍方武裝對抗,軍政府今頒布強制徵兵令,將可徵召所有 18 至 35 歲男性和 18 至 27 歲女性服役至少 2 年 🔗
▍菲律賓南部一個金礦礦區附近發生嚴重土石流,已有 54 人不幸罹難、63 人失蹤 🔗
2024 年 2 月 12 日
▍國防部偵獲中國人民解放軍派出共機 2 架次、共艦 4 艘次在臺海周邊活動 🔗
▍朝鮮中央通信社(KCNA)報導,朝鮮針對「多管火箭發射器」研發出的新控制系統,將為國家防衛能力帶來「質變」🔗
▍中國媒體報導,每逢過年就討薪,除了房企拖欠農民工薪水,地方政府財政惡化也讓公立醫院、公車司機出現欠薪問題 🔗
▍中國將今年稱為從疫情復甦的「新繁榮週期」,預計全年國內旅遊人數將超過 60 億人次,但紐約時報中文網報導指,無論是入境或是出境,中國的跨境旅行市場恢復不如預期 🔗
▍對於烏克蘭稱俄軍在部分俄控區使用星鏈系統,馬斯克表示:「就我們所知,星鏈設備並無直接或間接售予俄國」「許多假新聞稱 SpaceX 正在向俄羅斯出售星鏈終端設備,這絕對是錯誤資訊」🔗
▍亞美尼亞總理帕辛揚(Nikol Pashinyan)向媒體表示,亞美尼亞不是俄烏戰爭裡的俄國盟友,但亞美尼亞也無意考慮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同時亞美尼亞與美國、法國或其他夥伴的安全合作計畫,也都不是針對任何單一國家 🔗
▍正在對抗前列腺癌的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d Austin)今天因膀胱問題住進加護病房接受支援性治療和密切監測,職責移交副部長希克斯(Kathleen Hicks) 🔗
▍哈瑪斯警告,若以色列對拉法(Rafah)發動地面攻擊,將重創人質協商,對未來釋放以色列人質造成不利影響 🔗
▍以色列軍方在加薩走廊南部城市拉法(Rafah)發動特別行動,成功救出 2 名人質;路透社報導,這波空襲在當地引起恐慌,因為當時許多人正在睡覺,有些人擔心以色列已開始對拉法發動地面進攻;巴勒斯坦醫院主管指控這波攻擊造成至少 50 名巴勒斯坦人死亡、數十人受傷 🔗
▍白宮表示,美國總統拜登告訴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除非先就確保人員安全進行安排,否則不應該在人滿為患的加薩走廊南部拉法巿(Rafah)展開軍事行動,重申「不應該在沒有確保安全、沒有對避難當地逾 100 萬人提供支持的可信、可執行計畫下,就在拉法展開軍事行動」🔗
▍荷蘭海牙一間上訴法院裁定,荷蘭必須停止交付 F-35 戰機零件給以色列,這些美國 F-35 戰機零件是先存放於荷蘭的一個倉庫,然後透過出口協議運往包括以色列在內的多個盟國,法院認定這些戰機被以色列用來對付加薩,有違反國際人道法的風險「以色列執行攻擊時並未充分考慮對平民造成的後果。對加薩的打擊帶來不成比例的平民傷亡,其中包括數千名兒童」🔗
2024 年 2 月 13 日
▍國防部偵獲中國人民解放軍派出共機 2 架次、共艦 4 艘次在臺海周邊活動,其中 1 架次逾越中線延伸線進入臺灣北部空域,1 枚空飄氣球出現在臺中西北 58 浬 🔗
▍美國聯邦參議院以 70 票支持、29 票反對,表決通過 953.4 億美元援助烏克蘭、以色列的法案,其中包括 48.3 億美元援助臺灣等印太夥伴,法案接下來將送交眾議院審議。參議院多數黨領袖舒默(Chuck Schumer)表示,透過這項國家安全法案,參院兌現對需要物資的烏克蘭人、需要救濟的無辜巴勒斯坦百姓、需要支持的以色列人,和在印太、紅海巡邏與世界各地美國軍人的承諾 🔗
▍日經指數大漲 1066.55 點,收在 37963.97 點,盤中一度突破 3 萬 8000 點,創近 34 年來新高 🔗
▍美國資安公司 Trellix 發佈報告,指出臺灣受到的網攻活動大增,甚至在總統大選前的 24 小時網攻銳增逾一倍,多數網攻集中在攻擊政府辦公室、警察部門、金融機構,可能是中國威脅攻擊者迫切希望找到影響臺灣選舉的方法,以期在最後一刻拋出震撼彈,改變民眾的看法 🔗
▍義大利多名政要包括參議院副議長錢益友(Gian Marco Centinaio)、國會友臺協會主席馬蘭(Lucio Malan)為臺灣發聲,要求 ICAO 正視中國擅改 M503 航路問題 🔗
▍丹麥電視臺 TV2 新聞主播約根森(Marie Juul Jørgensen)來臺採訪兩個月,將共機頻繁逾越中線侵擾臺灣等消息傳遞到歐洲,她說在親自走訪臺灣後,不會將臺灣解讀為兵凶戰危之地,反而視為具備充分潛力的韌性之島,當世界高度關注臺海議題,臺灣的民主已經站在勝利一方 🔗
▍華爾街日報報導,中非國家加彭前總統彭戈(Ali Bongo Ondimba)曾秘密向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口頭允諾,讓中國在加彭的大西洋沿岸駐軍,但之後彭戈被自己的總統衛隊推翻而未果,美國官員表示,有信心加彭不會允許中國建立軍事設施,但仍得留意北京動向 🔗
▍英國智庫「皇家聯合軍事研究所」(RUSI)歐洲安全研究員阿諾德(Ed Arnold)撰文指出,俄烏戰爭以來,北約各國陸續提升軍事戰備,「社會戰備」也有必要儘快提升,包括向公眾傳達「戰爭其實離你不遠」的訊息,讓大眾正視戰爭的可能性,已實施「全面防衛」的芬蘭與瑞典都可提供借鏡 🔗
▍基輔鑑識科學研究所所長盧文(Oleksandr Ruvin)指出,俄羅斯上週以「極音速鋯石飛彈」攻打基輔,俄烏戰爭以來首見,對烏克蘭防空系統構成新的挑戰。根據俄羅斯資料,鋯石飛彈射程達 1000 公里,飛行速度為音速的 9 倍 🔗
▍俄羅斯將愛沙尼亞總理卡拉斯(Kaja Kallas)、國務卿彼得柯普(Taimar Peterkop)、立陶宛文化部長凱瑞斯(Simonas Kairys)列入通緝名單,指控這些波羅的海國家的官員「破壞蘇聯士兵紀念碑,必須追究罪行」🔗
▍法國、波蘭、德國等三國外長發佈聯合聲明,已成立一個聯合機制偵察、回應潛在的俄羅斯網路攻擊,德國外長貝爾伯克(Annalena Baerbock)指出「這是對我們民主的攻擊」,並表示歐盟不能讓民眾(對政府)的信心受損。法國外交消息人士透露,法國監控外國數位干擾情況的監督機構 VIGINUM 已發現大約 193 個網站廣泛散播親俄消息,以及俄羅斯新聞媒體和機構的消息,法國已採取多層面行動,包括成立一個專責單位,找出並處理惡意內容,以扭轉破壞法國影響力和利益的反法國論述 🔗
▍美國總統拜登與約旦國王阿布杜拉二世(King Abdullah II)在白宮會談,拜登會後表示:「美國正致力讓以色列與哈瑪斯達成人質協議,這將為加薩帶來至少 6 週的立即且持續的平靜」「在靠近埃及邊界的加薩南部城市拉法(Rafah)避難的平民需要被保護」,阿布杜拉二世表示:「我們不能袖手旁觀,讓這種情況持續下去。我們現在需要持久的停火。這場戰爭必須結束」🔗
2024 年 2 月 14 日
▍國防部偵獲中國人民解放軍派出共機 4 架次、共艦 4 艘次在臺海周邊活動,其中 1 架次逾越中線延伸線進入臺灣西南空域 🔗
▍一艘中國籍快艇越界闖入金門海域,海巡署人員依法追緝,快艇在拒檢後蛇行翻覆,海巡人員當下救起其中 4 名船員,2 人失去意識經搶救宣告不治。中國國臺辦對此表示「民進黨當局以各種藉口強力查扣大陸漁船,以粗暴和危險的方式對待大陸漁民,這是導致這起惡性事件發生的主要原因,向臺方表達強烈譴責!」🔗
▍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發佈「強化國際社會對臺灣的支持」報告,指出「特定利益」而非「民主團結」,更有可能推動全球大部分地區與臺灣接觸;比起以臺灣「主權」為訴求,強調「穩定」更能激發全球關注臺灣的安全與福祉;只要全球對臺灣歷史、兩岸關係關鍵法律和地緣政治要素缺乏基本了解,北京就有足夠空間來塑造和操弄公共論述,美國和主要聯盟夥伴對此必須加以解決 🔗
▍法國記者董尼德(Pierre-Antoine Donnet)向中央社表示,臺灣重要性已成國際共識,歐盟將不再對北京言聽計從,「臺灣重要性面向多元,包括半導體以及戰略關鍵地位」,法國和歐盟如今已完全了解,若臺灣落入北京之手,半個太平洋都可能成為中國囊中物 🔗
▍英國外交大臣卡麥隆(David Cameron)在國會上議院應詢表示,他希望近日能與中國舉行會談,並擬籲請十分倚賴國際貿易活動的中國與英國同樣全力支持「航行自由」,包括臺灣海峽 🔗
▍韓國軍方表示,朝鮮今天又朝東岸外海發射數枚巡弋飛彈 🔗
▍金融時報報導,中國經濟低迷,國內需求疲弱,產能過剩之下令出口商品價格下降,下降速度是自 2008 年以來最快,顯示中國這個全球最大出口國開始將「通貨緊縮」輸出世界,各國都在應對中國的過剩產能 🔗
▍對於川普抨擊北約成員國未履行財政義務,北約秘書長史托騰柏格(Jens Stoltenberg)表示,北約 31 個成員國中有 18 國預計今年將達成國防支出佔國內生產毛額 2% 目標 🔗
▍愛沙尼亞情報機構警告,俄羅斯攻擊鄰國可能會演變成與西方更廣泛的衝突,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可能會在接下來 10 年內面對蘇聯式大規模軍隊 🔗
▍以色列軍方發佈消息,指在哈瑪斯的地道監視器發現一段影片,畫面顯示哈瑪斯領導人辛瓦(Yahya Al-Sinwar)和兒女及其一位妻子在對以色列南部發動攻擊 3 天後逃跑,辛瓦據信是跨境攻擊以色列的幕後策劃者 🔗
2024 年 2 月 15 日
▍國防部偵獲中國人民解放軍派出 21 架次共機、共艦 6 艘次在臺海周邊活動,其中逾越臺灣海峽中線及其延伸線進入我北部、西南空域共 14 架次 🔗
▍北約秘書長史托騰柏格(Jens Stoltenberg)呼籲美國眾議院通過軍援烏克蘭等國的 953.4 億美元援助法案,他警告,如果俄羅斯贏得戰爭,將給中國壯膽,「我期望美國眾議員們同意支援烏克蘭,因為這不是慈善,這是對我們自身安全的投資」「今日是烏克蘭,明日即可能是臺灣。中國北京正密切關注在烏克蘭發生的事」。美國參議院日前已表決通過此案,這筆資金主要用於烏克蘭的安全,以及美國首要戰略重點以色列和臺灣 🔗
▍中研院學者 / 行政院人權保障推動小組委員 / 民主進步黨不分區立委提名人陳俊翰律師於 2 月 11 日過世,享年 40 歲。陳俊翰家屬表示,縱使萬般不捨,只能祈禱陳俊翰可以忘記病痛,前往更美好的地方。總統府發言人表示,總統蔡英文聽聞後感到相當遺憾及不捨,向陳俊翰家屬表達深切哀悼及慰問,並盼望家屬節哀珍重 🔗
▍2023 經濟學人 EIU 全球民主指數,臺灣排名全球第 10、蟬聯亞洲第一 🔗
▍臺股年後開盤大漲 548.5 點,收在 18644.57 點,刷新歷史收盤紀錄、創史上第 5 大單日漲點紀錄,成交值 4926.95 億元。台積電開盤跳空達 709 元歷史新高,收在 697 元,大漲 51 元,單日市值增 1.32 兆元,達 18.07 兆元創新高 🔗
▍金管會公布 2023 年全年非現金支付交易金額達 7.27 兆臺幣,其中信用卡刷卡額首度超越 4 兆、近 4.2 兆元,刷新歷史新高,年增率近 2 成 🔗
▍臺灣 2023 年退撫基金收益數達 997.75 億臺幣,創歷史新高,年收益率 13.10%;公保準備金收益達 661.16 億元,年收益率 15.98% 🔗
▍對於中國快艇越界捕撈拒檢後翻覆導致 2 人死亡,陸委會表示遺憾,但經過初步調查,海巡人員依法執行職務,過程無不當,陸委會支持主管機關嚴正執法,保護民眾權益;陸委會也指出,歷年來,不斷有中國民眾越界抽砂、炸魚、毒魚、棄置海漂垃圾等破壞海洋生態作為,希望中國主管單位能對民眾行為加以約束 🔗
▍帛琉總統惠恕仁(Surangel Whipps Jr.)近日致函美國聯邦參議員,其中提及中國開出訂滿帛琉飯店房間以及每年 2000 萬美元等利誘條件,要求帛琉放棄與臺灣邦交 🔗
▍路透社報導,菲律賓為「保護其海上利益」,已在面向南海的巴拉旺島(Palawan Island)海域部署一艘軍艦。菲律賓海軍准將戴沙貢(Edward Ike De Sagon)表示,這艘部署在巴拉旺省的軍艦「將提醒所有膽敢挑戰我們主權的人,我們已做好準備並保持警惕」🔗
▍菲律賓外長馬納羅(Enrique Manalo)表示,馬尼拉與日本的相互准入協定(RAA)磋商進展順利,內容涉及允許相互部署軍隊、加速防務安全合作,並允許雙方部隊規劃和執行更大規模、更複雜的軍事演習和部署 🔗
▍人工智慧公司 OpenAI 公佈封禁五個與國家有關的惡意行為帳號,兩個與中國有關、一個俄羅斯、一個朝鮮、一個伊朗,中國的兩個帳號利用 OpenAI 的 LLM 支援網路釣魚活動破解網路安全,並產生可用於影響目標客群與社會輿論的內容 🔗
▍朝鮮官媒報導,領導人金正恩昨天督導了新型「海鵰-6」地對海飛彈測試,新型飛彈飛越海面,並擊中預定目標 🔗
▍針對香港當局正在為基本法 23 條進行立法,中國法律學者田飛龍稱,相關立法的目的並非是要「管死」香港,而是要把香港「管活」🔗
▍繼德國、英國示警中國間諜活動後,挪威政府在其最新「安全挑戰」年度報告中警告,中國間諜「遍布歐洲」,其情報網路對歐洲構成安全威脅 🔗
▍計算股價指數的 MSCI 宣布將從代表性的「MSCI 全球指數(MSCI ACWI)」中剔除 66 檔中國股票,包括中國南方航空、綠城中國、微博、光大環境 🔗
▍美國高級官員今天警告,美國正面臨「重大的新國安威脅」,俄羅斯正在研發天基反衛星核子武器,媒體報導,俄國若成功部署這類擊殺人造衛星的核武,將可摧毀民用通訊、太空偵察,以及美國和盟國的軍事指揮 🔗
▍英國國防部宣布,英國與拉脫維亞將共同主導聯合數個國家的力量,向烏克蘭供應數以千計的無人機,包括經實戰驗證作戰效益極高的第一人稱視角(FPV)攻擊型無人機;英國同時也與丹麥、荷蘭、美國、加拿大合作,向烏克蘭供應優先需要的防空設備,包括中、短程防空飛彈 🔗
▍澳洲、加拿大和紐西蘭領袖發表罕見聯合聲明,敦促以色列不要對加薩南部城市拉法(Rafah)發動地面攻擊,呼籲即刻人道停火,「跡象顯示以色列計劃對拉法發動地面攻擊,我們對此深表關切,對拉法的軍事行動將成為一場災難」🔗
▍美國聯邦調查局(FBI)今天表示,FBI 局長瑞伊(Christopher Wray)突訪以色列,聲明指出「 FBI 與以色列對口的夥伴關係是長久、緊密且穩健的,我相信我們之間各機構的密切關係有助於我們能夠如此迅速地因應這些攻擊,並確保我們的支持儘可能連貫無縫」🔗
▍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表示,自上週他拒絕哈瑪斯所提「永久停火、從加薩完全撤軍」的方案後,對方迄未提出新條件,因此以色列不會再派談判代表到開羅,「我們將繼續作戰,直到完全獲勝為止,這包括讓平民離開交戰區域後,將在拉法採取的強力行動」🔗
▍印尼舉行總統大選,由現任國防部長普拉伯沃(Prabowo Subianto)與副手吉伯朗(Gibran Rakabuming Raka)獲勝,吉伯朗為現任總統佐科威(Joko Widodo)的長子,普拉伯沃曾參與鎮壓 1990 年代東帝汶獨立運動,及涉嫌綁架拷打 1998 年追求民主化的反蘇哈托人士 🔗
▍美國晶片大廠輝達(NVIDIA)今以 739 美元收盤,市值達 1.83 兆美元,超越谷歌(Google)母公司 Alphabet,躍升全球市值第 3 大公司 🔗
▍網紅「晚安小雞」為流量跑到柬埔寨拍攝造假影片,遭柬國警方逮捕,外交部表示,尊重柬埔寨警方與司法單位調查審理,駐外館處將協助確保民眾在當地受到公平的司法程序與合理對待 🔗
2024 年 2 月 16 日
▍國防部偵獲中國人民解放軍派出 8 架次共機、共艦 7 艘次在臺海周邊活動,其中逾越臺灣海峽中線及延伸線進入我西南空域共 1 架次 🔗
▍前白宮官員博明(Matthew Pottinger)等人在《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發表文章「The Taiwan Catastrophe」分析中國如佔領臺灣,可能如潘朵拉的盒子引發連鎖反應,對全球秩序造成災難,包括習近平的野心不會只在東亞,併吞臺灣後,亞洲將可能被中國主宰,並有能力擴展戰略焦點至太平洋、印度洋、甚至大西洋;日本和韓國面對被併吞的威脅,可能成為新一批核武國家,引發核武競賽,包括中國、美國、俄羅斯、印度的核武擴張,甚至導致伊朗和沙烏地阿拉伯的核武發展;臺灣半導體產能佔全球一半,先進晶片產能比例高達 90%,中國的控制將破壞這一切,若中國佔領臺灣並控制晶片生產,中國將控制全球最先進的半導體供應,又或者臺灣晶片生產難以恢復,全球不得不依賴更劣質的老一代晶片,中國將有望成為最大生產國,對工業化國家經濟造成巨大打擊;美國在亞洲將面臨經濟排擠,中國的擴張可能讓美國被排除於亞洲貿易和投資機會之外,中國可能進一步推動去美元化,強化人民幣在亞洲經濟中的使用,從而削弱美元的全球影響力;中國佔領臺灣的意圖不止是區域性問題,而是對全球的挑戰 🔗
▍蔡英文總統出席海基會主辦的「2024 大陸臺商春節活動」,蔡總統表示,在面對地緣政治的起伏,以及相關的經濟變數,臺灣始終秉持著不挑釁,不冒進的立場,以沉著、穩定的態度,向國際社會證明臺灣是可靠的合作夥伴。在對等尊嚴的前提下,我們從未停下腳步,持續地尋求兩岸對話的可能。希望能逐步恢復雙邊有序的交流,增進兩岸人民福祉,共創區域和平繁榮 🔗
▍美國聯邦眾議院以 414 票贊成、6 票反對通過《維吾爾政策法案》(Uyghur Policy Act),要求行政部門增設維吾爾事務特別協調員,以保護維吾爾文化與語言,法案提案人、眾院外委會印太小組主席金映玉(Young Kim)聲明表示,維吾爾族與其他少數民族僅因為他們的身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集中營中一再遭到壓制、拘留、監禁、酷刑與洗腦。美國必須透過言語與行動表明,反對維吾爾族種族滅絕與中共一再的虛假訊息、脅迫與虐待 🔗
▍美國聯邦眾議院以 392 票贊成、28 票反對通過對 2002 年《西藏政策法案》(The Tibetan Policy Act)的修正法案《促進西藏與中國爭端解決法案》 ,法案指出,美國政策為西藏與中國之間的衝突尚未解決,西藏法律地位仍有待依循國際法確定 🔗
▍北韓領導人金正恩胞妹金與正昨透過官媒北韓中央通信社(KCNA)表示,北韓與日本可以「共創新未來」,並稱這取決於日方採取的行動,包括不再拿已經解決的 1970、80 年代北韓綁架日本公民等問題作文章,「兩國將沒有理由不靠近,日本首相訪問平壤的日子也可能到來」🔗
▍為挽救陷入低迷的房市,中國中央政府日前下令建立「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中國媒體報導,中國六大國有銀行近期持續加速執行相關政策,目前已至少對接超過 8200 個專案進行貸款投放 🔗
▍中國澎湃新聞報導,配合中央放寬購房,多個地方政府推出置產優惠政策,房企也積極展開營銷活動在春節期間舉辦房展會並提供返鄉置產優惠,透過地方財政補貼加上房企促銷折扣,希望爭取來自一、二線城市的客戶返鄉置產 🔗
▍鳳凰網等媒體轉發武漢大學社會學院教授、中國鄉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員呂德文的文章,他指出中國經濟下行的影響是全方位的,工廠普遍開工不足、利潤率下降、貨款收不回、多數鄉鎮政府勉強保持運轉、績效打折或無法兌現、甚至有些村莊的村幹部工資已發不出來、媒體機構沒辦法報導事實 🔗
▍路透社報導,中國經濟趨緩,讓中國 2.8 億 Z 世代年輕人(1995 年至 2010 年間出生)對前景感到黯淡悲觀,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而言,如何安撫生在近半個世紀以來,經濟成長最慢時期的這一代人,是一大挑戰 🔗
▍中國國安部指「網路已成為境外間諜情報機關對中國進行間諜活動的重要陣地,這些境外機關高度關注並持續攻擊軟體供應鏈上的相關企業。同時,掌握系統管理權限的人員成為竊密的首選目標」,並指「某軍民融合企業」的多個系統被境外「網路間諜」利用漏洞入侵、植入木馬病毒,對中國軍事裝備技術發展造成危害 🔗
▍俄羅斯反對派領袖納瓦尼(Alexei Navalny)在北極流放地過世,享年 47 歲,俄羅斯監獄管理局稱,納瓦尼在 3 號流放地散步後感覺不適,幾乎立即失去知覺,急救後確認死亡,目前正在查明他的死因 🔗
▍德國智庫「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表示,歐洲聯盟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必須加倍,才能補上美國國會數月來未能通過新援助方案所造成的缺口。迄今為止,美國在 2022 年 2 月到 2023 年 12 月間,已向烏克蘭提供 454 億美元軍援,歐盟及其 27 個成員國承諾提供 497 億歐元軍事援助,但僅交付或提撥 352 億歐元 🔗
▍烏克蘭尋求更多長期支持以對抗俄羅斯,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今與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簽署雙邊安全協議 🔗
▍烏克蘭國防部情報總局長布達諾夫(Kyrylo Budanov)向華爾街日報表示,俄羅斯軍隊相當長時間以來,一直透過 SpaceX 的星鏈(Starlink)進行通訊,他們是自俄羅斯民營公司買到這些終端設備,而這些設備是購自中間商,透過前蘇聯加盟共和國在內等鄰國,將設備運送到俄羅斯。SpaceX 創辦人馬斯克(Elon Musk)此前表示不可能有這樣的事 🔗
▍以色列軍方表示,昨晚對黎巴嫩納巴蒂葉(Nabatieh)空襲,擊斃真主黨精銳「拉德萬部隊」(Radwan Force)一名高階指揮官、他的副手和另一名武裝分子;黎巴嫩什葉派民兵組織「真主黨」(Hezbollah)表示,他們向以色列北部一座城鎮發射了數十枚火箭,作為以色列攻擊黎巴嫩造成 10 名平民的初步回應,並證實拉德萬部隊指揮官阿里(Ali al-Debs)死亡 🔗
▍美國總統拜登一周內第二度與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通話,重申不應在沒有保護平民安全的計畫下,就對加薩走廊南部城市拉法(Rafah)展開軍事行動 🔗
▍華盛頓郵報引述幾名美國和阿拉伯外交官指,美國正與數個阿拉伯國家合作,制定一份以巴長期和平的全面計畫,包含建立巴勒斯坦國的明確時間表。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 15 日在社媒 X 以希伯來文表示:「以色列依然反對片面承認巴勒斯坦國。自 10 月 7 日大屠殺後去承認巴勒斯坦國,將為這場空前恐怖主義提供巨大獎賞,並阻斷日後所有和平協議的達成」🔗
▍美國國家廣播公司(NBC)報導,美軍近期對一艘先前一直在紅海和亞丁灣(Gulf of Aden)蒐集貨船情報的伊朗軍艦發動網路攻擊,以抑制伊朗向葉門叛軍「青年運動」(Houthi, 胡塞)分享情報的能力 🔗
▍倫敦非營利研究組織戰略對話研究所(Institute for Strategic Dialogue)發布報告,美國社會的「高度兩極分化」讓中國嗅到機會,利用人工智慧(AI)和許多社群媒體帳號,透過誣衊「美國充斥著城市衰敗、街友、芬太尼濫用、槍枝暴力和基礎設施老舊」,在美國總統大選前加劇美國社會不滿和分裂。「美國民主被描繪成不和諧且軟弱的根源。他們試圖營造僵化的超級大國陷入混亂的感覺,無法解決其內部問題,也不適合在國際舞台上擔任領導者」🔗
▍希臘國會頂住教會反對的壓力,通過允許同性民事婚姻的法案,創東正教國家先例 🔗
2024 年 2 月 17 日
▍國防部偵獲中國人民解放軍派出 7 架次共機、共艦 5 艘次在臺海周邊活動,其中逾越臺灣海峽中線及延伸線進入我西南空域共 1 架次,1 枚空飄氣球出現在基隆西北 78 浬 🔗
▍對於中國快艇 14 日越界闖入金門海域,被海巡署依法追緝卻翻覆導致 2 人死亡。中國國臺辦今稱,「兩岸漁民自古以來在廈金海域傳統漁場作業,不存在禁止、限制水域一說,要求臺方盡快放船放人,嚴肅處置相關責任人,給遇難人員家屬和兩岸民眾一個交代!中國保留採取進一步措施的權利,一切後果由臺方承擔!」🔗
▍海巡署發布訊息指出,15 日發現中國研究船「大洋號」於花蓮港東南方航行(未進入限制水域),即派遣線上巡防艦桃園艦前往預置應處,避免其航入臺灣限制水域,目前仍持續監控對峙 🔗
▍日本防衛大臣木原稔視察那霸基地,指出沖繩本島在日本安全保障上處於極其重要的位置,「我要表達我國不容藉由武力片面改變現狀的堅定想法」。日本與臺灣一樣需要對應中共戰機的騷擾,去年 4 到 12 月,肩負西南空域防衛任務的航空自衛隊就緊急升空應變達 327 次 🔗
▍對於國人抨擊數位部打擊假訊息不力、刪減相關業務,數位部透過新聞稿表示,數位部督導的行政法人「國家資通安全研究院」主責資安技術發展,成立以來一直高度重視研發偵測詐騙與爭議訊息的資安工具,研發工作從未間斷,因深偽與訊息分析技術也可用於防堵詐騙廣告,今年特別新增「智慧防詐」計畫預算,推動相關技術研發 🔗
▍國發基金 2023 年獲利 288.86 億臺幣,僅次於 2022 年 的 291.59 億歷史高點 🔗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與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慕尼黑安全會議期間會面,布林肯向王毅強調維護臺海與南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重申美國將維護自身與盟友及夥伴利益與價值觀 🔗
▍王毅則表示,美方如真想要臺海穩定,應將「不支持臺獨」的表態落到實處。新華社報導,王毅要求美方解除對中國企業和個人的「非法」單邊制裁,不得損害中國的正當發展權益,不要「建小院高墻,搞對華脫鉤」把「去風險」搞成「去中國」 🔗
▍中國外長王毅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中國專場」上發表主旨講話,他稱不論國際風雲如何變幻,中國願做世界的穩定力量,並重申「一個中國」原則及反對臺獨。對於各方關注中國經濟,他強調「中國經濟長期向好,將繼續擴大制度型開放」🔗
▍菲律賓指控中國海警船 15、16 日在南海黃岩島附近對一艘菲律賓政府船隻採取危險操作,一再阻擋這艘船替菲律賓漁民進行補給 🔗
▍菲律賓漁業暨水產資源局官員指控,中國漁民一直在黃岩島使用「氰化物」捕撈,刻意破壞菲律賓漁民的傳統漁場,估計導致至少 10 億披索的損失,「這些中國人刻意破壞馬辛洛克灘(Bajo de Masinloc, 黃岩島),以阻止菲律賓漁船在此地區捕魚」🔗
▍美國智庫「皮尤研究中心」發佈最新調查,認為俄烏戰爭對美國國家利益重要的受訪者達 74%(43% 認為非常重要、30% 認為還算重要);認為以哈戰爭對美國國家利益重要者達 75%(47% 認為非常重要、28% 還算重要);認為臺海緊張對美國國家利益重要者達 75%(45% 認為非常重要、30% 認為還算重要)🔗
▍英國智庫「國際戰略研究所」(IISS)近日發布 2024 軍事平衡報告(Military Balance),作者之一溫玫雅(Meia Nouwens)向中央社表示,從公開資料研判,中國正朝 2027 年達成「有能力」侵略臺灣的目標前進;借鏡俄烏戰爭,考量臺灣的地理條件,臺灣有必要更重視臺海發生衝突後所衍生的「後勤補給」問題 🔗
▍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波瑞爾(Josep Borrell)在參加慕尼黑安全會議期間會見中國外交部長王毅,討論歐中雙邊關係及俄烏戰爭、中東局勢等,針對臺灣議題,波瑞爾表示,歐盟的立場沒有改變,支持「一個中國」政策,強調歐盟希望臺海和平穩定 🔗
▍華爾街日報報導,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擬以「社會主義」來解決房地產危機,中國政府會重奪大部份房地產市場,包括由政府收購陷入財困的私營建案再租售 🔗
▍中國南京大學著名國際戰略學者朱鋒發表演講,他說中國去年經濟非常不好,原因就是美國變臉,去年中美貿易下降 21%,美國對中國投資下降 87%,中國內部不少自媒體鼓吹「美國注定衰落」,朱鋒告誡,要清醒認識美中競爭的「真實現狀」,並指出兩國在多個領域存在巨大差距 🔗
▍朱鋒說:第一,美國在全球的科技創新和高精尖的製造業,依然處於領先的第一陣營;第二陣營為中高端陣營,包括歐洲、日本、韓國;而中國處在第三陣營,正在從中低端走向中高端 🔗
▍第二,美國維持貨幣和金融霸主地位,美國不僅是世界最大的經濟體,美元仍然是世界最大的流通貨幣、儲備貨幣。他提醒,人民幣在世界貨幣流通總量是 3.3%,而美元在世界貨幣流通總量是 62.8% 🔗
▍第三,美國在全球有 47 個鐵桿盟友,包括歐洲、日本等世界主要經濟體;伊朗、朝鮮、敘利亞似乎要撲到中國懷抱,但因為「三觀」不一致,中國還要往後躲 🔗
▍第四,美中的力量差距還在話語權,「你滿世界說我自己是好人,別人就一定都說你是好人嗎?」🔗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表示,為拯救官兵性命,決定讓烏國軍隊撤出東部前線城市阿夫迪夫卡(Avdiivka)🔗
▍法國與烏克蘭今天簽署雙邊安全協議,法國承諾將交付更多武器和 30 億歐元的軍事援助給基輔並代為訓練軍隊,以協助烏克蘭對抗俄羅斯侵略 🔗
▍全球科幻文學最高獎項「雨果獎」去年首次在中國舉行,卻傳出有幾位作者的作品被排除在評獎之外,原因是內容可能會被中國當局視為敏感話題,而最新披露的文件證實了確有此事,評審被要求自我審查,如果作品關注了中國、臺灣、西藏或其它在中國可能成為話題內容的話 🔗
2024 年 2 月 18 日
▍國防部偵獲中國人民解放軍派出 7 架次共機、共艦 5 艘次在臺海周邊活動,其中逾越臺灣海峽中線及延伸線進入我西南空域共 1 架次,2 枚空飄氣球分別出現在基隆西北 63 浬、69 浬 🔗
▍對於交通部宣布停止招攬前往中國的旅行團,先總統馬英九稱「民進黨政府最奇怪的地方就是兩岸關係對臺灣這麼重要,可是民進黨政府卻不跟中國大陸對話」「開放觀光真的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事情,雙方趕快對話就解決了!」🔗
▍中國海警今宣布,福建海警局將在廈金海域展開「常態化執法巡查行動」;中國國臺辦對此稱「臺灣方面粗暴驅離大陸漁船致兩名漁民遇難,草菅人命,堅決支持巡查行動,保障大陸漁民安全」🔗
▍對於中國國臺辦稱「不存在禁止、限制水域」,海委會主委管碧玲表示「我們必須捍衛!也充滿善意」,有關禁限制水域的問題,海巡署必須守護!且近 2 個月金門民眾報案中國越界捕魚就達 24 案,顯示這同時也是金門鄉親的看法及需要;海巡署近 3 年來針對中國人民就有 14 件救援、1 件救援備便,「每次出勤、每救 1 條人命,都是善意、都是愛,這才是事實」🔗
▍對於中國國臺辦宣稱廈金海域「不存在禁止、限制水域」,國防安全研究院國家安全研究所長沈明室指出,這樣的宣布相當於其先前多次宣稱「沒有海峽中線」,用意在推進「臺灣海峽內海化」的宣示,這也是其為了取得未來執行灰色地帶行動或是採取軍事行動的「合法性、正當性」🔗
▍陸委會表示,中共長期縱容「三無」(無船名、無船舶證書、無船籍港登記)船舶違法濫捕,臺灣將持續嚴正穩健執法,依照兩岸條例規定,中國船舶未經許可,不得進入臺灣限制及禁止水域,主管機關為維護漁民權益,依法驅離或扣留越界船舶,「以前如此、現在如此,未來也將繼續執法,不會因此改變」🔗
▍中國股市年後開盤前夕,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要求各部門「多做有利於提振信心和預期的事」,以務實有力的行動「提振全社會的信心」,把「解決群眾和企業關心的實際問題」作為打開工作局面的突破口 🔗
▍歐盟宣布,將對世界第一大軌道交通設備製造商中國「中車公司」旗下子公司是否涉嫌接受國家補貼、扭曲歐洲市場一事展開調查,「開放意味著要求每個人都要遵守規則。確保我們歐盟的單一市場不會因外國補貼被扭曲,從而損害那些不作弊且具競爭力的企業,對我們的競爭力和經濟安全來說至關重要」🔗
▍南華早報報導,美國共有 11 艘現役航空母艦,目前已有 3 艘在西太平洋執行任務,還有 2 艘將在未來抵達,將會是首次有 5 艘美國航艦同時在西太平洋運行,專家指出,這項部署旨在表明,即便歐洲及中東目前都有衝突,華府仍將重心放在印太地區 🔗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慕尼黑安全會議期間,會見烏克蘭外長庫列巴(Dmytro Kuleba),王毅稱「中國堅持勸和促談,將繼續為盡快止戰、重建和平發揮建設性作用,就算和平只有一線希望,中方也不會放棄努力!」🔗
▍在烏克蘭宣布撤出東部重鎮阿夫迪夫卡(Avdiivka)之後數小時,俄羅斯宣布已完全控制阿夫迪夫卡,「普丁祝賀我們的軍隊和戰士取得如此重要的勝利」🔗
▍印度外長蘇杰生(Subrahmanyam Jaishankar)在慕尼黑安全會議的小組討論會,再次被問及印度在俄烏戰爭「不選邊且持續向俄羅斯購買石油的作法」,蘇杰生稱各國處境不同,依自身狀況做出「多重選擇」不應被批評 🔗
▍法新社報導,哈瑪斯一名消息人士表示,哈瑪斯打算中止談判,直到援助物資進入加薩走廊北部為止 🔗
▍世界衛生組織秘書長譚德塞(Tedros Ghebreyesus)再次向全球領導人就爆發大規模流行病的可能性發出警告,他說新的病原體或大規模流行病爆發只是時間問題,而非是否會發生的問題,全球迫切需要在 5 月底前商定「大流行公約」,並駁斥外界將這項公約視為世界衛生組織擴權的猜測 🔗
▍英國與加拿大簽署一項協議,就「核融合能源」發展密切合作,協議將支持英國 6 億 5000 萬英鎊的核融合計畫,英國能源安全大臣柯迪諾(Claire Coutinho)表示:「這讓我們離實現核融合能源更進一步」。英國去年已與美國簽署一項合作協議,共同致力於實現商業化核融合發電 🔗
2024 年 2 月 19 日
▍國防部偵獲中國人民解放軍派出 7 架次共機、共艦 7 艘次在臺海周邊活動,其中逾越臺灣海峽中線及延伸線進入我西南空域共 1 架次 🔗
▍中國海警昨宣布將在廈金海域展開「常態化執法巡查」,今即派出 4 艘執法船舶在廈金海域出沒,其中一艘顯示長達 92 公尺,航行位置圍繞金門北方、南方及東南方海域 🔗
▍金門「金廈遊輪」下午遭中國海警強制登船臨檢,海巡署晚間發布說明稿指出,下午 4 時 47 分,海巡署雷達及紅外線系統發現 2 艘中國海警船於大金門烏沙角西北方 2.8 浬併靠登檢「金廈遊輪」,隨即派遣線上「10039」艇前往應處,海巡署指出中方有 6 名海警人員登船,查驗航行計畫、船舶證書、船長及船員證照與船長簽名後,於下午 5 時 19 分離船,「金廈遊輪」由海巡署伴航返回金門水頭港 🔗
▍交通部航港局表示,中方此舉不符合國際慣例,一般登船檢查都是在港口,將會請海巡署加強巡檢,若船隻再遭中國海警要求登檢,應拒絕並通報海巡協助,不要停船,儘快返航 🔗
▍民進黨立院黨團幹事長吳思瑤表示,1992 年國防部依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劃定禁止水域、限制水域,中國居然可以說說否認就否認,這是片面推翻過去長久以來的默契,中國的蠻橫令人非常遺憾。政府保護漁民安全,不能讓中國非法漁船撈捕成為常態;中國企圖模糊,甚至接收臺灣的管轄權,這是不可能的也沒有辦法退讓;保護漁民,確保海域安全及界限,不容模糊 🔗
▍為加強民間防救災韌性,行政院提「建置民間自主緊急應變隊中程計畫」建置民間緊急應變隊,充實防衛動員機制,強化全民國防韌性 🔗
▍賴清德副總統接見日本參議員北村經夫與堀井巖,賴副總統感謝日本政府與國會對台積電在熊本投資包括興建 2 廠的大力支持,對臺灣與日本的產業合作、面對智慧新時代有重大意義 🔗
▍德國慕尼黑年度安全會議關注烏克蘭和中東戰爭,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局長瑞伊(Chris Wray)提醒勿忘中國威脅。瑞伊局長指出,中國偷偷在美國重要基礎設施網絡內部植入攻擊性的惡意軟體,「規模比我們以往所見更龐大」,是明確的國家安全威脅,「只待北京認定時機到來,就準備發動攻擊」🔗
▍對於美國聯邦調查局指中國在美國關鍵基礎設施網路植入惡意軟體「達前所未有的規模」,中國外交部指美方混淆是非,「中方對此堅決反對!」🔗
▍菲律賓北端最靠近臺灣的巴丹群島省與菲國海巡隊簽署備忘錄,計劃將巴丹島的馬哈濤港開發為海巡隊避風港。巴丹群島位於臺灣和菲律賓呂宋島之間,是控制呂宋海峽和其中的巴士海峽與巴林當海峽(Balintang Channel)的進出樞紐 🔗
▍對於菲律賓指控中國漁民在馬辛洛克灘(Bajo de Masinloc, 黃岩島)海域使用氰化物故意破壞菲國漁民傳統漁場,中國外交部指菲方無中生有憑空捏造!中方「高度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和漁業資源養護!」🔗
▍2023 年外商對中國新增直接投資年減 82%,創 30 年以來最低 🔗
▍中國財經媒體報導,今年春節期間中國重點 10 城新房成交量低迷,日均僅 2 戶成交的包括北京、深圳、廣州 🔗
▍金融時報報導,美國華府關切中國產能過剩問題,警告北京若藉傾銷國際市場來緩解中國的產能過剩,華府不會坐視不管 🔗
▍中國救失業推招聘活動,官媒新華社報導,政策上路未滿一個月已累計舉辦各類招聘活動 1.8 萬場,發布 1000 萬個職缺,引導農村「有序外出」、「就近就業」、「返鄉創業」🔗
▍龍年首個交易日中國開出紅盤,滬指重返 2900 點大關收在 2910.54 點、漲 1.56%,深成指收 8902.33 點、漲 0.93%,創指收在 1746.42 點、漲 1.13%,滬深兩市逾 260 支股票漲停,成交額達人民幣 9572 億元 🔗
▍加拿大外交部長趙美蘭(Melanie Joly)表示在慕尼黑安全會議期間與中國外長王毅進行雙邊會晤,呼籲中國在維護紅海商業安全上發揮作用,並敦促北京停止幫助俄羅斯規避國際制裁,她說「中國不能成為我們制裁體系當中的漏洞」🔗
▍中國官媒新華社報導,美國國土安全部長馬約卡斯(Alejandro Mayorkas)與中國公安部長王小在維也納會晤,王小洪對美方將中國列為「主要毒品來源國」要求改正;要求美方「停止無端滋擾盤查中國留學生」確保中國公民享有公平入境美國待遇和充分尊嚴;要求美方取消針對中國相關機構和人員的簽證限制 🔗
▍中國外長王毅訪問西班牙,同意解除西班牙牛肉進口禁令,中國自 2001 年起以「狂牛症」為由禁止包括西班牙在內的歐盟國家出口牛肉產品至中國,王毅:「中國視西班牙為歐盟一個值得信賴的好夥伴。我們願與西班牙一起努力,發展雙邊關係」 🔗
▍英國海事安全公司 Ambrey 表示,一艘英國註冊貨船昨天在葉門附近的曼德海峽遭到襲擊,在船隻發生爆炸後船員棄船 🔗
▍美軍第 5 次針對青年運動(Houthi, 胡塞)進行陸上和海上攻擊,以遏制伊朗支持的該葉門叛軍一再攻擊紅海航運路線 🔗
▍在烏克蘭東部重鎮阿夫迪夫卡(Avdiivka)失守之後,俄羅斯企圖往西推進取得更多戰果。阿夫迪夫卡是俄軍自去年 5 月拿下巴赫姆特(Bakhmut)後,在俄烏戰事中的最大勝利 🔗
▍日本與烏克蘭舉行「日本與烏克蘭經濟復興推進會議」,岸田首相承諾「從初期的緊急重建至經濟復興,日本將持續支援烏克蘭,官民將團結一致強力支援」🔗
▍面對國際要求停火,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仍拒絕停止攻擊加薩,戰時內閣成員甘茨(Benny Gantz)表示,「如果到了齋戒月我們的人質還沒有回家,拉法地區的戰鬥將繼續下去」🔗
▍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波瑞爾(Josep Borrell)表示,除了匈牙利以外的所有歐盟國家都同意呼籲「立即人道暫停」發生在加薩走廊的戰爭以落實長期停火。哈瑪斯治下的加薩走廊衛生部門指以色列的軍事行動已造成 2 萬 9000 人喪生 🔗
▍巴勒斯坦自治政府外交部長馬里奇(Riyad al-Maliki)指控,在「以色列占領下」巴勒斯坦人民遭「殖民和種族隔離」🔗
▍香港政府公布,春節「黃金週」期間有 143.6 萬人次旅客訪港,回到 2018 年水準,讓餐飲和零售業收益有所增加,其中中國旅客占 125.5 萬人次、87% 🔗
▍歐盟執委會依據「數位服務法」(Digital Services Act)對熱門短影音應用程式 TikTok 展開正式調查,以了解 TikTok 在保護未成年人方面的努力是否充足 🔗
2024 年 2 月 20 日
▍國防部偵獲中國人民解放軍派出 24 架次共機、共艦 8 艘次在臺海周邊活動,其中逾越臺灣海峽中線、及中線延伸線進入我西南空域共 11 架次 🔗
▍金門「金廈遊輪」遭中國海警強制登船臨檢,國防部長邱國正表示由海巡署處理,為避免戰爭及升高衝突,國軍不會主動介入 🔗
▍對於中國在春節期間進行「聯合戰備警巡」,兩岸情勢是否升高,邱國正表示,沒有升高,而是一種「新常態」,國防部會去尋蛛絲馬跡去應對,這也會變成一個常態。媒體詢問,是否擔心兩岸擦槍走火,邱國正說,國防部一定擔憂,如果國防部都不擔憂,全民就要擔憂了 🔗
▍對於內政部規劃推動「建置民間自主緊急應變隊中程計畫」,中國國民黨立委洪孟楷質詢質疑此計劃無法源依據;行政院官員表示,此計畫是透過培訓方式提供國家重要設施與企業內防救災能力,無法源問題 🔗
▍菲律賓、美國 19 日進行聯合空中巡邏行動,多架菲律賓戰機和 1 架美國轟炸機一起飛越南海。中國軍方指責菲國在南海「攪局」,菲國軍方回應「這是為了增強兩軍的協同作戰能力,並強化我們空軍執行捍衛領土、主權權利和國家利益相關任務的能力」🔗
▍臺股今上漲 117.36 點,盤中高點 18756.33 點、及收盤 18753.16 點同創歷史新高 🔗
▍網紅「晚安小雞」與「阿鬧」直播造假遭柬埔寨判刑 2 年,中國駐柬埔寨使館發布消息稱,「西哈努克省政府及時向中國使館駐西哈努克領事辦公室通報有關情況,我館要求柬方在保障當事人合法權益的前提下依法依規處理,我館在繼續維護『包括台灣同胞在內』的廣大在柬同胞合法權益的同時,也絕不袒護在柬涉中國人的違法犯罪行為」🔗
▍金融時報報導,已有數十家中國國企及私企包括上海城投、伊利集團等在公司內部建立後備軍事組織「人民武裝部」,報導指「人民武裝部」為毛澤東統治時期,人民解放軍在縣級和鄉級徵兵工作的附屬組織,顯示在中國經濟放緩之際,中共當局已開始為社會及政治不穩定做準備 🔗
▍荷蘭中國近代史專家馮客(Frank Dikötter)出版新書《毛澤東之後的中國》,指出中國在過去幾十年願意對外開放,與文化大革命後政治和經濟元氣大損有關,需要時間調整和重建,但是以強化「社會主義制度和黨的領導路線」方向從來沒有改變,毛澤東之後的歷任中國領導人,均有一致的目標,就是要讓共產黨和中國的經濟實力更強大,以掌控最後控制權,國際社會誤以為中國改革開放後可進入民主化,是沒有認清共產黨本質的誤判 🔗
▍荷蘭貿易部長范李文(Geoffrey van Leeuwen)表示,由於擔心半導體設備龍頭艾司摩爾(ASML)的電腦晶片設備將被用於中國軍事目的,決定撤回艾司摩爾對中出口部分產品的許可證 🔗
▍澳洲政府宣布為配合「澳英美三方安全夥伴關係 AUKUS」核動力潛艦計劃,將加快執行擴大海軍艦隊並振興澳洲造船業,預計澳洲海軍艦隊將由目前的 11 艘增至 26 艘 🔗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表示,俄羅斯軍隊「正利用援助烏克蘭的延宕」,在烏克蘭的幾個戰場前線集結強大的後備軍力,烏克蘭軍面臨火炮短缺的問題,亟需前線防空能力及遠程武器 🔗
▍瑞典政府通過烏俄戰爭以來支援烏克蘭的第 15 次方案,總價達 71 億瑞典克朗,瑞典國防部長強生(Pal Jonson)表示,只要烏克蘭有需要,瑞典就會支持;丹麥總理佛瑞德里克森(Mette Frederiksen)也表示將把國內庫存的所有砲彈送交烏克蘭 🔗
▍世界衛生組織對「麻疹」迅速蔓延提出警告,全球去年通報病例超過 30.6 萬件,年增 79% 🔗
▍越南自 1986 年革新開放之後,市場化改革帶動經濟成長,民眾也越來越晚婚,其中胡志明市初婚年齡升至 29.8 歲,越南官方發起「趕在 30 歲前結婚運動」,呼籲女性在 35 歲之前生完第二胎,繼續支撐經濟成長所需的人口紅利 🔗
2024 年 2 月 21 日
▍國防部偵獲中國人民解放軍派出 10 架次共機、共艦 6 艘次在臺海周邊活動,其中 6 架次共機逾越臺灣海峽中線進入我北部、西南、東部空域 🔗
▍駐美大使俞大㵢接受美國公共電視 PBC 專訪表示:「現在臺灣人不談獨立了。你去臺灣,沒有人談獨立」「我們已經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正式名稱是中華民國,所以沒有必要再談獨立,因為已經是獨立的。如果去談論獨立,那就意味著現在隸屬於某個其他實體,但現況並不是如此」🔗
▍金廈海域爭端升溫,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米勒(Matthew Miller)表示正密切關注北京行動,美方持續敦促保持克制,勿片面改變現狀,敦促中華人民共和國與臺灣進行有意義對話,以減少誤判風險 🔗
▍白宮國安顧問蘇利文表示,美國立場十分清楚,就是維護臺海和平穩定,反對任何一方採取任何破壞和平穩定的行動 🔗
▍繼「金廈遊輪」昨天遭中國海警強制登船臨檢,今天馬祖海域也出現 3 艘中國執法船隻,其中 2 艘為海警船,1 艘為全長 90 公尺、1500 噸級海監船 🔗
▍對於外傳馬祖周邊海域遭中國海警船包圍,海巡署人士向中央社表示,確實有 2 艘中國海警船在活動,但都在限制水域之外,並指出臺灣離島周邊海域外圍時常有不少中國船隻,若艘次跟平常一樣,就是沒有異常,籲民眾勿過於緊張 🔗
▍中國越界快艇翻覆事件的兩名生還者,昨日返回中國後即聲稱「這次他對我們這樣,太失望了」「我們自己的船怎麼可能翻掉,開急轉彎也翻不掉,要被撞才會翻掉,衝一下就把我們的船頂翻掉了,我們就鑽到水裡面跑出來,四個人只有兩個人上岸」;海巡署發布訊息表示,此案發生僅歷時 5 分鐘,因海上追逐及時間短暫等因素未能全程錄影,雖讓事證分散,但不影響事實真相始末;海巡署人士表示,檢調偵查過程皆有錄音錄影製作完整筆錄,已交由司法調查將事實呈現給家屬與大眾 🔗
▍針對媒體報導質疑海巡署僅提到對方蛇行翻覆卻隱匿碰撞事實,海委會主委管碧玲強調,有第 3 人責任險就代表有碰撞,海域和陸域車禍是一樣的,「這種事情不可能隱匿,海巡沒有隱匿動機」🔗
▍中國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再針對快艇越界翻覆事件痛批「譴責臺方暴力執法又以各種理由推諉塞責!對事件真相遮遮掩掩!要求臺方嚴懲相關責任人!並向遇難者家屬道歉!」🔗
▍金融時報報導,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統一戰線工作部」出費用招待臺灣年輕人赴中國旅遊,試圖在臺灣年輕人中培養中國人的愛國心,並以短影音擴展影響力試圖讓臺灣政府邊緣化 🔗
▍中國媒體第一財經報導,許多屋主掏空積蓄買房,卻面臨房產商遲遲無法交付成屋成為爛尾樓,但貸款仍必須持續繳給銀行的慘況,近期首度有法院判決「開發商未按期交屋,承購戶無須還款」,但法界人士也預期這不會成為通例 🔗
▍中國量化基金「寧波靈均」近日賣出 25.67 億人民幣的中國股票,遭滬深兩市交易所限制交易,寧波靈均表示「深刻反省並致歉,長期看好、並將堅持做多中國股市」🔗
▍中國智庫「育媧人口研究」公布「中國生育成本報告 2024 版」,指以養育小孩至 18 歲的成本相對於人均 GDP 倍數,中國高達 6.3 倍「幾乎是全球最高」,為影響家庭生育意願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
▍香港政府公布人口連續兩年增長,新增人口主要來自中國大陸移入。香港自 2019 年爆發「反送中」運動後出現出走移民潮,2020 年中到 2021 年間居民淨移出 8 萬 9200 人 🔗
▍香港民主人士鄒幸彤於 2021 年在報章發表文章,呼籲市民參與當年 6 月 4 日在維多利亞公園的集會,被港警控訴「煽惑他人參與未經批准集結罪」,遭判刑 15 個月 🔗
▍美國之音報導,韓國國家情報院發現 216 個由中國公司架設、偽裝成韓國國內媒體的網站,內容包括中國政府和企業的新聞稿、反美反日相關文章、韓美日合作、日本核處理水、新冠疫情等爭議事件,更有駐韓美軍釜山細菌實驗室進行生化武器實驗等陰謀論資訊,並以社群平臺推廣 🔗
▍彭博專欄作家瓦斯瓦尼(Karishma Vaswani)認為,有鑒於川普可能再次執政而他在外交政策議題上出了名的善變,美國與盟友必須把握時間為臺灣爭取更多支持,以確保臺灣持續處於全球外交政策考量的中心 🔗
▍美國總統拜登下令解決遍佈美國港口逾 200 座中國起重機的網安威脅,由於這些起重機可受遠端操控,未來 5 年將對港口安全投入超過 200 億美元,包括引進可信賴的日本起重機製造商 🔗
▍路透社報導,在華為推出 Mate 60 Pro 之後,美國正擴大施壓為華為製造晶片的中芯國際(SMIC),包括禁止該公司最先進的工廠從美國進口更多產品 🔗
▍金融時報報導,中國正經由墨西哥輸出商品到美國,以規避美國對中國祭出的高關稅措施,繞道第三國的方法也包括先出口到越南、新加坡和菲律賓再出口到美國 🔗
▍美國五角大廈發布消息,一架美軍 MQ-9 死神無人偵察機被伊朗支持的青年運動(Houthi, 胡塞)的地對空飛彈擊中墜落在葉門外海 🔗
▍敘利亞官方媒體報導,以色列今天對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Damascus)住宅區發動攻擊,造成至少 2 人死亡 🔗
▍美國第 3 度否決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有關以哈戰爭決議草案,內容要求「立即」人道停火,美國推動自提的草案要求「暫時」停火並要求哈瑪斯釋放人質,美國駐聯合國大使湯瑪斯葛林斐德(Linda Thomas-Greenfield)在表決前告訴安理會:「在未達成協議要求哈瑪斯釋放人質的情況下就要求立即無條件停火,並不會帶來持久和平。相反地,這可能會讓哈瑪斯和以色列之間的戰火延燒」🔗
▍俄羅斯總統普丁今天表示,攻占阿夫迪夫卡(Avdiivka)之後,俄羅斯軍隊將進一步深入烏克蘭,以鞏固戰果。烏克蘭這座曾擁有 3 萬多人口的城鎮淪陷,是 2023 年 5 月俄軍占領巴赫姆特(Bakhmut)以來普丁最大的勝果 🔗
▍印度與中國就邊界軍事對峙舉行第 21 輪軍長級會議,雙方同意保持溝通,並承諾在過渡時期維持邊界地區的和平與安寧 🔗
2024 年 2 月 22 日
▍國防部偵獲中國人民解放軍派出 11 架次共機、共艦 6 艘次在臺海周邊活動,其中 5 架次共機逾越臺灣海峽中線進入我北部、西南、東部空域 🔗
▍美國國防安全合作署(DSCA)宣布軍售臺灣先進戰術數據鏈升級計畫與相關設備,總計 7500 萬美元 ,這項軍售將派遣 200 名美國政府官員與 200 名美方承包商代表依據需求來臺灣,提供工程與技術支援服務與計畫和技術審查 🔗
▍美國聯邦眾議院「美國與中國問題特別委員會」主席蓋拉格(Mike Gallagher)、委員會民主黨首席議員克利什納穆希(Raja Krishnamoorthi)、民主黨籍眾議員摩爾頓(Seth Moulton)、共和黨眾議員強生(Dusty Johnson)、穆勒納爾(John Moolenaar)抵臺訪問 🔗
▍總統蔡英文接見美國聯邦眾議院「美國與中國共產黨戰略競爭」特別委員會主席蓋拉格(Mike Gallagher)一行,蔡總統致詞時表示,感謝委員會去年提出「支持臺灣的十項政策建議」(Ten for Taiwan)報告,展現對臺灣安全的重視,美國政府與國會並持續透過「國防授權法」等方式,協助臺灣強化自我防衛的能力,捍衛民主自由、守護區域和平,期盼新的一年,臺美在各項議題都有更密切交流,也和更多理念相近國家,共同強化全球民主供應鏈韌性,創造全球繁榮發展 🔗
▍副總統賴清德在副總統當選人蕭美琴陪同下,接見蓋拉格率領的跨黨派重量級議員訪團,蓋拉格致詞表示,這次訪團想要傳達的是,如果中共總書記習近平跟中共做出侵略臺灣的決定,一定會失敗。他也請賴副總統放心,美國國會有許多支持賴副總統的友人,無論是民主黨或是共和黨,都將盡一切努力深化臺美夥伴關係,在賴清德就任總統之後,美國將持續和臺灣站在一起,合作捍衛自由與民主 🔗
▍賴清德副總統表示,世界地緣政治正發生重大變化,臺灣面臨中國帶來的挑戰,將繼續以「和平、對等、民主、對話」四原則處理兩岸關係,也會持續強化國防、國安力量,傳達臺灣守護自己國家的決心 🔗
▍蓋拉格一行訪問立法院與立法院長韓國瑜會面,當面邀請韓國瑜與副院長江啟臣率團訪美,韓國瑜院長感謝美國不分黨派對臺灣的堅定支持,展望未來,希望美國政府可以持續支持臺灣,不論在外交、國防及兩岸議題上,讓臺灣都能獲得更穩定的保障 🔗
▍對於美國眾議院議員訪臺,中國外交部重申「中方反對美方與臺灣當局進行任何形式的官方往來,反對干涉臺灣事務,敦促妥善處理涉臺問題,勿向臺獨發出錯誤信號!」🔗
▍對於中國國臺辦日前否認金廈海域存在「禁止、限制」水域,陸委會回應表示,任何一方破壞和平現狀,不會得到好的結果,兩岸相處必須相互尊重,才能維持整體和平情勢 🔗
▍對於中國越界快艇 2 名生還者返回中國後翻供稱遭海巡艇撞翻,金門地檢署今天表示,該案兩名中國人在海巡與檢方訊問時,均自承有加速逃逸發生碰撞,沒有感覺船被推撞 🔗
▍對於中國國民黨金門立委陳玉珍呼籲中央授權地方政府可以與中國洽談漁權海域等經濟議題,陸委會回應表示,「兩岸談判」屬於中央政府權責,況且目前不缺乏兩岸溝通機制,障礙在於對岸預設政治前提,要答應政治前提條件後才願意協商 🔗
▍美國賓州大學法學院教授戴傑(Jacques deLisle)表示,最近發生在金門附近的一連串事件,反映的是中國長時間來對臺灣議題施壓的升級,類似的舉措也發生在東海與南海,當中包含中國的法律戰,在管轄權有爭議的地區,運用海警及類似船隻來針對對立聲索方國籍的民用船隻,執行海岸管轄法,實際控制權的行使,是一種有力的法律戰形式,或至少是一種使用法律尋求管轄權主張的政治途徑 🔗
▍美國國務院主管東亞事務的亞太助卿康達(Daniel Kritenbrink)指控中國破壞國際秩序、威脅南海和平,並指出中國在 2021、2022、2023 年相繼推出了「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協議」、「全球文明倡議」,並試圖在「一帶一路」平臺上實施,有推進全球治理的意圖,但這些倡議悖離了現行國際體系的許多核心原則,中國受益於國際秩序提供的穩定和機遇,卻常常破壞這些原則,他並引述國務卿布林肯的話示警:中華人民共和國是目前唯一有意願重塑國際秩序,且越來越有經濟、外交與科技能力實現這一目標的國家 🔗
▍紐約時報報導,曾將中國視為創新與投資回報新天地的美國創投公司正從中國退場,一些公司將中國業務與美國業務分開,還有一些公司則謝絕在中國進行新投資 🔗
▍對於中國海警發布通報稱「依法驅離」黃岩島鄰近海域的菲律賓漁業暨水產資源局船隻,菲國海巡隊官員表示中方說法有誤,漁業暨水產資源局船隻仍持續在黃岩島水域巡邏 🔗
▍中國國家安全部稱,韓戰爆發前,是因中國發現美國出兵北韓的意圖而被迫出兵,並稱美軍當時進行細菌戰。韓國官員表示已嚴正應對,不容許改變史實 🔗
▍日本島根縣政府今天舉辦「竹島日」活動,韓國外交部發布聲明重申「獨島在歷史上、地理上、國際法上都明確屬於我國固有領土,要求日本政府立即停止對獨島不當主張主權的行為,以謙虛態度面對歷史」,並召見日本駐韓公使,強烈抗議日本主張獨島主權的行為 🔗
▍南韓國防部長申源湜在國會接受質詢,被問及美國前總統川普若重返白宮,可能進一步強化允許北韓保留核武論調的看法,申源湜表示,美國若因北韓恐嚇而背棄與同盟國的條約義務,就應放棄其在國際上的領導地位 🔗
▍一家與中國最高警務機構和政府部門有聯繫的私人安全承包商,被駭客揭露中國當局監視海外異議人士、對其他國家進行駭客攻擊、以及在社群媒體上宣揚親北京言論的活動 🔗
▍中國對美國恢復貓熊外交。中國官媒新華社報導,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與美國聖地牙哥動物園簽署合作協定,並正與華盛頓國家動物園積極磋商新一輪合作 🔗
▍烏克蘭空軍發言人指出,俄羅斯自 2 年前全面入侵烏克蘭以來,已向烏國發射超過 8000 枚飛彈和 4630 架無人機 🔗
▍路透社報導,伊朗無視美國制裁,近期向俄羅斯提供大量地對地彈道飛彈,加深與俄羅斯的軍事合作 🔗
▍烏克蘭安全局表示,已證實俄羅斯在數起對烏克蘭的攻擊中使用北韓製造的飛彈,造成至少 24 位平民喪生,超過 100 人重傷 🔗
▍丹麥宣布與烏克蘭達成為期 10 年的安全協議,同時宣布向烏克蘭提供新一批價值 17 億丹麥克朗的軍事援助,並呼籲盟國加緊捐助烏克蘭對抗俄羅斯 🔗
▍以色列國會今天壓倒性支持一項由總理尼坦雅胡提出的提案,該提案反對任何片面承認「巴勒斯坦國」的行為,並指出這形同對發動恐怖攻擊的一方提供獎賞,無助任何未來的和平協議,提案主張「任何解決方法都只能透過各方之間的直接談判,且不設任何前提」,120 名議員有 99 人表決支持 🔗
2024 年 2 月 23 日
▍國防部偵獲中國人民解放軍派出 11 架次共機、共艦 6 艘次在臺海周邊活動,其中 2 架次共機逾越臺灣海峽中線延伸線進入我西南空域 🔗
▍副總統當選人蕭美琴接待來訪的馬歇爾基金會主任葛來儀(Bonnie Glaser)與「TUPP 臺美政策計畫參訪團」,蕭美琴表示,臺灣的重要性是美國兩黨共識,也是臺美共同追求的價值與利益,感謝美國及許多理念相近國家為臺灣發聲,臺灣將持續透過各種方式與世界建立連結 🔗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日本外相上川陽子、南韓外長趙兌烈於巴西里約熱內盧「20 國集團」(G20)外長會議場邊進行三邊會議,會中談及對臺海和平穩定的努力,以及因應北韓的持續挑釁將緊密合作 🔗
▍中共召開對臺工作會議,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要求「堅決貫徹落實新時代黨解決臺灣問題的總體方略」「進一步掌握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戰略主動」「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堅決打擊臺獨分裂」「堅定支持臺灣內部愛國統一力量」🔗
▍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發布最新調查,臺灣民眾認同自己是中國人的比率 2.4% 創 1992 年以來新低,認同自己是臺灣人的比率為 61.7%,且是近 4 年都超過 6 成,兩種身分都認同的比率為 32%;希望永遠維持現狀的比率達 33.2%,創 1994 年調查以來新高,長期也呈上升趨勢,希望維持現狀再決定的比率為 27.9%,偏向獨立比率 21.5% 為近 5 年低點但長期仍呈上升趨勢,偏向統一 6.2% 長期呈下降趨勢,希望儘快獨立比率 3.8%,希望儘快統一的比率為 1.2% 🔗
▍調查局發行《習近平時期對臺認知戰作為與反制》專書,透過有系統的梳理認知戰的不同手法,提升民眾識假能力 🔗
▍駐美代表俞大㵢今天與美國在台協會(AIT)執行理事藍鶯(Ingrid Larson)共同簽署「臺美國際發展合作備忘錄」,支持在健康照護、婦女賦權、資通訊、農業、氣候、能源等領域探索合作機會 🔗
▍彭博報導,台積電熊本廠明天開幕,有望在今年稍晚投產,顯示日本在全球晶片競賽先聲奪人 🔗
▍「日經亞洲」報導,台積電日本熊本廠未來 10 年估計為當地創造 20 兆日圓經濟效益 🔗
▍韓國實習醫師發動大規模罷工,當局今天將「保健醫療災難預警」提升至最高級別「嚴重」,有超過 8400 名醫師加入罷工行列,占總數 1.3 萬住院醫師和實習醫的 64%,他們對醫院的每日運作扮演重要角色,首爾五大醫院取消 30 至 50% 的手術計劃;2/3 的醫學生申請休學 🔗
▍澳洲智庫、澳洲戰略政策研究所(ASPI)發布「印太危機升級」研究報告指,印太地區爆發戰爭是可能的,大國衝突及潛在誤判都加深區域危機風險,其中中共武力犯臺是關鍵與潛在危機之一,澳洲應採取行動,支持中美間戰略層面建立危機管理機制,並在不讓步的前提下,尋求改善戰略溝通的方案 🔗
▍美國白宮前幕僚長凱利(John Kelly)訪問菲律賓,菲律賓參謀總長布勞納(Romeo Brawner Jr.)表示菲美將增加聯合海空巡邏和海上合作行動頻率與範圍。菲律賓與美國近期已進行 3 次聯合海空巡邏,北京痛批菲律賓「拉攏域外國家攪局南海」🔗
▍中國「安洵公司」文件外洩揭露與中國政府合作的駭客活動。紐約時報中文網引述不具名的美國官員指,中國已逐漸從單純的間諜活動轉變成駭客行動,包括涉及在美國關鍵基礎設施的軟體中植入惡意代碼。他推測,這或許是在為有朝一日的臺海衝突做準備 🔗
▍做空中國股票竟會被處罰,中國證監會公佈 6 份行政處罰書,其中一個個案被沒收「違法所得」2085 萬人民幣,並處以 6255 萬罰款,總計需付出超過 8000 萬人民幣 🔗
▍中國自 2021 年起打壓補教業至今,補教業龍頭新東方創辦人俞敏洪今在「亞布力企業論壇」建言:「政府必須尊重市場經濟法則,發展規律就是常識,並且修正官商之間的關係,地方經濟才能起飛」,並稱即使許多民企還在掙扎求生以免滅頂,但他們還是對中國經濟有信心 🔗
▍中國生產豪車聞名的「高合汽車」傳出財務危機已停工停產。第一財經報導,中國新能源汽車產能不斷增加,燃油車市占率快速萎縮,關閉、停辦、合併、轉產的現象不斷上演,新能源汽車也因為競爭加劇,大量產能閒置,面臨財務危機或倒閉 🔗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在中央財經委員會會議提到,「要鼓勵引導新一輪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會議發布消息稱,此舉將有力促進投資和消費 🔗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穩外資」是今年經濟工作重要發力點、研究更大力度吸引外資的政策、鞏固外資在中國發展的信心,並部署進一步防範化解地方債務風險 🔗
▍波蘭、烏克蘭、歐盟駐中使團在北京聯合表達堅定支持烏克蘭,美國駐中國大使伯恩斯(Nicholas Burns)在會上發表壓軸演說,表達美方對中國繼續支持俄羅斯「很是失望」,並關切中國企業助長俄羅斯軍事工業複合體的行動 🔗
▍中國貴州大火連燒 12 天,中國官媒裝聾作啞,網上陰謀論也蔓延,稱是日本間諜縱火 🔗
▍路透社報導,中國警察正在吉里巴斯工作,身穿制服的警員參與社區警務和犯罪資料庫計畫。吉里巴斯 2019 年與臺灣斷交,改與中國建交,人口雖僅 11 .5 萬,卻具有地理上的戰略重要性,距離夏威夷不遠,並控制面積達 350 萬平方公里的全球最大專屬經濟區之一 🔗
▍烏俄戰爭屆滿兩年,美國總統拜登宣布針對俄羅斯再祭出超過 500 項制裁 🔗
▍國際貨幣基金(IMF)宣布,將以去年通過的 156 億美元援助方案第 3 階段撥款 8 億 8000 萬美元予烏克蘭 🔗
▍經濟學人報導,自 2022 年 2 月俄羅斯侵略烏克蘭,美國、歐洲及其盟邦對俄羅斯實施多項貿易與金融制裁,但效果不如預期,金融戰無法取代提供烏克蘭所需的金錢和武器 🔗
▍美國媒體指出,由人工智慧引發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有多位引領者來自臺灣,「除了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之外,目前世界最熱門的 AI 企業家有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美超微(Super Micro Computer)執行長梁見後、超微半導體(AMD)執行長蘇姿丰,全部來自臺灣,華爾街都為他們瘋狂」🔗
▍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提出一項加薩戰後計畫,期望加薩民政事務將由「擁有行政經驗的當地官員」負責,這些官員「和支持恐怖主義的國家或實體無關」,並計劃持續殲滅哈瑪斯,直到達成解散哈瑪斯和伊斯蘭聖戰組織、確保釋放所有仍被囚禁在加薩的人質等目標 🔗
2024 年 2 月 24 日
▍國防部偵獲中國人民解放軍派出 9 架次共機、共艦 9 艘次在臺海周邊活動 🔗
▍台積電日本熊本廠 JASM 開幕,創辦人張忠謀表示,台積電於 2019 年收到邀請到日本開設晶圓廠,未來雖然會有更多挑戰,不過仍充滿期待,希望 JASM 能夠進一步提升晶圓供應鏈的韌性,並為日本半導體帶來新一波復興 🔗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以影片致詞表示,熊本廠生產先進半導體對臺日兩國半導體產業是重要的一大步,並宣布日本政府也決定支持興建二廠 🔗
▍中國國臺辦舉行臺商新春聯誼會,中國國臺辦主任宋濤稱,「這次灣選舉結果充分說明,要和平、發展、交流與合作是臺灣主流民意。大陸政策一貫,就是堅決反對臺獨與外部勢力,並且堅定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如果臺灣當局繼續推行臺獨路線,拒不承認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臺海局勢就動盪緊張。如果有人一意孤行,傷害兩岸同胞的福祉,傷害兩岸同胞的感情,我們一定讓其付出代價」🔗
▍中華民國全國商業總會主席賴正鎰在中國國臺辦舉行的臺商新春聯誼會致詞稱,這次臺灣選舉結果,中國國民黨與民眾黨在立法院席次加起來超過半數,希望可以透過立法院修法,「改變現在民主進步黨所堅持的一些政策」包括貨貿與服貿 🔗
▍臺灣工業總會秘書長陳益民在中國國臺辦舉行的臺商新春聯誼會受訪稱,「今天特地來到這裡,就是表達臺灣產業界的願望,希望能夠維繫與強化 ECFA,繼續實施『惠臺措施』」🔗
▍「中國紀檢監察」雜誌刊登文章解讀「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新增內容,指「不敢鬥爭、不願擔當,面對危機困難臨陣退縮行為」的黨員幹部官員將面臨處分 🔗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公布《2023年中國世貿組織合規報告》詳述中國非市場政策的實踐廣度與規模,以及對美國和世界各地的工人、企業和產業所造成的傷害,貿易代表戴琪(Katherine Tai)聲明指出,「中國仍然是對世界貿易組織建立的國際貿易體系最大的挑戰。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已經 22 年了,中國仍然採納國家指揮的、非市場經濟做法,違背世貿組織所體現的規範和原則」🔗
▍烏克蘭今天在克拉斯諾達擊落一架俄羅斯 A-50 預警管制機,這是烏軍繼 1 月 14 日在亞速海上空擊落一架 A-50 之後,一個月內的第二架 🔗
▍俄羅斯侵略烏克蘭屆滿兩年,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偕同加拿大、義大利、比利時總理及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發表談話,「我們已為此奮戰了 730 天,我們會在生命中最美好的一天取得勝利」🔗
▍針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及俄國反對派領袖納瓦尼(Alexei Navalny)猝死獄中,美國對俄羅斯祭出大規模制裁,鎖定逾 500 個個人和實體,美國總統拜登表示,「俄羅斯總統普丁須為他在國外的侵略、和國內的壓迫付出嚴苛代價」🔗
▍英國國防部宣布再投入 2 億 4500 萬英鎊支持烏克蘭,國防大臣夏普斯(Grant Shapps)證實英國已累計供應烏克蘭超過 1300 枚反坦克飛彈「硫磺」,英國將繼續確保烏克蘭可以持續戰鬥「直到勝利」🔗
▍荷蘭官員宣布將與烏克蘭簽署為期 10 年的安全協議,以跟進德國、英國、法國和丹麥與烏克蘭簽署的類似協議。荷蘭已軍援烏克蘭 26.3 億歐元,今年將再援助 20 億歐元,並準備提供 18 架 F-16 戰機給烏克蘭 🔗
▍法國總統馬克宏發文表示「烏克蘭傷痕累累,但還沒倒下,烏克蘭為自身、為理想、為我們歐洲而戰」,並警告俄羅斯總統普丁「不要指望歐洲人對這場戰爭有任何疲乏,法國與其站在同一陣線的承諾不會動搖」🔗
▍徳籍華裔政治學者張俊華在德國之聲中文網發表評論文章指,為救經濟,北京近期對歐洲外交改變聲調,由運作數年的「戰狼外交」轉為「魅力外交」,但北京若不能改變對俄烏戰爭的立場,想藉外交手段的改變而獲得歐洲市場只是一廂情願 🔗
▍英國智庫「皇家聯合軍事研究所」(RUSI)及「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Chatham House)發布中國主題報告指出,美國可將美方「支持歐洲安全」與「歐洲對印太區域做出較正式的承諾」做連結,以促進印太區域的安全;歐洲對印太區域的承諾可包括,一旦臺海「出現特定情況」即對中國施加經濟制裁 🔗
2024 年 2 月 25 日
▍國防部偵獲中國人民解放軍派出 4 架次共機、共艦 4 艘次在臺海周邊活動 🔗
▍日本陸上自衛隊與美軍陸戰隊今起在鹿兒島與沖繩展開代號「鐵拳」(Iron Fist)的「奪回離島」軍演,另外,美軍 F-35B 匿蹤戰機也預定在沖繩本島西側無人島進行射擊演練 🔗
▍美國聯邦眾議院「美國與中國問題特別委員會」主席蓋拉格(Mike Gallagher)致函馬斯克(Elon Musk),「就我了解,SpaceX 可能拒絕提供寬頻網路服務給臺灣內部和周遭區域,這可能違反 SpaceX 對美國政府的合約義務」,考慮到中國侵臺的可能性,「提供駐臺和臺灣周邊地區的美軍人員牢靠的通訊網路,對於捍衛美國在印太地區的利益而言至關重要」🔗
▍中國海警局發布消息,指福建海警組織艦艇編隊在金門附近海域「展開執法巡查」;中國農業農村部宣布,由於「正值漁業生產旺季,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執法總隊調派執法船艇在金廈海域展開「常態化漁業巡航執法行動」,保障漁民合法權益和生命財產安全 🔗
▍菲律賓海岸防衛隊指控,中國海警船近日試圖攔下一艘在黃岩島(Scarborough Shoal)附近向漁民運送物資的菲國政府船隻。中國聲稱擁有幾乎整片南海的主權,但荷蘭海牙常設仲裁法院 2016 年裁定,中國的主張沒有法律依據 🔗
▍中國房市持續低迷,一月份法拍屋掛拍數年增 48.2%,整體成交率 12.63% 比去年同期還低 🔗
▍中共黨媒光明日報發表社論稱「東升西降」仍是世界經濟格局大趨勢!美國經濟成長今年減速機率很大,不排除單季負成長🔗
▍中國澎湃新聞報導,中國全國政協委員、360 創始人周鴻禕表示,中國和美國在 AI 上的差距馬上就能迎頭趕上,現在的落後,大概一到兩年就能解決 🔗
▍中國媒體大力報導輝達(Nvidia)於提交美國證券管理委員會文件中認列「華為」為競爭對手之一,官媒社論稱,這是輝達對於華為在 AI 晶片領域進步的認可!「歡迎英偉達參與中國市場的競爭,也相信中國的市場足以容得下英偉達和更多有創新能力的中國企業」🔗
▍美國摩根史坦利前亞洲區主席羅奇(Stephen Roach)13 日在金融時報發表題為「我很痛苦地說香港已完結」文章,引來香港政商界反駁,他近日再於個人網頁發文,指自己多年來定期訪港,見到很多公司撤離及人才外流,香港的輝煌時代現在可能已結束 🔗
▍俄羅斯全面侵略烏克蘭滿兩年,七大工業國集團(G7)領袖發布聯合聲明,關切中國境內企業對俄運送軍民兩用原材料、武器零組件以及軍工業生產設備;強烈譴責北韓向俄羅斯出口彈道飛彈;呼籲伊朗停止協助俄軍及其在烏克蘭境內的戰爭 🔗
▍俄烏戰爭滿兩年,烏克蘭國防部長烏梅洛夫(Rustem Umerov)表示,「我們做了一切可能和不可能的事,但補給不及時傷害了我們」,西方提供的軍事援助有半數未準時兌現,對抵抗俄羅斯造成實質影響 🔗
▍加拿大總理杜魯道(Justin Trudeau)訪問基輔,與烏克蘭簽署安全協議,將為基輔提供 22 億美元的財政和軍事支援,「不論需要多久時間,我們都會不惜一切代價,與烏克蘭站在一起」🔗
▍英國智庫「皇家聯合軍事研究所」(RUSI)與烏克蘭「國防改革中心」(Centre for Defence Reforms)分析俄羅斯火藥關鍵成分 3 大來源地,臺灣「台硝股份有限公司」製造的「硝化纖維素」經由一家土耳其公司流入俄羅斯 🔗
▍葉門叛軍「青年運動」發布消息指他們在亞丁灣襲擊一艘懸掛美國國旗、並由美國擁有及營運的油輪「托姆托爾號」(MV Torm Thor)🔗
▍美國和英國軍隊再度聯手對伊朗支持的葉門叛軍「青年運動」(Houthi)發動新一波攻擊,由澳洲、巴林、丹麥、加拿大、荷蘭和紐西蘭共同簽署的聯合聲明指出,此次攻擊「具體針對葉門 8 處地點的 18 個青年運動目標」,包括武器儲存設施、攻擊無人機、防空系統、雷達和直升機 🔗
▍印度阿薩姆省(Assam)宣布廢除一項實施 89 年、允許未成年穆斯林結婚的法律。反對派穆斯林領袖稱此舉是想讓選民兩極化,「穆斯林不會讓這種情況發生」🔗
2024 年 2 月 26 日
▍國防部偵獲中國人民解放軍派出 11 架次共機、共艦 5 艘次在臺海周邊活動,其中 2 架次共機逾越臺灣海峽中線延伸線進入我西南及東南空域;一具火箭由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朝西太平洋發射,經過我防空識別區 🔗
▍做為 228 事件爆發時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行政院公告行政院建築為不義遺址,今揭牌。行政院長陳建仁表示,對過往在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傷亡的前輩致上最誠摯敬意,沒有他們就沒有現在的自由、民主、人權,希望藉著保留不義遺址,時刻提醒大家,自由民主得來不易 🔗
▍美國智庫「傳統基金會」會長羅凱文(Kevin Roberts)率團訪問臺灣,先後拜會賴清德副總統、蔡英文總統,並帶來最新的「全球經濟自由度報告」,臺灣以 80.0 分名列全球第 4 名與去年相同,為歷年最佳成績 🔗
▍副總統當選人蕭美琴到嘉義縣參訪「亞洲無人機 AI 創新應用研發中心」,蕭美琴表示無人機產業應用極廣,是全世界爭相發展重點,政府會做產業後盾加速發展,幫臺灣產業打進世界盃 🔗
▍對於中國無船名、無船舶證書、無船籍港登記的快艇越界闖入金門水域翻覆事件,網路出現假訊息流傳,指海委會主委管碧玲稱「漁民該死,若不撞船會越來越囂張」。民主進步黨立委、資訊戰專家沈伯洋指出,這類造假截圖是中國對內與對臺灣的宣傳,意在升高特定情緒,以忽略問題本質是中國快艇非法越界逃避查緝,遂行其輿論戰及法律戰、推動臺灣海峽成為中國的實質內海 🔗
▍立委洪申翰表示,中共想要推進臺灣海峽「內海化」的企圖人盡皆知,在這次金廈海域海巡衝突事件中共可能會有 3 步驟:一是把兩位中籍船員的死亡歸咎成臺灣海巡的錯,逼臺灣政府認錯道歉;二是讓臺灣執法人員在臺灣法規授權管轄範圍內,執法畏縮、失去底氣;三是讓更多中方船隻,尤其公務船隻,更頻繁在金馬禁限制水域出沒,甚至執行勤務,推進北京「灰色地帶」戰略 🔗
▍中國官媒環球時報報導,一名匿名專業人士從官方釋出的中國海警船與金門同框照片判斷,這次中國海警巡查行動穿越了金門禁止水域線,「執法這個詞通俗講就是執行國內法,也就是在金門附近海域行使管轄權,這意味著我對該海域享有主權」🔗
▍對於中國海警宣布將常態化巡查金廈海域,中國官媒環球時報報導有專家認為未來「執法」將隨局勢升級,若兩岸關係惡化,「執法」力量也會升級 🔗
▍美國無償軍援臺灣 8 萬套 Level4 抗彈板等裝備,聯合新聞網卻報導此為除役裝備不符實際需求「政治意涵高於實質所需」,國防部對此回應表示,軍援品項皆由雙方就需求縝密研討,有助快速提升戰力,有報導稱品項為二手或未符實需等為不實臆測 🔗
▍路透社報導,衛星影像顯示中國在黃岩島(Scarborough Shoal)入口佈設新的「浮動屏障」,黃岩島位於菲律賓 200 海浬內的專屬經濟區,中國片面聲稱擁有幾乎整片南海的主權,荷蘭海牙常設仲裁法院於 2016 年裁定中方主張無法律依據,北京拒絕接受,持續對「非法入侵」的菲國船隻「依法驅離」🔗
▍NHK 報導,KPMG Consulting 發佈調查結果,逾 6 成日本企業憂心臺海緊張局勢升高可能帶來經濟衝擊 🔗
▍韓國總統尹錫悅宣布,將全國各地 1 億 300 多萬坪規模的軍事設施保護區域土地解禁,以帶動發展民生經濟,包括計劃打造「韓國矽谷」的忠清南道區域 🔗
▍對於被認為「親中」,馬來西亞首相安華(Anwar Ibrahim)強調沒有任何國家能指導馬國要與誰交朋友。馬國媒體引述安華說法強調,馬來西亞不會與最大貿易夥伴過不去,並譴責西方國家有「中國恐懼症」🔗
▍南太平洋友邦吐瓦魯大選由前檢察總長泰歐(Feleti Teo)出任新總理,駐吐瓦魯大使林東亨表示,新任總理保證臺吐關係「穩固、持久且永恆」,打破吐瓦魯選後可能轉向北京的傳聞 🔗
▍繼新加坡網紅來臺直播自導自演稱被路人丟雞蛋,再有 TikTok 用戶「泳琳姊姊」拍片稱帶小孩出門遭陌生男子抱走引發熱議,經臺北市警方追查發現屬自導自演影片,「泳琳姊姊」到案說明坦言是配合行銷公司拍片,影片中 2 名男子都是行銷公司的人 🔗
▍流亡加拿大的前「香港眾志」成員周庭重啟 youtube 頻道,首度公開被監禁的痛苦回憶 🔗
▍對於美國貿易代表署指中國加入世貿組織 22 年仍採非市場經濟做法,是世界貿易體系的最大挑戰,中國商務部反駁稱「美方歪曲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和改革開放的顯著成就」「中國立足國情,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亞洲開發銀行(ADB)指中國依然是大多數國家的第一大貿易夥伴,所謂中國正與全球經濟漸行漸遠的說法言過其實 🔗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要求官員「鞏固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突出重點、把握關鍵,銳意進取、真抓實幹、以中國式現代化凝心聚力、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團結奮鬥」🔗
▍中國證監會限制券商自營部門等主要金融機構,在早盤開盤、和下午收盤半小時內不得淨賣出股票,稱這是對「異常交易」行為採取監管措施!不是限制賣出 🔗
▍中國地方政府的重要財源「土地出讓」收入在 2021 年達 8.7 兆歷史高點後連兩年下滑,2023 年出讓土地收入人民幣 5.8 兆、年減 13.2% 🔗
▍中國一名企業家馬藝珈伊向地方政府收討 2.2 億人民幣工程款被刑事拘留,包括為她代理債務執行的律師、律師助理等 10 餘人也全被抓,罪名為「尋釁滋事」🔗
▍中國傳統大型超市掀倒閉潮,第一財經報導,自 2023 年以來至少有 13 家大潤發賣場關門,消費較高的 Costco、盒馬、山姆等會員制賣場正逆勢崛起 🔗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表示,過去兩年俄羅斯對烏克蘭全面侵略期間造成 3 萬 1000 名烏克蘭將士殉職陣亡 🔗
▍布魯塞爾舉辦俄烏戰爭 2 週年遊行,我駐歐盟代表李淳獲邀參加並登臺致詞「感謝烏克蘭人的勇氣激勵了臺灣人,因為臺灣旁邊同樣有一個具侵略性的威權政體。臺灣從第一天就與烏克蘭站在一起,我們需要做更多以阻止俄羅斯,我希望明年我們會回來這裡,不是示威,而是慶祝我們最終的勝利」🔗
▍俄國入侵烏克蘭 2 年,我駐斯洛伐克代表李南陽參加「支持烏克蘭音樂會」(Koncert pre Ukrajinu)活動並致詞,他說臺灣從戰爭爆發一開始就跟民主國家一起,以具體行動堅定支持烏克蘭。烏克蘭為維護民主自由而戰,民主國家應團結一致,持續給予烏克蘭支持,直到勝利的來臨,並以烏克蘭語 Do Peremohy 表達盼烏克蘭早日獲勝,演說獲得現場數千名觀眾熱烈掌聲 🔗
▍「烏克蘭和平」組織(Mier Ukraine)頒發感謝狀給我駐斯洛伐克代表李南陽,感謝臺灣發揮人溺己溺人道精神,參與募資購買波瑞納(Bozena)掃雷機協助烏克蘭排除境內地雷 🔗
▍國際社會加大力度欲停止在加薩的戰爭,美國要求巴勒斯坦自治政府進行重組、研究戰後治理加薩的政治結構,巴勒斯坦自治政府總理史泰耶(Mohammad Shtayyeh)今天宣布請辭待總統阿巴斯(Mahmoud Abbas)批准 🔗
▍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辦公室發布聲明,指有必要對加薩走廊南部城市拉法採取地面攻勢,以色列軍方已向戰時內閣提交從加薩戰區撤離民眾、及即將執行的行動計畫 🔗
▍以色列空襲黎巴嫩東部貝卡谷,造成真主黨 2 名成員死亡,為雙方自去年 10 月發生衝突以來,以色列最深入黎巴嫩領土的一次攻擊 🔗
▍美軍中央司令部表示,葉門叛軍「青年運動」昨天發射一枚反艦彈道飛彈,可能瞄準亞丁灣一艘名為「托姆托爾號」(MV Torm Thor)的美國油輪,但未擊中目標 🔗
▍布魯塞爾歐盟總部今舉行農業部長級會議,被 900 多輛拖拉機包圍,抗議與南美國家討論的自由貿易協定,農民表示開放進口南美穀物和肉類會帶來不公平競爭,因為歐盟農民要面對較嚴格的殺蟲劑和肥料規定 🔗
2024 年 2 月 27 日
▍國防部偵獲中國人民解放軍派出 10 架次共機、共艦 6 艘次在臺海周邊活動;一枚中共空飄氣球出現在基隆西北 73 浬 🔗
▍台船公司完成「潛艦國造原型艦海鯤軍艦浮船測試作業」,將原型艦從封閉式組裝工廠經由浮船作業移至乾塢,確認第一階段水密性能、重量控制、穩度與各艙壓載皆符設計預期標準 🔗
▍紐約時報刊出國防分析師路易斯(Ben Lewis)文章,他發出警告指中國對臺灣的「越線」行為必須被制止,中國飛機幾乎每天越界,臺灣只有幾分鐘的時間評估共機意圖,這是一場危險的猜謎遊戲為誤判敞開大門。美國必須向中國嚴正表明,中國的軍事活動可能會引發戰爭,這是讓人沒辦法接受的行為。美國也應該跟臺灣協調用更有效的方法制止中國的軍事挑釁,例如強化情報共享和空中聯合巡邏演習,並確保臺灣擁有充分的準備與裝備捍衛主權 🔗
▍金融時報報導,中國「海洋研究船」進入距臺灣海岸僅有 24 海里鄰接區的次數大幅增加,美國海軍戰爭學院中國海事研究所主任夏曼(Christopher Sharman)指出,這些數據除了可用做廣泛的科學研究,還能用於海上作戰,「中國海洋研究船出沒的地方,就是未來中國潛艦將到之處」🔗
▍對於金廈水域問題,有媒體說「禁止水域」是臺灣「單方面」認知,國防部長邱國正澄清,不是單方面而是雙方面,當初經過法律程序公告過,若有任何一方破壞、不承認,政府仍會依此執行。國防部不期望有作戰狀況發生,但避戰是避免戰爭,不是避開戰爭,國防部有很清楚的戰備規定 🔗
▍國民黨立委陳雪生關切中國快艇翻覆事件,他呼籲海巡「此時需要忍耐,戒備就行了,不要挑釁」,海委會主委管碧玲表示,海巡不會挑釁,一定冷靜理智進行常態性巡邏;對於翻覆事件希望朝人道撫慰方式處理,期盼中國的立場也是如此 🔗
▍對於中國海警日前登檢臺灣觀光船金廈遊輪,民團今赴「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大樓前抗議,指中國海警藐視臺灣主權、惡意挑釁,中國不尊重臺海現狀,呼籲臺灣民眾非必要不要赴中旅遊 🔗
▍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副院長李振廣解析金廈海域快艇翻覆事件,稱加強重點海域執法巡查是「行使主權正常行為」「從國際法、國內法的角度出發都無可非議」「在兩岸關係中,大陸緊握戰略主導權,是推進祖國統一進程中非常必要的步驟」🔗
▍總統蔡英文與副總統賴清德昨晚出席日本台灣交流協會舉辦的「天皇陛下華誕慶祝酒會」,NHK 報導,這是自 1972 年臺日斷交後,臺灣現任總統與副總統首度出席「天皇陛下華誕慶祝酒會」,反映日臺關係日漸緊密 🔗
▍身障律師陳俊翰今舉行告別式,總統蔡英文頒發褒揚令並致詞表示「俊翰的離世是臺灣社會的巨大損失,俊翰的光輝會一直留在我們心中,俊翰的志業將由我們持續實現」🔗
▍美國貿易代表戴琪與中國商務部長王文濤在阿布達比舉行會談,會後美國表示,戴琪對中國政府主導的非市場方式貿易政策導致市場失衡表達憂慮,中國則說,王文濤對美國向中國加徵關稅及經貿領域涉及臺灣議題表達嚴正關切 🔗
▍中國一群接種國產「科興新冠疫苗」卻出現白血病、第一型糖尿病等後遺症的病患與家屬,計劃派代表於下月中國全國兩會期間遞交請願書,要求政府設立賠償機制。他們曾在 2022 年 12 月到北京中國國家衛健委陳情,換得多人以涉嫌「尋釁滋事」被羈押、控告 🔗
▍對於貴州在 2 月 10 日至 21 日間共發生 221 起火警,原本冷處理的中共政府首度要求「加大火案查處力度,儘快查明火災原因,嚴懲火災肇事者和追究有關人員責任」🔗
▍中國修訂「保守國家秘密法」對離崗、離職的涉密人員予以「脫密期」管理,涉密人員在脫密期內,不得違反規定就業和出境,不得以任何方式泄露國家秘密,脫密期結束後,應遵守國家保密規定,對知悉的國家秘密繼續履行保密義務 🔗
▍香港政府公布房價指數,香港房價連 9 個月下跌,一月價格創七年以來新低,年減 9.4% 🔗
▍匈牙利國會以 188 票贊成、6 票反對的表決結果,批准通過瑞典申請加入北約,成為北約第 32 個成員國 🔗
▍美國總統拜登上「賽斯梅爾深夜脫口秀」表示,由於有太多加薩無辜民眾遭到殺害,以色列已減緩對拉法(Rafah)的攻擊,並同意不在齋戒月期間從事軍事活動,「這讓我們有時間開始往許多阿拉伯國家準備邁進的方向前進。舉例來說,沙烏地阿拉伯準備承認以色列,約旦也準備承認,埃及等另外 6 個國家也是。我一直在與卡達合作」「如果我們促成臨時停火,我們將能朝我們能改變動態的方向邁進,不是立即達成兩國方案,而是展開走向兩國方案的程序,這個程序將能確保以色列安全與巴勒斯坦人的獨立」🔗
▍韓國媒體引述國防部長申源湜的話指出,北韓去年 7 月起已陸續運送約 6700 個貨櫃至俄羅斯,當中裝載數百萬枚砲彈以支持俄國入侵烏克蘭 🔗
2024 年 2 月 28 日
▍國防部偵獲中國人民解放軍派出 15 架次共機、共艦 11 艘次在臺海周邊活動,其中 3 架次進入我西南空域;1 枚中共空飄氣球進入我基隆西北 84 浬應變區 🔗
▍駐美代表俞大㵢針對中國片面擅改 M503 航線投書華盛頓時報,指中國此舉可能危及臺海航空安全現況,也違反國際民航組織規定,呼籲國際民航組織,是時候要求北京遵守國際規範並重返與臺灣對話的談判桌 🔗
▍對於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在中國官媒環球電視網播出的專訪中稱「臺灣屬於中國」,外交部表示,中華民國臺灣是主權獨立國家,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任何扭曲臺灣主權地位的說法都不會改變臺海現狀及國際公認的客觀事實 🔗
▍228 事件 77 週年,總統蔡英文在中樞紀念儀式致詞表示,228 事件激發臺灣人對民主、自由的渴望,但威權、高壓統治壓抑了民主種子的生長,讓臺灣進入白色恐怖時期。這段過去是臺灣的歷史傷痕,要治癒傷痕,必須了解受傷的原因。當大家能夠誠實面對真相,互相傾聽,才能縫合傷口,進行真正的和解。轉型正義並非針對特定政黨,而是民主政治的政府,要對過去威權統治的國家不法行為負責,只有誠實面對,臺灣民主機制才能更加深化 🔗
▍賴清德副總出席「臺南市各界紀念228事件77周年和平追思會」表示,228 事件是臺灣歷史上,政府犯下最嚴重的錯誤,不只個人受害,很多家庭更因此支離破碎,也讓那個年代的社會菁英整體消失,對國家衝擊非常大。政府非常重視轉型正義,未來他也會團結國家人民,不讓類似的事件再次發生 🔗
▍監察院長陳菊前往林家墓園憑弔 44 年前蒙難的前民主進步黨主席林義雄母親游阿妹、與雙胞胎女兒林亮均、林亭均,以及 228 事件的受難者,陳菊表示,應把林家故事說給更多年輕人聽,傳頌是要了解過往,紀念不是為了延續悲傷,而是走向和解 🔗
▍臺北市長蔣萬安出席 228 追思會,對於有抗議者要求他以蔣家後代身分道歉,他在致詞時表示「歷史的錯誤,不容重蹈。身為臺北市長,我要深深為當年的 228 事件,再次表達誠摯歉意」🔗
▍中國國民黨立院黨團欲推動「中國籍配偶入籍臺灣的年限從現行 6 年縮短至 4 年」,民眾黨發文附和表示「陸籍配偶拿不到臺灣居留權的一天,就無法與臺灣人一樣享受言論與人身自由,也無法體現臺灣民主自由的真諦與價值!」 🔗
▍醫師發起連署「反對健保資源濫用,呼籲暫緩中配入籍年限縮短之提案」,指中國籍配偶佔臺灣外籍配偶超過六成,也是唯一可以申請年邁父母「依親」的外配,在探親期間就能來我國就醫,許多醫護人員都有經驗,有人帶著中配的兩老來到「急診」或其他科別門診,要求「要做全身健檢、內視鏡、電腦斷層、核磁共振檢查」,甚至說「臺灣健保不用錢又很方便,我叫他們做他們不敢不做,先來這裡健康檢查」等類似事件絕非個案,在目前醫護人力短缺、醫療資源捉襟見肘的情況下,是否需要急於一時來推動「加快」入籍法案,希望立法委員三思 🔗
▍中國國臺辦朱鳳蓮指控我海委會主委管碧玲,「把處理 214 惡性撞船事件當成個人政治表演」「隱瞞真相、推諉卸責、謊話連篇」「還對善後工作不斷設置障礙」「極為冷血、為人不齒」「奉勸這位女士,將心比心,停止繼續傷害遇難者家屬,盡快給遇難者家屬和兩岸同胞一個交代!」🔗
▍中國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說,民進黨如繼續堅持「臺獨」立場,拒不承認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那麼與大陸的交往、對話都無從談起 🔗
▍海巡署表示,海委會主委管碧玲第一時間即指示撫慰家屬,各項督導指示均朝「安頓亡靈、撫慰家屬」方向努力;對案情態度則是「不偏不倚,要求全面檢討」,後續由海巡秉持人道關懷立場,積極與家屬協商,提供具體撫慰方案,盼給予家屬最實質協助與保障,對案情全面檢討,國臺辦的指控並非事實 🔗
▍菲律賓總統小馬可仕出訪澳洲參加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峰會前向媒體表示,中國海軍軍艦現身南海令人憂心,「過去只有中國海警船在我們的水域活動,現在他們的軍艦和漁船也加入這個行列,可見情況正在改變」,但這不會嚇阻菲律賓捍衛自身海域、保護自家漁民的決心,菲國漁民本就可以在菲國水域捕魚 🔗
▍澳洲前總理莫里森(Scott Morrison)在國會演說提出警告,指中國仍是澳洲的主權威脅,儘管中國改變戰狼外交,「但中國的戰略不變,我們絕對不能被迷惑」,澳洲政府應堅決反對中國共產黨政府的欺凌與脅迫,不因壓力而退縮 🔗
▍中國地產開發商碧桂園被債權人呈請清算,碧桂園發佈聲明表示「極力反對」,並稱不影響碧桂園的保交樓、正常營運和債務重組 🔗
▍中國新任證監會主席吳清召開「資本市場法治建設」座談會,要求全面提升「零容忍」執法效能,並對內線交易、操縱市場者「精準追責、大力追贓」加大行政及民刑事追責力度!🔗
▍在中國以低價電動車將市場攪成一片紅海之後,蘋果(Apple)宣布放棄已啟動 10 年的電動汽車計畫 🔗
▍美國與中國於 1979 年簽署科技協議促成雙方多領域合作,這項協議在 2 月 27 日到期。美國國務院表示,雙方正在就協議中有關保護條款進行修改、擴充和加強,至於美方的談判立場,以及協議到期後是否延長的訊息,現在還無法提供 🔗
▍全球管理顧問巨擘麥肯錫公司(McKinsey)向美國國會作證表示,該公司從未替中國中央政府工作,卻遭媒體披露,其已停用的網站上曾標榜為中國中央政府提供廣泛的顧問服務 🔗
▍針對法國總統馬克宏稱北約不應排除派兵至烏克蘭,白宮發佈聲明表示:「總統拜登的立場一向很清楚:美國不會派部隊至烏克蘭作戰」,國會通過軍事援助讓烏克蘭部隊有所需的武器和彈藥自我保衛,才是抵抗俄羅斯侵略的勝利之路 🔗
▍烏克蘭總統情報委員會警告,俄羅斯將升級影響力行動,在烏克蘭內部和全球其他挺烏國家煽動衝突,以破壞國際對基輔當局的支持 🔗
▍俄國反對派領導人納瓦尼遺孀尤莉雅(Yulia Navalnaya)在歐洲議會發表演說,她說要打倒普丁,不能把他當作政治人物,而是組織犯罪幫派的領導人,對抗普丁所需的政治創意,不能從政治競爭的角度來想,而是要思考如何打倒犯罪集團,「我的丈夫永遠看不到俄羅斯的美麗未來,但我們必將看見」 🔗
▍路透社報導,以色列上週在巴黎與調停人員會談同意停火 40 天的提議,哈瑪斯則正在評估提案內容。提案內容包括哈瑪斯釋放部分人質,以換取以色列釋放數百名巴勒斯坦囚犯,增加對加薩走廊的人道援助,以及以軍撤出加薩人口稠密區,但不包括「永久結束戰爭和以色列撤軍」,此為雙方至今難以達成共識的訴求 🔗
▍以色列表示,即使在加薩達成停火協議,仍會追擊什葉派基本教義民兵組織真主黨(Hezbollah),美國呼籲聚焦外交途徑解決以色列與黎巴嫩間的緊張局面 🔗
▍美國勞工部代理部長蘇維思出任勞工部長任命案今天在美國聯邦參議院健康、教育、勞工與退休金委員會通過,接下來將送參院院會等候表決。現年 55 歲的蘇維思為臺裔、華裔移民第 2 代,父親來自臺灣、母親來自中國,出任勞工部副部長之前是民權律師 🔗
▍在流入現貨比特幣 ETF 的資金帶動下,比特幣漲至 6 萬 520 美元,此前最高紀錄為 2021 年 11 月創下的 6 萬 8991 美元 🔗
2024 年 2 月 29 日
▍國防部偵獲中國人民解放軍派出 19 架次共機、共艦 7 艘次在臺海周邊活動,其中 12 架次進入我北部、西南、東部空域 🔗
▍國防部發布消息,中國自四川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搭載衛星運載火箭,朝西太平洋方向路徑經臺灣中部,高度位大氣層外對臺灣地區無危害 🔗
▍海軍為強化制海戰力,對美軍購魚叉反艦飛彈系統、擴編海鋒大隊。艦指部、國防部發布屏東、高雄、臺南新建統包工程案預計 2027 年前完工 🔗
▍蔡英文總統宣布,因爲這幾年臺灣國力增強,經濟穩健成長,為適時反映物價指數變動,將退休軍公教人員退休金調高 4%,溯及今年 1 月 1 日正式生效;今年度現職軍公教人員薪資也調升 4% 🔗
▍人權組織「自由之家」( Freedom House)公布「2024 年全球自由報告」,臺灣以政治權利 38 分、公民自由 56 分、總分 94 分持續名列自由國家,在亞洲僅次於日本的 96 分 🔗
▍為紀念《臺灣關係法》 立法 45 週年,美國佛羅里達州參議會今天通過友臺決議案,祝賀賴清德、蕭美琴當選總統、副總統,肯定臺灣民主發展,支持臺灣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與印太經濟架構 🔗
▍歐洲議會(European Parliament)大會今天通過兩項對歐盟外交及安全政策的年度評估報告,內容強調臺灣與中國互不隸屬,唯有臺灣民選政府可在國際代表臺灣人民;嚴重關切中國使用具敵意的假訊息,破壞對臺灣民主及治理的信任;譴責中國試圖以武力片面改變臺海和平及穩定現狀,鼓勵歐盟成員國增加在臺灣海峽自由航行任務的頻率,深化與臺灣的安全對話,阻止中國侵略 🔗
▍瑞士聯邦國會下議院「建立並深化與臺灣在科學、技術、創新與文化領域合作」議案,以 96 票贊成、86 票反對、9 票棄權通過,內容包括責成瑞士政府與臺灣洽簽夥伴關係協定,將送上議院審議 🔗
▍第 13 屆 WTO 部長會議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舉行,行政院政務委員鄧振中在會議期間會晤美國貿易代表戴琪,盼加速「臺美 21 世紀貿易倡議」第 2 階段談判議題進度,也討論到「非市場經濟國家」不公平補貼等議題 🔗
▍行政院政務委員鄧振中與英國國際貿易部貿易政策副部長韓斯(Greg Hands)會晤,雙方期盼在臺英「提升貿易夥伴關係」(Enhanced Trade Partnership)協議的基礎之上進一步深化兩國經貿關係 🔗
▍以中國籍配偶身份來臺的統促黨前不分區立委候選人何建華,涉嫌收受中國多個統戰組織金援,在臺發展中國籍配偶組織並蒐集國人資料,被依違反國家安全法之發展組織罪嫌起訴,臺北地方法院經 3 年多的審判,今判何建華無罪 🔗
▍中國海警船近日再次駛入鄰近越南的萬安灘(Vanguard Bank)附近,越南外交部對此表示,萬安灘是越南大陸棚的一部分,越南對萬安灘的立場一貫、並已多次重申,反對侵犯越南海域主權等權利的作為,將堅持以符合國際法的和平方式維護合法、正當的海上權益 🔗
▍菲律賓總統小馬可仕在澳洲國會發表演說,他說菲律賓位處一場捍衛區域和平戰役的前線,儘管挑戰艱鉅,他仍將堅定捍衛國家主權,「我不會允許任何外國勢力試圖奪取我們任何一寸的主權領土」「我們面臨的挑戰或許艱鉅,但我們的決心堅定,我們不會讓步」🔗
▍對於紐西蘭近日就加入「澳英美三方安全夥伴關係」(AUKUS)展開網路戰、人工智慧和遠端高超音速導彈等「第二支柱」的談判,中國國防部痛批「美國、英國、澳洲為地緣政治私利搞封閉排他小圈子刺激軍備競賽,已引發愛好和平的國家強烈擔憂和普遍反對!」🔗
▍儘管中國大幅調降貸款利率、融資房企,但中國房市持續低迷,2 月銷售額較 1 月少,今年前 2 個月百大房企銷售總金額較去年同期減 51.6% 🔗
▍中國政府再對基金開罰,指「上海維萬私募基金」未按規定申報實際控制關係帳戶、違反交易所交易限額制度、在股指期貨多項目逾越交易限額交易,處沒收違規所得並限制交易一年 🔗
▍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 2023 年中國人均全年可支配所得 3 萬 9218 人民幣,按 5 等分收入分組,低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所得 9215 人民幣,中間偏下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所得 2 萬 442 人民幣,中間收入組 3 萬 2195 人民幣,中間偏上收入組 5 萬 220 人民幣,高收入組 9 萬 5055 人民幣。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發布的 2022 年家庭收支調查統計,臺灣每人可支配所得平均數為新臺幣 39.2 萬元,以匯率 4.39 計算,約等於人民幣 8 萬 9294 元 🔗
▍為期一個月的「香港基本法23條立法」諮詢結束,港府稱共收到 1 萬 3147 份意見,當中共有 1 萬 2969 份表達支持、占 98.6%,持反對意見的只有 93 份、0.71% 🔗
▍美國國務院表示密切關注香港擬議「基本法」第 23 條立法,特別是對「國家機密」與「外部干預」採取廣泛且模糊的定義,將進一步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際承諾,破壞「一國兩制」框架 🔗
▍英國外交大臣卡麥隆發布聲明表示,「中英聯合聲明」確認香港在主權移交後 50 年內維持高度自治,並持續既有自由與權利。作為聯合聲明的共同簽署方,英國有責任確保相關自由與權利的延續。對於香港「基本法」第 23 條立法,港府所提草案不符「中英聯合聲明」闡明的香港民眾應享權利和自由,敦促港府與民眾進行確實、有意義的諮詢 🔗
▍香港政府去年 4 月至今年 3 月的財政年度收入僅 5546 億港幣,較預算少 13%,香港 01 報導,在收入銳減的情況下,年度綜合赤字達 1016 億港幣 🔗
▍澳洲安全情報組織發佈年度威脅評估報告,指有國際間諜組織吸收一位澳洲前政治人物為外國政權利益服務,間諜組織並收買國防產業人員,換取 AUKUS 潛艦技術、導彈系統等敏感報告 🔗
▍中歐 4 國捷克、匈牙利、波蘭、斯洛伐克於捷克首都布拉格召開會議,對於支持烏克蘭,波蘭與捷克總理表達應繼續軍援烏克蘭,但匈牙利與斯洛伐克總理反對軍援,認為軍援只會擴大衝突 🔗
▍俄羅斯總統普丁稱「戰略核武已經處在充分準備、保證可以使用的狀態之下」「如果有任何人試圖侵犯俄羅斯,將會面臨比第二次世界大戰更嚴峻的後果,因為俄羅斯現在擁有可以打擊敵人境內目標的武器」🔗
▍哈瑪斯衛生部指控以色列軍在加薩市對等待援助的人群開火,造成 104 名巴勒斯坦人死亡、280 人受傷 🔗
▍巴西境內的亞馬遜雨林 2 月記錄到近 3000 起森林大火,為自 1999 年有紀錄以來同期最高紀錄 🔗
《紀路臺灣》整理、記下臺灣人面對困難仍然驕傲勇敢、努力不屈的具體事實。【時間軸】單元摘要自新聞媒體、社群網站、相關官網、維基百科等公開資料,所附相關連結可見更多資料或來源,但不僅限於該連結,以關鍵字查詢 Google 可以了解更多,如有錯誤請務必告訴我們,有重要遺漏也請不吝來信:wtbotaiwan@gmail.com 。《紀路臺灣》由民間發起、營運,您的贊助,可以幫助我們記下更多、走向更遠 贊助紀路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