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路臺灣】2024 年 6 月 18 日,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發布 2024 年 IMD 世界競爭力年報,臺灣小退 2 名,在全球 67 個主要經濟體中排名第 8,新加坡從去年的第 4 上升至第 1,韓國排名第 20、日本排名第 38;臺灣在人口超過 2000 萬的經濟體中,連續 4 年蟬聯最有競爭力國家;分項指標方面,臺灣今年在「企業效能」指標退步 2 名排名全球第 6,「政府效能」指標退步 2 名排名全球第 8,「基礎建設」指標進步 2 名排名全球第 10,「經濟表現」退步 6 名至全球第 26。
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發布 2024 年 IMD 世界競爭力年報(IMD 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依政府效能、企業效能、基礎建設、經濟表現等 4 大指標評比全球 67 個主要經濟體,2024 年世界競爭力前 20 名國家依序為:
- 新加坡
- 瑞士
- 丹麥
- 愛爾蘭
- 香港
- 瑞典
-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 臺灣
- 荷蘭
- 挪威
- 卡達
- 美國
- 澳洲
- 中國
- 芬蘭
- 沙烏地阿拉伯
- 冰島
- 比利時
- 加拿大
- 韓國
臺灣—2000萬人口以上最有競爭力國家
臺灣 2019 年排名全球第 16、2020 年排名第 11、2021 年排名全球第 8、2022 年全球第 7、2023 年全球第 6;2024 年在連續 5 年排名爬升後小退 2 名,在全球 67 個主要經濟體當中,以 88.5 分排名第 8,在人口超過 2000 萬的國家當中,連續 4 年蟬聯世界第 1。
分項指標方面,臺灣今年在「企業效能」指標退步 2 名排名全球第 6,「政府效能」指標退步 2 名排名全球第 8,「基礎建設」指標進步 2 名排名全球第 10,「經濟表現」退步 6 名至全球第 26 名。
國發會表示,就細項評比指標,臺灣共計有 18 項評比項目名列世界前 3 名,包含社會大眾信任企業經理人、經理人具企業家精神、經濟複雜性指數、高科技商品出口、每千人研發人力、企業研發支出占 GDP 比率、中高階技術占製造業附加價值等,充分突顯台灣企業家精神及科技研發的優勢。
「經濟表現」退步較多,主因中分類「國內經濟」、「國際貿易」排名退步。國發會指出,臺灣為小型開放經濟體,對外貿易依存度高,2023 年全球經貿前景的不確定性,削弱出口表現及國內企業投資信心,衝擊經濟成長表現。至於「國際投資」與「就業」排名則分別進步 4 名及 2 名,反映臺灣在吸引外資與提升就業方面有所成效。細項指標中,我國「經濟複雜性指數」、「經濟韌性」排名分別高居第 2 名與第 5 名,顯示臺灣在追求經濟結構多元化,增強經濟風險控管能力獲得國際肯定。
「基礎建設」從去年第 12 名進步至第 10 名,中分類「基本建設」大幅進步 7 名至第 30 名,反映企業經理人肯定臺灣都市管理、航空運輸、商品與勞務的配送基礎設施等改善;此外,防疫解封,旅外國人返臺恢復戶籍,也是排名提升原因之一。此外,「教育」進步 3 名至第 14 名,「技術建設」與「科學建設」亦維持在全球前 10 名之內,「醫療與環境」則持平於第 24 名。細項指標中,「每千人研發人力」、「研發總支出占GDP比率」、「企業研發支出占GDP比率」、「中高階技術占製造業附加價值比率」等多項指標均名列世界前 3。
國發會表示,IMD 世界競爭力評比可視為國家經社體系總體檢,政府虛心看待評比結果,持續精進相關施政作為;今年全球經貿穩步復甦,國內製造業去庫存已接近尾聲,出口回升,帶動經濟穩步成長,「行政團隊將努力實踐總統賴清德揭示的國家希望工程,致力發展半導體、AI 等 5 大『信賴』產業,強化培育本土人才、延攬國際人才,推動創新創業,鞏固臺灣在世界競爭中的優勢地位。」
資料來源:
▍IMD—Singapore is the most competitive economy out of 67 across the world’s eight major regions.
▍IMD—2024 IMD World Competitiveness Ranking
紀路編輯 / 王子嘉
延伸紀路—
【紀路】2024 IMD 智慧城市指數 臺北全球排名第 16
【紀路】2023 IMD數位競爭力評比 臺灣上升至全球第 9
最新收錄—
- 李旺台《蕉王吳振瑞》英文版入圍美國筆會翻譯獎長名單
- 2025 世界幸福報告:臺灣幸福指數全球第 27、進步 4 名
- 【時間軸】2025 年 3 月臺灣與國際重要新聞摘要(下)
- 2025 全英羽球公開賽 李佳豪勇奪男單亞軍
- 2025 QS 世界大學學科排名 臺灣 12 個領域學科排名進世界前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