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路臺灣】2024 年 12 月 13 日,高速公路局分享好消息,連結金門本島與烈嶼鄉的「金門大橋工程」獲國際道路協會(IRF)頒發「2024 年全球道路成就獎」設計類首獎,獎項於美國奧蘭多舉行的國際道路協會會議中頒發,高公局總工程司郭呈彰、及設計監造的台灣世曦董事長施義芳代表領獎。美國在台協會(AIT)分享:「金門大橋是臺灣首座長跨距海上特殊公路橋梁,全長 5.4 公里,主橋跨徑達 200 公尺,大橋的興建具備高風險性與高技術性,堪稱工程界的挑戰,這個獎項也證明了臺灣工程技術的發展與成熟,恭喜獲獎!」
國際道路協會(International Road Federation,IRF)於 1948 年成立,為國際性道路工程組織,總部設在美國維吉尼亞州,全球共有 118 個會員國,自 2000 年起設立「全球道路成就獎」(Global Road Achievement Awards, GRAA),表彰將道路產業置於全球社會和經濟發展前沿的創新道路項目和模範人士,共有營運維護管理、施工方法、設計、環境減輕、計畫執行管理、都市交通規劃等 12 種類別,金門大橋獲得今年「全球道路成就獎」設計類唯一首獎!
高速公路局發布新聞稿表示,金門大橋是臺灣首座長跨距海特殊公路橋梁,全長 5.4 公里,主橋跨徑達 200 公尺,橋塔採在地居民票選的「高粱穗心」造型,是國內最大跨度的脊背橋,通車 2 年多,設計、監造及施工技術獲國際肯定,已成為當地的意象地標。
高公局說明,金門大橋施工難度極高,包括面臨海象不穩、海流流速快、潮汐差異大、堅硬的花崗岩地質等嚴峻條件,高公局與承包廠商積極動員大規模船機設備、大型海域平臺,藉著達 260 公里以上運距的長程海上物料運輸管理,同時運用樁帽鋼箱圍堰、預鑄節塊吊裝工法等技術,顯著提升施工進度與效率。
台灣世曦指出,金門大橋工程有著最大水深 23 公尺、最大潮差達 6 公尺、海流最高流速每秒 1.6 公尺等挑戰,還須克服冬季強烈東北季風,春季濃霧瀰漫,每逢夏秋兩季颱風侵襲等惡劣氣候,再加上地處偏遠離島,施工人員、大型機具、物料運補不易,及施工安全與海上交通安全的維持,不難窺知金門大橋工程步履維艱。
高速公路局表示,金門大橋工程除了秉持安全、經濟、美觀等基本設計原則外,還需考量工程特性、規模、機具動員、施工效率及經費等因素。完工後不僅肩負提供穩定陸路運輸的重任,透過整合大小金門的醫療資源,還能提升人道救援能力、落實照顧離島居民生活的政策,同時,串聯大小金門,實現土地的整體規劃與利用,並促進區域整體開發,帶動地方繁榮,提升觀光產業發展,實現多方面的綜合效益。
美國在台協會(AIT)18 日分享:「本周於美國奧蘭多舉行的國際道路協會(International Road Federation,IRF)所頒發的 2024年全球道路成就獎設計類首獎由金門大橋工程獲得殊榮!金門大橋是臺灣首座長跨距海上特殊公路橋梁,全長 5.4 公里,主橋跨徑達 200 公尺,大橋的興建具備高風險性與高技術性,堪稱工程界的挑戰,這個獎項也證明了臺灣工程技術的發展與成熟,恭喜獲獎!」
高速公路局也曾在 2015 年以「五楊高架工程」、2016 年以「全車道自由流電子收費」榮獲「全球道路成就獎」。
資料來源:
▍International Road Federation—Global Road Achievement Awards
紀路編輯 / 王子嘉
延伸紀路—
【紀路】萬大水力發電廠木造辦公室入選日本優良設計獎 GOOD DESIGN AWARD 2024
【紀路】高雄蓮潭燈會獲美國 MUSE Design Awards 最高榮譽鉑金獎
【紀路】阿里山檜木列車「福森號」獲2023瑞士LIT照明設計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