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路臺灣】2024 年 8 月 11 日,巴黎奧運臺灣館在最後一天妮妃雅最後一段演出時,傳來林郁婷拿下臺灣奧運史上首面拳擊金牌的消息!大螢幕上秀出所有臺灣選手名字,搭配臺灣奧運應援曲《Never Give Up》,全場高喊「臺灣!臺灣南波萬!」氣氛 High 到最高點!文化部表示,臺灣館在 15 天共進行 57 場演出、吸引 7 萬名現場觀眾參與大受好評,讓世界看見臺灣盡力成為世界一員,並願意與世界共享臺灣所擁有的自由、民主、多元樣貌,「臺灣第一次以文化奧運的形式參與奧運,我們相信這不會是最後一次,因為這一趟旅程對臺灣來說意義非凡!」
藝術曾是奧運的項目之一,1912 年到 1948 年的奧運就包含繪畫、音樂、建築等等文化競技。本屆巴黎奧運決定重現百年前的奧運,在奧運期間同時以「文化奧運」(Olympiade culturelle)進行將近 2500 項展演計畫,除法國之外,臺灣、捷克、加拿大、巴西等 13 個國家受邀以國家館的形式,邀集各國藝術家一同參與這場文化運動會。
設在巴黎拉維特園區(Parc de la Villette)的臺灣館以「自由之聲」、「島嶼風華」、「當代新藝」、「世界共融」4 大主題呈現臺灣自由、共融、超越性別、超越族群、超越語言、超越傳統的多元魅力文化,視覺設計以「emoji」為風格,「Taiwan」的「W」為核心,「W」在法語中為兩個「V」的結合,代表臺灣對國際合作開放的態度,也象徵臺灣願意與世界攜手共享雙贏的願景。
巴黎時間 7 月 27 日臺灣館正式開幕,當晚即吸引逾 4000 名國際觀眾到訪,500 份裝有臺灣啤酒、小泡芙、珍珠奶茶雪糕、正港啤酒玻璃杯,及藍白拖、珍奶元素等造型徽章的紀念品,裝在被暱稱為「臺灣 LV」的茄芷袋中,在開放入場 1 小時內就被索取一空。
「大家認識的臺灣是一個怎樣的國家?」文化部次長王時思開幕致詞時表示,世界對臺灣的認識,也許都來自於全世界有 90% 以上的(高階)晶片是由臺灣生產,或是最近大家越來越知道臺灣是有惡鄰的國家,不管大家原本認識的臺灣是怎麼樣,「從今天起臺灣要以文化藝術讓世界再次認識臺灣」,臺灣館將在文化奧運的會場上,帶來跨族群、語言、性別、跨越傳統與當代的演出,除了讓大家感受臺灣的活力、創新,更要讓世界知道臺灣將以無所畏懼的文化自信,展現臺灣將貢獻自己力量於世界的心意,「不管面對怎樣的處境,臺灣都不會膽怯面對,臺灣要成為世界的一員!」
文化部表示,駐法大使吳志中致詞時,舞臺銀幕上特別播放外交部製作的奧運臺灣代表團影片,不論是影片中出現的國旗或臺灣選手,都讓現場一陣感動。
吳志中特別引用海明威所說,「如果你年輕的時候曾經在巴黎待過,你永遠不會忘記巴黎,而且永遠會把巴黎留在你的腦海裡」,巴黎奧運的開幕讓世界看見巴黎的美麗,也更驗證法國是文化大國。從今天開始的文化奧運,也將會讓大家看見,臺灣除了是自由、民主及擁有半導體科技的國家,臺灣也是個文化大國。
法國在臺協會主任龍燁致詞表示,臺灣不是只有珍珠奶茶,臺灣是全世界最好學習華語及半導體、AI 科技的國家,也是與世界所有民主國家共享自由、平等、博愛等價值觀的國家,「我很幸運住在臺灣,也歡迎所有的法國朋友到臺灣」。
文化部表示,臺灣館首日演出由 DJ QuestionMark 開場,以電音趴的氛圍帶動全場熱舞展開;接續由箏、阮及笛組成的三重奏樂團「三個人」,以傳統樂器卻帶搖滾的演奏方式,刷新大家對傳統樂器的認知;臺灣首個女子馬戲「創造焦點」以純粹的肢體語言演繹女性被父權打倒後重新站起的故事,讓現場觀眾深受感動,也讓策劃團隊驚訝於法國確實是文化大國,觀眾看待馬戲不僅是馬戲,而是看見背後深沉的內涵;最後壓軸演出的金曲歌后阿爆,攜手那屋瓦少女隊 Kivi、Dremedreman 曾妮、R.fu、鋼琴手 Musa 明馬丁、Makav 真愛,以跨越語言的溫暖歌聲,帶動全場合唱共舞。
29 日駐法代表處為臺灣奧運代表團舉行歡迎酒會,巴黎副市長米歇爾(Jean-Luc Romero-Michel)表示:「臺灣是個富有文化的國家,也就是為什麼我們和臺灣如此親近,臺灣的文化包容性對巴黎來說是有幸的,就像在開幕式看到我們想展現給世界充滿包容性,希望讓大家知道,巴黎是難民之城、是個愛的城市、是屬於所有人的城市」,米歇爾並在社群平臺分享他出席酒會的致詞畫面:「很高興能與臺灣駐法國代表吳志中一起歡迎臺灣代表隊、臺灣教育部長鄭英耀、文化部政務次長王時思。看到 60 位來自臺灣的運動員來參加比賽,且女性佔多數,這支代表隊出色地展現本屆運動會的平等目標!」文末米歇爾並標註臺灣國旗的符號,被網友讚爆。
根據「臺灣文化前進巴黎文化奧運」官網,臺灣館 15 天的表演團體包括:
「自由之聲:捕捉了自由、在地聲音、跨文化的本質,聚焦獨特性音樂風格的臺灣女 DJ 妖嬌,將當地元素融入音樂中的混種亞人,以及由為家鄉創作並演唱歌曲而聞名的音樂家謝銘祐所成立的麵包車樂團,呼應自由寶島的魅力與多元性。」
「島嶼風華:呈現當代和傳統的融合,將不同的藝術風格和文化元素交織。透過 TAI 身體劇場的創新作品、DJ 汝妮的電子融合、林宗範 / 風中燈牽亡歌團的傳統實踐、DJ 林貓王的現代音樂、邱淑蟬的客家流行、ABAO 阿爆的原民電子混音、『問神:人間的聲音』戲曲新編計畫重新詮釋臺灣戲曲,以及臺北木偶劇團的精緻演出,承載藝術演進和文化融合的精神。」
「當代新藝:結合多樣音樂表達形式,包括將臺灣寺廟精髓與電子音樂交織的三牲獻藝,將傳統中國樂器融入現代旋律的三個人;混合多種傳統和現代樂器的同根生,以及將鋼琴、敲擊樂器、吉他、電子噪音和合成器編織出極簡作品的跑跑機器人。」
「世界共融:透過國際 DJ QuestionMark 的音樂、讓人著迷的變裝皇后妮妃雅與瘋家的表演、全女性馬戲團創㐀焦點的驚人才華,以及小事製作對跨文化舞蹈合作的探索,突顯世界共融的本質。」
8 月 9 日,中央社報導,包括 DJ 林貓王、TAI 身體劇場、小事製作在臺灣館的演出都獲得現場觀眾讚嘆與如雷掌聲,同時,變裝皇后妮妃雅與瘋家在今晚壓軸登上巴黎文化奧運舞臺,轟動巴黎!
妮妃雅為文化奧運打造全新節目「寶島富麗秀」(Formosa Follies),與瘋家的演出以海洋、山岳、都市、夜市文化、神明信仰等 5 大主題,創作出天上聖母、蝴蝶、茶壺造型、採茶農婦、女王蜂、臺灣小吃等華麗秀服,演出歌曲包括《高山青》、《保庇》、《一級棒》、《跳進來》等,搭配精彩舞蹈與華麗服飾,屢屢令現場觀眾尖叫拍照。
妮妃雅用英文和臺下觀眾互動,她說:「我就說清楚!我知道這裡叫『中華台北』,但在我的世界,它就叫『臺灣』!」
妮妃雅說:「能在國外代表臺灣,對我來說意義重大」,搭配螢幕轉為彩虹旗與臺灣地圖,以及妮妃雅向網友徵求的創意影片,展現臺灣各地的風景與人民,瘋家在原住民族歌曲的陪伴下,圍成圈跳舞,氣氛溫馨感人。
中央社報導,不少法國粉絲表示是因爲妮妃雅才更認識臺灣,法國觀眾傑鴻(Jérôme)和安特旺(Antoine)就是妮妃雅的死忠粉絲,他們說今天和一群朋友專程來看瘋家演出,懾服於妮妃雅才華的傑鴻表示:「我們來看來自臺灣的變裝皇后妮妃雅,我們因為美國魯保羅節目而認識妮妃雅,她在那可是大明星」,妮妃雅才開始關注臺灣的安特旺則說「她鼓舞人心,是香蕉皇后!」他倆並細數妮妃雅吸引人之處「妝髮、舞蹈、風格、時尚,全都到位!」安特旺認為,「臺灣一定很開放,才能讓妮妃雅發光」「她能向全世界分享開放、包容、卓越等訊息真的很棒」,傑鴻則補充說臺灣是亞洲第一個通過婚姻平權的國家,「但我也是透過魯保羅和妮妃雅所說,才知道臺灣有蓬勃的變裝社群」。
法國觀眾史戴方(Stéphane)特別來看妮妃雅,「她真的難以置信,在美國把臺灣呈現得超級好!也在法國打開了知名度,她的才華和經歷都令人驚艷!」史戴方說她常來文化奧運臺灣館,「讓人發掘法國不認識的臺灣文化、舞蹈、歌手,有些即使是喜愛臺灣的我們也不知道。這裡真的很棒,氣氛超酷。奧運結束,臺灣館也將落幕,我會很想念它」。
身穿臺灣地圖 T 恤的柯拉莉(Coralie)說,「我來分享臺灣文化。因為衝突,它很難被人看見。這裡讓所有人可以探索來自這美麗國家的文化。我研究臺灣 10 年了,它是我心愛的國家,我是臺灣人,每個人也都應該是臺灣人」。講到臺灣觀眾在賽場旗幟被搶奪、沒收的事件,柯拉莉很不滿,「今天他們想掩藏我的國家、旗幟。臺灣是國家,不是中國極權」,她並用中文說:「臺灣是國家,不是城市」,認為搶旗風波「很可恥」,「如今我們國旗被掩藏,創一個假的旗幟來滿足中國」。
妮妃雅受訪表示,過去他對於國家、身分認同一直處在一個中間值,沒有很明確知道自己是誰,「我覺得今天身為一個變裝皇后,又是臺灣人,就是要讓大家知道我們是臺灣人,這是一個很值得驕傲的價值!」藉由演出介紹他心愛的島嶼,歡迎現場觀眾到臺灣旅遊,「臺灣會以它的獨特文化來款待各位!」
法國時間 9 日,文化部表示,臺灣館進入倒數第 2 天特別加場演出,DJ 林貓王再度擔任開場,以歌曲《無法度按捺》介紹臺灣是亞洲第一個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國家,「TAI 身體劇場」舞出《我愛你怎麼說》,小事製作邀請大家一起進入臺灣獨有的辦桌文化,DJ 妖嬌配合電子花車舞臺及辦桌場景以「辣臺妹」的形象出場;壓軸的妮妃雅與瘋家以歌舞介紹臺灣,安可並加碼唱跳《三天三夜》,並感性表示:「我相信有一天,臺灣的運動員可以拿著自己的旗幟參加奧運,在那之前,我會繼續高喊「這是臺灣!』『This is Taiwan!』」,讓全場氣氛 High 到最高點。
法國時間 10 日,妮妃雅在文化奧運臺灣館帶來最後一段演出時,他說,雖然現在被稱為中華臺北(Chinese Taipei),但他認為這就是臺灣(Taiwan),即便臺灣現在在聯合國沒有席位,但他相信「臺灣終將成為世界的一員」,此時正好傳來林郁婷獲得臺灣奧運史上首面拳擊金牌的消息!大螢幕上秀出恭賀林郁婷奪金及「感謝所有代表臺灣的選手」與所有選手名字,搭配臺灣奧運應援曲《Never Give Up》全場並高喊「臺灣!臺灣南波萬!」氣氛 High 到最高點!
臺上的妮妃雅、臺下的觀眾、幕後的策劃團隊感動地說,「謝謝媽祖、謝謝城隍爺、謝謝上帝、謝謝天、謝謝所有的巧合及奇蹟」,同時女子拳擊 66 公斤級銅牌的陳念琴、及 60 公斤級銅牌的吳詩儀也在臺上一起慶賀、哭紅了雙眼。
文化部政務次長王時思在閉幕致詞時表示,感謝大家陪伴臺灣共同創造一場充滿驚喜、汗水、淚水、歡樂、友誼、感激、驕傲及感動的旅程。15 天的時間,臺灣分享了自己的故事、選擇、希望、瘋狂及愛,分享的就是我們自己真實的樣子。王時思說,「只有找回真正的名字才能奪回自己的身份」,無論叫做中華臺北(Chinese Taipei)還是臺灣(Taiwan),臺灣都不會放棄成為國際社會的一份子,臺灣已經在這條自我追尋的道路上,這個旅程不會停止,會持續到我們找回自己真正名字的那一天。
文化部表示,如同妮妃雅在演出最後所說,「感謝臺灣作為一個國家,讓我不必費力抬頭在天上尋找彩虹,從臺灣的人們身上,就可以看見所有的顏色」,文化奧運臺灣館以 15 天的時間、24 組團隊、超過 120 人參與,帶來 57 場演出、7 萬個現場觀眾參與,要讓世界看見臺灣盡力成為世界一員,並願意與世界共享臺灣所擁有的自由、民主、多元樣貌。
王時思說:「臺灣第一次以文化奧運的形式參與奧運,我們相信不會是最後一次,因為這一趟旅程對臺灣來說意義非凡」。
即將在巴黎奧運之後回國接任外交部政務次長的駐法國大使吳志中,一路協助文化奧運臺灣館的籌備及夢想實踐。他致詞時感性地說「今天晚上不是一個離別,而是再會」,謝謝大家給了臺灣一個這麼棒的旅程。
資料來源:
▍文化部—文化奧運臺灣館開幕 近4000觀眾High翻臺灣之夜
▍文化部—文化奧運臺灣館安可加碼瘋跳〈三天三夜〉 妮妃雅再高喊:這是臺灣
▍文化部—「WinTogether」文化奧運閉幕 林郁婷奪臺灣史上首面奧運拳擊金牌 文化部:臺灣向世界證明永遠不會放棄成為國際社會一份子的決心
▍典藏—2024巴黎文化奧運臺灣館開幕,臺灣味引領4000觀眾High翻開幕夜!
▍自由時報—巴黎副市長出席駐法代表處酒會 發文「掛國旗」歡迎「台灣隊」
▍Marie Claire—2024巴黎文化奧運|專訪Abao阿爆:「不要管我們在唱什麼,跟著我們一起跳舞就好」
▍中央社—妮妃雅巴黎文化奧運表演「高山青」扮媽祖 喊中華台北就叫台灣[影]
▍中央社—妮妃雅文化奧運嗨跳三天三夜 喊有一天台灣會拿自己的旗幟參賽
▍公視—文化奧運台灣館每日引上千遊客 阿爆等人演出展現多元魅力
▍報導者—「蕉佛」降臨巴黎文化奧運:妮妃雅和瘋家女兒,把人生的壓抑轉為開放燦美
紀路編輯 / 王子嘉
延伸紀路—
【紀路】妮妃雅美國《魯保羅變裝皇后秀》第16季封后 臺灣第一人
【紀路】2024 巴黎奧運 臺灣奪 2 金、5 銅、奧運獎牌榜第 35 名
【紀路】2024 巴黎奧運 林郁婷勇奪女子拳擊 57 公斤級金牌 臺灣第一人!
【紀路】2024 巴黎奧運舉重 郭婞淳勇奪銅牌 締造連三屆奪牌紀錄
【紀路】2024 巴黎奧運 陳念琴勇奪女子拳擊66公斤級銅牌
【紀路】2024 巴黎奧運羽球 李洋 / 王齊麟金牌二連霸!寫奧運紀錄
【紀路】2024 巴黎奧運 李孟遠勇奪定向飛靶銅牌 締造隊史紀錄
【紀路】2024 巴黎奧運桌球男團 莊智淵 / 林昀儒 / 高承睿止步 8 強
【紀路】2024 巴黎奧運桌球 林昀儒男單 3 勝 1 敗止步 8 強
【紀路】2024 巴黎奧運 高承睿以 19 歲之姿奪生涯首勝
【紀路】2024 巴黎奧運桌球 鄭怡靜女單 3 勝 1 敗止步 8 強
【紀路】2024 巴黎奧運舉重 方莞靈抓舉 86 公斤、總和 192 公斤雙破全國紀錄
【紀路】2024 巴黎奧運女子高爾夫 徐薇淩並列第 8 刷新隊史最佳紀錄 錢珮芸首登奧運排名第 18
【紀路】2024 巴黎奧運羽球 周天成 3 勝 1 敗止步男單 8 強
【紀路】2024 巴黎奧運網球 謝淑薇 / 曹家宜止步女雙 8 強平隊史最佳
【紀路】2024 巴黎奧運拳擊 黃筱雯一勝一敗止步 16 強
【紀路】2024 巴黎奧運柔道 連珍羚一勝一敗止步 16 強
【紀路】2024 巴黎奧運柔道 林真豪一勝一敗止步 16 強
【紀路】臺灣奧運隊服獲《富比士雜誌》 選為全球10佳巴黎奧運進場服
最新收錄—
- 2025 ITF 巡迴賽索拉里諾站 TERRANOVA CUP 葛藍喬安娜摘本季第 3 冠
- 總統賴清德召開國安高層會議:中國是臺灣境外敵對勢力(致詞、答問全文)
- 2025 法國奧爾良羽球大師賽 林俊易奪男單亞軍
- 《Newsweek》2025 全球最佳醫院 臺灣 35 家醫院上榜
- 陳彥博完成 6633 Arctic Ultra 北極圈 617 公里極限超馬賽 亞洲第一人!
❤️ 贊助紀路臺灣
💛 每月贊助紀路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