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 2 月 19 日,UIBC 世界盃青年烘培大賽(UIBC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for Young Bakers 2023)傳來捷報,臺灣選手簡思昀、鄭捷穎以賽德克族人爭取自由為主題,拿下麵包大賽賽史第一座臺灣冠軍,這也是首次由歐洲以外的選手奪冠,第二名瑞典、第三名巴西;另外,西點大賽冠軍由臺灣選手林芃儀拿下,這也是臺灣選手第一次在西點大賽奪冠,二、三名由巴西選手包辦。
UIBC 世界盃青年烘焙大賽自 1971 年起每年舉辦一次,如同麵包界的新人獎,每位選手一生只能參加一次,歷屆皆在歐洲舉行,今年首次移師臺灣,在臺北國際烘焙暨設備展期間舉辦,來自德國、瑞典、新加坡、巴西、馬來西亞、越南等參賽隊伍齊聚南港展覽館,爭取一生只得一次的榮譽。
麵包大賽指定製作歐式麵包(Bread)、餐包(Bread Rolls/Buns)、甜麵包(Sweet Yeast Pastry)、丹麥麵包 / 法式維也納麵包(Danish Pastry / Viennoiserie)、藝術麵包 (Showpiece)等 5 種類別、數量共 140 件作品。
自由時報報導,臺灣選手醒吾科技大學簡思昀、高雄餐旅大學鄭捷穎,在藝術麵包類以霧社事件為創作靈感,以賽德克族人爭取自由為主題,一舉擊敗各國好手,拿下 2023 UIBC 世界盃青年麵包大賽冠軍,也成為賽史首次非歐洲國家的冠軍選手。
簡思昀表示,「我們參賽目標只有一個,就是拿冠軍,從沒想過冠軍以外的獎項」,為了把握練習時間,她們連過年都是和家人吃完年夜飯,隔天就又繼續投入賽前準備工作,手握獎盃那刻眼淚不停在眼框打轉,辛苦總算有了收穫。
此次比賽主題是展現家鄉文化,簡思昀認為臺灣最值得驕傲的就是自由,因此選定霧社事件作為藝術麵包的創作題材,訴說日治時期賽德克族人爭取自由的歷史。
鄭捷穎表示,「比賽過程最困難的是時間壓力」,他們必須在 6 小時內,製作出一件做工繁複的藝術麵包外,還須製作 13 種不同形狀的歐式麵包、餐包、甜麵包,共 140 件麵包作品。
她們的教練武子靖去年也奪下世界麵包大賽團體冠軍。武子靖表示,他已經是以世界麵包大賽高強度訓練在指導兩位學生,但她們對自己的要求比教練給的更嚴格,兩個女生捲起袖子手臂上佈滿燙傷疤痕,卻從沒喊過放棄,「能將冠軍留在臺灣,以她們為榮」。
西點大賽則要求製作糖製的工藝品 (Showpiece)、花式蛋糕 (Fancy Cake / Entremet)、手製巧克力 (Chocolates)、盤飾點心 (Dessert on a plate),以及杏仁膏肖像(Figures)等。
林芃儀以過年文化為主題,加入舞獅及燈籠等喜氣元素,並使用鮮豔色彩呈現臺灣節慶的活力與喜氣,勇奪 UIBC 世界盃青年西點大賽冠軍。
林芃儀表示,她以臺灣文化做為此次比賽的主題,最大件的拉糖工藝作品呈現的是中式庭園流水的概念,並搭配金魚及元宵節的燈籠元素;杏仁膏肖像是選用舞龍舞獅展現臺灣的節慶特色,口味則是受國外歡迎的臺灣茶烏龍及鐵觀音,另外也用臺灣的水果,芒果、荔枝、鳳梨做搭配使用;花式蛋糕則是使用的雲林有名的咖啡及花生,希望展現台灣在地食材的重要性。
林芃儀也說,拉糖工藝需要高溫製作,糖需要煮到超過150度的高溫,還須保持它的光澤及亮度,只有15個小時必須製作五項產品,需要把握時間掌握製作節奏,比賽過程中每天都有一些失誤,「我從沒想過自己可以得到世界冠軍」,因此當聽到評審宣布是自己得獎時,相當意外。
林芃儀的指導教練彭浩則表示,選手要花4天的時間製作糖工藝 、手製巧克力、盤飾點心、杏仁膏肖像、花式蛋糕,對選手來說非常考驗美感、體力及耐力。
彭浩也透露,林芃儀今年十月還要前進德國慕尼黑參加世界甜點大賽,「這次只當成是練習賽,沒想到可以拿冠軍」,而且臺灣之前從沒拿過該賽事的前三名,今年非常開心能將冠軍留在臺灣。
新聞與資料來源:
▍International Union of Bakers and Confectioners
▍自由時報-烘焙業再添光彩!展現節慶文化 林芃儀奪世界青年西點大賽冠軍
▍自由時報-烘焙界再添光彩!霧社事件當靈感 世界青年麵包大賽奪冠
(編輯:王子嘉)
相關紀路—
【紀路】 武子靖、李忠威、徐紹桓代表台灣拿下2022世界麵包大賽冠軍
【紀路】王家承 / 童怡靜2022世界甜點藝術大賽榮獲「最佳團隊精神獎」
最新收錄—
- 詩人零雨獲 2025 年第 9 屆紐曼華語文學獎
- 2024 年出口 4750 億美元、出超 806 億美元雙創史上次高紀錄
- 阿里山入選紐約時報 2025 年全球 52 個必訪景點
- 2025 Henley Passport Index 護照指數 臺灣名列全球第 33
- 2024 年全球大麥克指數 Big Mac Ind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