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路臺灣】2024 年 11 月 21 日,第 75 屆美國國家圖書獎(2024 National Book Awards)在紐約舉行頒獎典禮,臺灣作家楊双子作品《臺灣漫遊錄》、由譯者金翎翻譯的《Taiwan Travelogue》拿下翻譯文學獎,成為第一部獲美國國家圖書獎殊榮的臺灣文學作品。楊双子上臺致詞表示,「臺灣是臺灣人的臺灣」這句話,臺灣人講了一百年,只是以前是對日本人說,現在是對中國人說,「我書寫是為了回答,臺灣人究竟是什麼人,而我持續地書寫過去,是為了迎向更好的未來」。
美國國家圖書獎(National Book Awards)是美國文學界最高榮譽之一,臺灣作家楊双子《臺灣漫遊錄》由譯者金翎翻譯的英文版《Taiwan Travelogue》,先是從全球 141 本作品中脫穎而出,入圍美國國家圖書獎「翻譯文學類」長名單 10 件作品之一,成為有史以來第一本入圍美國國家圖書獎的臺灣文學作品,也是今年亞洲文學作品唯一入圍;10 月 2 日,美國國家圖書獎公布決選名單(Finalist),《Taiwan Travelogue》成為最後 5 部決選作品之一;第 75 屆美國國家圖書獎今天揭曉,楊双子《臺灣漫遊錄》獲獎!寫臺灣文學史紀錄!
楊双子與譯者金翎一同上臺受獎,楊双子發表感言:
「有些人會問我,為什麼要書寫 100 年前的事情,我總是回答,書寫過去是為了走向未來。100 年前,就有臺灣人說『臺灣是臺灣人的臺灣』,100 年後,今天的臺灣人也說這句話,但是我們對話的對象並不相同。100 年前我們對日本人這麼說,100 年後的今天,我們對中國人這麼說。這 100 年來不變的是,我們一直面對著身邊有強大而且巨大的、具備侵略性的一個國家。與此同時,臺灣人自己內部的國家認同、族群認同也很不相同。現在有些人會認為自己是中國人,就好像是 100 年前有些臺灣人會覺得自己是日本人。我書寫,是為了回答臺灣人究竟是什麼人,而我持續的書寫過去,是想要迎向更好的未來。」(Some people asked me why I write about things from a hundred years ago. I always told them writing about the past is meant of moving toward the future. More than a century ago, some Taiwanese people began making the assertion that Taiwan belongs to the Taiwanese. Today many Taiwanese continue to assert this, but now we are addressing it to a different audience. Before we are saying it to the Japanese. Now we are saying it to the Chinese. For more than a century in between, Taiwan has never stopped facing the threat of invasion from another powerful nation. Meanwhile, internally the Taiwanese has complicated relationship to own national and ethnic identity. Some of us still identify as Chinese just as some of us used to identify as Japanese. I write in order to answer the question of what is a Taiwanese person. I write about Taiwan’s past as a step into its future.)
譯者金翎致詞表示:「Thank you so much to the National Book Foundation for recognizing us, which I think we both agree is a recognition for the place that we come from: Taiwan.」「Thank you so much to Graywolf Press—especially our editor, Yuka Igarashi—for believing in us. Thank you so much!」
金翎說,《臺灣漫遊錄》英譯版《Taiwan Travelogue》是關於「翻譯文學的翻譯文學」,藉此希望鼓勵英文翻譯更注重如何展現原文本質,更勝於如何將故事「西方化」,希望透過這部小說,讓世界更多讀者認識臺灣文化和歷史,並感謝編輯 Yuka Igarashi 和 Graywolf Press 出版社的同仁,願意用複雜而精確的形式來呈現這部多元化又多層次的作品。
楊双子說:「文學乍看並沒有實質的功能性與生產力,卻是一個國家文化的具體展現。我身邊有許多優秀的臺灣作家,足以登上世界殿堂的優秀作品也所在多有,如果讀者會因為《臺灣漫遊錄》而開始好奇並且閱讀臺灣文學,那會是我最大的榮幸。」
《臺灣漫遊錄》獲文化部翻譯出版獎勵計畫獎助,《Taiwan Travelogue》11 月 12 日由美國出版社 Graywolf Press 發行。
《臺灣漫遊錄》是一本以 1938 年日治時期為背景的小說,描述日本作家青山千鶴子來臺旅居一年,與擔任翻譯的王千鶴一同搭鐵道旅遊,並吃遍各地美食的故事。小說展現三○年代的臺灣社會景象,透過兩人的互動,展現殖民者與被殖民者之間的複雜關係。
《臺灣漫遊錄》由春山出版社於 2020 年 4 月出版,以「翻譯自日本作家青山千鶴子」的虛構形式面世,事實上完全是楊双子的原創中文小說。2024 年 5 月,《臺灣漫遊錄》由三浦裕子翻譯的日文版《台湾漫遊鉄道のふたり》獲第 10 屆「日本翻譯大賞」首獎,締造臺灣文學作品首獲日本翻譯大賞首獎紀錄。
《紐約時報》書評說,這是一本討論殖民權力的俄羅斯娃娃,展現小說中的小說,翻譯裡的翻譯。
「楊双子」是雙胞胎姊妹楊若慈、楊若暉的共用筆名,「双子」是日文雙胞胎的意思,姊姊楊若慈寫小說,妹妹楊若暉考據日本時代的歷史,共同創作臺灣歷史百合小說。楊双子著有小說《臺灣漫遊錄》、《花開少女華麗島》、《花開時節》,散文作品《開動了!老臺中:歷史小說家的街頭飲食踏查》、《我家住在張日興隔壁》、漫畫原作《綺譚花物語》等書,曾獲金鼎獎、金漫獎、Openbook 年度華文創作。
英文版譯者金翎(Lin King)1993 年生於美國、在臺灣成長,普林斯頓大學學士、哥倫比亞大學碩士,曾獲得 PEN America 美國筆會短篇小說新人獎;在中、英文母語之外,也學習日文,自 2017 年起發表中、日、英文翻譯作品,譯作包含政治受難者蔡焜霖傳記圖像小說《來自清水的孩子》英文版與楊双子《臺灣漫遊錄》英文版。
楊若慈入圍長名單感言
楊双子日前在得知入圍「美國國家圖書獎」長名單時,在社群平臺分享:「衷心感謝!說再多次也依然感覺不夠。得獎與否在現階段仍然未知,然而入圍長名單,已經是難以想像的事情——睡醒迷迷糊糊看訊息我才知道,原來這次入圍美國國家圖書獎長名單,乃是台灣文學史上的第一人——如夢似幻啊。《臺灣漫遊錄》2020 年出版,一路到今天,經常讓我感覺是一趟奇幻旅程。」
「我並不僥倖,但是我真的無比幸運。想要致謝的人真心可以寫成一長串名單,寫出來卻又唯恐掛一漏萬,只能說,我好幸運遇見因為這本書相遇、合作的每一位。外譯路上,我真真真真是何其有幸遇見日文版譯者的三浦裕子小姐,以及英文版譯者的金翎小姐。翻譯太偉大了,我銘感五內。」
「特別感謝陳思宏。思宏於我而言,是外譯長征的拓荒先鋒與文學長路的諍言前輩。說多也恐失之恭維,總之就是內心感恩,只要看著思宏,我總會心想未來也要在同一條路上做同樣的工作。」
「睡醒後一陣夏季驟雨般的祝賀,總算讓我理解這是什麼樣的大禮突然從天上掉到頭頂。嗚嗚啊啊呃呃,感激這個世界。感激睡前睡醒都陪在我身邊的太太庭荷,沒讓我以為自己在做夢。啊,真希望若暉知道這個好消息啊!」
「謝了再謝,尤其感謝金翎。沒有金翎,就沒有這個入圍。願我們攜手得獎。」
進入決選名單感言
得知進入決選名單,楊若慈表示:「大家好,我是楊双子。有些話自己說起來赧然,比如說這個獎到底意味著什麼?我烏日老家三代做工與從商,前陣子 LINE 的家族群組裡我介紹這個獎姑且做個類比:大概就像入圍美國圖書版本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而我是目前台灣文學史上第一個入圍這個獎項長名單的人。」
「今起則要補充一句,現在也是第一個入圍這個獎項短名單/決選名單的台灣作家了。」
「真心誠惶誠恐。」
「嚴格來說,這是美國國家圖書獎翻譯文學組別的大獎(雖然現階段並不是得獎),無論是長名單或者短名單,關於這個獎項的光環,理論上都更屬於本書的英文翻譯家金翎小姐。如同我一直認為,日譯版『台湾漫遊鉄道のふたり』所獲得的「日本翻譯大賞」實是屬於日文翻譯家三浦裕子小姐的獎盃——但我知道,這樣的說法,也過度弱化原作的存在了。」
「我想說的是,我好幸運,我何其幸運遇見一同從事文學事業的這些人。沒有這些人(願你們知道我在說的就是你),我真的不可能順利地走到這裡。雖然未來的揭榜結果尚不可知,但是能夠走到這個巨大的文學舞台之上,我內心激越,無比感謝。」
「謝謝一路以來始終看顧著我的所有人。」
獲頒文化部三等文化獎章
2024 年 12 月 16 日,行政院院長卓榮泰、副院長鄭麗君在臺灣文學基地,頒贈文化部三等文化獎章給楊双子、金翎,及獎勵金各 30 萬元,兩人並發表得獎感言。
楊双子:「在尚未獲獎之前,承蒙紐約文化中心惠君主任提醒,我曾經為了可以第一時間發佈新聞稿而草擬感言,請讓我稍微調整之後在這裡重述:
《臺灣漫遊錄》英譯本獲得如此殊榮,我無比振奮。謝謝金翎,這本書才有機會以現在的模樣走到英文世界的讀者面前。如果這是一頂桂冠,我願桂冠戴在金翎的頭上。同樣份量的感謝,要給予春山出版社與所有同仁,特別是責任編輯莊瑞琳總編輯與吳芳碩小姐。沒有春山出版社,我無法完成這本小說。
文學乍看並沒有實質的功能性與生產力,卻是一個國家文化的具體展現,指向我們作為同一個生活共同體的核心關懷。謝謝臺灣,是臺灣讓我寫出這樣的作品。
我身邊有許多優秀的臺灣文學作家,足以登上世界殿堂的優秀作品也所在多有,如果臺灣讀者會因為《臺灣漫遊錄》而開始好奇並且閱讀臺灣文學,那會是我最大的榮幸。
除了這段感言之外,很榮幸有機會在這裡公開致詞,請允許我補充對我妻子賴庭荷小姐的感謝。沒有妻子的支持,我無法走到這裡。
以及,我想補充對文化部的感謝。感謝 2016 年以來的文化部。
我在 2003 年就出版第一本小說,使用楊双子這個筆名從事文學創作則是從 2016 年開始。長達二十年的創作時光,我深切感受到文學與文化環境的變化,是從八年前開始的。也正是這幾年來,我們有更多文學創作者、甚至是臺灣漫畫家,因此而開啟專職創作之路。以我自己為例,《臺灣漫遊錄》曾經獲得文化部青年創作補助,也受惠於文化部推動的文學外譯政策,種種因緣俱足,才有機會獲得這個獎項。直到今天,也相當感恩文化部為文學創作者撐開空間,給予我們這份榮耀。
與此同時,我想特別向 2016 年至 2020 年這八年間的文化部長、如今的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女士表達感謝。2017 年 10 月 17 日「臺灣文化日」,麗君部長在臉書推薦了我的第一本歷史長篇小說《花開時節》,當時這本書才剛剛出版兩個星期。謝謝麗君部長,在所有人看見我之前,是你先看見我的。
最後,有些人會認為,從商業角度來說,臺灣文學創作者仰賴政府補助是一種缺陷與失敗,但我認為這樣的商業觀點並不精確。假設文化部是文化產業的創投公司,那麼創投公司追求的,並不是百分之一百的成功率,而是從百分之一的成功標的裡,獲得超過數十倍的投資報酬率。在今天來看,《臺灣漫遊錄》就是那百分之一。
我祈願,文化部能夠令這個國家的文化創投機制更加健全、更加完備,令臺灣不是依靠運氣,而是依靠完善的產業機制,催生下一位楊双子,以及下一本《臺灣漫遊錄》。謝謝大家。」
譯者金翎發表感言:
院長、副院長、秘書長、發言人、次長,還有為這個典禮付出的諸位長官和同仁,各位嘉賓,大家好:
前幾天被記者問我會怎麼形容 National Book Awards 時,我回覆:「簡單來說,就是文學界的奧斯卡獎」。這不是我原創的解說,是在美國常常聽到的比喻。得獎不可能是創作的動機,因為獎很少書很多,許多好作品和獎項無緣,包括我自己的很多創作,所以我並沒有把「得獎」作為工作的目標。但我不得不說,能夠看到《臺灣漫遊錄》受到這樣的注目,能夠看到「Taiwan」這個英文字不斷地出現在英美主流藝文媒體,我真的很慶幸,很感激,很爽。
臺灣是華語世界裡極少數有完全言論自由的地方,以此類推,臺灣文學是世界最自由的華語文學。我希望在臺灣的創作者能夠繼續發揮我們多元社會的長處,讓世界更多人看到唯有在臺灣才能創作出版的故事。我希望我能為這個共同的目標盡一份力。
有時双子會跟我說,她本身對英美文學界和媒體並不熟悉,因此一開始不清楚 National Book Awards 的地位,或是有專屬書評出現在《紐約時報》的重要性,但也因此,我覺得她一直能用比較客觀跟冷靜的視角來觀察過去幾個月所發生的一切。相對來說,對我而言,獲得這樣的獎項和出現在這樣的刊物是夢寐都不敢求的驚喜,是深夜坐在電腦前一個字一個字摳原稿時無法想像的榮譽。回想起來有點愚蠢,但也因為這一切對我如此不可思議,我在頒獎典禮前只在擔心双子的致詞翻譯,完全沒有準備自己想說的話想謝的人,因為我真的、真的沒預料到會派上用場。
藉由這次機會,想要好好彌補一下:
翻譯臺灣文學為我打開了許多的門。我在臺灣成長至高中畢業,但從中學開始就受英語教育,大學和研究所都在美國求學,自己的寫作也都是用英文進行,雖然日常使用的中文流利,但專業和文學上的中文能力有限,因此多年來一直想為自己找一個切入點能在台灣社會工作,或許甚至做出貢獻。
過去兩年,經過很多機構的支持和委託,包括文化部、文策院、臺北國際書展基金會、光磊國際版權公司、慢工出版社、大塊文化、國立臺灣文學館等,我接觸了很多面向的台灣作品,包括童書、漫畫、散文、類型小說、也有所謂的純文學。這些都是我身為一名讀者,在重新認識並深入理解台灣文化的媒介,也是我和台灣文學工作者交流的平台。每次拜訪臺灣獨立書店或出版社時都被他們的細心和熱衷深深打動;以前,我只能默默的欣賞,現在,我可以和他們對話。用英文做文學創作是我的志業,可是把臺灣作品翻譯成英文,卻成了我回家的鑰匙。
身在美國時,翻譯也成了我和臺灣的橋樑。非常感謝駐紐約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李光章大使、李志強大使、新聞組陳之婷秘書,駐紐約臺北文化中心張惠君主任、張簡姍秘書、楊晴雯秘書,駐休士頓臺灣書院陳譓如主任、邱旭玲秘書,駐洛杉磯臺灣書院鄭如婷秘書,還有許多謝不完的,在美國打拼的台灣同仁,感謝他們不時給我工作機會,也謝謝他們在異鄉請我吃潤餅喝豆漿。
當然也要謝謝楊双子,還有春山出版總編莊瑞琳,謝謝妳們的信任。謝謝双子身邊支持她,因此被迫支持我的賴庭荷、劉艾靈。謝謝 Graywolf 出版社的同仁,也謝謝我文學翻譯的導師,尤其是 Jeremy Tiang 程异老師。謝謝將作品託付給我的其他作者們:游佩芸、周見信、黃麗群、陳思宏。
最後,要說一句很像奧斯卡得主的話:我要感謝我的爸爸媽媽,金光裕建築師和石靜慧建築師。他們是我最大的支持者,最好的榜樣。謝謝你們。
資料來源:
▍National Book—2024 National Book Awards
▍National Book Awards—TRANSLATED LITERATURE|Taiwan Travelogue
▍Youtube—National Book Foundation|75th Annual National Book Awards Ceremony
▍Youtube—National Book Foundation|2024 National Book Awards Finalist Reading
▍中央社—楊双子「臺灣漫遊錄」獲美國國家圖書獎 台灣作家第一人
▍中央社—臺灣漫遊錄獲美國國家圖書獎 楊双子:我書寫是為了回答台灣人是什麼人
▍中央社—楊双子談漫遊錄尋找「台灣人的台灣」 學運成書寫本土故事契機
▍中央社—楊双子金翎獲頒文化獎章 卓榮泰:文學力量凝聚台灣人心
紀路編輯 / 王子嘉
延伸紀路—
【紀路】楊双子《臺灣漫遊錄》英文版入圍美國國家圖書獎決選名單 臺灣文學史上第一人!
【紀路】楊双子《臺灣漫遊錄》日文版獲第 10 屆日本翻譯大賞首獎
【紀路】陳思宏《鬼地方》英譯本入選美國圖書館雜誌年度十大好書
【紀路】吳明益《複眼人》入圍 PEN Català 加泰隆尼亞筆會大獎
【紀路】小說家吳明益名牌磚登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文學家之路」
【紀路】紀蔚然作品《私家偵探》獲日本第13屆翻譯小說推理大賞
【紀路】翻譯村上春樹作品促進臺日友好 賴明珠獲日本政府頒贈旭日双光章
【紀路】《來自清水的孩子》獲法國愛彌爾居美亞洲文學獎圖像小說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