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 2 月 20 日,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發言人羅一鈞在例行疫報記者會表示,國內自 2023 年 11 月 13 日出現最後一例「M 痘」本土個案後,已連續 14 週無新增本土個案,達成世界衛生組織所訂的疫情消除條件,成為亞太地區第一個成功消除「M 痘」疫情的國家。
「M 痘」原稱「猴痘」,為人畜共通傳染病,會出現發燒、肌肉痛、淋巴腫大等症狀,發燒 1-3 天出現皮膚病灶,由於病毒以「齧齒類動物」為主要宿主及傳播來源,而非猴子,世界衛生組織為避免造成對特定族群的歧視、汙名,修正猴痘英文名稱「Monkeypox」,以「Mpox」作為同義詞,疾病管制署自 2024 年 2 月 1 日起修正「猴痘」傳染病中文名稱為「M 痘」。
羅一鈞說明,臺灣在 2023 年 2 月出現首例確診「M 痘」本土個案,疫情在 2023 年 4 月至 6 月間達到高峰,截至 2024 年 2 月 19 日,累計確診 340 例本土、20 例境外移入,在中央與地方共同合作積極推展各項防治措施之下,疫情逐步下降,已獲得有效控制。
自 2023 年 11 月 13 日出現最後一例本土個案後,臺灣已連續 14 週無新增本土確診個案,符合世界衛生組織所訂「在完善診斷與監測通報下,3 個月內未出現病例」的疫情消除條件。
羅一鈞表示,臺灣為亞太地區首個達到消除條件的國家,同為亞太地區的日本、中國,以及東南亞、澳洲、紐西蘭等,最近幾個月都還是有本土病例。另外一個離消除條件最近的則是韓國,最後一例本土病例出現在去年 11 月底。
羅一鈞指出,在本土病例之外,近期仍有 1 例境外移入的「M 痘」確診個案,為 20 多歲未接種「M 痘」疫苗的本國籍男性,一月底自中國入境,二月初因身體出現潰瘍及水泡就醫後通報確診,為今年首例境外移入「M 痘」個案,顯示境外移入風險持續。
國際疫情方面,西太平洋及東南亞 2023 年下半年疫情明顯上升,12 月後趨緩;歐洲區 2023 年 10 月起疫情上升,持續至今;美洲區疫情則持續流行,民眾及醫界仍不可掉以輕心。
疾管署表示,防疫成果主要歸功於各部會、地方衛生單位、醫療院所、各相關學會及民間團體等相關單位,齊心協力積極辦理各項防治作為及措施。並持續提醒符合接種條件的民眾,應儘速完成「M 痘」疫苗接種,尤其仍有約 2.7 萬人僅接種第 1 劑疫苗,呼籲盡快完成第 2 劑疫苗接種,將保護力提高到 9 成。
目前全國共 161 家合作醫療院所可提供接種服務,相關資訊可至疾管署全球資訊網 / M痘專區 / M痘疫苗 / M痘疫苗接種服務合作醫療院所資訊項下查詢,並可直接點選各合作院所之連結網址進行預約掛號。
資料來源:
▍衛福部—我國M痘本土疫情達世界衛生組織疫情消除條件,惟仍提醒符合M痘疫苗接種條件之民眾,儘速完成2劑疫苗接種,保護自身健康與保全防治成果。
紀路編輯 / 王子嘉
延伸紀路—
【紀路】Real Wolrd Data出爐:國產高端疫苗具世界級保護力
最新收錄—
- 李旺台《蕉王吳振瑞》英文版入圍美國筆會翻譯獎長名單
- 2025 世界幸福報告:臺灣幸福指數全球第 27、進步 4 名
- 【時間軸】2025 年 3 月臺灣與國際重要新聞摘要(下)
- 2025 全英羽球公開賽 李佳豪勇奪男單亞軍
- 2025 QS 世界大學學科排名 臺灣 12 個領域學科排名進世界前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