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 1 月 31 日,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發布新聞表示,臺灣種豬在穩定輸出越南、香港之後,再獲菲律賓農業部核准,可輸銷種豬至菲律賓。臺灣豬肉在持續抵禦非洲豬瘟、以及成功撲滅口蹄疫之後,成為無重大豬隻疫病的國家,陸續獲得國際市場肯定,生鮮豬肉可輸出澳門,加工豬肉已外銷日本、新加坡、澳門及香港。而非洲豬瘟仍在亞洲蔓延,2023 年 2 月 10 日,世界動物衛生組織(WOAH)將新加坡增列為非洲豬瘟疫區,亞洲已有 19 個地區與國家為非洲豬瘟疫區。
東亞唯二持續抵禦非洲豬瘟的國家
自從 2018 年中國遼寧省在 8 月 3 日爆發非洲豬瘟,疫情已蔓延整個亞洲,四年多來臺灣成功守住防堵迄今,與日本成為東亞唯二、未讓非洲豬瘟傳染進來的國家。2020 年 6 月,臺灣成功撲滅口蹄疫,獲世界動物衛生組織(WOAH)通知改列為「口蹄疫非疫區」,目前臺灣正朝免打「傳統豬瘟」疫苗的目標邁進。
加工豬肉已外銷日本、新加坡、澳門、香港
防檢局副局長徐榮彬接受中央社記者電話訪問時說明,臺灣種豬品質優良,近年持續輸出香港、越南,每年各約 1000 頭左右;另外,加工豬肉也可外銷日本、新加坡、澳門及香港。這次菲律賓農業部通知核准臺灣 7 家種豬場輸銷種豬至菲律賓,顯示臺灣豬品質獲國際市場肯定。
種豬輸出越南、香港、菲律賓
防檢局表示,這次新增臺灣種豬可輸出菲律賓,是全國產官學界攜手共同努力的成果。針對菲律賓國內豬肉消費的高度需求,農委會經仔細評估,與我國駐菲律賓代表處合作,一同與菲國檢疫部門諮商議定檢疫條件,並在 2022 年 9 月 COVID-19 疫情期間,積極爭取菲律賓派員來我國實地查核種豬生產設施與官方管理體系,如今由駐菲律賓代表處傳來好消息,證實臺灣豬確實獲得國際市場肯定。
目標「傳統豬瘟非疫區」外銷生鮮豬肉
同時,為了讓臺灣生鮮豬肉得以恢復出口日本等市場,農委會已規劃今年展開「傳統豬瘟」的拔針計劃,今年元月起出生的豬隻與肉豬(不含種豬)已全面停止施打「傳統豬瘟」疫苗,7 月將進入全面拔針,停針一年後,將可向世界動物衛生組織(WOAH)提出「豬瘟非疫區」的申請,若一切順利,臺灣將成為亞洲唯一一個「傳統豬瘟非疫區」,臺灣豬肉將可更廣泛銷往全球。
出入國門勿攜帶肉類製品 非洲豬瘟已蔓延亞洲16國
非洲豬瘟小知識:
1. 非洲豬瘟致死率很高,急性型致死率達 100%,且無疫苗可預防,只能靠撲殺、掩埋或化製處理病死豬,防堵病毒擴散。
2. 非洲豬瘟病毒不會傳染人類,但對豬隻傳染的傳播速度很快,而且病毒可以存活很久,在冷藏肉可達 100 天、火腿 140 天、冷凍肉 1000 天。豬隻若直接接觸病豬或汙染物、食用病豬製成的廚餘、或是被帶病毒的節肢動物叮咬,都可能感染。
3. 2018 年中國發生非洲豬瘟後,截至 2022 年 12 月 9 日,已經在亞洲傳播到蒙古、越南、柬埔寨、北韓、寮國、緬甸、菲律賓、韓國、東帝汶、印尼、印度、馬來西亞、不丹、泰國、尼泊爾等 15 個國家,東亞目前只有臺灣和日本仍持續守住,成為未讓非洲豬瘟傳染進來的唯二國家。
4. 2023 年 2 月 10 日,世界動物衛生組織(WOAH)將新加坡列為非洲豬瘟疫區。連同新加坡,亞洲已有 19 個地區與國家發生非洲豬瘟被列為疫區,疫情仍持續蔓延。
5. 出入國門切勿攜帶任何肉類製品回來,包括火腿腸、含火腿腸泡麵、含肉月餅、肉餅、飛機上的豬肉餐點等,均不可攜帶入境。
6. 如在外國網站購物寄送回國,卻收到肉製贈品,可送至防檢局各分局及檢疫站進行銷燬處理,以免進入廚餘鏈。
新聞與參考資料: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灣豬再次獲得肯定,成功輸銷種豬至菲律賓
▍中央社—滅傳統豬瘟明年逐步拔針 113年6月起擬申請非疫區
▍中央災害應變中心—近三年曾發生非洲豬瘟之國家(地區)一覽表
(編輯:王子嘉)
延伸紀路:
【紀路】2022年臺灣消費者物價指數2.95% 低於英美韓國新加坡
【紀路】2022年批發、零售、餐飲1-10月營業額創歷史同期新高
【紀路】2021年台灣農產品外銷成長15.4%達56.7億美元
最新收錄:
- 2025 女子 8 號球世界錦標賽 陳佳樺勇奪季軍
- 2026 亞足聯女子亞洲盃資格賽 臺灣女足 3 連勝取得會內賽門票
- 全國最高溫破 39 度 台電備轉容量仍有 14.4%(2025-07-02)
- 賴清德總統發表《團結國家十講》第四講「國防」
- 【時間軸】2025 年 7 月臺灣與國際重要新聞摘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