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O Taiwan | 紀路臺灣
Taiwan in the World
  • 首頁
  • 世界排名
  • 國際榮譽
  • 經濟民生
  • 民主與人權
  • 生態與環保
  • 時間軸
  • 贊助
Editor's Picks國際榮譽

2025 希臘 250 公里超馬 陳彥博成功完賽勇奪第 2 名

by
Tommy Chen Racing The Planet Greece 2025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紀路臺灣】2025 年 10 月 5 日,在希臘舉行的「希臘 250 公里分站賽(Racing The Planet Greece 2025)」傳來捷報,臺灣極地超級馬拉松好手陳彥博,今天以 7 天總成績 24 小時 10 分 52 秒成功完賽,獲得第 2 名佳績,僅次於日本好手松田裕行;陳彥博說,許多時刻內心充滿不安,甚至懷疑自己能否撐下去,但想到賽前做了許多訓練,以及在環臺訓練許多人陪伴他一起跑,他選擇把這份力量化為堅持前進的動力「比賽不只是和對手的較勁,更是與自己對話。當我咬牙跨過痛苦,就能再一次證明我比想像的自己,還要強大。」

全球極地超馬系列中最受矚目的賽事之一「希臘 250 公里分站賽(Racing The Planet Greece 2025)」從當地時間 9 月 28 日開跑,全程分 7 天、6 個賽段,路線跨越伯羅奔尼撒半島(Peloponnesos),橫跨山巒、峽谷、古城、海岸,賽事總距離 250 公里,海拔總爬升起降共 1 萬 4278 公尺,溫差極大,白天 35 高溫,晚上降至 0 到 5 度,不僅是對體能的極限考驗,更是意志力與心理素質的全面挑戰,起點在卡達米粒(Kardamyli)也是斯巴達戰役歷史故事的地方。

今年共有 40 多國、164 位選手參賽,包括之前不同場次的 6 位冠軍選手,陳彥博是這次唯一代表臺灣、並被大會指定的種子選手,號碼簿 22 號。

根據陳彥博臉書粉專紀錄的第 1 天賽事:

選手們從卡達米利(Kardamyli)起跑出發,今天是一個重要關鍵日,在負重最重的情況下,海拔要爬升兩千多公尺,從海邊一路往內陸前進,逐步靠近泰格托斯山脈(Taygetus Range)的朗加達(Langada)山口,賽道其中一段為多岩石的上坡,對體能與肌耐力都是相當高的考驗,彥博在冒著接下來幾天體力會下滑風險,為了將個人賽事時間成績做出時間差,勇於脫離第一領先集團,衝破重圍直取領先。平均以 7 分多的配速,在當地時間中午 12 點,彥博用 3 小時 56 分的時間抵達終點,超過比賽官方預估的最快時間 4 小時 8 分鐘,來自日本的松田浩之(Matsuda Hiroyuki) 也緊跟著在兩分鐘後抵達終點。目前仍有其他選手還在比賽中,彥博為自己爭取得更多休息調整時間與裝備,為明天的 Stage2 進行準備。彥博在賽後表示:「這一路上真的非常辛苦,但我一直想著曾經在這條『王者之路』通往大海的斯巴達人,這裡非常美麗,最後爬上山時還遇到大霧,幸好沒有氣象預報有強降雨。」「You want, you wish, make it happen!」「第一天真的非常艱難。昨晚暴風雨席捲帳篷,狂風大雨不斷,好在清晨天氣轉好。比賽一開始就是瘋狂的上坡,日本選手 Hiroyuki 全程高速領跑,連爬坡都不減速。我咬緊牙關緊追,過了第一檢查點後,他開始加速進攻,這時候又下起雨來,我持續一步一步逼近他。下坡時真的太瘋狂了!我們的速度甚至來到 4 分速…最後 6 公里,我抓到機會全力加速,幸運在第一天奪下第一名!營地非常寒冷,夜晚只有 0~5 度,我努力讓身體保持溫暖,準備迎接明天的挑戰。」

Stage 1:38KM|總爬升:2,013m|總下降:2,076m|天氣:0-35度|平均配速:7:00|完賽時間:3:56:33

陳彥博臉書粉專紀錄第 2 天賽事:

第二階段開賽前,彥博分享到:「為了比賽我減掉了 9 公斤,因體脂比較低,前一天下大雨,夜裡的低溫讓我冷到發抖。今天的比賽,我依照原先制定的策略,不躁進、節省體能,隨時感知身體狀態,保持節奏與前進的穩定。」今天氣象預報雖有短暫陣雨,但開賽不久後陽光就露臉,賽道迎來了美好的開始。路線最高點來到 1,562 公尺的第一檢查站,隨後進入長程下坡,離開泰格托斯山脈(Taygetus Range),進入帕農山脈(Parnón Range),並最終穿越古斯巴達的平原。彥博全程以穩定的節奏與紀律推進,第二階段在 4 小時內完賽,甚至比大會預估時間還快了半小時,順利抵達第三營地塞拉西亞(Sellasia)。「昨晚真的冷到不行,氣溫約在 0 度左右,凌晨三點被凍醒,一直冷到發抖,幾乎沒辦法睡覺。早上還下了大雨,一度很擔心比賽,不過幸運的是,開賽後雨就停了。比賽一開始,日本選手第一公里飆到 3:50/km,速度超快,我努力緊跟著,但昨天在上坡消耗了很多能量,身體感覺有點疲勞,途中我在都是岩石的下坡路段,指甲受傷,流了不少血,腿部肌肉也有點酸痛。到了第二檢查站後,我開始加速嘗試拉近差距,不讓時間落差太多,過了第三檢查站,天氣變得非常炎熱,挑戰也更大。最後一段是 400 公尺大爬升,消耗很大,但我咬牙撐過。」

Stage 2:44.1KM|總爬升:1,017m|總下降:1,853m|天氣:0-35度|平均配速:約5:32/KM|完賽時間:4:00:42

  • 日本 / Hiroyuki Matsuda / 3:51:46
  • 台灣 / 陳彥博 / 4:00:42
  • 美國 / Kyle Mccoy / 4:56:47
  • 荷蘭 / Bob Muijs / 5:20:30
  • 俄羅斯 / Radmir Bikmetov / 5:24:23

陳彥博臉書粉專紀錄第 3 天賽事:

賽程的每一天幾乎要跑一個全馬的距離,第五賽程 Longday 更是要跑 82 公里,由於賽道地點在山區,天氣變化很大,彥博分享到賽事這幾天時常被冷醒,不管去了多少次極地賽事還是無法適應,今天開賽後,嘗試著再進攻一次,希望可以取得領先的位置,日本選手也不是省油的燈,兩個人在山路能跑 4、5 分速,實力旗鼓相當,重頭戲還在後頭,必須要為了後天的長程賽做準備!加油加油!「凌晨三點再一次在寒冷中起床,天氣變化很大,雖然能入睡,但心跳依舊偏快,每分鐘約 70 下,身體提醒我需要更多休息,今天的狀況整體還算不錯,但肌肉和雙腿開始感覺疲勞,左腳有一點疼痛,應該是第二天在下坡時踢到石頭,不過這點疼痛我可以承受,賽道上依然有困難的上坡,今天刻意放慢速度,留點能量給最後的賽段,比賽快到終點了,我相信還有機會。繼續堅持,保持信念。營地在海拔一千多公尺的高地,夜裡依舊很冷。告訴自己:Keep it!」

Stage 3:40.2KM|總爬升:1,397M|總下降:902M|天氣:0-35度|平均配速:約5’23/KM|完賽時間:3:36:38

  • 日本 / Hiroyuki Matsuda / 3:26:24
  • 台灣 / 陳彥博 / 3:36:38
  • 美國 / Kyle Mccoy / 4:01:42
  • 荷蘭 / Bob Muijs / 4:12:54
  • 德國 / Jens Klinkhammer / 4:28:36

陳彥博臉書粉專紀錄第 4 天賽事:

這次的賽事在希臘伯羅奔尼撒(Peloponnese)半島南端,此地形有三條明顯向地中海突出的「手指狀半島」,西指 – 麥西尼亞半島 Messenia、中指 – 馬尼半島 Mani、東指 – 拉科尼亞/ 馬萊阿斯(Laconia / Malea),它們像手掌的三根指頭,因此常被當地人稱作「三指」,不只地形特別,它們在希臘歷史上也有很大的份量,彥博正是跑在歷史的道路上,為了目標持續奮鬥著。第四天賽程開始於雲海之上,清早山裡瀰漫著濃霧,今天的賽段格外讓人虐心,需要爬升將近 960 公尺的上坡,下降快 2000 公尺到海平面,賽道氣溫也讓選手們熱到受不了,一抵達檢查站後,彥博在身上噴了大量的水,只想趕快讓身體降溫,好讓自己可以繼續跑下去。彥博已平安完成第四天賽程的終點,目前總里程數已來到了 165 公里,需要大量的休息與補充能量,等他休息好會再分享最新賽況給大家!謝謝大家遠端的加油與鼓勵。「賽事已經跑了將近 165 公里,第五天長征賽程是讓我最緊張的是海拔高度,也是最關鍵的時刻,兩隻腳的大拇指因為下坡趕路而踢到很多石頭,腳趾頭有了血泡,背部和腰也因為背包長時間背負,都磨破皮了,全身肌肉完全痠痛到不行,只想平安的完成比賽…」

Stage 4:42.7KM|總爬升:958m|總下降:1,948m|天氣:0-35度|完賽時間:4:45:20

  • 日本 / Hiroyuki Matsuda / 3:55:55
  • 荷蘭 / Bob Muijs / 4:41:45
  • 台灣 / 陳彥博 / 4:45:20
  • 美國 / Kyle Mccoy / 4:45:20
  • 瑞士 / Reinhold Hugo/ 4:48:45

陳彥博臉書粉專紀錄第 5、6 天賽事:

實在太瘋狂了!!!小編為之驚嘆,在這樣高度起伏的路線上,以 7 小時半的時間完成了 76.5公里,這是神人的境界(膜拜)今天部分賽道因大雨關係,原來的沙土路被水給淹沒,變成了小河流,雙腳全都浸濕了,雖然賽事本身必定會有排名,但,就某層面來說也超越了賽事本身,就如同彥博常說的「我比想像的自己,還要強大」,這次再度超越了自己的不可能,里程數已來到了 241.5 公里,剩下 8.5 公里的路程!「昨天搭船抵達起點後,一出發雨勢逐漸越來越大,進入海邊賽道後,風雨和颱風一樣大,幾乎沒有辦法清楚看見前方的路線,路線全部都變成水道和河流,比了這麼多場賽事,第一次遇到這種天氣,心情開始擔心緊張起來,如果這種天氣,連續下四個小時,身體很有可能會有失溫的風險。顧不了這麼多,只能硬著頭皮和日本選手繼續跑,不論是出發的上坡攀爬還是下降路段,賽事開始後,不曾停下來過,還好過了第二個檢查站,開始下坡後,雨勢慢慢變小,我和日本選手前後不斷拉鋸,同時也在觀察他的狀態,跑到 50 公里後,我已經累到吃不下任何東西,血糖也開始降低頭暈,但心想也許還沒到終點都有一點機會,所以一直靠意志力撐著,直到 55 公里處,他的速度開始下降,我開始發動攻勢加速,試著把時間差補回來,一加速後,一定要衝到終點,如果衝不回去,可能就會倒下,心裡同時想著出發前做了那麼多訓練,以及在環台訓練時那麼多人在後面陪著我跑,給了我很大的力量,最後終於在最長的挑戰日,單戰獲得第一名回到終點,也因為力氣用盡,休息到隔天中午才起來,明天是最後一個階段的比賽,相信還有些機會,我會全力以赴 」

Stage 5:76.5KM|總爬升:1,877m|總下降:1,862m|天氣:0-35度|平均配速:約5’55/KM|完賽時間:7:32:00

  • 台灣 / 陳彥博 / 7:32:00
  • 日本 / Hiroyuki Matsuda / 7:46:10
  • 美國 / Kyle Mccoy / 8:22:28
  • 荷蘭 / Bob Muijs / 8:38:10
  • 瑞士 / Reinhold Hugo/ 8:54:49

陳彥博臉書粉專紀錄第 7 天賽事:

恭喜彥博以總時間 24 小時 10 分 52 秒,榮獲第二名,七天六賽段,挑戰極限山海路線,成功完成了「希臘 250 公里超馬分站賽」,再度將台灣運動員的精神與毅力帶上國際舞台,相信他的努力,大家有目共睹,「比賽不只是和對手的較勁,更是與自己對話,當咬牙跨過痛苦,就能再一次證明:我比想像的自己,還要強大」,為彥博還有這些非凡的運動員們歡呼慶祝,他們成功超越了自己的不可能!

賽事總排名:

  • 第 1 名:日本 / Hiroyuki Matsuda / 23:18:00
  • 第 2 名:台灣 / 陳彥博 / 24:10:52
  • 第 3 名:美國 / Kyle Mccoy / 27:52:31
  • 第 4 名:荷蘭 / Bob Muijs / 28:27:49
  • 第 5 名:瑞士 / Reinhold Hugo/ 28:57:44

資料來源:

▍Racing the Planet—Greece 2025

▍Facebook—陳彥博 Tommy Chen

▍中央社—陳彥博希臘250公里分站賽第2 證明自己比想像強大

紀路編輯 / 王子嘉

延伸紀路—

【紀路】陳彥博完成 6633 Arctic Ultra 北極圈 617 公里極限超馬賽 亞洲第一人!

【紀路】2024 肯亞 230 公里超馬賽 陳彥博勇奪冠軍

【紀路】陳彥博瑞典拉普蘭500公里不休息極地橫越賽勇奪亞軍

【紀路】陳彥博成功挑戰2023撒哈拉沙漠250公里超馬賽

【紀路】陳彥博10天橫越育空極地700公里勇奪徒步組第3名

【紀路】陳彥博2022斯洛維尼亞世界超馬錦標賽摘銅

→更多超級馬拉松記路

Racing The Planet Greece 2025Tommy Chen台灣國際榮譽希臘250公里分站賽紀路台灣紀路臺灣超級馬拉松陳彥博馬拉松

更多紀路臺灣

贊助紀路臺灣

前總統蔡英文捷克公元 2000 論壇發表演說:民主是...

2025 VisaGuide.World 最強護照排...

楊双子《臺灣漫遊錄》英文版入圍美國國家圖書獎決選名單...

2024 全日本撞球錦標賽 「魔獸」吳坤霖勇奪冠軍

2025 塔什干柔道大滿貫賽 廖宇蓉奪生涯首面大滿貫...

臺灣—2023年全球第16大出口國

2024 世界拳擊總會年終總決賽 黃筱雯勇奪女子 5...

臺灣 2024 年稅收 3.76 兆刷新歷史紀錄

  • 2025 年 10 月
  • 2025 年 9 月
  • 2025 年 8 月
  • 2025 年 7 月
  • 2025 年 6 月
  • 2025 年 5 月
  • 2025 年 4 月
  • 2025 年 3 月
  • 2025 年 2 月
  • 2025 年 1 月
  • 2024 年 12 月
  • 2024 年 11 月
  • 2024 年 10 月
  • 2024 年 9 月
  • 2024 年 8 月
  • 2024 年 7 月
  • 2024 年 6 月
  • 2024 年 5 月
  • 2024 年 4 月
  • 2024 年 3 月
  • 2024 年 2 月
  • 2024 年 1 月
  • 2023 年 12 月
  • 2023 年 11 月
  • 2023 年 10 月
  • 2023 年 9 月
  • 2023 年 8 月
  • 2023 年 7 月
  • 2023 年 6 月
  • 2023 年 5 月
  • 2023 年 4 月
  • 2023 年 3 月
  • 2023 年 2 月
  • 2023 年 1 月
  • 2022 年 12 月
  • 2022 年 11 月
  • 2022 年 10 月
  • 2022 年 9 月
  • 2022 年 8 月
  • 2022 年 7 月
  • 2022 年 6 月
  • 2022 年 5 月
  • 2022 年 4 月
  • 2022 年 3 月
  • 2022 年 2 月
  • 2022 年 1 月
  • 2021 年 12 月
  • 2021 年 11 月
  • 2021 年 10 月
  • 2021 年 9 月
  • 2021 年 8 月
  • 2021 年 7 月
  • 2021 年 6 月
  • 2021 年 5 月
  • 2021 年 4 月
  • 2021 年 3 月
  • 2021 年 2 月
  • 2021 年 1 月
  • 2020 年 12 月

Keep in touch

Facebook Email

Copyright © 2020-2025 TBOTAIWAN.COM

TBO Taiwan | 紀路臺灣
  • 首頁
  • 世界排名
  • 國際榮譽
  • 經濟民生
  • 民主與人權
  • 生態與環保
  • 時間軸
  • 贊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