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路臺灣】2024 年 10 月 16 日,人權組織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發佈「2024 年網路自由度報告」,就各國人民使用網路是否受限制、政府限制網路內容的程度、侵犯使用者權利的程度進行觀察評比,全球網路自由度最高的國家前 3 名為冰島、愛沙尼亞、加拿大,臺灣以 79 分排名世界第 7,名列自由國家,亞洲前 3 名依序為臺灣、日本、韓國,新加坡以 53 分排名第 38,以「防火長城」聞名的中國獲得 9 分,在整個榜單中墊底。
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發佈 2024 年網路自由度報告(Freedom on the Net 2024),冰島再度蟬聯第 1,愛沙尼亞、加拿大蟬聯 2、3 名,今年新加入觀察評比的智利、荷蘭分別位居第 4 與第 6 名;臺灣今年獲得 79 分較去年進步 1 分,名次則從去年的第 6 名後退 1 個名次,排名世界第 7;在今年 FOTN 觀察的 72 個國家當中,只有 19 個國家的網路自由程度超過 70 分,被評為「自由」:
- 冰島|94 分
- 愛沙尼亞|92 分
- 加拿大|86 分
- 智利|86 分
- 哥斯大黎加|85 分
- 荷蘭|83 分
- 臺灣|79 分
- 日本|78 分
- 英國|78 分
- 德國|77 分
- 澳洲|76 分
- 法國|76 分
- 美國|76 分
- 義大利|75 分
- 亞美尼亞|74 分
- 喬治亞共和國|74 分
- 南非|74 分
- 阿根廷|71 分
- 塞爾維亞|71 分
亞洲國家當中,臺灣排名第 1,其次是日本(78 分 / 第 8)、韓國(66 分 / 第 21)、馬來西亞(60 分 / 第 29)、菲律賓(60 分 / 第 30)、新加坡(53 分 / 第 38)等,中國以 9 分在整個榜單當中排名墊底。
報告以「The Struggle for Trust Online」為題指出,全球網路自由度連續第 14 年下降,納入評比的 72 個國家當中,有 27 個國家的網路自由下滑;其中緬甸的網路自由進一步惡化,是 10 年來首度有國家與中國並列墊底;參與中國一帶一路的中亞國家吉爾吉斯(48 分)則是倒退最為嚴重,其次是亞塞拜然、白俄羅斯、伊拉克、辛巴威。
緬甸軍方在 2021 年政變奪權後,以鐵腕鎮壓異議人士、監禁了數千人,以報復他們在網上發表的言論,並建立系統性的審查與監控制度,鎮壓民主活動人士和抵抗運動,今年 5 月並進一步引入新技術,阻止大多數的 VPN,讓緬甸人民難以連至繞過網路管制的虛擬私人網路。
中國則是繼續系統性地壓制異見,以全面性的「防火長城」持續將中國網路與世界隔離,持續審查、刪除、封禁對中共構成威脅的內容或網站,並對使用 VPN 的人民處以巨額罰款。
包括自由程度最惡劣的中國與緬甸在內,72 個國家當中有 56 個國家的網路使用者因為政治、社會、或宗教言論而遭到逮捕;至少有 41 個國家的政府封禁跟政治、社會和宗教言論相關的網站;至少 25 個國家的政府限制人民上社群媒體和通訊平臺,包括法國當局下令在法屬新喀裡多尼亞(New Caledonia)封鎖 TikTok。
有高達 43 個國家的人民,因為網路上的言論或活動遭到攻擊或殺害;包括在伊拉克,記者、運動人士、部落客經常面臨暴力、綁架,甚至是為了報復網路言論而遭到殺害;白俄羅斯則有記者因為被政府認定與「極端主義」相關的獨立新聞媒體有所接觸,遭到當局酷刑對待。
2024 年,Freedom on the Net 評估內容限制的指標(包括屏蔽網站、不成比例的刪除內容、審查、自我審查、內容操縱、限制資訊多樣性)下降至 10 多年來的最低分;當前的資訊空間助長了許多影響人類社會的共同挑戰:政治兩極化加劇、公民參與冷淡、政黨破壞選舉信心、以及對民主機構信任度的長期侵蝕,這些問題持續干擾人們在網路上尋求、接收、傳播資訊,以及形成意見、表達意見的基本權利。
這些資訊空間裡原本就存在的威脅,在 2024 年世界各國舉行多場選舉之際變得更加嚴重;生成式 AI 等工具變得更容易取得,降低了試圖創造虛假和誤導性資訊的門檻;受觀察國家中,有超過一半的政府採取行動解決虛假資訊問題,干預措施包括執行與網路內容有關的規定、支持事實查核與數位素養計畫,以及通過新的指導方針限制在競選活動中使用生成式 AI;但在試圖解決虛假、誤導性和煽動性內容時,往往又未能充分保護網路自由。
報告指出,為了創造一個提供高品質、多樣化、和值得信賴的網上資訊環境,成功的政策必須包括對言論自由和其他基本權利的保護。
遭受中共認知戰所苦、應對經驗越來越豐富的臺灣,則被點名是對應網上虛假訊息的典範之一,「臺灣的民間社會已經建立了一種透明、分散、協作的事實查核和虛假訊息的研究方法,堪稱全球典範。在該國 2024 年 1 月的選舉之前和期間,這些事實查核計畫有助於在各個政治派別、和不同選區之間,建立對網路資訊的信任。Cofacts(真的假的) 平臺允許人們提交他們在社群媒體或訊息平臺上看到的敘述供 Cofacts 的貢獻者進行事實核查,包括專業事實查核人員和非專業社群成員。Cofacts 發現,選舉期間,在通訊軟體 Line 上有大量關於臺灣的外交關係(尤其是臺美之間)的虛假敘述。以及社會組織如 IORG(台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 、Fake News Cleaner(假新聞清潔劑)等,也在社區中透過議題與活動培養對抗虛假訊息的抵抗力。
另外,在蘇丹、衣索比亞、緬甸、加薩走廊、亞塞拜然 Nagorno-Karabakh 等內戰或戰爭的國家與地區,網路被關閉,讓人們陷入資訊真空,記者難以分享有關侵犯人權的報導,阻礙了需要人道援助的相關資訊,各方勢力甚至對在網路上報導或討論的人施以酷刑等報復。
資料來源:
▍Freedom House—Freedom on the Net 2024
▍中央社—全球網路自由連14年下滑 台灣第7亞洲最佳、緬甸中國墊底
紀路編輯 / 王子嘉
延伸紀路—
【紀路】2023公民活動自由度報告 臺灣連4年列亞洲唯一開放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