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路臺灣】2025 年 5 月 22 日,臺法合製電影、旅美臺裔導演鄒時擎首部長片《左撇子女孩》,在坎城影展國際影評人週從全球新銳導演中脫穎而出,榮獲「甘氏基金會獎」!隔天再獲法國國鐵影迷協會 Rail et Cinéma 頒發象徵「平民觀眾」肯定的「金鐵道獎」!導演鄒時擎說「能入選坎城影評人週就是莫大榮幸,很高興與臺灣劇組一起慶祝,一起共襄盛舉,讓臺灣電影被全世界看見,讓臺灣被全世界看見!」
《左撇子女孩》(Left-Handed Girl)由旅美臺裔鄒時擎導演,坎城金棕櫚獎與奧斯卡最佳導演得主西恩貝克(Sean Baker)擔任監製,演員包括蔡淑臻、馬士媛、葉子綺、黃鐙輝、張允曦、夏騰宏、林嫣,劇情描繪一位單親媽媽帶著兩位女兒到臺北的夜市擺攤維生,在新生活中面對文化與情感的衝擊,努力守護家庭與自我價值。
影片不僅深刻探討家庭關係與性別認同,更以溫暖動人的情感打動國際評審與觀眾,從逾千部長片中脫穎而出,最終由 7 部入圍競賽作品中獲得 2025 第 64 屆坎城影展影評人週(Semaine de la Critique)「甘氏基金會獎」(Prix Fondation Gan à la Diffusion)。
甘基金會董事長霍夫(Dominique Hoff)表示,《左撇子女孩》的風格輕快靈巧,融合幽默與情感,「電影中的臺灣女性來自不同的世代,為了追求獨立,不惜衝擊傳統並打破種種禁忌,在正在轉變的社會中展開驚人能量」。
鄒時擎透過電影公司表示,很開心電影能獲得觀眾票選獎並得到法國觀眾共鳴,證明這部片是非常生活化與大眾化的電影,「得不得獎都是其次,能入選坎城影評人週就是莫大榮幸,很高興與臺灣劇組一起慶祝,一起共襄盛舉,讓臺灣電影被全世界看見,讓臺灣被全世界看見。」
演員夏騰宏透過經紀公司表示,他這次在《左撇子女孩》飾演檳榔攤老闆,為了配合角色天天都要吃好多檳榔,他笑說「吃到都要心悸了」,對於坎城觀眾連續鼓掌超過 8 分鐘表示開心,並分享坎城影展觀眾反應都會很直接,尤其是在「臺灣之夜」有很多人會主動來表示對電影的稱讚,或針對角色進行討論。
坎城影展官方平行單元「影評人週」競賽當中的「甘基金會發行獎」旨在支持新一代電影工作者,協助他們從劇本創作到戲院上映,皆能堅持並捍衛原創作品的品質。
《左撇子女孩》21 日在「影評人週」單元獲獎後,22 日再拿下由會外觀眾票選的「金鐵道獎」(Prix du Rail d’Or)!金鐵道獎為會外賽,由法國國鐵(SNCF)影迷協會 Rail et Cinéma 頒發,評審團成員皆為鐵道員工中的電影愛好者,每年從「導演雙週」、「影評人週」、「一種注目」單元選出,雖為非官方獎項,但其觀眾導向的評選方式和獨立精神,使其在影展期間具一定代表性與關注度,是一種象徵「平民觀眾」的肯定。
中央社報導,由臺灣、法國、美國、英國共同製作的《左撇子女孩》,是旅美超過 20 年鄒時擎的首部個人導演作品,也是她的歸鄉之作,全片都在臺灣拍攝,充滿臺灣氣味的生活感。劇情講述一位 5 歲小女孩因天生左撇子,被外公恐嚇左手就是「惡魔手」,原本希望她會害怕,而改成右撇子,沒想到小女孩反而藉由自己想像的惡魔勢力,與在檳榔攤工作的姊姊、和在夜市裡擺麵攤的媽媽,共同展開一段叛逆的成長之旅。
多數法媒驚艷《左撇子女孩》中母女 3 人的演技,認為劇情既幽默又奔放,並在明快的節奏裡感受臺灣社會現況,與當代女性平權議題。
法國藝評雜誌 Les Inrocks 評論:「《左撇子女孩》乍看像一部甜甜的兒童類型電影,但卻是一個包裝成『卡哇伊』的陷阱,觀眾將透過此片看到真實的臺灣,如一場家庭關係失衡的研究,而且結局非常令人震驚!」
法媒世界報 Le Monde 評論:「《左撇子女孩》以一連串看似幽默、甚至帶點奇幻的插曲,呈現劇中母女 3 人所遇到的人生困境,在每個充滿戲劇化的瞬間,仍難掩蓋那份潛藏的哀愁,讓觀眾感受到臺灣女性所處的次等地位。」
資料來源:
▍中央社—「左撇子女孩」坎城獲獎 導演鄒時擎等待20年:是對台灣的回憶
▍中央社—「左撇子女孩」再奪坎城影展金鐵道獎 導演鄒時擎盼觀眾感受真實台灣
紀路編輯 / 王子嘉
延伸紀路—
【紀路】《看不見的國家》配樂許瑋珊獲美國 SCL 提名大衛拉克辛新秀獎
【紀路】《臺灣:受威脅的民主紀實》入圍維蘇亞洲國際影展紀錄片競賽
【紀路】李鴻其《愛是一把槍》勇奪威尼斯影展「未來之獅—最佳長片首作獎」
【紀路】尹又巧、曾威量首部長片《白衣蒼狗》獲坎城影展「金攝影機特別提及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