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 11 月 17 日,有研發界奧斯卡之稱的「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R&D 100 Awards)在加州聖地牙哥舉行頒獎典禮,臺灣一舉囊括 12 項大獎,為美國之外獲獎數最多的國家。其中經濟部獲獎 9 項、數位發展部獲獎 2 項、國家原子能科技研究院獲獎 1 項。與經濟部、數位發展部合作的工研院拿下 8 座大獎,工研院院長劉文雄表示,臺灣產業經過一步步轉型,從勞力密集、資本密集到技術密集,現在已成為全球創新研發的創造者,並將研發成果陸續導入市場。
臺灣連續兩屆獲獎數排名第二
「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R&D 100 Awards)每年從全球知名產學研單位中,尋找 100 個能改變世界與造福未來的創新技術,表彰市場最具前景的新技術和新產品,備受國際產官學界重視,有科技界奧斯卡獎之稱。
臺灣繼去年收獲 12 座獎項之後,今年再度拿下 12 項大獎,連續兩屆成為美國之外獲獎數最多的國家,其中工研院以「超分子複合技術應用於濕式黃斑部病變眼藥水」、「新穎標靶青光眼藥物」、「智慧射頻熱消融系統」、「PI 膜綠色製程-VOCs 近全循環利用」、「路徑導向 AI 控制參數優化精準製造技術」、「高效雙模態原子層鍍膜系統」、「永續智慧能源系統」以及「O-RAN 專網節能管理技術」拿下 8 項大獎,涵蓋生技醫藥、淨零排放、智慧製造、半導體、先進通訊等領域。
金屬中心以「電極智慧化 3D 變曲率電化學加工系統」獲獎,紡織所以「80℉ 恆溫微膠囊超細纖維皮革」獲獎,資策會「ICSentry 工控資安威脅分析平臺」獲獎,國家原子能科技研究院「森林廢棄物轉高價值綠色化學品之負碳生質精煉技術」獲獎,研發成果豐碩。
工研院囊括 8 項、歷屆累計 58 座大獎
工研院發佈新聞稿表示,在經濟部產業技術司科技專案及數位發展部支持下,工研院本屆勇奪 8 項大獎,僅略少於研發經費為工研院三倍的美國「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Los Alamos National Laboratory),超越麻省理工林肯實驗室、西門子醫療設備學院、NASA 研究中心、陶氏化學、杜邦、3M 等國際領導機構及大廠。工研院在「淨零節能技術」、「生技醫藥領域」的獲獎數量雙雙創下單一年度史上新高,在在顯示臺灣科研實力深厚扎實,才能在國際舞臺大放光彩。
工研院院長劉文雄表示,臺灣產業經過一步步轉型,從勞力密集、資本密集到技術密集,現在已成為全球創新研發的創造者,並將研發成果陸續導入市場,獲獎團隊並與矽谷創投接洽,推動技術更快走入市場,對人類生活做出貢獻。工研院將淨零永續技術、高齡化、生成式人工智慧(Generative AI)相關技術列為發展重點項目。
本屆獲獎的「濕式黃斑部病變眼藥水」,有望成為全球第一款「免打針」治療黃斑部病變的藥物,已順利技轉給國內廠商,在泰國結束臨床二期試驗後,將在美國申請三期臨床試驗,最快 2026 年可上市。
「新穎標靶青光眼藥物」提高眼房水排出的效率。「智慧射頻熱消融系統」能精準消融腫瘤,降低手術風險與利於傷口恢復,是醫生與患者福音。
「PI 膜綠色製程-VOCs 近全循環利用」為實踐綠色產品循環生產理念,幫助廠商將工作溶劑自行回收純化再利用,並將廢棄物資源化。
「路徑導向 AI 控制參數優化精準製造技術」提升工具機設備加工精度達 5 微米,幫助廠商搶攻高階半導體領域等加工市場。
「高效雙模態原子層鍍膜系統」為全球首創雙模態原子層鍍膜, 突破國外大廠專利屏障,滿足半導體 3D 高深寬比孔內鍍膜、多成份控制、原子層精密鍍膜需求。
「永續智慧能源系統」透過軟硬體系統整合,將多個低電壓的分散式能源重新聚合整理,彈性提供電力,已導入中油智慧場域應用。
「O-RAN 專網節能管理技術」為 5G 智慧節能技術,可應於電信、智慧工廠、智慧交通等多元用途,已經與和碩聯合科技合作於新店工廠佈建八台 O-RAN 基地臺之節能專網,經由基地臺節能調控,平均節省超過 50% 基地臺網路能耗。
工研院表示,在經濟部長期科技專案以及數位發展部支持之下,工研院自 2008 年首次參與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以來,至今已連續 16 年獲獎,累積 58 項殊榮,其中有超過九成投入產業,不僅讓工研院的創新能力有機會躍上國際,同時還提升臺灣產業競爭力。工研院將持續努力發展以市場為導向的創新,從研發的起點,就對焦市場需求,進而創造終端價值,以科技力為民眾生活帶來改變,助力臺灣產業轉型躍昇。
經濟部支持研發成果累計達84座大獎
經濟部次長林全能表示,經濟部技術處科技專案支持的研發成果已連續 16 年榮獲全球百大科技研發大獎,累積達 84 個獎項,提升臺灣科研實力在全球的能見度。今年由經濟部所支持的科專成果,已分別與信力生技、仁寶電腦、達邁科技、高鋒工業、旭宇騰精密科技、臺灣中油、和碩聯合科技、世大化成、全興工業、佳欣材料等廠商合作,落實創新成果產業化,為產業創造經濟價值。此外,今年有 3 項生醫技術獲獎,這已是連續第 5 年生醫成果拿下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顯示臺灣生醫研發實力已具國際級水準。
資料來源:
▍R&D World Online—R&D 100 Finalists for 2023 are announced
▍經濟部—臺灣勇奪12項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 僅次於美國 獲獎數全球第二
▍工研院—工研院勇奪八項 2023 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 淨零節能、生醫科研實力 國際發光
紀路編輯 / 王子嘉
【紀路】2022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 台灣摘12項大獎全球第二
【紀路】熊怡、洪明奇、陳建仁獲Research.com最佳科學家殊榮
【紀路】翁啟惠博士獲頒Tetrahedron Prize 台灣第一人
- 【時間軸】2025 年 1 月臺灣與國際重要新聞摘要(下)
- 臺灣 2024 年稅收 3.73 兆刷新歷史紀錄
- 2025 GFP 全球軍力排行榜 臺灣排名第 22
- 2025 鳳凰杯國際軟式飛鏢錦標賽 臺灣選手抱回 2 座亞軍、2 座季軍
- 詩人零雨獲 2025 年第 9 屆紐曼華語文學獎
❤️💛 贊助紀路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