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路臺灣】2024 年 4 月 20 日,有全球「創新界奧斯卡獎」之稱的愛迪生獎(Edison Awards)在美國佛羅里達州舉行頒獎典禮,臺灣今年共有 4 個機構憑 9 項創新技術獲得 3 金、4 銀、2 銅總計 9 座獎項,其中 8 項技術來自經濟部科技專案的研發成果,包括工研院獲 1 金、3 銀,金屬中心獲 1 銀、2 銅,紡織所拿下 1 金;以及臺大醫院以「HoloXmed」獲得金牌獎。
愛迪生獎(Edison Awards)公布 2024 年獎項,將今年的愛迪生成就獎(Edison Achievement Award)頒給 SpaceX 總裁兼營運長格溫肖特韋爾(Gwynne Shotwell) 以及 NASA 噴氣推進實驗室主任勞裡萊辛(Laurie Leshin)博士。臺灣今年共有 4 個機構 / 企業、9 項技術獲獎,獎牌數排名全球第 3。
工研院連續第 8 年獲獎
工研院連續第 8 年榮膺愛迪生獎,今年共拿下 1 金、3 銀:「創新雙標靶青光眼藥物」獲得金牌獎,比現行藥物藥效更佳的青光眼藥,不但提升小樑網排水功能,降眼壓效果優於國際大廠近 3 倍,且減輕紅眼及藥物副作用的情況,已取得美、歐等市場技術專利,技轉信力碩德,現已完成臨床一期正準備進入臨床二期試驗。
工研院「細胞功能之鑰」獲得銀牌獎,為針對異體細胞治療建立精準化、標準化的細胞篩選機制,不僅可立即過濾掉品質較差的細胞,還能將細胞與 40 種適應症搭配,找出細胞最適合的治療用途;製造成本僅目前細胞治療產品十分之一,目前已技轉給臺灣博醫能生技等國內廠商,並進入人體臨床試驗階段。
工研院「高效潔淨聚酯溶解脫色技術」獲得銀牌獎,是一藉環保水性脫色促進劑,實現聚酯織物深層脫色的技術,並能回收高品質無色聚酯原料,突破目前回收僅能再製成深色紡織品或降級使用的問題,達成紡織品回收聚酯的可回收性,可減少 45% 碳排放,目前正與國內紡織業者進行驗證當中。
工研院「高精密陣列之微型 Micro LED 全彩顯示模組」獲得銀牌獎,針對 Micro LED 所開發,克服極小化全彩製作困難及效率不彰問題,實現超高解析度 6700 PPI(滿足近眼顯示需求),具備市面上智慧眼鏡 10 倍以上的亮度,能耗較傳統智慧眼鏡少一半,使擴增實境及混合實境(AR / MR)裝置邁向新里程碑,目前已攜手宏齊、鴻海、英濟、沛錦、追風、佐臻、優美特創新材料、臺灣奈晶、信捷等上中下游廠商,進行技術落地驗證。
金屬中心獲 1 銀、2 銅
金屬中心今年以 3 項技術獲得愛迪生獎 1 銀、2 銅:「不銹鋼耐蝕暨表面硬化系統設備」獲得銀牌獎,主要解決沃斯田鐵系不銹鋼材料強度不足、耐蝕性劣化與量產性不足的問題,可以讓這項業界廣泛運用的鋼材,發展成高附加價值產品。此技術整合低溫連續性製程,不僅可彈性及大量生產,更能維持物件高硬度和高耐蝕特性,提供不銹鋼產業創新解決方案,目前已協助帆宣、萬潤、大甲永和、慶達、芳成進行產品開發。
金屬中心「微型複雜管內鍍膜系統技術」獲得銅牌獎,針對航太產業,開發全球首款運用於衛星推進系統的管內鍍膜技術,首創唯一針對內徑細僅 4 毫米之微細長特徵、彎曲管路等3D複雜幾何形狀的管件內壁,可形成高均勻性、完整而緻密的奈米級鍍膜保護層,從 2021 年起連續三年與國家太空中心合作,助攻臺灣航太產業發展,促成衛星關鍵組件國產化。
金屬中心「電極智慧化 3D 變曲率電化學加工系統」獲得銅牌獎,突破製造業加工瓶頸,結合智慧化電極成形技術,同時整合多個加工電極,可應用於難切削的加工材料、結構超薄的曲面工件、以及解決加工後材料表面不可有應力殘留等要求。已成功使用於航太渦輪扇引擎擴散器的製造驗證,並與美國喬治亞理工大學展開國際合作。
紡織所獲金牌獎
紡織所「健康照護電子布料:賦予第二顆心臟(肌肉)能量」獲得金牌獎,針對「肌少症」及老年流失肌肉量,紡織所研發 CircuitFAB 電子布料,製成穿戴式智慧載具,可透過即時體表肌電圖的生物回饋,引導長者正確肌肉運動方式,提升運動訓練成效,減少肌肉流失速度,其特色為軟性電路板,顛覆傳統硬板電路板的形象,能大幅降低成本與工序,僅為傳統製程 30%,具備親膚、柔軟、耐撓曲、高彈性與高透氣以及可耐水洗 100 次等特性,針對肌少症患者製作的腿套,作為記錄肌肉復健數據與刺激肌肉之用,讓復健師能在遠端依數據評估調整病患復健,目前正與萬九科技與佰龍機械等廠商洽談合作中。
臺大醫院獲金牌獎
臺大醫院「HoloXmed」獲得愛迪生獎金牌獎:HoloXmed 可將 2D 的 CT 掃描快速轉換為 3D 全像圖,從而提升醫學水準,與 HoloLens 2® 配合,可加深對患者解剖學的了解、完善診斷和醫學教育。HoloXmed 的解決方案兼具速度與清晰度,改變了醫學影像,增強了醫患聯繫和手術規劃。
臺大醫師、衛生福利部資訊處處長李建璋在社群平臺分享:「去年我帶著嘗試的心情,將我與台灣微軟合作的小發明報名參賽。今年初收到入圍決賽的通知,已經是莫大榮譽。我抱著平常心參加在佛羅里達舉辦的頒獎晚會,已經想好抱一個銅獎回家。當宣布銅獎不是我、銀獎也不是,我心飛了起來,第一次參賽就獲得金獎,對於一個在擔任主治醫師和教授工作之外,擠出時間發明的人來說,是一個太大的驚喜!要感謝的人很多,謝謝台灣微軟 Angela、Vincent、君傳、Falcon 還有 Daniel ,謝謝你們 follow 我的想法,讓這一切發生,Credit to Microsoft Taiwan and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Hospital !」
資料來源:
▍經濟部—經濟部創新科技囊括愛迪生獎 勇奪2金4銀2銅 締造史上最佳紀錄
紀路編輯 / 王子嘉
延伸紀路—
【紀路】2023 Edison Awards 臺灣獲8座大獎排名全球第3
【紀路】2023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 臺灣獲12項大獎全球第二
【紀路】2022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 台灣摘12項大獎全球第二
【紀路】翁啟惠博士獲頒Tetrahedron Prize 台灣第一人
【紀路】熊怡、洪明奇、陳建仁獲Research.com最佳科學家殊榮
最新收錄—
- 左萱《芭蕉的芽》獲第 18 屆日本國際漫畫獎「優秀賞」
- 【時間軸】2025 年 1 月臺灣與國際重要新聞摘要(下)
- 臺灣 2024 年稅收 3.73 兆刷新歷史紀錄
- 2025 GFP 全球軍力排行榜 臺灣排名第 22
- 2025 鳳凰杯國際軟式飛鏢錦標賽 臺灣選手抱回 2 座亞軍、2 座季軍
❤️贊助紀路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