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路臺灣】2025 年 6 月 17 日,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發布 2025 年 IMD 世界競爭力報告,臺灣前進 2 名至全球第 6,在人口超過 2000 萬的經濟體中,臺灣連續 5 年蟬聯最有競爭力國家;國人熟悉的亞洲國家方面,新加坡排名全球第 2、香港第 3、中國第 16、韓國第 27、日本第 35。
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發布 2025 年 IMD 世界競爭力年報(IMD 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依政府效能、企業效能、基礎建設、經濟表現等 4 大指標評比全球 69 個主要經濟體,臺灣今年在政府效能維持第 8 名,企業效能上升 2 個名次至全球第 4,基礎建設維持第 10 名,經濟表現則從去年的全球第 26 名上升至第 10 名,整體競爭力排名從去年的第 8 上升兩個名次至全球第 6 名。
臺灣熟悉的亞洲國家方面,新加坡排名全球第 2、香港第 3、中國第 16、韓國第 27、日本第 35。
國發會發布新聞稿指出,臺灣在「經濟表現」當中,中分類「國內經濟」與「國際貿易」及「國際投資」排名顯著進步,顯示整體經濟動能增強,尤其半導體、AI、高效能運算等領域推升整體出口表現;「就業」 及「價格」排名則呈現下滑。
經濟表現:由上年第 26 名進步至第 10 名
中分類「國內經濟」、「國際貿易」及「國際投資」排名顯著進步,顯示我國整體經濟動能增強,尤其半導體、AI、高效能運算等領域推升我整體出口表現;「就業」及「價格」排名則呈現下滑。
細項指標中,我國「經濟複雜性指數」高居全球第 2 名,「經濟韌性」與「人均 GDP 實質成長率」為全球第 4 名,顯示臺灣在經濟結構多元化、風險控管等面向具備高度競爭力,進而帶動經濟穩健成長,「人均 GDP 實質成長率」排名,由去年的第 32 名大幅提升 28 個名次。
政府效能:排名第 8 名,與去年持平
中分類「財政情勢」與「租稅政策」排名維持全球前 10 名水準,顯示我國在財政健全、稅制競爭力及法治環境等方面具備穩固基礎;「經商法規」排名較去年進步,「社會架構」排名呈略呈下滑。
細項指標中,「政府由自由選舉產生」排名全球第 1、「資金成本不會阻礙經商」排名第 2,顯示臺灣在民主治理與資本可得性方面表現突出;另「人均外匯準備」與「消費稅率」皆排名第 4,顯示我國具備充足外匯緩衝與具競爭力的低稅制優勢,為經濟穩定提供堅實支撐,並有效提振市場信心與消費動能。
企業效能:由上年第 6 名進步至第 4 名
中分類「生產力與效率」、「金融」、「經營管理」、「行為態度及價值觀」排名皆高居全球前 10 名,其中「生產力及效率」排名由去年第 9 名大幅提升至全球第 2 名,為帶動我國「企業效能」指標排名推升至全球第 4 名的重要因素。
細項指標中,我國「經理人具企業家精神」、「社會大眾信任企業經理人」及「顧客滿意度受到企業重視」排名全球第 1,凸顯企業文化具創新精神、誠信經營與高度顧客導向。此外,「企業反應快、彈性大」、「董事會有效監管公司運作」及「企業領導人有強烈社會責任感」亦高居全球第 2,「股票市場市值占 GDP 比率」與「股票市場提供企業適當財源」等資本市場指標排名第 2 與第 3,反映我國資本市場健全,能為企業成長提供穩固支撐。
基礎建設:排名第 10 名,與去年持平
中分類「技術建設」與「科學建設」維持在全球前 10 名,「教育」也進步 3 名至第 11 名,主要反映臺灣不僅具備完善的研發基礎建設,教育體系亦為科技創新與企業人才提供良好支持;「基本建設」及「醫療與環境」排名下滑,凸顯我國因應人口結構轉變與環境永續與包容性的迫切性。
細項指標中,我國「企業重視永續發展議題」排名全球第 1,顯示永續意識已深入企業核心策略;「研發總支出占 GDP 比率」、「企業研發支出占 GDP 比率」、「每千人研發人力」排名高居全球第 2,「中高階技術占製造業附加價值比率」、「25-34 歲人口中接受大專以上教育比率」及「15 歲 PISA 數理能力測驗」皆名列前 3,顯示我國人力素質、技術實力備受肯定。
就細項評比指標而言,臺灣計有 24 項評比項目名列世界前 3 名,第 1 名包括「政府由自由選舉產生」、「社會大眾信任企業經理人」、「企業重視永續發展議題」;第 2 名包括「股票市場市值占 GDP 比率」、「企業反應快、彈性大」、「董事會有效監管公司運作」、「研發總支出占 GDP 比率」、「企業研發支出占 GDP 比率」等;排名全球第 3 的細項指標包含「股票市場提供企業適當財源」、「企業對商機或威脅反應迅速」、「企業擅長以大數據分析輔助決策」、「高科技商品出口」、「中高階技術占製造業附加價值比率」等。
國發會表示,IMD 世界競爭力評比可視為國家整體經濟與社會體質的總體檢,政府審慎面對評比結果,並將其作為持續優化政策的重要參考。2025 年是充滿挑戰的一年,面對美國關稅新政與全球供應鏈重組的不確定性,政府將持續強化臺灣經濟韌性,推升國際競爭力,使臺灣在全球經濟變局中,穩中求進、持續突破。
2025 年 IMD 世界競爭力前 20 名國家依序為:
- 瑞士
- 新加坡
- 香港
- 丹麥
-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 臺灣
- 愛爾蘭
- 瑞典
- 卡達
- 荷蘭
- 加拿大
- 挪威
- 美國
- 芬蘭
- 冰島
- 中國
- 沙烏地阿拉伯
- 澳洲
- 德國
- 盧森堡
資料來源:
▍IMD—World Competitiveness Ranking
▍國發會—2025年IMD世界競爭力臺灣排名進步至全球第6名
▍中央社—2025年IMD世界競爭力排名 台灣進步至全球第6
紀路編輯 / 王子嘉
延伸紀路—
【紀路】2024 年 IMD 世界競爭力排名 臺灣全球第 8
【紀路】2023 年 IMD 世界競爭力排名 臺灣升至全球第 6
【紀路】2022 年 IMD 世界競爭力排名台灣升至全球第 7
【紀路】2021 IMD 世界競爭力評比台灣進步至全球第 8
【紀路】2024 IMD 世界數位競爭力評比 臺灣排名全球第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