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O Taiwan | 紀路臺灣
Taiwan in the World
  • 首頁
  • 世界排名
  • 國際榮譽
  • 經濟民生
  • 民主與人權
  • 生態與環保
  • 時間軸
  • 贊助
時間軸

【時間軸】2024 年 11 月國際新聞摘要(上)

by
International news November 2024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2024 年 11 月國際政治及臺灣民主、國防、主權相關新聞摘要。

11月上半:1日 2日 3日 4日 5日 6日 7日 8日 9日 10日 11日 12日 13日 14日 15日

11月下半:【時間軸】2024 年 11 月國際新聞摘要(下)

2024 年 11 月 01 日

▍忌憚康芮颱風,過去 24 小時無中國人民解放軍機艦出沒臺海 🔗

▍總統賴清德接見「荷蘭眾議院外貿暨發展委員會訪問團」德菲仕(Aukje de Vries)主席一行,感謝荷蘭眾議院對臺灣的支持,促請荷蘭政府關切臺海和平、強化雙邊關係;臺荷共享包容、多元與民主自由價值,也在半導體、再生能源以及水資源管理等領域,有密切交流;期待雙方未來在數位貿易、網路安全及創新農業等領域,持續深化夥伴關係,共同打造堅韌穩健的民主供應鏈,維護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自由貿易秩序 🔗

▍賴清德總統接見「愛沙尼亞國會外交委員會訪問團」梅馬侃(Marko Mihkelson)主席一行,感謝愛沙尼大力支持臺灣國際參與,並表示,臺灣有責任、有能力、也非常願意在各領域為國際社會貢獻更多力量。期盼雙方一起努力,持續深化夥伴關係,並與歐盟各國在各領域加強合作,共同因應威權主義擴張帶來的挑戰,確保全球的和平、穩定與繁榮 🔗

▍歐洲議會跨黨派議員團今天拜訪國防安全研究院,雙方針對烏俄戰爭、美國印太戰略、近期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行動等議題進行討論 🔗

▍世界動物衛生組織(WOAH)正式公告將臺灣列於非洲豬瘟非疫國,前總統蔡英文發文表示感謝:「感謝台灣人民的努力,台灣正式成為『非洲豬瘟』非疫國。從 2018 年開始,世界各國陸續爆發『非洲豬瘟』疫情,尤其在亞洲迅速蔓延。當時,台灣採取了嚴格的邊境管制措施,才將病毒阻絕在國境之外。不只是養豬農,我們早餐能吃到一份豬肉蛋吐司、午餐能享用一個排骨便當、晚餐能完食一碗滷肉飯,全都仰賴全體國人當時的配合。我相信大家都會記得,飛機一降落,『請勿攜帶肉製品入境』的廣播,也會記得入境時,行李百分百的檢查,如今已經變成了一種習慣。現在回想起來,當時的不便,成就現在的方便,也因為我們知道台灣豬的珍貴,所以用盡全力都要守護我們的台灣豬。謝謝一棒接一棒,全力守護台灣豬的執政團隊,謝謝林全院長、賴清德總統、蘇貞昌院長、陳建仁院長,以及卓榮泰院長。謝謝所有站在第一線協助檢疫的工作人員,謝謝勤奮工作的防疫犬,謝謝所有台灣人民。我們一起守護的台灣豬,不僅在台灣擄獲國外旅客的胃,讓我們能夠驕傲地介紹『這是台灣豬』,也讓台灣豬能夠再次外銷到各國,站上世界的舞台。今天的這份成就,屬於全體團結的台灣人」🔗

▍媒體人吳子嘉去年誣指政府採購 BNT 疫苗貪污 1 億美元,臺北地方法院今判決吳子嘉須賠償前行政院長蘇貞昌 90 萬元;蘇貞昌對此表示,「比起造謠者判賠金額的多寡,我更在意的是由法院確認了本案的事實,無論是法院調來的證人或是相關證物,甚至造謠者在法院中改口,都證明政府沒有簽訂造謠者口中所謂的契約、沒有支付訂金,更不可能有貪瀆的行為」「雖然這段時間以來,對我、對當時競選首都市長的陳時中部長、以及防疫團隊而言,傷害已經造成,但透過法院的審理,對造謠者進行懲罰,遏止毀謗的歪風,仍然是一個可貴的公道」🔗

▍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涉京華城容積率弊案,即將面臨羈押期屆滿,臺北地方法院今針對是否延長羈押召開庭訊,因關鍵被告「橘子」許芷瑜未到案,裁定柯文哲延長羈押 2 個月 🔗

▍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基金管理局公布最新基金操作績效,截至 9 月底,實際獲利收益數 1317 億臺幣、收益率 14.59%;截至 9 月底止,臺灣 10 年期公債平均殖利率 1.50%、臺灣加權股價指數上漲 23.95%、MSCI 全球指數上漲 18.66%、彭博全球綜合債券指數上漲 3.60% 🔗

▍中國中央財經大學副校長、黨委常委李建軍,10 月 18 日在北京 2024 金融街論壇年會上的演說影片在網上流傳,李建軍提及「中國的債務規模到底有多大?」指出:中央國債約 30 兆人民幣,地方債務合法的部分 42.23 兆人民幣,城投債、隱形債約 57.16 兆人民幣,加起來就是 129.39 兆人民幣(約合台幣 580 兆),相較 2023 年中國 126 兆人民幣的 GDP,占比高達 102%,遠高於 60% 的國際警戒線 🔗

▍改革開放都幾年了,中國今日起取消「出版物印刷」及「中成藥保密處方產品生產」等最後 2 項負面清單項目,等於全面取消製造業領域的外資准入限制;中國商務部外資司司長朱冰表示,製造業的限制措施「清零」後,中國將立足自身發展需要,推動電信、網路、教育、文化、醫療等領域有序擴大開放!引導更多優質外資進入資本市場進行長期投資!🔗

▍路透社報導,來自 3 個機構的 6 名中國研究人員,其中包括隸屬於中國人民解放軍主要研究機構軍事科學院的兩個機構,在一篇論文當中詳細介紹了他們如何以 Meta 的 Llama 早期版本為基礎,開發出所謂的 ChatBIT 供軍事應用;美國智庫詹姆士敦基金會副研究員張崑陽(Sunny Cheung)說:「這是第一次有實質證據顯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專家一直進行系統研究,並試圖利用開源大型語言模型的力量,尤其是 Meta 模型,來實現軍事目的」;Meta 表示:「中國人民解放軍對我們模型的任何使用都是未經授權的,並且違反了我們可接受的使用政策」,報導指出由於 Meta 的模型是公開的,因此該公司執行這些規定的手段有限 🔗

▍一份題為「顯示器是新電池」(Displays are the New Batteries)的報告示警,中國在電子顯示器製造領域的崛起,可能導致美國在軍事技術的重要組件方面依賴中國,為美國帶來國家安全隱憂;顯示器是從戰鬥機到 AR 設備日益重要的電腦化軍事裝備,能幫助部隊在戰場上疊加數位資訊,中國對顯示器產業的補貼可能將對手逐出市場,使美國的軍工產業鏈依賴中國 🔗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會見澳門候任特首岑浩輝,習近平稱一國兩制是符合國家民族根本利益!符合澳門根本利益的好制度!中央將繼續全面準確、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針!確保不會變、不走樣!岑浩輝稱對於獲得中央任命深感榮幸!將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方針!🔗

▍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公布最新數據,9 月份人民幣在全球支付的占比下滑至 3.61%,較上個月下跌 1.08 個百分點,排名下跌 1 名至第 5;前 4 名為美元佔 47.01%、歐元 22.56%、英鎊 7.41%、日圓 4.27% 🔗

▍香港公布第 3 季經濟成長僅 1.8%,低於市場預期的 3.1%,低於第 2 季的 3.2%,為去年第 2 季以來最差的一季;港府發言人預期,因為中國最近接連推出經濟提振措施,將有助於支持香港市場氣氛和活動 🔗

▍香港第 3 季「負資產住宅」抵押件數上升至 4 萬 713 件,較上季陡增逾萬件,創自 2004 年以來新高;負資產是指業主持有的房產市場價值低於原先購買時的扺押貸款價格,以致資不抵債 🔗

▍印尼新任總統普拉伯沃(Prabowo Subianto)上任後,中國接連派海警船於 10 月 21 日、24 日、25 日 3 度闖入印尼北納土納海域專屬經濟區,遭印尼驅逐;印尼外交部表示「將繼續私下對話,並透過外交努力,與其他國家進行討論」「國家在爭議水域的立場保持不變」;儘管印尼奉行「不結盟政策」,但普拉伯沃政府已表達尋求加入金磚組織,本月並將首度與俄羅斯海軍在爪哇海舉行聯合演習 🔗

▍繼禁售蘋果 iPhone 16 之後,印尼工業部再禁 Google Pixel 智慧手機,理由同樣是未達至少 40% 的零件必須是印尼製的規定;印尼智慧手機市場第 2 季由中國廠牌小米、Oppo、Vivo、韓國 Samsung 稱霸 🔗

▍歐盟、日本在東京簽署「歐盟-日本安全保障暨防衛夥伴協定」,雙方將在聯合軍演、攸關國防工業的資訊交流和太空安全等方面展開合作,包括進行聯合軍演和港口停靠等;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波瑞爾(Josep Borrell)表示「我非常高興能在這裡與岩屋毅大臣共同宣布,歐盟與日本間締結安全與防務夥伴關係」,此為歐盟首度與亞太國家達成軍事協定 🔗

▍路透社報導,北韓昨天試射「火星-19 型」飛彈進入太空深處,之後落入日本和俄羅斯之間的海域,飛行高度超越之前北韓任何一型飛彈;北韓官媒宣稱這是「全球最強的戰略飛彈」射程涵蓋美國本土全域,領導人金正恩表示:「這種新型洲際彈道飛彈向全世界證明,我們在核運載開發和製造上已取得霸權地位!」🔗

▍美國、南韓、日本發布聯合聲明,譴責北韓這次射彈明顯違反數項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的決議,並指出「此舉威脅朝鮮半島與區域和平與安全,強烈要求北韓立刻停止」「日美韓 3 國為更有效嚇阻北韓核子與彈道飛彈造成的威脅,將持續強化國防合作」;共同社報導,日本航空自衛隊出動 4 架 F-35A 戰機、4 架 F-2 戰機、及駐日美軍出動 4 架 F-16 戰機在日本海上空共同訓練 🔗

▍立陶宛知名非政府組織「藍 / 黃」(Blue / Yellow)負責人歐曼(Jonas Ohman)透露,烏克蘭和北韓部隊已在 10 月 25 日於庫爾斯克進行了首次交戰,北韓軍隊幾乎全軍覆沒,僅 1 名士兵生還;早在 6 個月前,他就掌握到有北韓士兵在白俄羅斯接受訓練,幾周前,他得知北韓軍隊正準備移轉至俄羅斯,士兵人數從原本的 1500 人增加到 12000 人,據他得到的情報,這個數字可能會增加到 88000 人;被派到俄羅斯的北韓士兵穿著俄軍制服,並取得俄羅斯身分證件以隱藏真實身分;這些士兵就像奴隸一樣,直接被移交給俄羅斯,他也聽說這些士兵收到威脅,警告他們不能在前線投降,否則他們的家人將承受苦難;歐曼認為,北韓軍隊在庫爾斯克的活動很可能只是一個試驗,他們的士兵現在被當作砲灰,如果策略奏效,他們將被合併到俄羅斯軍隊中 🔗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表示,8000 名北韓軍人已抵達毗鄰烏克蘭的俄羅斯邊境州庫斯克,「並顯示出他們完全有意讓這批部隊投入前線作戰」加入侵烏戰爭,美國將在未來幾天宣布新的對烏安全援助;美國和南韓也一致認為中國應該採取更多行動遏制平壤當局「他們很清楚我們的擔憂,也知道外界預期他們應在言語和行動上,發揮其影響力來遏制這些活動」🔗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抨擊西方對北韓派兵援俄毫無回應:「普丁正在測試西方、北約國家和南韓的反應」「假如什麼事都沒有,而且我認為目前對此事的反應什麼也沒有、是零,那麼我國邊界上的北韓軍隊數量將增加」澤倫斯基向南韓媒體表示:「如今北韓正在把你們整個地區拖入戰爭中」,澤倫斯基呼籲日本、南韓及對此事保持沉默的中國,聯合起來應對北韓 🔗

▍中國外交部例行記者會,法新社記者提問,據報導北韓士兵已抵達俄羅斯,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表示,對中國在北韓向俄派兵問題上保持沉默感到驚訝,中方對此有何回應?發言人林劍說「朝俄是兩個獨立主權國家,如何發展雙邊關係是他們自己的事。中方不掌握朝俄雙邊交往合作的具體情況」「我要強調的是,中方希望各方推動緩和局勢、致力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立場沒有改變,將繼續為此發揮建設性作用」🔗

▍美國總統大選將於 11 月 5 日投票,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持續訴求「邊境安全」,痛批毒品芬太尼危機是拜登政府對邊境管制過於鬆散、讓非法移民有機會偷渡毒品所導致;川普說他當選後將嚴厲打擊芬太尼販運銷售,甚至部署軍隊摧毀販毒集團,推動對販毒集團和毒販施以死刑的措施,要求中國停止輸出芬太尼前體物質「否則將付出沉重代價」🔗

▍英國經濟學人發出社論表態支持賀錦麗「如果經濟學人手中有票,我們會把票投給賀錦麗」,認為雖然難以期待賀錦麗是出色總統,「但至少她不會帶來災難」,而川普回鍋將為世界帶來難以承受的風險,社論並以「讓美國再次粉碎」(Make America grate again)形容 🔗

▍黎巴嫩真主黨昨天以火箭彈攻擊以色列北部,造成 7 名平民死亡,其中包括 4 名泰國勞工;以色列約有 3 萬名泰國勞工,大多從事農業,是以色列農業相關產業的重要勞動力;哈瑪斯 2023 年 10 月 7 日跨境突襲以色列,殺死 1200 人、擄走約 240 人,其中有 41 名泰國勞工死亡、31 人被綁架 🔗

▍巴基斯坦警方表示,西部地區發生炸彈襲擊事件,造成 7 人死亡包含 5 名孩童,攻擊目標是為保護小兒麻痺疫苗接種醫療人員的警員 🔗

▍主張加入歐盟的喬治亞反對黨和總統佐拉比契維利(Salome Zurabishvili)譴責大選有大規模舞弊,不接受親俄執政黨「喬治亞之夢」的勝選結果;美國民調公司艾迪生(Edison Research)表示:「喬治亞官方公布『喬治亞之夢』得票率 54%,與艾迪生估算的結果差了 13 個百分點,無法單憑正常範圍內的變動來解釋,這代表地方層級的投票可能被動手腳」「艾迪生審查後發現,統計預期結果存在廣泛的偏差,在鄉村地區的特定投票站尤其明顯」「喬治亞之夢在大城市得票率不佳,但在部分鄉村地區的得票率高達90%」🔗

▍俄羅斯法院對 Google 祭出 37 位數罰金:超過 2,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盧布(2 澗、 2 undecillion、2 的後面有 36 個零),相當於 200 億兆兆(20 billion trillion trillion)美元,理由是 Google 影音網站 YouTube 封鎖親俄頻道且拒絕支付持續在累計的罰金;根據國際貨幣基金數據,全球所有國家加起來的 GDP 約為 110 兆美元;克里姆林宮發言人承認,他無法正確唸出 2 的後面有 36 個零這個數字 🔗

▍非洲南部國家波札那執政黨波札那民主黨在本週選舉輸掉國會多數,總統馬西西(Mokgweetsi Masisi)承認敗選「將展開所有行政工作,以便順利交接政權」;波札那擁有 230 萬人口,坐擁龐大的鑽石礦藏,人民可獲得免費的醫療保健與教育,是非洲少數享有穩定和相對繁榮的國家,自 1966 年脫離英國獨立以來,波札那民主黨就一直掌握政權,迄今已 58 年 🔗

▍瑞典知名環保少女童貝里(Greta Thunberg)對美國大選也有意見:「無庸置疑,川普比另一名候選人更危險!」「但我們也別忘了,巴勒斯坦的種族滅絕是在拜登和賀錦麗政府領導下發生,有美國的資金和共謀!」「轟炸無辜兒童和平民絕不是女權主義者、進步、或人道主義,事實上恰好相反」🔗

▍非洲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表示,M 痘(Mpox, 舊稱猴痘)疫情在非洲大陸持續蔓延,用以控制疫情爆發的資金相當不足;今年迄今在 19 個非洲國家出現 4 萬 8000 多起疑似病例,其中有 1048 人不治 🔗

▍歐盟公布指標性的「2024 年氣候行動進程報告」,因為加速推廣再生能源,2023 年全球的溫室氣體排放減少了 8.3%,若扣除 COVID-19 大流行導致百業蕭條的 2020 年,為幾十年來首見的年度溫室氣體排放量大幅下降;2023 年初步資料顯示,再生能源佔歐盟發電結構的 44.7%,超過化石燃料的 32.5%、核電的 22.8% 🔗

▍西班牙 29 日遭地中海風暴侵襲,爆發的山洪與潰堤的河水造成嚴重災情,車輛堆疊在路上、橋梁坍塌、城鎮到處是淤泥,死亡人數增至 158 人;瓦倫西亞連結馬德里的高鐵幹線受到嚴重破壞,一段超過 1 公里的軌道消失,一條隧道完全被淹沒,無數段軌道受到土石流以及被洪水沖來的車輛掩蓋,當局仍在搜救下落不明者 🔗


2024 年 11 月 02 日

▍國防部於過去 24 小時內偵獲中國人民解放軍派出 5 架次共機踰越臺海中線進入我西南空域,及共艦 2 艘次在臺海周邊活動,國軍運用任務機、艦及岸置飛彈系統等手段嚴密監控應處 🔗

▍歐洲議會友臺小組主席蓋勒(Michael Gahler)向外交部政務次長吳志中表示,身為民選的歐洲議會議員,有責任持續以具體行動展現對臺灣的堅定支持,讓中國了解民主社會不容其滲透干預,進犯臺灣必付出高昂代價 🔗

▍美國 6 位聯邦眾議員奧格茲(Andy Ogles)、帝芬尼(Tom Tiffany)、威爾森(Joe Wilson)、佛萊希曼(Chuck Fleischmann)、羅斯(John Rose)、貝肯(Don Bacon)聯名致函總統拜登,指出南非全面擁抱中國共產黨,進一步引發國安疑慮,也構成挑戰,在中國的敦促下,南非正準備關閉臺灣在其首都的代表處,眾議員強烈要求拜登總統重新評估南非在 AGOA 下享有的優惠待遇 🔗

▍南非施壓我駐南非代表處遷出首都,美參議院外委會主席卡定(Ben Cardin)發布聲明,指南非此舉令人深感憂心,偏離與臺灣保持非正式關係國家的標準做法,「聯大第 2758 號決議可能會讓外界相信中國對這項決議性質及歷史的錯誤描述,這不只進一步孤立臺灣、損害臺灣安全,還可能創下令人不安的先例」「聯大 2758 只涉及中國在聯合國的代表權問題。它沒有定義臺灣地位,也沒有規定任何國家就其與臺灣關係所做的主權決定」「中國透過刻意扭曲聯大 2758,向其他國家及多邊組織施壓,要求其降級或斷絕與臺灣的關係。國際社會必須團結,反對中共在主權國家對待臺灣方面採取脅迫策略,刻意扭曲國際聲明及決議,以削弱臺灣在世界各地受到的支持」🔗

▍美國、南韓在華府舉行外交與國防部長 2+2 會談,聯合聲明關切中共在臺灣周邊舉行軍演導致緊張局勢升級、北韓與俄羅斯深化軍事合作、持續非法移轉武器及北韓向俄部署兵力等議題;聲明重申,北韓對南韓的任何核攻擊都將遭快速、壓倒性、果斷回應;聲明強調維護臺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為國際社會安全與繁榮不可或缺要素,一致認為不應採取進一步破壞臺海和平穩定的行動,美韓對臺灣問題的基本立場不變,包括以和平方式解決兩岸問題 🔗

▍美國外交關係協會研究員劉宗媛以「為何中國不願放棄失敗的經濟模式」為題在 Foreign Affairs 期刊撰文,指出中國將在美國總統大選之後宣布重大的財政刺激政策,還預告此輪政策「規模將會相當大」,她認為中國政府近期的財政刺激政策確實可能實現短期目標,但難以解決長期問題;面對經濟放緩的中國,美國政府制定對中策略時,除了評估習近平的野心,更需要現實地評估他的能力與限制,華盛頓應該避免過度關注中國的威脅,而忽視未來重新定義美中關係的潛在機會 🔗

▍CNN 報導,最新衛星影像顯示,中國似乎正在打造擁有大型開放平頂的輕型船艦,「表面上是民用的航艦,作為某種用於海洋研究的科研船」,實際可能將作為中國海警起降直升機或無人機 🔗

▍中國媒體報導,在中央推出刺激房市措施後,房市止跌回穩!10 月房市成交量年增 0.9%,較 9 月「激增」12.5 個百分點,在連續 15 個月下跌後首度轉為正成長!🔗

▍北韓官媒報導,北韓與俄羅斯外長在莫斯科會談,雙方重申致力履行領導人今年 6 月簽署的「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條約;條約內容包括,締約方之一遭到侵略時,必須互相提供軍事和其他援助 🔗

▍美國國防部宣布,新增 4.25 億美元軍援烏克蘭,「美國將持續供應,以因應烏克蘭亟需的作戰需求,防衛俄羅斯侵略」🔗

▍俄羅斯軍方發佈消息,再奪烏克蘭東部頓內茨克地區兩座村莊;法新社分析,俄軍今年 10 月占領烏克蘭國土達 478 平方公里,為自 2022 年 3 月俄烏戰爭開打初期以來的最高紀錄 🔗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警告,「數以千計的首批北韓軍人已經接近烏克蘭邊界。烏克蘭人在對抗他們時將被迫保衛自己。而全球將再度旁觀」,北韓在軍事能力、飛彈部署與武器生產方面取得進展,「不幸的是,他們現在將學習現代戰爭」「烏克蘭已確定北韓軍人派駐於俄羅斯的每一個位置」,但西方盟友尚未提供烏克蘭所需的遠程武器,「全球真正希望俄烏戰爭不要擴大的每一個人,絕對不能袖手旁觀,必須採取行動。在談到無法接受戰爭升級與擴大時,大家必須言行一致」🔗

▍美國宣布重新調整軍事配置,美軍航空母艦「林肯號」打擊群準備離開中東,同時增派 B-52 遠程轟炸機、戰機、加油機、驅逐艦赴中東,代表美軍在中東地區將有一段時間沒有航空母艦,「若伊朗及其合作夥伴或代理人利用此刻針對美國在中東的人員或利益,美國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保護我方的人」🔗

▍黎巴嫩衛生部發布消息,以色列在未發布撤離警告下對其東部地區發動空襲,造成 52 人喪生、72 人受傷 🔗

▍伊朗最高領袖哈米尼(Ayatollah Ali Khamenei)今天在演講時表示「美國和猶太復國主義者政權這些敵人應該知道,他們對伊朗、伊朗人民和抵抗陣線所做的一切將招致強烈回應!」🔗

▍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賀錦麗抨擊,川普曾承諾「富士康」會在威斯康辛州大舉投資 100 億美元、創造上萬個工作機會,「他聲稱富士康很快會進駐威斯康辛州,號稱世界第 8 大奇蹟,但這又是一張空頭支票,一個典型的光說不練的人」「川普是美國史上讓製造業工作流失最多的人之一!」🔗

▍美國商務部發布消息,全球第 3 大晶圓代工廠、總部設於紐約的格羅方德(GlobalFoundries)在未經授權下,提供晶片給被列入黑名單的中國中芯國際子公司,處 50 萬美元罰金;中芯國際涉嫌與中國軍工業複合體有關,2020 年被美國列入貿易限制實體清單;格羅方德聲明稱,這個「無意行為」是在中芯國際列入清單前因資料輸入錯誤而發生,導致公司在沒有許可證情況下意外運出遺留的晶片,格羅方德對此感到遺憾 🔗

▍道瓊工業指數宣布,將 AI 晶片巨擘輝達(Nvidia)納入成分股,11 月 8 日起生效,同時移除英特爾(Intel)自 1999 年以來在道瓊工業指數成分股的位置 🔗

▍英國保守黨在今年 7 月國會選舉經歷史上最大挫敗後,今天選出前商業暨貿易大臣巴登諾克(Kemi Badenoch)取代前首相蘇納克擔任黨魁,成為英國主要政黨首位非裔女黨魁,她承諾要帶領全黨革新,指保守黨一度朝中間派靠攏左翼,必須回歸黨內傳統,分析指她可能支持縮小政府、帶來右傾色彩,並挑戰她所稱的體制化左翼思維 🔗

▍有 196 國參與的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 16 次締約方會議(COP16)在哥倫比亞舉行,會議同意創立一個代表原住民利益的常態性機構,供聯合國做自然保育相關決定時諮詢,成為本屆會議首個重大突破 🔗

▍日本 2011 年發生 311 大地震,海嘯造成福島第一核電廠發生核子事故,東京電力公司今天首次成功從圍阻體內取出少量熔融核燃料團塊,大小約 5公釐、重量約數公克;總計有約 880 公噸的熔融核燃料團塊待處理,取出這些團塊被視為廢爐最大難關 🔗

▍西班牙 29 日遭地中海風暴侵襲,死亡人數增至 211 人,洪災已發生 3 天,仍有數十人下落不明,罹難人數可能再增加 🔗


2024 年 11 月 03 日

▍國防部於過去 24 小時內偵獲中國人民解放軍派出 27 架次共機,其中 14 架次踰越臺海中線進入我北部、中部、東南、西南空域,及共艦 6 艘次、公務船 3 艘在臺海周邊活動,國軍運用任務機、艦及岸置飛彈系統等手段嚴密監控應處 🔗

▍日本產經新聞報導,美國密西根州今年 8 月舉行的多國軍事演習中,有臺灣軍隊參與演習,並較去年擴大規模 🔗

▍外交部證實,加入烏克蘭國際志願軍的臺灣人吳忠達不幸在前線陣亡,成為繼曾聖光後,第 2 位在俄羅斯侵烏戰爭中陣亡的臺灣志願兵 🔗

▍臺灣駐立陶宛代表處發布消息,與立陶宛中央計畫管理局簽署第 2 份合作備忘錄,將追加 500 萬美元資金與立陶宛合作推動烏克蘭重建計畫,用於支持烏克蘭的教育重建、幫助戰後退伍軍人復健與重新融入社會、爆破危險物處理訓練等 🔗

▍港媒南華早報報導,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進行模擬戰,結果顯示僅需 3 部陸基雷達就能在 180 公里外偵測到隱形戰機,沒有隱形能力的戰機可在 450 公里外就被發現,意味著 F-22 或 F-35 在進入使用精確飛彈對地攻擊所需的 24 公里範圍前就會被偵測到;F-35可攜帶射程超過 900 公里的巡弋飛彈 🔗

▍中國每年結婚人數從 2013 年近 1347 萬對高峰,降至今年前 3 季結婚登記只剩 474 萬多對,較去年同期再減少 94 萬對 🔗

▍中國廣州出現多家連鎖餐飲業者因財務問題「資金鏈斷裂」無預警大規模關店,令大批員工瞬間失業,消費者的預先儲值卡無法使用 🔗

▍北韓發布一份白皮書,指控南韓總統尹錫悅有關戰爭的「魯莽」言論、背棄兩韓協議要項、與美國一起從事核戰計畫,並尋求與日本、北約組織更密切的關係,「南韓愈來愈壞的軍事舉措,只會產生矛盾後果,讓北韓以指數般速度儲備核武,並進一步發展核攻擊能力」🔗

▍南韓、美國、日本今舉行聯合軍演,出動美軍 B-1B 核子轟炸機、南韓 F-15K、KF-16 戰鬥機、日本航空自衛隊 F-2 戰機,南韓軍方表示「這次演習展現出韓美同盟在整合擴大嚇阻力的承諾,以因應北韓日增的核子及飛彈威脅」🔗

▍以色列軍方發佈消息,在黎巴嫩南部擊斃真主黨納瑟旅火箭部隊指揮官法烏爾(Jaafar Khader Faour),他應為去年 10 月以來多次攻擊以色列負責;在黎巴嫩抓到一名真主黨資深特工,已送往以色列接受調查 🔗

▍巴勒斯坦醫護人員表示,以色列軍隊今天加強轟炸加薩走廊,造成至少 23 人死亡,逾半集中在北部地區;哈瑪斯衛生部表示,以軍對北部地區發動攻擊,導致他們無法為數以千計的兒童接種疫苗 🔗

▍俄羅斯軍方發佈消息,再奪烏克蘭東部一處村莊維奇涅韋(Vichneve),此地距離烏東後勤樞紐波克羅夫斯克(Pokrovsk)僅數十公里遠 🔗

▍親俄羅斯、反對軍援烏克蘭的匈牙利總理奧班(Viktor Orban)今天宣稱,若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贏得大選,烏克蘭與俄羅斯就會展開和平協議,屆時「歐洲就不能繼續支持戰爭」「因為歐洲無法獨自承受這場戰爭帶來的負擔」🔗

▍颱風潭美、康芮接連重創菲律賓,共造成 150 人罹難、影響 853 萬人、損失逾 116 億披索(約 63 億台幣),菲律賓宣布 11 月 4 日為全國哀悼日,悼念死於風災的民眾 🔗

▍巴基斯坦第 2 大城拉合爾市(Lahore)空氣汙染空前嚴重,昨天記錄到史上最差的空氣品質指標數值 1900,當局採取緊急應變措施,包括下令居家上班、關閉小學校園、敦促市民待在室內、保持門窗緊閉等 🔗


2024 年 11 月 04 日

▍國防部於過去 24 小時內偵獲中國人民解放軍派出 44 架次共機,其中 37 架次踰越臺海中線及進入我西南、東南空域,及共艦 6 艘次、公務船 1 艘在臺海周邊活動,國軍運用任務機、艦及岸置飛彈系統等手段嚴密監控應處 🔗

▍空軍今舉行年度重大演訓「天龍操演」進行「防空攔截暨 AGTS 射擊」、「訓練彈投擲」、「紅外線飛彈射擊競賽」、「潛力裝掛競賽」及「憲兵部隊輕兵器射擊競賽」等競賽課目、驗收年度成果 🔗

▍軍方人士證實,臺灣軍購美國 29 套海馬斯多管火箭系統(HIMARS)首批已在 10 月抵臺,目前正由陸軍 58 砲指部實施接裝訓練;臺灣採購的是高機動性的 M142 配備輪型底盤,可直接透過公路系統運行;根據美方日前發布,此案也包含 64 枚射程達 300 公里、具有導向功能的陸軍戰術區域飛彈(ATACMS);海馬斯如部署在中部,射程將可涵蓋共軍可能登陸的全臺海岸 🔗

▍賴清德總統主持海軍第一艘國造二級作戰艦艇安龍典禮,期盼「國艦國造」穩健前進、持續提升國防工業實力,讓海軍弟兄姊妹有更先進、安全的裝備,執行守衛海疆的任務,強化守護海疆戰力 🔗

▍中國國民黨立委提出財劃法部分條文修正意圖「以地方包圍中央」,今在財委會審查,民進黨立委林楚茵、吳秉叡、范雲、張雅琳、王定宇、賴瑞隆、陳俊宇、沈伯洋輪番發言反對,要求修法應再充分討論;立委沈伯洋表示「國民黨提了一個法案,可能直接讓國防預算砍半、社福預算開天窗,然後把『省』下來的錢直接給各個地方政府,但連地方政府要拿這些錢做什麼都不說。進階的花東三法。我們今天花了一整天不斷地發言,把這個不合理的法案論述到底,並要求至少要讓以後無法運作的中央單位來表示意見。結果,剛剛三位國民黨的委員陳玉珍、李彥秀、王鴻薇,突然宣布吃便當然後就集體離席」;召委陳玉珍傍晚宣布休息、休息後即欲進入「逐條審查」,引發民進黨立委不滿爆發衝突,最後宣布 11 月 6 日再戰 🔗

▍網紅「愛莉莎莎」在今年總統大選開票當晚得知柯文哲敗選,發文稱「監票團隊傳來的,我輸得起,但因為做票才輸我真的無法喔…,原來投票箱內層都藏一堆票?」暗示中選會以不正當手段為特定候選人增加得票,中選會提告 21 人涉加重誹謗;北檢 10 月 30 日以罪嫌不足為由予不起訴處分;中選會主委李進勇表示,尊重司法裁決,但非常遺憾;選舉牽涉國家根基,不是不能評論,但要負比較高的責任,要了解、調查後再適當評論,才是公道且符合文明社會該有的態度 🔗

▍中國媒體報導,中國證券業今年前 3 季整體淨收入年減 38%,有 8 成業者的淨收入較去年同期衰退,龍頭券商中信建投淨收入年減幅超過 6 成、海通證券年減 5 成、中信證券年減 4 成;第 3 季雖較去年同期仍有差距,但比起前兩季的寒冬,已明顯回暖!🔗

▍媒體報導,中國地方政府為解決財政不足問題,以詐騙等理由凍結企業資金或罰款,其中廣州去年至今有近萬家企業遭其他省「異地執法」,媒體形容這是各個地方政府跨省以「遠洋捕撈」逐利 🔗

▍中共官媒央視披露,山東破獲「軍字號特供酒」製假案,以食用酒精加色素香精勾兌的假酒,包裝貼上部隊標誌打著「軍中茅台」等名號售價數百甚至上千,實際成本僅 3 塊人民幣 🔗

▍往年號稱「美國大選指標」的中國「義烏指數」,本屆因為美國兩黨都拒絕使用中國製造,只銷售美國製造的產品,導致義烏的大選周邊商品訂單慘澹 🔗

▍中國 1 日宣布開放南韓、斯洛伐克、挪威、芬蘭、丹麥、冰島、安道爾、摩納哥、列支敦士登等 9 國試行「免簽入境」政策;韓媒引述消息人士表示,韓方事前完全不知情 🔗

▍歐盟外交及安全政策高級代表波瑞爾(Josep Borrell)訪問首爾與南韓國防部長金龍顯會面,雙方聲明對北韓派兵援俄表示深切憂慮及強烈譴責,同意與國際社會攜手合作,嘗試阻止俄羅斯與北韓的軍事合作;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對北韓部隊赴俄且可能部署至烏國衝突地區的相關報告表示非常擔憂,「必須盡一切努力,避免這場衝突國際化」呼籲各方為終結戰爭付出有意義的努力 🔗

▍菲律賓舉行三軍聯合演習,包括在南海進行奪島、兩棲反登陸演訓、以及應對資訊戰,菲律參謀總長布勞納表示「以南海為例,明明是中國海警船或民兵船來衝撞我們的船艦,但他們卻反指是我們跑去撞他們」,強調需反制戰時敵人散布的不實消息,「菲律賓軍當今要務是積極應對危及主權的外在威脅,希望不只是軍方,平民也需為緊急情況作好準備」🔗

▍路透社報導,馬來西亞 10 月初向越南發出抗議信,指責越南擴建南海柏礁(Barque Canada Reef),迄今未收到回應;有媒體指出越南正在這處島礁上修建簡易跑道,但馬來西亞也宣稱對這座島礁擁有主權;除了越南、馬來西亞之外,南沙群島附近海域被多國聲稱擁有主權,包括中國、馬來西亞、越南、汶萊、菲律賓、臺灣 🔗

▍路透社報導,為規避美國關稅,中國企業一直在遷移太陽能設備製造廠,隨著美國擴大對越南課徵關稅,中國太陽能最新目標是移往印尼和寮國設廠;美國的太陽能設備進口量去年達創紀錄的 150 億美元,雖然 2023 年幾乎沒有任何設備直接來自中國,卻有約 8 成來自越南、泰國、馬來西亞、柬埔寨,即中資工廠所在地 🔗

▍美國加州破獲一起重大的芬太尼毒品案,查獲 30 公斤、約 33 萬顆藥丸,劑量足以讓 1/4 的加州人口喪命;今年 1 月以來,加州國民兵已查獲超過 2260 公斤的芬太尼粉末與 960 萬顆混有芬太尼的藥丸;美國國會今年 4 月發布報告指出,中國自 2018 年起用稅收優惠、贊助等補貼方式,鼓勵化學公司、實驗室非法製造至少 17 種合成毒品,包括 14 種芬太尼或類似物,及製作這類毒品的前體物質,走私到美國、墨西哥、澳洲、英國、德國等國,報告指「中國用國家力量製造毒品,毒害美國人是中國的國家政策」,全球幾乎所有的芬太尼前體物質都是中國生產 🔗

▍距離投票不到 48 小時,美國大選選戰進入白熱化,川普聲稱「只有選舉存在舞弊他才可能輸給錦麗聲」,並稱關鍵搖擺州賓州的民主黨人「正竭盡全力竊取大選」🔗

▍美國總統大選 11 月 5 日投票,伊朗駐俄羅斯大使表示,俄羅斯將在當天發射火箭將兩顆伊朗高解析影像衛星送入軌道 🔗

▍慶祝紀念 1979 年人質危機,數以千計的伊朗人在美伊斷交前的美國駐德黑蘭大使館前集會並焚燒美國國旗,包括許多學童和學生在內,群眾高唱革命歌曲,高呼口號「美國去死!以色列去死!」伊朗 1979 年發生伊斯蘭革命,迫使美國支持的巴勒維國王流亡美國,原本流亡的穆斯林領袖何梅尼回伊朗掌權,並唆使學生衝進美國使館將 52 名工作人員扣為人質長達 444 天,此後伊朗每年都對此慶祝 🔗

▍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走訪黎巴嫩邊境向以色列士兵表示:「我想要把話講清楚:不管有沒有達成協議,要讓北部居民恢復和平安全、讓北部居民安全回家,關鍵都在將真主黨逼退到利塔尼河(Litani River)以外地區」「任何重新武裝的企圖都將成為目標。針對我們而採取的任何行動都將予以堅定地回應」;以色列軍方表示,今天有超過 100 枚砲彈從黎巴嫩射到以色列境內,部分遭到攔劫,更多落入無人居住地區;以軍今天繼續對黎巴嫩和加薩走廊進行軍事行動 🔗

▍以色列國會日前投票通過禁止聯合國近東巴勒斯坦難民救濟工作署(UNRWA)在其境內運作,以色列今正式通知聯合國,撤銷以色列與 UNRWA 之間的協議,斷絕關係,「UNRWA 是加薩走廊問題的一部分,而非解決辦法的一部分。UNRWA 有員工參與 10 月 7 日大屠殺,有許多雇員就是哈瑪斯成員」;UNRWA 發言人稱「UNRWA 是人道救援加薩的支柱」,此舉將導致加薩走廊的國際人道救援行動崩潰;以色列則表示「即便是現在,絕大部分送至加薩的人道援助是透過其他組織提供,UNRWA 只占 13%」🔗

▍仿效網紅拍攝手法的加薩孩童影片在網路上發酵,向外界展示加薩貧困的生活、難民營一日生活、人道物資開箱、以軍飛彈來襲的警報聲、天空中的以色列無人機、轟炸下的斷垣殘瓦等;報導指這些影片呈現出拍攝剪輯的專業,包括攝影場景、遠近等,還搭配英文字幕,其中一位 10 歲小女孩 Renad 的影片大受歡迎已成為商標,7 個月以來已有超過 87 萬人訂閱 🔗

▍土耳其外交部表示,向聯合國提交一封由 52 國和兩個組織聯名的信函,呼籲所有國家停止運送武器和彈藥給以色列「向以色列出售武器意味參與其『種族滅絕』行動!」簽署國包括中國、伊朗、俄羅斯、巴西 🔗

▍以色列軍方發佈消息,擊斃真主黨高階指揮官黎達(Abu Ali Rida);真主黨表示,今天向以色列北部城市薩法德(Safed)發射火箭 🔗

▍備受俄羅斯干預的摩爾多瓦總統決選結果出爐,親歐盟的現任總統桑杜(Maia Sandu)以 54.94% 的選票擊敗親俄對手斯托亞諾格洛(Alexandr Stoianoglo)的 45.06%,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為桑杜贏得連任和摩爾多瓦的「歐洲未來」道賀;開票結果顯示,桑杜在國內的部分只拿下 48.8% 的選票,輸給斯托亞諾格洛的 51.2%,但桑杜獲得 8 成的國外僑民選票支持,扭轉了局面;摩爾多瓦(Moldova)是位於東歐的內陸國家,曾是蘇聯加盟共和國;摩爾多瓦警方正在調查俄羅斯涉嫌透過有組織的運輸將居住在俄羅斯的人送往白俄羅斯、亞塞拜然、土耳其,讓他們在這些國家的摩爾多瓦外交館處投票 🔗

▍西班牙瓦倫西亞發生毀滅性洪災已經 5 天,罹難人數上升至 217 人,還不確定有多少人失蹤;不滿政府救災牛步,總理桑傑士(Pedro Sanchez)和瓦倫西亞自治區主席馬松(Carlos Mazon)勘災時遭氣憤的民眾丟泥巴,試圖安撫氣憤群眾的國王菲利佩六世(Felipe VI)、王后雷蒂西亞(Queen Letizia)也被爛泥擊中 🔗

▍印度一輛巴士墜入喜馬拉雅山脈深谷,造成至少 36 人死亡、多人重傷 🔗

▍印尼東部佛羅雷斯島(Flores Island)上的勒沃托比拉基拉基火山(Mount Lewotobi Laki-Laki)噴出爆炸性熔岩,造成至少 9 人喪生 🔗


2024 年 11 月 05 日

▍國防部於過去 24 小時內偵獲中國人民解放軍派出 20 架次共機,其中 16 架次踰越臺海中線及其延伸線進入我中部、西南、東南空域,及共艦 6 艘次在臺海周邊活動,國軍運用任務機、艦及岸置飛彈系統等手段嚴密監控應處 🔗

▍賴清德總統接見巴拉圭共和國國會暨參議院議長努內斯(Basilio Gustavo Núñez Giménez)伉儷訪問團,感謝巴拉圭支持臺灣國際參與;臺灣和巴拉圭不論是在教育、醫衛、農牧或是基礎建設、婦女賦權等,都有豐碩合作成果,希望與巴拉圭持續推動各項有利民生的合作計畫,創造兩國人民最大福祉;努內斯議長表示,他帶來貝尼亞總統的堅定表述:巴拉圭對臺灣來說不僅是好朋友,更是在共同尋求繁榮道路上的堅定夥伴;巴拉圭國會堅定反對在區域間任何形式的緊張情勢提升,國與國之間應有自由航行的權利,同時在人權、自由、民主上相互尊重 🔗

▍蕭美琴副總統接見美國愛達荷州州長李睿德(Brad Little)經貿訪問團,表示很高興能共同慶祝臺灣與愛達荷州締結姐妹關係 40 週年,感謝愛達荷州與臺灣長久的夥伴關係,期盼雙方未來在經貿合作上持續穩健發展。(編按:相對於總統的新聞,總統府發布副總統在總統府會晤訪賓的新聞,長期存在「力求簡短」的問題,包括吝於披露訪賓說了些什麼,這顯然缺乏尊重,也有違公開透明)🔗

▍立陶宛反對黨社會民主黨在國會選舉勝出,該黨總理候選人帕魯克斯(Gintautas Paluckas)受訪提及,他認為當初立陶宛准許開設臺灣代表處是「外交錯誤」;外交部表示,臺立兩國都是面對威權擴張威脅的前線民主國家,也是共享自由民主法治價值的重要民主夥伴,臺灣代表處的名稱是雙方政府審慎協商後的共識,將持續強化與民主國家的韌性團結 🔗

▍歐洲議會展開歐盟新一屆執行委員聽證程序,候任貿易執委塞夫柯維奇(Maros Sefcovic)回應歐盟與臺灣貿易關係表示,臺灣是歐盟重要且理念相近的夥伴,雙方貿易和投資對話已擴大到研發領域,並正討論更多數位貿易領域的合作;臺灣企業於歐洲有兩個非常重要投資案,即台積電在德國德勒斯登投資逾百億歐元的晶片廠,以及輝能於法國敦克爾克投資逾 50 億歐元的電池廠,展現臺灣與歐盟經貿關係的潛在可能性 🔗

▍國際奧會(IOC)要求國際實用射擊聯盟(IPSC),明年起台灣實用射擊協會(IPSC Taiwan)參加國際賽事需改為 IPSC Chinese Taipei,並不得使用國旗,只能使用中華奧會會旗 🔗

▍監察院代表以「區域外正式會員」身份出席伊比利美洲監察使聯盟(FIO)年會,突破過去 20 多年來只能以觀察員身分參加 FIO 年會的限制,邁向新里程碑;本屆 FIO 會員大會,各國會員對於監察院成為 FIO 區域外正式會員表示熱烈歡迎,以鼓掌方式一致通過 🔗

▍中國國民黨、民眾黨第 6 度聯手擱置明年度總預算案;立法院會今天在行政院長卓榮泰完成總預算案詢答後,民進黨團提案交付委員會審查,表決結果 48 票贊成、58 票反對,再度不通過 🔗

▍藍白持續擱置中央政府總預算案,影響國防民生,包括明年軍公教加薪 3%、軍購合作、潛艦國造後續艦、快速布雷艇、無人機產業園區開發案等;國防部長顧立雄表示,國防預算如果不能審議通過,國際將質疑臺灣自我防衛的決心;行政院長卓榮泰表示,總預算案不止是國家人民、臺灣的大事,也是世界一件重要的事 🔗

▍著有 The Tragedy of Great Power Politics 的美國國際關係學者米爾斯海默(John Mearsheimer)接受專訪表示,美國有防止東亞中國霸權的戰略利益,「中國若侵略臺灣,我認為美國人會為了保衛臺灣而戰鬥和犧牲。我希望事情不會發展到那一步,但我認為對美國而言,確保中國不會拿下臺灣很重要」,關於美國民眾不支持美國出兵的疑慮,他說,美國政府將不遺餘力地去影響有關當前情勢的論述:中國是致命威脅 🔗

▍英國智庫國際戰略研究所(IISS)理事會主席、前經濟學人總編艾默特(Bill Emmott)出版著作 Deterrence, Diplomacy and the Risk of Conflict over Taiwan,分析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和中共各自箝制、嚇阻對方的策略,尤其是針對臺灣海峽;中共的策略是擴充軍力,讓美國和西方陣營覺得如果和中國開戰,將要付出極大的代價,同時又試圖說服西方與美國,臺灣沒重要那麼,不值得為它捲入大規模戰事;但結果是,中共越是擴充軍力,想讓美國覺得軍事介入代價高昂,卻越是讓美國人覺得「中國確實要入侵臺灣了,臺灣急需保護!」所以我們看到美國近年加強在亞太地區的部署、包括海軍陸戰隊去到臺灣,以及迫使日本、菲律賓等國加大自身的防禦並加大和美國之間的合作 🔗

▍新華社報導,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到湖北考察調研、視察空降兵軍,說很高興這些年空降兵部隊武器裝備體系建設取得積極成效!強調要加強練兵備戰,建設一支強大的現代化空降兵部隊!🔗

▍中媒第一財經刊載星圖金融研究院付一夫評論文章,認為如果川普勝出,對中國加徵關稅是很可能發生的事情,將對中國出口構成壓力,使得對外貿易受阻,可預期中國經濟成長空間將受到壓制,政府提出提振內需等政策的必要性與可能性將跟著增加;如果賀錦麗當選,中國外貿政策難有實質性鬆動,也不會大幅偏離現狀,美國相關領域的需求依然可以拉動中國出口,外貿環境相對地較為可控 🔗

▍路透社報導,根據知情人士及企業文件,億萬富豪馬斯克旗下 SpaceX 基於「地緣政治風險考量」,要求製造商在臺灣以外的地方進行生產,已促使至少 1 家供應商將產線移往越南 🔗

▍南韓合同參謀本部發布消息,北韓今天清晨發射多枚短程彈道飛彈至朝鮮半島東部海域,10 月 31 日以來第 2 次、今年第 13 次;日本防衛省研判,至少有 7 枚飛行最高高度約 100 公里、飛行距離 400 公里,均落在日本專屬經濟區(EEZ)外側的日本海 🔗

▍南韓國防部表示:「我們了解目前有 1 萬多名北韓軍人在俄羅斯,其中有相當多的官兵移動至包括庫斯克在內的前線」🔗

▍日本神奈川縣橫須賀市發布消息,已接獲外務省通知,美軍核動力航空母艦「喬治華盛頓號」將在 11 月中下旬抵達美國海軍橫須賀基地展開部署 🔗

▍美國大選投票日前夕,川普、賀錦麗各自舉行選前最後一場競選造勢活動,都宣稱自己即將勝選,支持者都說絕不能讓對方贏 🔗

▍美國情報機構警告,與俄羅斯有關的假資訊行動正誣指搖擺州的官員打算作弊影響結果,「俄羅斯是最活躍的威脅」「這些行動可能煽動暴力,包括針對選務官員」,預料這類行為直到投票日和接下來數週會愈來愈嚴重 🔗

▍烏克蘭發佈消息,俄軍對東南部札波羅熱州(Zaporizhzhia)首府札波羅熱市前線附近的 1 個基礎建設設施進行打擊,造成 6 人死亡、9 人受傷 🔗

▍以色列總理尼坦亞胡開除國防部長葛朗特(Yoav Gallant),「在戰爭期間,總理與國防部長之間的信任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重要。在過去幾個月,這種信任已被削弱」,他已任命現任外交部長卡茨接替國防部長職位;與總理不同調,葛朗特主張應考慮與哈馬斯達成釋放人質的協議 🔗

▍以色列軍空襲加薩走廊北部,擊中貝特拉希亞鎮(Beit Lahiya)兩棟房屋,至少造成 20 人死亡;以軍空襲加薩市和中部迪爾巴拉(Deir Al-Balah),造成至少 6 人死亡;以色列今天再對加薩走廊北部發布疏散令:「那些還留在家中和收容中心的人,你們正在冒生命危險。為了安全起見,你們必須往南走」🔗

▍Facebook 母公司 Meta 因為在南韓擅自收集了約 98 萬名韓國臉書使用者在宗教、政治觀和性議題方面的資料,並讓約 4000 家廣告商利用這些資料,被南韓當局處以 216 億 2000 萬韓元罰款(約 5 億台幣)罰款 🔗

▍日本厚生勞動省公布人口動態統計,今年上半年出生人數約 32 萬 9000 人、年減 6.3%,推估今年一整年出生人數可能首度跌破 70 萬人,繼去年後再創新低,也將是連續第 9 年創統計史新低紀錄;今年上半年死亡人數 80 萬 274 人,較去年同期增加 1 萬 3927 人 🔗


2024 年 11 月 06 日

▍國防部於過去 24 小時內偵獲中國人民解放軍派出 12 架次共機,其中 9 架次踰越臺海中線及進入我西南空域,及共艦 9 艘次在臺海周邊活動,國軍運用任務機、艦及岸置飛彈系統等手段嚴密監控應處 🔗

▍海巡署第 3 艘 1000 噸級「連江艦」交船、暨「花蓮艦」命名下水典禮在基隆舉行,海委會主委管碧玲表示,已交船的 1000 噸級臺中艦、彰化艦這兩年經歷對岸數次軍演,英勇在海上對應中國艦艇,今天交船及命名的 2 艘艦艇,未來能讓海巡有更充足能量應處對岸騷擾,維護臺海安全,守護海上治安 🔗

▍強化國防戰力,今年初入伍、首梯一年期義務役男今於南測中心實彈射擊國造紅隼火箭彈,驗證官兵反裝甲武器成效 🔗

▍總統賴清德在社群平臺發文,恭喜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勝選,「我有信心,臺美之間長期以來的夥伴關係,建立在共享的價值與利益之上,將繼續扮演區域穩定的基石,為雙方國民帶來更昌盛的經濟繁榮」;在川普任內擔任國安顧問的歐布萊恩(Robert O’Brien)轉發賴總統推文,表示這對美國及夥伴而言是個偉大的夜晚,感謝賴總統對美國候任總統的祝賀 🔗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今天繼續審查財劃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中國國民黨輪值會議主席陳玉珍在黨團總召傅崐萁等數十位同黨立委包圍下,宣布進入逐條討論,快速宣讀相關條文,在相關條文均未獲修法共識下,前後僅歷時 3 分鐘即粗暴宣布財劃法修法「審查完成」全案保留送出委員會、並火速宣佈散會 🔗

▍高雄市長陳其邁列席立法院財政委員會,表示他受邀列席卻沒有發言機會,他準備了很多資料,來到現場才知道被騙了,令人遺憾;國民黨團版本中列首都分配稅額達 3% 受各縣市批評,陳其邁指出,高雄面積是臺北的 11 倍大、很多重工業導致碳排是臺北的 5 倍、高雄市電廠發電 500 億度只用了其中 6 成電其他都南電北送;希望立院修財劃法能考量到中南部,必須考量到地方政府的發展經濟、人口結構、區域治理等各方面,切勿以黨派角度出發來看財政收支劃分,希望等行政院的版本提出後,統合中央與地方政府的意見,再一起討論 🔗

▍統促黨中央委員張孟崇及其妻子洪女,涉嫌收受中國 7400 萬台幣資助為特定公投議題、罷免對象、候選人、政黨宣傳,嘉義地檢署日前偵結,依反滲透法等起訴;內政部今表示,統促黨系統性、組織性地為中國在臺發展組織、接受中國資助介入選舉、破壞治安、侵害人民集會權利,顯有危害自由民主憲政秩序情形,將依政黨法查處、掌握事證,聲請憲法法庭解散 🔗

▍中國媒體報導,根據日本方面的消息,共軍航母「山東艦」今年第 3 次進入西太平洋,由飛彈驅逐艦延安艦、湛江艦伴航,4 日出現在呂宋島以東海域的菲律賓海並進行艦載戰鬥機起降訓練,日本自衛隊出動駐在橫須賀的第 11 護衛隊群「夕霧」飛彈驅逐艦伴隨監視;美軍航空母艦「喬治華盛頓號」近日現蹤關島附近海域,將在本月中下旬進入美國海軍位於橫須賀市的橫須賀基地展開二度部署 🔗

▍中國央視報導,中國國家機關一名核心人員向境外間諜情報機關洩密,「提供了大量絕密級、機密級國家秘密」,嚴重危害國家安全,依法判處死刑 🔗

▍美國自由亞洲電台報導,中國新疆 30 多名哈薩克族人士近日遭當局以叛國、分裂國家等罪名逮捕拘押,被拘者包括電視台哈薩克語兒童節目部記者、新疆日報前記者、新疆自治區黨委宣傳部人員、作家、學者等,顯示新疆當局正在拘捕哈薩克族文化菁英,引發國際人權組織高度關注 🔗

▍香港恆生指數因美國大選開票川普持續領先,一度下跌 600 點;美元指數一度飆升 1.63% 至 105.19,創 4 個月新高;人民幣兌美元匯率重挫,離岸人民幣兌美元一度貶破 7.19,單日跌逾 900 點,在岸人民幣一度貶破 7.17 關卡,中國主要國有銀行拋售美元,阻止人民幣嚴重貶值 🔗

▍美國大選結果出爐,共和黨籍前總統川普以至少 277 張選舉人票跨過當選門檻,當選美國第 47 任總統,同一時間賀錦麗獲 224 票;川普在佛州發表勝選感言:「上帝饒了我一命,為了一個理由,這個理由,就是要拯救我們的國家,並且讓美國恢復偉大,現在我們將一起完成這個使命。我們將一起完成這個任務。在我們面前的工作將不容易,但我將把我每一滴力量、精神,我將付出我靈魂裡的每一份拼勁來這個工作,你們賦予我的工作。這份工作,沒有一份工作像這個一樣,這是全世界最重要的工作,就像我第一任期時一樣,我們有個很棒的第一任,很棒的第一任,我將根據一個簡單的座右銘來治理,「謹守承諾」。我們將信守我們的承諾。沒有任何事能改變我對你們的承諾,人民,我們將讓美國再度安全、強壯、富裕、強大、並且自由。並且我將請全美國人民加入我這個高貴並正義的任務,已經是如此了,現在是把過去四年的分歧放諸腦後,現在是團結的時刻,我們會努力、我們會努力、我們會努力、我們必須要努力,一定會發生的。成功將會團結我們,我有看過,我曾看過,我在第一任看到當我們成功時,人們就會團結,成功將會團結我們,我們將開始讓美國優先,我們要至少讓我們國家優先一段時間,我們必須要修理這一切,因為只要團結,我們就可以讓美國為美國人再度偉大,所以我想要跟你們說這是個榮耀,我要感謝你們,我不會讓你們失望,美國的未來將比任何時刻都更大、更好、更大膽、更富裕、更安全、更強大,上帝保佑你,天祐美國,謝謝。」🔗

▍川普當選美國總統,各國政要第一時間道賀,包括英國首相施凱爾、法國總統馬克宏、臺灣總統賴清德、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德國總理蕭茲、印度總理莫迪、義大利總理梅洛尼、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北約秘書長呂特 🔗

▍川普與共和黨在本次大選取得壓倒性勝利,川普拿下過半的選舉人票,普選票拉開有近 500 萬票的領先優勢,參議院方面共和黨確定翻盤取得過半,眾議院方面也預計可維持過半,川普與共和黨取得完全執政 🔗

▍川普勝選,美股道瓊工業指數盤前已大漲 1300 點、標準普爾 500 指數漲 2.25%、那斯達克漲 1.73% 🔗

▍分析中國情勢的知名經濟學者、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黃亞生(Yasheng Huang)出版新書「中國必敗」,指出中國政府從古至今習慣在「獨裁下創造穩定」,但因為限制人民思想,阻礙了技術發展,成為經濟成長的絆腳石;中國宣稱的「獨有技術能力」這一概念本身就是假象,包括宣稱正在生產 5 奈米晶片的中芯國際使用的是荷蘭製造商 ASML 的舊型設備,新崛起的電動車廠比亞迪則照搬特斯拉的軟體,中國在過去 40 年與跨國企業合作學習技術,卻幾乎沒有中國固有的技術能力 🔗

▍黃亞生分析,代表共和黨的前總統川普將中國視為絕對的敵手,若他勝出,不會像現任總統拜登、副總統賀錦麗一般避免刺激中國,而更傾向讓中國受傷;若要解決與美國的矛盾,中國應先主動減少對臺灣的敵意,且不要支持俄羅斯;與其偏袒北韓、俄羅斯,與西方國家、日本、南韓改善關係,在經濟上對中國有利得多 🔗

▍美國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麥考爾(Michael McCaul)向美國商務部表示,由於拜登政府未能採取足夠措施阻止中國中芯國際向華為提供晶片,恐壯大中國的晶片製造業與軍事工業複合體;如果中國不願意立即同意對中芯國際所有設施及其帳簿進行全面審計,應暫停中芯國際所有許可 🔗

▍華爾街日報報導,知情人士透露,與中國情報部門有關的駭客組織「鹽颱風」入侵美國政府高階國家安全和政策官員的手機通訊,被駭人數恐高達數千人,讓人擔心中國對網路間諜活動的掌握已發展到危險程度 🔗

▍英國政府今以國家安全風險為由,下令一家在中國註冊的公司將所持有的蘇格蘭晶片商飛特蒂亞(FTDI)股份售出 80.2%,以防英國發展的半導體科技與相關智慧財產,可能以違背英國國安的方式遭到運用 🔗

▍烏克蘭軍方表示,自從 8 月對俄羅斯西南部邊境州庫斯克(Kursk)展開攻勢以來,已俘虜 717 名俄羅斯士兵;俄羅斯在烏克蘭東南部快速推進,今天宣布拿下庫拉霍韋鎮(Kurakhove)附近兩個村莊 🔗

▍日本富士山降下本季初雪,創有紀錄以來最長無雪期 🔗

▍日本新潟縣一處養雞場確認感染高病原性禽流感病毒,撲殺場內 35 萬隻雞,為日本本季第 5 例禽流感疫情 🔗


2024 年 11 月 07 日

▍國防部於過去 24 小時內偵獲中國人民解放軍派出 13 架次共機,其中 8 架次踰越臺海中線及進入我西南空域,及共艦 6 艘次在臺海周邊活動,國軍運用任務機、艦及岸置飛彈系統等手段嚴密監控應處 🔗

▍賴清德總統接見「NATMA 北美洲台灣人醫師協會」返臺訪問團,感謝協會的努力,凝聚北美洲臺灣人的向心力,為臺灣爭取國際社會的支持;盼 NATMA 持續在海外發揮影響力,協助深化臺美夥伴關係,以醫療專業提升臺灣國際能見度,讓世界更加了解臺灣、支持臺灣 🔗

▍友邦帛琉總統大選結果出爐,總統惠恕仁連任;賴清德總統向帛琉完成總統大選表達祝賀,恭賀惠恕仁、歐宜樓當選正、副總統,未來將持續與帛琉新政府攜手合作,共同維護印太區域和平、穩定與繁榮,促進臺帛友好邦誼 🔗

▍外交部長林佳龍頒贈「睦誼外交獎章」予立陶宛前衛生部長杜爾基斯(Arūnas Dulkys),表揚他對臺立關係及挺臺國際參與的貢獻,包括其任內促成立陶宛捐贈臺灣 25 萬劑 COVID-19 疫苗;杜爾基斯表示「臺灣能幫忙」不僅是口號,而是透過具體實踐盼能回饋國際社會,立陶宛將持續驕傲地與臺灣站在一起 🔗

▍外交部發布消息,感謝美國國務院、商務部、農業部日前第 3 度致函美國各州州長、主要城市市長、及重要企業領袖,鼓勵強化與臺灣的貿易、教育、投資與觀光交流,並鼓勵企業善用臺美共享價值及穩健關係所提供的商機 🔗

▍揭露中共透過國家力量摘取人民器官牟利的紀錄片「國有器官」在臺上映中,陸續傳出有電影院取消放映,甚至遭不明人士威脅放炸彈;陸委會表示,在臺灣不論發表任何書籍、電影、內容都是自由的、公開的,不允許有這樣的恐嚇與騷擾 🔗

▍行政院會今通過「中小微企業多元振興發展計畫」,除提供30人以下企業優惠貸款,以及數位轉型協助方案,同時為鼓勵中小企業提高員工薪資、帶動國內薪資水準成長,爲員工加薪的中小企業如有資金融資需求,將額外提供最高 9.5 成保證成數、3500 萬元保證融資額度 🔗

▍加拿大眾院今無異議通過挺臺動議案,反制中國曲解聯大 2758 號決議,強調該決議並未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對臺主權、也未決定臺灣未來、以及在聯合國機構與國際組織的參與;領銜提出動議的聯邦眾議員佩龍 (Yves Perron)強調,「中國對臺灣既沒有主權也未控制臺灣」「中國正在操縱 2758 號決議的含義,好將其在臺灣領空和領海的軍事行動合法化」「簡言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就是用它來支持他的恐嚇,聲稱臺灣是他的」🔗

▍中共官媒央視報導,習近平致電川普祝賀當選美國總統,「歷史顯示中美合則兩利、鬥則俱傷!一個穩定、健康、可持續發展的中美關係符合兩國共同利益和國際社會期待!希望雙方秉持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的原則!加強對話溝通,妥善管控分歧,拓展互利合作,走出一條新時期中美正確相處之道!造福兩國,惠及世界!」🔗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昨在昆明會見緬甸軍政領袖敏昂萊(Min Aung Hlaing),李強稱中方將一如既往支持緬方選擇符合國情的發展道路,願和緬方增進政治互信,深化戰略合作;此為緬甸軍政府自 2021 年發動政變奪權以來首度訪中 🔗

▍中國號稱「玄學投資」的理財公司鼎益豐創辦被深圳公安逮補,理由為涉嫌發行虛假理財產品、虛擬幣、從事非法活動等;媒體報導,鼎益豐的客戶達 50 萬人,旗下理財未兌付規模約 1300 億人民幣;香港證監會此前以涉嫌操縱股份為由申請法院凍結鼎益豐高層 11 人在港資產,合計港幣 63.5 億元 🔗

▍中國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布,北京市前副市長高朋涉嫌受賄、玩忽職守,依法對他逮捕 🔗

▍前中共柳州市委書記鄭俊康被依受賄罪、濫用職權罪判刑 16 年半;媒體指鄭俊康任內大搞勞民傷財的「政績工程」,未經國務院審批,舉債融資建設柳州輕軌,最後淪為爛尾,是柳州新增隱性債務 176 億人民幣的主因!🔗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今天在北京會見來訪的馬來西亞首相安華(Anwar Ibrahim),習近平說,當今世界變亂交織,進入新的動盪變革期,中馬雙方要發展高水準戰略夥伴關係!在國際和地區問題上加強溝通配合!堅定相互支持!共同反對保護主義!🔗

▍日本防衛大臣中谷元在橫須賀基地歡迎南韓軍艦入港,並登上南韓軍艦交流,他致詞表示,因應地區嚴峻的安保環境,日韓合作比以往更為重要;這是日本防衛大臣首度踏上南韓軍艦,也是自 2018 年發生南韓軍艦以射控雷達鎖定日本反潛機之後,首度有南韓軍艦單獨駛入日本港口進行訓練 🔗

▍菲律賓駐美大使羅慕德斯(Jose Manuel Romualdez)呼籲南海區域內的國家,成立類似澳英美三方安全夥伴關係(AUKUS)的多邊關係,以對抗中國在南海的擴張行為;他表示菲律賓對外與中國保持外交接觸與對話、與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及理念相近國家建立聯盟或夥伴關係、擴大海事對話及合作,並提倡以 UNCLOS 及法治觀念來管理海洋,「在區域架構不斷演變的情況下,我們繼續倡導東協中心性,同時呼籲成立類似澳英美三方安全夥伴關係(AUKUS)這樣的安排,來輔助東協中心性」🔗

▍美國友臺議員勝選連任包括:德州共和黨籍參議員克魯茲(Ted Cruz)、加州民主黨籍眾議員裴洛西(Nancy Pelosi)、加州共和黨籍眾議員金映玉(Young Kim)、加州民主黨籍眾議員劉雲平(Ted Lieu)、共和黨籍眾議院議長強生(Mike Johnson)、共和黨籍眾議院外委會主席麥考爾(Michael McCaul)、阿肯色州共和黨籍眾議員希爾(French Hill)、共和黨籍眾議員迪馬里(Mario Diaz-Balart)、共和黨籍眾議員巴爾(Andy Barr)、民主黨籍眾議員康諾利(Gerald E. Connolly)、民主黨籍眾議員貝拉(Ami Bera)🔗

▍美國總統拜登致電恭喜川普勝選:「總統拜登表達了確保政權順利轉移的承諾,並強調一起努力團結國家的重要性」;川普陣營表示,川普感謝拜登的道賀,已接受拜登的邀請,很快會赴白宮討論政權移交事宜 🔗

▍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賀錦麗在神隱一晚後發表演說,「我們必須接受這次選舉結果」「這次選舉結果不是我們想要的,不是我們爭取的,但請聽我說,只要我們永不放棄,只要我們永不放棄,美國的承諾之光將永遠燃燒」,並承諾將致力幫助總統當選人川普和平轉移政權 🔗

▍對於選前民調再度失準,美國主流媒體沒有歸咎於自己的立場,而是稱「川普的部分支持者拒絕參與民調、拒絕表態導致」;這已經是全球大部分媒體及民調機構第 3 次在美國大選的估計上槓龜,包括高估了拜登 2020 年擊敗川普的差距,令民眾加深對媒體的不信任 🔗

▍英國首相施凱爾(Keir Starmer)、日本首相石破茂、南韓總統尹錫悅、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土耳其總統艾爾段(Recep Tayyip Erdogan)等美國盟友領導人與川普通話致賀 🔗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Antonio Guterres)表示「聯合國準備與美國即將上任政府展開建設性合作,以因應我們世界所面臨的嚴峻挑戰」「美國與聯合國之間的合作,是國際關係中重要的支柱」;川普上一任期曾批評聯合國、刪砍資助預算、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巴黎氣候協定,他曾說:「我們美國只是聯合國 193 個成員國中的一個,卻負擔 22% 的聯合國常規預算、和近 30% 的聯合國維持和平費,這不公平」;川普也曾在美國遭 COVID-19 疫情重創後,抨擊世界衛生組織完全遭中國掌控,宣布中止與世衛的關係,儘管世衛並沒有退出機制 🔗

▍川普勝選,伊朗外交部稱「過去美國不同政府的政策和做法,讓我們有相當痛苦的經歷」「現在是美國審視過往錯誤政策的機會」;川普上一任期對伊朗採取「極限施壓政策」,退出伊朗核協議,重新對伊朗實行經濟制裁,並擊斃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將軍蘇雷曼尼(Qasem Soleimani)🔗

▍美國 83 歲的進步派領袖、無黨籍的桑德斯(Bernie Sanders)連任佛蒙特州參議員,發表聲明抨擊,認為民主黨敗選是因為忽視人民的聲音,拋棄了工人階級,無論是白人、拉丁裔、非裔工人都受到民主黨冷落;在民主黨主政下,美國貧富差距、收入不均現象嚴重,「很多年輕人的生活水準比他們的父母還差」;美國的人均支出超越其他國家,但卻是唯一不把全民醫療當作人權的富裕國家;在美國人民的強烈反對下,政府花費數十億美元支持以色列政府對巴勒斯坦的戰爭,導致成千上萬兒童死亡;民主黨遭到利益集團和高薪顧問把持,這群人無法理解數千萬美國人所經歷的痛苦,使人民對政治感到疏離 🔗

▍美國前國安顧問波頓(John Bolton)受訪表示,他認為中國與俄羅斯肯定對川普勝選感到高興,「我認為普丁相信他知道如何玩弄川普,而且我相信他打算盡可能地利用這一點為俄羅斯謀利」「川普沒有哲學思想,尤其是在國家安全領域」「我認為他的主要目標之一將是報復政敵,這將考驗我們的憲政體制」🔗

▍川普勝選,澳洲前總理、現任駐美大使陸克文(Kevin Rudd)刪除他社群網站上一連串批評川普的貼文,他曾發文指川普具破壞性、是西方的叛徒;澳洲外交部表示陸克文撤下貼文「是為了消除這類言論引發誤解的可能性」「陸克文大使期待與總統川普及其團隊合作,持續加強美澳同盟關係」;澳洲外交部長黃英賢表示,她很有信心,川普重回白宮將不會破壞「澳英美三方安全夥伴關係」(AUKUS),AUKUS 有跨黨派的支持,美澳都渴望看到亞太地區穩定與和平 🔗

▍德國「紅綠燈執政聯盟」破裂,總理蕭茲(Olaf Scholz)宣布開除自由民主黨籍財政部長林德納(Christian Lindner),並將於明年 1 月 15 日向聯邦議院請求信任投票,如未通過,將可能於 3 月提前大選;德國經濟持續面臨過於依賴中國、能源價格大漲、生產線外移、大量難民造成的負擔等問題,總理蕭茲指責林德納將政黨置於國家之上,以站不住腳的理由阻止政府立法舉債;蕭茲的社民黨和綠黨傾向稅收和舉債以填補明年預算的巨大缺口,但自民黨奉行「債務煞車」不同意加稅、舉債;自由民主黨宣布該黨 4 位內閣部長都將離開政府;蕭茲爲通過預算,將尋求最大反對黨基民盟(CDU)支持,基民黨為右派政黨,目前以 36% 的支持度遙遙領先執政聯盟;總理蕭茲所屬的社民黨走社會主義福利路線,目前支持度掉到只剩 15% 🔗

▍加拿大政府今以國家安全風險為由,下令解散中資公司 TikTok 在加國的業務,但並未阻止民眾使用 TikTok App,「政府正在採取行動,要解決字節跳動公司透過成立 TikTok 科技加拿大分公在加國運作有關的特定國安風險」「這項決定是根據審查過程中蒐集到的資訊與證據,以及加拿大安全與情報部門和其他政府夥伴的建議而做出」🔗

▍黎巴嫩衛生部發布消息,以色列軍今轟炸黎國東部城市巴貝克和貝卡山谷四周,造成 40 人喪生、53 人受傷;以軍今也對真主黨在貝魯特南郊的據點發動至少 4 次攻擊 🔗

▍宏都拉斯媒體報導,宏國今年養殖白蝦出口量預期將創史上最大跌幅,外匯收入銳減 4500 萬美元,主因在於出口至臺灣、墨西哥出現大幅衰退;宏國政府去年與臺灣斷交、轉與中國建交,臺宏兩國自由貿易協定因此廢除,失去關稅優惠的宏都拉斯從高峰期對臺出口白蝦 2210 萬磅,驟降至 740 萬磅;宏都拉斯全國水產養殖農民協會日前公布,中國與宏都拉斯建交一年多後,才在今年 7 月進口了第一批白蝦,但只有 2 個貨櫃、約 36 噸,後續雙方簽訂了 250 個貨櫃白蝦的採購協議,卻因價格因素,合約破局 🔗

▍日本汽車製造商日產(Nissan)公布上半年淨利衰退 93%、調降年度銷售預測,並宣布削減全球產能 20%、裁員 9000 人 🔗


2024 年 11 月 08 日

▍國防部於過去 24 小時內偵獲中國人民解放軍派出 11 架次共機,其中 7 架次踰越臺海中線與延伸線進入我北部、中部、西南空域,及共艦 5 艘次在臺海周邊活動,國軍運用任務機、艦及岸置飛彈系統等手段嚴密監控應處 🔗

▍空勤總隊舉辦成立 20 週年活動,賴清德總統致詞表示,過去 20 年來,空勤總隊累積出勤接近 3 萬架次,救援人數超過 8000 人,完成各項艱鉅任務,他要致上最高的敬意與謝意,在政府持續的支持下,將繼續讓空勤總隊成為國家救災救援的堅實後盾「讓我們繼續守護人民的安全」🔗

▍賴清德總統主持「空軍清泉崗基地官兵生活設施新建工程完工啟用典禮」表示,清泉崗基地部分營舍已經使用超過 60 年,為改善國軍官兵生活,政府投入預算、執行營舍新建計畫;國軍保衛家園,政府照顧國軍,他會堅定做國軍後盾,持續推動各項改革,提升裝備和服役環境。期盼在空軍努力之下,清泉崗基地持續擁有堅實戰力,守護國家與人民的安全 🔗

▍海委會今年起將 11 月 8 日定為「海巡節」,台北 101 晚間點燈以「保衛國家,英勇守護」「冒險救難,海巡英雄」「ALWAYS READY」「致敬海巡節」等字幕向海巡人員表達敬意 🔗

▍日經亞洲報導,美國顯然是臺灣最重要的政治與安全伙伴,白宮政策將直接影響臺灣抵禦中國共產黨對其主權威脅的能力;川普贏得美國總統大選重返白宮,臺灣預計將面臨加強國防、以及將供應鏈與中國脫鉤的壓力;前白宮國安會亞洲事務副資深主任簡以榮(Ivan Kanapathy)表示:「川普總統的『靠實力確保和平』(peace through strength)方針,意味著我們的敵人將再次受到威嚇,而我們的夥伴將承擔更多國際安全的責任」🔗

▍川普當選,中國市場期待已久的 10 億利多終於出爐,但不是針對市場。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第 12 次會議今表決通過:增加地方政府債務限額人民幣 6 兆元,用於置換現有「隱形債務」,為近年來中國首度直面地方政府隱形債務;另外再宣布將連續 5 年每年從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券中安排 8000 億人民幣,累計可置換「隱形債務」4 兆元;中國財政部長藍佛安稱,2023 年中國政府全口徑債務總額為 85 兆元,其中國債 30 兆元,地方政府法定債務 40.7 兆元,隱性債務 14.3 兆元,政府負債率僅 67.5%,「總的看,我國政府還有較大舉債空間」「目前我們正在積極謀劃下一步的財政政策,加大逆週期調節力度」「支持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的相關稅收政策,已按程序報批,近期即將推出」🔗

▍川普當選,中共黨媒人民日報發文喊話要求「穩定」,稱當前形勢下,兩國共同利益不減反增!穩定的中美關係符合兩國和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符合時代潮流!🔗

▍中國第 34 屆「中國新聞獎」出爐,其中最高榮譽特別獎有 4 件,全都是中共大內宣:第一名中共官媒新華社報導的「習近平全票當選中國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第二名人民日報評論「增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重要講話精神」、第三名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新聞直播「選舉新一屆國家機構領導人」、第四名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報導「東部戰區組織環臺島戰備警巡和『聯合利劍』演習」🔗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訪中的義大利總統馬達雷拉(Sergio Mattarella)舉行會談,並一起賞鑒義大利返還中國流失的文物;習近平表示,中國將歐洲作為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夥伴,雙方應該堅持合作共贏!妥善管控分歧!讓中歐關係展現應有的成熟和穩定!中方願與歐方加強合作應對全球性挑戰,希望義方為此發揮積極作用!🔗

▍南韓合同參謀本部發布消息,南韓軍實施演習,朝黃海發射一枚「玄武-2」地對地短程飛彈,展現「堅定應對北韓任何挑釁行為的強烈決心」「展現精準打擊敵方挑釁源頭的能力與戰備狀態」🔗

▍菲律賓總統小馬可仕今天簽署「菲律賓海域法案」和「菲律賓群島海道法案」,整合了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以及南海仲裁結果,為菲律賓的海洋權利,包括南海在內,提供法律依據;根據新法,菲律賓海事區域的範圍包括內海、群島水域、領海、鄰接區、專屬經濟區以及大陸棚,菲律賓可依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及南海國際仲裁結果,使用海事區域的資源;中國在南海興建的人工島之中,有數座就位於菲律賓專屬經濟區之內;中國以「歷史依據」主張擁有幾乎整片南海,「不接受、不承認」南海仲裁結果 🔗

▍菲律賓總統小馬可仕簽署「菲律賓海域法」和「菲律賓群島海道法」,中國外交部表示「此舉嚴重侵犯中國在南海的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已召見菲律賓駐中大使提出嚴正交涉!菲國若依據該法在南海採取任何侵權挑釁行動,中國都將予以堅決應對!🔗

▍國際刑警組織(INTERPOL)第 92 屆大會今在英國蘇格蘭格拉斯哥落幕,中國再度獲選為執委會亞洲區代表,任期至 2027 年;臺灣持續爭取以觀察員身分參與國際刑警組織,卻因中國持續阻撓,仍未能如願;臺灣必須仰賴其他國家的善意、以及個別國家對特定案件或議題的重視程度,以取得打擊或預防犯罪所需情資,臺灣也無法即時與各國分享資訊、貢獻專業 🔗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宣布降息 1 碼(0.25 個百分點),調降至 4.50% 至 4.75% 區間,持續基於通膨降溫而降低借貸成本;聯準會曾於 2020 年 3 月疫情期間大幅降息,之後於 2022 年 3 月為遏止通膨而啟動升息循環,今年 9 月,聯準會降息 2 碼,為 2020 年 3 月以來首次降息 🔗

▍英國政府制裁俄羅斯名單新增 56 家實體與個人,其中 10 家中國和香港企業入列,包括道通機器人、中國控股、紅兔向量實業(深圳)、海能機械(香港)、ACE ERA、新全電子(香港)、金華市海潤動力科技、成都景昕科技、麥克維爾工業貿易、東莞聖寅數控設備;其中紅兔向量實業與俄羅斯合作研發生產用於烏克蘭戰場的長程打擊無人機,為目前已知第一個中國向俄羅斯輸出整套中製軍用無人機的案例;英國外交部表示,今天宣布的對俄制裁規模為 2023 年 5 月以來最大,旨在打擊俄羅斯軍工業供應鏈,以及俄羅斯在全球、不僅限於烏克蘭的惡意活動,包括在非洲扶植的傭兵組織 🔗

▍德國檢方以涉嫌向中國傳遞有關美軍資訊為由,逮補一名駐德美軍前職員 🔗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宣布,將任命競選團隊共同經理蘇西威爾斯(Susie Wiles)擔任他的白宮幕僚長,將是美國史上首位女性白宮幕僚長,「蘇西威爾斯助我拿下美國歷史上數一數二偉大的政治勝利,且在我 2016 年和 2020 年的成功競選活動中都發揮不可或缺的作用」「蘇西強悍、聰明、創新,廣受尊敬與欽佩。我深信她將讓我們的國家感到驕傲。蘇西將持續努力不懈地讓美國再次偉大(Make America Great Again)。由蘇西出任美國歷史上第一位女性幕僚長,是當之無愧的榮耀」🔗

▍擔心川普不再支持烏克蘭,北約組織秘書長呂特(Mark Rutte)今天表示「我們逐漸看到北韓、伊朗、中國,當然還有俄羅斯,他們正在合作,共同對付烏克蘭。同時,俄羅斯正在向北韓輸送技術,這將在未來威脅到美國本土、歐洲大陸」「我期待與川普坐下來討論我們要如何共同面對這些威脅」🔗

▍俄羅斯聯邦安全會議秘書長蕭依古(Sergei Shoigu)再次恐嚇,西方面臨二選一,不是與俄國展開直接談判,就是繼續讓烏克蘭人民遭到「毀滅」;澤倫斯基在匈牙利舉行的峰會上向歐洲各國領袖發表談話,抨擊施壓他屈服於俄羅斯強硬要求的人,普丁要求烏克蘭割讓東部和南部更多領土,作為和談先決條件,澤倫斯基說:「一直有人在談有必要向普丁屈服、打退堂鼓、做出一些讓步」「這對烏克蘭來說令人無法接受,對整個歐洲而言也無法接受」「我們需要足夠的武器,而不只是口頭上的支持。與普丁抱在一起無濟於事。你們當中有些人已經和他抱了 20 年,情況只會愈來愈糟」🔗

▍俄羅斯總統普丁在一場安全論壇上強調他支持中國對臺灣的主權聲索,聲稱「臺灣是中國的一部份,這是大家都正式認可的。但現實如何?現實朝完全相反的方向走,局勢被挑起,越來越升級。我們支持中國,正因如此,我們相信中國採取的是完全合理的政策」,他宣稱是臺灣在亞洲試圖挑起「烏克蘭式」的危機,為的是吸引外界支持,「我們不認為中國在區域內奉行侵略政策」「中國跟俄羅斯深化合作是為了保障安全,各國沒什麼好擔心的」🔗

▍荷蘭發生足球迷衝突事件,有以色列足球迷受傷;荷蘭總理史庫夫(Dick Schoof)發文表示「以色列人遭到反猶太主義攻擊,令人無法接受」,已與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通話,向他保證肇事者將遭到追緝和起訴;以色列國家安全部長發文表示「去看足球賽的球迷遭遇反猶太主義襲擊,僅因他們的猶太人和以色列人身分就受到難以想像的殘酷攻擊」;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辦公室表示,已派兩架飛機赴荷蘭協助公民撤離 🔗

▍人工智慧晶片大廠輝達股價創新高,成為史上首家股票市值超過 3.6 兆美元的公司,也是目前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 🔗

▍美國加州再發生野火,強烈季風將洛杉磯西北方一場野火的灰燼火苗吹入附近的牧場和社區,燒毀了數十棟房屋,疏散逾 1 萬人 🔗


2024 年 11 月 09 日

▍國防部於過去 24 小時內偵獲中國人民解放軍派出 12 架次共機,其中 9 架次踰越臺海中線及延伸線進入我北部、中部、西南空域,及共艦 5 艘次、公務船 1 艘次在臺海周邊活動,國軍運用任務機、艦及岸置飛彈系統等手段嚴密監控應處 🔗

▍美國印太司令部空軍司令 Kevin Schneider 示警,自從今年 5 月賴清德總統上任以來,中國飛機進入臺灣防空識別區或是穿越臺灣海中線的次數,增加了 300%,「我的評估是,這是一場旨在不戰而勝的施壓行動。我認為中國透過不斷增加成本,向世界表達既成事實 」「不僅對臺灣,而且對全世界,北京藉此實現他們的目標。他們會繼續增加活動強度,不僅是軍事活動,也會與外交活動、資訊戰活動、經濟活動結合,以求不戰而勝」🔗

▍美國智庫外交關係協會(CFR)研究員塞克斯(David Sacks)在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發表文章指出,中國近年數度在臺灣附近舉行大型軍事演習,從過去相對罕見變成幾乎是例行公事,應被視為是中國對臺更大規模「灰色地帶」行動的核心,也就是未達動用武力門檻的脅迫性活動,搭配各種統戰,中國的最終目標是逼迫臺灣民眾默許統一,在中國的理想劇本中,臺灣民眾會無法再忍受這些灰色地帶活動所累積的壓力,最後不再反抗,讓北京不費一兵一卒就奪得臺灣的控制權;就算暫時達不到最終目標,中國也希望破壞大眾對執政黨的信任,在臺灣社會散播分裂的種子,例如質疑美國是否會在中國封鎖或入侵之際協防臺灣 🔗

▍由公視負責經營、代表臺灣對外的英語新聞頻道 TaiwanPlus,在報導美國總統大選結果時,記者說出:「這次選舉將成為一個歷史時刻,美國人到底會選出一位女性總統,還是一位被定罪的重刑犯?看來美國選擇了重刑犯」,被外界認為恐引發外交危機,公視發布聲明表示已決定下架 🔗

▍華爾街日報報導,川普當選,中國股市及經濟學家先前高度期待的官方刺激計劃昨天出爐,推出總規模達 10 兆人民幣的「化債額度」,但未推出涉及提振經濟的財政刺激措施,令許多投資人失望;經濟學家提醒,外界不應將債務置換計劃定性為刺激措施,因為這並沒有增加政府借款,且債務置換實際上並不能減少地方政府的高風險債務,只不過是將債務的到期日延後 🔗

▍中國河南鄭州大學生興起「夜騎開封」活動,規模之大引起關注,上千名大學生(網傳超過 20 萬人)同一時間騎共享單車 50 多公里到開封,騎行隊伍綿延數十公里造成道路堵塞,引發中共緊張,鄭州交警對騎行路線實施禁行措施,河南多所大專院校通知學生限期返校,並相繼公告「封校」禁止學生外出 🔗

▍印尼總統普拉伯沃(Prabowo Subianto)訪問中國,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談,根據中國外交部發布,習近平表示願與印尼展開更緊密的多邊戰略協調,普拉伯沃說印尼希望與中國成為更加緊密的全面戰略夥伴,「構建具有地區和全球影響力的命運共同體」,印尼願與中方繼續「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完善五大支柱」合作格局,並歡迎中國企業赴印尼投資 🔗

▍日本自衛隊成立 70 週年舉行觀閱式,首相石破茂表示,日本目前面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最複雜的安全保障環境,為堅決守護人民性命與生活,有必要強化外交力與防衛力;俄羅斯、中國軍機今年相繼侵犯日本領空,是對日本主權的重大侵害,日本完全無法接受;北韓以空前的頻率,一而再再而三地試射彈道飛彈;日美同盟是日本外交與安全保障基軸,是印度太平洋地區與國際社會和平繁榮的基礎;為實現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有必要多重構築同盟國與同志國間的網絡;日本將整備可從敵方射程圈外實施攻擊的「距外飛彈」等,以徹底強化防衛力 🔗

▍南韓軍方表示,北韓連兩天發動全球定位系統(GPS)壓制式干擾攻擊,影響南韓數艘船隻和數十架民航機,敦促北韓立即停止挑釁行為,警告北韓將為其行為負責 🔗

▍南韓國家安保室表示,自從北韓派兵支援俄羅斯以來,親俄駭客組織對南韓的網路攻擊明顯更加頻繁;國防部、合同參謀本部、環境部、國家情報資源管理院、執政黨國民力量等單位的官方網站 5 日遭駭客攻擊,全國法院網站也在 7 日遭到類似攻擊 🔗

▍美國眾議院共和黨籍「美國與中國共產黨戰略競爭特別委員會」主席穆勒納爾(John Moolenaar),以及該委員會民主黨首席議員克利什納穆希(Raja Krishnamoorthi),基於中國採購晶片設備恐危及臺灣安全等理由,要求 ASML、東京威力科創、美商應用材料、科林研發、科磊等先進半導體設備商提供其中國客戶名單,「讓中國購買晶片製造設備,不僅將助中華人民共和國向俄羅斯戰爭機器供應晶片,還會對其鄰造成威脅,包括臺灣,因為中國將較不受美國制裁約束」🔗

▍瑞士媒體報導,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ETH Zurich)上月就如何因應日益複雜的局勢發布方針,規範須審查來自高風險國家的申請者,查明他們是否與軍事或情報機構有聯繫,同時嚴格審查合作研究項目,點名 17 所中國、16 所俄羅斯、7 所伊朗高等院校,特別是涉及全球衛星定位系統等「軍民兩用」技術的研究,因這類技術可用於民用和軍事 🔗

▍川普將重返白宮,法國總統馬克宏在歐洲峰會上稱,「我們要讀他人所寫的歷史—普丁啟動的戰爭、美國總統大選、中國的科技與貿易決定,還是要寫自己的歷史?我認為我們有撰寫的力量!」呼籲歐洲領袖捍衛國家和歐洲利益,相信主權和戰略自主,歐洲人不應該永遠把安全交託給美國人,「不應秉持天真的跨大西洋主義,也不用對其質疑,更不該死守狹隘的民族主義,讓我們無法面對中國與美國的挑戰」「對我來說很簡單,世界是由草食動物和肉食動物組成,若我們決定只做草食動物,肉食動物就會贏,我們只能成為他們的市場」「我不想咄咄逼人,我只是想讓人們知道要自我捍衛。我不想讓歐洲成為草食者的場域,然後讓肉食者依照自己的議程吞噬它們」🔗

▍選前支持賀錦麗,不斷發布賀錦麗募款創新高、民調領先報導的媒體,檢討大選結果稱網紅 Podcast 已打趴傳統主流媒體,全然改變了美國媒體的生態;Podcast「喬羅根體驗」(Joe Rogan)選前專訪川普,Youtube 上架當日即創下 2700 萬點閱,合計在各平臺收看與收聽總次數近億 🔗

▍美國司法部在大選後發布消息,起訴一名接受伊斯蘭革命衛隊的命令密謀刺殺川普的伊朗男子,「他在 10 月 7 日接獲刺殺川普計畫的任務」🔗

▍美國聯邦法官批准特別檢察官史密斯(Jack Smith)提出的聲請,暫停審理川普密謀推翻 2020 年總統大選結果的案件;美國司法部長期以來的政策是不起訴現任總統;史密斯:「以便讓政府有時間評估此一前所未有的情況,據以決定適當方向以符合司法部政策」 🔗

▍聯合國人權辦公室發布報告,指出至今歷時 13 個月的加薩戰爭,聯合國查明的死亡人數為 8119 人,遠低於哈瑪斯衛生當局宣稱的至少 4 萬 3000 人,但聯合國分析罹難者年齡和性別,死者中有近 7 成為婦孺,「這樣的現象系統性違反國際人道法基本原則」;報告警告,許多違反國際法的行為可能構成戰爭罪、危害人類罪、甚至種族滅絕罪,要求國際努力阻止暴行,並確保追究責任;以色列駐日內瓦聯合國外交使團否認報告內容,「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公署再度未能如實反映現場實際情況,並無視哈瑪斯和其他恐怖組織在加薩故意造成平民傷害的廣泛影響」🔗

▍加薩走廊民防當局表示,以色列空襲南部城市甘尤尼斯(Khan Yunis)的難民帳篷,造成 14 人死亡,當中包括婦女與孩童;以色列軍方表示,以軍在加薩北部擊斃數十名武裝分子 🔗

▍伊拉克當局表示,總理蘇達尼(Mohammed Shia al-Sudani)已與美國候任總統川普通電話,表達期望他能信守承諾「致力於結束中東戰火」,雙方同意協調共同努力來實現這項目標 🔗

▍烏克蘭官員表示,俄羅斯夜間以無人機對黑海港市敖德薩發動攻擊,造成 1 人死亡、13 人受傷包括 2 名孩童 🔗

▍巴基斯坦奎達市(Quetta)一處火車站發生炸彈爆炸事件,造成 14 名軍人和 12 位平民喪命、46 名安全部隊人員和 14 位平民受傷;分離主義組織「俾路支解放軍」發布聲明宣稱犯案,指自殺炸彈的攻擊目標是當時在火車站的部隊 🔗

▍聯合國發布報告,非洲南蘇丹的洪災已造成當地約 140 萬人受影響、近 38 萬人流離失所,同時瘧疾病例激增,醫療系統難堪重負 🔗


2024 年 11 月 10 日

▍國防部於過去 24 小時內偵獲中國人民解放軍派出 9 架次共機,其中 6 架次踰越臺海中線及進入我北部、西南、東部空域,及共艦 5 艘次、公務船 1 艘次在臺海周邊活動,國軍運用任務機、艦及岸置飛彈系統等手段嚴密監控應處 🔗

▍中國國民黨立委陳玉珍、陳雪生提「離島建設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欲增訂設置「離島國際醫療特區」、「自由貿易示範區」,宣稱完全是基於金門當地需求,希望利用臺灣的醫療技術、金門特殊的地理位置,讓中國人可以到金門就醫,就可以大賺中國人的錢!民進黨團幹事長吳思瑤示警,陳玉珍的提案比離譜更離譜,將讓離島變成「一國兩制示範區」,一旦通過後將門戶大開、讓中國大舉入侵,一定要擋下 🔗

▍路透社報導,知情人士透露,美國商務部已去函台積電,針對運往中國、應用於 AI 人工智慧相關的 7 奈米或更先進尖端晶片實施出口管制,台積電已通知受影響客戶,自本月 11 日起暫停晶片出貨 🔗

▍第 7 屆中國進口博覽會在上海閉幕,根據官方發布,今年累計意向成交金額 800 億美元、較上屆增加 2%!🔗

▍印尼總統普拉伯沃訪問中國,「我將受邀參加印尼工商總會與中國大型企業的會議,屆時將簽署總額超過 100 億美元的協議,我認為這是我們關係中非常重要的里程碑!」🔗

▍中國國家統計局發布「中國統計年鑒 2024」,顯示 2023 年年末中國人口較 2022 年同期減少 208 萬人,人口自然增加率為負的 1.48‰,較 2022 年下降 88 個千分點;人口出生率 6.39‰,平均每千人口出生人數不到 7 人 🔗

▍針對菲律賓政府 8 日頒布「菲律賓海域法」確認黃岩島和南沙群島大部分島礁及相關海域為菲方海洋區域,中國政府今公布黃岩島領海基線,稱黃岩島是中國固有領土,「南海仲裁案的裁決非法無效!中方不接受、不承認!反對且不接受任何基於該裁決的主張或行動!」「菲方企圖以國內立法形式固化南海仲裁案裁決,把黃岩島和南沙群島大部分島礁及相關海域非法納入其海洋區域,嚴重侵犯中方在南海的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中方對此堅決反對!將繼續依法採取一切必要措施,堅定捍衛國家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

▍川普發文宣布,他不會邀請前駐聯合國大使海利(Nikki Haley)、前國務卿龐培歐(Mike Pompeo)入閣,「我非常享受並感謝先前與他們的合作,感謝他們為我們國家服務。讓美國再次偉大」;媒體指這兩位人選都曾短暫動搖對川普的忠誠度,也比其他前川普政府官員更晚表態挺川;龐培歐主張美國應展現強大的實力,包括協助烏克蘭對俄羅斯取得勝利,這與共和黨內的極端右翼派不同調,他們認為美國不該幫助烏克蘭 🔗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的高階幕僚藍薩(Bryan Lanza)接受 BBC 專訪表示,新政府在烏克蘭的首要任務將是「建立和平並停止殺戮」,川普政府將要求澤倫斯基提出「符合現實的和平願景,而非勝利願景」「如果澤倫斯基總統在談判桌前說,除非我們擁有克里米亞,我們才能實現和平,那就表示他不是認真的。克里米亞已經不屬於烏克蘭了」「如果澤倫斯基的首要任務是奪回克里米亞,並讓美國士兵為此而戰,那麼你就只能靠自己了」;普丁 6 月曾表示,和談的條件包括烏克蘭必須放棄莫斯科併吞的 4 個地區,儘管莫斯科尚未完全掌控這些地區 🔗

▍對於美國指控伊朗政府涉及暗殺川普案,伊朗外長在社群平臺 X 發文:「如今,捏造出一套新劇本,因為現實世界不存在凶手,編劇便杜撰一齣三流喜劇」「美國人民已做出決定,伊朗尊重他們選總統的權利。前進之路同樣是一種選擇,而這要從互相尊重做起!」「伊朗並未追求核武,沒有討論餘地。這是一個基於伊斯蘭教義、基於我們安全評估的政策。建立互信並非單行道,而是需要雙方均出力!」🔗

▍烏克蘭最高軍事指揮官瑟爾斯基(Oleksandr Syrskyi)表示,他告訴美國歐洲司令部指揮官卡沃里(Christopher Cavoli):「敵人利用其數量優勢,正持續進攻」「局勢仍然充滿挑戰,並顯示出升高的跡象」🔗

▍俄羅斯國防部宣稱,俄軍擊落 34 架以首都莫斯科為攻擊目標的烏克蘭無人機,這波攻擊迫使莫斯科 3 座機場暫時關閉,總計在國內 6 個地區摧毀 70 架烏克蘭無人機 🔗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表示,俄羅斯於夜間向烏國出動 145 架無人機,創俄烏戰爭迄今單次夜間襲擊的數量之最,呼籲西方夥伴加強軍援,以協助防衛烏國空域 🔗

▍英國國防參謀長拉達金(Tony Radakin)表示,俄羅斯部隊上個月傷亡人數創俄烏開戰以來單月新高,每日平均有 1500 名士兵傷亡;自侵略烏克蘭以來,俄羅斯政府將超過 40% 的支出花在國防安全上,「俄羅斯傷亡數將達到 70 萬人,由於普丁的野心,俄國不得不承受如此巨大的痛苦與苦難」🔗

▍加薩走廊民防單位發布消息,以色列空襲加薩走廊北部的 2 棟房子,造成包括 13 名孩童在內共 30 人死亡 🔗

▍路透社報導,外交消息人士透露,由於認定哈瑪斯和以色列雙方不願意「真誠地」進行談判,卡達已決定退出加薩走廊停火和釋放人質協議的協商工作,「哈瑪斯設在卡達杜哈的政治辦公室已無法發揮其作用」「雙方都沒有足夠意願來化解談判中的分歧」,杜哈已將其決定告知交戰雙方及美國政府,「當雙方展現出重返談判桌的真誠意願,杜哈將準備好重新參與調解工作」🔗

▍黎巴嫩衛生部發布消息,以色列軍對黎國東部和南部發動新一輪攻擊,造成至少 31 人喪生;以色列軍方表示空襲針對「恐怖分子本身、作戰公寓、和武器儲存設施」;黎巴嫩衛生部表示,與以色列跨境交火以來,黎國已有至少 3110 人喪生 🔗

▍黎巴嫩衛生部發布消息,以色列軍空襲黎巴嫩首都貝魯特以北阿爾馬特村(Almat),累計造成 20 人死亡、6 人受傷,死者中有 3 名孩童 🔗

▍美國國防部發布消息,美軍戰機發動空襲,針對葉門叛軍「青年運動」(Houthi)在當地的先進武器儲存設施,這些武器被用於鎖定航經紅海和亞丁灣國際水域的軍事及民用船舶 🔗

▍川普勝選,比特幣(bitcoin)今攻上 8 萬美元大關創歷史新高;媒體稱多位川普金主與加密貨幣產業關係密切,幾乎可以確定加密貨幣將蓬勃發展 🔗

▍西班牙瓦倫西亞自治區日前發生數十年來最嚴重洪災,造成至少 220 人死亡、城鎮被泥漿淹沒,累積的民怨爆發,今有約 13 萬人在瓦倫西亞市上街抗議西班牙總理桑傑士(Pedro Sanchez)政府、瓦倫西亞自治區主席馬松(Carlos Mazon)救災不力 🔗


2024 年 11 月 11 日

▍國防部於過去 24 小時內偵獲中國人民解放軍派出 7 架次共機,其中 2 架次踰越臺海中線進入我西南、東部空域,及共艦 5 艘次在臺海周邊活動,國軍運用任務機、艦及岸置飛彈系統等手段嚴密監控應處 🔗

▍對於中國人民日報報導中國與印尼聯合聲明稱「一中原則在聯大第 2758 號決議得到確認」「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外交部對此表達強烈抗議,「聯大第 2758 號決議無涉臺灣,中國持續惡意扭曲該決議,意圖誤導國際視聽,國際社會應共同反制中國謬論」🔗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臺灣考慮向美國提出採購神盾驅逐艦,或美軍退役的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佩里級防衛艦,以及 60 架 F-35 隱形戰機、4 套鷹眼空中雷達系統、400 枚愛國者飛彈等大型軍購案,向即將上任的川普政府展現臺灣強化自身防禦對抗中國的決心 🔗

▍丹麥國會議員凱爾斯加德(Pia Kjærsgaard)一行訪問臺灣,今與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吳釗燮會面,雙方就中國威權主義擴張、印太區域情勢、臺灣國際參與、兩國經貿合作等議題深入交換意見;凱爾斯加德表示,這是她第 9 度造訪臺灣,臺灣民眾熱情友好、社會開放自由,這是臺灣與中國截然不同之處;她深知臺灣站在中國威權主義擴張最前線,每日都面臨中國威嚇壓力,這次率多位議員來臺,就是為了傳達支持臺灣的訊息;臺灣加深與歐洲國家互動,可讓更多歐洲國家瞭解臺灣在科技、能源、公衛的專業,臺灣參與國際組織將使全球受益;吳釗燮表示,期盼丹麥國會持續力挺臺灣立場,丹麥在這波挺臺浪潮中絕不孤單 🔗

▍聯電前董事長曹興誠日前被中共國臺辦列入「臺獨頑固分子」名單,曹興誠與台灣公民人權聯盟今召開「用臺灣的法治與文明,反擊中國的獨裁與流氓」記者會,宣布對中共國臺辦宋濤、陳斌華提出刑事自訴,指控兩人違反中華民國刑法 305 條恐嚇危害安全罪,表達堅持臺灣是主權獨立國家的立場;中共將他維護臺灣主權醜化成臺獨甚至加以罪名恐嚇,但事實是沒有人謀獨,他主張維持臺灣主權,擁護總統賴清德所說「兩岸是國與國互不隸屬的關係」,中共國管不到臺灣,臺灣事實上就是獨立自主,如果說這樣就是謀獨,那全臺灣都是謀獨,「身為中華民國國民有義務維護國家主權完整、獨立,維持民主自由體制,反對中共的侵略」;曹興誠委任律師鄭文龍指出,根據最高法院的實務見解,臺灣法院對宋濤、陳斌華的行為有管轄權,也不能不受理,成案後地院會傳訊原告曹興誠,並寄傳票給國臺辦,若 2 人未來不到案,就可發布通緝,宋濤、陳斌華來臺就可將其逮捕;另外,就宋濤、陳斌華違反聯合國國際公約、違反國際公法,也已聯絡美國律師討論是否以「外國人侵權請求法」在美國對宋濤、陳斌華提出訴訟 🔗

▍中國宣布 10 兆元置換地方政府隱性債務,僅延後還債,並且救黨不救民,未能激勵市場;中國官媒經濟日報今引述專家稱,中國明年有望實施力度更大的財政政策!特別是透過積極利用可提升的赤字空間,加力促進經濟回升趨好!🔗

▍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的數據顯示,外資企業第 3 季從中國撤出金額達 81 億美元,外商直接投資(FDI)在今年前 9 個月下降近 130 億美元;媒體指出,今年剩下的時間若持續這種下降趨勢,將是自 1990 年開始有數據以來首次年度 FDI 淨流出 🔗

▍中共黨媒人民日報發出評論文章,稱「中國經濟正在爬坡過坎,吃勁的時候更需要穩住勁。當不得瘋牛,要當慢牛」,並指出中國經濟當前面對 4 大困難:一是全球貿易保護加劇,一些國家的「圍堵打壓」持續加碼,中國穩外貿、穩外資壓力加大;二是中國內需不振,人民消費能力和消費意願不強,民間投資活力有待進一步激發;三是一些企業經營困難,面臨銷售疲軟、效益下滑、市場預期走弱;四是一些領域風險隱患較多,有些地方化債難度較大,有些基層財政困難,有些企業出現裁員降薪,大學畢業生等青年群體就業壓力上升,城鎮居民收入增速放緩;但中國政府近期推出增量政策,效果正在顯現!社會預期改善、市場信心增強、不少經濟指標增速回升!第 4 季經濟運行大概率呈回升向好態勢!全年有望實現經濟增長預期目標!🔗

▍華爾街日報報導,中共自習近平 2 年前任命陳一新執掌國安部以來,成為毛澤東時代以來影響力最大的國安部;對外,中國的間諜活動不斷膨脹,包括以「鹽颱風」(Salt Typhoon)等駭客組織對各國進行攻擊,對內,持續嚴厲打擊敵對勢力滲透、破壞、顛覆、分裂活動,並高調透過網路宣傳,指責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通過攻擊中國文化和抹黑中國形象,對中國發動「認知戰」🔗

▍曾經中國房地產公司有過排隊上市、融資擴張的榮景,如今面臨業績暴跌、債務違約、排隊下市;繼 10 月底,佳源國際、大唐集團、大發地產下市,曾經市值逾千億人民幣的祥生地產,今在港股正式下市 🔗

▍中國廣東珠海市體育中心,發生一輛汽車衝撞跑道上民眾的事件,網傳有數十名正在散步的無辜民眾被撞,現場多人倒地,警方已控制兇手 🔗

▍香港南華早報報導,中國國務院設立的國有大型投資公司「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祁斌將加入香港中聯辦工作,目的是要強化與香港的金融合作,「鞏固」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香港自從回歸中國,金融中心地位已逐漸被新加坡取代 🔗

▍美聯社報導,根據一項針對衛星影像和中國政府文件的分析,中國為一艘大型水上軍艦打造陸基核反應爐原型,是北京邁向第一艘自製核動力航空母艦迄今最明確的跡象 🔗

▍英國媒體報導,消費者倡議組織「Which?」警告,研究員發現,中國製小米、Aigostar 用來遠端控制氣炸鍋的手機應用程式都將個資傳到中國,並在缺乏明確理由的情況下向使用者取得錄音許可,超過產品發揮功能所需的必要範圍 🔗

▍印尼與中國簽署聯合海事合作協議,聯合聲明:「雙方將積極加強兩國海警機構合作,重申致力於全面有效落實『南海共同行為宣言』,並在各方想法一致的基礎上,早日達成『南海行為準則』(COC),以共同維護南海問題」「雙方就兩國重疊海域共同開發達成重要共識,並同意成立政府間的聯合指導委員會」;對於聯合聲明可能損害印尼在其專屬經濟海域開發的主權,印尼外交部強調,印尼與中國的海事合作協議,不能被解釋為承認中國「九段線」主權主張,中國的主張沒有國際法依據,也不符合聯合國海洋法公約 🔗

▍日本舉行首相指名選舉,第一輪投票結果,自民黨總裁石破茂獲得 221 票、立憲民主黨野田佳彥獲得 151 票、日本維新會馬場伸幸 38 票、被爆出不倫的國民民主黨玉木雄一郎 28 票,沒有人獲得超過半數有效票;第二輪投票,石破茂獲得 221 票,野田佳彥 160 票,由石破茂當選日本第 103 任首相;石破茂第二輪得票率 47%,未達過半門檻的 233 票,有 84 位議員投廢票,成為繼 1979 年後時隔 45 年再出現未獲過半票數擔任首相的情況 🔗

▍南韓國防情報本部推測,北韓日前試射的「火星-19 型」洲際彈道飛彈,很可能是由俄羅斯提供技術支援,「考慮到飛彈長度、直徑和最高飛行高度皆有所增加,火星-19 型應是新型洲際彈道飛彈,而非火星-18 型改良版」🔗

▍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受訪強調,拜登政府卸任前數月間一項主要目標「就是要盡可能讓烏克蘭在戰場上居於實力最堅實位置,從而使其最終在談判時能夠盡可能處在最強有力地位」,白宮將於川普明年 1 月就職之前,交付餘下的 60 億美元援烏克蘭資金 🔗

▍美國副總統賀錦麗的前聯絡室主任西蒙斯(Jamal Simmons)呼籲拜登總統在餘下的任期辭去總統職務,好讓賀錦麗上位成為美國第 47 位總統、第一位女總統,「拜登是一位非凡的總統,他履行了許多承諾。這裡還有一個他可以實現的承諾:那就是成為一位過渡性人物,在接下來的 30 天內辭去總統職務,讓賀錦麗成為美國總統」🔗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發文,提名共和黨眾議員史蒂芬尼克(Elise Stefanik)出任聯合國大使,「Elise Stefanik 是一位強大而且非常聰明的『美國優先』戰士。她以優異成績畢業於哈佛大學,她是最年輕當選眾議員的女性,她也是眾議院排名最高的女性,她目前擔任眾議院共和黨會議主席。她是第一位支持我的國會議員,她一直是我的堅定支持者。Elise Stefanik 是眾議院軍事委員會及眾議院情報委員會的資深成員,她在大學期間就領導對抗反猶太的學生運動,她將會成為一位了不起的美國駐聯合國大使,藉由『用實力謀求和平』和『美國優先的國家安全政策』來推動和平」;史蒂芬尼克發布聲明表示她已經接受此職務,「在與川普總統談話的過程中,我表達了接受這項人事提名有多麼榮幸,我也期盼能獲得美國聯邦參議院的同僚支持」🔗

▍川普發文表示,他很高興宣布「邊境管制的堅定支持者、美國移民暨海關執法局前代理局長霍曼(Tom Homan)將加入川普政府擔任邊境沙皇(The Border Czar)一職,專責我們國家的邊境事務」「我認識霍曼很久了,沒人比他更善於維護治安和管控美國邊境」「霍曼將負責把所有非法外籍人士遣回國」🔗

▍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辦公室發布消息,尼坦雅胡過去幾天已 3 度與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通話,他告訴川普「就和平及擴張方面上而言,以色列的機會大好」「我們對於伊朗各方面的威脅看法一致」🔗

▍以色列軍方表示,攔截一枚自葉門射向以色列的飛彈,墜落的飛彈殘骸在耶路撒冷西郊引發大火 🔗

▍以色列新任外交部長薩爾(Gideon Saar)舉行記者會表示,與黎巴嫩的停火談判「我認為有一定的進展,我們正就這個問題與美國一起努力」「如果真主黨不在我們的邊界、而是在利塔尼河(Litani)以北,而且他們無法再次利用新武器系統重整旗鼓,我們就會做好準備」,並認為俄羅斯可阻止真主黨透過敘利亞重新武裝 🔗

▍颱風「桔梗」(TORAJI)今天上午在菲律賓呂宋島東部登陸,預料會帶來嚴重災情,已強制疏散 2500 座村莊的居民 🔗

▍寮國當局發布消息,今年寮國受颱風摩羯等天災影響,累計 25 萬 5000 人受災、造成 12 人死亡,災損達 3 億美元 🔗


2024 年 11 月 12 日

▍國防部於過去 24 小時內偵獲中國人民解放軍派出 10 架次共機,其中 8 架次踰越臺海中線進入我北部、中部、西南空域,及共艦 5 艘次在臺海周邊活動,國軍運用任務機、艦及岸置飛彈系統等手段嚴密監控應處 🔗

▍國防部發布消息,中共東部戰區近期於浙江、福州海域劃設數個保留區域、臨時限航區執行實彈射擊演訓,國軍運用聯合情監偵手段嚴密掌握、持續監控,並檢派適切兵力應處 🔗

▍總統賴清德接見捷克眾議院友臺小組主席班達(Marek Benda)一行,班達表示,臺灣海峽的和平穩定,不僅是臺灣與中國關係、臺灣安全與自由議題,也是整個東南亞交通路線的安全議題,因此無論是中國的軍事威嚇,或是持續扭曲聯合國第 2758 號決議,「我們都從根本上予以拒絕」,相信美國選舉的明確結果,也將使美中關係更加直接明瞭;感謝賴總統提到捷克和臺灣在半導體產業等都有很大的合作空間,對捷克及其人民和企業而言,臺捷友誼能轉換為互惠互利的經濟合作非常重要 🔗

▍菲律賓政府 8 日頒布新法為南海主張提供法律依據;中國則公布黃岩島領海基線宣稱主權;臺灣外交部表示,菲、中舉措不影響南海諸島屬中華民國領土的事實,臺灣領土主權絕不因任何國家的片面主張而有所改變;臺灣秉持「四點原則」及「五項做法」願以「擱置爭議、共同開發」方式與相關國家共同維護及促進南海區域和平與穩定,並共同保護及開發南海資源 🔗

▍國際刑警組織(INTERPOL)大會 7 日在英國格拉斯哥落幕,外交部表示,臺灣爭取參與國際刑警組織的訴求獲得 70 多國的行政機關、立法部門、跨國議會組織及各界重要人士聲援,感謝國際社會為臺灣發出正義之聲 🔗

▍富比世(Forbes)雜誌報導,根據前美國國防部官員胡振東(Tony Hu)近日在 YouTube 頻道發表的評論,臺灣已捐出除役的雷神公司「鷹式飛彈系統」援助烏克蘭,可對抗速度較慢的無人機、巡弋飛彈和有人駕駛的飛機 🔗

▍公視經營的 TaiwanPlus 日前報導美國大選,以「被定罪的重罪犯」定義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受抨擊後雖然下架影片,但 TaiwanPlus 今發聲明辯駁,稱各國公共媒體包括 BBC、PBS 皆曾使用「被定罪的重罪犯」(a convicted felon)定義川普;TaiwanPlus 認為,川普確實涉及若干官司,並曾被定罪經,可使用「定罪的重罪犯」在報導中,但不應使用在「不妥當的敘述脈絡」,例如簡化美國總統選舉為「女性及重罪犯之間的選擇」,因此將影片暫行下架 🔗

▍TaiwanPlus 的爭議報導由記者 Louise Watt 敘述:「這次選舉註定會成為歷史性的一刻,美國人到底會選出一個女性總統,還是第一個被定罪的重罪犯?看來美國選擇了重罪犯」「川普稍早在佛羅里達州西棕櫚灘宣布勝選,感謝人民讓他成為第 47 任總統」「那麼,他是怎麼在這場遊戲中走到這一步的呢?透過不斷重覆簡單明瞭的訊息,在造勢集會上,他經常問道,相比過去四年,你覺得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好了嗎?而簡單的事實是,對許多美國人來說,答案是否定的,川普打出的口號是,生活會在他領導下變得更好」「但今晚會有很多選民感到不安,因為我們不要忘記他的對手,賀錦麗指責川普是對民主的威脅,因為川普曾多次表示,如果當選他將利用政府的機構來打擊他的政治敵人」「在大選前的調查顯示,許多美國人擔心無論誰勝出,選後結果都可能引發政治暴力,正如過去幾個月所看到的,美國存在著兩種截然不同的願景,接下來四年中要達成和解將極為困難。」🔗

▍網友指出,TaiwanPlus 聲明所引用的 BBC 報導是 6 月 1 日刊出,PBS 報導則是 5 月 31 日刊出,兩家媒體都不是像 TaiwanPlus 那樣,在報導美國大選結果時,去呈現出強烈的政治傾向;臺灣承擔不起川普取得壓倒性勝利後,臺美關係因這則影片被視為臺灣政府立場而受到損害 🔗

▍曾任臺北市議員、統促黨發言人、現任壹傳媒(毅傳媒)總編輯的璩美鳳,指控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在總統大選備戰期間,在一次會議當中撫摸她的手還說「妳皮膚好好」,事後並傳訊「人不可以太聰明,太漂亮,太年輕」,還稱要聘她當國安會副祕書長「就是錦衣衛的頭目」;璩美鳳稱,當時她支持藍白合,她也是小粉絲,柯文哲就是吃定他們這些小粉絲與小草,以為會把委屈吞下去,她要用實際行動糾正歧視與霸凌 🔗

▍俄羅斯聯邦安全會議秘書長蕭依古(Sergei Shoigu)訪問中國,向中國外長王毅表示,兩國要一同抵抗美國對俄羅斯和中國實施的「雙重遏制」政策;王毅表示「我們願同俄方一道,著眼國際形勢變化,密切溝通協調,加強多邊協作,為維護中俄關係高水平發展勢頭提供有力保障!」🔗

▍中國廣東省珠海市體育中心昨晚發生汽車衝撞事件,警方今表示造成高達 35 人死亡、43 人受傷;儘管涉案的樊姓男子因自殘陷入昏迷暫時無法接受訊問,警方仍破案稱其係因不滿離婚後財產分割結果、而駕車隨機衝撞,定調與中國政治、經濟無關 🔗

▍中國國家發改委發表「必須構建以內需為主導的國內大循環」文章,稱中國擁有全球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工業體系,是製造業第一大國!應加快培育完整內需體系,協同發揮中國超大規模市場的需求優勢、和產業體系完備的供給條件,加快形成「以國內市場為主導」的經濟循環 🔗

▍中國地方政府近年土地出讓收入下滑,無力出資收購土地,中國自然資源部昨發布「關於運用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資金收回收購存量閒置土地的通知」,預備重啟土地儲備專項債,將收回、收購企業無力或無意願繼續開發、已供應未動工的住宅用地和商服用地 🔗

▍一改鼓吹年輕人積極展現「狼性」,上海復旦大學教授梁永安在一場人才招聘會上建議,有條件的年輕人大學畢業後可以「啃老 3 年」自我探索、探索世界之後再回去生活;根據最新的 9 月份失業率數據,16 至 24 歲不包含在校生的全國城鎮失業率為 17.6%,今年以來第 2 高 🔗

▍中國雙 11 購物節落幕,熱度不如往年,沒有「創新高、破紀錄」新聞,媒體分析稱消費者「回歸理性消費」🔗

▍中國媒體報導,山東一所大學的女生宿舍 10 日發生火災,有學生控訴,在逃難時竟然還得一一「刷臉」宿舍樓門的閘機才放人;該校警務室對此回應「因為撤離的人多了,肯定得刷臉,刷臉是我們學校的一個安全系統,因為當時人太多了,肯定得刷臉,要不怎麼保證學生的安全?」🔗

▍人民幣貶值、預期川普將強硬對付中國、中國救市方案雷聲大雨點小等因素疊加,港股今跌破 2 萬點關卡,下跌 580 點收報 19846 點 🔗

▍對於川普再次當選美國總統、及選前曾說將力促釋放黎智英,香港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香港重視與任何地方的經貿關係,希望美方不要以政治干擾正常貿易或香港司法!🔗

▍菲律賓軍方公布每月監控報告,上個月 10 月有 15 艘次中國海警船、14 艘次中國海軍軍艦通過菲律賓群島海域,包括黃岩島、仙賓暗沙、朱利安菲利佩礁、鱟藤礁,指出儘管這 29 艘次中國海警船及軍艦都未做停留,但均屬「非法通過」,菲方均掌握動態,並透過無線電通訊進行驅逐,但中方均未應答 🔗

▍菲律賓國防部長鐵歐多洛訪問澳洲,與澳洲國防部長馬勒斯在坎培拉舉行會晤;會後鐵歐多洛表示,「北京正對我們加大施壓,意圖迫使我們放棄南海主權」「菲國是中國侵略的受害者」「雖然中國自稱依據國際法規範行事,不過眾所周知,他們所作所為違反國際法原則,其中最顯著的事證就是實際上各方都不支持他們的行為或活動」,與澳洲等夥伴簽署防務協議,就是遏阻中國進犯的重要方法 🔗

▍日本防衛省統合幕僚監部公布,發現 4 艘俄羅斯海軍艦艇包括一艘浮航的亞森級核動力潛艦,航行通過日本北海道北方的宗谷海峽;媒體指出,這是海上自衛隊首度確認亞森級核動力潛艦航行 🔗

▍日本海上自衛隊掃雷艇「宇久島號」失火沉沒,一人至今下落不明;日本防衛大臣中谷元宣布,將中止 11 月 16 日到 26 日預定舉行的相關訓練及日美聯合特別訓練 🔗

▍日本首相石破茂發表第 2 次內閣運作方針,表示優先課題是因應日益嚴峻的安全保障環境、做好治安及防災、找回日本經濟的活力;中國、俄羅斯入侵日本領空、北韓頻頻試射彈道飛彈,日本周邊的安全保障環境日益嚴峻,有必要徹底加強防衛力;針對與美國的關係,石破茂說:「美日各有其國家利益,從正面衝突也無益,針對如何讓相互的利益加乘、亞太地區的和平穩定,要看我們能提多少提案」「我不認為那是可讓多少或讓不讓的那種交易的世界」;石破茂過去曾主張修訂日美安保條約「改正日美同盟的非對稱性」,將日美同盟關係提升至與美英同盟相當的對等同盟關係,以及建立機制,讓日本作為盟國能夠參與美國使用核武器時的決策過程 🔗

▍曾制定 2030 年前要超越台積電、成為全球最大的晶圓代工者的韓國三星電子,第三季財報顯示晶片業務季減 4 成、未跟上 AI 晶片需求爆發潮;韓國執政黨昨提出法案,以川普即將上任將對中國產品徵收高額關稅、可能導致中國大幅降低出口價格、從而削弱韓國晶片廠的海外競爭力為由,規劃向韓國晶片製造商提供補貼,以及免除晶片業勞工每週工時 52 小時的上限 🔗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發文,宣布由前聯邦眾議員澤爾丁(Lee Zeldin)擔任環境保護署署長,「將確保公平且迅速地做出去管制化政策,釋放美國企業的潛力」;澤爾丁表示:「我們將恢復美國的能源優勢,重振汽車產業,把工作機會帶回美國,讓美國成為人工智慧的全球領航者,我們實現這些目標的同時,也會保護乾淨的空氣與水」🔗

▍紐約時報報導,川普將任命佛羅里達州聯邦參議員盧比歐(Marco Rubio)為國務卿;華爾街日報報導,川普已邀請陸軍特種部隊出身的共和黨聯邦眾議員瓦爾茲(Mike Waltz)出任白宮國家安全顧問;盧比歐、瓦爾茲都是友臺人士,但消息都未獲川普發文確認 🔗

▍前愛沙尼亞總理、歐盟候任對外政策高級代表卡拉斯(Kaja Kallas)在歐洲議會聽證會表示,近年中國已經改變,更像是歐盟的競爭者和對手,歐中關係的兩大重點之一,是雙方經濟往來結構性的失衡,歐洲在關鍵領域對中國的依賴成為歐盟的弱點;二是中國對俄羅斯的支持,影響了俄國侵略烏克蘭的戰爭情勢,因此歐盟應對中國清楚表明,挺俄將付出代價;針對臺灣議題,她表示支持臺海現狀、不受單方力量改變,強調將與亞太地區夥伴合作降低緊張情勢;針對川普可能減少對烏克蘭的軍事支持,卡拉斯表示,如果美國擔心中國和南海情勢,那他們也應該擔心俄羅斯在烏克蘭的戰爭,因為已可預見俄、中、北韓等國結合對全球安全的影響;俄國、中國、伊朗、北韓 4 個極權國家的結盟合作正試圖改變國際秩序,尤其中、俄更把與歐盟的經貿依賴關係武器化,歐盟無法接受這種情況,因此除了強化自身,也須加強與北約組織和美國、印太地區夥伴的合作 🔗

▍歐洲 3 大電腦晶片製造商德國英飛凌科技公司(Infineon)、法國義大利合資意法半導體集團(STMicroelectronics)、荷蘭恩智浦半導體公司(NXP)執行長在慕尼黑電子展會議上表示,美國、中國、歐洲政府都要求擁有自己的半導體生產,但在不同的大陸重建供應和生產鏈,以分別製造中國晶片、西方晶片,無論是在材料還是工程方面成本都很高,「如此一來,晶片價格會非常昂貴,以至於沒有消費者能負擔得起使用晶片的裝置。我相信隨著時間推移,各國政府都會理解這一點」🔗

▍俄羅斯生活必需品價格飆漲,監視器拍到小偷不只偷錢、還偷了 20 公斤的奶油;俄羅斯央行 10 月將主要利率調至 21% 創歷史新高,並預估今年通膨率可能高達 8.5% 🔗

▍俄羅斯官媒報導,俄羅斯海軍一艘搭載「鋯石」(Zircon)極音速巡弋飛彈的巡防艦,近日在英吉利海峽進行演習後,進入大西洋執行任務;俄羅斯宣稱海基「鋯石」飛彈射程達 900 公里,能以數倍於音速的速度飛行,極難防禦 🔗

▍烏克蘭發布消息,俄羅斯今空襲摧毀烏東頓內茨克(Donetsk)地區前線附近一座水壩,並逼近至水庫附近的庫拉霍韋鎮(Kurakhove)🔗

▍沙烏地阿拉伯實質領導人穆罕默德沙爾曼(Mohammed bin Salman)在阿拉伯—伊斯蘭國家峰會上表示,「沙烏地阿拉伯再次譴責、並堅決反對以色列對友好的巴勒斯坦人民進行種族滅絕」,敦促國際社會阻止以色列攻擊伊朗,尊重伊朗主權!穆罕默德沙爾曼曾在 9 月表示,除非巴勒斯坦建國,否則沙烏地阿拉伯不會承認以色列;峰會閉幕聲明表示:「如果不結束以色列對所有阿拉伯領土的占領,這個區域就無法實現公正與全面和平!」所指領土為約旦河西岸、東耶路撒冷、加薩走廊、戈蘭高地 🔗

▍美軍發布消息,針對敘利亞境內 9 個與伊朗支持團體有關的目標發動攻擊,「這些攻擊將削弱獲伊朗撐腰的組織未來籌劃對美軍和聯軍發動攻擊的能力」🔗

▍非洲民主國家模里西斯舉行國會大選,總理賈諾斯(Pravind Jugnauth)承認他所屬的社會主義戰鬥黨領導的 Lepep 聯盟正在走向慘敗;在野黨領袖藍古蘭(Navin Ramgoolam)宣布,他領導的聯盟在國會大選以壓倒性優勢擊敗了執政聯盟,「我希望賈諾斯儘快辭職,他以 0 比 60 輸了」「人民的力量比獨裁政權更強大」🔗

▍紐西蘭日前公開一項調查報告,顯示在 1950 年到 2019 年間,約有 20 萬名紐西蘭人在國家照護機構或宗教照護機構受到不人道的虐待,報告形容「這是難以想像的國家災難」;紐西蘭總理盧克森(Christopher Luxon)今代表漠視這些悲慘事件通報的歷任政府道歉,承認他們過去在育幼院和精神病院承受「無法想像的痛苦」「我很抱歉,當你們站出來通報受虐時,沒人相信你們。你們之中有些人可能覺得,經歷這麼久、這麼多傷痛後,我這番話一點都不重要。但我希望今天藉著道歉並承認你們承受的重擔,能讓你們之中的一些人感覺負擔減輕一點」🔗

▍仿效中國,越南政府頒布法令,規定電玩供應商需有技術設備系統,以管理 18 歲以下用戶的遊戲時間,同款遊戲每天不得玩超過 60 分鐘、各款遊戲總計不得玩超過 180 分鐘 🔗

▍埃及政府近年加強緝毒,繼 10 月查獲 3.5 噸毒品,近日再查扣 150 公斤;埃及媒體報導,埃及 1 億 1100 多萬人口中有近千萬人吸毒,佔人口數近一成 🔗

▍颱風「桔梗」侵襲菲律賓北部地區,近 1 萬 5000 人被疏散至臨時收容所,幸未傳出重大災情與民眾傷亡 🔗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 29 次締約方大會(COP29)在亞塞拜然舉行,亞塞拜然總統阿利耶夫(Ilham Aliyev)發表演說痛批,亞塞拜然因為使用自家化石燃料,以致遭受詆毀和敲竹槓!「石油、天然氣、風力、太陽能、黃金、銀、銅,所有一切都是自然資源,各國不應該因擁有它們而遭受指責!也不應該因這些自然資源導入市場而招致非議!因為市場需要它們!人們需要它們!」🔗


2024 年 11 月 13 日

▍國防部於過去 24 小時內偵獲中共人民解放軍派出 24 架次共機,其中 15 架次踰越臺海中線進入我北部、中部、西南空域,及共艦 6 艘次在臺海周邊活動,國軍運用任務機、艦及岸置飛彈系統等手段嚴密監控應處 🔗

▍賴清德總統接見「新美國安全中心」(CNAS)訪團、前美軍印太司令阿基里諾(Admiral John Aquilino)一行,感謝阿奎利諾將軍擔任美軍印太司令期間大力支持臺美安全合作及訓練,臺灣將持續推動國防改革,提升社會防衛韌性,並與全球民主夥伴深化合作,一起捍衛民主自由的價值與生活方式;阿奎利諾將軍表示,對美國而言,維持美臺夥伴關係以確保區域的和平及穩定至關重要,區域內國家才能持續繁榮發展,讓孩子們能在和平的世界中成長;今日訪團成員都是美國未來的領袖,將持續與臺灣的夥伴保持聯繫,持續對話,共同努力實現和平與穩定的目標 🔗

▍蕭美琴副總統接見「觀察家研究基金會」訪問團會長薩蘭(Samir Saran)一行,探討雙方如何在追求繁榮與區域穩定的共同利益上進一步穩固臺印夥伴關係;總統府未披露訪賓的發言內容 🔗

▍總統府發佈消息,蕭美琴副總統昨接見「美國科羅拉多州副州長波莫薇若(Dianne Primavera)經貿訪問團」,期盼臺灣與科羅拉多州在既有良好基礎上,進一步發展和深化各領域的合作關係;總統府未披露訪賓的發言內容 🔗

▍外交部感謝友邦馬紹爾群島、吐瓦魯、史瓦帝尼王國,在第 29 屆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締約方大會(COP29)高階會議為臺灣執言,聲援臺灣參與全球環保治理機制 🔗

▍針對外電報導,美國商務部下令台積電停止供應中國客戶 AI 先進晶片,中共國臺辦朱鳳蓮稱「有關報導再度證明美國打臺灣牌、升高臺海緊張局勢!目的是「以臺遏華!」「民進黨當局妄圖倚外謀獨,一味隨美起舞搞脫鈎斷鏈,給兩岸有關產業合作設置越來越多的人為障礙,最終損害的是島內企業的利益!削弱的是臺灣相關產業的優勢!讓臺灣進一步錯失產業發展的機遇!」🔗

▍前聯電董事長曹興誠控告中共國臺辦主任宋濤、發言人陳斌華涉嫌恐嚇,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對此聲稱「曹興誠說他對陸方實施懲戒感到害怕,恰恰充分暴露出他在懲獨法網之下的心驚膽寒!恰恰證明陸方依法懲治的正義之舉打到臺獨分裂分子的七寸!恰恰充分暴露其臺獨本性和色厲內荏的窘態!」🔗

▍對於中共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再度宣稱「只要承認九二共識這一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共同政治基礎,兩岸兩會就能恢復溝通協商,兩岸關係就可以重回和平發展的正確軌道!」海基會回應表示,假如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在 1992 年曾達成「九二共識」,那麼中華民國在所謂九二共識裡面一定有一個位置,請對岸公開說清楚,中華民國在九二共識中,到底擺放在哪個位置?🔗

▍對於內政部將聲請憲法法庭解散中華統一促進黨,中共國臺辦痛批「民進黨黨局一再打壓政治異己!採取各種手段肆意打壓和迫害島內愛國統一力量!陸方對此予以嚴厲譴責!」「主張祖國統一、反對臺獨分裂和外來干涉符合民族大義!順應歷史大勢!是正義之舉!臺獨勢力的倒行逆施,必將受到歷史和人民的審判!」內政部 6 日透過新聞稿表示,中華統一促進黨系統性、組織性在臺發展組織,接受對岸資助介入選舉、破壞臺灣治安及社會秩序、侵害人民身體自由及集會權利,顯有危害自由民主憲政秩序情形ㄝ因此將依政黨法查處,掌握事證後聲請憲法法庭解散統促黨;對於中共國臺辦的譴責,陸委會回應,政府密切掌握中共對臺統戰、滲透,且依法解散政黨為我國內政,中共無權干涉 🔗

▍中國國民黨立委翁曉玲提案修正兩岸條例,擬刪去退將或其他人員赴中國對於旗、徽、歌等行禮、唱頌行為的罰則,認為違反憲法言論自由,獲同黨立委傅崑萁、林思銘、羅志強等 5 名立委連署;陸委會表示,不贊成相關修法提案,但尊重立委提案權 🔗

▍民進黨立委蘇巧慧表示,翁曉玲自始至終都搞錯一件事,一般人要如何歌頌中國,甚至是唱誦中共國歌,當然是他們的言論自由,但「兩岸人民關係條例」所規範的對象,是「曾任國防、外交、中國事務或與國家安全相關機關」的政務官、將軍甚至是情報機關首長,這些人不是一般人,而是代表臺灣處理國家安全議題和國防事務的高階官員和將領,如果他們一方面領著國家退俸,另一方面卻跑去向中共國旗、國徽致意,「撤銷退休金、獎章和榮譽不是剛好而已嗎」🔗

▍中國廣東省珠海市體育中心 11 日發生汽車衝撞事件,造成 35 人死亡、43 人受傷,中國外交部對此表示「目前在珠海撞擊事件中,並無外國公民傷亡!」「中國政府一直、並將繼續採取有效措施,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社會穩定!」「將一如既往地,確實保護境內所有外國人的安全,並為中外企業提供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中國是世界上最安全、刑事犯罪率最低的國家之一!」🔗

▍在中共嚴控媒體報導下,中國今年仍傳出多起「報復社會」的無差別暴力攻擊事件,包括北京市海淀區、江蘇省蘇州市、廣東省深圳市、浙江省台州市、山東省德州市、遼寧省瀋陽市、廣東省中山市、山東省泰安市等,其中有駕車撞人、持刀砍人、還有多起是針對幼童學生開刀 🔗

▍中國政府今發布「有關房地產相關稅收減免調整」公告,「以促進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加大對房市的支持力度」🔗

▍南太平洋友邦帛琉總統惠恕仁(Surangel Whipps Jr.)本週宣布贏得連任,他接受法新社專訪表示,中國不斷的單方面派出研究船進入帛琉海域,不請自來,「我們一再抗議,他們卻一再派船過來」「中國官員今年稍早還替兩座帛琉擁有主權的海底山脈起新的名字,為什麼?這麼做的理由是什麼?」「一再藐視我國主權和邊界,持續從事這類活動」;帛琉因為挺臺、親美,2017 年北京當局因帛琉拒絕與臺灣斷絕邦交,下令禁止旅行團到帛琉,導致帛琉遊客人數一度暴跌;惠恕仁說,「我們決定繼續維持與臺灣極其重要的雙邊關係,因而付出代價」,帛琉正與日本、美國和臺灣合作,填補中國的投資缺口,「我們希望維持這份關係,所以開拓經濟的多元性格外重要」🔗

▍因應北韓威脅,南韓、美國、日本舉行聯合演習「自由刀刃」(Freedom Edge),包括美軍核動力航空母艦喬治華盛頓號將參演練海上飛彈防禦、網路防禦訓練等 🔗

▍在美國國務院 12 日揭露北韓軍人已投入俄烏戰爭之後,南韓國家情報院今首度證實,北韓派遣支援俄羅斯的士兵近兩週已部署在俄羅斯庫斯克(Kursk)地區,參與和烏克蘭軍隊的戰事 🔗

▍印尼總統普拉伯沃(Prabowo Subianto)訪問美國與拜登總統會面,他說「美國支持我們爭取獨立,並在我們需要的時候多次幫助我們。因此,我將努力加強印尼與美國的關係 」;拜登說印尼與美國建交 75 週年,「我們兩國的夥伴關係是有史以來最牢固的,我們將討論如何繼續這種夥伴關係」,並確定雙方的多項合作,包括加強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支持乾淨能源轉型、建立安全和有彈性的供應鏈、深化兩國之間的安全合作;印尼去年底與美國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並簽署國防合作協議,但在普拉伯沃今年上臺後,表達要求加入金磚組織,並首次與俄羅斯舉行聯合軍演;普拉伯沃上週訪問中國,與習近平聯合聲明錯誤詮釋聯大 2758 決議,妄稱「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印尼與澳洲今天在印尼東爪哇省(East Java)展開聯合軍演,將有約 2000 名官兵、戰車、艦艇、戰機、登陸艇和攻擊直升機,演練聯合登陸行動、災難時期非戰鬥疏散行動、網路作戰訓練;澳洲防長馬勒斯(Richard Marles)表示,這將是澳洲今年在海外執行的最大規模軍演 🔗

▍美國候任總統川普宣布,前美國陸軍特種部隊綠扁帽成員、眾議員瓦爾茲(Mike Waltz)將出任白宮國安顧問;瓦爾茲是眾議院外國軍事銷售「老虎小組」,認為美國提前協助臺灣等合作夥伴與盟友武裝至關重要,2022 年曾訪臺;他也是「中國工作小組」的一員,認為中國在經濟、科技及軍事領域對美國構成威脅,美國必須強化在亞太地區的軍事部署,以阻止中國的擴張;瓦爾茲主張,美國應迅速結束加薩及烏克蘭戰事,以便將焦點及軍事資源轉回印太地區,對抗中國;他在疫情期間曾呼籲針對中國在 COVID-19 扮演的角色祭出懲罰、並抵制北京冬奧;瓦爾茲擔任眾議員期間提出一系列直指中國政府的法案,內容包括對抗北京在印太地區的影響力,及取消中國的開發中國家地位、取消其享有的優惠待遇 🔗

▍瓦爾茲發布聲明表示,沒有比捍衛美國國家價值、自由及每位美國人安全更崇高的使命了,「我們將與川普總統及其團隊攜手因應當今世界不斷變化的挑戰,堅定抵禦企圖破壞我們生活方式的人」🔗

▍川普宣布,提名福斯新聞主持人赫格塞斯(Pete Hegseth)出任國防部長;赫格塞斯是川普的堅定支持者,支持美國優先政策,他畢業自普林斯頓大學、哈佛碩士,曾加入國民警衛隊、派駐古巴關達那摩灣、伊拉克、阿富汗服役、2 度獲得銅星勳章,著有《The War on Our Warriors》🔗

▍川普宣布,前德州聯邦眾議員、前國家情報總監(DNI)雷克里夫(John Ratcliffe)將回歸情報界掌管中情局(CIA),「他將成為捍衛所有美國人憲法權利的無畏鬥士,同時確保最高水準的國家安全,以實力帶來和平」;雷克里夫曾在 2020 年撰文指出,「情報很明確:北京打算在經濟,軍事和科技方面統治美國和全球其他地區」「中國構成當今對美國的最大威脅,也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對全世界民主與自由的最大威脅」🔗

▍川普宣布,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企業家拉馬斯瓦米(Vivek Ramaswamy)將共同執掌「政府效率部」,從政府外部提供建議和指導,與白宮和管理及預算局(OMB)合作,大刀闊斧地推動結構性改革,以瓦解政府官僚體系、撤銷多餘的監管程序、刪減浪費性支出、調整聯邦機關結構,他們的工作最晚將於 2026 年 7 月 4 日結束,「一個規模更小、效率更高、官僚主義更少的政府,將是我在獨立宣言 250 週年之際送給美國最好的禮物。我堅信他們一定會成功」;儘管兩人將負責美國內政,但他們過去對臺灣的發言令人不安,馬斯克曾說「臺灣應該比照香港模式,成為中國的特別行政區以避免戰火」,拉馬斯瓦米則是在爭取共和黨總統提名時,說等到 2028 年美國達成半導體獨立自主後就不必在意臺灣了 🔗

▍川普宣布,南達科他州州長諾姆(Kristi Noem)將擔任國土安全部部長,未來將執行強化邊境、驅逐非法移民;諾姆是忠誠擁川派、擁槍派,對邊境安全立場強硬,是第一位出動國民兵幫助德州因應邊境危機的州長,而且是 8 度派兵,著有《No Going Back: The Truth on What’s Wrong with Politics and How We Move America Forward》;諾姆成為繼白宮幕僚長威爾斯(Susie Wiles) 、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史蒂芬尼克(Elise Stefanik)之後,目前川普內閣任命的第 3 位女性 🔗

▍金融時報報導,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延攬多位主張對中國強硬的人士,令認為美國應該對中國採取比現任總統拜登更強硬立場的外交政策專家們樂見;華府安全諮詢公司「明燈全球戰略」(Beacon Global Strategies)常務董事塞耶茲(Eric Sayers)說:「對於抗中鷹派人士而言,這就像是耶誕節早晨般令人嚮往」,川普欽點的這些人不僅了解美國必須擁有堅實國防實力,也深知在經濟、科技、人權等其他領域上與中國競爭的重要性;共和黨籍前聯邦眾議員蓋拉格(Mike Gallagher)表示,瓦爾茲與盧比歐等人事安排,向北京傳達出「通融的時代已經結束了」的訊息;川普第一個總統任期的國家安全會議幕僚長葛瑞(Alexander Gray)指出,川普的人事選擇顯示,他希望「自己身邊圍繞著知悉中華人民共和國構成何等挑戰的戰略思想家」;美國智庫「外交關係協會」中國專家杜如松(Rush Doshi)表示:「諸如盧比歐、瓦爾茲和史蒂芬尼克的選擇,暗示將有一組人推動強硬作為而非交易性手段。這可能代表在盟友、人權、科技和臺灣等方面,與拜登團隊將有更強的連貫性」「不過如同我們上次所見,官員能做的有限。當家作主的是川普,而且會毫不猶豫趕走和他意見不同的人」🔗

▍曾揚言退出北約的川普當選美國下一任總統,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今閃電到訪北約布魯塞爾總部,北約秘書長呂特(Mark Rutte)致詞表示,感謝美國過去的領導和布林肯對北約的貢獻,讓烏克蘭占上風、俄羅斯難以獲勝,歐洲盟邦正在「責任分擔」上做更多,期待美國持續投入北約;北韓以軍隊、武器援俄,以及中國持續用規避迂迴方式提供俄國軍民兩用產品,此既顯示北約過去所為已有效對俄形成壓制,也顯示烏克蘭面臨更多威脅,需要美歐及盟友提供更多幫助 🔗

▍俄羅斯對烏克蘭首都基輔發動 8 月以來的首次飛彈襲擊,烏克蘭空軍表示,防空系統在全國各地攔截 2 枚來襲巡弋飛彈、2 枚彈道飛彈、37 架無人機;法新社報導,烏克蘭策劃了一場針對克里米亞半島的攻擊,造成一名俄國高階軍官死亡,消息人士稱是烏方發動汽車炸彈攻擊,指該名俄國軍官必須為從黑海發射巡弋飛彈攻擊烏克蘭的平民目標負責;克里米亞於 2014 年遭俄國併吞,目前駐有數以萬計的俄軍和許多軍事基地 🔗

▍以色列宣布開放另一條通往加薩的援助通道,「作為增加對加薩提供援助量和路線的努力與承諾一環」「糧食、水、醫療用品和避難所設備已送往加薩中部和南部地區」;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巴特爾表示,加薩走廊物資運送有進展,雖然相當有限,但美國決定,不會限制運送武器給以色列,「目前我們評估以色列仍沒有違反美國的法律」,加薩走廊的物資運送必須能維持,並且要持續改善;聯合國近東巴勒斯坦難民救濟工作署(UNRWA)和 8 個人道組織表示,以色列在讓援助物資進入加薩方面的努力仍然不足 🔗

▍德國 3 黨執政的紅綠燈聯合內閣,在總理蕭茲開除財長林德納之後瓦解,各黨團同意將預定的大選從明年 9 月提前至明年 2 月舉行 🔗

▍數據顯示,阿根廷總統米雷伊(Javier Milei)緊縮政策收到效果,通貨膨脹年增率降至 193%,為近一年來首次低於 200%;路透社報導,阿根廷政府大幅調整公共支出,削減公共服務補貼,增加公共部門裁員規模,一定程度拉低了通膨速度,但減緩通膨的代價是經濟遭重創,一半以上的人口陷入貧困 🔗

▍越南國會通過,儘管全球經濟形勢複雜多變,仍將越南 2025 年的經濟成長目標訂在 6.5% 至 7%,希望達到 7% 至 7.5% 🔗

▍美國一架民航機昨天從佛羅里達飛往海地準備降落太子港時遭到槍擊,美國聯邦航空總署今宣布禁止所有民航班機飛海地,為期一個月;海地飽受貧窮與幫派暴力蹂躪,海地過渡政府委員會在昨天罷黜了今年 5 月才獲任命的總理康尼爾(Garry Conille),新任總理費艾梅(Alix Didier Fils-Aime)宣誓就職,承諾將致力讓海地恢復安全;康尼爾質疑過渡政府委員會開除他的正當性;海地自前總統摩依士(Jovenel Moise)2021 年遭暗殺後便沒有總統 🔗

▍日本原子力規制委員會正式通過,否決重啟敦賀核電廠 2 號機,因其不符合新規範標準的「核電廠重要設施不能位於未來有活動可能的活斷層正上方」,成為 2012 年日本原子力規制委員會成立後,正式判定無法重啟的核電廠首例 🔗

▍日本女川核電廠 2 號機 10 月底重啟,隨後因機械故障停機,排除故障後今天上午再次重啟,預定本月恢復發電、12 月恢復商業運轉;女川核電廠 2 號機位於 2011 年 311 大地震重災區宮城縣,是時隔 13 年後首座重生的災區核電廠機組,也是福島核災後跟事故核電廠同型反應爐重啟首例 🔗

▍義大利總理梅洛尼(Giorgia Meloni)今天出席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9)致詞,表示維護生產力與脫碳同樣重要,不應採過度意識形態的做法,須務實使用所有可用技術,除再生能源,還包括天然氣,及未來以核融合產生乾淨能源,而義大利在核融合技術方面處於領先地位,義大利打算重啟這項技術,因為這項技術可能成為遊戲規則改變者,「可將能源從地緣政治武器轉變為可普遍取得的資源」🔗


2024 年 11 月 14 日

▍國防部於過去 24 小時內偵獲中共人民解放軍派出 15 架次共機,其中 9 架次踰越臺海中線進入我北部、西南空域,及共艦 9 艘次、公務船 1 艘次在臺海周邊活動,國軍運用任務機、艦及岸置飛彈系統等手段嚴密監控應處 🔗

▍中共國臺辦於珠海舉辦「粵海圖強—兩岸新媒體灣區行」6 天活動,陸委會示警,中國針對臺灣網紅、青年為主要統戰對象,呼籲國人要有警覺 🔗

▍前海軍艦長呂禮詩赴中國參加珠海航展,受訪說「要讓臺灣觀眾知道我們中國有多強!」陸委會副主委梁文傑回應媒體提問表示,這次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展出共軍殲 35、殲 15T、鷹擊 21 型飛彈、紅旗 19 飛彈,都可能是拿來對付臺灣國軍的武器,前海軍艦長竟然去讚頌對方的強大,怎對得起他昔日帶過的弟兄?國防部表示,呂禮詩言論雖屬個人行為,但對國家尊嚴造成傷害,但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規定的對象為退役「將領」,呂禮詩是少校退伍,不適用剝奪月退、註銷獎章等處罰 🔗

▍川普當選美國總統,並陸續發佈抗中內閣,香港股市連 5 個交易日收黑,恆生指數收盤下挫 387 點至 19435 點,創 7 周新低;中國 A 股 3 大指數今齊跌,漲跌比創 10 月 11 日以來最差表現 🔗

▍解決嚴重的「爛尾樓」問題,中國今年建立「白名單」讓銀行融資給房地產商,已審批通過貸款 2.23 兆人民幣,預計年底信貸規模將達 4 兆!中國住房城鄉建設部發布消息:全國「保交房」工作推進有力!已交付 285 萬間!🔗

▍中國宣布,中國新能源汽車年產量今首度突破 1000 萬輛!成為全球第一個電動車年產量達千萬級別的國家!專家預計到年底可望超過 1200 萬輛!🔗

▍中國珠海市體育中心 11 日發生駕車撞人事件,造成 35 死、43 傷,珠海為防範類似事件再次發生,對「四無:無配偶、無子女、無工作、無穩定收入」、「五失:投資失敗、生活失意、關係失和、心理失衡、精神失常」群體展開「摸底排查」🔗

▍共軍繼昨天在黃岩島「領海、領空、及周邊區域」戰備警巡後,今天再派海警在黃岩島周邊執法巡查,宣稱這是「依法維權」巡航活動 🔗

▍友邦帛琉總統惠恕仁接受日媒專訪表示,帛琉應與臺灣維持邦交,「這是建立在相互尊重、法治、民主和自由的基礎上,這是我們都應該提倡的」;美國總統川普第一次總統任期間,啟動了在帛琉新設雷達的計畫,帛琉期待與川普總統在防務領域進行合作;中國 9 月 25 日在未通報下,向太平洋發射洲際彈道飛彈越過帛琉領空、直接威脅帛琉,如果美國判斷帛琉受到威脅,將在帛琉部署愛國者飛彈防禦系統 🔗

▍美國共和黨在眾院 435 個席次中已拿下 218 席,確定保持眾議院的多數優勢,加上在參議院翻盤取得過半席次,共和黨在川普明年一月上任後,將完全執政 🔗

▍美國總統拜登今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會見總統當選人川普,雙方握手致意,「總統當選人、前總統唐納,恭喜,歡迎回來」,拜登並承諾順利轉移政權;川普表示,政治是艱難的,在很多情況下,這不是一個非常美好的世界,但今天是美好的世界,他非常感激 🔗

▍好消息獲得證實,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發布聲明,任命佛羅里達州聯邦參議員盧比歐(Marco Rubio)擔任國務卿「他將成為我國堅定的捍衛者,盟邦的真朋友」;盧比歐聲明表示「身為國務卿,我每天都會努力執行川普的外交政策。在川普總統的領導下,我們將透過實力促進和平,將美國人及美國利益置於一切之上」;盧比歐為參院外交委員會重量級議員,對中鷹派,挺臺、反共,因為新疆、香港而兩度遭北京制裁,並領銜提出「防止維吾爾人強迫勞動法案」;盧比歐 2022 年提出「透過實力促進臺灣和平法案」(Taiwan Peace Through Strength Act),他說:「中國入侵臺灣可能在這十年內發生,臺灣需要我們的幫助,我的法案將讓習近平和中國共產黨在發動愚蠢侵略行動前多想一下」🔗

▍川普發布聲明,提名共和黨籍聯邦眾議員蓋茲(Matt Gaetz)出任司法部長,「在美國,沒有什麼比結束我們司法系統黨派武器化更重要的事了。蓋茲將結束政府被武器化,恢復美國人民對司法部嚴重破碎的信任和信心」,蓋茲隨即向國會遞出辭呈展現爭取通過任命的決心 🔗

▍川普發布聲明,「我很高興宣布,前國會女議員加巴德(Tulsi Gabbard)少校,將出任國家情報總監」;加巴德曾派駐伊拉克參與過伊拉克戰爭,是美國第一位入主國會的印度教徒、首位生於美屬薩摩亞的國會議員,曾是民主黨人,2022 年於黨內初選挑戰拜登未果退黨,今年 8 月表態支持川普參選總統 🔗

▍美國參議院共和黨議員今天推選建制派的南達科他州參議員圖恩(John Thune)為新任參院多數黨領袖;圖恩曾抨擊川普在上次敗選後的行為「不可原諒」指責他破壞了政權的和平移交,直到今年 2 月才表示支持川普代表共和黨競選總統 🔗

▍美國聯邦調查局(FBI)、美國網路安全和基礎設施安全局(CISA)發出聯合聲明,指與中國有關的駭客入侵電信公司系統,竊取參與美國政府或政治活動人士的通話記錄和通訊內容,並複製部分根據法院命令應美國執法部門要求提供的資訊 🔗

▍美國商務部宣布,同意提供 1820 萬美元補助給 Akash Systems 以協助興建先進半導體製程的無塵室空間;Akash 以其「鑽石冷卻」技術改善人工智慧資料中心的散熱管理;商務部長雷蒙多表示,對 Akash 的補助有助確保美國在半導體供應鏈的每一個環節都處於全球領先地位 🔗

▍俄軍發布消息,在烏克蘭東部再占領一個村莊,正逼近包圍工業中心庫拉霍韋鎮(Kurakhove)🔗

▍以色列軍方發布消息,過去 48 小時打擊了位於黎巴嫩貝魯特南郊的約 30 個真主黨目標,「這些打擊是以色列國防軍持續致力摧毀、削弱真主黨軍事能力的一環」🔗

▍敘利亞官媒報導,以色列今襲擊首都大馬士革自治市梅澤赫(Mazzeh)是為侵略行動,人權團體表示至少造成 4 人死亡;以色列一方面在黎巴嫩對付真主黨,另一方面日漸加強打擊敘利亞,包括其靠近黎巴嫩的邊境地區 🔗

▍法新社報導,聯合國調查以色列行為特別委員會今指出,「包圍加薩期間,以色列無視聯合國一再呼籲、國際法院具約束力裁定、和安全理事會決議,阻礙人道援助,發動針對性攻擊,並且殺害平民及援助工作者,蓄意造成死亡、飢餓和重傷」「以色列在加薩走廊的戰爭行為符合種族滅絕特徵」🔗

▍非洲聯盟衛生監管機關宣布,認可北非國家摩洛哥研發出的首件非洲自製 M 痘篩檢試劑,為對抗 M 痘疫情的重大里程碑;今年以來,非洲各地已有 5 萬多起 M 痘病例、約 1100 人死亡,非洲中部是重災區 🔗

▍西班牙上月底遭豪暴雨引發洪災重創,造成 224 人罹難、16 人失蹤、多達 12 萬輛汽車受暴洪破壞;西班牙連鎖超市龍頭梅爾卡多納超市(Mercadona)宣布提撥 4000 萬歐元用於受洪災影響的員工,「幫助員工不必從零開始重建生活」,房屋受損可獲 5 萬歐元(約 175 萬台幣)、汽車受損可獲 1.5 萬歐(約 53 萬台幣)🔗

▍強烈颱風「天兔」(Usagi)逼近菲律賓北部,當局疏散撤離 4 萬人;這已是 3 週內侵襲菲律賓的第 5 個颱風 🔗


2024 年 11 月 15 日

▍國防部於過去 24 小時內偵獲中共人民解放軍派出 8 架次共機,其中 4 架次踰越臺海中線進入我北部、西南空域,及共艦 9 艘次、公務船 1 艘次在臺海周邊活動,國軍運用任務機、艦及岸置飛彈系統等手段嚴密監控應處 🔗

▍賴清德總統接見「丹麥國會議員訪問團」,感謝訪團來訪展現對民主臺灣的支持,期盼未來兩國在綠能、淨零轉型以及經貿等領域持續交流合作,共同推動綠能轉型,共同守護民主自由;柯絲高(Pia Kjærsgaard)議員表示,臺灣與丹麥之間的交流對兩國深具助益,像是丹麥具有綠能方面的經驗,臺灣擁有高科技的技術,雙方可以互相學習;更重要的是,彼此共享民主價值,臺灣深受中國威脅,這相當值得討論及了解,她回國後會繼續告訴大家,臺灣是一個小型的民主自由國家,儘管有時會面臨一些挑戰,但她認為西方國家應給予大力支持,並期盼美國在選舉後能繼續支持臺灣,這對臺灣至關重要 🔗

▍美國商務部宣布,與台積電亞利桑那公司簽署最終協議,提供 66 億美元(約 2143 億台幣)協助台積電在亞利桑那州 3 座晶圓廠的興建;美國總統拜登表示,明年初將會是美國數十年來首次生產先進晶片,這是「晶片法」(CHIPS and Science Act)最關鍵的里程碑之一;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表示,這有助台積電加速在美發展最先進的半導體製造技術 🔗

▍中共 4 艘海警船今兩度進入金門限制水域,海巡署全程蒐證驅離;海巡署呼籲中國立即停止類似侵擾,海巡署將秉持不挑釁、不退讓原則,維護海域安全與秩序,全力捍衛國家主權 🔗

▍颱風「天兔」逼近臺灣,國防部表示已配合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完成一級開設,國軍部隊災防待命總兵力約 3 萬餘人 🔗

▍臺灣 APEC 領袖代表林信義與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秘魯進行會談,就臺美各層面夥伴關係持續強化交換意見,並針對如何確保區域和平穩定與發展等議題交流 🔗

▍美國國務院發布消息,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 APEC 與日本外務大臣岩屋毅會談,重申美日同盟攸關印太地區的安全與繁榮,譴責北韓發射洲際飛彈、派遣軍隊前往俄羅斯的軍事升級行動,重申維護臺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反對片面改變現狀的行為;美國、日本將持續透過 G7、四方安全對話(Quad)、美日菲三邊合作等平臺,推動印太地區及全球的和平、繁榮與安全 🔗

▍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發布消息,貿易代表戴琪在亞太經濟合作會議期間,與臺灣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總談判代表楊珍妮會談,戴琪強調美臺經貿關係的重要性,並討論臺美 21 世紀貿易倡議協商取得的進展,及雙方在 APEC 論壇和其他多邊組織包括世界貿易組織(WTO)的合作 🔗

▍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在秘魯舉行,日經亞洲報導,臺灣國安官員透露,經中共施壓,秘魯不歡迎原先預計出席 APEC 年會的臺灣特使,迫使賴清德政府尋替代人選出席,以及撤掉利馬機場的宣傳臺灣燈箱廣告,秘魯並提名中國主辦 2026 年 APEC 年會,引發外界擔憂臺灣屆時是否還能順利參加 🔗

▍越界作業被中共扣押逾 4 個月的澎湖「大進滿 88 號」漁船及洪姓船長今獲中共釋放,需繳 21 萬人民幣罰金;海巡派遣巡防艇前往接應確保安全,於晚間返抵澎湖 🔗

▍聯合報報導,中共前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之子「紅三代」薄瓜瓜來臺,將迎娶宜蘭縣羅東博愛醫院創辦人許文政的孫女 🔗

▍遠景基金會執行長賴怡忠,受邀出席智庫「法國國際關係研究所」(IFRI)在巴黎舉行的年度研討會「同盟或聯盟?美國大選後印太同盟的未來」、「印太同盟與安全夥伴關係的未來」兩場座談,指川普上任後,兩岸關係有兩種可能走向:一是中國可能忙於面對美國貿易戰,不敢再製造理由讓川普更強硬,對臺灣企圖變小;第二則是中國更加施壓臺灣,以測試川普政府的紅線;臺灣地緣位置太重要,美國不會袖手讓中國得逞;全球風險已發展為俄中伊朝的威權軸心,中國也正在打造新經濟秩序;臺灣近年成功將「臺灣安全議題國際化」,這個趨勢不能停,這是要中國勿輕舉妄動的關鍵;相比入侵臺灣,「封鎖」是中國更可能的對臺戰略,日增的擾臺行動就是在測試灰色地帶的界線,國際現在就必須應對;中國正推動法律戰,錯誤詮釋聯大第 2758 號決議,將來中國對臺行動,中共會以他國不得干涉內政為由排除他國介入,這非常危險;對第一島鏈國家而言,中國絕對是第一威脅,臺灣應是安全夥伴,但除了臺美雙邊關係,並不被包含在多邊行動之中;臺灣將繼續與美國、歐洲,及日、韓、菲等第一島鏈夥伴密切合作,落實多邊主義戰略;臺灣需要增加國防預算,增加與美國溝通、協作的能力 🔗

▍前美國聯邦眾議院中國問題特別委員會成員蓋拉格(Mike Gallagher)投書華爾街日報,指出中國若按時間表在 2027 年以武力侵犯臺灣,川普的新任國防部長赫格塞斯(Pete Hegseth)只剩兩年時間阻止第 3 次世界大戰,赫格塞斯促進和平的唯一途徑就是在上任的第一天「宣戰」,對象不是中國、俄羅斯、伊朗,而是五角大廈的「官僚體制」,首要任務就是整治海軍,美國需要一個能與中國對抗的海事工業基礎 🔗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赴秘魯出席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峰會,以視訊方式為中國在南美洲出資建造的第一座港口「錢凱港」揭幕;這座港口可讓南美洲國家與亞洲貿易時,得以繞過墨西哥與美國的港口;分析憂心,錢凱港是拉美第一座由中國企業完全掌控運營的深水港,恐成類似中國在非洲國家吉布地建造的軍事基地一般,未來可能轉變為提供後勤支援的海軍基地,讓軍艦進行維修、重新補給和停泊,讓秘魯變成中國對美方發動軍事行動的潛在據點 🔗

▍中共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通報,中國前農業農村部黨組書記、農業農村部長唐仁健因非法收受巨額財物、在「脫貧攻堅」中搞盲目決策,開除其黨職、公職;唐仁健是繼前外交部長秦剛、前國防部長李尚福之後,中國本屆政府第 3 名任內落馬的部長 🔗

▍中國最大影視基地、有「東方好萊塢」之稱的橫店影視城,宣布因影視業困難、劇組壓力大,調降臨時演員的工資,在扣除演員公會抽 10% 後,臨時演員工作 10 小時的工資只剩 121.5 元人民幣(約 550 塊台幣),以每月工作 22 天計算,月工資 2673 人民幣(約 12080 台幣)🔗

▍香港公布第 3 季經濟較去年同期成長 1.8%,低於上季的 3.2%,將全年成長預測調為 2.5% 🔗

▍中國駐美國大使謝鋒在一場香港舉行的論壇發表視訊談話,稱中方對話的大門始終敞開,願意與美方做夥伴和朋友!希望美方與中方相向而行!妥善管控分歧,中美不能重複大國衝突的歷史!中國沒有超越或取代美國的規畫,但美國也不要有遏制中國的打算,要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並再度宣稱「臺灣問題」是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可能引發衝突對抗的最大爆發點!打臺灣牌只會讓美國引火自焚!🔗

▍美國、日本、韓國進行「自由刀刃」聯合軍演,美國駐日大使易曼紐登上在韓國濟州島外海的美軍核動力航空母艦「喬治華盛頓號」,致詞強調「自由刀刃」是已經制度化的聯合演訓,並非基於美日韓 3 國領袖,而是基於 3 國的戰略目的所為,意即川普上任後,加強 3 國軍事安全合作的作法也不會改變 🔗

▍菲律賓軍方發布新聞稿,在菲律賓海岸防衛隊的支援下,菲律賓軍方順利為長期擱淺於南海仁愛暗沙的「馬德雷山號」(Sierra Madre)登陸艦上的官兵運送補給品並輪調駐守人員,「這次行動未遭遇不順遂事件」,沒有被中國以暴力行動攔阻;中國海警局聲稱此為「經中方允許、並全程監管」「希望菲方信守承諾,與中方相向而行,共同管控好海上局勢」🔗

▍中國要求美軍撤出在菲律賓部署的「泰風武器系統」,並警告菲律賓勿在「錯誤道路」上越走越遠,菲律賓國防部長鐵歐多洛回應表示,事實上菲律賓計畫採購泰風(Typhon Weapons System)或同級的中程能力飛彈,而且全世界都知道誰才是走在「錯誤道路」上;泰風可發射「戰斧攻陸飛彈」,一般認為射程達 1250 至 2500 公里,能涵蓋整個呂宋海峽,也能抵達中國沿海和共軍在南海的多處基地 🔗

▍北韓官媒報導,領導人金正恩視察自殺無人機測試,認為各國軍事當局已意識到無人機在各種規模的衝突中有所成效,「這種客觀形勢的變化代表軍事理論、實踐和教育的許多部分亟需更新」,下令要盡快大量生產;自殺無人機也被稱為滯空彈藥,這類武器被廣泛用於俄羅斯與烏克蘭的戰爭以及中東的戰事,外界質疑北韓獲得俄羅斯的相關技術支援 🔗

▍韓國法院一審判決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黨魁李在明,在選舉過程中向選民發布虛假資訊,有歪曲和損毀民意之嫌、違反公職選舉法,判處有期徒刑 1 年、緩刑 2 年,李在明表示將提起上訴;雖然與本案無關,但李在明曾在選舉拜票時,質疑尹錫悅政府的外交政策,稱「中國與臺灣的問題跟我們有什麼關係!」「為何要刺激中國?就說聲謝謝,對臺灣也說謝謝,不就好了!」被輿論痛批屈從中國;若終審裁定維持該判決,李在明將喪失國會議員資格,也無法參加下屆總統選舉 🔗

▍仿效中國,越南頒布網路管理命令,若在社群網路上張貼違法內容、被認定觸犯國家安全,帳號將遭永久封鎖,業者若不按規定處理,將取消其經營服務許可 🔗

▍川普宣布提名前民主黨人小羅勃甘迺迪(Robert F. Kennedy Jr.)擔任衛生部長,「長期以來,美國人一直被工業食品綜合體和藥品公司所壓迫,這些公司在公共衛生方面欺騙、誤導和散布錯誤資訊。保障全體美國人的安全與健康是任何政府的首要職責,而美國衛生部將在保障每個人不受到有害化學物質、污染物、農藥、藥品和食品添加劑的威脅方面發揮重要的作用,這些因素已經導致美國的嚴重健康危機。Robert Kennedy Jr. 將致力於把這些機構恢復到以最高標準的科學研究和透明度為指標的傳統,以結束慢性病的大流行,並讓美國再次健康偉大!」🔗

▍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趕在川普上任之前,先後與俄羅斯總統普丁、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通話,蕭茲呼籲普丁撤軍,要求俄羅斯與烏克蘭談判,以實現公正且持久的和平,這是兩人自 2022 年 12 月以來首次直接通話 🔗

▍烏克蘭一個智庫近日向國防部提交報告,指出若西方斷軍援,烏國有能力在數個月內打造並部署威力約達 1945 年長崎原子彈 1/10 的初級核武;1994 年,烏克蘭與俄羅斯、英國、美國簽署布達佩斯備忘錄,並將既有核武移交俄羅斯、簽署禁止核子擴散條約,前提為俄羅斯尊重烏克蘭的法定邊界和主權獨立,英、美則承諾協助保障烏克蘭安全,如今在俄羅斯違反該備忘錄後,烏克蘭有法律基礎退出禁止核子擴散條約 🔗

▍哈瑪斯一名高階官員宣稱,哈瑪斯已通知調解方自己支持「任何」提案,條件是它能達成永久停火、能讓以色列軍隊撤出加薩走廊、能讓民眾重返家園、能達成換俘協議、能讓人道救援進入及重建加薩 🔗

▍敘利亞人權組織發布消息,以色列今空襲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及周邊地區造成 20 人死亡、21 人受傷;以色列軍表示,從敘利亞運送武器給真主黨的所有企圖,都將遭以色列攻擊 🔗

▍英國工黨政府上任後首張成績單,第 3 季經濟成長 0.1%,低於第 2 季的 0.5% 🔗

▍斯里蘭卡提前舉行國會大選,總統迪桑納亞克(Anura Kumara Dissanayake)領導的「國家人民力量」左翼聯盟取得 61.5% 得票率的壓倒性勝利,先前引發經濟危機而成為眾矢之的的建制派政黨只得 17.6% 🔗

▍歐盟執委會宣布就 Facebook 母公司 Meta 的兩項違規行為裁罰 7 億 9772 萬歐元(約 274 億台幣),理由是 Facebook 將 Marketplace 分類廣告服務與 Facebook 綁定,創造巨大的廣告散布優勢,讓其他網路廣告服務商難以競爭,以及對在 Facebook 和 Instagram 登廣告的其他廣告服務商施加不公平的交易條件,使 Meta 可以為 Facebook Marketplace 的利益取用其他廣告商的相關數據 🔗


紀路臺灣【時間軸】單元摘要自新聞媒體、社群網站、相關官網、維基百科等公開資料,所附相關連結可見更多資料或來源,但不僅限於該連結,以關鍵字查詢 Google 可以了解更多。

延伸紀路—

【時間軸】2024 年 11 月國際新聞摘要(下)

【時間軸】2024 年 10 月國際新聞摘要(下)

【時間軸】2024 年 10 月國際新聞摘要(上)

【時間軸】2024 年 9 月國際新聞摘要

【時間軸】2024 年 8 月國際新聞摘要

【時間軸】2024 年 7 月國際政治新聞摘要

【時間軸】2024 年 6 月國際政治新聞摘要

【時間軸】2024 年 5 月國際政治新聞摘要

【時間軸】2024年4月國防 / 國際政治新聞摘要

【時間軸】2024 年 3 月 國防 / 國際要聞摘要

【時間軸】2024 年 2 月 國防 / 國際要聞摘要

【時間軸】2024 年 1 月 國防 / 國際要聞摘要

【時間軸】2024 年「立法委員修法為自己擴大權力」事件簿

【時間軸】2024 雞蛋事件簿

【時間軸】2023 雞蛋事件簿

→更多時間軸紀路

❤️ 贊助紀路臺灣

💛 每月贊助紀路臺灣

→更多紀路臺灣

20242024年11月國際新聞摘要國際新聞紀路台灣紀路臺灣

更多紀路臺灣

WPA世界排名第一 周婕妤威斯康辛10號球公開賽擊敗...

2024 肯亞 230 公里超馬賽 陳彥博勇奪冠軍

2024 世界大學射擊錦標賽 劉恆妤 10 公尺空氣...

金門大橋獲 IRF 2024 全球道路成就獎

QS 2025世界大學排名 臺灣27所大學上榜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修法釋憲案 憲法法庭言詞辯論(逐字稿...

2024 Global 3D 遙控直昇機特技飛行大賽...

翁啟惠博士獲頒Tetrahedron Prize 台...

【時間軸】2024 年 10 月國際新聞摘要(上)

  • 2025 年 7 月
  • 2025 年 6 月
  • 2025 年 5 月
  • 2025 年 4 月
  • 2025 年 3 月
  • 2025 年 2 月
  • 2025 年 1 月
  • 2024 年 12 月
  • 2024 年 11 月
  • 2024 年 10 月
  • 2024 年 9 月
  • 2024 年 8 月
  • 2024 年 7 月
  • 2024 年 6 月
  • 2024 年 5 月
  • 2024 年 4 月
  • 2024 年 3 月
  • 2024 年 2 月
  • 2024 年 1 月
  • 2023 年 12 月
  • 2023 年 11 月
  • 2023 年 10 月
  • 2023 年 9 月
  • 2023 年 8 月
  • 2023 年 7 月
  • 2023 年 6 月
  • 2023 年 5 月
  • 2023 年 4 月
  • 2023 年 3 月
  • 2023 年 2 月
  • 2023 年 1 月
  • 2022 年 12 月
  • 2022 年 11 月
  • 2022 年 10 月
  • 2022 年 9 月
  • 2022 年 8 月
  • 2022 年 7 月
  • 2022 年 6 月
  • 2022 年 5 月
  • 2022 年 4 月
  • 2022 年 3 月
  • 2022 年 2 月
  • 2022 年 1 月
  • 2021 年 12 月
  • 2021 年 11 月
  • 2021 年 10 月
  • 2021 年 9 月
  • 2021 年 8 月
  • 2021 年 7 月
  • 2021 年 6 月
  • 2021 年 5 月
  • 2021 年 4 月
  • 2021 年 3 月
  • 2021 年 2 月
  • 2021 年 1 月
  • 2020 年 12 月

Keep in touch

Facebook Email

Copyright © 2020-2025 TBOTAIWAN.COM

TBO Taiwan | 紀路臺灣
  • 首頁
  • 世界排名
  • 國際榮譽
  • 經濟民生
  • 民主與人權
  • 生態與環保
  • 時間軸
  • 贊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