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 5 月 13 日,美國智庫「戰爭研究所」(ISW)、「美國企業研究所」(AEI)聯合發布報告:「從脅迫到投降:中國如何在不戰爭的情況下控制臺灣」,指出中國可能採取一種無需大舉入侵臺灣,僅透過政治戰、經濟戰、認知戰、加上對臺灣的海空騷擾,及一場對臺灣離島的軍事壓迫,就可能促使臺灣民眾要求政府投降,「和平最重要!不要戰爭」,接受中國拋出的「和平協議」。和平協議將在「一個中國框架」下處理「中國內政問題」,如此一來中國可不費一兵一卒,達成「統一臺灣」願望。
報告聯合撰寫者「美國企業研究所」(AEI)資深研究員卜大年(Dan Blumenthal)、重大威脅計畫主任凱根(Frederick W. Kagan)投書美國《國會山莊報》(The Hill),以「中國不需大舉入侵即能統一臺灣」(China doesn’t need to invade to achieve Taiwanese unification)為題指出,美國與盟友近來越來越多討論中國軍事入侵臺灣的威脅,這是好事,但忽略了中國還有其他路徑可以拿下臺灣。
根據他們的報告,中國只要強化現在正在對臺灣進行的「混合戰」,再搭配一系列強硬,但未到全面開戰的行動,即可不費一兵一卒逼迫臺灣簽下「和平協議」,讓臺灣走進被統一的框架。美國應關注、嚇阻、打擊中共的這種策略,並幫助臺灣在法律上、國際地位上進行更多防備。
裡應外合之下 臺灣能撐多久
由 ISW 與 AEI 合作的「協防臺灣計畫」(Coalition Defense of Taiwan)發布「從脅迫到投降:中國如何在不戰爭的情況下控制臺灣」(From Coercion to Capitulation: How China Can Take Taiwan Without a War)報告,以中國戰略規劃者的思維方式,模擬了一套「非戰爭脅迫行動」(short-of-war coercion course of action, SoWC COA) 劇本,證明中國能在不入侵或公開軍事封鎖的情況下,即取得對臺灣的政治控制。
模擬狀況以 4 年為期,從臺灣新任總統就職、到第一任任期結束為止,期間中國對臺灣不斷進行空中和海上騷擾、準封鎖,對臺灣的關鍵基礎設施進行網路破壞和物理破壞,削弱臺灣政府的治理能力,並以政治攻擊和認知操縱,大幅消磨臺灣人的抵抗意志。
美國則被中國的資訊戰淹沒,逐漸相信「不值得」為臺灣而被捲入戰爭,尤其是在中國與美國達成一項新的經濟協議之後。
在美國降低協防臺灣的意願之下,中國對臺灣周圍進行一連串規模有限、但效果顯著的軍事行動。
包括對離島(設想為彭佳嶼)施以飛彈攻擊,以無人機飛臨金門上空,中共與其盟國進行聯合軍演,範圍並突破臺灣周圍海域鄰接區。
在南海近距離包圍太平島,並威脅必要時將施以致命武力進行封鎖。
同一時間北韓以無人機襲擊南韓巡邏艦艇,並飛臨南韓重要港口與領空。
在臺灣內部,以內應、第五縱隊對政治人物施以暴力攻擊,引發輿論混亂、民眾恐慌。
中共的在臺協力媒體開始公開支持與中國簽訂「和平協議」,並放出消息指臺灣總統不排除考慮「核攻擊」方案。
中國最終遞出橄欖枝,提供「和平方案」,承諾不再脅迫,保證臺灣某種程度的自主權,臺灣政府則必須遵循北京的指導方針與合作方式。
臺灣政府雖然不願成為中國的一部分,仍選擇結束人民「要和平不要戰爭!」的焦慮,同意一項最終如中國所願的統一計畫。
比起大型戰爭 中共更擅長脅迫恐嚇
卜大年與凱根認為,比起軍事入侵臺灣,中國更有可能採取「非戰爭脅迫行動」(SoWC COA)拿下臺灣,理由有三:
一、以非戰爭手段併吞臺灣,可大幅減少對中國其他戰略目標的可能損害。中國的長期目標是成為世界的領導者,重塑國際政治,取得中心地位。雖然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認為「統一臺灣」是這項全球大業的重要元素,但他可能不願開啟一場全面性的戰爭,因為那可能讓中國失去地緣政治的主導地位。
二、臺灣最近的選舉凸顯出內部政治極為分歧,民眾對美國的支持也產生懷疑,這些情緒又因臺灣仍在國際上被孤立而進一步加深。臺灣在國際事務上的地位自成一格,雖是功能齊備的民族國家,卻未獲大國承認,這個弱點讓中國得以操弄臺灣害怕被拋棄的恐懼。
三、非戰爭策略符合中國一貫的戰略思維和經驗。中國的作戰觀念指出,必須思考利用非傳統武力的手段來進行作戰,實際上中國經常在南海、東海和臺灣海峽的「灰色地帶作戰」用上這些觀念。也因為這套作戰方式獲致效果,中國非常有可能在併吞臺灣的行動中更積極使用。
而懷疑中國是否有能力癱瘓美國應對措施的人,可能沒有關注俄羅斯自 2015 年對美國的政治作戰,那結果幾乎導致美國與北約在烏克蘭問題上決裂。如果中國的「非戰爭脅迫行動」沒有觸發「中國軍事入侵臺灣」的警報和跡象,那麼美國很可能不會介入。
中共對臺「混合戰」是現在進行式
總結中共「非戰爭脅迫行動」(SoWC COA)策略有四個重點:
一、利用經濟上的胡蘿蔔加大棒、訊息戰、軍事升級讓美國和臺灣相信,美臺合作會直接導致局勢進一步升級,如果停止夥伴關係則和平與繁榮指日可待。
二、破壞中華民國政府運作和提供基本服務的能力,以經濟戰、網路戰、電子戰、破壞基礎設施、對運往臺灣的貨物進行宣稱的依法檢查、海空封鎖,批評政府治理不善的資訊戰,大幅降低民眾生活水準,削弱政府執政的正當性。
三、廣泛而持久的認知心理戰,透過恐嚇、散佈懷疑和恐懼、提出用政治讓步換取和平的要求,破壞臺灣公眾的抵抗意志。
四、以廣泛的宣傳降低美國公眾和政治領袖支持臺灣的意願。
報告指出,模擬情境不代表必然會發生,但證明了「非戰爭脅迫」路徑實際可行,且極其危險。
事實上中國對臺灣進行的「灰色地帶作戰」已是現在進行式,如中國加強為之,並透過有計畫的 COA 非戰爭脅迫行動,利用臺灣在國際上缺乏同盟、處境孤立的弱點,做到阻止美國干預等等,將給臺灣帶來巨大災難。
臺灣人不能對中共威脅免疫
報告認為,美國、臺灣和區域盟友可採取一些行動來阻止這種策略。
首先各國應明確表達:臺灣依據國際法所享有的主權權利,以對抗中國將封鎖與貨運檢查制度視為「內政」的法律戰。
臺美政府應合作提升臺灣反影響、反顛覆的法律權力和能力,並將合作擴及更廣泛的領域強化臺灣的準備工作,以抵抗經濟活動被封鎖或類封鎖。
以美國為首的聯盟,應讓中國付出政治和經濟代價,以嚇阻中國的軍事恫嚇行動。例如中國軍機頻頻出現在臺灣海峽上空,因應之道應是強化臺灣與國際社會之間的民航合作,並將臺灣納入區域防空架構。
藉由關注中國可能強化脅迫的手段,注意中國可能利用臺灣處境孤立的弱點,以及認知到中國會想辦法阻止美國干預等等,美國仍有能力加以克服。
資料來源:
▍The Hill—China doesn’t need to invade to achieve Taiwanese unification
紀路編輯 / 王子嘉
延伸紀路—
【紀路】 美國前白宮國安顧問波頓訪臺:臺灣越融入集體防衛越安全
最新收錄—
- 投資臺灣三大方案累計投資總額破 2.4 兆
- 金融時報 2024 全球最具影響力女性 超微臺裔執行長蘇姿丰入選
- 2024 亞太資通訊科技聯盟大賽 臺灣獲 4 金、4 銀、1 銅、3 優勝
- 2024 世界能力青年運動會 臺灣抱回 7 金、2 銀、5 銅佳績
- 2024 年第三季 台積電晶圓代工市佔率 64.9% 全球排名第 1
❤️贊助紀路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