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 5 月 27 日,輝達(Nvidia)創辦人黃仁勳受邀於臺灣大學畢業典禮演講,他向畢業生分享他面對失敗、承認錯誤並尋求幫助的故事。他說,因為 AI,2023 年是畢業的完美時機,跑吧!不要慢慢走,希望你們將有勇氣面對失敗,並且有機會在實現夢想所經歷的痛苦和磨難中,鍛鍊你們的品格。
黃仁勳(Jen-Hsun “Jensen” Huang)是美國企業家,出生於臺南市,4 歲與家人移民到美國,取得史丹佛電子工程學碩士學位,1993 年創立繪圖晶片公司 Nvidia,目前市值約 9631 億美元,為全球市值第 6 大企業。Nvidia 的運算晶片開啓了 AI 新時代,身為共同創辦人兼執行長的黃仁勲成為全球科技界最重要的人物之一。2023 年 5 月 30 日,Nvidia 市值首度衝破一兆美元,成為全球第 1 家市值破兆的半導體公司、史上第 8 家達到市值破兆里程碑的企業。
5 月 27 日,黃仁勳受邀到臺灣大學向畢業生演講,以下為演講全文:
我想說… 跟大家說臺灣話。但是愈想愈緊張,我在美國長大的,所以我的臺灣話現在不是很標準。所以今天我跟大家說英文,敢好?OK,我們開始!
女士們,先生們,尊敬的教師、傑出的來賓,驕傲的父母們,以及最重要的——2023 年國立臺灣大學的畢業生!
今天對你們來說是非常特別的一天,也是夢寐以求的一天,我是指對你們父母來說,因為你們應該很快要搬出家裡!這確實是一個榮耀的日子,你們的父母付出許多犧牲,成就了你們。
我爸爸媽媽在這,我哥哥也在這,讓我們向養育我們的父母、祖父母表達我們的感謝之意。
十多年前,陳教授邀請我來看他的物理實驗室,我第一次來到臺大。我記得他的兒子在矽谷得知 Nvidia 發明的 CUDA(Compute Unified Device Architecture,統一計算架構)技術,建議陳教授在量子物理模擬使用它。
當我抵達時,他打開門,向我展示他所創造的一切。整個房間的 Nvidia 遊戲顯卡,插在開放式電腦的主機板上,金屬架上都是散熱用的大同電扇。陳教授用遊戲圖形運算的技術,以「臺灣人的方式」建造了一臺自製的超級電腦。
他在這裡開始,做了 Nvidia JOURNEY 的早期示範。他很驕傲的說:「黃先生,因為你的工作,我可以在我有生之年,完成我畢生的志業。」
這些話直到今天仍觸動著我,並完美地表達了我們公司的使命:「幫助這個時代的愛因斯坦與達文西完成他們的事業。」
我很高興能再次回到臺大,擔任你們的致詞嘉賓。當我從俄勒岡州立大學畢業時,世界比現在簡單許多,電視還不是平面的,沒有有線電視,「行動」和「電話」這兩個詞還不能放在一起,那是 1994 年,IBM 個人電腦跟 MAC 麥金塔開始了個人電腦革命,並展開日後晶片與運算程式的發展。
你們處在的世界則更複雜。面臨著地緣政治、社會和環境上的變化和挑戰,被科技包圍著,我們處於一個永遠連接和沉浸的數據世界,與現實世界平行存在。在家用電腦被創造 40 年後,人工智慧開始以軟體讓汽車自動駕駛、研究 X 光片圖像,AI 為電腦自動化開啟了大門,衍生的服務涵蓋世界最大的兆美元級產業:醫療保健、金融服務、運輸與製造業。
AI 為我們帶來了巨大的機遇,反應敏捷的企業將利用 AI 技術提升競爭力,而未能善用 AI 的企業將面臨衰退。很多企業家,包含今天在場的許多人,未來將會開創新公司。
如同過去的每個計算機時代創造出新的產業,AI 也創造了以前不存在的新工作機會,像是:數據工程師、詠唱工程師、AI 工廠操作員和 AI 安全工程師等,這些工作以前從未存在過。
自動化工作將淘汰一些工作,並且毫無疑問的,AI 會改變每一個工作,包括大幅加強程式設計師、設計師、藝術家、行銷人員和製造計劃者的工作表現。就像之前的每一個世代都擁抱技術以取得成功一樣,每一個公司和你們都必學會利用 AI,並與 AI 共同駕駛(Copilot)、共同創造出驚人的成就。
有些人擔心 AI 可能會搶走你的工作,有些人可能擔心 AI 發展出自我意志。我們正處於一個新領域的開始,就像個人電腦、網路、移動設備與雲端技術一樣,但是 AI 的影響更為根本,因為每個運算層面都會被重新改寫,從我們如何編寫軟體到軟體如何運行,AI 已經從頭開始重新發明「計算」。
從各方面來看,這是電腦產業的再生,對於臺灣企業而言更是一個黃金機遇,而你們正是這個產業的重要基石。在下個十年,產業將以嶄新而且加速運行的 AI 電腦,取代目前價值上兆美元的傳統電腦。我的旅程始於你們 40 年之前,1984 年是畢業的完美時機,我預測 2023 年也將如此。
我能告訴你們什麼呢?今天是迄今為止你們最成功的一天,你們即將從臺大畢業。我也曾經成功過,直到我創辦了 Nvidia——我經歷失敗,而且是大大的失敗,說起來令人感到恥辱和尷尬,許多失敗甚至差點將我們擊垮。
讓我跟你們講三個 Nvidia 的故事,這些故事定義了 Nvidia 今天的樣貌。
我們創立 Nvidia 是為了創造加速運算,我們的第一個應用是用於個人電腦遊戲的 3D 圖形。我們創造了一種非傳統的前向紋理處理技術,而且成本相對低廉。我們贏得了與 SEGA 一起開發遊戲主機的合約,這吸引了許多開發商在我們的平臺開發遊戲,並為我們公司提供資金。
但開發一年後,我們意識到我們的架構策略錯了,從技術端來看是不合格的。而與此同時,微軟即將宣布基於反向紋理映射和三角形的 Windows 95 Direct3D。這代表如果我們完成了 SEGA 的遊戲機,我們將會創造出與 Windows 不相容的產品。但如果我們不完成這個合約,我們就會破產。無論如何,我們都將面臨倒閉的命運。
我聯絡了 SEGA 執行長,向他解釋我們的發明是錯誤的,我們無法完成合約及遊戲主機,並建議 SEGA 尋找其他合作夥伴。我對他說:「我們必須停下來。」但我需要 SEGA 全額支付我們的費用,否則 Nvidia 將無法繼續經營。
我很難為情地向 SEGA 執行長提出這個要求,令我驚訝的是,他同意了。他的理解和慷慨讓我們多活了 3 個月,在那段時間,我們建造了 Riva 128,就在我們差點沒錢時,Riva 128 震撼了新興 3D 市場,讓我們開始受到矚目,也拯救了公司的營運。市場對我們的晶片需求強勁,讓我從 4 歲離開臺灣後又重回臺灣,與台積電的張忠謀先生會面,並開始一段長達 25 年的合作夥伴關係至今。
我們坦誠面對錯誤、謙卑的尋求幫助,拯救 Nvidia 的存續。但這些特質對於像你們這樣最聰明、最成功的人而言,是最難養成的。
2007 年,我們發布了 CUDA GPU 加速運算技術,我們的期望是讓 CUDA 成為一個程式設計模型,提升科學運算、物理模擬到圖像處理方面的效能。
創建一個全新的運算模型非常困難,歷史上很少人能做到。自從 IBM System 360 以來,CPU 的運算模型成為標準已有 60 年的時間。CUDA 需要開發人員撰寫應用程式,以展示 GPU 的優勢,但又要先有很多人用 CUDA ,開發者才會開發程式,那又需要先有客戶買 CUDA 的程式。
因此,為了解決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我們利用我們的遊戲顯卡 GPU GeForce,它已經擁有龐大的遊戲市場,但 CUDA 的成本非常高,讓 Nvidia 的利潤在很多年裡大受打擊。當我們的市值在 10 億美元左右時,我們經歷了多年的低迷表現。
我們的股東對 CUDA 持懷疑態度,希望我們更專注於提高盈利能力。但我們堅持不懈。
我們相信加速運算的時代將會來臨。我們創建了一個名為 GTC 的會議,並在全球範圍內不斷推廣 CUDA。然後 CUDA 的技術應用出現了:地震處理、電腦斷層重建、分子動力學、粒子物理學、流體動力學和圖像處理。一個接一個的科學領域,它們都來了。我們與每一個開發者一起撰寫他們的演算法,並達到了驚人的加速效果。
2012 年,AI 研究人員發現了 CUDA,著名的 AlexNet 在我們的 GeForce GTX 580 上進行了訓練,開啟了 AI 的大爆炸。幸運的是,我們意識到深度學習作為一種全新軟體方法的潛力,並將我們公司的每一個方面都轉向推進這個新領域。我們冒著一切風險去追求深度學習。
多年後,AI 革命開始了,而 Nvidia 成為全球 AI 開發者的引擎。我們發明了 CUDA,並開創了加速運算和 AI,這個旅程鍛造了我們的企業品格:承受痛苦和磨難,是追求願景路上的必經之痛。
再說一個故事。2010 年,Google 將 Android 系統打造成出色圖形的平臺,而手機行業也有許多晶片公司有網路晶片技術。Nvidia 優秀的運算能力,讓 Nvidia 成為 Android 系統理想的合作夥伴,我們進入了網路晶片市場,馬上取得了成功,股價飆升,但競爭對手也很快就湧入,晶片製造廠學習如何生產運算晶片,但我們卻沒有學著做網路晶片。
手機市場龐大,我們是可以搶到一塊市占率,然而,我們做出了艱難的決定:放棄這塊市場。因為 Nvidia 的使命,是建造電腦來處理一般電腦沒辦法解決的問題。我們為這個使命奉獻自我,以做出獨一無二的貢獻。
我們策略性的撤退奏效了,從原本的市場撤出,讓我們打開了眼界,重新畫出一塊新的市場——我們構想創建一種新型的電腦,這種電腦是機器人的電腦,具有運行 AI 演算法的神經網路處理器安全架構。
當時,這還是個看不見規模的市場。
從巨大的手機市場撤退,再創造一個不知道市場規模的機器人市場。現在,我們已經擁有數十億美元的自動駕駛、機器人業務,並開創出一個全新的產業。
「撤退」對像你們如此聰明且成功的人來說並不容易。然而,戰略性的撤退、犧牲、決定放棄什麼是成功的核心,非常關鍵的核心。
2023 年的畢業生,你們即將進入一個正在經歷巨大變革的世界,就像我畢業時遇到個人電腦和晶片革命時一樣,你們正處於 AI 的起跑線上。每個行業都將被革命、重生,你們準備好接受新的想法了嗎?你們是怎麼想的呢?
在過去的 40 年裡,我們創造了個人電腦、網路、移動設備、雲端技術。現在的 AI 時代,你們將創造什麼呢?無論是什麼,像我們一樣全力以赴去追求它,跑吧!不要慢慢走。
請記住,你要不是為了「吃」而奔跑,要不就是為了避免「被吃」而奔跑。也許在很多時候你可能無法分辨是哪種情況,是為了食物而奔跑,或不被他人當做食物而奔跑,但無論如何,都要跑起來。
在你的旅程中,帶上一些我犯過的錯、有過的經驗,希望你們將有勇氣面對失敗、承認錯誤並尋求幫助,並且能忍受實現夢想所經歷的痛苦和磨難,做出犧牲,致力於讓生命有意義,並完成你畢生的事業。
各位 2023 年的畢業生,我衷心向你們每一位祝賀。
資料來源:
▍Youtube—台大畢業典禮黃仁勳致詞 | 中央社即時影音
▍Largest Companies by Market Cap
▍Nvidia—NVIDIA at COMPUTEX 2023
▍中央社—黃仁勳分享輝達3度受挫故事 鼓勵台大畢業生想成功別怕認錯
紀路編輯 / 王子嘉
❤️💛💚 贊助紀路臺灣
最新收錄
- 【時間軸】2025 年 1 月臺灣與國際重要新聞摘要(下)
- 臺灣 2024 年稅收 3.73 兆刷新歷史紀錄
- 2025 GFP 全球軍力排行榜 臺灣排名第 22
- 2025 鳳凰杯國際軟式飛鏢錦標賽 臺灣選手抱回 2 座亞軍、2 座季軍
- 詩人零雨獲 2025 年第 9 屆紐曼華語文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