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心念念要把臺灣主權與經濟再次鎖進「九二共識、一中框架」的前總統馬英九在國民黨造勢場合痛批「蔡英文領導的政府爛到不像話!國防、外交、經濟全部都在倒退!只要國民黨重返執政,臺灣就能和平安定繁榮!」馬前總統這席話是真的嗎?民進黨執政真的讓臺灣經濟倒退嗎?我們來看看股市這個經濟指標。
2023 年 11 月 21 日,臺灣加權指數上漲 206 點,收在 17,416 點,今年以來已上漲 3279 點;證交稅 10 月實徵淨額 152 億元,年增 34.8%,累計今年 1 到 10 月證交稅税收達 1598 億元,年增 8.4%,提前達成全年預算數;臺股交易熱絡,其中 6 月日均成交額達 3769 億元,統計至 7 月,全國證券開戶人數破 1233 萬創歷史新高。
臺股今年表現相較其他市場不遑多讓,相比過去也是如此,如果李登輝前總統執政時期的股市上萬點,是讓人懷念的經濟榮景,那麼超過一萬七千點的現在,至少離「經濟爛到不像話」非常遙遠。
蔡英文執政至今臺股漲幅111%
當民進黨 2016 年剛執政,媒體與名嘴每天說「臺灣經濟將大幅衰退」,我們姑且聽之。
但是一年過去、兩年過去、三年過去、四年、五年、六年、七年過去,每天每天的恐嚇與唱衰,對照我們真實的生活,民進黨政府真的「不懂經濟、不會執政、爛到不像話」嗎?
2016 年 5 月 20 日,臺灣加權指數在蔡英文總統上任當天收在 8131 點,截至 2023 年 11 月 20 日,臺股加權指數已經上漲一倍來到 17210 點,民進黨執政七年多,臺股漲幅達 111%,臺股市值從 27.2 兆增至 54.9兆。
對照同一時期,日本日經指數從 16736 點漲至 33388 點,漲幅 99%;南韓綜合指數從 1947 點漲至 2491 點,漲幅 28%;新加坡海峽指數從 2763 漲至 3111 點,漲幅 13%;中國上證指數從 2825 漲至 3068 點,漲幅 8%;香港恆生指數從 19852 點跌至 17778 點,漲幅為負 10%。
媒體該不該分析,「抗中保臺」的臺灣與日本,這七年來是不是做對了什麼?
民進黨政府七年多的執政期間,臺灣 GDP 累計增加 20 兆,平均經濟成長率 3.4%,證券開戶人數破 1233 萬,臺股漲幅達 111%,軍公教累計調薪 11.4%,國民基本工資從 2 萬 08 元提升到 2 萬 7 千 470 元,基本時薪從 120 元調升到 183 元,中央政府總決算連續六年謄餘,七年債務還本 6700 億元,經濟好到可以減少對基層國民的稅收、可以增加照顧長者的長照預算、可以增加對育兒家庭的支持、可以幫忙地方做基礎建設。
好吃一點的餐廳就是滿滿的人,熱門的餐廳很難訂到位,旅遊住宿搶手到提高房價仍不愁沒人住,網購消費每年創新高,點加價的外賣越來越流行,去日本旅遊被統計為消費力冠軍,國民人均資產排到世界第 15,世界最富裕國家排名第 12,上市櫃公司營收創歷史新高,全球第 17 大出口國,世界第 21 大經濟體,出口繼續對中國順差,成為中國最大的貿易逆差國。
這是「不懂經濟、不會執政、爛到不像話」的政府表現嗎?
馬英九執政8年臺股漲幅負10.7%
馬英九在 2007 年競選總統時,曾夸言「政府不該以股市萬點為滿足,目標應該放在兩萬點!」2008 年 5 月 20 日馬英九就任總統,臺股收在 9068 點,離站上萬點只有 932 點的差距,但他 8 年執政期間,臺股從不曾收在萬點,最高峰為 9956 點,離兩萬點非常遙遠。
到 2016 年 5 月 19 日他任期的最後一天,臺股以 8095 點作收,總計在馬英九任內,臺股指數不增反降,漲幅 -10.7%,低於民進黨陳水扁總統執政 8 年的 5.38%,也低於民進黨蔡英文總統執政 7 年多至今的 111%。
馬英九執政八年,唯一能拿出來說嘴的經濟表現,就是在 2009 年臺灣經濟成長率以 -1.57% 創史上新低紀錄之後,基期較低讓 2010 年經濟成長達 10.6%,但在 2011 年又下滑到 4.04%,2012 年再退至 1.32%。
馬政府執政時期,又以成交量能萎縮最讓人感到沒有希望,股市成交額從最高的 1777 億萎縮到最低一天僅剩 601 億臺幣。解方是什麼?引導臺灣上市公司讓中國公司收購。臺灣年輕人薪水低,那就去中國發展。
事實是,臺灣股市破萬點都出現在本土派執政時期,分別是李登輝與蔡英文執政期間。
資金技術人才壯大中國 臺灣得到什麼?
如果明白「九二共識、一中框架」對中國有利、對臺灣不利,那麼屢屢被馬英九們痛批的「抗中保臺」當然就不是錯誤政策。
如果沒有增加國防預算、沒有展現出永續臺灣的決心,要如何讓大家覺得投資臺灣有希望?如何讓國際覺得,冒著被中國霸凌的風險,來幫助臺灣、與臺灣建立關係是值得的事?
如果沒有展現出「抗中保臺」的氣魄,如何擋住「服貿」繼續拉低臺灣人薪水,如何扭轉「錢進中國、人才進中國、引進中資掌控臺灣、未來給中國統一、生命財產自由都收歸給中國國有」的馬政府八年政策?
如果沒有「抗中保臺」的決心,臺商不會願意回臺投資,用錢投票,讓「投資臺灣三大方案」達到 2.1 兆元。
對臺灣人來說,經營臺灣、永續臺灣、捍衛臺灣主權、捍衛國民生命財產與自由,當然是正確的方向。
為自己生命、為自己財產、為臺灣的經濟、自由、與尊嚴,為下一代,我們永遠不要再被鎖進一中框架。
資料來源:
▍紀路臺灣—2022年全國稅收3兆2191億元創歷史新高 營所稅首破兆元大關
▍紀路臺灣—2022年中央政府總決算歲入歲出賸餘4964億元創歷史新高
▍紀路臺灣—2022年臺灣批發、零售、餐飲業營業額同創歷史新高
▍紀路臺灣—2022年臺灣全年出口4795億美元寫歷史新高紀錄
▍紀路臺灣—2023年世界最富裕國家前20名 臺灣排名第12
▍紀路臺灣—2023安聯全球財富報告:臺灣人均淨資產全球排名第5
▍紀路臺灣—全球財富報告2023:臺灣人均資產排名全球第15、中位數全球第 12
▍中央社—10月稅收年增15.9% 證交稅連6紅全年預算提前達標
紀路編輯 / 王子嘉
- 左萱《芭蕉的芽》獲第 18 屆日本國際漫畫獎「優秀賞」
- 【時間軸】2025 年 1 月臺灣與國際重要新聞摘要(下)
- 臺灣 2024 年稅收 3.73 兆刷新歷史紀錄
- 2025 GFP 全球軍力排行榜 臺灣排名第 22
- 2025 鳳凰杯國際軟式飛鏢錦標賽 臺灣選手抱回 2 座亞軍、2 座季軍
❤️💛 贊助紀路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