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服貿 臺灣貿易順差連續第4年高於韓國

by

2023 年 6 月 28 日,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先後表態「支持重啟服貿」,中國國臺辦也說歷經 10 年風雨洗禮,終於有越來越多人認識到「服貿是互利雙贏的好協議」。對此,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撰文指出,南韓就是前車之鑑,2015 年與中國簽 FTA 從糖衣變毒藥,三星手機在中國市占率從三成降到剩不到 2%,臺灣人如果接受把臺灣經濟鎖進中國,災難恐由全民承擔。

臺灣出超金額2019年起超車韓國

韓國人口 5174 萬人,與臺灣同為高人口密度、以製造業為主的出口導向經濟體,長年穩居出超國,經濟體排名全球第 13 大,臺灣排名第 21 大。但韓國的出超金額從 2017 年的 952 億美金巔峰開始下降,自 2019 年起連續 4 年低於臺灣,並在 2022 年以入超 478 億美元從出超國變為入超國,同期臺灣為出超 514 億美元。2022 年臺灣以人均 GDP 32811 美元,超越韓國的 32237 美元,為自 2004 年被韓國超越之後,時隔 18 年的首次逆轉。

韓國對中國出現貿易逆差

根據韓國貿易協會統計,韓國對中國的貿易順差從 2018 年的 556 億美元高峰,跌至 2022 年只剩 12.1 億美元順差,臺灣 2022 年對中國、香港貿易順差仍有 1004.35 億美元,只比 2021 年的順差 1046.8 億美元略低。

2023 年一、二月,韓國對中國的貿易首度出現 51 億美元逆差,上一次韓國通報對中國貿易出現逆差是 31 年前的 1992 年。根據經濟部國貿局資料,韓國 2023 年首季對外貿易合計入超 224 億美元。

臺灣近十年平均經濟成長高於韓國

經濟部統計處 4 月 28 日分析臺韓近年經貿發展指出,臺灣近 10 年平均每年經濟增長 3.2%,優於韓國的 2.6%,加上韓圓貶值幅度較大,2022 年臺灣以人均 GDP 32811 美元,超越韓國的 32237 美元。統計處分析指出,近 5 年在美中貿易戰、COVID-19 疫情衝擊下,我國因推動臺商回臺投資,推升產業競爭力,減輕對我國出口之威脅,臺灣 2013 年至 2022 年出口平均增加  4.6%,優於南韓的 2.2%,亦高於全球的 3.0%。就規模值觀察,2013 年南韓出口為我國的 1.8 倍,近年逐漸拉近,2022 年降至 1.4 倍。

謝金河:中韓 FTA 從糖衣變毒藥

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 4 月 22 日發文指出,南韓一向和臺灣有著激烈競爭,過去幾年與中國在經濟上走得很近,也一度讓外界認為「臺灣產業界剉咧等」,不過如今反而變成南韓羨慕臺灣,謝金河列點分析其中的轉折關鍵。

謝金河在 Facebook 發文指出,從朴槿惠到文在寅,近年南韓把中國當成一個巨大又具潛力的市場,近幾任南韓領導人愈來愈傾中。2015 年,韓國與中國簽訂 FTA,有 22 個產業,9 成以上品免關稅,南韓民眾雀躍,而和南韓一向處在激烈競爭的臺灣則如喪考妣,加上當時臺灣又爆發反服貿抗爭,當時很多政治人物都站出來說臺灣自掘墳墓。

臺灣媒體當年也出來示警「中韓 FTA,臺灣玩完!」中華經濟研究院更出具報告直指「臺灣十年玩完」,產業界一片悲鳴,有人認為將造成臺灣百萬人失業,當時馬英九更召開記者會表示,中韓 FTA 會對臺灣 GDP 造成下跌 0.5%,損失 595 億元產值,出口會下跌 1.34%,影響 1.16 兆元出口,損失 1125 億,整個產業競爭力下降 0.98%,經濟產值損失 2670億元……在國人信心瀕臨崩潰之際,又重重再砍一刀。

謝金河指出,在那個時候,韓流襲臺,我們最喜歡說:韓國能,臺灣不能!臺灣人非常祟拜南韓。不過這個情況現在出現很大的改變,南韓的媒體最近反而羡慕臺灣,高壓力的南韓也回過頭來欣賞臺灣的生活模式。

謝金河分析,從 2015 年迄今的變化,原因之一是中韓 FTA 從糖衣變毒藥,2018 年南韓對中國的貿易順差達 556.4 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紀錄,但此後逐年下滑。韓國去年的整體貿易逆差達 472 億美元,能源、糧食進口造成逆差是原因之一,但真正的核心是中韓貿易的逆轉,短短 4 年間,中韓貿易從順差變逆差,而且從去年起,這個逆差不斷的加大。

今年首季,南韓對中國逆差 78.39 億美元,中國成為南韓最大逆差國。中韓 FTA 簽下後,南韓以為得到中國大市場,可以全面攻陷中國大市場,現在剛好相反,反而中國產品挾低關稅之利,攻陷南韓市場,中國的化工材料,個人電腦,電池,工具機……全都大軍壓境。

南韓人均所得從 2003 年起開始超車臺灣,最慘的時候,臺灣慘輸 1 萬美元以上,到 2022 年雙方又拉平,若以美元計價,臺灣還小嬴南韓一些,謝金河指出,這是一個很大的轉折。

臺灣經濟如被鎖進中國 苦果全民承擔

對於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先後表態「支持重啟服貿」,中國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 6 月 28 日在例行記者會上稱,歷經 10 年的風雨洗禮,「越來越多人認識到服貿是一份互利雙贏的好協議」,有利於加強兩岸服務業的合作、創造更多就業機會、提高兩岸服務業水平,共同應對經濟全球化挑戰,服貿當時未能生效實施,臺灣業界和民眾利益深受其害。

對於服貿議題再起,謝金河再次撰文指出南韓是前車之鑑,「2015 年,南韓和中國簽署 FTA,馬總統跳出來大駡民進黨,媒體也都說臺灣十年之內玩完。南韓以為可以利用中國,沒想到產業被中國產業大軍攻破,三星手機在中國市占率從 32.6% 降到 1.6%。今年南韓發現情況不妙,跟中國劃清界線,改抱美國派。」

謝金河說,過去 30 年,很多臺商在中國賺大錢,「大家都認為中國市場很大,不去會死」,一開始可能有優勢,但不久,中國的產業大軍殺過來,很快的,那個產業就變紅海。他也舉例,過去陸客來臺,一年曾經將近六百萬人次,但大家殺價搶生意,臺灣只賺到人流,並沒有賺到金流,反而把觀光業品質弄得大壞。還有,中國以國家補貼產業,把面板、太陽能電池模組、LED 等產業打到血流不止,到今天仍陷苦戰。

假如服貿再啟,「一個大陸人民只花 600 萬臺幣即可來臺工作,幾年後,一家人都可以取得臺灣身分證,臺灣會有什麼變化?這些年,中國人進入香港,港人現在終於發現他們的工作逐漸被搶走⋯⋯」

謝金河指出,這幾年,過去西進的臺商正慢慢移出中國,「連賣鍋貼的八方雲集也跑了,中國年輕人失業率高達 20.8%,全球供應鏈正加速移出中國,這個時候,主張服貿的政客再度把臺灣鎖進中國,臺灣經濟的災難恐怕必須全民承擔。」

中國以國家資本補貼向全球攻城掠地

曾到中國工作,擔任過富士康首席行銷長的袁學智 6 月 28 日在 Facebook 發文示警,他說若重啟服貿,臺灣恐怕會落入中國業者慣用的「養套殺」騙局,他說現在三位候選人有兩個說要重啟服貿,那可以沙盤推演一下,若讓中國服務業進入臺灣市場會怎麼操作?他以計程車產業舉例:

一、成立一家「滴答打車」,引進中資,開始貼補用戶,每次搭計程車都打 5 折。用戶很爽。

二、「滴答打車」提高司機獎金,要 50 給 100,司機開始帶槍投靠。司機很爽。

三、「滴答打車」開始收購慘淡經營的 XX 大車隊,給一筆錢讓業者下車。拿錢走人的業主也爽爽。

四、「滴答打車」佔據 7 成以上的市場後,突然加價一倍,再收回司機獎金。用戶很慘、司機很慘、大家都很慘。

五、你說自己不坐計程車無所謂。那把「滴答打車」換成「柯仔麵線」,結果也是一樣的,我在中國見過太多遍了。

六、於是,所有行業內卷成一團,全員 996(早 9 點上班、晚 9 點下班、每周工作 6 天),努力也沒有用。

他說這就是中國行之已久的「內卷」,屆時所有人都會很慘,同樣的模式放到所有的產業都一樣。

中國年輕人失業率達20.8%

中國財經評論人吳曉波日前指出,當今中國 16 到 24 歲的青年人失業率高達 20.4%,加上今年還會有 1158 萬名大學畢業生進入就業市場,令就業問題更加嚴峻。他認為失業問題核心是產業經濟蕭條,民營企業缺乏投資意願,造成全體觀望、持幣惜購的低迷景象。此番言論遭中國微博平臺指責是炒作失業率問題,6 月 26 日將吳曉波 473 萬粉絲的帳號封鎖。吳曉波畢業於中國復旦大學,曾任商業記者、上海交通大學、暨南大學 EMBA 課程教授,哈佛大學訪問學者,其經營的「藍獅子財經叢書」為中國本土財經書籍出版最著名的品牌之一。 

許美華:敵人唯一目標就是消滅你

曾在馬政府時期連署反對臺灣 IC 設計產業開放中資,好不容易才擋下中國紫光集團併吞臺灣半導廠的科技專家許美華,聽到又有政治人物要重啟服貿談判,再度發文示警。她引用電影《教父》的對白:「誰勸你去談判,誰就是叛徒!」她說,任何人來建議你跟對方談判時,他一定會端出美好的話術來包裝,說談判創造雙贏、談判很安全、談判可以為家族帶來長遠利益,但是,別忘了,對方是敵人,敵人的唯一目標就是消滅你。

許美華說,這兩天聽到最沒邏輯的話就是這句:「問柯文哲為何要重啟服貿,他回嗆:小英如果有本事,現在就把 ECFA 停掉啊!」她說,現在有嚴重問題的是「服貿」,為何要扯 ECFA?叫你不要吃大便,你扯其他食物也很難吃?許美華指出,ECFA 是馬政府簽的,蔡英文就算再不喜歡,都是國際條約,如果上臺就廢掉 ECFA,不是立刻被說是兩岸關係麻煩製造者、只會挑釁嗎?何況如果蔡英文廢掉 ECFA,藍白陣營柯文哲們會放過蔡英文嗎?現在又來扯不高興你廢掉啊!柯文哲以為國際談判是小學生吵架嗎?

許美華指出,ECFA 早收清單都在討論關稅,說到底,再怎麼樣,就是關稅減免的產業類別,還有減稅多跟少的問題。而且之前蔡英文為什麼不喜歡 ECFA?因為談判架構的策略設定,其中許多臺灣提出減免關稅的關鍵產業被中國拒絕,對臺灣產業發展不利。但再怎麼說,服貿協議對臺灣的衝擊和嚴重性,都不能跟 ECFA 相提並論。

許美華說,服貿協議這帖毒藥一簽下去,低薪中國人來臺灣搶服務業工作,臺灣人挫咧蛋尤其年輕人將最慘。現在說要重啟服貿談判的藍白政客,是要幫中國解決失業問題嗎?還是要幫臺灣服務業老闆找低薪人力?不知道服貿對臺灣是毒藥,吃下去藥到命除嗎?這些政客到底是笨還是壞?

林宜敬:簽下服貿 臺灣許多服務業恐怕都要團滅

艾爾科技(MyET)執行長林宜敬也發「為什麼我反服貿?」長文示警:

一、我反服貿,因為在中國大陸,臺灣的服務業缺乏競爭力。臺灣的服務業在中國之所以缺乏競爭力,一方面是因為缺乏經濟規模,另一方面則是因為中國大陸的經商環境對臺商服務業非常不友善。

二、許多臺灣人把所有在中國的臺商都混為一談,但事實上,在中國的臺商基本上分成兩種,一種是做外銷的,另一種是做內銷的,兩者的境遇非常不同。做外銷的大部分是製造業,像是鴻海富士康、廣達、和碩、仁寶、緯創等等,大多混的相當好;而做內銷的大部分是服務業,像是早年的吉的堡、上島咖啡、新光天地等等,大多混得很不好。

三、在中國大陸搞製造業做外銷,基本上是賺歐、美、日本人的錢給中國人花,所以中國政府十分歡迎,也會提供相對的保護。但是相對的,在中國大陸搞服務業做內銷,基本上是賺中國人的錢給臺灣的投資人花,所以中國政府並不特別歡迎,也不會提供相對的保護。

四、在中國做生意,「政府的保護」非常重要。因為跨國企業如果在歐、美、日本、臺灣等地遇到了商業糾紛,基本上會透過法律解決。相對的,跨國企業如果在中國遇到了商業糾紛,就必須透過政治解決。因為法律的保護相當有限,法院是中國共產黨開的,中共也不相信西方三權分立的那一套。

五、中國的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在 2017 年就公開表示:「堅決抵制西方『憲政民主』、『三權分立』、『司法獨立』等錯誤思潮影響,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是旗幟鮮明地表明了我們堅決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決心。」既然人家都說的這麼清楚了,那臺商在中國大陸遇到了麻煩,當然就不應該上法院,而是應該透過政治關係解決。

林宜敬舉他軟體服務業的親身例子,2015 年時,代理他們產品的中國代理商一邊賣他們公司的正版產品,一邊盜版、山寨他們公司的軟體販售,他緊急飛到西安去處理,對方矢口否認並找來四個小混混恐嚇他。

他說,「我知道在中國大陸,法律沒有用,警察也未必能保護我。」他透過臺灣的政治人脈,聯絡了中國大陸的公安單位,結果中國那邊回覆,還是建議他用政治解決,不要走法律途徑。

最後他決定,還是算了。因為如果走政治途徑的話,那個人情必須還,而他不知道那個人情他是不是還得起,他更不希望他拜託的朋友必須為他去還那個人情。

林宜敬說,中國的政治關係沒有所謂的「公正」可言,誰的關係好,誰就可以獲勝。而且,獲勝的一方還必須去還那個人情。而臺灣的法院基本上還是比較公正,並且在法院判決之後,獲勝的一方不需要去還誰人情。所以中國大陸的服務業到臺灣發展,前景一片;而臺灣的服務業到中國大陸發展,困難重重。

結論是:中國的服務業經濟規模比較大,競爭力本來就比較強。再加上臺商服務業到中國很容易被欺負,而中國大陸的服務業到臺灣發展卻可以受到法律的保障。所以一旦兩岸簽了服貿協議,臺灣的許多服務業恐怕都要團滅。「也因此,這麼多年過去了,我還是反服貿。」

2024 年 1 月 9 日,財政部公布海關進出口貿易統計,2023 全年出口 4324.8 億美元,寫下史上第 3 高紀錄,進出口互抵後,全年出超 805.6 億美元,創史上新高紀錄;臺灣出口中國比重從 2022 年的 38.8%,再降至 35.2% 寫 21 年新低點;出口美國比重增至 17.6%,創 21 年歷史新高。

根據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 1 月 1 日統計,韓國 2023 年出口 6,327 億美元,進口 6,427 億美元,進出口互抵後,全年逆差 99.7 億美元。其中對美出口成長彌補了對中出口縮減的缺口,12 月對美國出口達 110 億美元創新高,全年對美及對中出口額占比差距從 2020 年的 11.4 個百分點縮小至 1.4 個百分點,為 2003 年以來最小。

資料來源:

▍經濟部國貿局—韓國出進口統計總表

▍經濟部—當前經濟情勢概況(專題:臺韓近年經貿發展之比較分析)

▍Facebook—謝金河

▍自由時報—柯文哲、侯友宜挺重啟服貿 中國國台辦附和

▍自由亞洲電台—網紅吳曉波論高失業率遭禁言 學者諷「經濟也不能說了」

▍財訊—服貿風波再起 南韓是前車之鑑…謝金河示警:把台灣鎖進中國,經濟災難恐全民承擔

▍Facebook—許美華

▍Facebook—林宜敬

▍Facebook—Freddie Yuan

▍韓聯社—韓國2023年出口年減7.4%貿易逆差100億美元

紀路編輯 / 王子嘉

【紀路】2023年臺灣出口4324億美元寫史上第三高紀錄

【紀路】臺灣2022年出口金額為2016年的1.7倍 成長率東亞第一

【紀路】臺灣—2022年全球第17大出口國

【紀路】臺灣—2022年全球第21大經濟體

【紀路】2022年臺灣全年出口4795億美元寫歷史新高紀錄 

【紀路】 2022年上市櫃公司投資中國收益匯回臺灣創新高

【紀路】2022年主要國家GDP經濟成長率

【紀路】2022年臺灣批發、零售、餐飲業營業額同創歷史新高

❤️💛💚 贊助紀路臺灣

最新收錄

Related | 更多紀路